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0:4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

第一篇: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

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

司继强

地方志编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项颇具特色和历史意义的事业。20世纪80年代起至目前为止,第一轮新编志书已经基本完成,第二轮新志编修正在全国范围内紧锣密鼓地进行,首轮新编的省、市、县三级志书,以及部门志、专门志、名山大川志、乡镇村志等,成为前所未有的文化工程,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但是,地方志仍然未能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党中央、国务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决策的提出,如何研究发掘志书文化资源的产业属性、服务经济社会,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地方志与文化的历史渊源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从整体上包容了人类从浅到深的全部进化活动,这种进化活动既是不断推进的、日新月异的,又是具有稳定性的、根深蒂固的,它的根来自于传统、民族和时代,这就决定了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全社会全人类的文化就是由各个地方文化的总和所构成的。地方文化包括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属于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同等的关系,而是依存、从属、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和发展,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必须建设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方志文化。

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内容涉及疆域、沿革、山川、水利、赋役、军事、职官、学校、选举、科第、人物、艺文、金石、建筑、古迹、风俗、灾异等名目,被历史学家、方志学家称为“博物之书”“一方之全史”,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所说:“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江泽民:《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5期。中国的地方志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典籍自从产生以来从未中断过,作为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它不仅记录了地方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与地方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不是单一的历史、文学、社会伦理、哲学著作和文化艺术等载体所能替代的。

“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吕庆华:《近20年中国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理论研究述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而文化需要历史的沉淀,人工自然、制度、习俗等等都不是突然显现的,这些都有其发生发展过程,都有时间上演变的历史,因而文化资源都具有历史的特性。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的主干,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了文化资源的绝大多数形态和类型。地方志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料和广博的信息资源,所以地方志完全具备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的内在属性。如何发掘利用地方志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属性,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来实现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不仅能丰富方志学的研究,对方志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方志功能的演变与拓展

“资治、存史、教化”是当今学者对地方志功能的精要的概括,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却各有所侧重。中国古代地方志明显带有典型的“官方化”的色彩,是在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提

倡、发动与组织下进行的,因而志书的体例、体裁、内容和时限等均受制于官方。因而地方志一经产生,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是其重要职能。地方志开始记地,后亦记人,到两汉时期,记地与记人并存,再后,方志便逐渐记人多于记地。到宋代则记地与记人合而为一,方志用大量的篇幅以真人真事做材料,褒奖并劝导人们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君主的统治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方志的发展。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惊醒了封建士大夫中的开明人物,他们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强国之策,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至此以往那种视“科技”为末流的思想得到转变,对科技、实业重视的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在民国时期所修方志中有所体现。民国时期,方志注重国计民生,加大经济内容比重,同时也注意反映辛亥革命以来的社会变革,并为一些实业家和革命党人进行记述宣传。概言之,中国古代对方志功能的认识,都注重在“资治、存史、教化”三个方面,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侧重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界对方志功能的认识,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1984年7月,召开了全国北片13省(市自治区)县志稿评议会,会后发表的会议《记略》提出:编修新县志“一定要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能够发挥‘资政、教育、存史’的作用”。志言:《全国北片县志稿评议会记略》,《中国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1期。这是方志史上首次直接把“六字”三大功能并提,是对历史上诸种方志功能说的高度概括,从此,方志界的一些文件著述便相继沿用,几成定论。方志学家仓修良先生认为,“‘六字功能’是千百年来无数方志学家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虽然仅六字,而包含的内涵却非常丰富。”仓修良:《仓修良探方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但主张把对传统“六字”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比如对“资治”的理解,并非仅指“资政”,它既包含着资政,又包含经济、文化诸方面;又比如“教化”,在今天就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关键是看你对这六字如何理解。方志学家巴兆祥赞成此一说,“尽管学术界对方志的价值和功用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从各种观点的内涵看,基本上都没有超出‘资治、存史、教化’的范围,因此仍用‘资治、存史、教化’来概括方志的价值和功能还是比较妥当的。”巴兆祥:《方志学新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今天我们谈方志的功能,一定不能离开对我国宝贵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谈方志的功能才有意义,方志的功能才能在现今开发利用祖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资治”、“存史”、“教化”的六字功能是千百年来无数方志学家经历大量的修志、用志的实践得出来的真知灼见,且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许多修志工作者、方志专家和学者在修志会议上作报告,或在刊物上登载文章,都沿用此三种概念来概括方志的社会功能,不必在此之上再增加新的功能说,但同时我们必须对“六字”功能做出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解释。“资治”、“教化”、“存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在我国各个不同性质的社会里,就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有其不同的含义,但作为概念的外延,“资治”、“教化”、“存史”三个概念都适用于旧方志和新方志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根据地方志是一种地情资料性质的著述的特点,把“资治”、“教化”、“存史”功能看做是方志的原生功能,其他诸如“兴利”等功用,都可以看做是这三大功能派生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方志的功能应主要集中体现在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体现在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有些事例不好用“六字”功能来牵强解释的,要采用发展的观点,把地方志从一种文化资源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方志学家陈桥驿在国外做学术访问时指出:“在交流之中,不少外国汉学家把中国历史上积累的丰富方志称为‘资源’,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修纂而成的大量方志,是一种价值连城的文化资源和汉学资源,是外国汉学家从事汉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陈桥驿:《中国方志资源国际普查刍议》,《中国地方志》1996年第2期。用文化资源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则会对方志的实际开发利用有很

多重要的启示。

三、方志文化资源的价值

地方志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料资源,而且具有广博的信息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参考利弊得失,采取正确的决策、措施,推动科研进步,提高公民素质等多方面的需要,这种社会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就是方志资源的价值所在。由于方志资源的价值是由社会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来实现的,而主体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人群中差异较大,因此地方志资源的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一)方志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文化长廊里,方志是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载体。方志从萌芽发展至今,经历了体裁、体例上的一系列变化,经历了从旧志书到新志书的发展。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体例和记载内容,反映的都是当时社会风气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而且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连续性、广泛性等特征,尤其是有资料性,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正史和其他史籍所没有的宝贵资料,被称为“一方之总览”,“地方百科全书”。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发展中华民族方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历代都曾出过许多富有地方性、时代性特色的方志文献,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

地方志资源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的国情书,是极富中国传统特色的宝贵资源,它不仅仅属于中国,它也属于世界,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地方志的普遍价值在于:方志的编纂,是对文化的积累过程,文化积累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是对文化的整合过程,通过整合实现文化判断和文化选择,完成文化控制;也是对文化的应用,保证了文化生产的连续性;也是对文化的传播,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方志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变迁,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再者中国的地方志资源已经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国,日本、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都藏有为数不少且很多是方志资源中的珍本或是孤本的方志典籍,修纂于清代康乾时期的《越中杂识》手稿本和《山阴县志》孤本,则仅见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而为国内所无。任桂全:方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见http://。世界大部分图书馆和研究机构都编制它们所收藏的中国方志目录,且学者用这些资源几乎都是免费的,这成为了外国汉学家研究汉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汉学家柯慎思(James HGole),当年利用方志资源撰写提交的博士论文——《绍兴:清代社会史研究》,就是其中一例。任桂全:方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见http://。

(二)方志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

地方志都是以行政单位进行分门别类记录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地域性。省、道、府、厅以及州、县、关、所、镇、屯等各编有志书,现代方志也是以各省市县为区划范围编辑成书;在古代一般都是地方官聘请当地知名人士编修的,有时下级官员担任主编,私修者为数有限。现在则是各地的方志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编纂。各个行政区域的自然现象、自然地理、自然资源是不相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关于经济条件、机关团体、人物事迹、风景名胜、土特产、地方技艺、风俗、方言的记述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方志被称为“一地之全史”,其地域性是很突出的。

地方志资源是一种信息资源,其是基础性信息,是信息之源。地方志是“一方全史”,是“一地之百科全书”,是“一方古今之通览”。它通过对事物分门别类的介绍,全方位地反映一地一物的历史和现状,是基础性的、本源性的信息。古今方志,尤其是社会主义新方志中的大量资料,其来源主要是地方档案文献,包括公文档册、金石碑刻、谱牒家传、诗文集、信札、笔记等。由于地方志的“述而不作”的特点,使得方志对这些资料的记载仍具有原始性,因此一般说来,方志的可靠程度比其他文献要高。方志资料是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

财富,是有关部门或科研人员进行专项实验或学科研究的参考依据和宝贵资料。科研人员通过对这些相关资料的分门别类、分析总结和抽象概括,既可以为其专项的实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丰富和发展有关具体学科的研究领域。这方面的实例很多。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从成立初期开始收集、整理地方历史文献,编纂保护本省各市县三级志书、部门志、基层志等等大量志书,同时相继出版了《江苏省通志稿》、《江苏地区案卷目录选编》、《江苏当代方志论文选》等,为本省历代地方志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孙文飚:《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3期。另外,方志关于民风、民俗、民歌、民谣和姓氏、种族、家谱以及方言等的详尽记载,也为民俗学、谱牒学、方志学、方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三)方志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

