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县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县位于 省东南部。全县面积3726.5平方公里,人口25.5万,耕地41.3万亩。区域内属于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840毫米,径流深400毫米。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 月份,尤其 月下旬至 月上旬的台风,大多带来大暴雨天气,气象、地形、地貌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径流很快形成,导致山洪爆发,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次生灾害。
二、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地区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段性、地域性和突发性,同降雨、地下水、地质条件及采矿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期,连绵细雨易于诱发崩塌、滑坡;暴雨或连续降雨易于诱发泥石流。
(一)山体滑坡、崩塌的重点地区为:各乡镇露天开采矿石场; 铜镍矿开采崩落区。
(二)泥石流重点地区流经快大镇流经大安镇的 河,通快一级路弯弯川段。
(三)矿区地面塌陷重点地区: 乡煤矿区、铁矿塌陷区。
(四)矿山尾矿坝重点区为 公司 岔、尾矿坝,尾矿坝,矿尾矿坝,铁矿尾矿坝,矿业尾矿坝、尾矿堆。
(五)废渣堆放场重点区各矿山的废石堆、盗采矿石点形成的废石堆、县化工总司废渣堆放场,这些是产生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
(六)重点村屯 县哈各水库和矿山尾矿坝下的村屯居民。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将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防汛机构中,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主要职责,明确分工及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对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将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分解到人;指导灾害易发地的乡镇、村(屯)学校以及厂矿、企业等具体的灾害防御和灾民转移安置方案,明确防汛救灾工作的责任人和灾民转移安置路线、地点;对所辖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舍、居民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要立即转移疏散等措施,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并对全县15个乡镇及矿山企业的相关灾害点进行彻底清查,对各乡镇主要领导、人员,各相关部门人员已进行培训。各乡镇要及时建立以主要领导和受训人员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坚持“以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原则
对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威胁城镇或重大工程、风景名胜区安全的地质灾害,加强监测预防的同时,应有计划地进行工程治理;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应以监测预防和居民搬迁避让为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部门要组织力量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屯搞好群防群测网络体系的建设,对已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安排监测责任人,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村民手中,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对所辖区内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和影响程度作出预警,使政府有关部门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布署防灾工作。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本单位、本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认真编制防灾预案,汛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和重点地段的地质灾害进行一次检查,对重点地段危险性作出判断,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制定应急防范措施,组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抢险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运输车辆和抢险设备,并把防灾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村屯和责任人。
2.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认真执行专业部门与群众预防相结合的群测群防”网络。要在汛期之前将防灾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群众手中(明白卡一式三份,加盖乡镇公章,受灾害威胁群众一份,乡镇政府留存一份,报国土资源局一份)
3.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害快报制度。汛期到来以前,矿山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度汛方案,对重点地区加强监测工作,暴雨天气组织人员巡查值班,加强防范,发现险情征兆,按规定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也可越级上报。接到报告后组织力量及时赶赴现场调查,采取必要应急措施。
4.各乡镇要在汛期到来之前对辖区内中小学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校舍及时上报。
5.各乡镇要在汛期设置值班电话,各村、屯安排地质灾害联络员,无线通讯电话要24小时开机,保障通讯的畅通,确保紧急时期各类信息上传下达。值班电话、联络员名单电话要与 月 日前报县国土资源局。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新昌县人民政府
目
录 前言.1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2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1
三、主要防治任务.14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21
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28
六、保障措施.34
附表:
1.新昌县主要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点基本情况一览表„„.附-1
2.新昌县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一览表„„.附-3
3.新昌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附-4
4.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表„„„„„„„„„..„.附-8
5.新昌县2008-2015年重点地质灾害点监测实施安排表„..附-10
6.新昌县2008-2015年地质灾害点勘查治理实施安排表„..附-11
7.新昌县2008-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表„„„„.附-12
附图:
1.新昌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172000)
2.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172000)
前言 本规划所指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新昌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全县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也不断加大,并不断向山区拓展,加之气候异常,新发生地质灾害点有增多趋势。虽然上一轮规划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使部分群众免于地质灾害危害,但现今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在新形式下,地质灾害的防治在于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技术提升和应急能力的加强,合理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变被动应急防治为主动预防,前瞻性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适应构建和谐新昌的要求,为新昌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地质安全保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57号)、《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和绍兴市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文件,并结合新昌县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编制《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在全面、系统收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及相关规划和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和发展目标编制而成。是我县2008年至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适用于全县范围。
规划基准年2007年,规划期自2008至2015年。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中东部,绍兴市东南,行政区隶属绍兴市。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415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212.8平方公里,人口43.55万(2007年底),平均人口密度358人/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截至2007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约522公里,乡村级公路约677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医药、汽车零部件、制冷核心部件、轴承制造、纺织机械和旅游业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连续多年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2007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达到35011元。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城建方面,实现由新昌江流域向三江流域跨越,创建“三江”发展时代的战略目标,通过外联内拓,优化县域空间发展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同时培育特色镇,并加大对欠发达山区发展的帮扶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交通方面,以强化重点公路建设和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为重点,完善“三纵九横”交通网,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儒磐线等主要干线的公路网。水利方面,在重点加快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安排农村供水扩建工程及污水处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旅游方面,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普考察等新型旅游,加大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等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力度,构建旅游休闲基地。
(二)地质环境的基本特点 新昌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6.6℃。年均降水量1313mm,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9月,且东南部山区雨量相对丰富,常形成暴雨等气象灾害,诱发山洪及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境内发育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较丰富。
新昌县属浙东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下降,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和河谷盆地三个层次。山地丘陵、台地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山地丘陵区溪流发育,河流切割较强,全县最高峰位于小将镇的菩提峰,海拔996m。
新昌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褶皱系第一级构造隆起带的南端,境内山地丘陵区出露大面积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在盆地边缘及台地区则以白垩系河湖相沉积岩和上新统玄武岩夹沉积层为主;东部和南部的沙溪镇、儒岙镇和小将镇分布大面积的以花岗岩类为主的侵入岩,“三江”沟谷地带则沉积了大面积的松散堆积层。县域山区地质构造发育,以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发育,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和空间展布起着控制作用。由于地质构造破坏及岩石风化作用,岩石破碎,在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和局部山体松散堆积层厚度较大,是形成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地质灾害现状
新昌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面广、相对集中、稳定性较差、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其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多与修路、切坡建房、附加荷载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关,强降雨则是最直接的引发原因。
根据上轮规划及2003-2007年新发生、发现地质灾害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全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类,共计111处,已发生地质灾害点64处,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处,其中2003-2007年期间,新发生地质灾害1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县地质灾害及隐患点中滑坡8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7.5%,崩塌14处,占12.6%,泥石流隐患10条,占9.0%,地面塌陷1处。按规模分,大型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2%,中型26处,占23.4%,小型77处,占69.4%。
滑坡:是我县地质灾害主要灾种,共86处,其中大型8处,中型25处,小型53处,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岩质滑坡和岩、土质混合型滑坡次之,人为削坡、加载和强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玄武岩台地区分布最多,达60处,占全县滑坡总数的69.8%,为大、中型滑坡主要分布区域,具有威胁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以表层土质和岩质、土质混合滑坡为主,主要特点为蠕滑变形,与表层岩土体及下部基岩中软弱层-褐煤层、粘土层相关。玄武岩台地型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治理难度大;其他滑坡地质灾害主要为道路、房屋建设引发,分布零星,规模小,易于治理。
崩塌:我县发育较少,共14处,中型1处,小型13处,多分布于低等级公路沿线和房前屋后地带,以岩质崩塌为主,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难于防范,但规模一般较小,易于治理。
泥石流:我县泥石流分布少,上一轮规划中确定4条泥石流沟。经全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后,共发现10条泥石流隐患沟谷,均为低易发,主要分布于沙溪镇、城南乡等低山丘陵区。
地面塌陷:仅1处,系由开凿引水隧道引发,现已稳定。
上述111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经过上一轮规划期间监测、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的实施,其中已有一半以上的灾害点已搬迁移民,或得到治理,或已趋于稳定。根据是否具有潜在危害对象、规模大小、危害程度及易发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其中有60处不再作为主要的监管对象。余下的51处灾害点因列为全县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本轮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的重点对象。这51处灾害点对2324人的生命和3820万元财产构成威胁。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县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我县成立了政府负责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职能,并延伸到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和国土所,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安全。针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制定出台了《新昌县地质灾害移民避险安置实施意见》、《新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新昌县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形成了以汛期防灾应急为主的应急预案、预警预报、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制度以及治理、应急排险、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实施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2003-2007年期间全县共完成各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20余项,基本从源头上遏制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深入进行。继2002年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后,又陆续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先后完成了全县16个乡(镇、街道)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分区编图以及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评价工作,此外还开展了新昌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七星新区、大市聚镇集镇及新昌轴承特色工业园区、儒岙镇规划建设镇区等新昌县重要工程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工作以及10余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通过以上调查工作的开展,基本查明了全县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对稳定性与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群测群防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在县域内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防御体系,对103处灾害点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并给予经费补贴。针对受威胁对象发放了1000余张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并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干部及村民、师生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对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及监测人员组织专业培训。通过宣讲,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群众报灾的主动性和积极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自觉性明显增强,防灾自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专业培训,监测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基本掌握了简易监测、记录方法和巡查内容、灾害前兆识别以及各项防灾制度等,促进了全县以基层为重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的完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及应急小分队。2003至2007年的每年汛期,安排人员对全县重点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和抽查,及时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紧急避险和应急排险,先后派出100余个小组2500余人(次)开展紧急检查和排险,对34处灾害点的3150人(次)实施紧急转移,对10余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调查和排险,使190余人脱险,免遭地质灾害危害。特别是在2007年10月“罗莎”台风期间,我县发生10余起地质灾害,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转移群众,并对多处规模较大、危害较严重的灾害点开展了应急排险调查,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每年汛期虽然险情不断,但成功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3—2007年全县财政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采取以搬迁避让为主、治理和监测为辅的防治措施,实施了搬迁避让25项、勘查治理8项,消除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隐患,使2446人的生命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其中搬迁避让707户2156人,治理脱险290人,社会效益显著。基本完成了上一轮规划预定的近期目标。
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百矿示范,千矿整治”的有关要求,我县共实施治理废弃矿山6处,不仅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还盘活了部分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显著。其中小寺岙及般若谷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大佛寺景区景观建设相结合,建设成为风景旅游区。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较困难。全县目前需搬迁人口仍较多,但面临自筹置房资金困难、搬迁移民再就业压力大、搬迁安置点土地资源稀缺等困难。因经济问题困扰,群众积极性低,加大了搬迁防治工程的实施难度。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县已查明的灾害点中尚有51处需要重点防治,威胁着2324人的生命和3820万元财产安全。随着工程建设活动继续,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以往地质灾害点及近年来形成的人工边坡,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较大,成灾的可能性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尚未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备案制度尚未形成;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防治责任需进一步明确。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组织有待加强。管理机构薄弱、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的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长效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康庄公路”建设以及他工程建设有向周边山区拓展的趋势,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工程建设强度和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造成的危害也会进一步增大。
全县尚有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城镇建设区、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在一定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暴雨事件频发,以往未发生地质灾害的人工边坡,特别是位于高、中易发区内的人工边坡、自然斜坡、沟谷,在强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加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新昌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新昌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地质灾害防治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受灾害威胁群众脱险、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防治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社会防治,变消极被动的应急处置为积极主动预防,从源头防止地质灾害,同时积极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构成的威胁。
突出重点,保障安全。重点抓好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优先安排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灾害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防治。讲究实效,带动和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全面规划,按轻重缓急进行有序、有计划的防治。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等密切结合,从实际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帮助山区群众脱险、致富,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职责。明确界定自然因素诱发和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落实相关主体的防治责任。
完善制度,依靠科技。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加强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及实效。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制度及各项政策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情况和危害程度全面掌握;建立地质灾害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体系,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监测预报、应急避险、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脱险;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得到进一步遏制,形成积极、主动、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
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至2010年底,对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复核,建立并完善地质灾害点动态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山区公路沿线、玄武岩台地区重要城建区和经济区的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适时开展重点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预防。健全和完善全县地质灾害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防灾水平、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达到100%,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备案制度,加大防治措施实施的监督力度。
地质灾害应急。全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救援系统和避险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建立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装备精良的应急小分队,以能满足县域内突发地质灾害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治理。通过应急排险、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到2010年全县已查明受主要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至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威胁,新增地质灾害基本消除隐患。
三、主要防治任务
