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

时间:2019-05-13 10:3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

第一篇: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

中共海安县委组织部 中共海安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海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海安县财政局

海人社[2011]号

────────────────────★────────────────────

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财政所、农村经济服务站,各有关科室、单位:

《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经县政府第34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抄送:各镇人民政府,存档。

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骨干带头作用,调动和保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保障村干部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获得适当的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分散农村基层组织安全生产工作的风险,现决定在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中试行工伤保险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参保对象及缴费申报

全县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所有在职在编村干部。符合参保条件的对象统一由镇政府按月申报。

二、筹资标准

工伤保险费每月按全市当年规定的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的1%缴纳,所需费用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50%,镇财政自筹50%,并由县财政统一按月代扣代缴。

三、工伤认定及鉴定

在职在编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的,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四、待遇享受

试行期间,在职在编村干部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后的次日起,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仅享受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

因伤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伤残在职在编村干部离职后,由镇政府自筹继续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旧伤复发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本办法实施前在职在编村干部发生的工伤事故伤害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工伤保险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

(闽政[2004]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四月三十日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 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门做好工伤保险费征收准备工作。

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并实行省级调剂金制度。

工伤保险基金现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地区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向设区市全市统筹并轨,有关的设区市政府应按本办法制定相应措施,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 行业基准费率由统筹地区在国家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确定。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提出,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可定期调整。

行业基准费率包括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

第七条 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和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确定。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风险储备金等因素提出具体办法,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确定用人单位费率浮动档次。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经办机构缴纳工伤保险费,并按期报送本单位工资总额、职工工资花名册和增减人员名册。

目前工伤保险费已由地税部门征收的地区应继续做好征收工作,并认真总结推广,在三年内全省工伤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依法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其他用途。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的管理服务经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经费列入统筹地区财政预算。

第十一条 统筹地区实行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储备金按不低于统筹地区征收工伤保险费一个月的额度筹集。工伤保险基金历年结余部分并入储备金。储备金在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或当期工伤保险基金不足支出时,由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后使用。

第十二条 建立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制度。各设区市每年按征收工伤保险费总额的3%上解工伤保险调剂金。其中,实行设区市统筹的,向省级上解调剂金;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县(市)级向设区市上解调剂金,设区市汇总后再向省级上解调剂金。工伤保险调剂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用于各设区的市特大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的补助和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等所需费用。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的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需要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补助的,由设区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等所需费用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财政部门核准后拨付。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依法作为工伤认定申请人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受设区市委托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认定的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设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工伤认定的具体工作。

第十四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依法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供的下列材料,应当依法作为工伤认定的证据。

(一)事故伤害或突发疾病死亡的证明;

(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证明;

(三)革命伤残军人证;

(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受到伤害的证明;

(五)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提供的与工伤有关的裁定、判决或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五条 省和设区市应当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制定劳动能力鉴定规则。省和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劳动能力鉴定规则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书、检查结果、诊疗病历等材料。

第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按鉴定工作量从统筹地区当年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中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经办机构办理除供养亲属抚恤待遇外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手续的,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

(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经办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所需的材料,对提交材料齐全的,在30日内予以办理。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或因工死亡职工直系亲属办理供养亲属抚恤待遇手续的,应当向经办机构提交被供养人户口簿或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居民身份证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材料:

(一)被供养人属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

(二)被供养人属于养父母、养子女的,提交公证书;

(三)被供养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交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书。

第二十条 工伤职工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但职工主动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除外。第二十一条 工伤职工按规定住院及转院治疗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及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依法以本单位因工出差标准及规定的比例予以支付、报销;用人单位未定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和差旅费标准的,应参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国家机关出差伙食补助和差旅费标准及规定的比例予以支付、报销。

第二十二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工伤职工本人书面提出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

(二)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一)、(二)、(三)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三)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而终止劳动关系的。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职工应当与用人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定三方书面协议,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第二十三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合并计算。其标准按照所在统筹地区最后一次公布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和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五级,每满一年发给1.4个月;六级,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七级,每满一年发给0.8个月;八级,每满一年发给0.6个月;九级,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十级,每满一年发给0.3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五至六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30个月的,按30个月支付;七至八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20个月的,按20个月支付,九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10个月的,按10个月支付。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30%。

第二十四条 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等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提出调整方案,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包方属生产经营单位的,其职工发生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承包方负担;承包给个人的,个人及其雇工发生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发包方和承包方约定,没有约定的,由发包方负担。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2005年1月1日起参加工伤保险。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1月1日至本办法施行之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来源: 日期: 2006-1-26 15:58:59

【分类细目】 工伤保险管理 【时 效 性】 有效

【颁布单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颁布日期】 2004.06.17 【实施日期】 2004.06.17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标题】 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发文号】 劳社厅发〔2004〕6号 【主题词】 劳动保障 工伤保险 管理 通知 【正文】

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推进工伤保险经办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

部制定了《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现印发给你们,并就

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规范和统一经办业务规程,是工伤保险业务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规范工伤保

险业务经办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

意义。各地要认真组织本地区经办管理系统的全体职工学习《规程》的具体内容,把握《规 程》的精神实质和关键环节,熟练掌握《规程》的具体要求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

