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范文

时间:2019-05-13 10:2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范文》。

第一篇: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范文

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

来源:2009/10/19发布时间:字号:[大中小]

●联邦土地规划的宗旨是保护环境

●通过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间接调控地方土地规划

●土地买卖交易前要进行环境尽职调查

1970年,美国的环境政策法案在全世界首次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所有对于人类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法

律和其他主要的联邦行动建议报告都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美国联邦土地局只负责12个州的国有土地规划,这些国有土地基本上都是自然保护区,联邦土地规划的宗旨就是保护环境,因此可以说环境评价一直贯穿于美国整个规划过程中。据美国威斯康星州自然资源部官员介绍,州政府虽然不直接干涉地方的土地规划,但却通过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间接调控地方土地规划。如果地方规划没有达到州政府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将得不到州政府在经济上的支持以及其他一些优惠条件,这样无形中促进了地方规划保护

环境。

土地交易前要进行环境尽职调查。环境尽职调查主要发生在土地(工业设施)买卖交易前,土地买方聘请专门的环境评估公司对土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如是否有污染、是否有废弃物沉积等,为土地评估奠定基础,也为买方决策提供依据。之所以要进行环境尽职调查,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对自己所拥有(购买)的土地的环境问题负一切责任,包括现在和以前的环境问题。因此,任何公司在签订土地买卖合同前,都会作环境尽职调查,以分清环境责任,利于自己在今后的法律诉讼中占据有利位置。

环境尽职调查主要是调查环境责任,具体内容包括四大方面:一是所购买土地上的直接污染(最主要的);二是周围土地的污染是否对所购买土地造成危害;三是周围的居民或其他单位(第三方)是否因为买方的存在和活动而起诉买方;四是买方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后果(如排污许可)是否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环境尽职调查要涉及到空气污染排放、化学品在场区内的存放、有害废物的管理、工业卫生与健康、废水处理以及所有当地法律要求上报的情况。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局的规定,环境尽职调查的程序主要分四步,第一主要是前期调查(内业调查),指收集整理美国或欧洲所有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回顾评价该块土地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该块土地历史上的所有买卖记录、使用者及使用情况、环境违规记录等;第二是实地调查,咨询专家到现场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第三是咨询和问卷调查,咨询专家到实地向土地所有者、环境官员以及该土地周围居民了解和咨询该块土地的历史情况、环境状况,或者进行问

卷调查;第四对土地、地下水以及空气等进行采样分析,最后将所有情况汇总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必须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机关和有关管理部门所有数据库的调研情况;二是以往这块土地的环境尽职调查报告简介;三是公司所有涉及环境问题的文件资料的调研报告;四是本地主管部门对该块土地的规划、审批等材

料的调研报告;五是对该块土地历史问题的调研报告。调查费用从 2000~20000美元不等。

第二篇: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

定义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和预测。环境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该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环境识别,因此环境质量评价的正确性体现在上述5个环节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常用的方法有数理统计方法和环境指数方法两种。

目的主要是掌握和比较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寻找污染治理重点;为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预测评价拟建的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类型

回顾评价

回顾评价是对已经建成的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便了解工程兴建后实际的环境变化情况、环境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针对实际出现的不利影响,提出改善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并为今后新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近几年来,我国水利部门对三门峡水库、丹江口水利枢纽、新安江水库等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做了初步评价,都属于回顾评价。埃及阿斯旺高坝是举世瞩目的高坝水库,1964年截流蓄水。经过20多年来的运行,这个水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利弊得失,国际上争议较多。我国先后派出了代表团对它进行了考察,也相当于做了一些回顾评价工作。经过考察和分析,代表团认为阿斯旺高坝建成运行以来,对埃及的灌溉、发电、防洪、航运、库区渔业生产及发展旅游事业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建设是成功的。但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其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产生—些副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经过对阿斯旺高坝的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第一,就高坝库周环境与生态系统而盲,重大的改变是库区由陆地、河流变为人工湖泊,使陆生生态系统变为水生生态系统,使流水河道变为可以调蓄、流速缓慢的水库。这种由陆变水的转变,是立即发生的、不可逆的和长期的。由此而产生许多有利影响,如小气候的改善,水域景观的美化,可以加以利用的宽阔水面和巨大水体发展渔业、旅游业、航运及水上运动等,把大小不定的流量变为由人支配按需要泄放的水量,水质的某些要素如透明度等有了改善。不利的影响有四类:①要人们付出代价或采取措施,是可以妥善解决的,如居民的迁移、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水库浅水区疟蚊的繁衍等;②在运转时可能自然恢复的,如库水深层溶解氧降低,某些季节库水水温下降等,这些可能在洪水至下游的过程中逐渐消失;③库水水质的变化,全溶盐及各种元素与物质的增减,富营养化是否出现,泥沙淤积的速度及其后果,生态系统的最终演变及其效应等,这一类是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其有利或不利的效应;④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如水库的蒸发、渗漏,库区土地资源因淹没变为水域等。

