第一篇:改革大势下地调工作精准定位
改革大势下 地调工作精准定位如果将全力服务“358”目标比作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在既定时间内的一段旅程,那么,随着“3年要有新进展”的圆满完成,2014年,这段路程将行至“5年有重大突破”的关键节点,成为全力助推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的目标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举国关注、各类地勘队伍的定位改革也都将交会呈现。在新形势下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又将如何开展呢?就此,在这次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专门做了一个工作报告,其中详细地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地调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其精髓的内容可以简化为——
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新老项目交替,将调查任务全面调整到区域性基础工作上来。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生态脆弱区、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大幅提高区域性矿产资源调查、水工环调查工作程度,区调、矿调、水工环每年完成工作量不少于50万平方千米,航空物探不少于20万平方千米。基本完成全国1:25万区调第一轮修测和主要农耕区1:25万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实现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完成重点海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45万平方千米。2014年要组织开展5个专项工作,预计财政投入91.26亿元,设置项目2571个,包括:地质矿产调查评价74亿元, 项目2476个;海洋地质保障工程2.74亿元,项目52个;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9.80亿元,项目29个;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与调查评价2.50亿元,项目8个;其它专项2.22亿元,项目6个。这份被所有与会者赞誉为“内容颇为具体,更具新意”的地质调查工作报告,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的话说,就是“写成太难了”。据介绍,起草小组修改超过30遍,汪民局长又历时7个半天反复增删推敲,才终于成型落地。这份报告对2014年的工作部署明确详尽,也的确带给人许多新的东西。重新准确定位地质工作的公益性
理顺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关系,突出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在公益性地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市场能够承担的商业性地质工作,公益性地质工作要坚决退出。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报告中这样的表述清晰、明确,而且态度坚决,毋须质疑。其实,这样的改革创新之举处处精彩呈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益性地质工作要以中小比例尺为主,重点开展区域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等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相关重大地质问题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基础地质工作覆盖程度和研究深度,定期更新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开展中小比例尺工作;要充分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小比例尺为大比例尺提供指导,大比例尺对小比例尺进行深化,两种工作互为补充;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确保两类工作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服务和促进商业性地质工作。要以深部探测项目和三维调查与覆 1
盖区填图试点为先导,加快构建深部探测、中深部调查和覆盖区填图技术体系,深化成矿规律研究,抓紧部署一批项目,促进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以服务资源、环境与工程建设为目标,支撑国土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与水土污染修复等,调整完善区域地质调查内容与技术要求,显著提高地质基础信息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商业性地质工作。强调生态文明对地调工作的统领性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举国关注且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地质调查是先行之先行,当然且必须有所作为。汪民副部长在报告中谈到这部分内容,足见创见性与开拓性。汪民说,坚持以大地质观推进工作,围绕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创新理论,革新技术,着力构建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地表到深地、深海、深空和深时的探测与监测体系,建立大数据集成平台,提高资源环境综合调查程度,深化对自然的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牢基础。坚持以大资源观推进工作,勘查开发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相互配置,注重环境影响和生态响应。坚持以大生态观推进工作,统筹考虑土地、水、海洋、林业、矿产等各类资源环境,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着力加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综合调查与评价,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城乡建设的约束,以流域和构造体系为单元,系统开展环境地质、生态地球化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推进城市、海岸带和荒漠化、石漠化地质调查,为国土规划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依据,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全面服务生态环境建设。
“图幅带专题”成业务工作部署新亮点
着力支撑地质找矿当然仍然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中之中。报告如此部署:在整装勘查区、成矿远景区和重点成矿区带,部署1:5万矿产地质调查16万平方千米。查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总结成矿规律、评价资源潜力,发现找矿线索,圈定一批找矿靶区,带动商业勘查,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潜力评价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实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常态化。加强“三稀”、重要非金属等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和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等非常规清洁能源调查。开展深部成矿地质背景调查与研究,完成矿集区、油气盆地4个重点地区三维地质调查试点;开展老矿山深部与外围调查,探索浅表和深部综合找矿新模式。开展沉积盆地多能源综合评价和油钾、煤铀兼探,推进多矿种综合评价与综合利用。对于其它的地质调查工作,报告也部署得非常明确。
