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土司文化

时间:2019-05-13 10: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家族土司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家族土司文化》。

第一篇:土家族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

据资料搜集证明:茅冈土司内覃姓最盛,其次为田、向、彭、黄、庹、罗、秦等姓,这些姓氏全都是当地土民。经过几次征剿和通婚,特别是“改土归流”后,汉民族逐渐增加,茅冈也杂居有土汉苗族的人民。

茅冈土家人的个性:刚劲淳朴,勇于拼搏,守其信义,敢于追求争议,不惜自我牺牲,其类皆衲于言,而敏于行,易激愤,不善言巧。这就是土家族山水造成的“辛辣精神”。茅冈土家族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土家族因受种种条件限制,有语无文。存于乡间土语略举稍许: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本地人的意思)祖父叫爬铺,父亲叫阿巴,母亲叫阿业,叔叫安杯,叔母叫业捏,兄叫阿可,弟叫阿矮,儿子叫卵必,女叫必优,孙子叫惹必,孙女叫惹必优,外祖父叫嘎公,外祖母叫卡不,吃饭叫直戛,大米叫司里,肉叫食,碗叫切必,筷子叫不支,茶叫(日阿)泽,喝杯茶叫(日阿)泽、拉术服等等。土家族语法有一显著特点,即多为倒装语,如公鸡叫鸡公等。目前还流行的土家语言有:哈太(不懂),哈拉糊(傻瓜),冲(枪),赶仗(狩猎)放快(早晨说龙蛇虎)等等。土语地名有:杉那子、毕笼、土家旮、哈溪等等。

茅冈土家族服饰:男人裹青头巾,穿青灰色对胸布扣上衣,下穿青兰色大裤脚,脚穿草鞋,雨天带脚马。女人头插水红色小花,带银耳环,银手镯,上身穿绣花边青兰色满襟,下穿青兰色绣花边大裤角,脚穿绣花鞋,不裹脚。

土家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并且贯穿于广大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如开荒锣鼓、薅草歌、澧水号子、放牛山歌、散花调等等。乐器主要有唢呐、大号、二胡、锣鼓等。特别逢年过节、集会就要跳“摆手舞”、“唱山歌”、“踢踺子”、“打飞棒”、“摔撑腰”、“卖龙车车”、“金二排”等。春节期间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是闹“花灯”、“阳戏”(俗称杨花柳)、“武术”、“气功”常伴于“狮子灯”、“龙灯”表演。各村寨还札有二、三丈高的“秋千”,男女青年打起来最为壮观。

茅冈土家族信仰与禁忌:土家族人崇拜祖先迷信神鬼,如供奉“大老爷、二老爷”(土家先祖)和“龙王三神”、“黑保大神”,并把士老司(巫师)、土医奉为尊敬的人。多数小孩在三至九岁的时候都请土老司“渡关”、“还愿”、“托帛”、“泼水犯”,如果成年长期生病,请郎中治疗不愈,就请土老司祛邪,土老司身穿法衣,手执宝剑,为病人“赶鬼”,还要“上刀山”(把罐头烧红),“摸油锅”(把油在锅里烧开),最后是“砍草人”、“扛马脚”(马脚抬着神飞天坎、溪坎)等。

土家的禁忌较多,如:过年吃年饭不能喝汤,年初一不准向外泼水,不能扫地,不能向外倒垃圾。早饭前不能说龙、蛇、虎、猴,早晨听见乌鸦叫是不吉利。进主人的屋不能脚踩撑架鼎(土家多在火坑用鼎罐煮饭吃),借水桶不能送空水桶,或挑担水,或在门外改双手提空桶送进厨房,借药罐不能送,只能主人去取。买药不能背,只能提在手里,嫁出去的女回娘家不能夫妻同房,妇女坐月后,母亲去陪女同房,三十天时,母女一起回娘家坐十八天,才能回婆家。寡妇不能引新娘入洞房等。