二、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集中开展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严格依据规程开展服务工作的意识。要积极向企业和工伤职工有针对性 宣传《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服务环节,让参保单位和职工更好地了解有关的程序和要求,强

化其对管理服务工作的监督。要将实施《规程》与经办机构内部科学设置岗位、明晰管理职

责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岗位设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运 转流畅。

三、各地在实施《规程》过程中,可结合本地实际需要,因地制宜补充完善有关内容,努

力做到各项管理标准和服务行为统一、规范。有关完善和细化情况报我部备案。

请各地注意跟踪、了解《规程》试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和办法,有关情况请及时向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反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二○○四年六月十七日

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工伤保险登记

第一节 参保登记

第二节 变更登记

第三节 注销登记

第四节 验证和补证

第三章 工伤保险费征缴

第一节 申报受理

第二节 缴费核定

第三节 费用征收

第四节 补缴欠费

第四章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

第一节 协议管理

第二节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程序

第五章 待遇审核与支付

第一节 待遇资格审核与验证

第二节 医疗(康复)待遇审核

第三节 辅助器具费用审核

第四节 伤残待遇审核

第五节 工亡待遇审核

第六节 待遇调整审核

第七节 待遇支付

第六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收 入

第二节 支 出

第三节 会计核算

第四节 预 算

第五节 决 算

第七章 稽核监督

第一节 参保对象稽核

第二节 内部监督

第八章 附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工伤保险业务管理,规范和统一工伤保险业务操作程序,依据《工伤保险

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等有关法

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全国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

适用本规程。

负责征缴工伤保险费的税务机关应参照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要求。

第三条 本规程将工伤保险经办业务划分为工伤保险登记、工伤保险费征缴、工伤医疗康

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待遇审核与支付、财务管理、稽核监督等内容。

已实行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的地区,可依据本规程简化相关程序。

第四条 各级社保机构要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考核制度,确保业务经办的畅通、快捷、高

效、优质。

第二章 工伤保险登记

工伤保险登记包括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验证和补证等内容。

第一节 参保登记

第五条 用人单位(包括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下同)依法申报参加工伤保险时,社保机

构登记部门为其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用人单位需填报《社会保险登记表》(表2-1)和《参加

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表2-2),并提供以下证件或资料: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三)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已经参加其它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只提交社会保险登记证,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参加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

第六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审核参保单位填报的有关表格和有关证件、资料,并在自受理

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审核通过的,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应建立参保单位数据库,依据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登记的

内容,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和《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确定

行业风险类别,录入单位和参保人员信息,并将有关资料归档。已参加其他社会保险的,在

其社会保险登记表上标注工伤保险项目。首次参加社会保险的,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

未通过审核的,社保机构应向申报单位说明原因。

第二节 变更登记

第七条 参保单位在以下事项变更时,社保机构登记部门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手 续。

(一)单位名称;

(二)单位地址;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四)单位类型;

(五)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六)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

(七)开户银行及账号;

(八)经营范围;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参保单位需填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表2-3),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工商变更登记表、有关部门或单位批准的变更证明;

(二)社会保险登记证;

(三)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九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审核参保单位填写的《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核对有关证件

和资料。审核通过的,应更改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并将有关资料归档,同时收回原登记证,并重新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未通过审核的,社保机构应向申报单位说明原因。

第三节 注销登记

第十条 参保单位发生以下情形时,社保机构登记部门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注销登记手续。

(一)营业执照注销或吊销;

(二)被批准解散、撤消、终止;

(三)跨统筹范围转出;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参保单位需填写《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表2-4),并根据注销类型分别提供

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注销通知或法院裁定单位破产等法律文书;

(二)单位主管部门批准解散、撤消、终止的有关文件;

(三)社会保险登记证;

(四)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十二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核验上述证件和资料,符合注销登记条件的,为其办理工伤

保险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其社会保险登记证,在信息系统内进行标注,并通知征缴、待遇审

核、待遇支付等部门,封存其参保信息及有关档案资料。

第四节 验证和补证

第十三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定期进行工伤保险登记验证,参保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填

报《社会保险验证登记表》(表2-5),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社会保险登记证;

(二)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三)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四)职工(雇工)工资发放明细表;

(五)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十四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审核参保单位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上验证等情况;

(二)参保人数增减变化情况;

(三)申报缴费工资、缴纳工伤保险费情况;

(四)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五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将初审意见送相关社保机构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信息确定

审核结果。审核通过的,在信息系统内进行标注,并在社会保险登记证上加注核验标记或印

章,期满时予以换证(不分社会保险险种,以首次登记为起点计算),并通知征缴和待遇支付 等部门。

第十六条 参保单位因遗失社会保险登记证,到原发证机构办理补证,申请补证手续时,需提供与首次登记相同的资料。核实无误后,补发社会保险登记证,涉及相关社保机构时,应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第三章 工伤保险费征缴

工伤保险费征缴包括申报受理、缴费核定、费用征收、补缴欠费等内容。

第一节 申报受理

第十七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按月受理参保单位填报的《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表 3-1),并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劳动工资统计月(年)报表;

(二)工资发放明细表;

(三)《参加工伤保险人员增减明细表》(表3-2);

(四)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二节 缴费核定

第十八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审核参保单位填报的缴费申报核定表格及有关资料。审核通

