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辉煌十二五 制冷行业的新跨越
辉煌十二五 制冷行业的新跨越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世界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本期论商台将从制冷行业为切入点,展开本期话题。
新能源成焦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1.4%。毫无疑问,新能源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事业发展的一颗新星。
“十二五”提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解排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对我国目前制冷提出了新机遇、新挑战。中央空调将递进式增长
中国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像美的、格力等中央空调纷纷助力高铁,中标铁道部集体采购,无疑是一个抓住机遇的典型。
日本核危机尚未结束,国际新能源市场已经是风生水起。欧洲各国先后爆发的“反核”或“闭核”示威游行此起彼伏,作为耗电大户,中央空调耗电量占到城市建筑能耗的40%以上,降低中央空调能耗成为国家节能政策实施的关键,太阳能空调的开发利用这些优秀的项目都在国家的提倡和号召下诞生、成熟、壮大,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需求,太阳能中央空调有望在十二五期间摆脱边缘化地位。
农产品冷冻冷藏、冷链迎来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国家发改委就已下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规划,农产品冷冻冷藏、冷链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段,冷冻车、冷柜、冷库建设等将得到飞速成长,如何达到预期目前,国家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思路,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
地热市场将飞速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地热市场将由产品销售型向节能服务型转型。目前,地热市场正逐步分化为两个阵营:一个是自用用户市场,包括蕴含着巨大潜力的新农村建设市场,另一个则是新兴的节能服务产业市场,能源服务公司通过运行地源热泵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制冷和供暖盈利性服务。
经过5年的研究,地源热泵区域建筑供能低碳化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已经在节能服务领域发挥了作用。除了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完善新型管理机制外,构建统一的地源热泵标准体系,从源头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节能性,也被业内认为是促进地热利用产业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将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业界的推动者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创建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新模式,探寻地源热泵产业发展新思路,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辉煌十二五,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节能解排将成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长期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新能源、高铁建设、现代农业、农产品冷冻冷藏、冷链建设、地热市场等迎来新的里程,开启新局面的大世纪。
第二篇: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新辉煌
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新辉煌
——房地产公司徐总在新财年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2012年3月18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满怀着感恩和激动的心情参加集团的新财年动员大会。过去一年我们通过对两个房地产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管理革新,房地产公司发展开始趋于集约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呈现全新向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上一财年我们完成浦口一期4.5万平米,徐庄3号楼2.4万平米,江宁封顶2.5万平米,共计9.4万平米的建设任务,实现销售额23611万元,当年回款13793万元,预计利润8200万元,占集团总利润的90%以上。此外还为集团新增贷款14600万元,全年为集团流入现金达到28393万元,而资金占用却为负数,圆满完成了集团下达的目标任务,为集团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这些成绩的获取离不开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战略指引,离不开集团各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更离不开房地产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们一年来的辛勤努力!在此,我对各位致以深深的感谢!
现在,我代表房地产公司就房地产业务在新财年的发展思路向各位作简要的汇报。
一、产业园开发
2012财年公司将以产业园开发为重点,继续做好三大园区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产业园开发中将充分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优化管理方式,不断改进与施工单的合作模式。产业园开发将以招商销售为核心目标,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报建报批,用销售任务倒逼项目建设和报批的进度;在与施工单位合作方式上也创新方法,用房屋抵房款,提高施工单位建设的积极性,有效缓解集团的资金压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在销售方面多管齐下,一方面促使集团公司上下联动全员招商,另一方面与专业的营销代理公司合作,此外公司还将组建一支工业项目的营销队 伍,多种方式促销售出成果,出业绩,在销售形势困难的情况下力争超越去年,为集团创造更大的利润。2012财年,我们计划新开工建设9.9万平方米建筑,其中浦口项目新开工3.5万平米,徐庄项目新开工3.2万平米,江宁项目新开工3.2万平米。全年计划销售2.7亿元,计划回款1.23亿元,累计去年未收房款,总回款将达到2.29亿元,继续巩固房地产公司在集团的利润支柱性作用。