方志因为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当地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昭示了当地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这就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新产品、新产业的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可靠的背景资料。一地有一地的历史名优产品,一地有一地的地理环境,一地有一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正确合理地发挥自身优势,对经济的发展,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西省玉山县县志办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该县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有的失传,有的产品数量连年下降,濒临绝境,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将玉山传统的名产、特产及其产地、特色、种植方法、制作工艺等编撰成志。县领导根据这些史料和实际情况,恢复了传统产品的生产:玉山民间有饲养长毛兔的历史,就大力发展养兔业;三清山生产的云雾茶历史悠久,名闻遐迩,就恢复旧茶园;下镇乡有养鹅之乡的誉称,就发展养鹅业;临湖乡素有种大蒜的习惯,文成乡姜宅村西瓜生产颇有名气,就发展大蒜和西瓜的种植;玉山石灰石储量33亿吨,属全省之冠,就发展水泥生产。转引自诸葛计主编:《中国地方志》2000年增刊,第23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已得到了很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都竞相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本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来抓。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已走向文化、民俗、历史、风情,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吸进广大旅游爱好者。地方志资源因其蕴藏的历史与现实的翔实资料,汇集一个地域的全面信息特征,包括大量名胜古迹、遗址遗貌、出土文物和丰富的民间传说、逸事名人,以及秀山丽水、奇山异石、古树奇花、珍禽异兽等各类地情信息资料。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会对各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如四川青城山是旅游胜地,游客云集,但山上的天狮洞却游客稀少,介绍资料也准备得很少,但《青城山志》记载天狮洞附近有龙宫、宁丰洞、掷笔槽、轩皇台、石天地、试箭石、洗心泉、听寒亭等含有很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文同、杨慎、赵熹、谢无量、冯玉样、张大千等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足迹和诗文,根据这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和历史景观的记载,对天狮洞进行新包装,把这一新的旅游产品打出去,推动青城山的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曹鸿浙:《开发西部旅游资源,地方志大有可为》,《巴蜀史志》2001年第3期。

(四)方志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所在。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问题作为立足点。方志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作为“现实的、生动的、亲切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的作用。事实上,古今方志特别是社会主义新方志,除了以翔实的资料记载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历史传统以外,还记载了大量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于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历史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将发挥出巨大的“教化”作用。为纪

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山东省垦利县县史志办与县武装部联合编写了《垦利民兵》一书,讲述了抗战时期垦利县作为清河区(渤海区)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英勇顽强反“扫荡”、反“蚕食”、抗击日寇、参军作战、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前线等革命斗争事迹。社会各界普遍反映该书不仅对广大民兵,而且对普通干部群众仍不失为一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转引自诸葛计主编:《中国地方志》2000年增刊,第74页。中国方志以其丰富的内容、翔实的资料和完备的体例,系统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治国安邦等各个方面的和谐状况,彰显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方志强调的是天、地、人的协调和谐,即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倡的是厚德载物、宽和处世、追求和谐的大同社会;在国家关系上,古今方志主张的是和睦共处、万邦团结、反对霸道。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古今方志在记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所体现出的协调和谐发展的思想绝不是偶然巧合,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承继关系。所以,方志文化不仅可以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而且还可以给现代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多种学科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料,并且还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四、结束语

古时利用方志,从来都是官修官用,官府主持、聘人编修、修完人散,志书入库封存,待时而启:官员要看则打开,看过又封存。也就是说编修地方志只是作为档案资料供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地方的镜鉴,旧志的利用只限于官员、乡绅等少数人,普通老百姓是很难接触到的,此时的民众只是作为被动的受教化者。今天我们把地方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把地方志作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发掘其中能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益的成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们今天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前所未有的,它本质上不同于历代对地方志的利用。

把地方志作为文化资源来看待,能改变过去那种仅把地方志看做一种档案资料作参考,而不把它当做商品。在今天信息时代,信息就是商品。地方志其实是地方信息最丰富、最直接、最全面、最实用的藏纳库,是一个信息富矿。我们要解放思想,把地方志资源由被动提供变为主动参与,改变地方志资源的静态存在为信息化的动态配合与服务,同时深化方志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修志机制和管理机制,发挥好方志的社会功用。

第二篇:认识应用文的社会功用

认识应用文的社会功用,努力提高应用写作水平

应用写作由来已久,自殷代王朝的卜辞起,应用文在社会中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初,卜辞被看作殷代王室的档案材料,是我国有实物可考的最早的文书。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应用文的需求进一步放大。在单位或个人处理各项公务和日常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时,其便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为表述思想,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服务的写作。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如果没有了行政公文,下级无法及时领会上级的要求、意图,各机关之间无法进行沟通联系,那么组织必将瘫痪。

公关文书,给人的第一印象貌似是冗长、无意义的。实则不然,公关文书在外交场合、兄弟单位交流合作,个人交往中,是被广泛使用的文书。它为表达祝贺,提出希望等提供了条件。

财经专业文书,无论是调查报告、审计报告、分析报告,都是进行经济生活的必需品。财经文书为客观分析周围环境,提供决策信息等提供了条件。

对于其他应用文,如宣传策划书,常用事务文书,日常应用文等,在工作生活中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见,写好应用文是大学生乃至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

写由读开始,首先,要阅读优秀的应用文,学习其规范格式,写作特征,表达方式。

不同的应用文有不同的格式,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开头、结尾等各有其不同的要求,要仔细区分各个具体要求。格式上的要求是应用文最基本的要求,要严格遵守写作格式。

应用文是传达明确目的的,不同于散文,诗歌,小说,喜剧等文章。这类文章的特征是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主观情感,陶冶情操,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而应用文的特征却完全不同,它要做到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时效性、读者的特定性等特征要求。

在表达方式上,要做到准确严谨,简约明白、质朴自然。不需要太多的修辞,情感表达,杜绝空话、套话、大话以及含糊的表达。

不论如何,应用文的写作都要从最基本的事项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对待。经过学习,我们一定会写出高质量的应用文。

借条

今借院资料室图书资料3部,1个月内归还。如有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学生:李林2012年3月24日

第三篇:文化资源讲稿

文化资源学

第一讲: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

作为一门学科,文化产业在中国的高校里已走过了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文化产业的理论,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乃至于文化产业本身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实现了尽管曲折,但依然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际,都为自己的丰富和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的内涵、外延,以及学科构架,在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下都逐渐清晰起来。这种理论和现实经验的积累,对与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十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一个新兴学科真正成熟起来。与哲学、文学、历史学这些拥有悠久传统的一级学科比起来,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经典的理论范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内高校文化产业学科设置的混乱。

作为一门有着明显现实指向的实用学科,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应当、也必须考虑它的产生背景和最终归属地——市场。

因此,市场理应是文化产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文化产业理论可以分为文化资源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策划学、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研究这六个方面。

文化资源是其中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文化产业的学科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上,因此,文化产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和从业人员,最先要了解的就是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首先应当阐明文化资源的内涵、构成、分类、范围、特征和作用,还应系统地论述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它在市场化的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因此,文化资源学应当把重点放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面,并梳理文化资源的管理机制,透析文化资本在文化市场中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产业化具体途径。最后,文化资源学还应当能够总结一些成功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资源学还应兼顾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对对当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影响。

文化政策学是要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它不但要为后两者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也要规范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和取向。一国的文化政策,是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逻辑与现实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并往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

文化政策学要研究文化政策的起源、性质、对象;理清文化政策的主体和客体;分析文化政策的选择、制定、执行以及终止。

文化政策学还应兼顾当前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历史、具体内容、固有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致力于建立、健全完善、健康的文化政策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文化政策学》,胡惠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

文化策划,是在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知识,熟悉相关文化政策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文化策划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通过文化创意,文化策划能够发掘、整合、改造或者重塑文化资源,将之变成文化产品,并在市场中实现产业化。

文化策划学应当涵盖文化策划的起源、定义、原则、方法、步骤和分类,并兼顾各个领域的文化策划。

如影视策划、戏剧策划、新闻策划、饮食策划、书画策划、服饰策划等。《文化策划学》。陈放,时事出版社,2003年。

文化经济学以文化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文化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领域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文化经济学应当研究文化生产,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经济管理等具体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产业管理是从管理学角度对前三个领域的综合,这种综合这给界定和理清文化产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弄清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质内涵,而不仅仅将其当成一种空洞的概念,就要从文化产业自身属性出发,从它所关涉到的各种维度对其进行研究。

有学者系统总结了文化产业管理应当包括的几个方面:意识形态、行政管理、微观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事业、非营利组织、自由从业者)、品牌管理、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等,书海出版社,2006年8月;《文化产业管理》,徐浩然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

文化研究,从广义上来说,是关于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从狭义上说,则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狭义的文化研究诞生于雷蒙德·威廉斯对马修·阿诺德所持文化观念的批判;前者试图以“生活方式”代替后者对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定义,夺取掌握在知识精英手中的文化领导权,从而首先在文化领域打破封建时代残留下下来的等级制度。

可以说,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对权力的角逐。随着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的丰富与发展,后者逐渐演变为一种对现实更加普遍的关照,特别是对处于结构性的强制力量支配下的个体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于被统治的社会边缘群体的文化反抗资源的挖掘,是文化研究的灵魂与精髓。”

