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19-05-13 10:2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篇: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财政不仅要解决好产业支撑、市场建设、城镇美化等硬件建设,而且要大力支持完善城镇综合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逐步消除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促使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财力有限状况下,为满足城镇建设资金需求,如何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通过财政资金导向性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以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财政支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就我市财政支持城市建设的情况来看,突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体制机制尚需理顺。一是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并浪费了有限的财力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多头,市政、交通、电力、邮电等各自分散承担独立的基础设施建设,其资金来源有的从条条上划拨下来,有的从其代征的专项建设资金中直接使用,导致资金分散,形成不了合力。二是城建资产运作效率低。长期以来,由于城建基础设施垄断经营,无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城建资产闲置现象比较普遍,资产运作率不高;加上对城建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资产权属不清,资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城建投入维护性支出比重高,且随着城建系统养护人员的增加、运行费用的增长,这一比例将继续提高。四是对财政支持城镇建设把握不准确,片面地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由政府投入,政府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有的则把以土生财当成取得城建资金的唯一来源,一讲到支持城镇建设就

1提出卖地,忽视了城镇整个资产的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市场化动作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土地资本注入存隐患,部分包袱成债务负担。一是投资总量与实际需求量的不平衡。如果把有限的土地大部分用于房地产开发,使城市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有效的增值,还会给刚刚建立的土地市场造成冲击。二是取得土地的部门和单位,绝大多数试图搞小区、搞商品房。由于房产需求量渐趋饱和,也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和积压。三是一些公司以取得的土地抵押贷款,投资项目难以得到预计的投资回报,形成了债务包袱沉重。由于缺少经营资金,无力对注入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很难使土地增值生财。四是大量近邻农田被征用后,农民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配套措施不健全,进城农民有担忧。随着我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居民从农村搬进城市,变成了城镇居民,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从城镇化的开始到现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正常运作对农村劳动力有着一定的依赖,而且从实质上来看,其已经成为主要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基本动力。但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土地,而且在子女上学、参军、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平等,导致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成本增加,对预期的未来没有信心,动摇了自己城镇化的信念,从而加深自己对土地的依赖。

二、财政支持城市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在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形势下,银根紧缩和土地停批,势必对城市建设产生影响。为此,财政支持城市化建设必须转变观念,变以往的投入为主为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为主,发挥

2财政的职能作用,支持城市化建设。

(一)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经营机制

一是支持建立健全完善的城镇化建设管理体制。要改变各政府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市政府可以在发展改革委员会设立“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以城镇建设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一部署、管理和协调城镇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的编制、审核,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管理,城镇规划执行情况的考核验收等等,促使城镇合理布局、资源有效配置和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财政部门确保运转经费,保证其高效运转,从而达到城镇建设经济及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建设成本最小化。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运作。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被认为是放大了的公用福利事业,由政府包揽包办,实行计划管理,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投资力度偏小。在这种体制下,城市建设不仅日愈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财政不堪重负。改变城市基础建设长期欠帐的局面刻不容缓。然而,缺少建设资金是所有城市共同的困难。支持城市建设的出路就在于经营城市环境和城市功能,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运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利用城市自身功能吸纳奖金,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形成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从而走出一条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子。

(二)突出经营重点,合理配置资源

城市经营,重点是以地生财、以地兴城。因为,城市必须建在土地上,而土地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供求矛盾大、增值空间

3大。首先是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所有的土地都必须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不容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土地。而且,一级土地市场必须充分发挥时间差、空间差的作用,对规划区土地尽早征用,防止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甚至达到一定程度后,征地成本猛涨,确保“毛地”开发的增值收益全部为政府所有。其次,是要包装好土地。所有由政府统征的土地,均完成扫障、平整后储备起来,把“生地”养成“熟地”后进入市场。第三,要搞好借地融资。根据城市建设规划,以土地资产作抵押融资,提前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了,便会吸引开发商,进而使土地“身价倍增”。第四,要搞活土地二级、三级市场。完全以公开招标、拍卖的方式供应土地。要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支撑,通过公开交易,让市场决定地价。

(三)落实配套措施,推进跨越发展

一是应积极支持户籍制度改革。调整支出结构,制定相关财政政策,支持逐步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城镇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以现行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向城镇聚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社保制度。对进城务工有稳定工作并有固定住所的农民,应确保其在子女上学、参军、招工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对于彻底放弃土地承包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应与其他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对仍保留土地承包权进城的居民,可暂缓纳入,以减轻城镇社会保障压力,但应由录用单位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对进城创业的农民,应在其创业之初给予一定期限的税后