第二,对高坝下游,重大的改变是水文要素的变化,即下泄流量从天然状态变为人工控制,水中含沙量大大减少,某些水质要素起了改变等。其中有利的影响如解除了一年一度洪水的威胁,为下游灌溉及其他需水部门提供水量,为下游航运增加水深和流量等。不利的影响如河床下切及海洋侵蚀、灌溉肥力减少等,这些是可采取一定措施解决的;至于河口地区鱼贝类的饵料条件恶化和捕捞量的下降,要经历较长时间和研究,才能找出饵料变化产生的后果和渔产下降的真正原因,以及采取什么措施可以补救。

第三,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由于高坝的修建,下游1000多km的河谷两岸居民居住和劳动的地方再也不受洪水侵扰,且大大提高了环境质量;为工农业与城市提供了保证率较高的550多亿m3的水量,促进了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又如农业有了更为充足的水量,为扩灌和增产创造了条件。据有关部门统计,1970~1976年的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比1956~1962年为高,增产幅度在10%~40%。

高坝的建成,不仅由于众多的古迹文物迁移到交通更为良好的地方,促进了旅游业与交通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提供了210万kW、80多亿kW.h清洁廉价的电力,对埃及经济起了巨大的支持作用,促使大工业的兴起。整个阿斯旺地区由1960年的28万人增至近100万人,而且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目前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

水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对研究水域当前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水域现状环境质量优劣等级,并为工程前后环境质量比较提供依据。

例如有些部门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找出施工噪声危害及中华鲟过坝等许多主要影响项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

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某地区或建设项目周围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预断评价也称为影响评价或未来评价。

按照环境要素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类。单要素评价是指只对某一个环境领域进行质量评价,如水环境质量评价或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综合评价则指对一个地区的各环境要素进行联合评价。

程序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各种资料

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

(1)工作等级划分(2)评价大纲编写(3)工程分析(4)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5)建设项目环境一影响预测(6)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恶臭的常规治理技术

从最初的扩散稀释、水洗,发展到传统的吸附、焚烧、化学吸收,直至新兴的生物脱臭、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离子体分解等除臭技术,恶臭的治理不外乎是借助于物理、化学、生物手段,或其联合工艺,通过稀释中和、吸收转化或生物降解等过程,减轻或消除之。

恶臭的常规防治技术(如表1所示)各有其优势和局限[3-11]。物理法只适宜处理低浓度、范围小的恶臭,且成本较高;化学法除臭不持久,除臭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生物法虽成本低廉,效果好,但菌种的筛选培养较为困难,见效稍慢。

因此,应根据填埋场恶臭的特性、强度和除臭要求等,选用合适的治理技术,或采取联合工艺,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恶臭,减少污染。城市垃圾场恶臭防治技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

恶臭气体按其组成可分成5类:①含硫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硫醚等;②含氮化合物,如氨气、胺类、酰胺、吲哚等;③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④烃类及芳香烃;⑤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恶臭既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又将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在填埋场的选址、运行和封场等过程中均应被单列考虑。特别是在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因其产生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环保风暴背后的制度漏洞

环保工作虽然越来越重要,但中国的整个环保体系的运作流程和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春节假期刚一结束,国家环保总局便连发两道金牌,先是通报近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接着在次日,环保总局又开始全面排查新建化工项目,少帅潘岳高调要求全力消除环境隐患、推行规划环评、防止松花江事件重演。

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改名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之前,跑环保口的记者,肯定不象今天这样动辄便能发出头条新闻。毕竟,在计划经济当道时,一纸命令直接就可以让项目或停或死,根本无需采用环保测评这样间接婉约的手段。

早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央对地方经济调控方式的改变,严格执行环保程序成为中央地方博弈时,中央政府组合拳中较有力的一个套路。但环保风暴也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在保持其坚硬力度的同时,能否更加常规化程序化而不要演变成一场运动。

按照日本制度经济学学者青木昌彦的理论,转轨经济中存在历史的路径依赖,简而言之,在制度转轨过程中,尽管出现了新的制度,但在新制度框架中,仍难免有相当一部份是由其经济的历史条件所规定下来的。把这个理论放在屡屡刮起的环保风暴中来套,那就是环保工作虽然越来越重要,但中国的整个环保体系的运作流程和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举个例子,上个月,我去粤北山区采访北江污染一事,当地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也向我讲述了他们的难处,作为山区县,经济落后,只能吸引一些被珠三角淘汰的污染型企业,于是,地方财政来自于这些污染企业所带来的收入,而地方环保人员的工资又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受多方因素左右,环保工作的艰巨重担,又只好落在了轻飘飘的官员自身道德建设上了。