二、房产开发
按照集团的战略调整,福润公司将暂时收缩。一方面继续衔接好六合富民街项目、高淳龙墩湖水库项目、高淳迎湖桃园项目、马鞍山凤垄砚总部基地等项目,有条件情况下储备其它优质开发项目;另一方面也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为集团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和信息。在组织建设上继续完善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框架,蓄势待发,随时做好项目开发建设的准备。此外,继续做好顾家营项目的后续收尾工作。
福润公司还将依托集团雄厚的人脉资源,开展房地产代理服务业务,灵活运用房地产行业运作技巧,发掘新市场,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房地产开发整个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开辟一条房企生存的新路子。
三、公司管理
公司将根据企业战略和现实目标,不断调整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促进企业的规范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企业在复杂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将着力打造一支团结、高效、专业、灵活兼具福中特色的房地产开发队伍,进一步落实公司考核,进一步强化各类培训,用制度和人才共同支撑企业的良性运作与发展。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2012财年房地产公司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新的责任,公司全体将士必将不辱使命,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为集团创造更大的利润,开创福中房地产事业的全新局面。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与时俱进实现新跨越 继往开来铸就新辉煌
广州市南武中学
申报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评估
整改报告
2012年9月
传承历史文脉 延演百年辉煌
——广州市南武中学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验收确认整改报告
广州市南武中学创建于1905年。民国时期教育部部长黄炎培赞曰“北有南开,南有南武”;原国家政协叶选平副主席题词曰“百年南武,百年辉煌”。2007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确定南武中学为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2007年12月,学校获得“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称号。
2008年12月25日至27日,学校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初期督导评估验收。对南武的办学成绩,初期督导验收专家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校后续发展提出三点后续发展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办学规模,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进一步做好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三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对落实专家组的发展建议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我校围绕专家组提出的整改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深入研究,制定各项整改措施,并逐一对照落实,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整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硬件整改,优化办学条件
(一)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我校按照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扩大办学规模,从 2007学年开始,每年扩招2个高中班,到2010学年高中规模扩大到36个班,已经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要求,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中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充实教学设施设备
3年来,区政府投入680多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我校的教学设备配套和学生活动场所。第一,改造了校园网,实现南北校区机房对接,资源共享;增加信息点至500个,实现信息点到每个教师的办公桌;新购教师办公电脑105台,实现教师一人一机。第二,建成了北校区具有630KVA的专变电房,我校摆脱了长期受用电制约的境况。第三,图书馆藏书98379册,生均达58.1册;电子读物共51330册, 生均30.3册;报刊总数489种;各科教参、工具书共19347册。每周向全体师生开放五天,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共有座位399个,图书馆已成为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信息交流中心。第四,投入130多万元维修了北校区运动球场、塑胶跑道、地面及周边环境的美化改造。第五,投入约75万元改建并装备高规格的“群学堂”,内设座椅600个,配备多媒体系统,是讲学、科研活动、学生年级会议、学生文艺活动等的理想场所。在 2010年3月广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专项检查中,我校接受评估,并荣获“广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学校”的称号。2012年8月,我校投入45万无创建了2间多功能的现代化“微格教室”。
(三)盘活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第一,区政府、区教育局已把与南武中学隔路相对的南武小学并入我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增加了2375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了3091平方米。2008年起南武小学已停止招生,2012年7月,南武小学已经完全并入我校。政府计划投入400多万元资金,帮助我校将该用地改造为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设计,改建的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开始施工兴建。