4优惠,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加入到城镇建设的创业或就业的队伍中来。三是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危旧房和棚户区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多种保障形式有机结合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为普通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四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已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民,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经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人口,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向城镇转移。

第二篇:大乌江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一、大乌江镇城镇建设的现状

大乌江镇是于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后开始新建镇,辖9个村,现有9483户35296人。经过县、乡两级的努力,乌江北岸已初具规模,现城镇区人口1000人左右,城区街道仅有不足300米的公路街道。2002年建成了乌江码头,并对乌江航道进行疏通,箐口、凉风处于镇政府两端,且已具备一定的集镇规模,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两头拉中间的格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大乌江镇要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刻不容缓。但大乌江镇的城镇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镇时间短,起步晚,“人气”、“商气”不旺。大乌江于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建设较其他9个乡镇而言基础最差、起步最晚、时间最短(其建设是在只有几户住户的基础上开始建设),还没有集镇发展必备的“人气”、“商气”,城镇效应未能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制约了大乌江的发展。由于建镇时间不长,城镇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到2004年底,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人口仅1000人左右,仅有不足300米的公路街道,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市政设施条件差,吸引力不强,难以将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镇集中,不能形成聚集和辐射效应。

2、自身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加之基础设施欠帐多,拖了小城镇建设后腿。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针对大乌江而言,资金投入是城镇建设的瓶颈。大乌江镇历史以来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烤烟面积逐年减少,“支柱”不“支”的现象日益凸显,乡镇企业屈指可数,财政税收主要靠农业,现行的财政体制又使乡镇财政仅勉强保证干部职工工资,无力再搞建设,特别是在搞原凉风镇的城镇建设后,原有的市政建设在新建大乌江镇后已不适应新城镇建设的需要,增加了全镇的财政负担,对于一个地方财政收入仅200余万元的乡镇来说,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搞城镇建设举步维艰。

3、遗留问题多,影响了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大乌江镇政府所在地,有诸多的遗留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如204省道改道用地纠纷,使10余户农户部分或全部耕地被占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又如2001年修建大乌江镇集镇南岸街道大堡坎,造成回龙场村民组16户耕地共43亩无法耕种。诸多的遗留问题影响了政府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而使城镇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

4、缺乏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发展动力不足。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新的城镇所在地由于还没有建立适合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镇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产业结构特点,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规模偏小甚至是微不足道。屈指可数的几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凉风村,驻地分散,对新的城镇地来说影响了集镇的规模化,从而使城镇化建设缺乏产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

5、缺乏主动权,城镇建设失去主动性。受资金、土地的限制,城镇建设显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在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城镇建设用地全部被县国有投资公司控制,在建设用地上没有自主权,不论是资产置换还是土地开发融资,想搞城镇建设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加快大乌江镇城镇建设的建议

1、改革我县现行土地征用体制。鼓励走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建设、经营城镇的道路,以拓宽融资渠道。要促进大乌江镇的城镇建设,建议县委、县政府改革现行土地征用体制,把城镇建设用地部分或全部放权于乡镇,由乡镇在建设中结合现行市场自主、合理地搞好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使乡镇灵活、自主地实现土地开发融资,更大限度地把土地开发资金回投到小城镇建设上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滚动开发。同时也使乡镇在独立操作中能自觉增强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以土地融资、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来筹措城镇基础建设资金,以缓解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2、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大乌江的城镇建设仅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建设任务。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区别于其他乡镇,在建设资金上加大对大乌江集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逐步有所增加;同时建立大乌江小城镇建设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并努力通过管理办法的制定来规范使用方法。其次,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从政策上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外商等共同投资,全方位调动小城镇建设积极性。

3、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小城镇聚集程度。聚集效益是小城镇的一个本质特征,小城镇经济效益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发展小城镇要重视聚集人气,把重点放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上来,大力吸引外地能人商贾在本地落户,提高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提高小城镇的质量。结合大乌江乃至全县的实际,建议可以通过几种形式进行小城镇人口聚集:一是在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时,可以用自动选择的方式让搬迁户选择进城镇地;二是进行构皮滩电站的移民搬迁时,鼓励移民户迁入;三是从户口、土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迁入城镇建设区等。