多年以前,我也曾以企业代表的身份参与过项目落地工作,因为投资上亿,便有来自中央的环保官员拿来材料让我们去填,我记得其中有一份材料叫做《当地居民对此项目的意见调查》,大概有一百多份,我们转手把这些问卷塞给了当地的官员。为了吸引投资,官员自己就把问卷搞定了,所以,在这些卷子里面,你当然看不到,有谁会不知好歹地怀疑项目可能会造成的污染。

其实这种境况绝非环保部门一家所遇到的。我曾做过一个检察改革的调查,许多检察官向我抱怨,由于检察机关的经费依靠地方财政负担,于是司法机关仰人鼻息的事就在所难免。甚至在各级检察院的人员录用上,省检的话语权还比不上该市人事局。

在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一个思路,希望效仿海关,将各级检察机关的经费转由省级甚至中央财政支付,但这仅是一厢情愿,至今没有见到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倘若由于制度设计的漏洞,使得司法独立都遇到这么多的阻碍,那么,对地方环保机关能否自觉自愿地贯彻中央的意图,我们当然也有理由抱怀疑态度。

水环境质量评价分级及程序

我国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进步很快。特别是国家环保总局于1993年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1U/T2.1—2.3—93),从技术和方法上对我国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规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7月19日在与内蒙古自治区就环评法执法检查情况交换意见时指出,规划环评是环评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和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周铁农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发展,改善环境就成为空谈;没有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就必然受到制约。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把环境作为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较好地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环评法颁布实施5年来的实践表明,环评法是一部实现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法律,全面贯彻实施环评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周铁农强调,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环评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规划环评是环评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环评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宗旨。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既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与发展布局不当、结构不合理直接相关。规划环评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调整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规划层面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规划环评,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周铁农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抓住环评法的本质和关键,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环评工作,并在此框架下,开展了相关区域和行业的规划环评工作,在处理环境和发展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周铁农强调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建议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发挥环评法在生态保护及“生态立区”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生态不断改善、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有效保护我国北方生态屏障。

周铁农还强调了环评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加强环评能力建设是环评法本身的要求,也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实施环评法的根本保障,要从配套法规和制度建设、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环评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环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篇:美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数据,全世界高校前200名内,美国75所大学稳占团体第一,英国32所大学位居第二。2011年的前10排名中,美国占7席。一直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独占鳌头,与其优秀的教育资源是分不开的,优秀的教师资源就是其中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一套运行完善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从而保障了美国一流的教师水平,为美国杰出的高等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实,美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也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权威一致,在一种对比的情况下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第二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侧重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主要判断教师是否具有从事优秀教学活动所要求的个性特征;第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及以后),大学教师评价的重点转向了教师的一般教学行为。对教师的评价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主要从科研、教学、服务三方面进行。由此可见,美国的教师评价体制从权威理论越来越靠近实际教学,以下简要介绍当今美国高校的教授评聘、人才测评理念和评审内容三个方面。

非升即走——教授评聘制度

美国大学教授分助教、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每个院系基本上没有欧洲大学的极其严格的教授岗,也就是说,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想聘多少教授就聘多少教授,而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在美国,一个系的教授的人数可能比助理教授还要多,而这种情况在英国与德国则极少。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至少有20 名以上教授,而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只能有2 名。教授的聘任基本上按年限与成果,采取“非升即走”原则,每5 年左右就要上一个新台阶,如果上不了,就准备走人,这种高度的流动状态,是目前我国的大学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正常的晋升以外,也有“破格”评聘,有突出成就可以不受任职年限与学历的限制。

美国大学素以人才高流动为特征,但是知名教授的稳定性也非常显著。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加州伯克利等名校,有许多教授甚至从博士毕业时就进来,一直教到退休,但是,最典型的情况是被某校聘为教授以后,在该校一直呆下去。所以,和中国情况一样,年纪稍轻的人流动要大一些,而年纪与名气越大,流动就相对小一些。像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这些美国学界的大人物,基本上一生都呆在哈佛。

为了稳定教授队伍,美国一般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都试图聘请那些在学术上极有影响的教授为终身教授,这是许多人后半生一直呆在某校的基本原因,终身教授一般也称作某大学的讲座教授。在一般的讲座教授以外,还有以某人名字命名的讲座教授或教授。这在西方是共同的。以某人命名的教授知名度更高,如哥伦比亚的杜威讲座教授、牛津大学的齐切里道德——政治讲座教授、剑桥大学坦纳宪法讲座教授等。这些一般以某一学科的最知名的人名命名的教席,在待遇上、类似于我国的“特聘教授”。与我国的特聘教授不同的是,讲座教授有更严格的任期,一般在两年之内,有的只有几个月或一学期。