完善中长期规划。今年,“图幅带专题”的工作形式成为修订完善地质调查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各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各业务领域比例结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实现专业和区域布局科学化的新措施。按照“图幅带专题”的工作方式,科学部署项目,建立起符合专业特色、科学动态的评估调整机制。明确设定项目总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年度预算与成果产出长周期协调促进,确保项目年度计划与财政年度预算一致,提升科学部署水平。加快基础地质调查。持续推进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加强重要生态脆弱区、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开展1:5万调查。创新区调工作方式,按照“图幅带专题”,开展相关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开展技术方法试点和示范,完成关键构造带、经济区等6个不同类型区三维地质调查试点,继续推进森林沼泽、浅覆盖、西南岩溶、平原等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和中澳合作创新填图试点,加大综合方法调查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创建图件更新机制,完善不同尺度成果集成与系列图件编制,开展区带、区域、全国多层次的成果综合集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性大成果。
全面推进水工环调查。加快重要生态脆弱区、城市群和重要经济区、工程建设区水工环综合调查,安排1:5万调查18万平方千米,包括在西南岩溶、乌蒙山、太行山、三江平原等贫困缺水和粮食主产区,安排以水文地质为主的调查7万平方千米;在汶川地震灾区、三峡库区、西北黄土高原等崩滑流高易发区,以及桂中、湘中等岩溶塌陷区,安排以地质灾害为主的调查4万平方千米;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及重要矿集区,安排水工环综合调查7万平方千米。在主要农产区和扶贫区,继续开展1:25万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安排8万平方千米;开展1:5万试点,安排1万平方千米。服务地下水、土壤和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完成全国地下水污染摸底调查,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调查,加强区域地质环境规律研究。推动实施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继续大力支撑开展国土资源战略与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保障程度研究、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调查与动态监测、全国矿山卫片执法检查“一张图”遥感调查和矿山 “三率”调查等工作。启动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示范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调查评价试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社会化服务。改进资料汇交制度,加强数字化原始资料汇交,明确汇交时限和要求,制定处罚措施。研究建立资料信息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产品标识、服务质量评估等标准。健全完善服务产品体系,及时转化公开资料信息。公益性队伍建设成新焦点
报告指出,当前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一线科技人员缺乏,专业力量还比较薄弱,全局自身力量承担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任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业务结构亟需调整。要加快队伍结构调整,促进地方和院校公益性队伍建设。要以项目为带动,通过三年左右调整,保证全局主要专业力量转移到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上来。
同时报告还对各单位提出更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年各单位要根据业务特点、专业优势和工作需要,制定专门规划,合理分工,明确任务,细化要求;各单位要根据局总体规划,制定调整计划,进一步明确业务定位,落实目标任务,调整业务结构,推进人才队伍和业务平台建设。武警黄金部队要进一步推进业务调整转型,充实力量,提升承担基础调查的能力与水平,妥善处理好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与矿产勘查成果处置的关系。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成为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的新机遇。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加强承担公益性工作的能力建设,推进队伍结构调整,进一步建实建强。完善地方公益性队伍能力评估制度,没有通过评估的不得承担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新开项目。为保障公益性地质工作资料的及时汇交和社会化服务,今后安排中央地质调查项目,对不涉及矿业权的单位优先予以考虑。院校地质调查院要通过承担任务,推动调查与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结合,促进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对中央管理的行业地勘单位,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继续实行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工作方式。
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局人才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局5项人才计划落实。启动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聘计划,争取在海外高端人才引聘上有所突破。开展优秀团队培育计划首批遴选,着力加大院士后备人才和优秀团队培养。组织好第二批高层次地质人才培养计划和第四批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人选遴选,继续抓好党政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加强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激
3发调动各层次人才积极性。各单位都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着力造就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和科技领军人才。
着力提升软实力
如何提升地调工作的软实力?工作报告中也有详尽的阐述。
