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科导案
八年级历史科导案备课人:张立文时间:2014年5月7日
课题:第三课 土地改革课型:自学验收课 学习目标:
1、知道土地改革的时间及过程;
2、认识土地改革的意义。学习流程:
揭示目标3分---自主学习15分----合作学习5分----小组分享成果15分---达标测评2分 导学内容:
一、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教材12页——13页;
二、总结本节知识点,完成练习册1——6题
预习题:
1、解放前的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中,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占有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和,却只占有至的土地。
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废除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到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
大陆完成了土地改革。真正获得了解放。
3、土地改革意义:见
页
行文字。八年级历史科导案备课人:张立文时间:2014年5月8日
课题: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课型:自学验收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成。
学习流程:揭示目标3分---自主学习15分----合作学习5分----小组
分享成果15分---达标测评2分
导学内容:
一、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教材18页——21页;
二、总结本节知识点,完成练习册1——5题。预习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和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和;相应地培养。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年开始执行。到 三大工程建设投产;到年,长春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导学案1.2课
第一课 鸦片战争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9月6日 编写人:
审核人: 温馨寄语:不劳无获。使用说明
1.自学P2-6内容,将学习目标中的词汇、句型在书中用彩笔标出。2.参考“知识链接”,结合自己的参考书,预习新课,整理笔记。
学习目标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影响。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掌握相关知识。知识链接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林则徐在道光帝的支持下于1839年在广州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的作用或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州海面,进行侵略,鸦片战争爆发。
2、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3、1841年1月英军占领香港岛
4、虎门关天培牺牲。
5、《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
二、合作探究
1.中英《南京条约》
2.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四、巩固练习:
1.回答:《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
2.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五、课堂检测:
练习:鸦片战争爆发后,1841—1842英军的进军路线是()A 香港-广州-厦门-定海-吴淞-南京 B广州-厦门-定海-大沽-天津-南京
C香港-广州-台湾-厦门-宁波-南京
六、课后反思: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你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有哪些?请写在下面: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9月8日 温馨寄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使用说明
1.自学P7-10内容,将学习目标中问题用彩笔标出。
2.参考“知识链接”,结合自己的参考书,预习新课,整理笔记。
3.先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将疑难问题在组内集中讨论,红笔纠错、标重点。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能力培养: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重难点:1.发生的原因及背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掌握相关知识。
知识链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 3 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最有影响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它首义在什么地方?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二、合作探究
1.太平军是怎样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
2.1864年,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却被镇压下去了。这是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你能从总结出重要问题吗?试试看!
四、巩固练习:选择
1.参与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西方列强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2.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时150年才完全建成,却在侵略者的一把大火中被烧毁,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创伤。圆明园被烧毁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法国文学家雨果曾愤怒地谴责道:“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是【
】 A.英国和美国
B.美国和俄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法国
五、课堂检测:
1.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蚕食这片“枫叶”的国家中获得领土最多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沙俄和美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的角色是【
】 A.战争的直接策划者
B.战争的直接发动者
C.英法侵略者的帮凶
D.英法和清政府之间的调停人 3.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4.1853年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 A.开始兴起
B.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C.进入全盛时期
D.开始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六、课后反思: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你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有哪些?请写在下面:
六、课后反思: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以及疑惑?你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或者不足之处有哪些?请写在下面: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导学案2课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编写人:东溪中学 崔素芳龙华武李兴春
班级小组姓名
一、抗美援朝战争
1、中国人民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进了怎样艰苦的斗争?
2、我国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时间和司令员名字分别是?
4、抗美援朝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抗美援朝胜利有何意义?
5、简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二、土地改革运动
1、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时间和结束时间是什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有哪些主要规定?
3、土地改革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1、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的时间是什么?(1950年10月)
2、为了镇压反革命政府颁布了什么条例?
评价签字
【问题探究】
1、我国为什么要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几乎是同时开展,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目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
A.林彪B.彭德怀C.刘伯承D.陈毅
2.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
赞的是()
A.抗日军民B.解放军战士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D.朝鲜军民
3.“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
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4.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在()
A.汉城B.平壤C.仁川D.板门店
5.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
6.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
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7.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之前毛泽东的观点?