过后,办理参保人员核定或增减手续。

第十九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缴费申报和核定情况,为新增参保人员及时记录参保

时间、当期缴费工资等信息。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参保单位申报情况核定当期缴费基数。

第二十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依据统筹地区分类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确定参保单位 的初次缴费费率,以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参保单位缴费费率。

第二十一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核定的参保单位当期缴费基数、缴费费率计算应缴数

额,并将核定的《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反馈申报单位。

对未按规定申报的参保单位,按其上年(月)缴费数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年

(月)缴费数额的,根据单位所属统筹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单位职工人数和行业费率的规 定确定应缴数额。

第二十二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缴费核定结果,生成《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汇总表》(表

3-3)及《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明细表》(表3-4),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征收。

第三节 费用征收

第二十三条 社保机构征收地区,采取委托收款方式的,通过“收入户存款”开户银行收

费,也可采取支票、现金、电汇、本票等方式收费,并开具专用收款凭证。社保机构财务管

理部门每月与银行对账结算,并将到账情况反馈给征缴部门。征缴部门每月定期根据财务管

理部门反馈的信息生成《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表3-5)。

第二十四条 税务代征的地区,社保机构按月将《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汇总表》及《工伤保

险缴费核定明细表》传送给税务机关,作为其征收依据。税务机关收款后,每月在规定时间

内向社保机构反馈到账信息,传送《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及相关收款凭证,社保机构财务

管理部门做入账处理。

第二十五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财务管理部门传送的《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向申

报后未足额或未及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参保单位发出《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单》(表3-6)。逾期不执行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相关情况和资料,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限期改正。

第二十六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每月根据《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登记应缴、实缴、当

期欠费等台账。

第四节 补缴欠费

第二十七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欠费台账,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

保险费补缴通知单》(表3-7),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

第二十八条 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足额缴清欠费的参保单位,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与其

签订社会保险补缴协议。如欠费单位发生被兼并、分立、破产等情况时,按下列方法签订补 缴协议。

(一)欠费单位被兼并的,与兼并方签订补缴协议。

(二)欠费单位分立的,与各分立方签订补缴协议。

(三)欠费单位进入破产程序的,与清算组签订清偿协议。

(四)单位被拍卖出售或租赁的,与主管部门签订补缴协议。

第二十九条 参保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或补缴协议办理补缴,社保机构征

缴部门予以受理,并通知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或税务机关收款。

第三十条 破产单位无法完全清偿的欠费,社保机构征缴部门受理单位破产清算组提出的

申请,审核后送稽核监督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依据财务管理部门传来的补缴欠费到账信息和稽核监督

部门传来的核销信息,编制征缴台账,调整参保单位欠费信息,按月生成工伤保险补缴欠费 台账。

第四章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包括协议管理和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程

序等内容。

第一节 协议管理

第三十二条 社保机构按规定与获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与

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签订“康复服务协议”;与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辅助器具安装配置

服务协议”。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应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

质量、费用结算办法、费用审核与控制、违约责任、争议处理、协议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三十三条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遇情况变化,需要

变更或补充的,双方应及时协商议定。

第三十四条 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违反工伤保险管理 政策的,社保机构可单方解除协议。

第三十五条 社保机构将已签订服务协议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

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节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程序

第三十六条 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所在用人单位应积极救治,并在3日内用

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当地社保机构报告。

第三十七条 工伤职工就医一般应到协议医疗机构就诊。工伤职工因急诊就医可就近诊 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往协议医疗机构。工伤职工在门诊就医,实行双联处方。工伤职

工住院诊疗实行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明细制度。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因伤情需要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由社保机构指定的协议医疗机

构提出建议,参保单位提出意见,填写《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表4-1);经社保机构

核准后方可前往。

第三十九条 工伤职工因旧伤复发需要治疗的,填写《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表

4-2),由就诊的协议医疗机构提出诊断意见,经社保机构核准后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对旧

伤复发有争议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第四十条 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医疗、身体机能、心理、职业康复的,填写《工伤职工康复

申请表》(表4-3),医疗(康复)机构提出建议,参保单位提出意见,经社保机构核准后到

协议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康复。

第四十一条 工伤职工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参保单位或工伤

职工填写《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申请表》(表4-4),社保机构按规定核准,到协议辅助器

具配置机构配置。

第五章 待遇审核与支付

待遇审核与支付包括享受待遇资格审核与验证、医疗(康复)待遇审核、辅助器具费用

审核、伤残待遇审核、工亡待遇审核、待遇调整审核和待遇支付等内容。

第一节 待遇资格审核与验证

第四十二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对下列人员进行享受待遇资格审核:

(一)经认定的工伤(亡)职工;

(二)视同工伤(亡)职工;

(三)符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

第四十三条 进行享受待遇资格审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申请人填写的《工伤

保险待遇申领表》(表5-1),并要求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

(二)工伤认定结论;

(三)工亡职工供养亲属身份及供养关系公证材料或其它证明材料等;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或资料。

第四十四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一)工伤认定结论;

(二)该职工在发生工伤时,单位参保、缴费情况;

(三)参保单位是否在事故发生或职业病诊断(鉴定)后的规定时间内申请了工伤认定;

(四)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有关证明资料。

第四十五条 审核通过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

意见,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形成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信息库,将审核意见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六条 享受待遇资格的验证。待遇审核部门对工伤职工享受工伤待遇和供养亲属待

