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生态征文:石头的述说
学生征文
石 头 的 述 说
——读《小学生之友》产生的遐想
我是一块历经亿万年风雨沧桑的石头。从生命起源到现在,我见证了地球的演变过程,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近几十年地球的变化。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是恐龙出现的时候吧,地球上到处是一片绿色,原始森林处处可见,虽然每天都有杀戮,但是所有的生态系统一直维系在平衡的状态。自从人类出现至今不过几百万年,却让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可喜之处,也有可悲之处。可喜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科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成绩,可悲的是原来美好的地球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生态环境变得一塌糊涂。作为一块古老的石头,我不禁感到怀念,感到悲伤,人类何时才能醒悟?何时才能让地球恢复原貌?
终于,或许是我和志同道合者的诚心感动了天地。人类中有些人开始觉悟起来,提倡生态工程,虽然我不太懂那些,但是我敢肯定这一定能帮助地球,保护环境。因此我很高兴,希望地球能越变越好。后来,我看见人类在农业方面,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方面,人们大力加强对“三废”的处理,加强了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动不已。即使如此,还是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物种的迅速消失、蓝藻事件„„虽然人们采取了有力措施来应对,可那可怕的经历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在这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冠以“绿色”之名,以示健康。我——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真心诚意地希望人类能生活的更好,但不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要努力保护环境,让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母亲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注:
作者: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镇前杨村前杨小学五年级:王青指导老师:袁小忠邮政编码:333113
第二篇:述说广告教案
《说说广告》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说话的意识。
2、将口语交际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喜欢和不喜欢的广告,进行有个性的评论。
3、知道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商品作为设计广告的题材,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条理的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广告的理由。
2、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懂得礼貌用语。
3、能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以一段广告的声音作为导入,请生猜测这是什么。
生猜测为一段广告中的声音。
2、教师: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广告。
二、广告对对碰。
1、了解广告出现在哪些场所。师引导学生平时在哪里能看到广告 学生回答。(电视上、公交车上、杂志上等等)
三、聚集广告,了解广告特点。
小组间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同学能够说出来多一些的广告语。教师出示两句广告语,:
(1)农夫山泉有点甜!(农夫山泉)(2)牛奶香浓 丝般感受(德芙巧克力)
这些广告不仅语言简短,而且还抓住了事物的什么? 生回答:特点(板书)
再看这两个广告又在说什么呢?(1)金嗓子 保护金嗓子(金嗓子喉宝)(2)喝了娃哈哈 吃饭就是香(娃哈哈)这两则广告表明了商品的什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用途)
教师总结广告特点:语言简洁生动(板书)
四、欣赏、点评广告。
1、出示广告一则,请生观看。(1、)引导学生用老师要求的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是宣传_________的广告
广告里面的____________吸引了我。(2、)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请学生说。
学生练说时候,教师指导使用关联词语。
指导学生使用: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_三是_______。练习学生一段话的表达能力。(3、)出示广告合集,请生用之前的句型表达出来。
自己喜欢哪一则广告。
并提醒其他同学要注意聆听别的同学发言。
并说说喜欢哪一个广告,不喜欢哪一个广告。为什么呢? 师请生进行总结,说清楚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强调说话要求。
说的时候要有序明白,听的时候认真仔细。还要用上关联词语。
五、欣赏并设计广告词。
1、创设情境。
2、引导学生明白如何设计广告。
带领学生回顾广告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内容真实。
3、模拟广告形式,设计广告词。
4、广告展示。
第三篇:绿色生态班级[推荐]
关于开展“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活动的方案
为进一步构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花园式学校,优化师生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班貌,做到人人参与绿色行动,人人传播绿色文明,学校决定大力开展“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活动。
一、活动目标
以植绿、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契机,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有机结合,创设浓郁的美化与文化氛围,寓教于景,既美化环境又增强班级文化建设意识,达到人人参与“珍爱绿色”系列活动,人人投入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人人为提升班级文化品位、优化校园环境尽一份力的目的,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程度。
二、活动主题
绿色 文明 和谐
三、展评时间、参评范围
2008年4、5月份。初
一、初二年级各班以班为单位参加评选。
四、展评内容
1、植绿、护绿、养绿、认绿情况:积极参加“珍爱绿色”系列活动,主动做好班级绿化工作,盆栽、花卉在班级环境布置格局中有一定的艺术品位;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现象;对本班负责的“绿地认养区”精心养护,护绿措施得当,绿地环境整洁优美。
2、班级文化阵地建设:教室布置整洁、大方、优美,布局和谐、艺术品位高,能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各自的班风、班训,认真办好黑板报、宣传橱窗及其它文化阵地(设立图书角、学习园地、植物角等)。
3、班级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创建勤奋、刻苦、认真、严谨的良好学风,主题班会教育形式多样,值周工作认真圆满。
4、卫生习惯、卫生环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不乱吐、不乱吃、不乱放、不乱画。卫生清扫工作到位,无卫生死角,课间保持好。教室内做到“四净”(地面净、门窗玻璃净、墙壁净、顶棚净),“三整齐”(卫生工具摆放整齐、桌面桌洞课本文具摆放整齐、张贴悬挂的物品要整齐),“一清新”(室内空气清新)。在学校组织的历次卫生检查评比中成绩优秀。
5、班风班貌:班委、团支部核心作用突出,自治自理能力强,创建了关心集体、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团结向上、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班集体有较强的凝聚力。班级纪律好,无严重违纪现象。学生身心健康,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
(1)4月7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开展“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活动的倡议。