(一)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进一步开展本县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的现状,为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开展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复核工作。2009-2010年对全县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以及防治现状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和评价,特别是对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灾害点,应重点核实,力求符合实际,为探索建立并实施地质灾害点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提供基础数据。
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县交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强山区公路以及其他新建和改建高等级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评估工作,2009-2012年完成约450公里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其他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县水利主管部门及风景旅游管理部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适时选择重点水库、风景旅游区、矿山集中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县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规划的中心城镇建设区、村镇规划区、重点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建设区、新农村建设、山区学校建设、搬迁避让安置点建设等实际情况,开展详细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的地质环境保障。
(二)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动态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复核制度,对现有和新增的地质灾害点的变化趋势、危害程度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调整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修订防灾方案以及监测预警体系,变更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的动态管理。
探索并建立统一管理与分级分类、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管体制。按灾害点的规模、危害程度、稳定性和防治难易程度将地质灾害划分为重点防治点(A类)、较重要防治点(B类)、一般防治点(C类)和历史灾害点(D类)四个级别。县负责A类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和B类灾害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乡(镇、街道)配合防治工作实施;B、C类灾害点作为乡(镇、街道)主要防治和监管对象,各村配合防治工作实施;D类灾害点不再作为日常监管的对象,可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根据对各类地质灾害点动态变化情况复核结果调整其防治级别,更新信息管理数据库。
对规模小、危害程度轻、责任主体明确、易于治理、且治理经费1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点,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治理,采取简易治理措施消除其隐患。对规模大、危害程度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经费投入大的灾害点,严格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范和规定,进行勘查和治理,或采取搬迁避让。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主体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地质灾害的责任认定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和检查。
健全和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本县51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及相应的管理和工作责任制。对纳入群测群防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点落实责任主体和监测责任人,并根据地质灾害点特征、监测责任人的素质,合理选择监测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和险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地质灾害应急、预防、危险性评估和备案、“三同时”监管以及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值班、灾情速报、地质灾害信息发布等现有的制度。根据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建设及要求,制定并适时出台地质灾害动态管理与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新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地质灾害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要求、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要求、地质灾害工程防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以上工作,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能够前瞻性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快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根据省、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发布的信息,结合我县雨情变化情况,探索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适时发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预警信息,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
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及其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参照上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完善、修订和更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充分利用水利部门山洪灾害避难场所的基础上,补建地质灾害避难场所。加强由国土、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地勘单位技术人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的建设,适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增强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切实做好台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高、中易发区的险情巡查,监测预警,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省、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信息,适时启动应急预案,转移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并根据险情或灾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
按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与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土地整理等相结合,根据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
搬迁避让。对规模大、危害范围广、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上不合理、且自然环境条件差,不适宜人居的灾害点,在调查论证基础上实施搬迁避让,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脱险。2009—2010年安排完成10~15处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2011—2015年,根据对已查明灾害点长期监测的实际情况,对稳定性差的灾害点继续安排搬迁避让工作。
应急排险。对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轻,易于治理、费用低的已查明灾害点以及新近发生的、条件简单的灾害隐患点,在调查的基础上实施应急排险,消除隐患。2009—2010年期间预计安排10-15处灾害点应急排险,2011—2015年预计安排20-30处灾害点应急排险。
勘查治理。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则在勘查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消除隐患。2009~2010年期间安排3-5处灾害隐患点实施勘查治理。
通过上述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到2010年使现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至2015年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除危害,新增地质灾害点及时予以防治,基本消除隐患。
(五)强化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地质灾害防治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严格落实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城镇总体规划、集镇、村庄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对评估成果审查的监督和备案,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达100%。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评估以及评估成果中提出的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六)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 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新昌县实际情况,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新农村建设的选址、旧村改造、移民迁建及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灾害调查、论证和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加大农村地质灾害基本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以地质灾害点及相关防治成果等信息资源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利用与开发,至2015年基本建成安全稳定、功能完善、服务管理、服务社会、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网络。
(八)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点建设 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中要求及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在地质灾害分布较为集中的玄武岩台地区建立1~3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和群专结合监测示范点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搬迁避让、综合防治等示范点(区)建设,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是相对,而又随时间变化的概念。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因素,综合运用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0000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编图、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以及本次灾害点核查等成果,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附表3)。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高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38.1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梅渚镇、澄潭镇、回山镇等玄武岩台地区。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脆弱,人口集中,分布大面积的玄武岩夹粘性土、褐煤、砂砾石以及白垩系软硬相间的砂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等,斜坡区地势较陡,表层碎石土厚度大,并夹有相对软弱的粘土,切坡和加载极易引发大面积的表层土体和岩质滑坡。区内发育主要地质灾害点22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总数的43.1%,均为滑坡,其中中型以上滑坡18处,区内受主要地质灾害威胁人数1627人,占全县威胁人数的70.0%,威胁资产2530万元,占全县威胁总资产的66.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中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153.03平方公里,占县面积的12.6%。主要分布在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新林乡北部、回山等玄武岩区以及镜岭镇沿江两岸、南明街道、城南乡局部地带。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分布大面积玄武岩夹相对软弱的沉积层和河湖相软硬相间的沉积层,斜坡区地势相对较陡,表层堆积厚度较大的松散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切坡和加载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8处,占全县现有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5.3%,以滑坡最多,达15处,崩塌1处,泥石流隐患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528人,威胁资产1017万元。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低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共902.8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4.4%。主要分布在新昌县东部、中部及南部低山丘陵区。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0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9.6%,其中滑坡5处、崩塌3处、泥石流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160人,资产253万元。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河谷地带及玄武岩台地顶部,面积118.7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9.8%。在区内的玄武岩台地顶部的局部地带发育小型崩塌地质灾害点1处,威胁人口9人,资产20万。
(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结合新昌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城镇及重要工程建设布局、旅游开发、人类工程活动等特点,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易损性大小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性大小,将全县划分地质灾害重点和一般防治区(附表4)。
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
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片,总面积245.3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0.2%。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35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的68.6%,受主要地质灾害点威胁的人数2068人,威胁资产3506万元。
(1)新昌县城区-大市聚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1)
基本概况:该区位于新昌县北部,包括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梅渚镇玄武岩台地斜坡区,面积约99.42平方公里。该区位于新昌县城市建设区、经济开发区、重点工程建设区以及梅澄经济组团、大市聚经济组团区,本区人口密度大,改造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广、强度大。区内总体属玄武岩台地地貌,地形变化较大,分布玄武岩夹粘性土、砂砾石和软硬相间的砂砾岩、粉砂岩、泥岩等,斜坡地带分布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碎石土。
地质灾害概况:该区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包括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和中易发区B-
1、B-3区的全部以及部分低易发区,是我县最易引发地质灾害区之一,区内分布7处滑坡和1处泥石流。其中中型3处、小型5处,稳定性差或较差,或低易发泥石流。危害程度方面,重大级1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1处,威胁人数363人,资产871万元。城镇、道路、水电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开挖山体、切坡、加载等,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潜在经济损失大。
防治工作重点:玄武岩台地区的规划重点建设区块、沿新昌县城区山体工程建设区,规划阶段需综合考虑所在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并开展详细地质灾害调查;开展新昌县城建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以及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点采取搬迁避让为主,工程治理和监测为辅的措施,至2010年末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到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本区防护重点是新昌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昌县七星新区以及新昌县城区玄武岩台地前缘斜坡区的工程建设区,人口聚集区以及公路沿线。
(2)澄潭、回山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
2、I-3)
基本概况:两区位于新昌县西南部的澄潭、回山玄武岩台地前缘斜坡地带,面积145.96平方公里,包括澄潭镇、回山镇、东茗乡、双彩乡等乡镇玄武岩台地区和镜岭镇沿江两岸。两区属于新昌县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区内玄武岩台地区人口相对密集,边缘分布有澄潭镇工业和经济建设区、镜岭镇工业区等。属于玄武岩台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分布玄武岩夹河湖相沉积砂砾石、褐煤层、粘性土、风化壳等以及软质和硬质沉积岩组,斜坡区松散堆积物厚度大,并夹有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软弱的粘土层,总体工程地质性质差。区内修路、工业区、居民区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
地质灾害概况:区内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2、A-
3、A-
4、A-5区以及中易发区B-5全部、低易发区C-1部分,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27处,主要为滑坡和崩塌,其中大型7处,中型12处,小型8处,均属稳定性差或较差。危害程度方面,重大级3处,较大级21处,一般级3处,威胁人数1605人,资产2635万元。区内可开发土地资源较少,与斜坡交接的山间谷地区、斜坡区及玄武岩台地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居民区重点建设区,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潜在经济损失大。
防治工作重点:严控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工程活动,工程规划阶段需进行地质灾害专项论证;开展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示范区及群测群防示范区以及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群专结合监测示范点建设;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点采取监测和搬迁避让为主,勘查治理为辅的防治措施,至2010年末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到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本区防护重点是玄武岩台地斜坡工程建设区、人口聚集区的村庄、风景旅游区、拟建儒磐线沿线。
2、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II)
除重点防治区外,全县共划定3片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共计面积约967.42平方公里,占县面积的79.8%。区内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6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的31.4%。其中滑坡8处、崩塌5处、泥石流3处。规模方面:中型2处、小型14处。危害程度方面:较大级8处、一般级8处,威胁的人数256人,财产314万元。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是:预防为主,建立和健全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应急救援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工作;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严禁在玄武岩台地斜坡区随意堆放工程弃土弃渣及排放生活生产用水,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对必须勘查治理的灾害点进行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到本规划期末使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危害。
本区重点防护对象:大市聚镇集镇及新昌轴承特色工业园区、改建36省道沿线以及玄武岩台地斜坡区中的人口聚居区、工程建设区、城南乡上任村周边沟谷及高等级公路沿线及风景区等。
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
(一)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为保障我县主要经济建设区地质环境安全,对工程活动强度和地质灾害分布集中的新昌县城市建设区、梅澄经济组团、大市聚经济组团等玄武岩台地区开展1:10000比例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专项调查,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查明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特别是查明玄武岩台地区古滑坡分布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其稳定性、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科学划定工程准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建议,为建设部门规划工程建设区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及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2010年底前完成,预算经费:60万元。
(二)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
围绕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构建良好安全的地质环境条件,全面开展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详细查明山区低等级公路沿线,特别是“康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与发育特征,对其稳定性、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价,总结分析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引发地质灾害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至2012年,完成全县范围450公里的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调查比例尺1:10000~1:5000。
该项目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和落实,县交通部门协助,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指导,2010年前完成试点乡(镇、街道)的调查,2012年底前完成全县调查,预算经费90万元。
(三)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分队建设
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应急机构,加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由国土、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地勘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的建设,到2010年建成一支具有高素质、装备精良、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极强的应急小分队和救援队伍,适时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我县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级地质灾害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的培训工作,使之成为应急机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迅速地协助组织人员疏散和灾后自救。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应结合山洪灾害避灾场所建设,落实或建设避灾场所,建立明显的应急标志。
该工程由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牵头,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每1-2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预算经费400万元。
(四)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
根据新昌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
(1)搬迁避让。经专项调查论证后,对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不合理,自然条件差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分批搬迁避让。至2010年安排10~15处地质灾害点620余人搬迁避让工作。根据对地质灾害点的长期监测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村民搬迁意愿,到2015年对有威胁人员的且稳定性差、治理难度大、经济不合理的灾害点进行实施搬迁,预计安排15~20处,涉及760余人。
(2)应急调查、排险。对规模小、危害较轻、治理技术难度小和新增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调查、排险,消除隐患。2010年末完成 10~15处已查明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应急排险工作,减少受已查明地质灾害点威胁人口130余人。2011-2015年期间根据新增地质灾害点及对已查明灾害点监测实际情况,实施应急调查、排险,预计安排20~30处,涉及威胁610余人,并根据应急调查结果,开展搬迁避让、工程勘查治理等工作。
(3)勘查治理。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危害严重且治理费用又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工程勘查治理。至2010年安排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勘查治理工作,减少威胁人数200余人。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县农办、民政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同实施完成,预算经费:1653万元。
(五)地质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在以往地质灾害防治成果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成功能完善、方便实用的地质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以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万乡(镇、街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图、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勘查治理、搬迁避让、应急排险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建成集地质灾害点、易发区、防治分区、小流域泥石流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成果管理为一体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采集、查询、统计、发布等自动化。通过地质灾害点的复核,不断更新地质灾害点发展趋势变化情况和防治管理级别,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动态管理,相关部门能及时查询、了解县域内地质灾害及防治动态变化,提高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开发易发区管理、用地审批、项目申报、地质灾害防治监管相结合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城市和集镇、村庄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程监控。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及相关规章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水平。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交通、水利、气象和通信等部门协助,在2015年前完成,预算经费200万元。