《六月六日——覃垕忌日》:茅冈土家族确信六月六日是覃垕被朱元璋的大将周德兴利用朱思济(覃垕的女婿)把覃垕从千山万峒中骗出来抓去杀害的,其时间按《明实录》记载的几件大事可以推断:明洪武五年(1372)四月长江大水,汤和入川大军在三峡被阻隔不能入川,便派曹良臣等约六万人增援周德兴围攻覃垕起义军,七月西上行军,六月六日覃垕牺牲时间是真实的。

茅冈土家族纪念覃垕的方式,这一天不晒衣,不晒书,以表示对覃垕的哀思,同时举行大的群众集会,“跳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司舞”、“气功”、“武术”表演等。“卫所区”的土家人,这天都晒皮袄、棉衣、字画。附会意思是免得蛀虫蛀坏覃垕偶像。(传说朱元璋杀害覃垕后,天昏地暗,闪电雷霆,朱元璋传圣旨扎成覃垕偶像,让他世世代代坐“位”七天。)

《过赶年》:茅冈土家族是腊月,月小二

十八、月大是二十九日下半夜,最迟天亮以前吃完年饭,这叫做“过赶年”。意思是土家族常被外族突然袭击,以防三十外族袭击,故提前一天过年。过赶年延至今天,只是一种传统从俗而已。

《赶仗》:茅冈土家人,一到冬天,很多男人,身背火枪,领着猎狗,去大山中“赶仗”(狩猎),一旦打得野兽,实行一种特殊分配方法,即至将死兽双脚捆绑好为止,所有到场的人平均分得一份,山中野物,见者有份,枪手则分得兽头。这种分配方法现在仍然在实行。

《打白工》:茅冈土家人,凡是私人建房、挑新田、开新塘、嫁女、结婚、老人丧事等,一律实行“打白工”,帮工者只在主人家吃饭,不取任何费用,不计任何报酬,不管五天十天都一样。尤其是丧事,不用主人邀请,同村同寨的乡邻会自动前往帮忙,不计任何报酬。

《婚俗特异》:茅冈土家人除了同姓不通婚以外,还有庹田二姓,覃秦二姓互不通婚。据说庹田、覃秦在大庸原来都是一姓,在历史上为了逃避“族灭”之灾,才由田、覃改庹、秦。截止目前,庹田、覃秦基本仍不开亲。

婚姻嫁娶礼仪:茅冈土家族的男女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娘之言,部分也有男女对唱山歌恋爱,但结婚都必须遵照繁琐的礼仪,如经双方父母同意后,要经过“订八字”、求婚、送上头礼、出嫁、迎亲、拜天地、拜父母、闹房等等。

闺女出嫁,家族陪以嫁妆,如:被、棉套、衣物等,闺女要在出嫁一月时间对长辈哭嫁,一直哭到嫁为止。男方到女方娶亲,女方族人在大门外拦门(摆两条长凳),男女双方的“迎亲”和“来亲”进行对话,答对了才敞开大门,让大轿进门,否则不准进门,如果两家新娘大轿在路上相遇,双方要停轿,新娘互换小手帕,然后各走一边通行。新娘进屋拜天地时,男双方亲不能当面在堂前,而是避在屋后(防止新郎新娘拜天地时,外族突然袭击)。新娘入洞房要“抢房”(看谁先进房今后就是主人),给新娘新郎送的“交杯茶”,双方都不能喝,只是接好放下。女子哭嫁,有的从婚前半月开始,有的从“上头”后开始。

《大丧夜唱丧歌》:茅冈土家人的老父老母去世后,举行“大丧夜”追悼活动,入夜近亲进邻的男女,都来点香扣头,哭诉一阵,同时打“围鼓”、吹“唢呐”。半夜以后,一些人就绕殡而行唱“丧歌”,直到天明,子女直接亲属都不能入睡,老母就唱“十月怀胎”、“二十四孝”、“目连寻母”等。挽歌:父母一梦入黄梁,永离幽冥痛感伤,生我深恩愧未报,养身大德怎能忘,鹤声啼断层悉云锁,猿泪洒干恨雨扬,更有许多添愁处,檐前滴水情愈长。安葬前要在灵前摆桌吃“分家饭”,给死者同样摆上一份。