软硬兼施——人才测评理念

美国大学的人才测评注重真才实学,可以归纳为“软硬兼施”两个方面:一方面,看发表的论文或著作,但并没有数量的要求。另一方面,看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表现。一般而言,对于年轻人才,硬的方面看重一些,对老的教授,软的方面看重一些。

在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术期刊的“档次”和文章的质量,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或《美国经济学评论》上发表10篇非常一般化的文章,没有新意或重复自己的观点的文章,还不及一篇真正有见解的文章,所以,在美国,既有著作等身的名教授,也有著述极少的名教授。1991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纳德·科斯,一生写的文章加起来只有中文300 多页,而获奖的论文竟是1937 年的论交易成本的文章,他的第二篇重要文章是在1960 年发表,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芝加哥大学当几十年的名教授,新制度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都是在他的思想启发下出现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怀尔斯教授。当时年仅32岁的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就被学校大胆地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怀尔斯埋头做数学研究,九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普林斯顿大学各级领导“九年不问怀尔斯教授在做什么”,沉寂了九年后,怀尔斯一鸣惊人,终于以长达130多页的论文终结了数学界最难的题目——“费马大定理”。声望和荣誉纷至沓来。1995年,怀尔斯获得瑞典皇家学会颁发的罗尔夫朔奖(Rolf Schock Prize),1996年,他获得沃尔夫奖(Wolf Prize),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不得不令人感叹普林斯顿大学开放而包容的教师政策。

面面俱到——工作评审

美国大学任教的教授一般每年都要对其在过去一年的成绩进行一次书面汇报,该报告经系主任审阅后写得出对该教授的书面评语,然后交学院备案。工作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以全美排名第三的佐治亚理工学院为例):

1.教学

在美国,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授的最高职责,只有担任课堂教学的教师才能被正式称为教授,否则只能是研究员。课堂教学包括课时量和学生评估所得的分。课时量是和本系其他教授相比而论的。学生评估教师授课的质量是根据校方统一给定的题目来打分的。学生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是该教师教学成绩和水平的集中表现,该成绩是要被校方存档并作为未来提职和升终身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在每一学期结束的两周前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书面答分,主要答分的项目分类比较详细,一共有十几项,每项答分是从5到0分好坏六个层次供学生无记名选择。根据这些答案,经过校方统一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将得分将被存入该教师的档案。

2.科研

科研汇报的第一个要求是本拿到的科研基金,报告应列出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项目的名称,基金数额,基金来源和基金的起至日期;第二个要求是本撰写的基金申请书的题目,申请部门,金额,本人的贡献和申请的结果;第三个要求是本撰写和发表论文的情况,包括书的章节,正式期刊的文章(发表了的和正在受审的),会议文献等;第四个要求是在国内外专业会议上被邀请做特邀报告和自己发表报告的情况。

3.服务性工作

教授对本系、学院和学校的服务性贡献,对专业学会的贡献,包括组织会议,学术带头和促进学科发展等,对专业期刊的贡献,包括编辑,审稿和制定发展计划,参与国内外重大基金的评审等,因为它标志着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地位。

4.获奖情况

列出本的获奖情况以及该奖的重要性和被承认程度、下的奋斗目标和重大举措、专利申请、目前所从事的研究的题目和简短索引,以及人员分配情况等。

工作汇报提交给系主任之后,系主任按照材料情况进行打分。综合评估后,根据打分的结果,教授可以被分为四个类别:

A:对教学和课程发展有突出贡献但研究属于中等平均水平者

B:教学和课程发展属中等平均水平但具有杰出的科研能力者

C:教学和课程发展以及科研均属中等平均水平者 D:教学和课程发展以及科研都具有杰出贡献者

从以上的分项来开,比如作为一流大学并以研究为主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它的中心点还是教学和培养人才。学校的顾客是学生,而学校的产品也是学生,这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美国任何教授都必须课堂教学,而且一些本科生的基础课往往是由有名的教授来担任。学校对研究也是相当的重视,因为它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声誉和排名,但没有一处提及SCI和片面追求发表文章的篇数。同时,在校内外的服务性工作也是很重要,因为它和学校的显示度有关系。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1893-1979)说过一句话:“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这句话正是美国大学重视教师质量的写照。美国比较成熟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起到了关键的发展作用。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的,应该是其精细全面的各方考量,多元化和灵活性的评价处理。这样,既能保障高校教师安心教学和科研的权力,又能鞭策高校教师在真才实学的学术高峰上步步攀升。

(参考资料:《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给我们的启示》、《美国大学如何评审教授工作成绩》等文献。)

第四篇: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默认分类 2010-12-27 14:26:20 阅读8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余艺文