推动科技创新。一是完善创新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和评价相对分离、互相监督运行机制;培育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初步建立适用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等不同类别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科技成果参与劳动分配的办法明确改革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以信息化促进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二是推进业务平台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专业中心;积极为新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建提供条件;建立支撑学科发展的科学观测基地网络,整合优势资源组织申报国家野外观测研究基地。三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地壳深部探测等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动973、863等重大项目立项,组织全球性、区域性重大地质问题和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卫星与航空勘查技术研发;继续推进实验测试网络监管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四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转变业务管理职能。完善管理体系,健全项目管理、业务运行和质量监督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业务管理体系;狠抓项目质量;创新工作机制,重点加强需求调研,深化部署研究,科学设置项目,抓好质量检查与监督,组织好成果验收,及时推动社会化服务。
改进经济管理。规范项目委托程序,完善项目合同管理。对局属单位,项目以计划安排为主,探索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全面实行新立项目负责人竞争遴选。对局外单位,项目安排以优选方式为主,实行合同管理。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细化预算要求,严把预算审查,严格预算执行。借助社会审计机构,加强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开展项目预算绩效评估试点,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突出强调地质调查成果保密的重要性
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是制定国家和地区地质工作计划,满足社会对矿产预测、矿产普查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旅游、自然认知等社会需求,以及为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提供重要依据,直接涉及政策制定、国情安全等国家机密,所以,保密工作被第一次写进了工作报告。
报告要求,要抓好安全生产与保密工作。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野外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得到落实。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新发布的保密法实施条例,加大保密宣传培训,严格规范涉密资料管理,全面清理个人私存和长期占有涉密资料,准确界定涉密事项、涉密人员、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完善规章制度。要加强保密管理监督考核,加大检查力度,认真排查整改隐患。对管理不严,措施不力,造成失泄密的,要坚决严肃处理,并追究一把手和直接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任。
预则立,谋则成。部署有了,措施有了,下一步关键是真抓实干。所谓春华秋实,我们尽可期待。
第二篇:精准定位
课堂的精准定位
——参加程杨木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研讨活动的感悟
祁门县历口中学
胡健强
2014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程杨木名师工作室在祁门二中开展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讨活动。一个上午,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先是听了祁门二中姜玉燕老师执教的九年级上册的《心声》一课,接着听了来自屯溪六中张新宇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册的《济南的冬天》一课;之后聆听了三位省里来的专家的点评,钱雯教授和傅继业教研员对两位老师的课的评析可谓鞭辟入里,最后省教科院杨桦老师的《浅谈语文教师的美学修养》短小的讲座让我如醍醐灌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收获也是满满的:姜玉燕老师从容淡定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亲和力让我难忘,张新宇老师的课更是让我感触颇多。感触最深的当属以下两点:
一、文本解读要精准定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语文教学,对于一篇课文的解读也是如此。一篇课文,不管从哪个角度或层次入手,首先就是要找课堂教学的切入口。找到好的切入口,教学便犹如庖丁解牛,课文的重点难点就能水到渠成的得以突破。听了张新宇老师的《济南的冬天》后,我感到语文教学中找准了切入口,课堂真如放烟花,点其一处,炫丽满天。
张老师首先紧扣“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进而引出“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问题,接着用三幅上课班级学生以“济南的冬天”为主题的画作展开对课文语言、写作手法、作者感情的赏析。图画这个切入口的选用真是妙不可言,这不是什么“怪招”,而是学生喜欢老师也能想到的,关键就在这平常中的恰到好处,让人惊异!最后以“山水草木总关情”为上联,让学生续写下联总结全课。这节课,通过师生、生生、师本、生本等多种互动,采取读、品、议、说的手段,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握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上来。
听完这节课后,我深深体会到,解读一篇文章,一个好的切入口看似简单,却需要讲课者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师角色要精准定位
“顺着学生走,又带着学生走。”听完两节课,走出教室,县局教研室主任胡时雨如是说。细想一下,用这句话来评说张老师的这节课真是恰如其分——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张老师课堂上的第一问:在文中找一个词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学生带着问题熟悉了文本,梳理了文章信息,先后找出了七八个词语,张老师把学生的答案一一板书出来,这是放;接着,张老师让学生思考:用一个词概括其它特点。经过学生列举辨析,一致认为“温晴”最好,这是收。整个环节学生积极,氛围活跃,收放自如。
张老师课堂上的第二问:作者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有学生回答四个方面:阳光下的山、雪后的山、远山和不忍结冰的水。张老师予以了肯定,接着指导学生甄别:是哪几个方面?学生很快得出是从“山和水”两方面来写的,先顺着学生的思路,然后作适时的点拨引导,自然生成不着痕迹。
最精彩的当属张老师用三幅画,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写作手法及作者感情体会的这个环节。先是欣赏画作,点评画得如何;然后问画的是课文哪部分内容,从画中哪里看出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调动起来,在熟悉文本的同时,学生很快掌握了文段的主要信息:济南冬天的善良、温暖、呵护、美;在此过程中,张老师适时带学生品味语言和作者的感情。教学任务就在这几个环节中有意无意中悄然落实了。
如此顺畅的课堂的确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力,但我更钦佩张老师这种纵横捭阖的角色定位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张老师在这节课上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还是那么的不经意,那么的划水无痕!