因此,文化研究囊括了几乎所有能够透视当代社会文化逻辑的关键词:文化工业、文化霸权、文化资本、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现代主义、日常生活、现代性、后现代、亚文化、反文化、主体性、权力、体制、话语、神话、性别、结构、解构、表征、符号、身体、他者、文本。《文化研究导论》,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对文化产业而言,文化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丰富的文化资源,无疑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反之,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能遭遇更多阻力。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对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模式。某个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常常和该地的文化遗存紧密相联。

此外,人们对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某些历史或虚构的名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名人故里之争。

事实上,在中国频繁上演的名人故里之争,恰恰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遭遇的尴尬。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产业,应当是立足创意,对文化资源的整合、改造和创新。它应当以知识、思想和智慧作为支撑,创造财富。

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暴露出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文化产业的最低端挣扎,仍然之知“守旧”,不知创新。现实是,那种依托历史名人效应,建陵园,造寺庙,修碑林,扩公园的开发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缺少自然景观卖点的前提下,如果再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仅仅依靠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为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带来真正的繁荣。

因此,文化资源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革新和思想解放,惟此二者,才是文化产业突破自身瓶颈,迈向真正繁荣的关键。

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第一大国的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并没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它的文化产业能够发展成为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巨无霸,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民族抓住了文化遗存这根救命稻草,而是在健康、完善,并且开放的制度保证下,立足创新,用思想和智慧创造了文化产业的辉煌。

因此,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大选胜利演讲中可以说:美国能够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靠的并不是军队和财富,而是美国人源源不断的梦想的力量,靠的是民主、自由、机遇和永不服输的希望。

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这些特质,以及它们创造的环境,是文化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最好土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在文化产业异常繁荣的基础上,美国可以通过诸多强大的跨国公司,向外输出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它在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的同时,也印证着萨义德在东方学和文化殖民理论中的预言,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帝国。

(二)对文化资源来说,文化产业的意义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存。当代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一次转型中,传统的经济方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经历伴随着剧痛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由于失去了自身产生和生长的环境,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还有一些,尽管尚未消失,但一直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这些最大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最完整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真正的根。但是,我们对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却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如果完全由政府主导,把这些文化陈列在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里,它们很可能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丧失自己鲜活的面貌,变成一具具干瘪、僵硬的文化僵尸;而用来保护它们的费用,也将成为国家的负担。

因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将之置入当代社会最具活力的场域——市场之中,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也许是对它们的最好保护。

其次,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成长和发展。许多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之前,仅仅是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可能是一些传说、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寓言。这些故事本身,是称不上文化的。

但是,当这些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作为文化资源被文化资本带入市场,它们的命运往往会发生改变。这些文化资源本身所蕴涵的能够迎合当下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某些要素,会被反复地挖掘、放大、复制,以致于形成一种可观的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参与当代文化的构成。

作为哥特文化的一支,吸血鬼文化在进入市场被大规模开发之前,仅仅散见于东欧罗马尼亚地区的传说,或者一些哥特风格的小说中。它的兴起与发展几乎与电影工业的兴盛一样,是十分晚近的事情。

吸血鬼文化中的那些关于灵魂、肉体、信仰、背叛、时间、黑暗、光明、永生、命运、诅咒等元素,往往在电影中被赋予一层近似幻觉的浪漫色彩,成为电影的卖点。

经过文化产业的放大,吸血鬼文化以影视和小说、动漫等形式为载体,受到了跟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作为一种亚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内涵,成为哥特文化的代表。

最后,在市场环境中,并不是所有文化资源都能够得到文化产业的滋润。有很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形式和价值观,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某些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被产业化以后,价值内核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完全变成市场的傀儡。这种已经遭到破坏的文化,在精神上,很可能已经和原来的文化大相径庭了。

在当下,这种由于市场的介入,而改变了某种文化最基本内核,使其染上市场那种肤浅、功利、盲目和庸俗特征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

这种尴尬,事实上反映了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基本困境,即文化产业,到底是要发展产业(经济),还是要发展文化?二者到底以谁为主?在现实中,有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可以兼顾两者?如果不存在,在市场环境下,文化是否一定要适应经济的要求而牺牲自己?如果存在,这条道路又应如何修筑?

三、文化资源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

资源一词,最初常被用来专指自然资源,即“存在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或环境,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利用价值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天然的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而是包括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凡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材料、手段、技能和思想体系等,都可称为资源。

资源内涵的这种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本身的变迁,人们所面临的现实,不但是单一的自然,而是日益复杂了。因此,便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思想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各种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

(二)文化资源相关概念辨析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

一、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所赋予的,这种创造活动与人类的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内涵,所以,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和社会功用性,这是它不同与以天然形态表现出来的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

二、文化资源常常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很多文化形态本身不但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更加宏大的文化的载体。比如语言和文字。

因此,文化资源既有内容的属性(文化内涵),又有形式的属性(文化载体),研究文化资源,一定要兼顾这两者。

三、与自然资源不同,文化资源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量和种类的不同,也包括同一种文化资源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指的是由历史文化塑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资料。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一切文化遗产都可以看做文化资源。

然而,文化资源却不仅仅是文化遗产,前者还包括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化资料。一切现时代产生和创造的文化资料,也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源。

因此,文化资源是历史的和当代的文化资料的总和,文化遗产只是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常常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已经定型,而文化资源由于包含着相对活跃的现代文化的部分,还不断丰富和改变着自身。

文化资源和文化

一、文化具有整体性。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当是某种结构性的、有机的整体。它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被某种风格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并参与到社会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形式,这种文化才算完整地建构了自己。比如佛、道文化。

文化资源对整体性没有要求,进入市场的时候,根据市场的要求,它常常是独立的、碎片化的、被割裂的,它可能是一种文化中的某个部分、片段、元素,被放在市场的环境中复制、加工、整合与放大。《功夫熊猫》

二、文化是自主的,动态的,有自己的现实意图。它需要通过参与现实,获得必要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它希望能够通过融入现实,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文化资源则不然,作为一种资源,它多数时候是静态的,是被动的,也没有明确的现实意图。在进入市场之前,文化资源缺乏自主性,缺乏成长和发展的动机和动力;进入市场之后,它又时刻面临市场逻辑的威胁,并有可能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因此,文化资源需要开发,更需要保护。

(三)文化资源的特点

1.意识性

无论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还是这个体系中个别的具体文化形态,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更新,都参透着人类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意识的集中、升华、形式、升化,是人类意识的现实化。2.社会性

文化资源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它在社会中诞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了文化的出现,并作为文化资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实现自己的积累。

其次,文化资源的社会性还在于它依靠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自身。没有社会形式,文化就只能成为思想。

第三,在某种程度上,文化是社会的符号系统。文化与社会是同构的,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构建着彼此。3.教化性

文化的教化性是文化的本质力量。文化对个体、民族的塑造,正是通过它的教化能力实现的。文化可以塑造一个个体或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传承性

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是其教化性在时间上的表现形态,文化资源通过一个民族的代际传递,实现自己的传承。5.民族性

和文化一样,文化资源也拥有民族性,并通过一个民族的习俗、服饰、行为、艺术等表现出来。文化资源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6.交流与共享性

如果说文化资源的传承性体现的是文化在时间上延伸,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性则体现了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能力。不同个体、群体、民族可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共享与交流。7.变异性

某种具体的文化资源或者某一时代的文化资源的总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变的。这种变化,根据它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可能是量变,也可能是质变。

(四)文化资源的作用

1.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文化资源能够为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文化体系和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不但是思想的基础,也常常以思想的形式被总结和阐发。比如,儒家和道家关于“道”的观念和思想,就来源于中国文化本身。

2.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

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及其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一套观念和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是这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也是他们评价体系的基准。

价值观是通过文化的作用逐渐形成的,是文化的核心,它又具体地体现为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等。3.转化为文化资本,影响社会发展

在当代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和经济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方式,也丰富这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

文化经济的兴起,使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范畴,而是能够以资本的形式为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两股力量的结合,极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着社会的结构。4.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

随着时间的流失,那些经过了时间检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着文化自身发展逻辑,能够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文化资源,将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文化遗产。5.文化生产力的基础.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是对文化资源加以有效地整合和开发利用的结果,它对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财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讲 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文化资源划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从空间上,可以将之划分为乡村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和海洋文化资源;具体的,我们还可以依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将之分为民族文化资源、企业文化资源和社区文化资源等等。

一、乡村文化资源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也可称为乡土文化,是一种反映着人类早期农耕文明的本质与特点,与现代都市文明并存的文化形态。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种民间形态的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乡村文化色彩。

乡村文化存活于日常的田间地头,是生活在乡村的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反映。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居住、耕作、交往、礼仪、习惯、邻里关系、婚姻家庭、节庆活动等等,构成了乡村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资源的特点

地域性

乡村文化是一种产生于特定地理空间的文化形态,它的内涵、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都带有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文化的地域性虽然在每一种文化形态中都可能表现出来,但在乡村文化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为与其他文化形态,特别是代表着现代文化的都市文化比起来,乡村文化更加质朴、直接地体现着人对自然环境的应对,因而更加明显地带有当地特殊地域环境的烙印。民众性