第二,区委、区政府结合琶洲村改造,预留4万平方米的教学用地,作为南武中学未来的高中分部用地。
第三,继续在区体育局的支持下,与步行约5分钟路程的宝岗体育场签订协议(详见附件),无偿使用宝岗体育场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和50m×25m游泳池。近年来,学校利用宝岗体育场,安排高一年级在宝岗体育场上体育教学课,进行课后学生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以及开展学校体育节等大型活动,每周六、周日安排运动队队员到宝岗体育场进行运动技能培优学习,成为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为学生提升体育素养提供了场地保障。
(四)改造校园文化环境
三年来,我校重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校园文化更突出了“古”味,体现了“雅”趣,力求让学生在充 4 满南武文化底蕴的校园中获得更多教益。第一,完成大堂壁画改造,用线雕形式展示校训,说明校名来历,体现百年老校的传统文化。第二,完成英语城的改造,增加现代元素,增强现场氛围,提供模拟英语教学实地场景。第三,分四类设臵、更换教学楼、办公楼走廊画框。这四类是:南武先贤长廊(奉公楼)、南武时空隧道(力学楼)、拓潜教育走廊(爱国楼、奉公楼)、活力校园画廊(坚忍楼及所有楼梯间),把学校校训和教育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字画的形式,艺术地再现学校文化和教育理念。第四,整体改造、美化运动场、羽毛球场周边环境。
二、转变教学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一)着力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编写了《广州市南武中学学子规》校本教材,作为高一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用书,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进入高中后该怎样做才能写好人生新一页的历史;编写了《走进百年南武》校本教材,成为全体南武学生的文化读本,把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了课堂,其目的是让南武学子“体味南武文化之根”,点燃莘莘学子爱我南武的激情。结合绿色学校教育活动,我校开发了以“百年南武,绿韵犹存”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百年南武,绿韵犹存》、《科学与环境》、《人与环境》和《绿色家园》等,不但传承了南武百年绿色文化底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环保 5 意识,传播了环保知识,使我校能顺利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各科组结合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开设有丰富的校本课程。
(二)以核心课题研究推动教科研深度发展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的优良传统和治校思路,致力推动核心研究课题《拓潜教育体系的建构研究》,继续深入开展拓潜教育研究。
第一,加强教科研管理。我校科研坚持以“行政主导、专家引领、全员参与”为原则,加强了科研室的队伍建设,完善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第二,搭建校内学术交流平台。为了调动老师们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围绕课题每学年举办一次“南武中学学术论坛”,在全校教师中引起很大反响。
第三,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工作。三年来,我校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的课题有: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生学会学习、拓展潜能、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这是2010广州市教育系统在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院唯一立项课题;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ESD项目课题《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子课题《在学校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研究》;区级立项课 6 题共有7个。2012年9月,我校申报的《拓潜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被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2011立项研究课题。
(三)拓潜教育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拓潜”核心课题的研究成果,以科研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同时,上学期着重开展分层举行平行课(达标课)、公开示范课、跨学科微格教学的研讨课,每个类型的课堂教学前前后后组织不同内容的研讨会议;下学期进行优质课评比活动。
强化具有南武特色的“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三环”即“教师设导→学生思疑→变式拓展”,“五步”是指:“设疑激励”→“带疑探讨”→“破疑归纳”→“拓疑引申”→“化疑提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年来,我校教科研取得多项成果,我校教师共有264人次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比武获得区以上奖励;有150人次获市级奖;有55人次获省级奖;有35人次获国家级奖。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自我教育发展”的相关评比活动,我校科研室被授予“学习型教研组”的称号。2010年12月3日,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专项课题研究 7 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的课题——《学生学会学习、拓展潜能、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受到参会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学科组建设