遇资格每年验证一次,验证时应综合考虑职工的参保信息,供养亲属生存状况证明和待遇支

付信息等。

第二节 医疗(康复)待遇审核

第四十七条 工伤职工在门、急诊及外埠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认定前的医疗费用由

参保单位垫付,待接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到社保机构按规定办理审核手续。

第四十八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申请人填写的《工伤职工医疗(康复)费用核定

表》(表5-2),并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

(二)工伤职工的医疗(康复)票据、费用清单;

(三)医疗诊断证明书;

(四)经同意的《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四十九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对工伤职工发生的医疗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各项检查治疗是否与工伤部位、职业病病情相符合,是否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规定,以及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五十条 审核通过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计算申请人的医疗(康复)待遇数额,在

《工伤职工医疗(康复)费用核定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交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五十一条 职工经认定为工伤,或者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社保机构与协议医疗(康复)

机构直接结算工伤医疗(康复)费用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医嘱处方、住院病历、治

疗项目、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单及收费清单、用药清单等。

医疗(康复)费用的核定,必须遵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

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 待遇申请人对工伤医疗(康复)待遇支付金额、费用结算金额有异议,提出

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并将重核结果通知待遇申请人。确有调整的,应

及时通知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并保留重核及修改记录。

第三节 辅助器具费用审核

第五十三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申请人安装、配置(更换)辅助器具的申请,并

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

(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三)经同意的《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申请表》;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五十四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按规定标准计算申请人的辅助器具安装、配置(更换)

金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转社

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五十五条 社保机构与签订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直接结算费用时,应按规定进行审 核。

第五十六条 待遇申请人对配置(更换)辅助器具费用核定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

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四节 伤残待遇审核

伤残待遇的审核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等内容。

第五十七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工伤职工伤残待遇申请,并审核以下资料:

(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

(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五十八条 审核通过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按照规定计算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

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数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转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五十九条 工伤职工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核定金额有异议,提

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五节 工亡待遇审核

第六十条 职工因工死亡,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工亡待遇申请,并审核以下资料:

(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

(二)工伤认定结论;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六十一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按规定计算工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

金,计算每一供养亲属享受的抚恤金数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

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转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同时发给供养亲属资格证明,将

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六十二条 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对工亡待遇核定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

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六节 待遇调整审核

第六十三条 当根据有关规定对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的相关待遇进行统一调整时,待遇

审核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核对相关信息,建立待遇调整台账,送待遇支付部门。

第六十四条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被收监执行、死亡的,供养亲属丧失或暂时丧失供

养条件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及时向社保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应证明,社保机构

待遇审核部门应及时核对相关信息,停止其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十五条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发生变化或服刑完毕的,应重新填写《工伤保险

待遇申领表》并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服刑完毕证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在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备注栏写明原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变更时间、原鉴定结论及鉴定时间;

服刑完毕的,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备注栏写明收监日期、服刑完毕日期。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应根据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供的材料,核对相关信息,调整或恢复其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十六条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对待遇调整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

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七节 待遇支付

第六十七条 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提供的信息支付费用。伤残津贴、生活护理

费从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的次月开始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工伤职工死亡的次月开始计发。

第六十八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核定的结果支付参保单位垫付的

费用和协议医疗(康复)机构的医疗(康复)费。

第六十九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核定的相关项目、金额,及时支付

给工伤职工或工亡职工供养亲属。

第七十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核定的相关项目、金额,及时支付给

有关协议医疗(康复)机构或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第七十一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每月根据上月待遇支付记录及待遇审核部门传来的

新增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待遇调整、待遇重核等相关信息,建立当月工伤职工待遇支付

台账,生成《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表5-3)。

第七十二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每月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送社保机构

财务管理部门。

第六章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包括基金收入、支出、核算和预决算管理等内容。

第一节 收 入

第七十三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工伤保险费到账信息,编制《工伤保险费实缴清

单》,反馈社保机构征缴部门。

第七十四条 每月月末,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将收入户存款全部转入财政专户。

第七十五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应定期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对账。对账有差异的,须

逐笔查清原因,调整相符。

第二节 支 出

第七十六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基金支出计划,于每月月末填制下月用款申请 书,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确认资金到账情况。

第七十七条 对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款项,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

根据规定或计划从“支出户”支付。

第七十八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银行回单,将基金支出信息定期反馈给待遇支

付、稽核监督等部门。

第三节 会计核算

第七十九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基金收入情况,及时填制收入记账凭证。

(一)社保机构征缴收入应根据银行回单、工伤保险基金专用收款收据、《工伤保险缴费

核定汇总表》、《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明细表》,填制记账凭证。

税务机关征收地区,社保机构以收款银行(即财政专户开户行)或税务机关传来的税收

通用缴款书或税收完税凭证作为原始凭证,并根据税务机关报送的《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填制记账凭证。

(二)对“收入户存款”、“支出户存款”、“财政专户存款”、“债券投资”生成的利息,根据银行转来的利息回单或财政转来的财政专户缴拨凭证等,填制记账凭证。

(三)对上级下拨和下级上解收入,以财政专户缴拨凭证作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四)对滞纳金等其他收入,根据银行回单或财政部门转来的财政专户缴拨凭证等,填