摘要:美国学校管理者对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全国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是地方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优质教学的标准是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一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是美国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美国学校管理者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体系多种多样。评价计划通常由学区管理者制定,由地方教育委员会通过。无论是全国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还是地方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别注重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源;强调教师的教学产品即学生发展的情况;重视教师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知识与必备教育科学知识三者的整合;重视课内教学向课外学习的延伸;重视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同步;重视教师教学评价与“师导师”指导制的结合。尽管美国各州教师评价标准不一,但评价的核心内容都是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三个方面为主。

一、美国教师评价的重心---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不是教师本身,而是课堂教学。具体地说,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应该是二维的,一个维度是教师的教;一个维度是学生的学。即: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教师的提问技巧和讨论技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间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美国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点是看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掌握了学习技巧。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从课本中选出一个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试卷~进行测试~评出分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内容~讲授下一部分内容。而以标准为基石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帮助学区和学校开发或使用课程,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生表现数据作出课堂、学校和社区层面的决定;开发学生信息数据系统;制定成绩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设计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

(二)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设计步骤

第一步:明确标准,熟悉标准的内容知识。例如,这个标准所要求的是哪些内容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哪些是核心的观念?教师对学生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有什么了解?

第二步:设计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例如,要求达到哪种水平的成绩目标?哪种形式的评估与这一成绩目标最匹配?评估能否提供学生多种选择来表明他们知道的东西?

第三步:阐明成功的标准,确定对学生的期望。例如,教师期望在对学生进行评估中能看到哪些高质量的具体的特征?进行这一评估哪些前提条件是必备的?

第四步:给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计划教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适当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将怎样考虑评估所要求的前提条件?教师计划的教学是否考虑到每个学生?所有学生是否都得到了适当的指导和反馈?第五步:进行评估,要学生来完成评估。例如,评估说明是否清楚?学生是否知道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学生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哪种类型的帮助?

第六步:选择评分表,决定学生应当在其他表现上有哪种水平和类型的反馈。例如,教师是否要求所有学生都获得每一标准的反馈?所有的标准的权重是否一样?

第七步:制定表现标准,编制红字标题或其他形式的评分指南。例如,教师希望有多少表现水平来描述“超出标准”和“没有达到标准”?教师是否能区分每个水平上功课的具体特征?哪个水平的表现是符合标准的?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确认要达到的目标。

a.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b.学生明白他们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c.设计活动使学生理解课程要求和一些基本的概念。

d.活动的设计要围绕帮助学生掌握日益复杂的知识、技巧和理解力。

e.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课程内容。

2.搜集能接受的材料。

a.用多种手段不断地检测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要达到的标准。

b.教师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所期望的要求。

c.学生积极参与检查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

d.学生掌握知识和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

3.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a.学生知道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怎样达到这一目标。

b.教师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基本概念的理解。

c.以课程内容和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d.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独立的或合作的学习活动,不断地探讨、询问、研究。

e.教师确保每一位学生能掌握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能恰当地解释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f.设计的问题要侧重探讨原因和过程,而不仅是单纯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脱离情境的记忆题。

g.鼓励学生通过自评、反思来培训、演示、修正、提炼他们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h.为学生提供机会,以书面或口语的形式来展示和输出他们对知识、技巧的理解程度。

(四)创设课堂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的创设是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的大小,教室环境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信息技术的使用,学生学习标准的公布、张贴和学生小组活动形式。2.创设一个公平、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里,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和学生

都在寻求知识,学生和教师都以学习为自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反映出对学习成就的高度期望,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学生敢于提出冒险性问题。当学生提出荒唐问题时,不会感到被嘲笑,学生相信教师在认真思考他们的问题,教师会对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尊重。3.推进社区发展和小组责任感,学生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合作小组的成员,遵守小组规则。教学计划能反映社会发展要求,与课程标准一致。师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注意关心特殊学生。4.建立学生行为准则并加以维持,学生知道所有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张贴在墙上,奖惩分明。家长知道学生行为准则。教师是师生关系、家长和学生关系的榜样。5.教学程序有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课程,总结归纳教学,上下衔接自然,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参与自评和反思并有明显的师生交流。6.安排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有监控时间的手段,教学材料准备充分,各种教学活动安排井然有序。教师不断评价学生的学习,不断加深和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有课外学习、丰富知识面的机会。

美国各州中小学每一学科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人手一册课程标准。在教师评价中,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特别是了解每一年段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全面了解本学科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课程标准,而且要了解同年级跨学科