(2)4月7日,利用班会时间通过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宣传绿化、环保、班级文化建设等相关知识。
(3)4月8日~4月15日,各班通过橱窗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打造绿色生态班级、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提高同学们热爱校园、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公德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2、实施阶段
(1)4月上旬开展“珍爱绿色”养绿护绿集中活动,清除班级、校园内卫生死角。4月14日前,各班自行带绿色植物和花卉对教室进行环境美化,陶冶情操,优化学习环境。
(2)4月中旬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学校将对校园内部分树木进行班级认养活动,并进行挂牌。各班对自己所认养的绿化责任区实施全面负责,安排专职树木花卉管理员精心管护,做到各树木、花卉、草坪责任到人。养绿护绿情况纳入“行为规范明星班级”考核。
(3)4月下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点评活动,对各班文化阵地建设和室内环境进行现场点评,对于好的班级进行全校观摩活动,不好的班级限期整改。
(4)5月份组织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检查和班风评议活动,由政教处、学生会、年级组和课任老师对各班班风班貌进行评议打分,评议结果纳入“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成绩。
3、总结评比阶段:
(1)各班级要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形成书面总结,于6月上旬交政教处。
(2)评比办法
各班先进行自评,并实事求是地写出自评报告。展评采取看现场、问卷调查、查阅有关材料等方法。
计分采取展评成绩与平日检查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展评成绩占70%,平日检查成绩占30%。
(3)评选结果将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和班主任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政教处
2008年4月
附:绿地认养及藤萝架花卉摆放分配示意图
“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活动评分标准
附:
“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活动
评 分 标 准
“绿色生态班级”建设展评活动计分采取展评成绩与平日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展评成绩占70%,平日成绩占30%。
展评采取各班自查、看现场、查阅有关材料等办法。从植绿、护绿、爱绿、养绿情况,卫生习惯、卫生环境,班级文化阵地建设,班级文化活动,班风班貌五个方面进行展评。满分100分,其中:
植绿、护绿、爱绿、养绿情况:满分30分。采取看现场、实地检查的形式。卫生习惯、卫生环境:满分20分。采取实地检查、抽查的形式。
班级文化阵地建设:满分20分。采取查看有关资料、实地检查的形式。班级文化活动:满分20分。采取查阅有关记录、材料(班会记录、班级活动记录,学校开展的系列文体、科技及主题教育等总评成绩)的办法。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不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无故不参加者减1—3分;被评为“优秀值周班级”的另加1分。
班风班貌:满分10分。采取问卷调查(教师、有关处室)、平日考察等形式。班级学生有违法、严重违纪行为的该项不得分。
第四篇:绿色生态文明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东城区实验学校8<6>班 孙雨燕
在达尔文《进化论》里,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人们由大自然的弱者变为了地球上的强者,人类改变了世界,也创造了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命是绿色组成的,绿色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生活。地球原本给了人类一个美丽的“伊甸园”,可是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人类忽视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态破坏来“买单”。
古语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这难道还不清楚吗?开发是要度的,你超过了这个度是会成恶果的。不过还得请你自己吞下这枚苦果。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被大量开垦,人们又多以木材为燃料,致使森林面积不断锐减,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床抬高等严重后果。这还不够,一座座工厂浓烟滚滚,小河也不再那么清澈,就连人类自己的饮用水也遭到威胁。人类以强欺弱将动物们赶出了自己的乐园,变成了所谓的人们的别墅,地球上没有了动物,人类的这种“高等动物”也将不复存在,因为动物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森林资源只会越来越少,沙漠的面积只会日益增加,也许不久的将来,地球就会变的光秃秃的,没有绿色,没有生命,没有文明,包括人类自己。是的,是到我们反省的时候了。
如今,科技发展了,在享受科技给人们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尝到了与此同时酝酿出来的苦果。还记得那片美丽的楼兰古城吗?还记得鸣沙山下那湾慢慢变小的月牙泉吗?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在党中央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我们更要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要有明显提高,生态道德教育要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部分。让“生态道德”建设,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绿色的未来。让我们畅想一下没好的未来吧。我想将来人类居住的房子,是用太阳能板做成的,内部构造根据树木的生长规律设计,可以自动进行光合作用。自带污水处理系统,生活用水可循环利用。此设计不会产生光污染,隔音效果和视觉效果都好。
将来的交通工具,除了人力脚踏车之外,汽车也将变成无污染、无噪音的海陆空三栖的绿色太阳能、风能汽车。
吃的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不会再出现“毒黄瓜”“瘦肉精”“活蛆门”等令人发指的事情。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吧,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的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和谐绿色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五篇:绿色生态建筑
生态高技建筑
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对于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这也是所有建筑师面临的课题。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发表,1987年联合国环境法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建筑业是巨大的耗能产业,建筑师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感促使他们开始深刻地思考,怎样使自己的代表作品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能够称得上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并进而将生态原则整合纳入到自己的创作理论体系中。可以预见到,生态建筑将是21世纪最具有代表性、时代感的建筑类型之一。
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日趋重视,与战后工业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似乎迈入了任何事情都可能实现的时代,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并非可以承受人类施加给它的所有负荷。生态建筑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道路并非平坦,美国人生物圈2号实验的中止就说明了生态策略在具体实施上的复杂性。从耗能型工业化建造技术和材料到符合生态标准的技术和材料的转变,在观念上和操作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生态建筑理论不断深化、丰富的同时,建筑师应当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多地从技术策略的角度入手,使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效地呼应起。