(六)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建设
为推动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一条适应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及技术方法,选择防治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灾害类型、重大地质灾害点、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各类示范工程的建设。
开展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根据新昌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特点,结合省、市专业监测点建设,选择位于玄武岩台地区的回山镇下山滑坡作为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将回山镇下山滑坡建设成为省级地质灾害示范点,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成为研究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成因机理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试验场,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发展。
开展新昌县城建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我县城建区可开发土地资源稀缺,周边山区位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发育,不规范的人类工程活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同时城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程建设强度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勘查治理、搬迁避让以及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汛期监测预警预报等工作的开展,探索一条高效、适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县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开展澄潭镇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示范区建设。认真调查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搬迁避让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搬迁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落实好搬迁避让安置点的规划、评估、建设以及群众生产生活与宅基地的土地整理等工作,探索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新模式、新方法,使下山脱贫与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有机结合,提高群众积极性。
开展澄潭镇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监测示范区建设。开展人民群众基本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及相关制度法规宣传、简易监测方法传授,落实重要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适时开展监测人员监测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动员全体群众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之中,不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自觉加入地质灾害巡查监测、预警和防治之中,使澄潭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真正得以落实,探索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新方法、新形式,推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县农办、民政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2009-2012年期间完成,预算经费:500万元。
六、保障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是县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实行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交通、水利、气象、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其监管检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应在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和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组织、落实群众转移和安置,以及统计、上报灾情和隐患等。各村(居)民委员会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协助、配合和实施工作,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工作等。
县人民政府应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本县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将规划目标和防治任务分解为计划,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政绩评价。
完善地质灾害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特别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价和监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
(二)健全基本制度,强化管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已有的地质灾害项目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值班、速报制度,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以适应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突出重点防治对象,按计划实施一般防治点的防治。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执法力度。县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执法监督力度,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通过政策、法规和规划,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职责。
(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规划》实施经费主要由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等组成。2008-2015年预计各级财政投入经费3151万元(见附表7)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和保障机制,专款专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在积极争取部、省、市支持的同时,县人民政府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地质灾害防治,同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下山脱贫、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化程度,同时尽最大努力解决搬迁群众安置和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提高群众搬迁积极性。经认定属于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及相关大专院校的科技优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将地质灾害调查、预报、监测以及防治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综合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的科技含量,扎实推进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报成功率。
(五)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利用节假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特别是要有计划的开展面向基层乡(镇、街道)、农村、学校、厂矿企业及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和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加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三篇:海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海南省
地质
害防治规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二○○四年九月
灾划
目录
前
言.............................................................................................1
一、地质环境概况...............................................................................1
(一)自然地理概况........................................................................1
(二)地质环境背景概况................................................................1
二、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概况.........................................................2
(一)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2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5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与目标.......................................................7
(一)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7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8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10
(一)分区原则..............................................................................10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11
五、地质灾害防治区.........................................................................11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1
(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15
(三)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17
六、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17
(一)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7
(二)编制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8
(三)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体系..............................18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及示范区建设..............................18
(五)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19
(六)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网络系统..............................................19
(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20
(八)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20
七、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20
(一)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20
(二)加强领导、改革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推进政府领导的社会化减灾系统建设......................................21
(三)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实现依法行政..........................................................................21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投入机制..............................................22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及信息化水平......................................................................................................22
(六)加强地质灾害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建设......................................................23
(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做好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3
(八)编制地质灾害应急议案和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23
(九)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治理单位的资质管理..................................................................................................................23
前 言
科学规划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或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函》(国土资环函[2003]12号)要求,本规划以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为依据,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纲要》为指导,在完成海南岛1∶50万环境地质调查、海南岛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和保亭、五指山两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本“规划”仅限于海南省的陆域主体—海南岛范围内,不含其它群岛和海域;规划年限为2001~2020年。
一、地质环境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行政区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岛地处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东北至西南长约290km , 西北至东南宽约180km,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20km2;环岛海岸线长1528km。全省辖18个县市,2002年底有户籍人口约803.13万人,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中部山区人口稀少。
全岛多年平均气温23.8℃;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2348mm,多年平均暴雨日为7.8日,极端日降雨量644.4mm(昌江县2001年8月30日)。强降雨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因素。
(二)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状。地势为中南部高而四周低,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最高峰五指山1867.1m,依次为
鹦哥岭1811m,黎母岭1411m。低山丘陵区200~800m,火山岩台地区40~200m,滨海平原区0~40m,局部20~60m。根据形态特征,划分成山地、丘陵、台地、滨海平原四大区。山地面积约8616 km2,占全岛陆地面积的25.4 %,植被覆盖率高达70%~75%;丘陵面积约4511 km2,占全岛陆地面积的13.3 %,植被覆盖率高达50%~55%;台地面积约11058km2,占全岛陆地面积的32.6%,植被覆盖率高达30%~40%;滨海平原面积约9735km2,占全岛陆地面积的28.7%,植被覆盖率为20%~30%。植被覆盖率的高低及水系的发育程度对地质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基岩由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四大类组成。侵入岩类主要集中分布于岛中、南部地区;变质岩类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地层分区;沉积岩类主要分布在三亚地层区和五指山地层分区;火山岩类主要分布于琼北断陷盆地、文昌的蓬莱至定安的龙门、龙塘等地以及岛中部的五指山和岛南部的同安岭、牛腊岭等地区。松散土体主要由更新统和全新统的松散土层组成,岩性为粗砂、中砂、粉细砂、粉质粘土、粉砂土、砂砾石等,分布于岛四周沿海滨海平原和河流中下游阶地及三角洲地区。
区域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构造。东西向构造主要有王五—文教构造带、尖峰—吊罗构造带、九所—陵水构造带。活动断裂主要有东西向光村—铺前断裂带(1605年琼州大地震,控震断裂为震级7.5级)、北西向荣山—岭南断裂(石山断裂)、颜春岭—道崖断裂(控制基性火山岩喷发)、东寨港—清澜断裂。火山活动主要表现为新生代以来,琼北地区发生频繁的火山喷发。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据不完全统计,自1466年有地震历史记载起至1999年底,岛上及邻近海域发生3级以上地震近200多次,其中5级以上(含5级)有20次,最大震级7.5级。
二、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概况
(一)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我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种类(见附图1),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较大。
1、滑坡
滑坡是我省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截至2003年底,全省共调查到的大小滑坡灾害点近百处,均为小型土质滑坡。主要发育于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吊罗山、石碌铁矿等山地、丘陵区,仅龙塘镇菜市场滑坡发育于南渡江河流阶地。以单个滑坡体零星分布为主,石碌铁矿、鹦哥岭、五指山等少数地区发育有滑坡群。人类工程活动和汛期台风、暴雨是诱发滑坡发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每年汛期是滑坡的高发期,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1991年6月13日,五指山市毛道乡空共村山体滑坡,冲毁民房7栋,死7人,伤5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滑坡灾害发育的山地、丘陵区,随着山区公路的修建、扩建和兴建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形成了许多高陡的人工边坡,在降雨等外动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预测近期内人为诱发的滑坡灾害将有所增加。2002年初,由于扩建海榆中线大本至田独段,2002年9月21日诱发保亭县三道镇甘什下村滑坡群的发生。
2、崩塌
崩塌是我省另一主要地质灾害。省内崩塌灾害点发育分布范围广,已调查到的大小崩塌点近千处。单个灾害点规模小,均为小型崩塌,且以土质崩塌为主。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的新修公路边坡处。由于省内崩塌灾害点多、面广且具突发性等原因,难于防范,常造成交通中断、阻塞。1989年10月30日暴雨期间,保亭县三道镇甘什岭崩塌造成海榆中线235km+850处和236km~237km段交通阻塞近3小时;1995年8月4日洪水期间,公路边坡崩塌造成保亭县响水至毛感公路全线交通中断4天;2002年9月底,五指山市境内南圣至水满乡公路崩塌、滑坡,造成国庆期间车辆无法进出五指山旅游区。崩塌灾害给省内中南部山区的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在崩塌灾害发育的山地、丘陵区,随着山区公路的修建、扩建和兴建水利工程、城镇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形成了许多高陡的人工边坡,在降雨、机器振动等外因的作用下,易发生崩塌,预测近期内人为诱发的崩塌灾害将有所增加。
3、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发育于我省中南部山区,分布于大广坝水库西南侧沉积岩、变质岩分布地区和岛西南部山地丘陵区,海榆中线大本至五指山市段公路沿线亦有零星分布。单处泥石流规模较小,均为小型泥石流。根据其成因和物质来源的不同,分为山坡型泥石流和沟谷型泥石流两大类;省内以山坡型泥石流为主。强降雨和特大暴雨是泥石流多发时段,对山区公路、水库、村庄等构成潜在危害。在大广坝库区和岛中南部山地丘陵区,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减弱,植被的恢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泥石流在逐年减少;而在新修、扩建山区公路和兴修水利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小型泥石流发生较为频繁,预测近期内人为诱发的泥石流灾害将有所增加。
4、海岸崩塌
海岸崩塌是我省又一主要地质灾害。分布于岛东部泥沙质海岸,尤以文昌东郊、琼海博鳌—潭门等地段较为严重。琼海博鳌—潭门海岸线长约12km地段,最大侵蚀宽度约800m。1996年9月20日第18号强台风期间,冲毁位于沙堤上修建的帝国花园别墅3栋,冲毁防浪堤坝(混凝土片石坝)长约800 m。海岸崩塌造成岸边后退,陆地面积减少,耕地损毁,毁坏海岸沙堤和防护林,威胁岸边村庄,对沿海地区破坏较为严重。随着近年来在东部沿海地区开采砂钛矿和开荒种地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沿海砂堤被推平成耕地、采矿区,古砂堤和堤上树木遭破坏严重,预测近期内人为活动诱发的海岸崩塌灾害将有所增加。
5、河岸崩塌
河岸崩塌主要分布于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珠碧江、宁远河、陵水河等河流中下游河岸。南渡江河岸位于南渡江大桥南1~3.5km和5.5~7km处,由于岸边严重崩塌,路基塌陷、迫使沿河公路多次改道。在昌化港至昌城河段北岸,河流侵蚀崩塌十分强烈,许多河岸阶地上的耕地被成片侵毁,个别靠近河岸的房屋被冲毁,大量的崩塌土体堆积于河道中,造成昌化港严重淤积,使原先位于河口内的昌化港码头被迫搬迁到河口外海域。珠碧江河口砂堤于1996年9月20日第18号强台风期间发生改道,冲毁砂堤岸边防浪堤坝长约450m,砂堤被拦腰截断长约50m,冲毁民房112间、水产品加工厂一座;损毁渔船30艘,死亡渔民多达96人,直接经济
损失超过2000万元。
由于南渡江近年来加大整治力度,科学合理地规划沿岸采砂规模和布局,在沿岸崩塌、侵蚀严重地段进行工程治理,修建了防洪堤坝和沿江公路,使中下游龙塘至铁桥段河岸基本趋于稳定;龙塘以南至东山、永发等地段,由于未采取工程治理措施,近期内河岸侵蚀、崩塌仍继续发育,且局部崩塌有所加剧。昌化江、万泉河、宁远河、朱碧江等其它河流,由于未采取任何工程和生物防治措施,预测近期内河岸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将继续发展。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自1990年贯彻落实《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纲要》以来,我省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在减灾防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1、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逐步深入
自1992年开展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工作以来,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完成了1∶50万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该项工作基本查明了海南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分布规律以及地质灾害发育类型、规模及危害程度等,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在完成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深入到自然村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2001年5月至2004年6月,完成了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等5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今年计划完成儋州、白沙、昌江等3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在完成了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等5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已初步建成了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等5个县市的空间数据库和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部署,建立了省、部分县市二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落实了相关职责;建立了汛期防灾制度、灾害速报制度、灾情巡查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为提高我省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的质量提供保证。
3、地质灾害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在完成保亭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建立了县、乡(镇)二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对调查中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取得初步成效。2002年9月21日保亭县三道镇甘什下村滑坡,由于预报准确,人员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减轻了财产损失。开展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自1999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颁布《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2号)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琼土环资储字[2000]45号文)以来,已完成并评审通过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共计10份,其中4份为一级评估报告,6份为二级评估报告。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进展缓慢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部署,我省于2001年始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至2004年6月底,累计共安排了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和屯昌等5个县市。由于深入到行政(自然)村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部署和实施,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2、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防治经费不足
除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1997年海南省政府发布实施的《海南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第107号政府令)外,目前尚无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以及保障法规、条例实施的具体管理办法,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机构基本健全,而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还不完善。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勘查与治理,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还未能查清。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完整,信息系统建设缓慢
地质灾害监测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手段落后。我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还处于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本数据库建设阶段,离建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目标还
有较大差距,尚未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的动态查询,难于实现地质灾害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