(2)利用材料原文,说明中国本次出兵的原因。
(3)中国这次出兵,结果如何?
9.忠县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2010年7月举办一次纪念我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7周年英雄人物图片展。该班史不识、卜懂史同学预先提供了下列几幅参展英雄人物的图片:
A.黄继光图B.雷锋图C.邱少云图D.邓稼先图
(1)上述人物图片中,哪几幅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
(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①该材料选自什么文件?发表于何时?
②利用材料内容,说明本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三、拓展探究题
11.(1)看电影
观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在看这些影片的过程中,感受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写一篇观后感,谈一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朗诵会
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事迹的文学作品。
(3)故事会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增强爱国情感和立志为祖国奋发学习的信念。搜集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大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等,选取其中某些片段在班级里交流。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C 6.C 7.C
8.(1)抗美援朝(2)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3)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9.(1)A、黄继光 C、邱少云(2)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作战勇敢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2)到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3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1.提示: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英雄观,不同的理想。战争年代造就革命英雄,和平年代同样人才辈出。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科试卷分析
双王城牛头初中八年级历史科试卷分析
2016年11月
一、答题情况
通过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我感觉本次考试的情况比我预想的期望值要好一些,只有少部分同学成绩不理想,大部分同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1—13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基本上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试卷共两个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首先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0分,第二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50分。
经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大家一致觉得本次的测试题比较灵活,通过与其他历史老师沟通,发现有的题是历年的中考题。相对来说,第一题的选择题都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答的也比较理想。材料分析题更注重了考查学生的答题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审题不清,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还有学生分析能力差,不能从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自己理解题意,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应该答什么,出现了心里明白但是由于不能合理的归纳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出现丢分的现象。
试题质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的命题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的社会实际,加强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注重了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题的材料分析题比较灵活,学生表现出答非所问的情况,说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对材料分析能力差。
材料分析题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去回答,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学生失分较多。注重了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了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认真总结比对之后,发现选择题有以下题目出错率较高:
1、选择题第1小题: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出错原因分析:虽然此题也做过,但很多同学对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理解的有偏差,主要是在平时的教课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没有系统的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没能有效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提升和总结,导致学生分析能力有限,掌握了知识,但却不会灵活的运用和分析知识。
再就是选择题的第16题:黄埔军校与以往的军校不同之处是? A共产党人任教官 B重视军事教育 C 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培养了大批人才
此题失分最多,主要是老师的失误,对此问题没有和学生深入的分析过,导致学生不会回答。
总体来说,我认为本次试题的形式比较灵活,注重让学生动脑,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但难度不是很大,感觉题难不难,但想得高分也不易。
该试卷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张试卷难易程度分配较适当,经过分析学生的得分以及答题情况,我认为本张试卷较易的知识点约占70%,较难的知识点约占30%,没有难度很大的知识点。选择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有的题目比较灵活,恰当的考查了学生的答题能力。
二、下一步需改进的地方及措施
1、改进教学理念和上课方法
仔细分析过试卷,再结合学生们的成绩可以看出,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试题了,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方法已经过时,作为老师必须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并且教会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老师进步了,学生才会跟着进步,以后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
2、作为老师我会多做一些中考类题目,丰富自己的做题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解知识时有意识的向中考靠拢。
3、下一步我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并要求学生在好好总结自己在这次考试中的得与失,通过本次考试发现缺点和不足,不在相同的地方跌倒,为将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三、命题建议
考虑能不能进一步注重考题的综合性,可不可以把同一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进行考察,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掌握,对题型结构合理配置,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掌握,考试的题型和题目决定了老师在教学中怎样教,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我认为考试不是根本目的,最终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考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寻找不足,使学生在考试中不断进步。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第四课
庆阳市庆化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授课教师:边新秀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审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总第4课时)使用人: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重难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2)“一五”计划起止时间。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4)“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目的及其主要内容。(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题目)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2、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3、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4、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①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 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5、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年至2010年),那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6、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7、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多少周年?()A、49B、50C、51D、52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突出,沟通了边疆与内地联系的是()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B、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宝成铁路建成通车D、膺厦铁路全线通车
10、材料分析题
“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请回答:(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多少周年?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