《上梁》:土家族人把起新屋作为人生最大的喜事之一。因此,起屋时除选好屋场和设计好房屋试样外,把立架上梁作为根本吉兆,主人对此特别重视。上梁分选梁树;做梁画梁;吉日良辰上梁(即立屋当天)。上梁由主管木匠和请当地一位贤人进行赞梁,一问一答,如问:主梁主梁,生在何方,长在何地,何人见它长长?何人拖斧砍树?何人来把尺量?答:主梁主梁,生在峨眉山上,长在九龙头上,张郎拖斧砍树,鲁班来把尺量„„开始上梁,二人又唱:乙: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欢欢喜喜上屋去,要为主东赞主梁。甲:手端茶盘四四方,张郎造就鲁班装,四角造起龙凤样,金漆盘子摆中央,手攀梯子把梯上,满堂宾客喜洋洋。乙-:上一步,一步高升,天官赐福金满堂;甲:上二步,二步成祥,永保主东出贤良,万代富贵金满仓;乙:上三步,中三元,刘备关张访大贤,南阳有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下高岗。„„上十步,十美十全,张郎鲁班下凡间,修起高楼和大厦,主东富贵万万年。二人上至屋脊梁时,赞者喜气洋洋赞道:鸽子翻坐梁头,恭喜主东楼上楼,自从今日

上梁后,衣食住行样样有。另一人赞道:坐梁头观四方,主东住的好屋场,前面八步朝阳水,后面八步水朝阳。两人各坐一头边饮酒边赞一阵后,开始抛粑粑。首先是给主人做的两个大粑粑,赞梁者问主人要富,是要贵?主人答富贵都要。于是赞者将粑粑抛给主人,主人在下面用宽布接着。然后赞者将若干小粑粑往人群中抛,大家故意争着抢粑粑闹着玩。接着就是亲友用各色布挂在梁上,表示祝贺,谓之“搭梁”,此时鞭炮齐鸣,山乡一派沸腾。

《岩墓葬》:从前茅冈土家人曾实行“岩墓葬”,就是茅冈的七年寨西南的悬崖上还有岩墓葬遗址,青安、罗塔也有发现。

《土民的住房》:土民的住房都很简陋,多系低矮的茅棚草舍,少数土官拥有土砖木柱瓦房。

第二篇:恩施土家族土司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措施(本站推荐)

恩施土家族土司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建议

(李光柱,学号1209070107,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1201班)摘要:恩施土家族土司城文化遗产较为综合性的展示和反映了土家族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在长期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既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还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土司城的保护与开发至关重要。

关键词:恩施土司城文化遗产现状建议

一、恩施土司城文化发展现状

1恩施土司城文化简介土家族历史十分悠久,是远古巴人的后裔。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使得恩施地区建立起了土司制度,所谓土司制度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

1而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当地地方的土皇帝。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

土司城便是土司王和贵族进行管理领地、居住和生活之地,土司城一般是该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土司城文化是主要以土司城为依托集建筑、礼仪、服饰、语言和民俗民习在内的综合型文化。

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的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占地面积300余亩。恩施土司城是现今恩施地区保存最为完整土司文化遗址,现在恩施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发展成了综合型4A级旅游胜地。土司城主要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2。其历史地再现了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较为详细的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2恩施土司城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土司城文化遗产在相关专家的呼吁下,政府部门拿出了大量资金对其进行的全面的维修,现保护较为完整。但就其发展来说,恩施土司城和大多数文化遗产一样,也是通过发展旅游,吸引游客的参观来带动起其基本运转。恩施土司城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宣传和发扬其文化:

(1)民族建筑大发光彩。恩施土司司城在管理人员的保护和维修之下保存较为完整,其较为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恩施土家族人无比的聪明才智,由暗含着一年的4季、12月和24个节气的4层楼、12根柱、24根梁精雕细刻而构建的纯粹榫卯木质

结构的土司城门门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的风雨桥;由333根柱子、333个

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

合而成的土司九进堂无一不展现出了古老的土家人无以伦比的高超建筑工艺。

通过旅游,土家人将自己的建筑工艺展示个世人,使之大发光彩。

(2)民族歌舞广泛传播。在土司城内有专业演员为游客表演土家族的民族歌舞,像

土家族的舞蹈《摆手舞》、《撒尔河》,歌曲《龙船调》《六口茶》,这些歌曲舞蹈

是从土家族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让人们更能深入地领会到古代恩施土家

族人的生活面貌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精神世界。

(3)民族服装光彩耀人。土家族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也曾产生过自己的服饰文

化,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日常生活中还穿戴土家族的服饰,恩施土司城内较为

完整的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土司王的服饰,同时现土司城的工作人员都是穿戴着

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其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土家族服饰文化。

(4)大量的民族文化节目:土司城每天傍晚时段就进行一些节目展示,如进行的 “黉

庐严子课读授业”、“风雨桥上唱迎客歌”、“月亮湖赏竹排情歌”、“廪君祠敬3;还有 清明时节进行公香祭神灵 ” “争 当 土王乘龙快婿”、等场景表演 ○

祭廪君、四月份举行的“牛王节 ”、具有民族特色的七月“女儿 会”、秋季的“椎 牛节 ”等重大民族节日举行的主题活动,使土司城文化的建筑文化与民

族文化之间产生完美互动。

二、恩施土司城发展中的问题1.土司城经营体制不明确,条块分割、多重管理现象严重。目前,恩施土司城还是一个事业单位,虽然表面上归恩施州民族宗教委员会管理,但恩施其他行政部门对其管理干预较多,民委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管理。同时,土司城文化遗产虽然采取的是市场导向的经营方式,但考核经营者业绩还是行政方式,对其经营贡献并没有随着业绩增长而给予一定鼓励。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有对土司城文化遗产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现在完全属边于边走边计划的状况,这些使得经营者和管理者既无方向也无动力,将对土司城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周边环境与土司城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的整体效果。恩施土司城地处恩施市城郊,景区周围现代化建筑林立,在景区内便可看到景区外的现代化建筑,同时景区内部乱摆乱搭现也较为严重,许多景点售票点便直接设置在景区内,加之验票窗口内移,这些都破坏了土司王城的整体效果,影响了土司城的大气恢弘,给游 人的视觉冲击和内心感受会打一定折扣,这些严重的影响到景区的整体效果,使人感觉周边环境 与土司城不协调,让人感到生硬。

3文化综合性、立体性开发还不够。现在土司城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经营方式就是发展旅游,而旅游又是主要依托参观民族建筑、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遗迹等静态文化,动态文化开发十分不够,没有像丽江印象一般的能较为全面反映和体现出恩施土家族文化的动态节目或项目。

4、经营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过低。恩施土司城团队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具体可分为管理层、民间艺人、表演人员、导游人员、安全保卫人员、门店经营人员等几个部分,由于人员构成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素质过低人员的一些不当言行会给参观者带来十分不良的印象,这将影响文化遗产德尔长期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表演人员和导演人员素质不够将会导致民族文化演绎和表现度不够,这直接影响到土司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三、恩施土司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建议

作为土家族文化重要标志的恩施土司城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土司城的未来发展和整个土家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土司城的正确保护与开发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立专门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其他政府部门对其管理土司城,并赋予其独立管理和经营土司城文化遗产的权利;另一方面,尽快明确制定出其土司城的管理体制,最好实行政府部门管理和公司经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土司城的日常经营管理交给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大致发展方针和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保证公司对土司城进行市场化经营的过程中不作出危害文化遗产的举措,这样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达到既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又达到促进土家族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