同时要充分发挥集水陆运输于一体的优势,着力聚集商气,以水陆两运货物和农副产品交换等为主体,逐步建设商贸区,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凡在大乌江镇投资经营的企业、商贾、住户在一定年限内实行税费先收后返,鼓励广大城乡经营户和外地经商人员到大乌江投资、经商和落户,进一步吸引一批市场效益好、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企业到大乌江投资兴业,以聚集“商气”,从而带动和促进城镇建设。

4、起步旅游业规划、建设和宣传工作,合理构筑大乌江城镇建设功能布局。大乌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回龙红军渡、乌江红军纪念园、老林河风光、新场字库塔和即将建成的构皮滩电站库区千岛湖等,加之处在204省道线上和千里乌江画廊黄金水道线上,有构皮滩大电站、施秉杉木河漂流、石阡温泉、山城重庆等地旅游带动,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建议县委、政府协调建设局、旅游局、计划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全县情况,请专家进行合理规划,开展建设并积极宣传,以乌江风光游、红色旅游为基调,利用现有的凉风、箐口城镇建设有一定规模和构皮滩大电站正在加紧建设的有利因素,形成两头拉动促中间的格局,进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大乌江城镇建设。

5、解决遗留问题,使大乌江在搞城镇建设中轻装上阵。遗留问题牵扯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精力,也成了搞城镇建设的障碍。在疲于应付遗留问题的同时使大乌江在城镇建设上显得无心和无力,拖了城镇建设的后腿。建议县委、政府出台专门措施帮助乡镇解决遗留问题减轻乡镇压力,促进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推进。

第三篇:青海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青海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对政府资金进行分配、调控和监督的财政部门,如何立足青海省财政实际,努力克服各种矛盾制约,理清财政支农工作思路,提高财政支持新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是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公共财政 政策选择

一、青海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注重资金整合效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把支农资金与扶贫资金、农牧业综合开发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按项目配置资金,从而合理配置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05年、2007年各整合资金6.5亿元、8.9亿元,重点支持为农牧民办实事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抗灾救灾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特色种养业等的发展。2006、2007年安排支农专项资金分别达25.9亿元和40.7亿元,分别增长33.7%和30.1%.2.增加农牧民收入,努力拓展增收渠道。

自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的7年间,青海省已为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区的143万多农牧民累计兑现补助粮食折合现金14亿多元,生活补助费2亿多元,在有效解决退耕还林还草农牧民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还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486元增加到2006年的2358元,年均增加近百元,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牧民收入增加值的贡献率在30%左右。

3.改善农牧业生产基础,促进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2005年投入生产建设性资金14.8亿元,增长26.8%,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增长10.2%,农牧业产业化资金增长36.6%,结构调整资金增长50.8%,农牧业抗灾害资金增长56.2%,扶贫整村专项资金增长80.4%,2006年支持基础设施支出36.4亿元,重点支持了为农牧民办实事工程、农牧业产业化、抗灾害体系建设,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的发展。

4.拓展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推进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

2005年财政投入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重点支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支持农牧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牧区医疗条件的改善。2006年投入资金4.9亿元,推动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重点解决藏语卫视租星、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转经费。2007年投入0.7亿,安排资金0.7亿元,增长27.7%,重点支持农牧民技能培训,推动劳务经济发展,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5.支持推进相关改革,搞活农村牧区市场。

为推进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信用社缴纳的营业税实行了“即征即返”政策和免征企业所得税,支持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和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二、青海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1.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整体效益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涉农部门多,按行业分有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农垦、气象等七大类,再加上交通、电力、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安排涉农专项投资的部门,则有十六、七个部门之多,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各自为战、交叉重复,资金使用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财政对农牧区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大,农牧区科教文卫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与实际投入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省财政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710万元,对公共卫生服务安排资金1902万元,对广播电视工程投资200万元、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安排资金800万元,对新农村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投资1780万元,但与地方对资金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3.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通讯、水利、信息等方面,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通讯设备落后、信息闭塞,产业发展缓慢,农产品缺乏特色,无市场竞争力,二、三产业发展迟缓,民营企业发展缓慢,产业化、市场化和外向化不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在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寻求满足相对滞后。

4.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财政用于生产性的支出比重下降,而用于各项事业费的支出比重上升;在农业事业费比重上升的情况下,农业事业费内部分配结构有失偏颇;青海省间接支持多于直接支持。

5.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比例偏低,虽然进行了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但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农民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三、青海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1.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1)逐年增加预算支出安排。省财政在确保省级支农资金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前提下,新增财力的支出安排向“三农”倾斜,建立各级财政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加大对下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力和各地自主解决新农村建设方面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运用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建立起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奖补结合等多元化投入机制。