所涉及的内容。教师之间经常交流教材所涉及的交叉部分,在教学中互相补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英文文学课,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一篇论文或一本书,对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写一首诗或一篇短文。将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又如,圣地亚哥郡教师评价指南中要求评价者检查听课时要注意以下内容:1.黑板上或教室的墙上是否张贴有学科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目标。2.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3.学生是否知晓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4.学生是否在投入学习活动,如参加讨论,做演讲,参与小组活动等。5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教师是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如学生互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分析、比较、归类等技巧。6.教师是否采用了具体的策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7.教室展示的学生作业是否超过了一个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课程标准进行。

二、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自主性;三是“善学”,即创造性学习。美国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

系。课堂教学一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选择学生将达到的标准。2.设计一个评分指标,以便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3.创设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要达到的目标。4.设计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5.用评价数据给学生提供反馈。6.重新设计下一步教学。

例如:普莱士中学纳塔夏(Natasha)老师上了一节训练学生英语写作的公开课。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如下:1.教学要求:学习写作技巧。2.教学内容:改写句子并对所改写的句子进行评价,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改写句子,使之流畅。3.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改

写的主要技巧,使写作更合理,更规范。4.时间安排:这一节课总授课时间70分钟,时间安排是:第一,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里找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将它改写成五个不同的句子,即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改写。第二,用5分钟时间写下学生是怎样修改句子的。即:是改掉了多余的部分,还是重新安排结构。第三,用5分钟时间向同桌解释自己改写句子的目的。第四,用5分钟时间分组讨论总结。每组选一个代表将大家在修改句子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写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张贴在墙上。第五,教师用5-10分钟时间将各组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随时提问。第六,师生再用10分钟时间将改写句子技巧归纳成两部分,即内容改写和编辑需要改写。第七,归类后,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思各自修改句子是采用了两类技巧中的哪类技巧。第八,最后20分钟,教师发放一篇短文,让学生用所学技巧进行修改。整节课70分钟,教师只用了15分钟分析讲解,其他时间都是学生小组活动或独立练习。

在评价这节课是否成功时,听课教师讨论、评价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听课记录写下的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记下了参与活动的人数。在评价这节课时,教师们一致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第一,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

碰撞的机会,教师熟知教学内容,师生和生生之间有互动。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环境。第二,80%的学生掌握了所要达到的目标,知道修改句子的技巧。第三,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第四,教师自始至终监测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估。学生也参与评价其他同学的句子。本节课教师只用了15分钟时间授课,其他时间都是学生活动。在美国评价者看来,学生参与度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性发挥如何的主要指标,优质的课堂教学的概念是让学生动脑思

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都达到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与我国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完全不一样。如果学生愿意学习并积极投入学习,将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日本研究者龟口蕙治将学生学习方式和记忆的效果作了一些比较,结果如下: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记住5%;学生自己阅读,能记住10%;使用图像,学生能记住20%;演示试验,学生能记住30%;课后讨论,学生能记住50%;演讲后,让学生练习,学生可以记住75%;而学生互教、互学、在做中学,能记住90%的内容。

美国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地思考,教师是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角色的变化

使课堂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三、美国教师评价的重点---合作精神

美国教师评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不单是形式上课堂的课桌椅合并成小组形式,也不只是课堂上多一些学生间的讨论和对话,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在分享成果当中,既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教师在教学中,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主要追求的目标。他们常常把教学内容组合成为小组成员经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的成果,以集体的成果展现出他们的成绩。例如普莱士中学的英语教师琼?盖彼(Jan Gabby)在检测学生的诗歌掌握情况时,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的。三天前,教师就布置了诗歌表演作业。她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选一篇诗歌,分人物角色表演,并解释每一句的意思及结构。学生组长安排不同的同学准备不同的内容,有的查找诗歌作者的情况介绍;有的分析诗歌,找出押韵的词、韵律安排或其他,有的总结诗歌大意;有的准备朗诵。在表演课上,学生小组争着上台表演。他们分工合作,把诗歌内容和写作技巧解释得清清楚楚,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美国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有时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的评判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或相互评价来完成的。如演讲课上教师布置学生找一篇已发表的故事进行演讲。要求是:根据故事内容用不同的声音,简单的手式和节奏表现

不同人物的性格,把演讲制成录像放给全班同学看,每人只能占用10分钟。学生花了两周时间寻找资料,阅读理解,反复操练。两周后,全班伺学一起看录像,分别进行评论。每个同学找一位搭档相互评论对方的文章内容、声音、眼神、表情、动作等。互评之后,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评。有一个学生在自评表上写道:我认为我应该得A-,因为,第一,我选的文章内容很好(她选了一篇关于黑人小女孩努力成功的故事)。第二,我认真准备,花了很多时间。第三,尽管我还有一些语音错误,但比以前进步多了,老师和同学们应该看得到。教师按照这位学生的要求,给了她A。这种学生互评、自评,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合作体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获得他人承认的满足感,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需要与他人合作,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发展。

美国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是项目作业。特别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时学生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准备器具,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指导,有时三人或四人一组做一个项目。教师检查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有表演和展示作品。这样既培

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评分时,美国教师常常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教师会问学生“你认为你应该得多少分?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美国教师认为,让学生合作批改作业和互评是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在批改作业和相互评价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主要参考资料:

1.Grant }iggins and Jay McTighe.Under-standing by Design.1998.64.2.Charlotte Danielson.Enhancing ProfessionalPractice.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1996:

3.Interstate New Teacher Support and Assess-ment Consortium.Mssode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Teacher Licensing and Development:A Resource forState Dialogue.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ChiefState School Officers, 1992.