4、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展建设用地及大中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面有待加强。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与目标
(一)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类活动聚集地作为防治重点。加强对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重视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2、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首先要考虑防止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其次是合理避让,最后才是选择治理。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带动和推进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坚持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
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投资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治理。
5、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以地质灾害调查为基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加快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对部分地质灾害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依靠科学进步与创新,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深化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提高监测预警系统准确性和治理
工程的效率,更有效防治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我省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在省内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基础工作,在基本查清我省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危害程度与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治理;将以往地质灾害治理从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2005年底以前,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基本控制我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使我省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率有明显降低,从根本上改善地质环境状况,为生态省建设提供良好的地质环境。
2、分阶段目标
2001~2005年近期目标:
(1)在完成海南岛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清上述8个县市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情况及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位臵和危险性,并相应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2)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省级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网上查询。
(3)初步建立起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省、县市二级行政管理部门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使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
(4)在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市中选定一个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建设示范县市,建立滑坡灾害治理监测示范点2处。
(5)逐步完善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规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制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6)在琼海的博鳌-潭门海岸地段建立海岸崩塌监测网。
(7)对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市已查清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批治理。
(8)开展全省地质灾害汛期气象预警工程的基础研究和预报工作,建立全省地质灾害汛期气象预警预报体系。
(9)开展全省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石碌矿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和屯昌县羊角岭水晶矿矿山恢复治理等项工作。
2006~2010年中期目标:
(1)完成海口、东方、万宁、琼海、文昌、临高、澄迈、定安、乐东、陵水等1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并相应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2)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省级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网上查询。初步建立起为全社会服务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
(3)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省、县市二级行政管理部门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使整个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4)建立以山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为基础,海岸崩塌现代化专业监测网为主导的基本覆盖全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
(5)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6)完善博鳌-潭门海岸崩塌监测网点。
(7)继续开展和完善全省地质灾害气象汛期预警预报工程研究工作。(8)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工作。2011~2020年远期目标:
(1)建立海岸崩塌监测示范区1处和监测网络体系。
(2)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3)完善全省18个县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覆盖全省的地
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
(4)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起为全社会服务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5)使自然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率明显下降,全省地质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6)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县市,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开展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等县市山区城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
(7)完善全省地质灾害汛期气象预警预报工程的研究工作。(8)争取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使一些危害较严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9)完善建设用地和大中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
(一)分区原则
1、据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分区。主要考虑崩塌、滑坡、泥石流、河岸崩塌、海岸崩塌等对工程建设具有危险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2、根据地形地貌、松散层厚度和水系发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分区。根据我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坡度陡、风化残积层厚、水系发育的中低山丘陵区的特点,把岛内地表坡度大于25°、风化残积厚度大于3m、水系发育的中低山丘陵区划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
3、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宁远河等主要河流中下游河流阶地较为发育,松散层厚,岸边河水冲刷强烈,局部地段河岸崩塌滑坡崩塌较为严重,位于河岸地带的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划定这些地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
4、沿海沙质海岸侵蚀(岩质海岸崩塌)较为严重,在文昌东郊、琼海博鳌—潭门等地段,海岸侵蚀灾害已对沿海地区的建设工程形成较大的危害,确定这些海岸地段为地质灾害易发区。
5、王五—文教断裂带两侧,海成阶地较为发育,岩性为砂土、粉土、中粗砂、粉细砂等,松散,易崩塌。蚂蝗岭、东江、山口等地冲沟发育,崩塌严重,位于区内的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划定这些地区为地质灾害易
发区。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
1、中南部低山丘陵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鹦哥岭等山区,包括琼中、五指山、保亭、白沙、三亚、乐东、东方、儋州、昌江、屯昌、琼海等11个县市,面积13538km2;
2、河岸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为河岸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宁远河等河流中下游河岸及河流阶地,面积2351km2;
3、沿海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为海岸侵蚀、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沿海的文昌东郊、琼海博鳌—万宁东澳、陵水黎安、三亚藤桥、东方感城等地,面积1626km2;
4、琼西北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为冲沟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儋州的蚂蝗岭、新州林场,临高的东江、加莱和澄迈的山口、长安等地,面积2372km2。
上述这些地区为我省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区,其所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区内的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五、地质灾害防治区
在全省自然地理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结合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地质灾害治理能力以及地质灾害的发育强度与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根据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和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将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中南部山地丘陵区、南渡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等地,面积9266km2,包含3个亚区,23个块段。根据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种类、规模、分布特征等,划分为中南部山地丘陵崩滑流重点防治亚区、河岸崩塌重点防治亚区和海岸侵蚀崩塌重点防治亚区。
1、中南部山地丘陵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亚区
本亚区主要包括琼中、白沙、五指山、保亭、儋州、昌江、东方、乐东等8个县市的山地丘陵地区,面积6648km2,包含五指山-鹦哥岭和石碌矿区2个块段。区内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地表水系和植被发育,五指山为我省最高峰,海拔1867.1m,为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宁远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2348mm,多年平均暴雨日8~10日,极端日降雨量644mm,是我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区内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分布广泛,地表松散层较厚。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道路建设、采矿、开荒及城市(镇)建设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较为严重,主要为残坡积层、全风化层组合的土质崩塌为主,次为滑坡、泥石流。其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点占全省的90%以上。造成人员伤亡的五指山市毛道乡空共村滑坡、尖峰岭林场南中六队滑坡、保亭县毛真水库滑坡等18处滑坡体和具有潜在危害的元门高案村滑坡、甘什下村滑坡等9处滑坡点及石碌矿区滑坡群等均位于本亚区,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灾区,潜在地质灾害较为突出。
近期主要开展保亭、五指山、琼中、昌江和白沙等5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完成保亭县三道镇甘什下村滑坡群、什玲镇南头村滑坡群,五指山市水满乡风门岭滑坡、毛阳镇什率空滑坡,白沙县元门高案村滑坡等灾害隐患点的勘察、治理,开展石碌矿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中期主要完成石碌矿区滑坡群和中部城镇高陡边坡及山区公路边坡的勘察、治理工作,开展保亭、五指山、琼中、白沙、昌江等5个县市的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工作;远期主要开展山区公路边坡削方、植树等治理工程。近、中、远三个时期均着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地质灾害汛期气象预警预报工程建设。
根据亚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对甘什下村滑坡群、南头村滑坡群、风门岭滑坡、什率空滑坡、高案村滑坡等严重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对面上分布危害较轻的崩滑流灾害点(处)采取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措施。
②对分布于公路沿线的崩塌、滑坡灾害点,主要采取削坡、植草(树)、修建挡土墙和地表排水等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③对位于滑坡、不稳定斜坡等隐患点的村庄、城镇,一般采取避让措施;若不能避让时,则应查清隐患点的规模和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④对位于村庄、城镇和重要工程设施的灾害隐患点,应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每个灾害隐患点,须指派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监测,并落实监测责任制,定时向有关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数据,一旦发现险情,应及时上报和组织人员、设备撤离。
⑤对于各类重要工程建设和农业开发项目,实行以预防为主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2、河流中下游河岸崩塌重点防治亚区
本区由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宁远河等岛内4大河流中下游河岸的4个块段组成,面积1247km2。区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人类活动主要为采砂、耕作、建房等,年降雨量在600~1810.9mm。在4个块段中,以南渡江块段最大,灾害发育程度也较为严重;其它块段面积较小,灾害发育程度也较低。
南渡江、万泉河、宁远河、昌化江块段均位于河流中下游河岸,河水位年变幅较大,对河岸形成强烈冲刷,导致河岸崩塌。据南渡江龙塘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最大流量为3263.0m3/s,最小流量为3.42 m3/s;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标高为11.92m,最低为4.54m。河流水位、流量变化大、水动力强,河岸冲刷严重。1973年至1994年的21年间,由于河岸冲刷崩塌,造成海口至龙塘沿河边公路局部地段多次改道。近期主要完成南渡江中下游河岸河砂开采段的规划、整治和铁桥以北防洪堤坝的修建工作;中期主要完成龙塘以南东山、永发等地河岸堤坝的修建和铁桥以北沿河防护林的规划和建设;远期主要完成铁桥以南河岸防护林的规划和建设。
根据亚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建立河岸崩塌监测点,为预测河岸的变化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治河
岸崩塌提供科学依据。
②严禁在规划禁止开采区河段内采砂。
③在规划限制开采区河段严格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在确保河道防淤、防洪排涝和河岸安全的前提下,按补采动态平衡的原则,严格控制采砂总量。
④在规划开采区河段严格按规划要求,合理布臵开采点和开采量,科学开采,以防乱采乱挖造成河岸崩塌等灾害的发生。
⑤在南渡江、万泉河、宁远河、昌化江等中下游河段修建防护堤坝,并在河流两岸种植河岸防护林带。
3、海岸崩塌重点防治亚区
本区位于文昌、琼海、儋州、昌江等地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文昌市的东郊,琼海市的博鳌、潭门,儋州市的海头港、陵水县的长城、三亚市的林旺和昌江县的新港等地共计17个大小不一的块段,面积1287km2。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为省内主要旅游景区和重要港口。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建房、养殖(高位池)、砍伐防护林、耕作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0~2000mm,多年平均暴雨日为7.0~8.5日,夏秋季节多风暴、台风,海浪对岸边冲刷严重。区内主要地质灾害为海岸崩塌,次为土地沙化和崩塌。五十年代末修建于岸边的军事设施,现已浸泡在海水里。
近期初步建立起博鳌-潭门段海岸侵蚀崩塌监测网点和海岸侵蚀监测示范区,开展海岸侵蚀崩塌灾害的调查和基础研究工作;中期主要完善博鳌—潭门段海岸侵蚀崩塌监测网点和海岸侵蚀监测示范区工作,开展沿海海岸侵蚀灾害调查和研究工作,对海岸侵蚀崩塌严重地段进行治理;远期建成完善的海岸侵蚀崩塌监测网点和海岸侵蚀监测示范区,实现监测数据适时查询和网上传输,并对区内海岸侵蚀崩塌段进行治理。
根据亚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建立海岸崩塌监测点,为预测海岸的变化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治海岸崩塌提供科学依据。
②严禁在浅海地带开采珊瑚礁和砍伐海岸防护林。
③严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海岸沙堤地带开挖高位养虾(渔)池和推平(毁坏)沙堤种植西瓜。
④严禁违反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滨海近岸地区和海岸沙堤地带乱采海砂和砂钛矿,以及毁坏海岸防护林。
⑤在滨海沙堤地带种植海岸防护林,防治海岸崩塌。
⑥在海岸崩塌严重的地段修建海岸防浪堤坝和在浅海地带抛护岸片石。
(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中南部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尖峰岭等低山前沿的山地丘陵区、琼北海成台地和滨海平原区,面积9203km2,包含3个亚区,17个块段。根据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种类、规模、分布特征等,划分为中南部低山丘陵崩滑流次重点防治亚区和琼西北冲沟崩塌次重点防治亚区和河岸崩塌次重点防治亚区。
1、中南部低山丘陵崩滑流次重点防治亚区
本亚区以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规模小,危害轻、分布范围广,呈椭圆状环沿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尖峰岭等中低山外围分布,共分为3个块段,面积5746km2。包括儋州、屯昌、琼中、琼海、万宁、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12个县市的山地丘陵区。区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表坡度较陡,坡度一般在25~30°,地形地貌复杂,地表水系和植被均较为发育,属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宁远河等主要河流的中下游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mm,多年平均暴雨日7~10日,是我省降雨量较多的地区。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分布广泛,地表松散层较厚。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道路建设、采矿、开荒及城市(镇)建设等。
近期完成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并相应建立起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程;中期主要完成琼海、万宁、陵水、乐东、东方等5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工作,并相应
建立起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程,开展山地丘陵区公路边坡崩塌的治理工作;远期主要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程建设,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本亚区内零星分布的灾害点,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轻,主要采用生物治理措施;个别规模较大的灾害点,如志仲滑坡,则采用工程治理为主,生物治理为铺的防治措施。
2、琼西北冲沟崩塌次重点防治亚区
本亚区以小型崩塌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规模小,危害轻,分布集中,多成群分布,面积2372km2,主要包含儋州市的蚂蝗岭、新州林场,临高县的东江、加莱、美台和澄迈县的山口、瑞安等地区。区内为海成台地和火山岩台地,岩性为北海组粉细砂、粉砂、中细砂和火山岩风化的粉质粘土、含砾粉土、粘土等组成,松散,易崩塌。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地表起伏小,坡度一般在15~20°,冲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植被稀少,属南渡江、北门江、美素河等河流的中下游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1600mm,多年平均暴雨日5.0~8.5日,是我省降雨量较多的地区之一。
近、中期主要完成儋州、澄迈、临高等3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程建设;远期主要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本亚区内零星分布的灾害点,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轻,主要采用生物治理措施;个别灾害点集中、规模较大的地段,如蚂蝗岭、山口、东江等地规模较大的冲沟,则采用工程治理为主,生物治理为铺的治理措施。
3、河岸崩塌次重点防治亚区
本亚区以小型河岸崩塌灾害为主,规模小,危害轻,分布较为分散,局部地段成群分布,面积1085km2,主要包含文教河、陵水河、藤桥河、感城河、珠碧江、文澜河等13条河流中下游地区。区内为滨海平原、海成台地、火山岩台地和丘陵,岩性为粉细砂、粉砂、中细砂和火山岩风化的粉质粘土、含砾粉土、粘土等组成,松散,易崩塌。地势总体中部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小,坡度一般在5~10°,冲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植
被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600~2200mm,多年平均暴雨日5.0~10.5日,降雨量变化较大。
本亚区内零星分布的灾害点,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轻,主要采用生物治理措施;个别位于村庄、城镇的灾害点,以及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危害较大的灾害点,则采用工程治理为主,生物治理为辅的治理措施。
(三)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分布于儋州、屯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澄迈、临高、文昌等12个县市的滨海平原区、火山岩台地和部分丘陵区,面积15451km2。区内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小,地貌较为简单,水系、植被不发育;降雨量和蒸发量变化较大,东部沿海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20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66.1~1886.9mm,降雨量大于蒸发量;西部沿海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0~16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66.1~2358.7mm,降雨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主要矿产资源为砂钛矿、石英砂矿、建材、河砂等,人类活动主要为采矿、捕捞、建房、养殖、放牧等。
本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在丘陵、河岸、海岸砂堤等地局部地段零星分布有小型崩塌,规模小,一般不会构成危害。中远期主要完成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工作,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程建设,并完善其运行和维护。对公路边坡、河岸、海岸砂堤等崩塌较为集中的地段进行工程和生物治理,加强对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计划在2005年前,完成我省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2010年以前,完成海口、东方、万宁、琼海、文昌、临高、澄迈、定安、乐东、陵水等1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二)编制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年底以前,完成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年底以前,完成海口、东方、万宁、琼海、文昌、临高、澄迈、定安、乐东、陵水等10个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三)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体系
1、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2005年底前完成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儋州、白沙、昌江等8个县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2010年底前完成海口、东方、乐东、陵水、万宁、琼海、文昌、定安、临高、澄迈等1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2011年至2020年,继续开展和完善全省18个县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和日常监测工作。
2、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
2005年底前,初步建成东部海岸崩塌等地质灾害监测网络;2010年底前,完善东部海岸崩塌等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东部海岸崩塌等地质灾害的自动化监控和监测数据的适时传输和自动处理。
3、应急反应指挥系统建设
建成以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主体,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负总责,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加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指挥系统。每年汛期前对存在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县市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防灾减灾措施、群测群防网络,监测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并对主要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汛期中加强监测;汛期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后,能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赶赴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灾害原因、发展趋势,协助采取应急措施,并提出处理对策。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及示范区建设
为提高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水平,2005年底前,争取建成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县和海岸崩塌监测示范点各1个,滑坡灾害治
理监测示范点2个。
1、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县建设
在基本完成近期8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选择1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县。初步建成全县市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为我省县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经验。
2、海岸崩塌监测示范区建设