还有那巧合的由“立冬”导入和“对联”的收束,都令人慨叹。
最后,我以傅继业老师和杨桦老师的话总结我的感悟: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需要深厚的功力,一节好的语文课需要浓厚的语文色彩,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一名语文老师必须要有奉献的精神!
第三篇:山东高考改革大势
山东高考改革大势:普通本科与高职分开考[2011-09-01] 水母网 已有评论 0 条 收藏复制打印[摘要]当成绩不是问题,录取率失去意义,高考应是怎样一幅崭新的愿景?或许,其间调整的不仅仅是考生理想,更应转换身份的是高考的实施者。一如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数年前所言,高校竞争将转向内涵式。2011年高考大幕已垂下,未来高考改革大势更令人向往。
目前,已确定的2012年山东高考将充分体现考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成绩的状况,普通本科与高职将实行分类考试,对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实施面向各类学生的免试注册入学和宽进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专家参与招生录取试点扩大至20所院校,诸多新举措注定给长达34年的高考改革镌刻一个新的刻度。
录取率或将失去意义
65.9%、73.1%、80%,这些曾经的高考录取率,在时光行至2011年之时,87%的本专科录取率横扫过往的积累,令上大学与最初改写人生的意味已不再匹配。
细究2011年山东省高考录取人数和录取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录取人数较去年虽然下降1.4万余人,但本专科录取率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08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顶峰后,连续四年下降,并且,这种下降趋势还将继续。有关资料显示,至2013年,我省大学适龄人口将比2008年下降50%左右。不难想见,高考录取率在不远的明天或将失去意义,因为上大学不再成为问题,关键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能够印证这一走势的还有今年再创新低的专科二批志愿填报资格线180分。省教育厅对此解释有二:一是表明我省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发展较快,加快了普及高等教育的进程;二是低分学生主要接受高职高专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以现今普通高考满分750分为计,180分的资格线仅占总分的24%,换言之,100分的试卷只要考得24分,就可成为一名大学生。
当成绩不是问题,录取率失去意义,高考应是怎样一幅崭新的愿景?或许,其间调整的不仅仅是考生理想,更应转换身份的是高考的实施者。一如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数年前所言,高校竞争将转向内涵式。
专科“门槛”继续走低
不仅仅是低得令人咋舌的专科二批志愿填报资格线,方方面面的表象都指向一点:专科“门槛”将越来越低。
首先,“普通本科与高职将实行分类考试”,这是今年山东省第三次高考新闻发布会上省招考院副院长董良军对2012年高考改革的阐述之一。根据山东省此前公布的《2011至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2012年起,山东将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彼时,高考将一为普通本科入学考试,面向所有考生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为本科院校同时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考试成绩;二为高职入学考试,整合中职对口升高职考试和普通高中升高职考试,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也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省自定政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别录取,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
不难想见,一分为二的高考最大受益者应是专科院校。多一次高考机会,难度更低的试卷,兼收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学生,改革的每一记“重拳”似乎都直指生源潜力,让更多可能进入大学的人进入。
其次,“对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将实施面向各类学生的免试注册入学和宽进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这是山东省第三次高考新闻发布会所发布的2012年将启动的另一高考改革。据悉,山东省在今后将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和考生自由选择权,明年起持续扩大免试注册入学试点范围,换言之,将有越来越多的考生不用凭高考成绩就能进入高职院校就读。
再次,2011年高考征集志愿推进到本科二批,这一改革使曾经的高考补录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日前发布的录取情况来看,“今年基本完成招生计划,民办学校只有4所学校未完成计划”,区区“只有”二字道出了民办高校生存困境。
多元录取众望所归
回眸高考,改革与争议似乎均没有停歇过。个中尤以“一考定终身”百受诟病。青岛市招办主任方兴说,虽然2012年高考改革详细方案目前还没有出台,但是从改革方向来看,主要是改变高考一张试卷定全局的现象,多元录取分量将越来越重。
事实的确如此。在2011年,我省已“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电子档案的组成部分,投档时一并提交给高校”,但是要真正实现高考录取标准多元化还有待时日。
高校单独招生是山东省多元录取进程中的另一改革。根据此前公布的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到2014年省内全部本科高校均实行专家参与录取。2011年山东省在去年7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基础上,扩大到了13所,这为高职院校招生提供了更灵活的方式。专家参与是近年来高考多元录取为人瞩目的改革。今年专家参与招生录取的高校由往年山东政法学院和临沂师范大学2所扩大到10所,2012年试点将扩至20所。