制记账凭证。

第八十条 对发生的每笔基金支出,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填制支出记账凭证。

(一)工伤待遇支出,根据电汇单、转账支票存根和银行回单以及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

门传来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二)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非工伤保险待遇性质支出,劳动能力鉴定费支出分列科目,其他支出(如临时借款的利息等),通过“其他支出”科目核算,从“支出户”划转,以支票

存根、支付银行借款利息回单等相关支付凭据作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三)补助下级和上解上级的支出,以相关账户缴拨凭证作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第八十一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和明细分

类账。按科目分类汇总记账凭证,制作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第八十二条 每月月终,收到银行对账单后,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将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财政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与

总分类账核对。

第八十三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等,编制月、季、会 计报表。

第四节 预 算

第八十四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本实际征缴和支出、结余情况以及征缴和待

遇支付部门传来的下征缴计划和待遇支出计划,编制预算草案,按程序报批。

第八十五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草案,填制预算报表,将其传给征缴

部门和待遇支付部门,并根据征缴情况及实际收支情况,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八十六条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时,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编制预

算调整方案,按程序报批。

第五节 决 算

第八十七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决算编制工作要求,于终了前核对各项收 支,清理往来款项,同开户银行、财政专户对账,并进行年终结账。

第八十八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本各账户余额,编制年终决算资产负债表和

有关明细表,编写报表附注及收支情况说明书,对重要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形成会计决

算报告,并按程序报批。

第七章 稽核监督

稽核监督包括参保对象稽核和内部监督等内容。

第一节 参保对象稽核

第八十九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按照工作计划,采取以下方式确定稽核对象。

(一)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

(二)根据数据库信息异常情况确定;

(三)根据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交办和异地信函协查件等资料确定;

(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九十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向被稽核对象发出《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表7-1),进行实地稽核或书面稽核。稽核包括参保单位缴费情况以及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情况等内 容。

(一)参保单位缴费情况

1.查阅《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摘录参保单位已申报、缴费的人数和缴费数额。

2.查阅《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及与缴费基数有关的会计总账、明细账、原始凭证、会计决算表及职工名册、人事档案,核实缴费人数及工资总额、缴 费基数。

3.对长期欠费的参保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稽核,审核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调

查其生产经营、工资发放等情况,综合评估缴费能力,督促其履行还款协议。

4.对破产单位无法完全清偿的欠费,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收到征缴部门传送的信息后,对单位财务状况和缴费情况予以稽核。对符合核销条件的,按程序报批,并将审批的核销欠

费信息及资料送社保机构征缴部门。

(二)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情况

1.核查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户口簿、身份证件、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街道劳动保

障事务所提供的居住证明,或通过指纹认证等手段,确定工伤保险待遇享受者的生存状况。

2.审查供养亲属身份证件或就业管理部门出具的无业证明及其他资料,核实是否存在重

复享受、冒领和骗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行为。

(三)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需稽核的其他项目。

第九十一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根据稽核情况填写《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 7-2),全面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所涉及的凭证等资料。

第九十二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和取得的证据,填写

《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书》(表7-3)或《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表7-4),下达被稽 核对象。

第九十三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将《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送社保机构征缴部门

和待遇支付部门,并根据其执行情况建立稽核处理信息。

第九十四条 稽核对象不履行《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处理意见的,也未提出复查申

请的,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通知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下达《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单》,或通知

待遇支付部门追回冒领金额。对拒不执行的,填制《社会保险提请行政处罚建议书》(表7-5),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二节 内部监督

第九十五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依据工作计划、群众举报等确定内审对象,按程序报 批。

第九十六条 内审计划批准后,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内审内容主要包括:

(一)抽查参保单位申报缴费的有关原始资料,验证参保单位的参保人数、缴费基数;

(二)抽查参保单位的缴费情况,验证是否按核定基数征缴;

(三)抽查缴费情况原始资料,验证工伤待遇计发标准的准确性;

(四)抽查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待遇有关的原始资料,验证待遇调整的准 确性;

(五)抽查工伤职工死亡、供养亲属证明等原始资料,验证待遇计发的准确性;

(六)抽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支出账目凭证,验证基金收入、支出的正确性;

(七)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内部监督的其他内容。

第九十七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记录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内审记录和有关证据提

出整改意见,按程序报批后送相关部门执行,并跟踪监督。

第八章

第九十八条 各业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向统计部门传送本部门业务台账。统计部门对各

业务台账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编制各类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和资料,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

核对,撰写分析报告。

第九十九条 参保单位填写的原始表格,需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签字或签章,并注明

经办日期;各业务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的表格,转出、转入部门需认真复核,确保无误,经办

人、审核人、复核人、主管领导均需签字盖章。

第一零零条 各业务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定密级,妥善保管,并做好电子文档的备份工作。

第一零一条 社保机构要加强和规范票据管理,按照规定进行票据的印制、填写、整理、保管、销毁等工作。

第一零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程制定经办细则。

第一零三条 本规程由劳动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一零四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工伤保险业务管理用表目录

1.社会保险登记表(表2-1)

2.参加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表2-2)

3.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表2-3)

4.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表2-4)

5.社会保险验证登记表(表2-5)

6.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表3-1)