学校花大力气建设学科组,涌现了一批在市、区有影响的优秀科组。第一,我校制定“南武中学加强学科组建设的方案”,完善了南武中学集体备课制度。第二,每学年举行优秀科组和优秀备课组经验交流会。第三,鼓励和支持科组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第四,每学年邀请一些区、市教研室的教学专家来校指导科组和备课组的建设,不断提升学科组的整体实力。第五,学校每学年都评选出优秀学科组和备课组,对优秀科组和备课组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组的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在区、市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启动“青蓝教师”培养工程,力促教师专业发展 为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学校启动了“青蓝教师培养工程”(我们用“青、蓝”用来比喻教师培养的两种类别,即青年教师培训和名优教师培养。“青蓝教师培养工程”的周期为三年,三年内学校和教师个人制定完整的培训和自修计划、课程实施方案和评价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一)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和管理机制
领导班子高度认识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制定南武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成立了“青蓝教师培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组织实施教师培训等工作。
(二)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系列培训活动
第一,加大培训投入。按照上级关于教师培训的有关政策,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列出专款用于“青蓝”教师培养工程。教育局下拨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有研究成果的教师、课题组、科组参加或主办高层次学术会议。
第二,活化培训形式。一是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南武大学堂),针对教师理论实际,邀请专家到校开办讲座。二是研训结合,结合学校教研活动,主要以课例研讨为载体,融入培训操作要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三是驻校学习,有针对性地选择省内外学校,到该校听课评课、听报告、交流探讨、研究资料,全面深入研究该校的经验,再召开反思研讨会。四是科组交流,我校支持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到省内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奖励优秀教师进行国内交流培训。
第三,形成培训系列。教师开展分系列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活动,主要有毕业教师备考系列(高三全体教师)、教学科研与管理系列(教学管理干部、科组长、优秀骨干教师)、班级管理 9 系列(德育管理干部、级组长、班主任、团队干部)等,大大拓宽了教师培训的受益面。
第四,开展“南武中学名师工程”系列活动。三年来,我校组织开展了“师徒结对”、“南武中学教坛新秀评比”、“骨干教师”和“南武名师”等活动
第五,“外引内培”名教师。三年来,我校从外面引进特级教师1人,引进高级教师4人;积极鼓励中级教师申报高级教师,三年来共有31人被评为高级教师;培养区、市名教师各1人。
第六,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优秀科组、备课组、教学成绩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校有一批教师在各级教研机构任职,在市、区各科教研会任正、副会长8人,理事5人;在市、区各科教研会中心组任职有48人。我校欧阳国亮、周艳、任晓敏等教师被市教育局选定参加“广州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陈祥春校长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广州市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广州市教育学会理事、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理事、海珠区人民政府督学、海珠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广州市海珠区名校长;被推荐广州市首批优秀中小学校长培养对象、被批准为广州市教育系统首批 10 创新学术团队负责人。
四、打造实验性、开放性、学术性兼备的优质高中,南武品牌特色彰显
我校根据自身实际,以“拓潜教育”研究为学校教育科研的核心课题,凸显学校的实验性;以包容的管理理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多样的课程体系,凸显学校的开放性;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基本学力、强化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研究意识,凸显学校的学术性,逐步打造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的“拓潜”、“体艺”和“科技”三个教育品牌。
(一)“拓潜教育”办学特色独具南武魅力
三年来,我们进一步打造“拓潜教育”办学特色,坚持以“爱国”为主题拓展学生的情感潜能;以“奉公”为主题拓展学生的行为潜能;以“坚忍”为主题拓展学生的身心潜能;以“力学”为主题拓展学生的智力潜能。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3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学生有474人次获区级奖;学生有560人次获市级奖;学生有171人次获省级奖;学生有76人次获国家级奖。
(二)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3年来,我校通过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这两个平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促进体育与艺术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两大亮点。我校的体育教育突出传统,保持特色,乒 11 乓球、羽毛球、游泳、田径、篮球、女足球等6个运动队继续在市、区中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并取得较好成绩,比较突出的成绩有:广州市中学生游泳运动会高中组(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5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广州市中学生游泳锦标赛高中组团体第一;广州市安利杯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名;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羽毛球在区、市保持一流水平。艺术比赛硕果累累:获海珠区第五届舞蹈节比赛一等奖;获海珠区第五届学校艺术节声乐类小组唱一等奖、声乐类独唱一等奖;获广州市第五届学校艺术节舞蹈专项比赛中国舞甲组一等奖第三名;获在2010年广州市合唱节比赛中,我校的合唱节目荣获一等奖。2011年5月,我校王建毅、罗沛祺、陈忠扬、张斌荣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个人一等奖”;2011年6月,我校阎雨宇、林俏仪同学在2011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荣获“广东省一等奖(高一组)”;2012年5月,张瓒婷、邓子君、袁卓盈、郑育钦等位同学在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广东省“特等奖”。