与国外大学重视教授推荐信一样,山东省专家参与录取就是让试点大学组成专家组参与招生录取,其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被专家录取组认真翻阅、比对、研究,成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对改革解释为:“高校录取方式改革试点,主要是考虑按1∶1.2投档,在相对公平的分数之上,给学校一个选择的空间,同时促使高中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从高校和高中两个层面而言,录取方式改革试点都有积极意义。”
延伸阅读
今年招生计划29万人 实际录取24.8万人
山东专科招生何以出现4万生源缺口
即使专科录取线已经降到180分,生源大省山东今年仍有超过4万招生计划落空。教
育界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是近年来高考生源持续下滑和高校不断扩招矛盾的显现。
4万招生计划落空
近年来,山东省高考生源大量下降。2008年,山东省参加高考人数为80万,今年下降到58万人,四年间下降了22万人,而招生计划却由当年的43.7万人增长至48.4万人,增长了4.7万人。生源减少与招生计划上升的矛盾在今年凸显出来。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今年山东省专科招生计划为29万人,实际录取人数为24.8万人,比计划数少4万余人。
在今年的招生中,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难以“吃饱”。高职高专二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时,1000余所高校在山东投放了6万多个征集志愿的计划,但符合条件的考生只有2万人,远不能满足这些学校的招生计划。
更让人意外的是,今年山东省专科录取线已经降到了 180分,线下的考生仅剩3000多人。
为何会出现4万招生计划的缺口?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认为,首先,部分自认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没有投档,选择了复读;部分考生选择了非学历教育或者出国求学;还有部分学生直接选择了就业。“现在很多生产性企业招收一线工人只要求高中毕业。孩子工作两三年之后,待遇和专科毕业生差不多,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读高职高专。”
虽然目前招生工作已结束,但不少高职高专招生负责人仍提心吊胆,因为以往每年都会有10%左右的考生被录取而不报到。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招办一位负责人直言:“如果考生不报到,招了也是白招。录取人数说明不了问题,还得看实际报到率。”
本科院校将被波及
生源减少与高校扩招的矛盾不仅仅在山东存在。2008年,全国1050万人参加普通高考,创下历史最高值,当年的招生计划只有599万人;到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3万,下降117万人,而招生计划达675万人,上升了76万人。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认为,生源大幅减少,将带来高等教育市场的洗牌,一批招不到学生的高校将面临淘汰,不注重师资队伍和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管理跟不上、就业不受社会认可的高校,将成为这一形势下的牺牲品。
受生源下滑影响的,首当其冲是高职高专。一所专科学校的招办负责人介绍,这两年,高职高专招生越来越难,今年尤其严重。“我们去年还招满了学生,今年一下子缺了1000多人。按照现在的录取模式,本科学校先把学生圈走了,留给高职高专的生源就非常有限。如果明年本科继续扩招,高职高专就很难招生了”。
在专科院校中,民办高职高专的困难更加明显,它们符合宋伯宁所列举的全部条件:录取分数较低,在生源的抢夺上无法和公办本科院校形成有效竞争;办学条件有限,就业率、声誉和享受的政策扶持无法和公办本科院校相比。对于这类以学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高校而
言,招不到学生就相当于被打上了“ST”。
山东省教育界人士预测,到2013年,山东省生源将降到谷底,大学适龄人口比 2008年减少50%左右,即下降到40万人。届时,本科院校也将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今年,山东省本科录取人数为25.3万人,本科录取率达到44%,超过专科录取率。按照这个规模,一旦招生计划因生源减少而下调,本科院校也将被波及。
第四篇:2014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为主 注重精准定位
2014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为主 注重精准定位 货币总量政策的放松已不可能,微刺激将持续,大范围降准、降息的局面将很难再看到。在未来可能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推动城镇化及区域一体化,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预算资金拨付,保障房和棚户区建设,中西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服务业发展,信息消费。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环比上月末高0.2%,比去年同期低2.4%;M2持续回到13%以上表明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国企改革和区域一体化才是今后工作的核心。国企改革将分层次逐步推进,每个层次均有不同着力点。社会层面:充实社保,改善民生;行业层面:分类改革,有进有退;经营层面:放宽准入,政企分离;股权层面:员工持股,利益多元。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的重点和优化开发区,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已基本建成的十个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大青济、沈大、大武汉、中原、渝蓉、长株潭、关中城市群。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未来的产业规划有利于传统过剩产能的去产能化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产业,比如健康、养老、医疗、文化、公共服务领域,将受益于城镇化发展;与之相配套的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亦将受益;环境治理直接利好于环保产业。当前出台的经济托底政策可带动基建投资增速,在不可能出台全面刺激政策的情况下,定向微刺激或成为常态,只要不触发保就业的底线,经济恐长期处于弱势底部震荡态势,全球范围的经济复苏仍将持续下去。
第五篇:蜂蜜酒如何做到精准定位?