播与发展。

(二)政府加大对土司城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大对景区及周边环境进行维修和整改,对影响景区的建筑物进行拆迁和搬移,严禁不安要求在景区乱打乱摆的现象发生,加强对景区的管理执行力度;同时,在土司城周围进行相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连成一片土家族文化全方位展示区,加强土司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对土司城进行综合立体化开发。在注重建筑、服装等静态文化开发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动态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如在九进堂进行土司王生活情景历史再现,让参观者再次回到数百年前的历史场景中,使之近距离的亲身感受土家族的丰富文化和民俗民风,同时也可以向其他优秀文化遗产开发方法学习,如敦煌的舞剧、丽江的丽江印象等。另一方面,邀请拥有具有土家族特色技能的民间艺人入驻土司城进行表演和演示,并在政府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邀请青年人来此学习,达到既保护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又实现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政府出资对土司城的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此同时招收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从而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360百科搜索

○2恩施新闻网 http:// 2008/10

3龚志祥《恩施土司城开发经营调查分析》中南民族大学 ○

第三篇: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

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

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第三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钟义见

核心提示: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渝召开。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围绕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进行了研讨。为充分阐释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深刻内涵,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特将大会发言进行了摘录,以飨读者。

土司研究中名词概念亟须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愉)

在土司制度的研究中,对规范使用某些名词概念尚未形成共识。比如,对土官、土司概念的讨论由来已久,然未形成定论。有人坚持认为,土官、土司分别指文、武土二职,也有人认为二者实质相同。后者更多强调今天的使用,众多文献也有充分的证实。前者则忽略了更多文献的不同用法,这样表述既不准确,也不能反映土司制度的全貌。

土官一词是土司制度建立后演变为土司制度的专用语,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土司一词是土司制度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概念,且使用极为普遍。以《清实录》为例,土司出现3678次,土官只有339次。我认为,使用“土司”一词更为恰当。我建议,在今后的研究论述中应统一使用“土司”、“土司制度”。这样不仅遵从多数人的习惯,更是为了规范化。

治专史者须重断代史之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商传)

明之土司见于《明史土司传》,所谓“西南夷来归者”不过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五省。今有学者误将辽东诸卫列为土司,依据为《明史职官志五》于土官后附:“又有番夷都指挥使司三,卫指挥使司三百八十五……并以附寨番夷官其地”云云。此段文字附于土官之后,且无标题,故极易被误作土官之设置。其实,著史者于此段文字前已冠“番夷”二字,意在以有别土官。众所周知,辽东诸卫,为清起家之地,其事为清廷所深讳,修明史诸人焉敢直书其事?然于此亦不能无所记述,故含混书之。据《明会典兵部铨选》记,少数民族之官有“土官”与“夷人”之别,故分列“土官袭替”、“夷人袭替”二条,其制有所不同,虽亦有“达官”、“夷官”“依土官例”者,则更可知其非“土官”也。今日学者切不可潦草读史,治专史者,亦须重断代史之制度研究,以免误读历史。

应深化对土司制度的研究

(云南大学教授方铁)

我们应深化对土司制度的研究。1949年以来,土司制度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取得不少研究成果。随着近年研究视角的扩展,土司制度领域显现出广阔的研究情景,对诸多问题的探讨也需要深入。例如:中原王朝统治边疆的制度和做法,经历了从初期的简单、混同到后期的细致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过程,其中以羁縻治策和土司制度最为典型。土司制度可研究的问题,包括边疆地区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统治形式、社会文化、边疆各民族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过去对边疆社会史的研究十分薄弱,我们可凭借土司制度这把钥匙,打开少数民族社会史研究之门。借助土司制度,可深入探讨土司地区社会的演变史、文化传承史以及居民观念和心态的变迁史等。