(三)科技特色收获丰硕
三年来,我们重视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开展系列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学生获得省级奖28项;市级奖49项;区级奖20项。12 刘树东、徐乐贤荣获第九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足球比赛高中组第一等奖;张健、欧阳宇通、谭俊杰、冼智威、李浩麟荣获首届广东省少年阳光测向竞赛160米波段高中组男子团体赛一等奖等等。
(四)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2011年高考,我校高考成绩突出,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分别荣获广州市“高考优秀学科奖”,我校荣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工作一等奖”,是广州市2011年高考五所进步最大的学校之一。2012年高考,我校再传捷报,按实际报考人数本科上线率为70.80%,按高一新生入学人数本科上线率69.75%,其中本A线上线率比去年增加11个百分点,本科B线上线率比去年增加16个百分点,本科两条线增幅列海珠区第一,在广州市名列前茅。
三年来,我们按照评估组的专家们提出的发展建议,逐项整改,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自评,我们认为已经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的标准要求,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敬请予以终期验收确认。
广州市南武中学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回眸普高 谱写辉煌新跨越(已审)[推荐]
回眸普高 谱写教育辉煌
【前导】2007,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举全市之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现在,我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都有着崭新的面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2006年的57.39%,提高到了今年的86.34%。4年内提高近30个百分点。本期专题将回顾河源“普高”历程,一窥河源发展教育的决心和魄力。
【字幕】
一、后发河源 先发教育
【配音】5年前,河源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7.39%,底子薄、基础差。2007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根据这一部署,我市到2011年要新增高中学位7.2万个,其中普高学位4.2万个,中职学位3万个。为实现这一目标,河源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普高”攻坚战。【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07年8月
【字幕】新闻事件:全市掀起“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热潮,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五年内筹措28亿元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提前一年实现“普高”,有一个时间节点,河源人记忆犹新。2007年,“后发”河源提出“先发”教育,到2011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同年8月,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亲率市党政考察团到梅州专题考察教育。通过“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河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入快车道: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五年内筹措28亿元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成立以市委书记陈建华为组长、市长刘小华为常务副组长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领导小组,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2007年9月,市委、市政府把“普高”教育列入“十项惠民工程”之首。
【同期声】苏局:当时我们建华书记来了之后也提出,河源未来的希望在教育,但整个从我们河源的教育情况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也是我市的一个瓶颈,所以我们当时由建华书记,小华市长带队,高规格,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还有相关的部门一把手,到了梅州(学习),提出“学梅州,找差距,提升教育”这么一个决策,学习完之后,我们教育部门也根据我们河源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摸底,能不能实现,能实现的话怎么实现。做了一个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根据目标和要求,要投入多少,要增加多少老师,各方面等等,都有一个策划,市委市政府根据我们教育部门提出的一些数据,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所以提出2011年实现这个目标。
【字幕】
二、新建扩建并举 普高职高并重
【配音】思路决定出路。河源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层面:将教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切实承担起政府办学的主体责任,逐步确立了以“六个优先”既: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安排教育经费; 1
优先审批教育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办理教育事务;促教育发展。一系列利好政策亮相“普高”舞台后,立马取得了显著成效――仅仅两三年时间,河源理工学校、东江中学等一批高中阶段新学校开花结果,“河源新速度”声名鹊起。
【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08年初——2009年9月