在基本完成东部沿海海岸崩塌监测网建设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建立海岸崩塌监测示范区,通过海岸崩塌监测网的建立,论证海岸崩塌机制和海洋动力条件、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控制海岸崩塌的方法和措施,为我省沿海地区防治海岸崩塌提供经验。
3、滑坡灾害治理监测示范点
在基本完成近期8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选择2个具有代表性的滑坡灾害点建立滑坡灾害治理监测示范点。通过对滑坡灾害点的勘察评价、工程治理、开发利用和监测等工作,在滑坡灾害防治方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我省的滑坡治理提供经验。
(五)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六)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系统,把覆盖各县市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连成统一整体。2005年底前建成保亭、五指山、三亚、琼中、屯昌、白沙和昌江等8个县市的省级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初步完成整个信息网络的建设,初步实现我省部分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数一体化管理与灾害适时速报;2010年底前建成相对完善的全省18个县市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该空间数据库能够通过互联网查询包括地
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危害对象等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通过宽带网络与气象台连接,根据气象部门的实时降雨预报,实现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时空预警预报。
(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以海南岛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和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为函数的风险性评估模型,提出灾害风险分区图,为全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地区经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2010年底前,完成海南省1∶20万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工作。
(八)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
1、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
积极开展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采用边防治,边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索适应海南地质、地理、水文、气象环境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在2020年前初步实现滑坡灾害工程治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2、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
积极开展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选择海口市作为研究试点,采用边防治,边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索适应海南地质、地理、水文、气象环境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在2020年前初步实现城市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七、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县市级国土环境资源主管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业务指导。各县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并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备案。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必须以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依据,并与同级相关规划相衔接。地方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根据上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确定地
质灾害防治目标、防治原则、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公布,并广泛宣传,接受社会的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查、治理及其管理,应当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依据。
(二)加强领导、改革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推进政府领导的社会化减灾系统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各级政府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省、县市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臵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并规定其主要职责,建立省、县市二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的社会化减灾系统:省政府和县市地方政府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分别承担省级和县市级地质灾害减灾管理和防治工作;在政府领导下企业和民众承担为保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保护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因破坏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而诱发的地质灾害,应承担治理责任,而防治地质灾害则可以享有相应的收益;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
(三)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实现依法行政
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地质灾害预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验收的规定和技术标准,建立由省级和县市级法规组成的法规体系和省级标准、县市级标准组成的标准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和规范化。
加强执法检查和行政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对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诱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投入机制
省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经费投入。中央财政着眼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投入,省和县市各级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省级和县市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建立保障机制。
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因工程建设诱发或加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经费投入,以省财政为主。各产业部门所辖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由各部门负责。广大城乡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为主,中央财政为辅,多渠道投入。
通过财政投资与社会赞助、有关专项资金等渠道,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基金。专款专用,滚动使用。
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必要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信贷金融支持,给予税收优惠、减免和减少进出口税等政策措施,多渠道吸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及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特别要做好致灾地质体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建立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加强与内地省份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在建立与国家安全网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加强我省地质灾害信息汇总、分析,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工程评估、治理数据库。
(六)加强地质灾害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建设
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地质灾害减灾宣传教育,提高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的环境意识和减灾意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强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做好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省内地质灾害既有突发性,亦有缓变性;地质灾害点多,分布范围广,不可预见性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必须实行群专结合的防治方法。我省应以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技术支撑单位,勘察单位应当具有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的队伍、技术、人才优势,利用多种投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做好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八)编制地质灾害应急议案和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拟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海南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由“省三防办”负责,不再单独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九)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治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承担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应当具备:①有独立的法人资格;②有一定数量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③有相应的技术装备;④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取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活动,并承
担相应的责任。
政府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其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责任单位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时,应当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参加。
政府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其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负责治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四篇: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2020年)
一、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是东接齐鲁、西连三晋、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遗迹;它山川秀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它平原广袤,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素有“冀南粮仓、棉海”的美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使邯郸市成为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1世纪初期,是邯郸市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所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差异大,采矿活动强烈,因而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且局部地段灾情严重,给我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
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及国家和省内有关规划,制定《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灾种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本《规划》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为近期,2011-2020年为中远期。《规划》所涉及资料截止到2004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所辖行政区域。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形势(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市是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西部太行山区主要分布与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部低山和丘陵区主要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采空塌陷以及伴生地裂缝;东部平原区主要以构造地裂缝和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为主。在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雨季,地下资源开发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滞后于资源的开采时间。
据调查,建国以来,我市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7处,共造成64人死亡,8899间房屋被毁,18 820.5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909.88万元(表1各县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结果统计表)。平均每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3.2处,年均死亡1.2人、毁房165间、毁田348.5亩,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46.58万元。
截止到2004年全市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52处(表2邯郸市地质灾害分类统计表),威胁人口5068人,威胁财产达35010.37万元。
1、泥石流、崩塌、滑坡是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在邯郸市西部太行山区,行政区包括邯郸市区、涉县、磁县、永年县和武安市。
据调查,截止到2004年,全市已发生崩滑流灾害27处,其中泥石流18处,崩塌5处,滑坡4处,灾害共造成52人死亡,1588间房屋被毁,2694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882.7万元。地质灾害隐患点51处,其中泥石流灾害18处,崩塌灾害25处,滑坡灾害8处,威胁人口3383人,威胁资产达3009.5万元。暴雨或连续降雨是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每年汛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全年的70—80%。
2、地面塌陷是矿区主要地质灾害
邯郸市地面塌陷均为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以地下开采煤、铁等矿产资源的邯邢矿区,行政区包括峰峰矿区、武安市、涉县、磁县、邯郸县和永年县。据调查,截止到2O04年,邯郸市已发生的地面塌陷15O处,其中小型的138处、中型1O处、大型2处;危害程度为一般级的115处、较大级的29处、重大级6处。全市地面塌陷共造成12人死亡,破坏房屋5920间,16036.5亩农田减产或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6346.56万元。经综合评价,150处塌陷稳定性差,共威胁着168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7687.19万元资产。
3、地面沉降、地裂缝是主要缓变性地质灾害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是河北平原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几个典型地区之一。根据资料表明:1966~1984年邯郸县河沙镇沉降中心累计下沉329.1 mm,年均沉降速率为18.3 mm/a;肥乡县天台山地面沉降中心1977~1984年累计沉降406 mm,年均沉降速率为58.O mm/a。邯郸市区地面沉降区于1968年沉降速率达10~36.6 mm/a,沉降中心国棉一厂累计沉降量为366 mm,年均沉降速率为36.6 mm/a,20O0年邯郸市区累计沉降量达717 mm。目前,地下水超采仍在进行,地面沉降有加剧的趋势。地面沉降属于缓变性区域性地质灾害,一旦形成,将给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危害,且不易治理恢复。
地裂缝主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与中部平原交接带、冲洪积扇前缘、扇间洼地和古河道带。在地面沉降和矿区的采空塌陷边缘也多伴生小型地裂缝,其范围广,数量多,对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经调查,邯郸市共发现地裂缝51条,其中构造地裂缝41条,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永年-磁县,平原区南部成安-大名及平原区东部馆陶县路桥-馆陶一带,其规模全为小型,但邯郸市区地裂缝发生于城区,危害性极大,其他地裂缝多发生在农田、水坑或河流两侧,危害性小,损失都为一般级。采空塌陷伴生地裂缝10处,均因地下采煤所致,分布在磁县都党-观台一带,规模全为小型;据统计,10处地裂缝共毁坏房屋1391间,农田9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03.3万元,威胁资产达5293.68万元,其危害程度为特大级3处,重大级1处,较大级和一般级各3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1、地质灾害法制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省级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依据省先后实施的《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我市先后出台了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组织并成立了市、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首长负责制;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在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完善了监测预报制度和汛期应急避险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步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2、地质灾害调查全面展开,成绩显著
1990年以来,在省市各相关部门的参与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与邯郸市相关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市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育状况,分布和发展规律,并建成了邯郸市山区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3、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初具规模,群测群防初见成效
作为省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部分,几十年来,邯郸市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地质环境监测网也初具规模。截止到2000年,邯郸市监测网控制面积达8121.6 km2,其中平原区监测网控制面积7514.6 km2,涉县山区607 km2,基本覆盖了整个平原区和部分山区。
在全市6个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群专结合的县、乡、村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在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段建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
4、地质灾害预测和预报工作启动
2O04年底,邯郸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已经启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对汛期指导群众避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5、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卓见成效
在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邯郸市进行了一系列对重大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卓见成效。1996年8月以来,邯郸市大兴水保工程,结合小流域治理,在山区灾害易发区兴建拦河坝、谷坊坝,同时营造水保林、经济林,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并举,以减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地面塌陷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区进行了恢复地貌、尾沙造田、筑坝护安、植树封碴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6、实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为避免人为地质灾害发生,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要求,对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均按要求实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
7、科普宣传工作初见成效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环境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防灾自救能力。近年来,我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尚未勘察治理,地质灾害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三)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通过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逐年增加。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已经构建,对部分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实施了勘查、监测或治理,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但是地质灾害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又面临了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
规划期内,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极小,人类活动、气候因素和地震因素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
1、科学发展观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现有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经济、社会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形势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2、山区地质灾害呈更加频发的态势
规划期内,全球气候变化和地震均处于活跃期,强降水过程和地震引发的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将进一步加剧,数量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市西部山区采矿等人工活动必然加强,再加上山区百姓居住分散,经济贫困的不利影响,势必给防灾工作带来更大更多的困难。
3、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任务。邯郸市有不少城镇如邯郸市区、武安市等,都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要达到布局合理、开发程度高、设施齐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的现代化城镇要求,必须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适时合理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区和重点防治区,为城镇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4、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邯长铁路等山区铁路干线和309国道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危害或威胁;中东部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也破坏或威胁着京广铁路、邯济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以及107国道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
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跨跃不同地貌单元,多处位于或穿过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到地质灾害不同程度的威胁。
5、矿产资源与地下水资源开发,需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矿山固体废弃物任意堆放必然造成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也十分突出。我市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薄弱,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是我市东部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灾害态势仍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以群测群防、群专结合为主要手段,从邯郸市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必须变被动应急救灾为积极主动防灾减灾,特别是要从源头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使预防、避让与治理协调统一。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特点和社会发展水平,统一规划,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突破。优先安排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危害大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治理相结合。
3、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4、责任、利益、义务协调统一。各级政府要认真抓好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单位、个人之间的责任、利益和义务,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5、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坚持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有助于减少人为破坏地质环境的现象发生,提高社会公众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可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各级财政资助下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与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使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系统的、主动的、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局面。
2、到2010年目标
— —建立比较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宏观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整个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能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
——建立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对每年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处置。