土司之乱成明代严重边害之一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员李治亭)

西南地区的土司,“自元迨明,代为边害”。有明一代,270余年间,大约每隔七八年间,土司之间或土司与王朝之间就发生一次军事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土司之乱,已成为明朝的严重边害之一。入清以后,康雍乾三朝也多次爆发过规模不等的与土司的军事冲突。探索西南土司之乱的根源,是当今土司学术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土司历来“各长其部,割据一方”,必然与中央集权的体制不相容。当其势力强大时,或为其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时进入汉族地区劫夺人口,双方的冲突就不可避免;或受国家的管理体制所限,对土司的管辖不能直接进入中央行政管理体制。质言之,土司地区还没有实行郡县制,而土司自行其事,必与中央行政管辖权相冲突。土司制度被称为“天地间一大缺陷”,土司之乱,实质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清雍正时,依据国家与民族“大一统”理念,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与土司割据势力展开激烈的斗争。废土司制即废除其特权,代以“流官”管辖地方,归入中央直接管辖,才从根本上铲除土司之乱的乱源,实现了国家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真正统一。

土司研究需要进行学术转型

(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成臻铭)

我国自1987年成功地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目前,我国已有45个遗产列入名录,位列世界第二,在申遗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土司遗产申遗,无论给地方政府还是专家学者,在文本编制和基础研究方面均提出了诸多挑战,这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开展了一个多世纪的土司研究在土司遗址与土司、土司制度、土司文化的关联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学术盲点。例如,“土司”一词的语境问题,封建王朝借助土司在高原、山地、河谷、海岛等不同地域进行差异化治理的问题,土司的民族版块分布与空间变化,对以土司遗址为代表的土司遗产学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挖掘问题等,仍然有待挖掘。

鉴于此,为适应学术发展趋势,加强土司遗产申报力度,土司研究需要进行学术转型,需要在多元文化整合和多样文化并存的视域下,以广泛分布于高原、山地、河谷、海岛的“土司区”为主体对象,与国内外致于力高原、山地、河谷、海岛区域治理研究的各个学科形成理论、方法及其他研究内容的对接,进而促成中外比较研究。唯有如此,才能顺利且准确地找到土司遗产蕴含的突出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

警惕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研究存在的不良倾向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邹建达)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的研究出现令人欣喜的局面,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倾向应当引起关注和警惕。例如,一些国外学者和极少数国内学者,以一些现代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把土司的设置或“改土归流”视为东方的殖民主义,把封建国家一体化的进程等同于西方的殖民扩张。另一个较严重的倾向是将土司制度泛化,将其存在的时间上推到秦汉时期,空间扩大到西南以外的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把封建王朝的一些特定边疆民族政策均视为土司制度的内容。上述倾向有悖历史事实,必然得出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结论,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学科的构建。还有,研究中理论归纳总结的缺失和碎片化问题也值得特别重视。

“改土归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湖南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副教授罗维庆)

土司制度的推行及废除,都是在少数民族主政中央王朝时进行的,这应该是站在少数民族自身的立场上,对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封建国家考虑的结果。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封建专制制度,既无能力也没必要将深山僻野的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其直接统治范围。“欲揭上腴之征以取不毛之地,疲易使之众而得梗化之氓,诚何益哉。”就是当时统治者心理的真实写照。但当封建制度发展到其顶峰时,既无法征税,又不可驻军,只能依靠世袭土司实行间接统治的土司制度,显然不能被己非常完善的“大一统”封建专制制度所容忍。解决土司割据一方的问题,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康雍乾时期强盛的国力,保证了雍正及后继者“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土司制度的终结也就瓜熟蒂落了。“改土归流”并非是“拯土民于水火,救土民于倒悬”的民族解放,而是中央王朝以直接统治取代间接统治、仅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政治制度改革。不论封建统治者目的如何,“改土归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极其深远,不可否认导致了民族文化的迅速同化,但它同时也消除了割据,打破了闭塞,促进了交流,使少数民族群体逐渐融入了社会主流圈,形成了大一统国家的共识化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四篇: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土家族文化