【字幕】新闻事件:我市投资4.5亿元新建河源理工学校;投资2.5亿元新建东源东江中学。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2008年初,河源理工学校建设工程启动,确定以国家重点职校的标准来打造这所职校。同年12月,河源市东江教育城中的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举行奠基仪式,它也是一所按国家示范普通高中标准新建的重点高级中学。近年来,我市高规格新建河源理工学校、东江中学、紫金四中、东源高级中学等4所高中阶段学校;另外,还投入近5亿元用于河源中学等38所学校扩建工程和改善办学条件,使高中阶段学校功能场室和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或省定标准,图书场馆和阅览室基本满足教学需要。5年内筹措28亿元,在经济发达地区也许是“毛毛雨”,但在地处粤东山区、经济欠发达的河源,却是思路明确后“痛下决心”的大投入、大手笔。
【采访】苏局:随着我们河源这几年城镇化,工业化,尤其是工业化这个进程加快。所以当时我们有个思路,今后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在中职教育方面大作文章,原来的比例,普通高中在校的人数和中职学生在校人数是七比三,后来我们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这方面,要加快中职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当时就想,增加学位,主要是往中职教育这方面发展。我们市委市政府以东江教育城作为一个主战场,作为??一个地区来讲,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理工学校,要建成一所万人的理工学校。当然我们说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除了这个中职教育之外,普通高中也要一起发展。但这个发展的比例和速度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理工学校的建立,还有东江中学的建立,那么可以无形中增加了两万个学位。这两万个学位对于我们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要实现85%这个目标,起着一个龙头带动作用。因为有了这两所(学校),增加了两万个学位,带动了我们各个县区,通过新建,还有扩建,这么一个学位的发展,所以这两所学校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龙头作用。
【字幕】
三、强师兴教 华师招聘揽良材
【配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秀的教师人才是支撑。因此我市积极实行强师兴教工程,将引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战略要点。在这方面,河源也频抛橄榄枝,诚意十足。
【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08年——2010年
【字幕】新闻事件:河源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组团赴华师举行毕业生招聘会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2008至2010连续3年,共引进
近1000多名优秀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到市高中阶段学校任教。
为了确保优秀教育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快”,我市还于每年7、8月份分别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3年来全市共新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2400多人,大大充实了高中阶段教师队伍。待遇留人,是我市加强高中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2009年,河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
【采访】苏局:现在我们高中阶段的老师,专业老师大概有六千多人,大概有94%左右学历达标,尤其是这几年,由书记、市长带队到华南师范大学,这个平台招收全国211工程以上的优秀毕业生到我们教育系统。后面这一两年招了一两千人,这个数量 比例还是非常大的。对推动我们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也是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因为这群人是正儿八经的接受过师范教育的,而且都是素质比较高,成绩比较好的老师。所以目前为止,我们数量比较充足,结构比较合理,素质比较高的高中阶段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字幕】
四、保招生、保就读,确保生源充足
【配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到85%,生源是关键。为此,我市教育系统上下齐心,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强化升学意识;坚持招生工作“一盘棋”,统一宣传,统一报考,统一录取。最近3年,共举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专题讲座近600场次,还加大宣传力度成立宣讲团、走村入户等方式“劝学”,确保了高中阶段学校扩招具有充足的生源。
【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09年3月
【字幕】新闻事件:市教育局统一组队下乡 宣讲招生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2009年3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统一组队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的通知》,并要求理工学校等四所中职学校派人参加市教育局招生宣传队下乡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选择升学方向,扩大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确保完成我市“普高”中职招生任务。
【采访】陈局:从在校生来讲,07年我们市十多所中职学校的在校生仅有17418人,到2010年止,我们通过4年的努力,我市四类的中职学校在校生,包括技工学校,已经达到5万多人,可以说翻了两番。目前我们今年(2010年)迎接普高验收的时候,我们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是14万多,14万4千多,我们中职占7万多,普通高中占7万多,我们已经实现了五比五这个比例。中职教育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为我市20(10)年,提前一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09年7月
【字幕】新闻事件:贫困生免费入读职校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除加大招生力度之外,扶困助学也是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市通过严格执行省的智力扶贫政策和国家助学政策等多方面措施,全力资助家庭贫困生就读。据不完全统计,2010