第五篇:幼儿园环境评价

一、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年龄小,缺乏最起码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认识最初只能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因此,墙面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1、在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袤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飘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幼儿们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造型上,应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的感知。墩实、稚拙的模样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设计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之处——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例如滴着口水的舌头、咧着的大门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张嘴的大头靴会更令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3、内容上,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新生入园,看到自己的照片贴在活动室的墙上,他会认为老师早就认识他,减少了恐惧感,能很快的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我园的墙面装饰画不像有的幼儿园悬挂名人佳作,也不是耐人寻味的抽象画,因为这些作品离幼儿生活太遥远,幼儿不易接受。我们在走廊、楼梯悬挂的是幼儿作品,还有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鲜艳,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二、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福禄培尔说:“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有年龄、性别、个性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小班活动室的墙上布置多种不同情态的拟人化的动物比布置山水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同样是新学期,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我们把孩子的照片贴在墙上教师创设的“幼儿园”园景中,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墙面上的照片说“玲玲在幼儿园里真高兴……”并将这一墙面添加滑梯、草地等变成“我在幼儿园的哪里?”并不断改变照片摆放的位置,旨在促进小班幼儿愿意说。中、大班的墙面以“我长大了”、“升班了”为主题,配以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等画面,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班还针对自己班孩子的兴趣、爱好,创设了“每日一句”,每天学说一句完整话或者礼貌用语等;“每天新闻”,讲述自己发现的新鲜事以及最近国际国内的大事;以及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成的内容开辟的“讨论天地”等等。使教师在墙面布置中开始逐步转换角色,由单一的决策者到倾听者、合作者。这些多元角色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更多的聆听到幼儿的声音,注意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人在自身水平上的提高。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四项”原则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如何达到让墙壁说话的目的,使墙壁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发展,我园遵循了“四项”原则。

1、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创设墙面环境时应目标明确,而且要把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至每个具体的活动中,以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创设环境。如:我园中四班开展的“瑞吉欧多元化教育中国化教育研究”试验课题,他们的墙面装饰就很富有特色,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中。每两周都有孩子们的生成内容展示在“讨论天地”中,“大树生病了”,我们来讨论“由哪些害虫引起的?”“我们应怎样帮助大树?”每个小朋友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整理并配上图片,这样的环境也让其他班的孩子收获不少。还有他们的“每周一星”,根据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展示每个孩子的不同作品、不同理想、不同爱好,让孩子们在其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找到自信。小一班的“美术作品区”,老师开始画了各种各样的树,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涂染树叶,手指点画小花、红枣,用小手印枫叶,撕纸粘贴各种水果等等。瞧!一面以“树”为主体的墙壁能让孩子们把小班的绘画技能都展示出来,同时还能对孩子们进行计算、语言、德育等方面的教育。

2、发展性原则。墙面环境的发展性是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分期变换创设的。如:小班初期,幼儿绘画技能有所欠缺,教师共同和孩子合作创设环境,像前边所说的小一班,老师画树,孩子们添画树叶、小草、水果等。到了中班,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很丰富,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增加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到了大班,孩子们对个人画展不感兴趣了,老师针对有的孩子会照相,提议孩子们开设“个人摄影展”,使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又有所提高,并且这一活动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能随意、盲目,而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现有水平做整体考虑,使环境创设服务于课程环境的发展。