乡土文化,不但以某些艺术形式反映着乡村民众的生活,常常也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本身。

每一位乡村民众,在他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都参与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创造。因此,乡土文化有着最广泛的民众基础。

另外,乡土文化往往也更加直接和完整地表现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乡村文化的民中性,是中国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直接体现。

亲缘性

亲缘性来源于远古社会时期代代相传而形成的家族关系、血亲关系、宗法关系等,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带有突出亲缘性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

在现代社会,当都市文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冷漠、疏离、隔阂等特征时,作为农耕文明中宗法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亲缘性在乡村文化中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乡土性

乡土观念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持久和最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包括人们对故土、家园、亲人、乡里的依恋和怀旧之情。

乡土观念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一种放大;是中国人对家庭的依赖、珍视、然而又被家庭束缚的社会形式。

同时,它也体现着农业文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的要求,并且影响着经济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发展与演进。

二、都市文化资源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最早诞生于四大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虽然在产生时间上晚于上述地区,但它是古代城市形态较早走向成熟的地区。约在公元前800—500年,古希腊就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形态。

有研究称,在中国,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城市就出现了。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一些具有城市形态的城邦组织。

中国城市最早起源于原始氏族时代的酋邦国都城,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聚合而产生。世界其他国家早期城市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二)古代城市

古代城市脱胎于氏族村落,一般是众多村落的聚合。城市在形成的过程中,成为承载社会功能的聚合体,并孕育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我国古代城市在很多方面仍带有相当浓厚的村落文化的色彩,因而城市与乡村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它的要素主要体现为:

1.它是超越氏族村落之上的组织形式和永久性定住点,出现了城市建制和城市居民;

2.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都有超越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造物; 3.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4.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 5.是文化传播中心。

(三)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由古代城市发展而来,它们都超越了村落文化具有的社会结构,打破了村落以家族、血亲、宗法观念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核心。

现代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古代城市最大的不同是,现代城市建立在超越了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

现代城市在许多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四)现代城市的基本特性 1.多元化与异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特点主要是在城市中体现出来,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多元化崇尚多样性和异质性,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精神特征。

多元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追求。多元化和异质性带来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丰富性。2.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

现代城市注重营造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氛围,既要打破古代社会封闭和保守的观念,强调一种更为开放、公开、民主和透明的社会气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同时也强调要尊重个人的权利,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权。3.市民自治性

现代城市强调公民的自治性和公民权,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把参政议政看作是每一个市民所享有的权利,强调公民参与意识,这与体现专制性的古代社会是不同的。4.集体情感与集体人格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和人组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中,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样的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他律原则取代了自律原则,作为构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5.是整体感与和谐感

现代城市的人们对城市的依赖感和认同感,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来源。

现代城市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群体,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要注重社会公约和社会道德,不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都市文化与文化经济

1.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是一种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文明,它是在人类城市文明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较高形态的城市文明。所以,都市文化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发展演变具有密切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都市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现代文明,即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以来的文明发展,因此,都市文化中除具有现代因素外,还具有传统因素,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因此,我们在研究都市文化的时候,既要有纵向的历史坐标(历时性),也要有横向的时代参照(共时性)。都市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趋势。

都市文化产生都市精神。后者不同于传统文化精神,它具有更多的现代性特征。都市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有政治上的,有经济上的,有文化上的。

在传统社会中被称为“市民”的城市居民,在现代都市中,已逐步向公共管理中“纳税人”的观念转变。2. 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经济资源指的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时可以实现经济价值的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根据性质的不同,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内容,它们都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因而也都可以形成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分为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现代文化经济资源的开发一般包括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扩展两种。外延开发是指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以增加现代文化资源数量为立足点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内涵扩展指采用一些新手段、新技术,通过创意这个重要环节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提高对现代文化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3.开发都市文化资源的关键

都市文化资源,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文化资源。对都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是要结合都市文化的特点。

一方面,开发都市文化资源应遵循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都市文化中符合市场规律的特质。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都市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开发都市文化经济潜力的同时,建设健康、独特的都市文化氛围。

因此,具体地需要注重下述措施:首先,研究白领阶层文化心理,培养精英文化消费趣味。在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白领并非之“中等财产”的持有者,而是“中产阶级”,即在社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管理者、经理人、教师、高级技术人员和推销员等等。在中国当下的语境里,白领更接近“小资”。这些人常常和酒吧、咖啡馆、舞厅、美容院、时尚杂志这些较为高档的消费品联系在一起。虽然都市文化中的这种“白领趣味”,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生活中的痛苦、艰辛与困惑,故意简化、涂饰和虚构生活舒适、快乐、潇洒的一面,但从经济上讲,这种趣味能够客观地起到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引领大众消费潮流的作用。

其次,还应注重营造文化旅游氛围,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当代旅游业是现代商品经济与技术的发明物。它从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出发,借助现代交通方式、传播媒介甚至国家机器,对旅游地进行批量的复制和宣传,以达到商业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模式化的旅游中,游客都很难得到外在(景区)和内在(游客)的真实体验。针对这种情况,现代都市应当因地制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强自己的文化特色建设、旅游环境的营造,挖掘城市本身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真正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应当能够凭借自己深厚的内涵,主动包容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非一味地迎合他们,从而失掉自己的本来面貌。第三讲:民族与文化 ——两种民族理论的介绍

一、民族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人们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似乎一直占据着众多文化论争的核心。人们发现,在现代的语境下,不管是谈论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讨论更广阔视野中的国际形势,都离不开对民族问题的溯源与探究。

而我们谈论民族,又一定离不开文化。文化和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民族创造了文化,还是文化构建了民族?

这些问题,也许能在下面的两种民族理论中,找到线索。

二、两种不同的民族理论

(一)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

关于民族,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有过一个很有影响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个定义,长期以来被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奉为经典。

“共同语言”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使用一种语言作为本民族的交流工具,这是形成民族最突出、最显著,也是最稳定的要素。民族的区别首先就表现在语言上的不同。

“共同地域”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域,这是形成民族的地理环境因素。

“共同经济生活”是指一个民族内部具有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形成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一致性。

“共同心理素质”也称为民族性格,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它集中反映为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表现出的某种精神性要素,它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的反映。

在斯大林的定义里,民族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社会存在;正是民族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

这个意义上的民族,强调了民族的实在性与客观性,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更加容易促生厄内斯特·盖尔纳所表述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作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

在这个表述中,民族常常被与国家、祖国、传统这些宏大叙事联系起来,在相互的渗透与支撑中为彼此提供合法性。

因此,这个意义上的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也更加容易被融入国家意识形态,成为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体制性权力,进行外交博弈的重要力量。

(二)民族——想象的共同体

爱尔兰裔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1983年出版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散布》一书中,这样界定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安德森提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背景是,在现代世界里,大众传媒让世界变得日益扁平化,地域、部落、宗教、家庭的“前现代认同”被粉碎了;

民族主义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凝聚力,也提供了某种人们围绕它可以建立起来的自己和别人的身份关系。

这种来源于想象的身份认同,赋予人们强烈的归属感,以抵御现代世界中的冷漠和不安全感。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大部分同胞,遇见他们,或者甚至是听说过他们,然而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却活生生地有着一个这样的共同体的意象。”

“尽管每个民族都可能盛行着实际的不平等和剥削,但民族成员间总是被伪装成深厚的、平等的同志关系。”

为了能够想象这么多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拥有能够标记他们身份的那些本质特征和景观,就意味着他们内部存在的分裂必须被忘掉。

以下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都可能被有意识地用来支撑那种想象;很多时候,这些象征性的符号,都是具有文化属性,或者直接就是文化本身。

这些符号包括历史文献、文化传统、民俗习惯、文化景观、民间图腾、历史记忆、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

对这些符号的共有,使得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更加丰润、饱满,因而具备了现实感和真实性。

“想象的共同体”给我们的启示是,民族也许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常识之中并与现实对应的那个实体,而是由文化、意识形态、自我意识共同构建起来的想象物。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都可能只是一套话语,一种叙事,而这种可能的话语和叙事的样貌,往往决定于那些掌握着话语权力阶层的塑造。

这样,最起码从理论上,任何关于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主义的话语,就都存在着虚假的可能。

第四讲: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

一、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生态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所依附的自然环境就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和破坏。

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水污染、空气污染、地质灾害、沙尘暴等等,都是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的表现。

归根结底,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处理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与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现代社会的来临,改变了很多文化资源(特别是保存着一个国家,民族最完整的文化特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现实环境,使这些文化资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而面临着湮灭在现代化洪流中的危险。

因此,文化资源也面临着生态的问题。

二、文化生态

(一)什么是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从生态学视角提出的,如同自然界一样,文化也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它要求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一般认为,文化生态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进化和过程》(1953)年中提出的。斯图尔德是新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受到了功能学派的影响。

它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文化的发展规律,维护构成生态平衡的多样性。

文化生态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而不是要把一般性的原则应用到任何文化环境的情况上去。