7.参加工伤保险人员增减明细表(表3-2)

8.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汇总表(表3-3)

9.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明细表(表3-4)

10.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表3-5)

11.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单(表3-6)

12.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表3-7)

13.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表4-1)

14.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表4-2)

15.工伤职工康复申请表(表4-3)

16.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申请表(表4-4)

17.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表5-1)

18.工伤职工医疗(康复)费用核定表(表5-2)

19.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表5-3)

20.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表7-1)

21.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7-2)

22.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书(表7-3)

23.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表7-4)

24.社会保险提请行政处罚建议书(表7-5)

《社会保险登记表》(表2-1)填写说明

1.本表由用人单位在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填写。

2.单位名称: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位全

称填写,行业类别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规定填写。

3.登记类型、单位类型、经济类型、事业单位经费来源、隶属关系、参加险种:参保单

位根据实际情况,在所选择项的括号内用“√”表示。参保单位是事业单位类型的,还需在

“是否是企业化管理”项内相应打“√”。

4.组织机构代码: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中的代码。

5.工商登记信息:按工商执照的有关内容填写。

6.批准成立信息:按有关机关批准或成立的文书或其它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内容填写。

7.参保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填写法定代表人有关信息。不

具有法人资格的,填写单位负责人有关信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中国国籍,其证件类型

和号码按我国居民身份证填写;如为外籍人员,根据护照内容填写。

8.单位地址:按单位所在的详细地址填写,应写明所在区(县)、街(乡、镇)、路(道、胡同)和门牌号码。

9.所属分支机构:单位所属分支机构在三个以上的,另附表填写。

10.社会保险登记证编号和单位编号:由社保机构审核后填写。

《参加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表2-2)填写说明

1.本表由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填写。

2.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 填写。

3.单位名称(章):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

位全称填写。

4.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按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所示内容填写。

5.序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职工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填写。

《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表2-3)填写说明

1.本表由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时填写。

2.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 填写。

3.单位名称(章):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

位全称填写。

4.社会保险登记证编号:按社保机构颁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所示内容填写。

5.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

证》中的代码。

6.单位类型:按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其

他7类填写。

7.经济类型:指按国有、集体、外资、私营、其他填写。

8.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填写。

9.隶属关系:按中央、省、计划单列市、市、县、乡镇、部队、其他分类。

10.开户银行:指参保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开户银行。

11.变更日期:指参保单位参保登记项目发生变更的日期。

《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表2-4)填写说明

1.本表由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注销登记时填写。

2.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 填写。

3.单位名称(章):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

位全称填写。

4.社会保险登记证编号:按社保机构颁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所示内容填写。

5.批准注销、解散等文件名称:指注销登记所依据的法律文书或相关文件的名称和文号。

6.批准日期:指所依据的法律文书或相关文件批准单位撤销、解散、注销等的日期。

7.注销原因:按表中所列类型选择,用“√”表示。如所属原因有交叉的,只填一种类

型。如选择“其他原因”,则需填写“说明原因”一栏。

8.社会保险登记注销日期:由社保机构审核后填写。

《社会保险验证登记表》(表2-5)填写说明

1.本表由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验证时填写。

2.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 填写。

3.单位名称(章):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

位全称填写。

4.上期末职工人数:指上末参保单位所有职工的人数。

5.上期末参保人员人数:指上末参保单位所有参保的职工人数。

6.上核定单位缴费工资总额:指上社保机构核定的参保单位缴费工资总额。

7.按职工平均工资300%缴费人数:指参保单位中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缴费 的人数。

8.按职工平均工资60%缴费人数:指参保单位中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缴费的 人数。

9.应缴社会保险费总额:指参保单位依据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而计算出的各项保险应缴

纳的费用总额。

10.实缴社会保险费总额:指参保单位实际向社保机构缴纳的各项保险费用总额。

《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表3-1)填写说明

1.此表由参保单位和社保机构按月填写。

2.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 填写。

3.单位名称(章):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

位全称填写。

4.职工人数:指参保单位当月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

5.工资总额:指参保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

6.本期补(减)收金额:指本月参保单位因以前期别由于缴费基数或人数发生变化等原因

而应补(减)收的金额。包括单位和个人的补(减)收金额。

7.本期补缴金额:指本月参保单位应补缴的以前期别欠缴的工伤保险费金额。包括单位

和个人补缴的金额以及欠费所产生的滞纳金和利息。

8.本期实际应缴金额:指本月缴费单位应缴的工伤保险费总金额。包括本月应缴金额、本期补(减)收金额、本期补缴金额。

《工伤保险人员增(减)明细表》(表3-2)填写说明

1.本表由参保单位每月办理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时填写。同时填写新增和减少缴费人员的 情况。

2.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由社保机构 填写。

3.单位名称(章):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

位全称填写。

4.序号:指填写本表增减人员的顺序号。

5.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按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所示内容填写。

6.变化时间:指增加的时间或减少的时间。

7.月工资收入:指按规定填写参保人员上年(或上月)月平均工资。新参保和跨统筹范围

转入的填写转入后首次发放工资的月工资收入。

《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汇总表》(表3-3)填写说明

1.此表由社保机构根据《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及相关资料填写。

2.序号:指填写本表单位个数的顺序号。

3.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

4.单位名称: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位全 称填写。

5.经济类型:指按企业、其他分类。其中:其他指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

6.核定金额合计:指当期应收金额、补缴欠费、补收(减)金额、预缴金额的合计。

7.本月应收金额:指本月参保单位应缴的工伤保险费。

8.补缴历史欠费:指参保单位补缴的以前期别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包括欠费本金、利息、滞纳金。