——编制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完成重要矿山、重要风景旅游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危及重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使威胁人口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基本得到防治。
——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我市重要经济区、重要国土资源开发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完成全市5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从源头上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
——逐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通过2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工程和2个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的建设,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支撑技术研究,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区(点)综合整治开发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山区建立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平原区建立现代化专业监测网络,开展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在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测预警预报。——建成包含雨情、水情的邯郸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具备应有的防灾自救知识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显著,全市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得到有效监控,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20%。
3、到2020年目标
——全面健全、完善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完善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体系,建成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治理力度,使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消除隐患。
——完成全市山区和平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发展变化规律及危害程度,掌握区域和重点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合理保护利用地质环境,避免或减轻诱发地质灾害。
——开展矿山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对威胁矿山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同时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有效控制,实现地质灾害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
——建立起综合性、公益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进一步加大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在全市建成完善的防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5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50%。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一)分区原则
依据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时空规律及发展趋势,结合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动力条件,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宏观地对全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二)易发区划分及概述
根据上述原则把邯郸市划为太行山山地区和平原区两个大区,然后进一步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3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据统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56 km2,占邯郸市总面积的12.94%;中易发区2135.46 km2,占17.76%;低易发区8334.04 km2,占69.3O%。
1、太行山山地区(I)
该区为太行山中低山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西部人工削坡建房修路、东部采矿活动强烈,降雨相对集中,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仅分布在武安市活水乡、馆陶乡西北部(A1),面积140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0处,发育强度为0.714处/1O km2。崩塌、滑坡、泥石流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武安市活水一带(B1),面积2O5 km2,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处,发育强度为0.049处/1Okm2。
采空塌陷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涉县井店-西戍一带的铁矿区(A22),武安市矿山-徘徊一带及武安市康二城-峰峰矿区-磁县观台镇一带(A21),总面积1272.7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采空塌陷,其次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伴生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69处,发育强度为1.328处/1O km2。
低易发区(C)主要分布在涉县大部,武安市西南部、磁县西部(C1),及山前丘陵地区的永年县永合会-磁县林坛-路村营一带(C2),总面积3568.7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为采空塌陷等,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38处,发育强度0.106处/10 km2。
2、平原区(II)该区处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但大部分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构造作用强烈,断层蠕滑、区域微破裂开启频繁,为地裂缝多发区。东部农业发达,人为抽取地下水的活动强烈,过度开采导致了较大程度的地面沉降。
地裂缝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邯郸城区,面积109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地裂缝,其次为地面沉降,共发育地裂缝地质灾害11处,发育强度为1.O09处/1Okm2。地裂缝地面沉降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永年县山前平原区、邯济铁路肥乡-广平段和邯郸县南部-临漳-魏县沙口集-大名龙王庙一线,面积1926.77 km2,共发育地裂缝27处,发育强度为0.14处/10km2,地面沉降发育。
平原区广大地区为低易发区(C3),面积4765.34 km2,地裂缝灾害和地面沉降不发育。
五、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布局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土开发总体规划,以人口密集区、风景旅游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将全市划分成山区、平原区2个地质灾害防治大区。分区部署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4个,次重点防治区6个和一般防治区3个。
1、西部太行山中低山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区(I)本区位于邯郸市西部,包括武安、涉县的全部,永年县、邯郸市区、磁县的西部山区,面积4677.72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武安市西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涉县涉林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邯邢煤铁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109O.23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4个,面积843.58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2个,面积2743.91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2005-201O年,调查矿山开发存在的重要地质灾害及隐患,作出风险评价;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规划方案,建立矿区地质灾害监测网,做好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武安西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立群专结合监测网,开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治理工作。
2011-202O年,近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对新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区恢复治理技术研究。
2、东部平原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防治区(II)本区位于邯郸市东部平原,包括大名、馆陶、邱县、曲周、肥乡、广平、魏县、成安、临漳的全部,永年、邯郸市区、邯郸县和磁县的山前平原区,面积7425.42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邯郸市区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54.38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2个,面积844.84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一个,面积6526.2O平方公里。本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2005-2010年,开展邯郸市区地裂缝防治工作,建立邯郸市区地裂缝监测网,并开展地裂缝防治对策与措施的研究;开展邯郸市区国土开发规划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结合全省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建设,建立东部平原地面沉降、地下水复合监测网,开展地面沉降监测预测,合理调控地下水资源开采布局和开采量。
2011-202O年,建立沿交通干线地裂缝专业监测网,对沿线地裂缝灾害进行跟踪监测;将地裂缝防治与国土资源开发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可持续的防灾举措;进一步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地面沉降恢复治理研究工作。
六、防灾减灾工程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科研工作 201O年前:
继续开展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全面完成我市平原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全市主要流域、交通干线、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区的地质灾害大、中比例尺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进一步圈定地质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危险区,全面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程度,为制定防灾规划,建立监测预报系统,部署防治工程,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提供依据。
1、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调查
结合河北省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开展平原区地面沉降灾害调查,重点查明邯郸东部平原地面沉降现状和至灾情况。
建立平原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完成邯郸市平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为全市和地方上编制宏观规划提供服务。
2、重要矿区和旅游区地质灾害调查
开展邯邢铁矿区和峰峰煤矿区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为国土开发规划和资源矿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开展响堂山石窟、口上水库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为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提供详细防灾减灾依据。
3、重大工程区、重要城市地质灾害调查
对南水北调等国家级重大战略工程区,山区公路、铁路,国家、省(市)已建和拟建的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重要水力、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实施专门地质灾害调查。
对邯郸市区和重点规划建设的小城镇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开展风险评价,建立调查数据库,为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4、制定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防治与综合治理的依据。2006年底,完成6个山区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并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编制,经专家论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5、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
大力开展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及物探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分区分灾种研究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建立完善的数学分析模型。
建立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早期识别指标体系和判据,提高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准确性,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2011年-2020年:
开展全市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依据全市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在重点建设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山区和平原的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01O年前,建设全市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建设以专业监测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相对完善的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完善全市6个山区县(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统一要求,统一管理。在开展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技术人员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定防灾预案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监测。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一旦发生灾害,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由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2007 年前,完成六个山区县危险性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网络建设;2010年前,参与完成河北平原地面沉降GPS监测网、控制网建设;对邯长铁路、309国道、涉林、涉左公路等跨山区交通干线实施地质灾害跟踪监测;2020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市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
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5年底,建立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应急指挥部由国土资源部门为主体、同级人民政府参与指挥,地质环境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撑。要求应急分队每年汛期配合地方政府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群测群防网络运行、防灾措施的落实情况;汛期加强监测,汛后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复查,并进行本地质灾害情况总结;发现险情及时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科学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4、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群测群防体系、气象监测预报网和相关科技公关项目为支撑,建立并完善市级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产品制作与发布的规范化工作流程,逐步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加强与相应气象部门合作,通过与气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市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不断完善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与发布系统,使预报预警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推进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科学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5、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在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到2005年底,建成邯郸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并及时补充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便及时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动态形状;201O年底,建立基于地理信息(GIS)系统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与地下水环境系统一起形成地质环境信息网,实现全市地质灾害有效监控;使行政主管部门能查询到全市任何一个目的地地质灾害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对象、范围。定期与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控;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理能力和防治水平。
6.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
2010年前,开展峰峰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在系统总结采空塌陷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基础上,深入分析示范工程监测资料,研究地质灾害前兆信息和变化特征,建立评价预测模型,做出预测和趋势分析,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提供防灾减灾依据。2011年-202O年:
建成覆盖全市山区的比较完善的群专结合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网络,建成全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使我市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科学性和技术方法全面提高。
(三)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害性大小,将其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三个防治级别;根据各隐患点危险性、稳定性、成灾概率以及危害性等综合特点,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种。依据上述原则,将全市25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划分为省级28处,市级47处,县级177处;其中,需近期防治的114处,可在中远期防治的138处。
2010年前,把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放在国土经济重点开发区、人口密集区、城镇、风景名胜区、旅游地质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交通干线、输气(油)管道和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对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危害巨大难以治理不宜治理的工程和农村分散居民点,实行减灾避让工程。对“十一五”规划开发和改扩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和工程项目建设区防护工程。对每年新发生的继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施应急处置工程。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对可能造成人员大量伤亡、财产与环境重大损失,治理费用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灾害体,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实施治理。治理工程的重点是对县级以上城镇和较大乡镇构成威胁的大、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治理。优先考虑对国家公益性机构和组织(如机关、学校、医院等)、重要铁路、公路、大型矿山、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土开发、工程经济建设、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2010年前完成地质灾害防护三项重大工程项目。
2、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
对威胁分散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有计划的分期、分批搬迁避让工程。对有明显迹象直接威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认定的潜在隐患点,优先安排移民搬迁避让。
2O05-2010年,结合国家扶贫开发、全国小城镇建设,对已调查县(市)边远贫困山区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居民点实行搬迁避让;完成经济发达区,工程治理投资远大于搬迁避让投入、治理综合效益差的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对受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严重威胁的人口实施搬迁避让工程。
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程是指《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规定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为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应急布置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作阶段以年为单位,具体任务随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和灾情大小、危害程度等而发生变化。
4、工程建设与运营中的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由铁道、交通、水利等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结合“十五”、“十一五”各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对已建和在建的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和水利水电工程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5、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
开展武安市西石门铁矿塌陷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方法,为实施矿山环境恢复工程提供依据。加大利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支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并逐步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复垦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开展涉县河口村滑坡监测预警与防治示范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开展滑坡产生机制的工程技术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灾害治理方法。
2011-2020年: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治理原则,分级、分期、分区安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分散居民点全部搬迂到安全的地区。
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实行严格的地质灾害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经济、技术和舆论等多种手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配套的相关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不断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完备的因地制宜的地质灾害防治规章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加强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顺利实施。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针对我市矿产开发中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按照《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依法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力度,必须严格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新建矿山准入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针对规划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防治工程,编制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专项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查、监测预警、治理及管理,应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依据。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定期编制、修改或调整市、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负总责的原则,各区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应针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列入,并把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各级政府在确定支出预算时,财政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援助,努力争取国家和国际资助。
根据“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诱发地质灾害者和地质灾害治理受益者,要承担治理责任和治理费用。对于属自然诱发的,且又无法避让及威胁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基础设施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尽早采取工程治理。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监测预报水平,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能力,建立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可针对我市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为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水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有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决策能力,提高有关部门及企业部门参与和实施防灾减灾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发挥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五篇:北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北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地质环境背景