第二,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有自己所要面临的现实生态,也就是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文化而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非常强势,它们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逻辑试图强制改变文化的样貌。

第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化体系内的各种关系。文化生态学要把文化体系看作一种文化生态体系,即由“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因此,它必须关注文化体系内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负文化甚至非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共存模式,通过理论研究以维持这几者之间的平衡。

(二)文化生态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启示

文化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念和理论关照文化,试图在现代社会建立一种稳定的文化平衡,这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文化生态学有利于人们按照文化自身规律保护文化资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对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应当依照文化本身的规律,不能根据自己的臆想和需要,任意破坏和改变文化。

第二、文化生态的观念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用生态的观念关照文化,有利于保持文化的这种多样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某种主导文化的力量来推进的,这种主导文化因为打上了现代性的印记,而成为一种具有支配性的因素,总怀有无限延伸自我逻辑的意图。

生态观念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一维,对现代性同一化的性质作出了可贵的批判;文化生态观念最基本的追求,就是要极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世界的丰富性,以对抗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断深入的现代化特征。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则很有可能出现不顾对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的需要,进行过度地开发,甚至粗暴地篡改、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因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对前者的保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

第一是坚决贯彻以保护为主的原则。

文化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还有很多是濒危资源,具有不可修复性,它保留着许多“历史记忆”的元素,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逻辑,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

保护文化资源,并非要把文化资源封闭起来,很多时候,将文化资源市场化,是赋予文化资源生命力的有效方法。

在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结合并发掘出来,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并行不悖的。

第三是产业化开发应合理适度。

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面临着两难,文化资源既需要进入市场获得新的生命力,也时刻面临着被经济潮流吞没的危险。这个时候,就格外需要把握资源开发的度。

合理、适度的开发就是要考虑文化资源的生态现状和生态恢复条件,要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和生态要求,而不是经济规律和要求来开发文化资源。

第四是政府要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切实负起责任。

作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段政治资源的综合体,政府永远应当,也必须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最重要的主体。

任何时候,政府都应明确自己在保护文化资源中的责任和角色,并且应当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第五讲: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一、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 ——以九莲山“帐书”文化为例

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学者罗兰·巴特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时大量出现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图解读包含在那些“现代神话”及其媒介再现中的信息。

他使用索绪尔的符号分析法,对那些流行文化进行了“解神话”,细致地阐释了它们能指、所指和符号意义。

70年代,巴特有关“神话”的论述被翻译到英文世界,在社会人文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90年代前后,西方有学者将神话概念引入旅游研究,认为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提升中,通常有一个“神话化”的过程,并对由谁,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制造神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九莲山“帐书”文化从一种不为人知的民间信仰,到一个颇具潜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历程,似乎同样经历了一个被“神话”的过程。

同时,作为一个刚刚被生产出来的民俗文化产品,九莲山“帐书”还有被进一步神化的趋势。

(一)“帐书”文化的发现及现状

2008年6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全省启动了民间美术普查、古村落普查和民俗志(县卷本)编纂三个专项工作。新乡市民协在民间美术普查中,发现了辉县市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现象。

写帐,又称为“写天书”、“打盘”,包括写帐、开帐和交账三个步骤;

香客按照所谓“神授天命”书写、绘画或者制作的“帐盘”,在“神”指定的时刻展出,由“神”指定的解帐人开账后,在“神”的指令下焚烧,全部完成这三个步骤,才算是完整的“写帐”。

在写帐人创作的帐盘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图案和书法,并且出现了许多非常神秘难解的文化符号。

由河南省民协副主席乔台山和新乡市民协主席申法海共同撰写的《关于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的考察报告》,是第一份关于九莲山写帐文化的文献。

《报告》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写帐现象。对写帐的定义、方式、程序、分类、地点、工具、时间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介绍了写帐人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职业构成、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性别与年龄、写帐动机等做了细致的归纳。

2010年初,乔台山的《九莲山西莲寺帐书探秘》一文发表在《文化月刊》2010年一、二期合刊上。

据介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靠近九莲山的地区,均有写帐现象。当地有“写帐在中原,交账在西莲”的说法。而写帐的源流则因为其本身的神秘性尚未厘清。

该文把写帐现象定性为一种民间信仰,把“帐书”划归为民间美术的范畴。

(二)帐书神话的制造

帐书文化被发现以后,并没有仅仅被囿于专家学者的小圈子,而是在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这个民营企业的积极推动下,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取得政府认可,频繁联系媒体以扩大社会影响和知名度,邀请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帐书的价值以寻求学术认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制造了九莲山帐书文化这个小小神话。我们可以把帐书神话的制造者分为三个方面。1.政府及其相关单位

在九莲山帐书被“神话”的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作用非常关键。

帐书文化自被发现之日起,就和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在此之后,它的操作者也一直在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寻求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认可,试图在政府认可的基础上,构建帐书文化的合法性。

2008年6月,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三个专项”民间美术普查中,首次发现“帐书”文化。

2008年12月29日,新乡市人民政府正式把“九莲山俗神信仰”列入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5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九莲山召开。

2009年9月,河南省民协与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称“九莲帐书”为“重大文化发现”。

2010年4月,《灵魂的叙述——九莲山小西天帐文化展》在河南美术馆开展。2010年10月,新乡市文化局、旅游局主办九莲山“九九帐书节”。

2.专家、学者、艺术家

九莲山帐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了解,并形成今天的声势,成为一个初步成功的文化产品,一个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肯定是分不开的。

相关专家是最早发现帐文化的人,也是最了解帐文化的人,同时,也是最懂得保护帐文化的人。帐文化迄今所取得的政府认同和社会关注,大都是建立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的。

2009年7月,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听取报告。

2009年8月,乔台山、申法海完成《关于九莲山帐书的考察报告》。2009年9月,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听取报告并作出指示。

此外,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国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王锦强、工艺美术家倪宝诚、作家田中禾、戴来等陆续对九莲山帐书文化发表肯定意见。3.媒体

严格地说,罗兰·巴特所说的神话,都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奇观”,这些奇观的诞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现代社会中媒体的泛滥。

媒体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表征工具和载体,几乎所有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景象,都经过了媒体的挖掘、放大与拼贴。

在九莲山帐书称为“神话”的过程中,媒体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

2009年11月,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大陆寻奇》报道九莲山帐书。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三频道《民生印象》播出《天书之谜》专题片。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及郑州、新乡多家报纸刊发关于帐书的文章。2010年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10年4月,深圳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新浪网报道九莲山帐书。2010年10月,大河报、中国旅游报、新浪网多家媒体报道帐书文化节。

4.神话的神化

政府、学者、媒体在资本(河南太行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的牵引下,共同缔造的这一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延续着神话的逻辑,把自己进一步神化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帐书对自己的描述。

在帐书对自己的描述中,更愿意使用的是那些不可解,增加自身神秘性,刺激人们想象和好奇心的词汇。比如“神授天命”、“宇宙语”、“天书”、“天机”、“神启”等。

这些词汇本身的蕴含的庄严,往往被下意识地理解为写帐行为的庄严。因此,在对帐书文化的解读中,人们更愿意将其归入精神的范畴,而不是更有可能为之提供科学的解读工具的心理学范畴。

二是市场行为中的神化。

九莲山帐书在进入市场时,经历了一系列的策划和营销,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神秘九连天书,百万重金求解”的广告策略。

在市场中,“百万重金”与其说是一种策划,不如说是一种修辞。策划者无疑并不会拿出百万重金去酬谢解读者,也正是因为解读的不可能,“百万重金”才成为可能;它在成为营销噱头的同时,也是对九莲帐书价值的暗示。

(三)神话的危机

几乎所有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变形,变形的程度,往往由其适应市场的程度而定。

这种变形之所以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文化和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在两者的相互碰撞中,强势的一方(往往是市场)会要求对方做出调整。市场中的帐书文化也不例外。

进入市场的帐书文化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危机: 1.帐书的真实性危机

根据文献,帐书往往是写帐人在“神启”的状态下潜意识的流露。这种流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在景区举办文化节期间,甚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将之日常化的时候,还能够保证每份帐书都来自写帐人被偶然激发的潜意识吗?如果不能,帐书就是去了它最迷人,也是最神秘的特质。2.帐书的形式危机

如果帐书变成一种人为地、有意识地安排,从而损坏了它的真实性时,那它最接近艺术的一部分,即它的形式感也将遭到破坏。

帐书的形式感不但包括某一幅帐书自身的形式,也包括帐书整体形式上的恣意和丰富,如果后者在人有意的干预下日益萎缩,帐书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审美价值。

3.帐书的生存危机

对写帐人而言,写帐往往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包括写帐、展帐、交账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秘密进行。

市场要求把这一切公开,在一些写帐人的眼中,这是亵渎神灵的事情。因此,有不少原来在西莲写帐的人,都不再认同这个地方了。

而市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污染”,更是为帐书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新的危机。

(四)微妙的平衡

巴特曾经指出,神话之所以产生、流行,就是因为它有着多种能指和所指,能符合各种读者的期望。

九莲山帐书适应了广泛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包含着政府、学者、媒体、开发商、游客几种符号意义的复合体。