9.补收(减)金额:指参保单位补交以前期别的由于缴费基数和人数发生变化等原因而

应补收(减)的金额。

10.预缴金额:指参保单位缴纳的跨期别(跨月、跨)的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明细表》(表3-4)填写说明

1.此表由社保机构根据《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及相关资料填写。

2.序号:指填写本表单位个数的顺序号。

3.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

4.单位名称: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位全 称填写。

5.核定金额合计:指当期应收金额、补缴欠费、补收(减)金额、预缴金额的合计。

6.本月应收金额:指本月参保单位应缴的工伤保险费。7.补缴欠费:指参保单位补缴 的以前期别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包括欠费本金、利息、滞纳金。

8.补收(减)金额:指参保单位补交以前期别的由于缴费基数和人数发生变化等原因而

应补收(减)的金额。

9.预缴金额:指参保单位缴纳的跨期别(跨月、跨)的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表3-5)填写说明

1.本表由社保机构填写。

2.序号:指填写本表单位个数的顺序号。

3.单位编号: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

4.单位名称: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位全 称填写。

5.核定金额合计:指由社保机构核定的缴费单位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金额。

6.本金:指到账的工伤保险费。

7.滞纳金:指按《社会保险征缴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加收的滞纳金。

8.到账日期:指缴费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到达社保机构账户的日期。

《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表5-3)填写说明

1.此表由社保机构填写。

2.序号:指填写本表单位个数的顺序号。

3.单位编号: 指社保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为参保单位编制的唯一识别号码。

4.单位名称∶按工商登记执照、有关机关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上的单位全 称填写。

5.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合计∶指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劳动能力鉴定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合计。

6.小计∶指社保机构核定支付的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

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

7.劳动能力鉴定费:指按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劳动能力鉴定费。

8.其他支出:指按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列入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和劳动能力鉴定费的其它支出。

第四篇: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荣华街道办事处:

《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已经区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 二OO七年七月十八日

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村干部的养老问题,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本试行办法的适用范围:凡在本行政区域内,经组织任命或民主选举产生的享受政府固定性工资补贴的现任村干部等,适应本试行办法。

第三条

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坚持保障水平与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政府与个人共同筹资,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组织、引导村干部自愿参加社会保险。

第二章

养老保险费的筹集与缴纳

第四条

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补助、个人缴费和奖励性养老保险费组成。

第五条

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筹集标准,基数以全区上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基础,按80%、90%、100%的比例划分三个缴费档次,由乡镇(街道)根据村干部任职情况和工资状况,自行选择其中一档确定,按20%的比例计算缴费,其中:政府补助12%,个人缴纳8%。

第六条

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以乡镇为单位由财政负责按月或按年拨付和代扣,并按时足额划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社保经办机构根据财政划转票据,将缴费分别记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

第七条

村干部奖励性养老保险费的筹集与划转,由区财政负责,按获奖金额一次性划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作为个人缴费的补充,按规定、分记入个人缴费。

第八条

村干部离任后,从离任的次月起财政补助取消,养老保险关系保留,养老保险费由个人全额缴纳。标准按本试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由个人选择确定。

第九条

村干部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继续留任的,仍可继续享受政府奖励性养老保险,固定性工资补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三章

个人账户的划转与建立

第十条

社保经办机构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村干部每人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金由政府补助养老保险费和奖励性养老保险费按规定划转部分、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和利息组成。

第十一条

享受政府工资性补贴的村干部,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政府补助部分的33%记入个人账户,67%记入社会统筹账户。

第十二条

村干部离任后,个人所缴费的60%记入个人账户,40%记入社会统筹账户。

第十三条

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能按时足额缴纳时,个人账户暂不记入,待补缴清欠费和利息后,方可补记个人账户。

第十四条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每年公布的记账利率,按缴费计算出个人账户储存额利息记入个人账户。

第十五条

村干部在参保期间被录用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存,个人账户利息不间断计入。待达到待遇享受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十六条

村干部在参保或待遇享受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或待遇领取后的剩余部分(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无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并入社会统筹。

第十七条

村干部户籍迁出本区,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的,社保经办机构可根据本人申请、身份证、乡镇(街道)证明,《养老保险手册》,将个人账户储存额(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给

本人,收回《养老保险手册》,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第四章 待遇享受条件与支付办法

第十八条

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下简称待遇享受条件),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月平均缴费基数×0.5%×累计缴费年限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月平均缴费基数为各缴费基数之和除以总缴费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村干部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的年龄、预期寿命、利息等因素确定(计发月数见附表)。

第十九条

村干部达到待遇享受条件时,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审批表》,经村委会上报乡镇(街道)审查同意,区社保经办机构核准,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从批准次月起发给基本养老金。

第二十条

村干部领取养老金年龄实行身份证与参保档案相结合的办法确认。本人身份证与参保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参保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档案中填写出生时间为公历时间。