(一)北海市概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北部湾,位于东经 108°50′~109°47′、北纬20°54′~21°55′ 之间。国土面积约3337平方公里,辖一县三区(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总人口约162万人。
(二)气象水文。
北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气候区,夏季盛吹偏南风,空气暖湿,高温多雨,冬季多吹偏北风,低温干燥。全市年平均气温22.6℃,7~8月份气温最高,多年极端最高温37.1℃,极端最低温2℃。
北海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03.0mm,降雨多集中于4~9月。境内河流、水库众多,主要分布在合浦县境内,地表水资源分区属桂南沿海诸流域区,区内共有大小河流93条,总长558.1km。其中集雨面积25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县内流域面积2323.6km2,年平均径流量为287.75m3/s。最大的河流为南流江,干流全长287km,流域面积9704km2,其中合浦县境内干流长约100km,流域面积1381.2km2。调查区内水库约3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不含合浦水库),中型4座,其余均为小型。洪潮江水库是调查区内最大库容的水库,集雨面积约400 km2,总库容7.03亿m3,有效库容3.0亿m3。
(三)地形地貌。
北海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地区,濒临北部湾。东北部为垄状丘陵,海拔一般100~200m,最高为492.8m;西北部大部分为垄状丘陵,海拔一般为50~100m,最高为154m,局部波状丘陵标高一般50~80m;中部和南部大部分为新生代松散层组成的倾斜平原,其中部为北东走向的隆起带,标高为45~120m。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和东北高西南低,由北部的丘陵逐渐过渡为残丘、平原直至沿海滩涂。平原标高一般为10~40 m,滩涂标高一般为1~5m。南部海上分布有涠洲和斜阳两个海岛,为火山缓丘地貌。
(四)地层岩性。
北海市除广泛分布第四系外,其余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等。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和第三系的松散土体,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粘土、砾砂等,其次为砂岩、泥岩、页岩、碳酸盐岩和花岗岩、火山角砾岩和玄武岩等。具体各地层岩性及分布情况详见表1-1。
(五)地质构造。
北海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西南端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地带,按照各类构造形迹的性质、规模和排列关系,将其分为隶属于华夏系构造、东西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
1.华夏—新华夏系。
该构造体系为调查区的构造主干骨架,由一系列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所组成,伴生有不同时期的岩浆岩。在地貌上反映为:走向北东的山脉、盆地和西南走向的主要河流。如合浦断陷盆地、南康盆地、十字路隆起带、公馆向斜盆地、南流江等。
2.东西向构造。
该构造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北西部的星岛湖周围,褶皱多呈长条状、线状,走向近东西向,白沙盆地也呈近东西向展布。
3.北西向构造。
仅见于断裂构造,遍及整个调查区。北西向断裂通常切割华夏—新华夏系和东西向构造,表明其发育时期较晚,断裂规模一般较小,均具压扭性特征。
(六)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北海市各岩土体的成因、建造类型、岩性、结构、岩石强度,以及岩土体的组合关系,调查区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土体、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和岩浆岩类四大类型,五个工程地质岩组(表1-1)。
(七)人类工程活动。
北海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主要有建房、矿山开采、交通和水利建设以及地下水开采等。
丘陵地区削坡建房和渠道开挖边坡的坡度较陡,一般在60°~80°之间,边坡开挖后大多数未进行防护治理,强降雨时引发滑坡、崩塌产生的可能性大。公路削坡的坡度稍缓,一般50~60°铁路削坡脚较陡,但一般都采取护坡措施。这些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较高,开挖边坡大部分为土质边坡,强降雨时容易引发滑坡、崩塌。
矿山以粘土矿和石灰岩为主,粘土矿开采主要影响环境,其次是破坏道路,石灰岩开采主要是大量抽排地下水而引发岩溶地面塌陷。
二、地质灾害现状
(一)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北海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情况,北海市现状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五种类型。
(二)地质灾害规模。
我市发生的滑坡、崩塌规模一般比较小,崩塌规模除南流江河岸崩塌及个别边坡崩塌相对较大(500~1000m3)外,其余都小于100m3,大部分的崩塌规模为10~50m3之间;滑坡规模相对较大,但均小于10000m3,一般以100~500m3之间为主。不稳定斜坡的规模约800~1000m3。岩溶地面塌陷规模均为小型,陷坑面积一般为1~30m2,最大不超过100m2。调查发现地裂缝1处(3条),长80~200m,宽0.3~1.5m,深约1~5m。
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以下称实施细则)有关划分标准(表1-2),调查区内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的规模均为小型。
(三)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规律。
(1)崩塌的分布规律。全市共有崩塌地质灾害点109处,崩塌主要分布在冲洪积平原及河成高阶地、丘陵,其次是南流江河岸、海蚀崖等。其中冲洪积平原及河成高阶地76处,丘陵区18处,南流江河岸(含海堤)崩塌8处,海蚀崖7处。各类地貌的崩塌分别占崩塌总数的69.7%、16.5%、7.4%、6.4%。崩塌体的岩性大部分为第四系松散土体。
(2)滑坡的分布规律。滑坡共32处,其中,丘陵区31个,占滑坡总数的96.9%,只有1处发生在河成高阶地的前缘,占滑坡总数的3.1%。
(3)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地面塌陷均为岩溶塌陷,共发现13处,其中11处分布在闸口~公馆一带的岩溶残丘谷地中,2处分布在山口镇北侧。大部分以塌陷群的形式出现,每处陷坑一般3~7个不等,最多可达20多个,每个陷坑相距约5~20m左右。以上岩溶塌陷大部分分布在采石场及开采井周围。
(4)不稳定斜坡(含危岩)。调查中发现有3处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在斜坡较陡的丘陵区和海蚀崖地带。其中2处分布在合浦县北东部较陡的丘陵区,1处在涠洲岛海蚀崖地带,明显受地形地貌限制。
(5)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在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中发现一处地裂缝,分布在山口镇新圩村委新圩村附近,地貌为火山缓丘,岩性为玄武岩风化层。共有裂缝3条。
(6)海水入侵的分布规律。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合浦县西场镇至沙岗镇以南一带、党江镇的大部分地段。地貌上基本属河口三角洲及海积阶地,分布范围约163km2,沿海岸纵深约3~13km,宽约28km,基本属自然入侵;市区的海角大道及侨港镇的海水入侵面积约2.3km2,主要是不合理开采造成的。
2.时间分布规律。
崩塌、滑坡一般发生在每年的7~8月份,尤其是台风伴随强降雨的情况下,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最大。岩溶地面塌陷除人为因素外,主要发生的时间是在枯水期12月至翌年的1、2月份。
(四)地质灾害引发因素。
1.降雨。
降雨是引发崩塌、滑坡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109处和32处滑坡点看,均集中发生在6~8月份的雨季,一次强降雨过后就会造成多处边坡崩塌、滑坡,调查区的崩塌、滑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7~8月份。
2.人类工程活动。
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尤其在丘陵区,天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性比较稳定,丘陵区12处边坡崩塌和28处滑坡均发生在人工开挖边坡上,主要是人工开挖边坡,形成临空面,破坏了斜坡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崩塌、滑坡的重要因素。岩溶地面塌陷大部分是大量抽排地下水引起的。
(五)地质灾害灾情。
根据《北海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截至2010年,全市发生的地质灾害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共有158处(表1-3),造成9人死亡,破坏房屋52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78.11万元。其中滑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9万元;崩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23.21万元;地面塌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3.9万元;地裂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0.1万元;不稳定斜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万元(为HP-60不稳定斜坡点的前期滑坡损失)。受各类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共1352人,受威胁财产共计1449.29万元。其中威胁最严重的灾种是崩塌(主要是南流江河岸崩塌),共威胁人员1196人,威胁财产1265.19万元;其次为滑坡,共威胁人员38人,威胁财产76.6万元。地质灾害直接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情况详见表1-4。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标准,北海市现状地质灾害灾情全部为小型(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见表1-5)。另外,海水入侵造成海角大道以西一带的民井(机井)变咸,被逼关闭,侨港镇部分民井(机井)变咸关闭。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市、县区设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市、县区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各级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按计划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规模不大,但危险性较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积极筹措经费进行应急治理。
(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合浦县和北海市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开展了1:10万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全市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2010年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关规定,对没有进行评估的新建和扩建的项目不予审批,对评估过的项目进行备案。
(三)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通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后,我市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网络,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坚持每年汛期进行地质灾害巡查(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点详见表1-6)。
市、县区成立群测群防网络指挥中心,由分管领导任指挥长,建立群测群防网络系统。乡镇一级设群测群防网络指领导小组,村委一级设群测群防网络监测小组,各村具体落实各相关责任人、监测人及各项防治措施,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民发放明白卡和避险卡,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并广泛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监测人员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类型的监测方法,增强了村民的防灾意识,提高村民的防灾能力。
(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每年汛期,市国土资源局均组织赴各个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进行险情巡查,给受威胁的村民发放应急避险表和明白卡,向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指导监测人进行监测。安排人员到各乡镇国土所进行24小时值班,做好台风和强降雨等突发气候主要隐患点指挥和动员群众撤出准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防灾预案,建立灾情速报制度,及时编写调查简报。但由于各种原因,至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尚未建立预报预警网络。
(五)勘查治理工作。
自2007年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来,我市对南流江石湾河段东边江村河岸崩塌(HP-23)治理(该灾害隐患点为水利部门治理)、曲樟中学崩塌(T02)、闸口中学崩塌(T05)、赤江中学崩塌(BH-14)等4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搬迁避让2处(HP-046、HP-053,其中HP-53只搬迁一部分),应急治理7处(HP-059、T003、T004、T006、T007、BH-059、BH-060)。在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共投入治理费用约35万元(不含水利部门的治理费用),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281人(已治理(含应急治理)的灾害点详见表1-7);铁道部门也及时治理芋萌塘铁路边坡崩塌(HP-020),确保铁路畅通。
(六)存在问题。
1.主要是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不足,原区划报告中防灾预案的10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部分未得到有效治理。
2.由于各种原因,北部湾地质环境监测站及气象、水利、广电等部门未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四、地质灾害面临的形势
我市濒临北部湾,每年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的影响,强降雨较多,局部地段发生地质灾害。如合浦水库滑坡、合浦县曲樟乡黄坭塘村崩塌,都是由于台风伴随强降雨的情况下发生的。涠洲岛南湾街的海蚀崖,由于风化和根劈作用,形成危岩,造成崩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危险程度也不断增加。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领导,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网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群众抗灾防灾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
二、原则
(一)实行“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因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治理的原则。
(三)实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的原则。
(四)与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五)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危害程度等因素按轻重缓急,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分步实施治理的原则。
(六)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群众相配合、技术措施与行政措施并举的原则。
三、具体目标
以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截至2010年末止调查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依据,结合地质灾害的规模、危险性和危害程度等,进行分批分期治理。目前需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74处,其中近期(2011~2012年)治理25处,中期(2013~2015年)治理25处,远期(2016~2020年)治理24处。各期治理的具体隐患点详见表2-1。
(一)近期(2011~2012年)防治具体目标。
1.明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建立和健全群专结合监测网络、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防治与综合治理的依据,经批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我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
2.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和县、乡镇、村、屯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3.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加强装备建设,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能力。
4.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确保约1044人免受威胁,约1187.5万元财产免受损失。
5.加强对地下水水源地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在禾塘村、龙潭村水源地和涠洲岛增加地下水动态监测点,防止海水入侵地下水,确保地下水正常开采。
(二)中期(2013~2015年)治理具体目标。
1.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及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与监测队伍,使人为引发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2.建设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实现在汛期预警预报,及时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信息。
3.开展重点防治区、旅游景区、矿山等专项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更加精确基础资料。
4.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确保约24人免受威胁,约57万元财产免受损失;修复危险路段约900m,恢复和保护(防止扩大对农田的破坏)农田约15亩。
(三)远期(2016~2020年展望期)治理目标。
1.建立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的适时查询。
2.建设和完善我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成现代化专业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使其符合向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的要求。
3.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4处,使被毁坏的农田及道路得到恢复。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根据《北海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基本查明了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发育规律、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稳定状态及危害程度,并划分5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7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1个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目前,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158处(含已治理的),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的曲樟、公馆、白沙、常乐等乡镇,其次分布在南流江河岸、沿海斜坡陡坎处及涠洲岛(见附图1)。根据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分级标准,我市的地质灾害均为小型,险情为大型的有3处(HP-016、HP-017、HP-023,其中HP-023已治理),中型的有4处(HP-036、HP-053、HP-059、HP-060,其中HP-053、HP-059已搬迁),其余的均为小型。在所有的地质灾害点中直接威胁和影响到学校的3处(已治理)、医院1处(已作应急治理)、村庄26处(已搬迁避让2处、应急治理3处)、主要公路5处、铁路1处(已治理)、旅游景区3处、水库1处(已作应急治理),其余的灾害点多分布在乡村道路边坡及渠道边坡。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我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完成,已建立县、乡镇、村、屯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但未达到与气象、水利、广电等有关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的要求。因此,要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点及防治成果等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资源的集成、整理、利用与开发,促进信息共享,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网络化、信息规范化、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化,提高政府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提供信息保障。
三、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建设
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编制与修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基本形成横向到人(监测负责人),纵向到点(灾害隐患点)的预案体系。由卫生、公安、国土资源、水利、民政、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组成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加强装备建设,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搬迁(避让)措施
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搬迁(避让)措施的制订要与经济开发区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整理、防洪等项目相结合。南流江河岸崩塌、常乐镇黄竹角村的渠道边坡滑坡等由水利管理部门负责,在防洪措施中应优先考虑;黄竹角村搬迁避让、曲樟乡坡禾角、黄坭塘村的崩塌等应列入新农村建设中综合治理;矿山开采毁坏的乡村道路应与矿山治理相结合。属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谁引发,谁治理”,属自然因素造成的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治理的原则,受威胁80人以上或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治理,由自治区负责;受威胁30人以下或资产3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治理,由县级政府负责;受威胁30~80人或资产30~100万元的由市级政府负责。
五、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
根据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要求,认真做好“十有县”建设。
(一)成立由分管县、区长为组长,县、区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稳定的经费渠道。
(三)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调查,及时发放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险情发生时的撤离信号、路线和安置场所。
(四)进一步完善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值班、监测、巡回检查以及灾情险情速报四项制度。组织做好险情巡查,督促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在汛期每天监测一次,雨水季节要加密监测。
(五)定期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使基层干部和群测群防人员做到“四应知”(应知隐患点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办法,应知灾害点的监测时间和次数)和四应会(应会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治和应急处置)。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
(六)加强部门合作。气象部门要对降水和风力变化情况等气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并及时报国土部门,国土部门对地质灾害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同时联合要在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并将预报信息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通知防治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
(七)落实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乡、村、屯群测群防责任人和监测员,监测情况要记录完整,发生险情、灾情时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置。
(八)在具备安装条件的隐患点安装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器材,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准确率,确保监测预警仪器正常运转。
(九)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张贴宣传画,为群众提供警示信息。
(十)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要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研究,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发挥专家咨询会商作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
第四章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重点防治区划分
一、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根据《北海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方法和依据,结合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将全市划分5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7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1个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一)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1.山贝~曲樟崩塌、滑坡中易发区(B1-1)。
位于我市北部的丘陵区,山贝~曲樟及黄京坑一带。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分布于闸口镇以北~曲樟乡~公馆镇西部至北东部以及白沙镇的北部,面积约356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0.67%。该区地貌类型为垄状丘陵,地面相对高差多为50~100m。区内出露的岩性主要为志留系和泥盆系的泥质砂岩、粉砂质泥岩;区内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均为滑坡、崩塌,共34处,另有2处为不稳定斜坡,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0.095处/km2;现状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毁坏房屋44间,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潜在威胁人员244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52.8万元。
2.南流江河岸崩塌中易发区(B1-2)。
主要沿南流江两岸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约107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2%。该区主要为河流阶地,其次为河口三角洲,地面标高一般为3~10m,地形平坦开阔,分布的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粘土和砾砂。洪水期河水对河岸的侵蚀强烈,河岸崩塌加快,崩塌体积一般为200~1000m3。该区初步调查有崩塌灾害8处,灾害点密度为0.075处/km2;灾情为小型,主要是破坏河岸农田和河堤,直接经济损失约24.5万元;险情重大,主要是威胁南流江两岸居住的村民,受威胁人口约919人,受威胁财产约965.7万元。
3.冠头岭崩塌、滑坡中易发区(B1-3)。