帐书要在这几方的期望中保持自己的原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握好的参与的方向和力度,协力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政府对待帐文化的态度可能是矛盾的,一方面,政府希望能够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把帐文化打造成一张当地的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顾忌着意识形态将之视为封建迷信的要求。

这时候,政府的眼光和魄力都非常重要。政府能否抛开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成见和惯性,真正发挥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将是决定帐文化未来的关键。

专家学者看似是这一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保护力量,事实上,在对其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也遍布着局限和陷阱。

包括帐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本身往往非常复杂(常常正是因为复杂,才丰富和迷人),而学者大都据守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这样,就会出现把一种复杂的文化事象粗暴地套入简单的理论框架的可能。

学者在研究一种文化时候,怎样透过不同的角度丰富该文化的内涵,而非用僵硬的框架为其定性,是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各方中,媒体可能是最浮躁的。媒体往往单向地关注事物的某个“吸引人”的侧面,并竭尽全力把这个侧面放大,使其看起来更加迷人。

在这种片面的挖掘与放大中,必然伴随着有意无意的忽视和粗暴,使得一种立体的、复杂的事物被压缩成一张光鲜然而虚假且脆弱的名片。如何遵守新闻的客观精神,尊重事物本身,是媒体应当永远警醒的课题。

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即使是一个经营文化的企业。绝少有企业会拿出大部分精力做本该属于政府责任的公益事业,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估企业在维护文化产品价值属性是将会做出的努力。

企业经营一种涉及稀缺文化资源的文化产品时,应当格外审慎,应当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采取一种温和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经营。

帐书文化的神秘、奇特符合游客对民间信仰的想象,然而,游客对帐书文化的威胁也最为直接。

旅游垃圾,不仅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丢弃的物质垃圾,也包括他们对特定文化样式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污染。

如何把握和控制游客在旅游中参与特定文化的度,在满足游客猎奇和娱乐需求的同时保持帐文化的自身特质,有着重要的文化生态学意义。

二、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一)资本的概念及划分

资本原指经营工商业所需的本钱,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就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而言的,主要是以货币或者物质财产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东西。

在经济学上,资本是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资料或者货币。

“广义的资本是指可以利用的一切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资源,其中就包括了经济资源、科学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分类

在其著名论文《资本的形式》中,布迪厄认为,资本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其中,经济资本更加接近古典经济学中资本的概念,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的是一对社会学的概念。

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它是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是文化通过其本身价值实现的财富积累和增值。在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以经济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以社会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

文化资本同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具体化的存在形式。如一个人的惯习、素养、思想和肉体的长期保存。2.客观化的存在形式。如图片、书籍、词典、光盘、绘画、古董、建筑等。3.体制化的存在形式。一个社会中具有文化权威的机构及其延伸,如学术认同感,各种资格证书等。

对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作细致的区分,我们会发现,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更加接近传统资本划分中的人力资本,体制化的存在形式更加接近社会资本;它的指向是文化基层的划分和文化领导权的争夺;而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存在状态则明显地与传统划分中的经济资本相关。

很大程度上,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常常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

(三)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通过对文化资本形式的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范畴内对文化资本的关注,应当集中在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之上。

文化资本的这种形式想要充分发展,彻底贯彻资本的逻辑,就必须把其所包含的文化资源资本化。

也就是说,在文化产业的范畴内,文化资本的生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客观形态两部分间的转化,具体地说,即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1.市场运作方式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市场是最有效的途径。市场能够把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效地吸引资金,实现文化资源的商品化。

2.政策介入方式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大都离不开文化政策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如此。文化政策往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融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本运作、文化市场培育以及文化产品进入等方面。3.中介服务方式

文化服务业迅猛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大量提供中介服务的文化机构和组织的涌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市场化平台,因而成为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内容创意方式

创意产业指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部门及其相关的市场活动,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其范围涵盖了文化、艺术、生产和服务等多个领域。5.组织管理方式

组织管理方式也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一种外在因素。它主要是由一些组织机构承担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包括企业、民间机构和政府。他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是“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融资”。

第六讲:文化资源管理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方法

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大都具有分散性、流失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

文化资源大都具有所有权非私有的特点,因为历史上的很多文化创造都来源于社会性的群体创造活动,尤其是文化资源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具有这一特点。

因此,很多文化资源都属于全社会共有的公共资源,如何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牵涉到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问题。

首先,文化资源管理有助于从根本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护文化遗产。

其次,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可以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与破坏。再次,文化资源管理还有助于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出现文化资源的滥用和庸俗化。

最后,文化资源管理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产业层面来说,很多文化资源都具有形成产业的条件和特质,文化资源本身并不是一种产业形态,但经过一定的开发,可以转化为产业。

这个开发实际山是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整合中使得文化资源去适应文化消费市场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形成特定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资源管理的方法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虽然同属资源,但前者的所涉及的一个民族和国家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属性,让文化资源的管理变得复杂起来。一般而言,对意识形态控制比较严的国家,往往对文化资源会采取更多直接的行政管制和干预,相反,淡化意识形态的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往往采取较为间接的方式。

“一臂间隔”

“一臂间隔”是西方文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称为“分权法”。它原指人在队列中与其前后左右的人均保持相同的距离,后成为文化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该原则最先运用于经济领域,主要针对一些具有隶属关系的组织,它们在实施各自的营销计划、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事务时具有相互平等的法律地位。

“一臂间隔”主要是就文化管理中的分权管理而言的,它有取代政府以往的集中管理模式的趋势。

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方式,垂直管理、分散管理、交叉管理、公众参与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选择和使用的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最重要通过政府来实现。

1.垂直管理即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集中管理,它是一种直接管理的模式。它体现为国家对国有资源的一种有效控制,因为文化资源属于国有的公共资源,理应由国家出面进行管理,行使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职能。

政府对文化资源加以集中管理,更加便于掌握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体情况,从而制定明确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2.分散管理属于一种平行式管理,它采用非集中的分散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一般是由若干个部门牵头分别进行管理,在管理上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也容易调动各各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有一定的联系,集中管理同样涉及很多不同的部门,但这些部门一般都具有隶属关系,而分散管理涉及的部门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

集中管理能够集中力量对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政府资金的流向也较为集中,容易发挥资金的积极作用。但它在向公众宣传遗产价值方面缺乏热情,也不能解决对遗产资源可持续性保护和开发的资金问题。

分散管理则更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各管理部门也了与对遗产价值进行宣传,并利用市场规则收取合理的费用,用于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它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保护遗产资源的长远利益。

3.交叉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部门之间在工作上有相互交叉关系,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彼此协作的密切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分工合作的管理网络,其工作流程具有交叉性和互补性。

4.公众参与是现代社会实施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一个有效的社会应注重调动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这是对政府管理和部门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

二、文化资源管理机制

文化资源管理机制指的是各种不同管理功能的综合发挥和协同作用,每一种管理都不可能是单方面,它与其他管理形式是并存的,共同行使管理职能。不同管理形式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就使得管理的综合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一种有序的管理机制。

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是文化资源管理的主导因素,包括代表国家的中的政府的管理和代表地方的地方政府管理。政府应当把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当成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层面设置相关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文化资源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社团管理

社团管理主要是指一些行业组织所发挥的管理作用,这些行业组织大都是些行业协会和群众机构,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团体,对行业中的公共事务起到维护和管理的作用。

民间管理

民间管理属于民间自发的一种管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最广泛的民众基础,对于政府管理涉及不到的地方,民间文化资源能起到管理和维护的作用。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通常指行业内的管理,它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形式,政府管理正是通过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来实现的。部门管理的特点是政策性强,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强调规划性,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管理。

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它是其他管理形式的重要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手段加强对文化资源的调节与管理,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

三、中国文化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一、传统体制对文化资源管理的制约。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是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事业的观念上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带有滞后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过多依靠政府管理;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冗杂,管理权限以及部门利益纠葛过多,管理效率低下。

二、文化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中国文化资源管理一直存在行政色彩过浓,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资源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二是政府意志过于突出,管理中存在大量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三、文化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中国在文化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相关方面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不专业造成的。

四、对文化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文化市场决定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要改善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对文化市场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必然走成管理上的主观和盲目,导致政府决策失误。

五、对国外文化资源管理研究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比较落后,只有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并大胆借鉴,才能避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多地弯路。

对策

一、完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要把建立在为意识形态服务基础上的文化事业体制逐步转化为为市场服务的文化市场体制,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完善政策法规是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文化产业进行 文化产业管理的政策依据,以避免文化产业管理中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三、进一步改善文化资源管理方法

应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政府的管理方法,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责任不明、权责不分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减低管理成本。

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应积极鼓励包括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对文化资源的管理,以弥补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疏漏。

五、提高文化资源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式管理的层面,专业化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探索和借助一些符合文化资源发展规律的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

第四篇: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解答题

1.世界文化系统的划分(主体,代表文化)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1)儒家文化系统;东亚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地区

(2)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印度,其他南亚地区

(3)伊斯兰教文化系统;阿拉伯半岛,北非

(4)希腊罗马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欧洲,美洲,大洋洲

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性;强调人本位,将天地人三者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2)包容性;兼容并包的胸襟,各民族地区文化的教会中求生存发展