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土家族文化

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土家族文化

湘西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统教育方式多以家庭教育为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土家族原有的家庭结构、传统家族观念不断发生改变,从传统的生产劳作、节庆祭祀和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民俗文化遭受到很大冲击,仅仅依靠家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土家文化习俗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传承土家族民俗文化很有必要,”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1]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掌握特有的文化技能,帮助学生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每一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有着支撑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学校教育就是将隐藏在文化深处的精神价值找寻出来,在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中,学生能够透过外在的文化事象感受到民族精神内在的价值,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因此,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学校教育,又是非常重要的,能深化民俗文化教育内涵。

2007 年,湘西州政府下发了《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施方案》,要求实施土家语、苗语与汉语”双语双文”教学工作; 2008 年,湘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率先开始,为在民族文化教育取得成果的示范性学校正式授牌,目前获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称号、并被授予荣誉挂牌的中小学校已有 15 所。根据《湘西州 2014 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州辖内共计 1,009 所学校,其中有 182所中学,233 所小学,幼儿园 559 所。目前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共有 50 多所,其中专门开展土家民俗文化教育的学校有 26 所,主要集中在吉首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和泸溪县。

近年来,随着湘西州”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广,教育管理部门加大了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土家族民俗文化教育的力度,在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时间安排、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成效显着。具体在学校进行土家族民俗文化教育的学校有: 吉首市有湘西州幼儿园、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乾城小学、州民族中学高中部、市民族中学高中部; 泸溪县有浦市镇中心完小、明德小学、浦市镇中学; 永顺县有县幼儿园、荣众留守儿童学校、芙蓉镇保坪小学、县民族中学; 古丈县有红石林中心完小、断龙乡初级中学; 保靖县有县

教育幼儿园、碗米坡镇中心完小、葫芦中学、民族中学高中部; 龙山县有县第二小学、华塘小学、里耶小学、靛房镇九年制学校、农车乡九年制学校、里耶民族中学等。由于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之间存在教学差异,因此各个学校会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课程。幼儿阶段的学习多以游戏为主,幼儿园从土家民间艺术中寻找教学资源,设计出专门的活动内容,当中最多的是让孩子们学唱简单的土家儿歌和做土家游戏。

保靖县教育幼儿园从2011 年,就开始收集当地流传的土家民间游戏,并将其改编为适合幼儿学习和娱乐的小游戏,把传统的土家儿歌《大月亮小月亮》、《柳树丫》改编成户外游戏,孩子们伴着游戏,用方言学唱土家儿歌,或是模仿当中形容的土家生活情景; 湘西州幼儿园的老师们,则是对湘西土家传统的摆手舞进行了改编创作,成为适合幼儿园孩子娱乐的游戏。小学阶段,学校开

始鼓励学生了解土家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很多学校选择将土家民俗文化同日常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通过上课认识更多土家民俗文化内容。吉首大学师院附小的语文老师,将收集的土家民间儿歌和故事传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课上唱儿歌、听故事,从中学习湘西土家的文化知识。古丈县红石林小学地处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区,在校学生中 90% 都是土家族学生; 学校利用自身特点,挖掘当地土家传统民俗文化,编写教材《我的家乡红石林》,该本教材主要介绍红石林地区的土家传统习俗,包括故事传说、土家儿歌和民间游戏。

进入到中学阶段,学校将开设土家民俗文化理论课与技能课相结合。龙山县靛房九年制学校在全州范围内最早开设土家语课程,全校实施”土家语、汉语双语双文教学”;保靖县民族中学打造”湘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特色教学,邀请众多民间艺术传承人进校讲学,其中有土家哭嫁、土家织锦、土家镏子等