年全市普通高中受助学生6846人次,受助金额达570多万元;享受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学生3.31万人次、资金总额1300多万元;享受省智力扶贫和今年免学费的中职学校学生3095人次,资金总额达960多万元。
【采访】陈局:我们的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广大农村的,还有一些城镇的困难家庭。所以我们认真的落实国家资助金的政策,保障我们这些困难家庭的小孩进来以后,每月可以拿到150元的国家助学金,基本的生活费有了保障。第二个我们认真的落实省里面一个智力扶贫政策,09年以前是智力扶贫,到了10年现在叫免费政策,整个政策主要是针对农村处于低保线以下的,特困家庭的子女,采取全免费助学。通过完善和落实这些高中阶段的助学金政策,可以说,这几年,高中阶段的学校的学生的流失率也大大的下降。也稳住了我们这些高中阶段的在校生,只有稳住了高中阶段的在校生,我们的普高率才可以留得住。
黎局:我们主要做两项工作,第一个是大力的巩固初中三年的保留率,降低初中学生的辍学率,这几年都把防止初中学生流失作为抓义务教育的一个内容,把他列入考核校长,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2010年我们还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确保初中毕业生都能够毕业,到高中阶段去接受教育。第二条就是抓初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早在2006年,市教育局就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这份文件有42条的内容,涵盖了对学校的管理,校长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包括对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使得进入高中阶段的初中毕业生能够有一个扎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础。
【字幕】
五、扩容促优 狠抓质量保增长
【配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建得更多了、教师也增多了、毛入学率抓上去了,但是能保证质量水准吗?面对民生关切,河源采取了扩容、促优的办法,狠抓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09年3月
【字幕】新闻事件:河源中学迎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全国文明单位”授牌仪式。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3月9日,河源中学隆重举行了“全国文明单位”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授牌仪式。市委书记陈建华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分别为河源中学授牌。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省一级学校7所,各县区均有1所省一级学校;有市一级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共22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61.1%,优质学位达80.93%;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4所,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3所,优质中职学校共7所,占全市中职学校总数的46.67%,优质学位达78.30%。
【采访】黎局:普通高中的发展当然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通高中的质量,因为普通高中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普通高中的发展还是比较稳健,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从高考这个
角度来看,因为我们这几年的高考每一年都上一个台阶,到2010年,全市一共接近14000名高中毕业生升到高等学校去,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7%,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从2006年到2010年,高考入围率平均每年增长7个百分点。
【字幕】
六、优秀“答卷”迎“大考”
【配音】“教育兴则河源兴,教育强则河源强,教育崛起则河源崛起”,在这种明确的思路引导下,经济欠发达的河源5年来筹措28亿元办教育。河源坚持“后发河源,先发教育”的发展理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字幕+敲击音效】时间:2010年11月23日
【字幕】新闻事件:省“普高”督导验收组莅临河源,开始对我市申报“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达标市”进行为期4天的督导验收。
【配音】【新闻框+小标题+右上角字幕:新闻回放】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34%,比2006年提高近30%,提前一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较今年9月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的目标提早了一年,比今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提早了10年。3年攻坚,河源高中阶段教育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变化,一举创造了“河源速度”。
【采访】叶维园副市长:回顾前一阶段的普高之路,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在“十二五”中又有着怎样的规划?
■2006年-2010年河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柱状图
年份2006年毛入学率57.39%
2007年61.84%
2008年68.04%
2009年73.53%
2010年86.34%
【后导】河源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瞻远瞩、影响深远。通过“普高”,我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十二五”规划中,河源也必将乘势而上,以创建“教育强市”这个目标为抓手,使河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第五篇:不辱使命谋跨越勇于奉献铸辉煌新