生态建筑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是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多的一个课题,仅从设计手法上分析,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①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②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较新技术的折衷主义设计手法;
③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手法。
这三种设计手法有一个共通点,都是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进行设计,所不同的是在对技术的应用观念与方式上。前两种类型基本上属于被动式设计方法,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气候、地形、地貌、风向、植被等),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涵的生态智慧,采用低成本、低造价或是造价适当的技术组合与材料。这两种方法具有经济节约、易于普及的明显优势,目前推广与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和合理性。目前学术界对于这种从本地经济状况出发,尽量采用低耗能的适用技术甚至“低技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生态化给予了相当的肯定,一些建筑师沿着这条道路也做出了不少令人鼓舞的实践。例如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注重对当地气候的研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他吸收了印度传统建筑技术中符合生态思想的合理内核,将之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较好地解决了干燥气候下建筑的遮阳和通风。马来西亚杨经文博士运用生物气候学原理,针对热带气候条件,适当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尝试利用自然能源并建构良好微气候,减轻所在地区的热岛效应。
对于运用高新技术与材料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式设计方法,即如前面所述的第三类设计手法,目前看法上还存在着分歧,似乎远不如前两类可信与可靠。
生态高技建筑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高技术建筑的数量陡然增加,在建筑高度与跨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建筑内部空间向巨型化发展;功能向复杂多样化发展;机械设备向密集化发展。此类建筑一旦在技术策略上出现失误,就很可能成为庞大的“耗能大户”,对资源的浪费是一般性建筑无法相比的。因此,实现高技术建筑“生态化”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于是,伴随着建筑科技与生态高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一种新的建筑类型--生态高技建筑应运而生。
近年来,欧洲的一些建筑师诸如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斯·格拉姆肖、托马斯·赫尔卓路、迈克尔·霍普金斯、伦佐·皮阿诺等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生态高技建筑,给了人们许多惊喜和启示。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曾以“高技派”建筑师的身份在20世纪70-80年代蜚声国际建坛,如今又以擅长运用高新技术解决生态问题再领风骚。这与他们一贯秉承技术乐观主义、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无关系。
生态高技建筑是同周围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特点的高技术建筑,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主动并且有效反应与解决之道,因而是高技术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高技建筑的创作要求建筑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被动式生态型设计方法之精髓,更要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设计方法之精髓,更要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技术发展动向,根据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主动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物理性质(光线控制、通风控制、温湿度控制以及建筑新材料特性等)进行最优化配置,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使建筑与外界环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整体。
生态高技建筑的独特性
(1)绿色化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既可借助其自然景观价值“软化”建筑的硬技术味,在视觉上与周围环境取得和谐,达到共生,同时又能协同机械调控系统,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
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引入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中,使城市高密度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福斯特设计了9个14米高的花园,沿49层高的中央通风大厅盘旋而上,花园外测面为电控调节开启程度的双层玻璃幕墙,花园面对大厅完全敞开,根据方位种植各种植物和花草,这样可以给建筑内的每一个办公空间都带来令人感到愉快和舒适的自然绿色景观,并获得自然通风,还可使阳光最大限度进入建筑内部。
(2)数字化生态高技术建筑更加重视建筑环境物理条件,对热、声、光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信息技术与环境技术设备的发展使得对建筑的物理条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数字化精确调控成为可能,而且可以借助于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在方案阶段便可以对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生态效应有一个准确的估算,最大限度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相对机械耗能,真正实现生态高技建筑.启示与展望
生态高技建筑的成功实践丰富了生态设计手法,提高了建筑师在处理生态问题上的主动性,在建筑领域中开拓出一条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道路,再次增强了人类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特区城市已相继建成了一批会展中心、航站楼、超高层建筑等造价高昂、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建筑,但是由于缺乏生态意识和技术策略,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造得起”却“用不起”的高耗能建筑,这对于还不富裕的国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当吸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教训,借鉴国外生态高技建筑创作的成功经验,在增强国内生态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选择性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生态高技术,并积极地应用到高技术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使我国的高技术建筑在发展初期便走上生态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正确道路。我们相信,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未来中国会出现更多更好的生态高技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