民俗文化; 吉首市民族中学主要以传承民间工艺为主,校内专门设有土家织锦工作室,购买了制作西兰卡普的织布机,还聘有专业教师进行操作指导。

学校教育增强了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独特性的辨识能力。少数民族文化并非社会的主流文化,要避免出现被边缘化的境遇,就需要找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传承文化的主体,就要能够辨识本民族文化独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湘西境内的少数民族,除了土家族、苗族之外,还有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们在同一地区生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不同文化之间认知和辨识度模糊等问题。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要想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就要能够辨识自身的文化特点,避免和其他文化相互混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具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源和条件,所以,在规范、准确传授民俗文化知识

方面,优于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方式。土家民俗文化进学校,通过老师具体的讲解和理性分析,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辨识哪些是土家民俗文化,土家民俗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学校教育还激发了土家族民族文化本身的动态活性。

湘西土家族文化,如语言、歌舞、手工等民俗文化,不仅需要书籍,也需要通过歌舞表演,和手工制作来展示,这样才能凸显出文化本身的动态性。如何组织开展这样的文化活动,学校有着自己的优势。通过举办校内民间文化艺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制作的土家织锦、表演自己学会的土家摆手舞; 通过开展土家语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开口学讲土家话,或是土家山歌、或是日常用语,让语言在流动当中得以保存; 介绍土家传统节日,鼓励学生走进土家村寨,亲身感受到民俗节日的传统氛围,在欢快的活动当中认识土家族文化的历

史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艺术内涵、心理特质、宗教信仰等文化符号体系,这些文化符号内化为各自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的基本要素。”[2]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文化教育,掌握了民族文化技能,加深了民族文化认识,有效促进了将本民族文化进行世代交替的完成过程。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学校教育,利用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对传统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筛选,将文化当中独特的、优秀的、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1.[2]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

探索,2011,2.

第五篇:土家族的来历和文化

土家族的来历和文化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区。

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yuan)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人以包谷为主粮,稻米为辅,近年来以稻米为主粮的地区已占多数。这里不仅有土家风味的主食、小吃、还有各种各样的茶饮。

“合渣”“合渣”(有的地方叫“懒豆腐”),将豆汁烧开,掺进鲜青菜,煮热就饭。

“油茶汤”

配料食油、茶叶、粉丝、蛋片等。用油把茶叶炸黄后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浆时再加水稀释,烧开,投入食盐,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金包银”饭

永顺、龙山、来凤、鹤峰等地多把米和包谷掺在一起吃。即用锅添水把少量的米煮开,再拌上包谷粉煮熟,既香又而耐饿。

下载土家族土司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家族土司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沿河土家族婚俗文化[大全]

    教案 沿河土家婚俗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沿河特有的土家族婚俗文化。 2.了解沿河嫁娶习俗与其他地区有何不同。 教学用具: 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求亲 (一)访亲。 土家族山寨做......

    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研究资料整理.doc

    《从知识启蒙到文化传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双语教学”发展纪实》: 如果失去了民族语言这个载体,民族文化势将成为无根之水。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任何一个民......

    论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文化

    论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文化我是旅游管理系毕业的学生,毕业的前两年一直在张家界从事着专职的地接导游工作。在湘西生活、工作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让我对在这一片神秘的土地上衍......

    土司制度

    中国土司制度摘要:中国的政治制度涉及面十分宽泛,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无所不包,而在地方上,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行政制——土司制度,所谓土司,就是元、明、清各朝在......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

    浅谈凌云土司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凌云土司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罗宗壮杨光茂 凌云,是古泗城州府的建制之地,具有漫长的土司历史,土司文化积淀厚重,据《凌云县志》记载:从元朝至正四年(1344)岑怒木罕始为泗城世袭......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 简介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宣恩、利川、恩施等县(市),重庆市的酉阳、秀山......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