(3)伦理性;统治者注重道德感化;个人的伦理任务;强调自身道德修养

(4)和谐性;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5)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他说人生一切皆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

集谛:他说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这就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有了“业”(“业”指言行的后果),不断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

灭谛:他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磐”。

道谛:他说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这主要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

4.传统婚礼的礼仪程序---“六仪”

(1)纳彩;(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

纳彩:男家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

礼物是大雁(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大雁秋南飞,春北返,顺乎阴阳)

大雁雌雄固定,有类夫妻

问名:男方聘媒人询问对方姓名,生辰八字,排行。女方具告,以便男方拿着这些资料占卜凶吉。

纳吉:订婚阶段的主要仪式

男方将两人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占卜,卜到吉兆即可相配。

纳征:大聘,过大礼

男方正式给女方下聘礼

请期:男方择好合婚的具体日期,并准备礼物请人通报女方。

亲迎:拜堂;共牢;合卺;结发;拜公婆;

婚礼六礼

相亲:纳采 问名

定亲“纳吉 纳征

成亲:请期 亲迎

5.园林文化按地域分布分类(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蜀中园林/北方园林)

(1)江南园林:又称扬子江园林,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2)又称珠江园林,广东;

(3)成都;

(4)又称黄河园林,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江南园林

分布:南京,上海,苏州,杭州

代表园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

特点:清秀雅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面积较小有局促之感

岭南园林

分布:广东

“岭南四大名园”

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

特点:热带风光,建筑物高而宽敞,轻盈畅朗,开敞通透,中西交融,削弱了自然之风 蜀中园林

分布:成都,江油,眉州

代表园林: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江油太白故里

特点:古朴醇厚,朴素淡雅,文化积淀深厚,但精雕细刻略感不足。

北方园林

分布: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代表园林: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特点:地域宽广,石木较少,开朗平阔,宏大壮美,富丽堂皇,秀媚不足。

分析题

1.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的特点:(1)非生产性;(2)短周期性;(3)不可替代性;(4)互动性;(5)深刻的烙印性;(6)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

2.创意旅游(1)主题公园;(2)乡村旅游;(3)实景演出;

3.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

旅游产业链。

4.创意旅游的特点:(1)强调对各类资源的多维化整合;(2)强调对未来文化遗产的创造;(3)强调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4)强调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区域整理价值的提升。

问题1.从屠宰场到梦工厂,两者结合的优势在哪?(资金+本土化,技术+品牌)

问题2.主题乐园建设是一项门槛比较高的项目,除了最基础技术,资金,地皮或者是政府支持力度外,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创意,文化积淀,品牌运营能力)

5.宗教文化

宗教虽然是一种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其创造的文物却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表现民族文化的特点,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的组成部分。

宗教文物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它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直观表现。

6.缘起论:(1)一切因缘而起;(2)由此生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张让人们放弃对现实事物的追求,放弃所有的欲望即会尽无烦恼,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对世界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7.无锡灵山大佛----保护性开发为什么成功?

保护性开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为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针对某一地区所具有的特殊自然,社会文化等景观,通过政府,专家及社区等多方参与,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做出的合理开发。

开发的目标是:在不破坏区域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保护,同时促进区域特色景观的发展,实现被开发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其中,保护是核心,开发为外在表现。

灵山大佛从建设之初到目前,一直重视自身的品牌宣传和形象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打造“灵山”品牌。总结灵山景区的各类宣传营销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类:

(1)固定性的节庆活动,如新年敲钟,佛诞法会等等;

(2)纪念性节日的事件活动,如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十周年活动等;

(3)景区原创性宣传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灵山文化节,无锡灵山盛会等;

(4)承办世界会议型活动,如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等;

(5)慈善性活动,如“千手观音”慈善晚会,“感恩与祝福”学子联谊会等;

(6)媒体合作性节目活动,如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像对话,《周末喜相逢》大型文艺晚会;

(7)新建项目的开放开光活动,如太子像开光法会,灵山书院成立仪式等等;

总结灵山大佛成功的经验:

(1)景观建设上,中国之最;

(2)文化内涵上,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支撑;

(3)宣传上,运用各种宣传方式扩大影响;

(4)营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和承办重要会议;

(5)公益活动方面,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6)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8.宗教可开发的方面还有;(1)旅游;(2)建筑;(3)商品,纪念品;(4)饮食;(5)影视;

9.饮食文化(文化立国,韩流)

文化立国的背景和策略

背景: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在本国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应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以“文化立国”战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兴。

策略

(1)韩国把中国作为目标市场,它的文化产品,积极地登陆中国大陆;

(2)为了促进发展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建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电影产业振兴委员会等;

(3)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在2010年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占有率达到5/100;

10.韩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冲击:(1)旅游;(2)饮食;(3)明星;(4)音乐;

(5)韩语;(6)服饰,化妆品等;

11.韩流

“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

12.韩流的发展历程

(1)韩流现象是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

(2)上世纪九十年代,韩流进入中国;

(3)2005年下半年以来,韩流文化开始出现萧条;

13.韩流为何会在中国发展?

(1)历史上的相同之处,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

(2)韩国政府的高度支持;

(3)韩国的经济发达,韩剧中的情景,使我们看到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所向往的追求;

(4)韩国的歌曲中,和大陆,港台的歌曲中许多单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许多强调青年人个性发展,以及对未来向往的有益内容;

14.韩流在中国出现萧条的原因:

(1)韩国本国国内娱乐事业的萧条;

(2)缺乏创新;

(3)中国本地有部分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开始限制韩流文化;

(4)韩国明星来中国的负面影响,韩国电视剧以及韩国的娱乐节目中许多民族主义过重,伤害中国观众心理的台词,影响着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

补:

文化资源绪论

1.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创意+技术(文化产品)+产业化操作。

2.文化产业基本分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3.大陆文化特点:(1)盆地文化;(2)墙文化;(3)小农文化;

4.中国文化形成背景:(1)地理环境;(2)农耕经济;(3)社会结构;

饮食文化

5.鲁菜派别:(1)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2)内陆的济南菜;(3)自成体系的孔府菜。

6.封建时代的食礼:合食制始于唐中期,至宋代普及。

在筵席座次上:在筵席坐次的安排上,中国向来有以东向为尊的传统。

7.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8.座次排序基本规则: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9.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秦——熬茶; 制茶叶源于古巴蜀地区。;西汉—— 煮做羹饮;茶树开始人工栽培,茶叶生产进入专业化;魏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南朝时期——饮茶与佛、道联系起来;唐代——中国茶文化形成期,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宋朝—— 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朝—— 中国茶文化的转折点;清朝—— 中国茶的家族基本建立;

10.中国茶道: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理,茶说,茶引导(即茶气功)----核心思想:和;

民俗文化

11.中国古代礼俗的基本内容:1.尊老敬师的优良传统; 2.讲究礼让的优良传统; 3.以诚待人的优良传统; 4.相互理解的优良传统; 5.礼貌待客的优良传统; 6.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

12.节日民俗文化的特征:节日民俗是文化的历史积淀(1.时间跨度大;2.数量多; 3.内容丰富)体现主体文化精神(1.重亲情和重人伦; 2.注重人际交往; 3.群体意识较强);起到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1.改善和调剂人们的物质生活;2.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活动);

13.妇女社会地位下降表现为:1.血缘世系的转换; 2.婚居方式的变革;3.财产支配权的丧失;

园林文化

14:按园林布局划分为三类:1.自然式园林;2.规则式园林;3.混合式园林;

15.按所处环境条件分类:1.山 水 间 园 林;2.田园乡村园林;3城市园林;4.寺庙园林;

16.按占有者身份分类:1.皇 家 园 林;2.私 家 园 林;

1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1寓情于景;2步移异景;3因地制宜;4.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

5.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8.中西方园林的风格对比

19.世界七大自然奇观:1.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球上最大的裂缝;2.维多利亚瀑布—”咆哮的云雾”;3.阿拉斯加的冰河湾—”冰雪幻境”;4.猛犸洞—变化无穷的洞穴;5.珠穆朗玛峰—世界的屋脊;6.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7黄石公园—世外桃源;

宗教文化资源

20.宗教本质:宗教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1.玉佛、金佛、卧佛被视为泰国的三大国宝。

第五篇:以创新思维拓展方志文化应用领域

以创新思维拓展方志文化应用领域——以常德市为例

周 波翦 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逐渐成为国家间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发挥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激励、凝聚、整合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可以说,在我们身边的未来,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事实上,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力量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彰显民族文化张力,地方志有自己的担当和作为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式、速度和力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科技优势、营销手段,特别是背后的政治推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中国是一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西方的“和平演变”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文化的发展正受到各种威胁和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绵延不息,长盛不衰。这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方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长期以来就像蕴藏在地下的宝贵矿藏,需要经过人工开采、冶炼,在承继与发扬中不断与时俱进。从单纯的志书编纂到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把具有历史厚度的文化接续下来之后赋予新时代的新内容,向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自信是首要前提。要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的文化好,把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变成世界普遍认知和欣赏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从“内生”到“外溢”,促进文化相互借鉴。