位于海城区西端冠头岭一带,面积约3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09%。该区地貌为垄状丘陵,山顶标高120m。分布的岩性主要为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区内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现状共发育3处,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1处/km2;现状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没有房屋毁坏,直接经济损失0.2万元;威胁人员9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5万元。
4.湾仔~滴水崩塌中易发区(B1-4)。
分布于涠洲岛南部的湾仔~滴水一带,面积3.5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1%。该区地处火山缓丘区,南部临海边缘由于海浪长期冲刷侵蚀作用,形成海蚀陡崖,陡崖高10~45m,坡度近直立。出露的岩性为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玄武质沉凝灰岩。坡顶平缓处,坡残积厚度1~8m,岩性为红色粉质粘土、粘土。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调查发现该区崩塌(含隐患点)6处,不稳定斜坡1处,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2处/km2;现状地质灾害造成9人死亡,3间房屋被毁坏,直接经济损失8.1万元;威胁人员56人,潜在经济损失约65万元。
5.闸口~公馆地面塌陷中易发区(B4)。
分布于闸口镇南侧~公馆镇周围一带,面积120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60%。该区地处公馆向斜盆地内,盆地沿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盆地宽约3.5~5.5km,长约30km,向斜轴部为岩溶残丘谷地地貌类型,两侧为冲积平原。岩溶残丘谷地地面标高一般小于50m,残坡积覆盖层厚度约0~5m不等。出露岩性为泥盆系中~上统和石炭系下统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夹粉砂岩、页岩,地下水埋深0.5~2.0m。10~50m的岩溶较发育。调查发现该区岩溶塌陷11处,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0.09处/km2。该地段采石场较多,全为露天凹型基坑开采,在开采过程中要大量抽排地下水,造成采石基坑附近出现多处地面塌陷,塌陷多以群体出现,各陷坑表面形态多为近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状,直径一般为1~5m,边长3~15 m,深度一般2~3 m,最深6m。岩溶塌陷未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害是破坏农田,直接经济损失约12.9万元;威胁人员约18人,潜在经济损失约41.5万元。
(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1.西场~新路口~大岭脚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1)。
分布于南流江北西侧的全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为西场镇、乌家镇和星岛湖乡~石湾镇北部~常乐镇西部一带,面积897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26.88%。该区地貌类型北西部为垄状低丘,南东部为高台地、河成高阶地、河成低阶地和海积阶地。整个区的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标高一般为5~100m,由北西向南东缓缓倾斜。
该区垄状低丘出露的地层岩性以粉砂质泥岩、泥质砂岩、页岩等为主,全风化层厚度一般3~5m,局部达10m,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一般。高台地、河成高阶地、河成低阶地和海积阶地地势平坦开阔,分布的岩性主要为第三系Ey和第四系Q2b、Qh的粉砂质粘土、粘土和砾砂层。由于地表汇水形成的坡面流对地表的冲刷比较强烈,在高阶地和高台地的前缘地带形成多处崩沟。崩沟是渐发性的,每年约以0.5~3m的速度向后缘侵蚀。粘土基坑的人工开挖边坡,主要是破坏林地和乡村道路,对居住的居民和房屋没有构成威胁,但崩塌危及道路,对过往车辆构成一定的威胁,崩塌隐患直接威胁边坡下的施工人员。
该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均为崩塌、滑坡,共有23处,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0.026处/km2;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3.7万元;受威胁人口约12人,受威胁财产39.6万元。
2.常乐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2)。
该区分布于常乐镇附近,面积约37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11%。地貌类型为高台地,标高一般为10~30m;岩性为粉质粘土、砾(卵)石、砾砂。调查发现公路开挖边坡崩塌2处,规模40~50m3,灾害点密度为0.054处/km2,主要危害是破坏林地和堵塞公路的排水沟;直接经济损失约0.2万元,威胁财产0.1万元。
3.白沙~沙田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3)。
分布于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一带,面积371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1.12%。调查发现地质灾害点10处,其中崩塌7处,地面岩溶塌陷2处,地裂缝1处(3条),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0.026处/km2。该区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波状低丘、河成高阶地、海积阶地和火山缓丘等,地面标高除海积阶地较低(3~5m)外,其余标高一般10~50m,地形平坦开阔。地层岩性分布比较复杂,主要为第三系Ey、Q1z和第四系Qh、Qm的粉砂质粘土、粘土和砾砂层;其次为白垩系上统的火山碎屑岩和南部新圩的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在山口镇及其北、西部的河流高阶地下伏有碳酸盐岩。灾害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7万元,潜在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约48.3万元。
4.斗鸡村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4)。
位于中部、冠头岭~士字隆起带中部的斗鸡村一带,面积约24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72%。该区地貌为垄状丘陵,山顶标高172.9m,相对高差130m,斜坡坡度一般25~30°,局部达40°,属陡坡地形,植被较发育。分布的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有零星开采建材石料场,对地质环境的有一定影响。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有1处,灾害类型为崩塌,规模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0.042处/km2;现状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没有房屋毁坏,没有直接经济损失,潜在威胁人口3人,潜在经济损失约0.2万元。
5.石头埠~白龙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5)。
位于调查区的东南部的冲积平原区,主要分布于兴港镇石头埠~营盘镇~白龙沿海一带,面积约98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2.94%。
该区处于南康盆地的东南侧,地貌类型冲—洪积平原,地面标高10~20 m,地形平缓。在平原与海积阶地接触地带,一般呈斜坡或陡坎,过渡斜坡坡度一般10~20°,陡坎坡度较陡,一般60~70°。出露的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北海组棕黄色粉质粘土、含粘土砾砂、砾砂,厚3~6m。该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是修建工业开发区公路、大道、码头、楼房建设以及砖厂开采粘土等,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均为崩塌,规模较小。调查共发育35处崩塌,灾害点密度较大,为0.36处/km2,但威胁到居民及房屋的隐患点不多,除4处(BH-003、BH-014、BH-016、T006)隐患点威胁居民住房外,其余31处隐患点远离村庄,只对耕地、林地及其作物存在损害和毁坏的危害。现状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没有房屋毁坏,直接经济损失约21.55万元;威胁人员79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27.85万元。
6.横岭~西角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6)。
分布于涠洲岛除湾仔~滴水崩塌中易发区外的全部地区,面积21.24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63%。该区地处火山缓丘区,地面标高10~35m,最高52.6m,高差15~40m。岩性为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玄武质沉凝灰岩,厚度大于200m。坡残积为红色粉质粘土、粘土,厚度5~12m。该区人类活动较强烈,但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调查未发现该区发生有地质灾害。
7.斜阳岛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7)。
分布于涠洲岛南东约9海里的斜阳岛,面积1.89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06%。该区为火山缓丘,地面标高一般20~99m,最高为羊尾岭为140.4m,地面高差40~90m,植被发育。出露的地层岩性为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玄武岩。坡残积岩性为红色粉质粘土、粘土,厚度2~8m。调查发现1处崩塌,规模为小型,主要为道路边坡开挖引发,目前未进行治理。灾害点密度为0.53处/km2。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0.1万元;受威胁人口2人,受威胁财产0.1万元。
(三)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该区分布在我市中南部的廉州镇~石康镇以及侨港镇~南康镇一带,面积约1297.37km2,约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8.88%。地貌类型以冲-洪积平原及河流阶地为主,其次为波状丘陵及海积阶地。全区的地面平坦开阔。区内分布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北海组(Q2b)和全新统(Qh)河、海积相的粉质粘土、粘土和砾砂层,其次是S3M的花岗岩。该区地形平坦开阔,虽然人口居住较密集,人类工程活动也较强烈,但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较小。只在侨港~福成~南康一带,因砖厂开挖引发20处基坑崩塌,这些崩塌点的规模均为小型。灾害点密度为0.015处/km2,除了BH-050灾害点威胁到人及房屋外,其余19个灾害点远离村庄,对人及房屋没有构成威胁,只对耕地、林地及其作物存在毁坏和损害的隐患,危害程度轻。按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综合评价该区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现状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地质灾害对耕地、林地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3.16万元;威胁人员6人,潜在经济损失约6.64万元。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划分
(一)分区原则。
1.以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现状、稳定性、成灾可能性与危害程度为主要依据的原则。
2.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分布相结合的原则。
3.与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二)分区方法。
依据上述分区原则,结合具体情况,将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的级别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等级。
1.重点防治区主要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较高、成灾可能性大、稳定性差及危害程度大、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在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内,将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危害严重的地段,圈划为重点防治区。
2.次重点防治区主要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不大,但属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且在规划中有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开发区段或公路、铁路主要干线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段),圈划为次重点防治区。
3.除重点防治区外的其余地段为一般防治区,部分地段为国民经济规划中有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开发区段、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矿产开发区等地段,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低、成灾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及稳定性好的区域。在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内,将地质灾害发育较少、危害较轻的地段及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一并圈划为一般防治区。
(三)防治分区。
根据上述的分区原则及方法,将全市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山贝~曲樟重点防治区、南流江重点防治区、冠头岭重点防治区和湾仔~滴水重点防治区),1个次重点防治区(闸口~公馆次重点防治)和5个一般防治区(西场~新路口~大岭脚一般防治区、廉州镇~常乐镇、侨港镇~南康镇一般防治区、白沙~沙田一般防治区、横岭~西角一般防治区、斜阳岛一般防治区)。各防治区的分布情况详见附图2。
(四)重点防治区的基本情况。重点防治区总面积469.5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4.07%。
1.山贝~曲樟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闸口镇~曲樟乡一带及公馆镇东、北、西三面垄状丘陵地带,位于合浦县东北部,面积356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0.67%。该区属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应为滑坡、崩塌。现状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威胁人员182人,潜在经济损失136.9万元。
2.南流江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南流江两岸及河口三角洲一带,自北东向南西从合浦县中部经过,面积107km2,约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21%。该区属河岸(堤)崩塌灾害中易发区,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应为崩塌。现状共发现崩塌较严重、威胁较大的点7处,稳定性均属较差;威胁人员739人,潜在经济损失815.7万元。
3.冠头岭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冠头岭,位于调查区西端,面积3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09%。该区内现有滑坡、崩塌点2处,稳定性均为差;威胁人员9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5万元。
4.湾仔~滴水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涠洲镇南部湾仔~滴水沿海一带,面积3.5km2,约占调查区总面积的0.1%。该区属崩塌中易发区,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应为崩塌。现区内发现崩塌点及存在崩塌隐患斜坡的共5处,其中稳定性差的3处,稳定性较差的2处;威胁人员56人,潜在经济损失约65万元。
(五)防治工作重点及主要防治措施。
1.防治工作重点。在重点防治区内既有重点防治点,又可能有一般防治点。根据《北海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近年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在各重点防治区划分出重点防治点见表4-1。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是对各个重点防治点进行详细调查,明确提出可行的治理的方案,如工程治理、工程生物综合治理等。对治理难度大的或治理成本大于搬迁的,采取搬迁避让,并在规划期间做好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落实具体监测责任人。
2.主要防治措施。
(1)山贝~曲樟重点防治区。
该区共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9处,其中崩塌4处、滑坡3处、不稳定斜坡2处。除HP-036、HP-053、HP-060、HP-063采取搬迁避让外,其余的隐患点均采取工程治理。
(2)南流江重点防治区。
该区有2处重点防治点,可采取工程治理。
(3)冠头岭重点防治区。
该区只有1处重点防治点,属人工开挖边坡引发的,可采用工程治理。
(4)湾仔~滴水重点防治区。
该区共有3处重点防治点,其中BH-063号点(西拱手)属不稳定斜坡,可采用工程治理。南湾街BH-059、BH-060号2个崩塌点治理难度较大,虽然规模不大,但整个海蚀崖的规模较大(宽约1000m,平均高约40m),风化裂隙和根劈裂隙都比较发育,稳定性较差,引发崩塌的可能性较大,治理范围较大,治理费用较高。考虑到南湾街是涠洲岛的主要街道,是涠洲岛较繁华的地方和旅游景观区,如果搬迁将使旅游景观、环境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经过详细勘查论证后作出南湾街具体的治理方案。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工作安排
根据《北海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合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及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情况,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虽不在重点防治区内,但对居住的村民及过往车辆、行人等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列入近、中期防治。近期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5个,中期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5个(表5-1)。
一、近期防治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健全和完善县、乡(镇)、村、屯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在常乐镇、曲樟乡、公馆镇、白沙镇、冠头岭、涠洲岛南湾街以及南流江石湾河段至七星岛河口三角洲的河岸等重点防治区,以及公馆至闸口岩溶残丘谷地次重点防治区以及一般防治区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监测点,落实监测责任人,并对监测人进行指导、培训和掌握相关监测要求,及时收集、汇兑和上报相关监测信息。
(二)市国土部门要与气象、水利、广电等部门协商,尽快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信息。
(三)建立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详见表5-2),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编制与修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基本形成横向到人(监测责任人)、纵向到点(灾害隐患点)的预案体系,并由相关部门组成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加强其装备建设,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乡镇政府、村委及各相关部门要组建10~30人不等的应急抢险救援预备队,由分管领导任队长,健全领导指挥体系和明确内部分工,保证救灾工作有序。各应急抢险救援预备队要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救援知识培训,适当进行应急抢险救援演练。
(五)做好各类必需救灾物资的准备。县、区政府负责组织做好各类救灾物资的准备,主要是灾民临时生活物资的准备,抢险救灾各类工具、器材、机械的准备,交通运输工具的准备和医疗救治器材、药品的准备。
(六)对近期防治的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个进行详细勘查,编制治理设计方案。对涠洲岛南湾街的海蚀崖崩塌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论证,编写专项调查报告,明确防治措施(治理或搬迁)。预计近期工程治理崩塌、滑坡及不稳定斜坡点21处,搬迁避让4处(HP-036、HP-053、HP-060、HP-063、),确保约1044人免受威胁,约1187.5万元财产免受损失。
(七)严格执行地下水开采审批制度,坚决关闭地下水水源地范围内超采和海水入侵地段的开采井。在禾塘村、龙潭村二个水源地的近海地段和涠洲岛增加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
(八)北部湾地质环境监测站积极配合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论证、勘查、设计,为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提供技术支撑。
二、中期治理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在全市开展地质灾害核查工作,对2010年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核查,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制订具体的治理方案,并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学校、旅游景区(主要是涠洲岛和星岛湖)等重要区段进行专项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二)建立完善的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实现在汛期特别是遭遇灾害性天气时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报,及时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信息。
(三)加强与北部湾地质环境监测站联系,及时汇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信息、地质灾害防治的经费估算及资金保障渠道。
(四)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对规划中期治理的隐患点进行治理。通过防治规划的实施,中期治理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25处,确保约24人免受威胁,约57万元财产免受损失;修复危险路段约900m,恢复和保护(防止扩大对农田的破坏)农田约15亩。
三、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库建设
远期根据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共享要求,依靠相关技术支撑,选择合适的基础数据库与图形平台,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点及防治成果等基础数据库与易发区图、防治规划图等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并建成集地质灾害点、易发区、防治分区和地质灾害防治成果为一体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采集、查询、统计、发布等自动化,促进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章 经费估算及资金渠道
一、经费估算
(一)估算依据及标准。
本《规划》只对近、中期的防治经费估算,经费主要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等。根据对以往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的分析、测算及物价水平,对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所需费用进行估算。主要费用估算依据如下:
1.工程治理项目:我市地质灾害除涠洲岛南湾街海蚀崖的崩塌规模较大外,其余的一般较小。因此,除涠洲岛南湾街的海蚀崖单独计算外,其余的隐患点的治理费用采取平均估算。由于近期治理的隐患点规模和治理难度较大,中期治理的隐患点相对较小,远期治理的隐患点最小,根据2007~2010年已治理的隐患点实例,近期崩塌(滑坡)治理工程投资平均约15万元/处,搬迁避让平均约3万元/户;中期崩塌(滑坡)治理工程投资平均约5万元/处。
涠洲岛南湾街北侧的海蚀崖崩塌隐患规模大,海蚀崖存在崩塌隐患部分长约1000m,高约40m,面积约40000m2,治理类型为工程治理,以削坡和局部铆杆加固为主。据初步估算,约2626.4万元。
2.群测群防项目:按工作经费1200元/处·年估算。
3.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及应急处置费用:调查3万元/年,应急处理10万元/年。
4.气象预报预警运行:按20万元/年预算。
5.地下水监测项目:建立监测孔15万元/孔,监测工作经费2500元/孔·年。
6.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费用参考《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财建〔2007〕52号)。
(二)费用估算。
经过对近期、中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经费进行分类估算,总费用为4327.4万元(详见表6-1),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费3521.4万元,各类网络系统建设及运行费、重点区(段)地质灾害、突发性调查及应急处理费、隐患点监测和地下水监测费等共806万元。近期防治费用3933.4万元,其中涠洲岛南湾街海蚀的单项治理费用2626.4万元,其他治理和网络建设运行、监测及应急处理等1307万元,中期治理资金约394万元。涠洲岛南湾街海蚀治理估算见表6-2,近期、中期的防治估算分别见表6-
3、表6-4。
二、资金渠道。
计划近期治理资金3933.4万元,其中2755万(约70%)向自治区申请,其余1178.4万元由市、县区政府自筹。中期治理资金394万元,其中276(约70%)万元向自治区申请,其余118万元由市、县区政府自筹。河岸、渠道边坡崩塌(滑坡)、水库堤坝滑坡,道路崩塌、滑坡等分别由水利、交通部门负责治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制度
地质灾害的防治任务实行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住建、水利、交通运输、旅游等部门,具体负责各部门所辖段(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基本制度,完善管理职能,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制度、地质灾害限期防治制度、汛期地质灾害预报制度、灾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依法加大地质环境监管力度;制定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技术要求并严格执行。
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的保障机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保障机制,做到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与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工作的总体布署相结合,保证防治工作顺利进行。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交通、城市、防洪堤建设及资源开发、扶贫、移民工程等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努力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
三、建立抢险救灾和应急防治机制。市、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指挥中心根据监测预报或气象预警预报发出地质灾害预警后,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紧急调查和采取相应应急防治措施,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要求填写速报内容,准确、迅速地上报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情况。灾害即将发生时,根据险情大小情况,及时上报市、县区、乡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防灾方案,调动抢险应急队伍,将危险区内居民及财产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或预案中明确的宿营地,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安排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自救工作。
四、加强宣传,提高全民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政府、部门、单位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通过制作多媒体产品、宣传册、电视固定栏目短片等形式,多渠道开展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培训,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习,提高人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第八章 地质灾害防治的预期效果
通过近期、中期、远期的地质灾害防治,预计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可达到以下效果:
一、网络系统建设。通过近、中期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将健全高效运行的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网络系统,覆盖所有区、镇、村,并培训大批熟练掌握监测、预报技术的监测员。通过群测群防工作,在灾情发生前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明显减少人员的伤亡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的损失。
二、规划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效果。近期完成25处隐患点的防治工作,中期完成25处隐患点的防治工作,远期完成24处隐患点的防治工作,消除地质灾害对1071人的威胁,避免1253.5万元财产损失,使已调查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降到最低。
三、创建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
附件:北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表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