3、幼儿参与的原则。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过去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墙面环境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身成长都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4、动态性原则。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创设帮助幼儿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壁画时,有的老师采用留、变、添、减的方法。如表现树木的变化,春天让幼儿用皱纹纸拧迎春花、团桃花粘贴在树干上;随着气温升高,让幼儿取下迎春花、桃花,添上叶子、补上桃子,表示夏季枝叶茂盛,花儿结果;到了秋季,再让幼儿把绿叶换成黄、红、棕色的叶子,并表示出叶子飘落的情景;冬季来临,让幼儿取下叶子,换上白色的棉花,表示积雪,以及剪贴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落满白雪的青松。这样,四季的景色在幼儿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动态的环境还可以根据国际、国内和园内大事不断变化。如:今年春天的“非典”,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创设宣传栏,制作大型的“抗击非典”主题画,不但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还能培养幼儿关心国家大事,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又如:今学期我园的家长会别具特色,我们通过“参与式主题家长会”的形式召开,家长朋友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幼儿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见解,分组整理书写出版报,教师装饰展出。这不但成为一种很好的墙面环境装饰,还是我们教师、家长互相学习的一种很好形式。我班还把家长会开展过程的照片展出,作为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的很好教具。“上面有我爸爸!”“还有我妈妈!”孩子们看到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欢呼雀跃,教师乘机进行教育:“爸爸在和阿姨讨论,小朋友玩完玩具会不会收拾?宝宝吃饭从来不挑食。”这种方式幼儿容易接受,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作为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其特定的环境设置,必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是儿童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早期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改善幼儿生存环境、提高幼儿生存质量、创造环境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要具有保育性质,又具有教育性质;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一)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幼儿园是幼儿长期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场所。在幼儿园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有赖于系统的数学,更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这种熏陶和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有益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害的。由此可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幼儿园环境从其存在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其中室内环境包括教室、走廊、活动室等;室外环境包括操场、园门、门厅等。从其组成性质来分,幼儿园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设备等有形的物质。幼儿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它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共同构成了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尽管与物质环境相比,精神环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身处幼儿园的老师和幼儿的心理活动与社会行为,乃至这个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的影响力。

因此,幼儿园环境既包括人的因素,又包括物的因素;既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环境如同教师一般,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在各种尝试中使用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幼儿园环境也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体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1.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就是“刺激——反应联结,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预测刺激”。幼儿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一种刺激条件,可以有目的地塑造幼儿的某些行为习惯。一旦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就可以影响或促进幼儿特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通过地板上的小脚印提示该区角的活动人数,这种地面的创设就是对幼儿行为的预期,即暗示进入该区角人数与小脚印数相一致。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就能替代教师的指导语,成为行为习惯的提示。

根据幼儿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将学习内容或成果展示在幼儿园的走廊、教室内,或是在环境中创设问题情境等,通过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呈现学习内容,延伸学习活动,从而发挥其介入功能。

例如,在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和家长一起搜集来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模型等分门别类整理后,展示在教室的四周,让人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之中,从而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此外,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如小石子、砖块、贝壳、木块等,在户外场地上铺设了形态各异的小路,孩子们通过用脚踩、用手摸来感知光滑、粗糙、宽窄、长短等,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有效地引发了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与愿望。

2.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

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物体之间的交流少不了环境的支持与介入。幼儿园环境的诸多方面,如环境布置的内容及其营造的氛围、活动空间的安排及活动材料的投放等,会通过影响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交往对象的数量等来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幼儿园的教室内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区域便于幼儿在人数不同的小组中进行合作式学习,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竞争与合作更容易一些,也便于教师进行观察、倾听和记录;区角内的各种工具、材料和设备放在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让孩子们在那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姿势自由自在地、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索、学习;在幼儿园的楼梯下、走廊尽头或是教室的一角设置私密空间,满足幼儿到这个小空间里安静地休息,或与同伴谈心,使内心得到一种释放或安慰,等等。就像马拉古兹所言:“教育乃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所构成,也只有„环境‟中各个元素的参与,才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

另外,幼儿在与教师、同伴、家长共同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表达自己在遇到困难、疑问时沮丧、郁闷,以及完成任务后的喜悦等,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人际交往的规范和技巧,进而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下载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评价5篇

    一、某机场建设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噪声二类地区,所在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项目主体工程由1条跑道、2条平行滑行道、4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6条跑滑之......

    环境评价合同书

    环境评价合同书合同登记编号:项目名称:委托方:(甲方)服务方:(乙方)签订地点:签订日期:有效期限:年月日至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项目的技术服......

    环境评价总结

    第一章 ㈠我国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步尝试阶段、广泛探索阶段、全现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阶段。 附: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

    美国的环境与资源

    美国的环境与资源 电子信息工程 陈晓丹 3080103112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紧张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并且遍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

    美国教育评价拓展论文

    摘要:美国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的屏蔽价值关注“目标达成”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价值渗透关注过程的“方案评价”阶段、20世纪70年......

    环境评价期末考试题

    考试题: A声级 温度层结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 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流程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的信息及获取途径 多因子指数评价的数学方法 计算:水环境评价:Bod模型,对渔业的影响?......

    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

    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 1.5.1 主要环境问题 HG生物质资源工程建设主要环境问题是: (1)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 ①工程建设改变厂址区域土地使用功能,项目施工活动是否造成植被破坏......

    医院环境评价报告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 环境影响报告书 小组成员 尹智能(200911013108) 赫英良(200911013105) 杨凡(200911013107) 王子杰(200911013132) 1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