蜂蜜酒如何做到精准定位?
导读:产品定位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建立对市场宏观环境、竞争格局、渠道终端状况、消费者行为、心理特征的认知范式,从而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市场动态,准确构建产品的利益点,建立准确的产品定位。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市场调研,准确地进行产品定位呢?本文将结合一个新产品定位案例对主要的操作步骤进行阐述。
案例:蜂蜜酒的准确定位
山东某食品企业,通过技术攻关掌握了蜂蜜酒的生产工艺,并申请了技术专利。该企业对产品非常有信心,认为蜂蜜酒能够滋补保健,对神经衰弱、失眠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市场主要是老年人,应该走商超渠道。笔者介入后,首先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重新对产品进行了定位。以下是主要市场调研与准确定位的步骤:
一、市场的预调研
根据营销人员掌握的行业资料以及二手资料,我们首先对保健酒行业进行了预调研,以建立对行业、市场的最初假设。
从调研结果看,中国的保健酒行业市场容量30多亿人民币,每年增长率30%左右,其中劲酒、椰岛和致中和三大品牌占40%左右。整个保健品市场发展极不均衡,目前比较成熟的市场是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从现状看,行业细分不明显,蜂蜜酒行业没有形成,没有企业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但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酒消费将更为普及。蜂蜜酒具有天然、绿色、健康的特点,发展前景看好。
二、对竞争格局的调查
我们分别从两家市场研究机构购买了两份保健酒行业的市场研究报告,并结合我们对行业其他企业的调查,初步认为整个行业集中度比较高,但蜂蜜酒几乎没有竞争的结论。目前保健酒行业的主要品牌就是劲酒、椰岛和致中和三大品牌,同时其他酒类生产企业也已经进入了这市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品牌众多。但以蜂蜜作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酒,目前市场上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企业,该企业属于第一家具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因此,从竞争格局上看,该企业的产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
三、对渠道与终端的调查
渠道与终端调研主要通过营销队伍进行,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试点市场山东L市,选派了6名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按照划分区域进行了细致的渠道与终端盘查工作。整个工作持续1周时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保健酒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礼品、家庭、餐饮三类,其中餐饮是主要渠道。这与我们从购买报告中得到的信息一致。在调查中,我们要求业务员询问
经销商、导购员,他们认为“蜂蜜酒适合在哪里销售”。大部分业务员反馈信息显示大部分经销商、导购员认为在高档酒吧、西餐等地方比较合适。
四、对消费者的调查
我们对消费者的调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举办品尝会,选取了20名消费者品尝蜂蜜酒,并对蜂蜜酒的酒感、特点、包装、品牌、价格等方面进行讨论。座谈会先后举办了3次。第二种方式就是委托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反映的情况看,只有17%的消费者知道蜂蜜酒,而高达60%的人对蜂蜜酒没有任何了解。同时,大部分人对蜂蜜酒的口感评价很高,口感淳厚,回味悠长,同时酒体清澈,无悬浮物。大部分人认为包装应该更洋气一些,价格在150~200元之间。大部分消费者不是非常重视蜂蜜酒的保健功能,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4%的消费者认可其保健功能,而60%的人则认可它的美容养颜功能。
五、准确定位,快速切入
通过对市场调研资料的分析,该企业认为,中国保健酒行业虽然总体上形成了几个大的品牌,但在细分市场上并没有形成垄断者。因此蜂蜜酒不应该同其他保健酒进行竞争,而应该树立蜂蜜酒这个细分市场,并力争成为领导者。根据蜂蜜酒的特点,该企业最终将蜂蜜酒定位于:美容、保健、延缓衰老、促使皮肤细腻的女士酒。一方面,强调其功能不是保健,而主要是美容,能够永葆青春;另一方面,定位于女士酒,具有白酒的特征,这就为女士在餐桌上找到了一种独特、高档的酒饮品,提高了其饮用的作用。蜂蜜酒不仅能够满足你的交际要求,而且同时能够满足城市白领对美容养颜的要求,是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结语:通过科学深入的市场调研,该企业为产品确立了准确的定位,并将重点放在夜场(KTV、夜总会)、餐饮(高档西餐厅)上,最终成功切入了L市市场,并在半年后扩展到山东全省市场,取得了成功。【返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