我国保存至今的志书有8000余部,10万余卷,占古籍总量的十分之一,还不包括在战乱中流失海外的。如美日两国藏有我国明代方志孤本40多种,900多卷。仅美国国会图书馆存有我国地方志3000余种,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保存了我国5400余种地方志和数千种家谱。方志是如实全面记载一方史实,因而方志文化自存在之日便具有客观平和性,不对其他领域产生威胁、侵占。这项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现象显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兴趣,并对其进行研究,希图通过志书所记载的内容来了解中华传统的精髓。这对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效应。

二、方志文化的开发与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方志文化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

机遇。

方志文化建设理念日渐成熟。

近年来,方志文化建设的理念日渐成熟,特别是《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以后,方志领域逐渐发展完善了自身的理念与文化。各地大力发展地方志事业,树立“大方志”、“大事业”的观念,将其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实践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涵,加深了地方文化的底蕴。方志绝不仅仅是指编修志书,方志文化的广义包含人们在方志编纂和应用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方志文化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面,指地方志事业发展中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包括各类地方志书、年鉴以及经过深化加工开发整理所产生的附加信息资源产品。制度文化层面,指方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法规、制度等。精神文化层面,指方志工作者及研究者的精神,包括方志人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品质等。方志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大文化概念,促进方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协同发展。

时代的发展,要求方志的定位应由为官员服务的“官书”调整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明载体。充分发挥方志在对外文化交流协作的作用,通过方志文化产品的对外推广,进一步推动中国方志走向世界,扩大方志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使方志文化产品成为境内外了解中国国情、区域地情主流信息的主渠道,志书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展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使流散海外的旧志书回归本土,充实和丰富本土地 方志机构的方志文化积累,夯实地方志查阅利用的基础。

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方志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读书看报等文化生活方式,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许多城市积极发展旅游业等文化产业,也是市场经济需求所导向的。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010。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

方志部门可以主动积极作为,利用方志文化特别是通过对新旧志书和有关文献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天文、地理、气象、人文等资料,加以提炼,筛选出经典的有开发价值的内容,综合利用,比如石刻、雕塑、文化墙、主题场馆等形式,融合到公园、广场、街头、旅游景点中去,让人民群众、过往游客都能了解到我们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俗、人情特色。

方志文化与旅游事业、文艺创造有着极深的关系,在各地方志中,一般都载有本地的名胜和故迹、古城、园林及其建筑、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资料。唐代,韩愈南过韶州时,利 用当地图志导游山水,这是古人利用地方志记载的史实作为游览山水、观赏名胜的指南。直到今天,方志的这个功能仍然发挥着积极效用。

方志工作在为发掘历史名产、开发本地资源、规范地域边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制订区域发展规划、进行投资项目论证等服务中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

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题中之义。

常德是中华道德文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承荆楚文化余绪,下开湖湘文化新韵,历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独具文化魅力的地方。

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城”,发掘出了世界上目前最早的古稻田(6500年)。远古尧舜时期,善卷归隐枉山,善德积彰,山以人显,改名德山,从而有了“常德德山山有德”美称。2000多年前,屈原在这里行吟,“沧浪濯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桃花源,千百年来为世人所神往......推动文化名城建设是推进常德发展的应有之义,开发与利用方志资源则是建设文化名城的题中之义。常德要提升形象,离不开自身的文化底蕴。要树立“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文化品牌形象,更需要深入发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质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

志书作为“一方全史”,是一个地方历史的重要载体。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需要通过方志来充分了解、研究,需要研究常德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常德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方志文化主动地,有机地融入文化名城系列工程建设,既是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以创新思维拓展方志文化应用领域

两轮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实践证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修用并重”,以至于用志成为方志文化建设中的短腿。因此,作为地方志工作机构,站位要高,要把方志文化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文化形态加以利用。我们要就方志文化如何在信息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多加关照;要把地方志工作作为21世纪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方志文化的厚重积累,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地方文化服务;要注重方志文化对重塑民族文化、增强综合国力、提供智力支持上的巨大影响;要注重方志文化体系的自身建设与完善,使之更成熟、系统,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此,在方志文化建设中导入“创新思维”理念,从而拓展志书应用领域,真正实现“修志为用”显得十分必要而且紧迫。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多种思维形态综合发挥作用,以致产生创新成果的一种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以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为基本方式,以调查研究为实践基础。

近两年来,常德市正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从实现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带战略性、方向性的大课题、全局项目为抓手,自觉关注方志文化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围绕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格局,建设常德方志馆。

常德要建设文化名城,无疑也应有一座方志馆。这座方志馆不应只是一般的大楼,而应该建设成为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常德甚至湖南方志事业发展的标志。如清朝修成《四库全书》,又照本誊抄6部,特建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盛京故宫文溯阁(“北四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南三阁”)来收藏,以示尊崇。这“北四阁”“南三阁”就成为清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最近几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名城”,并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空前给力。先后上马了“三馆三中心”、“教育科技文化中心”等大的项目。2010年4月,市方志办提出建设常德方志馆的意见。7月,市委常委会议同意将该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2011年,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常德方志馆建设规模定为5000平方米。4月,市政府副市长刘进能带领市方志办、市规划局、市信息化办等单位负责人前往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方志馆建设经验,形成了常德方志馆建设方案。常德方志馆建成之后,设置成果展示、志书查阅、典籍收藏、办公 咨询、市场服务五大功能区,并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手段布馆。如此一来,有利于实现修志工作、志书产品与市民零距离接触,扩大其公众知晓度,必将极大的拓展方志文化应用平台。我们以方志馆建设为依托,充分开发利用方志馆的文化功能,使方志馆成为方志文化成果展示、普及、服务、方志与外界沟通联系、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也不断提升方志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二是以旧志整理保护为核心,建设常德文库。常德文库规划50部,分10年完成,内容涵盖历代旧志、重要古代文献、稀有著作和名族家谱等。该课题已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列入“文化名城”系统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境内古籍普查工作。下一阶段,将实施“古籍回家”工程,通过影印、复印、收购、交换等多种渠道,将遗存古籍归拢。既可以丰富常德方志馆馆藏,又为建设文库占有资源。2011年启动的《明嘉靖常德府志校注》是“常德文库”

系列工程的第一部项目,经标点、断句、正字、注音、辨讹、释义等工作已于2012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常德文库”作为一个长期项目,一方面延展了我市方志资源开发利用路径,一方面增加了常德文化底蕴厚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智慧支撑。

三是以部门志书续修为推手,扩大方志文化影响力。2006年开始,经市政府同意,市方志办选择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常德电业局等单位进行部门志书续修工作试点。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两办于2010年9月发出《关于做好部门志书编修工作的通知》,启动新一轮部门志书编修工作。2011年3月1日,全市部门志书编修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并成立了常德市部门志书编修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新一轮部门志书续修工作全面铺开。在部门志书续修工程中,各单位纷纷主动与市方志办联系,提出接受指导的意愿。方案、篇目制定后,都及时送市方志办审查。市方志办精心准备关于方志基础知识和志书编纂业务知识方面的讲课稿6课时50000余字,已经受邀讲课30余场次。市方志办退休的修志专家成了抢手货,各单位争着聘请他们进入本单位修志班子。通过开展大面积的部门志书续修,市方志办作为地方志工作专门机构的职能权威性进一步树立,修志专业人员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方志业务知识也得到了一次普及。真正达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志书编纂与读志用志是修志工程的双翼。编纂志书是读志用志的基础,读志用志是修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修志为用,是对史志工作深化和延伸的事业。正如李铁映同志所说,读志用志“是在新一轮修志基础上开始第二轮修志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承认,方志文化建设是层次相对高一点的精神活动,其受众有一定特殊性。不需要就不接触,不接触就不知晓。所以,方志文化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志工作机构应该主动作为,需要立足本职,以修志行为推动读志用志,从而确立机构权威性和志书影响力。方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之

一。在坚守地方志公益性文化事业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发展方志文化产业的潜能,将方志文化事业与社会大文化产业相链接,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与延展空间,有利于市民人 文精神的培育,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提升,区域健康风貌的发扬。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史志办 邮编:415000)

摘自湖南地方志2012年第4期第3页至5页

下载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源节约型社会

    大学生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姓名:侯荣岩学号:11交通3 2011147703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而我们平时做的节约用水,垃圾分类都是被资源节约型社会所包括的。古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里的一方面说......

    认识应用文的社会功用,努力提高应用写作水平

    认识应用文的社会功用,努力提高应用写作水平应用文,用我的理解就是:应该有用的文章。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体,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学作品,一类是应用文。很多人都比较......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

    地方文化资源策划

    白洋淀芦苇文化岛项目策划 一、项目简介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东部,地处京津石腹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其中安新县境内31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85%。......

    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传媒学院 08文化产业管理 崔歆璐 0803507 一、 项目名称 泰州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二、项目所在地 江苏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溱湖风景区 三、项目背景和......

    《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

    《文化资源学》大纲 每章至少一个案例 绪论2课时【参考资料: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经济学】 一、文化资源学研究背景(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文明发展【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