第二十一条

村干部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本人愿意继续缴费的,可允许延期5年缴费,也可按退休前缴费基数一次性补缴所欠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享受相应的待遇。个人不愿补缴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二十二条

村干部在待遇享受期间被判刑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不参加基本养老金调整;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从当月起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第二十三条

村干部在待遇享受期间失踪、下落不明在六个月以内的,基本养老金照发;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暂时停发基本养老金。

第二十四条

村干部在待遇享受期间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应在一个月内,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注销手续,从死亡次月起终止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发给丧葬费600元,抚恤费400元。法定继承人不申报、不办理注销手续,继续冒领养老金的,除依法追回冒领养老金外,并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

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本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统筹基金积累情况,适时调整养老金发放标准。调整办法由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经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讨论后,报政府批准执行。

第五章 参保登记与申报缴费

第二十六条

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进行。现任村干部在本试行办法实施后的60日内,新任村干部从任职之日起的30日内,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

乡镇(街道)办理村干部参保登记手续,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凉州区村干部参保登记表》,经村委会上报乡镇(街道)审定后,统一由劳动保障事务所业务经办人员负责,上报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符合条件的,发给《凉州区村干部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二十八条

乡镇(街道)办理村干部参保登记手续,应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1、参保申请书;

2、参保登记表;

3、参保人员花名册;

4、参保人员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5、社保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十九条

乡镇(街道)在办理村干部参保登记手续的同时,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缴费申报,报送缴费申报表、代扣代缴明细表、以及其他信息资料,办理缴费手续。以后在每年的1月30日前进行申报。

第三十条

社保经办机构收到乡镇(街道)报来的参保登记、缴费申报资料后,及时给予审理,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符合规定的,发给《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手册》。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根据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缴费数额及时办理代扣代缴手续。

第三十二条

村干部离任后,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离任的当月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缴费变更手续。

第三十三条

社保经办机构依据乡镇(街道)报来的参保登记、申报缴费等资料,建立村干部参保缴费档案,并长期保存。

第六章

与其它社会保险关系的衔接

第三十四条

村干部离任后户籍转入城镇,本人愿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办理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后,可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定补足差额部分后继续缴费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待遇享受条件,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三十五条

村干部离任后仍在农村居住,本人又无法按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缴费的,养老保险关系保留,个人账户不间断计息,待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启动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已参加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符合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如本人愿意,可允许退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待遇享受条件,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七章

基金管理监督与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要将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转借他人,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或用于任何形式的投资。

第三十八条

社保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财务制度,加强村干部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和待遇领取情况的稽核,做好村干部养老保险基金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如实反映村干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三十九条

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内的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基金安全。

第四十条

单位或个人违反本试行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挪用的基金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追回。

第四十一条

对虚报、冒领、骗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退还。拒不退还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按规定进行参保登记和核定养老保险待遇,造成基金流失和引起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相关部门的职责

第四十三条

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负责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十四条

乡镇(街道)负责村干部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督促劳动保障事务所做好村干部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做好待遇享受人员的认证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报送村干部的相关情况和各类报表;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四十五条

财政部门负责村干部政府补助养老保险费、奖励性养老保险费的筹集、划转和财政专户的管理工作。

第四十六条

统计部门负责在每年的6月底前,向社会发布全区上农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

第四十七条

社保经办机构具体负责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的日常工作,基金的核算管理工作和养老保险费的收支稽核工作,指导乡镇(街道)做好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

第九章

第四十八条

村干部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或不缴纳基本养老费的,不享受本试行办法规定的政府补助。离任时,也不享受任何形式的工资性补贴。

第四十九条

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本试行办法与国家政策不相符时,以国家规定为准,适时修订本试行办法。

第五十一条

本试行办法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试行办法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范文模版)

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黑劳社

发[2005]70号)

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权益,保障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黑龙江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有农业户口,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到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照经办机构核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第四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第五条 用人单位将工程或者生产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自然人,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

第六条 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后,当月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从招用之日起5日内,书面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于次月补缴。农民工招用当月发生伤亡事故的,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农民工务工时间不足12个月的,技实际务工时间计算本人月平均工资。

第七条 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原己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暂停其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八条 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第九条 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经过治疗停工留薪期己满或伤情相对稳定后,农民工或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按照伤残等级依法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条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以及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农民工亲属,一般应该按月支付待遇,并按照省内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适时调整,直至丧失领取条件为止。

第十一条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在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前,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与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内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亡农民工享受供养亲属待遇的供养亲属,白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也可以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第十二条 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按以下标准支付:

(一)农民工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为离岗前120、105、90、75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农民工被鉴定一级至三级伤残,享受护理依赖的,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分别给予农民工生活护理费。标准依次是满16周岁不满30周岁的分别为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个档次;满30周岁不满50周岁的为8万元、5万元、2万元3个档次;满50周岁以上的为3万元、2万元、1万元3个档次一次性支付。

(三)农民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我省《若干规定》中规定的标准,在申请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费时提出。不满18周岁的,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其他供养亲属以终止供养余命年计算,一次性计发20 年;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周岁减发l年;70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发。

第十三条 本办法下发前,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已经按照有关规定领取了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再重新处理。

第十四条 农民工或死亡农民工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或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或死亡农民工直系亲属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执行。

下载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