不辱使命谋跨越勇于奉献铸辉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九月的水城项目正劲,九月的沁州丰收在望。今天县委要用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公选乡镇书记,既是对我县干部的一次历练,也是一次大的血液调整,更是激发全县干群建设水城昂扬斗志的考验。今天,我能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这次公选倍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我叫温建功,现年39岁,现任牛寺乡党委副书记。
竞职优势
我于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发改局、计经局任科员;1998年到乡镇任职;2002年组建县城管大队并任队长;2006年兼任县城建局副局长;2009年9月再次下乡到牛寺乡任常务副书记。多年的基层经历,尤其是多个部门的基层经历,在组织的多次考验下,让我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科员成长为一名科级干部。因此,在这次竞选中,我觉得自己有四大优势。
一是乐于扎根基层,造就了自己吃苦在先的韧性。
从下乡第一站的羊庄乡到漳源镇、次村乡,再到现在工作地牛寺乡,自己在乡镇副职岗位走过了近八个春秋。八年来,不管换到哪个乡镇岗位工作,但坚持的座右铭没有变。那就是“我是-1-
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八年来,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尊重。
二是敢于冲锋在先,历练了自己勇挑重担的责任。
2008年、2009年,我县水城建设重点工程仅城建局负责的就有几十个,作为班子成员的我来说,责无旁贷的撑起了建设的重担,从友谊街拓宽改造,到小河商住小区和县城供暖管道工程,每项工程都面临拆迁难题。但越是艰难越向前,两年来,我没有把难题往领导手里推,而是始终冲在第一线,苦口婆心做工作,最终使重点工程如其施工,为我县水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勇于破解难题,练就了自己把握政策的敏锐性。
在当前转型跨越的关键之时,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为此,处理矛盾、破解疑难成为考验乡镇干部的重要一环。两年多副书记任职期间,正是我县大搞五年灭荒工程和整体推进设施蔬菜建设的关键时期,牛寺乡紧紧抓住设施蔬菜这一抓手,分别在南涅水、山曲两个大的行政村实施这一富民产业。实施期间,由于村委对土地流转政策把握不准,致使部分村民到县里上访,为及时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我主动介入,深入村中调研走访,最终使事态平息,产业建设正常实施。两年来,只要遇到难以纠纷的问题,我总要站在乡镇二把手的位置为乡党委排忧解难,为当地群众化解积怨,使关注民生的事情办得好上加好。
四是善于经济管理,激发了自己自己市场弄潮的信心。我毕业于商业学校,懂经济善管理;同时,在县直经济综合部门工作多年,把握政策和应对风险能做的张弛有力、松紧有度;加之,乡镇重要岗位锻炼多年,在市场弄潮中驾轻就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自己基本具备了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能力,从而更加激发了自己独当一面,为水城建设出力流汗的信心和决心。
治政方略
次村地处我县东南部,虽然人口少,但地域宽阔,加之近年来王村高速口的开通,使曾经沉寂的山脉苏醒了,闭塞的山门打开了,正是抢抓政策机遇,谋求跨越的关键时刻。如果我能在这次公选中胜出,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实施我的治政方略。
一是强势宣传,转变观念。
以人为本是执政之基,特别在当前我县转型跨越、奋力打造一流全国有机食品基地县的关键时刻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首先要转变作风。通过以会代训,外出参观,比学赶帮等活动,激发乡村两级干部投身到干事创业的洪流中,使他们由“当干部无希望”向“甘当创业排头兵”的观念转变。其次要达成共识。通过调查研究,把全乡发展的思路定位在 “借优势、强产业,上项目、求发展”这一模式上,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次,要付诸行动。由墨守成规、小富即安的小有作为向胸襟开阔、勇于担当的大有作为的作风转变。要借创先争优活动的强劲东风,把“我是共产党员跟我来”活动有序开展下去。
二是强借优势,全力调产。
次村的优势在路,穿境而过的沁王高速口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次村的重要优势在米,沁州黄小米百年传承,因此调产必须抢抓三大产业。首先要在小米种植上出精品,打造“名米之乡”,力求走高精优的创业牌,提高小米附加值,深挖小米产业链。其次,要在发展经济林上求突破,针对“昔日东庄苹果人人夸,如今次村苹果无人问”的实际,及时聘请专家组团来我乡考察论证,借五年灭荒东风,以每年500—1000亩的速度逐年递增,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人均2亩经济林的目标,借昔日的品牌重放光彩。再次要在旅游业上做文章。以檀山村“八角九顶落凤凰”的凤凰台为轴心,打造东庄、陡角、石窟、魏家寨、南凹村旅游路线,借沁州黄小米文化节、沁州黄小米笔会等活动的开展,挖掘沁州黄百年文化内涵;凤凰台脚下建设旅游工艺一条街,在“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次村的又一主导产业。
三是强力运作,快上项目。
首先是挖掘土地资源,发展庄园经济。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县级以上有关政策,吸引能人建设私家庄园。重新整合紫岭山、神堂脑荒山资源,利用闲置资产探索一条庄园经济发展路子。其次要依托周边,新上环保项目,要和周边的襄垣县王村乡强强联手,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转”的经济发展模式,共同建设一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环保项目。再次是巧借东风,大上养殖项目,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在外乡亲回乡建设一个投资500-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养殖场,添补全乡养殖小打小闹、不
成气候的局面。
四是强基固本,建设新村。
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政策倾斜的有利契机,以“板块推进、重点实施”的建设模式,高标准对沿路的陡角、杨家庄、后底沟和次村进行村容乡镇大整洁。发动党群共治、全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大会战,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让次村成为沁王高速口代表我县形象的“一张名片”。
以上是我的竞职演讲,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如果我能当选,我将不负众望,努力实现我的承诺;但落选我也不怨天忧人,而是要寻找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弥补不足;同时,也要把这次竞选作为我工作的起点,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为靓丽水城不惜奉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