(2)加大争取中央支持力度。从青海实际出发,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库制度,做大、做强、做好项目工作,争取中央更大、更多的政策和物力、财力的支持。

(3)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善于运用财政政策,积极探索利用补助、奖励、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和引导农牧民把资金投入农牧业开发,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效益,实现农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4)调动县乡政府主体地位的积极性。地、市财政部门要利用财政政策和相应的资金扶持,发挥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作用,挖掘自身潜在的人、财、物力,杜绝资源使用中存在的浪费。

2.把握财政投入重点,科学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1)支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培植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积极支持农牧业科技成果及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围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支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发展小城镇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支持农牧业防灾减灾。

(2)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农牧民生活的新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城乡经济交流,活跃农村经济,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供电、用电安全和降低农村电价,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和小水电改造;提高农业的抗灾害能力,实行可持续发展,加强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创建文明村镇,加强村容村貌建设。

(3)支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农牧区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医疗试点,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增加对农牧区的文化事业的投入;探索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完善分税制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完善地方税体系,合理调整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分配关系,把县级财政建成功能齐全、职责完善公共服务机构;扩大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和方向;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对转移支付的管理;严格预算编制和执行,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体系,推进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

(2)明确权责,逐步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政府机制。按照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来进行政府事权的界定和划分,要体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定财权、省政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承担全省性或跨市、县政府难以有效行使或不宜地方市、县政府行使的职权事务的支出,保证全省政令通畅。县级以下政府承担本级政府的事务支出,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财政体制层级探索试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加大对下一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比较合理的纵向和横向财力分布格局;进一步推动“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在保证乡镇政府作为乡镇财政管理法律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的财政管理模式,将乡镇财政预算内容归入县级财政管理。

4.探索支农管理的有效方式(1)整合农村资金,保证新农村建设重点支出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牧区工作重点,合理配制财政资金,不断提高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减少资金使用上的重复交叉,把各类社会资金整合到支农资金的大盘子中来,放大支农资金的总量,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

(2)积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选择部分县区,开展以项目带动资金集中使用为主要方式的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积极探索支农扶贫资金“奖补”办法,转变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等资金的使用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农牧业、农牧区的发展。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等投入办法,把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农牧民,以减少财政资金支付环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完善财政对农牧民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补助支付办法,使财政对农牧民的各项补贴措施更加直接、有效。研究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支农资金相配合,统筹安排使用的工作机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支持发展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机制,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激励引导机制等。

5.加强监管,确保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运行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落实好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公示制、专家评审、民主决策、招投标等;强化新农村建设和支农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建立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考核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项目组:关于青海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攀登,2006,(6)

[2]桑结加:青海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问题研究[J]青海统计,2007,(5)

[3]卢 海:青海省财政已经下拨7000余万元支持备耕春耕生产[N]青海日报,2007~04~23

第四篇: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力度,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所改变,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但由于许多地方农民群众增收难、融资难、农产品流通难,农业社会化服务档次低、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农民群众的预期仍有很大差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要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本文结合河北省冀州市的实际,对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提出建议。

一、做足面子,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脸面代表着形象。农村生活环境就是展示农村形象的脸面。就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农村的垃圾清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饮水、看病、娱乐、健身等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使得农村的脸面难看。

要让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得有面子,必须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一是编制项目有规划。根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原则,指导各行政村合理安排街道硬化、村内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用水、村内公共环卫设施等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内项目建设的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安排施工分轻重。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将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的街道硬化亮化美化,村民饮用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排好次序,分实施,把真正制约农村发展的大事情、大难题解决掉。三是资金使用讲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注重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节能改造、民居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捆绑使用,放大强农惠农政策效用,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

二、提升里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空间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冀州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2011年、2012年、2013年相差分别为9875元、10851元、1151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说明农村增收致富的途径远远不及城镇多。如果说农村面貌改造是“面子”工程,那么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则是“里子”工程。

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对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粮食作物的经营大户予以资金奖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奖励、贴息等手段,支持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农业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实现产业集中、功能多样、亮点突出、种植结构和种养结构合理。竭尽所能争取专项扶持资金,落实配套扶持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全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品牌认证的奖励力度,全力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

要支持农村合作化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运作规范示范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进一步推进业务范围相近的合作社“组团”发展。利用专项资金支持银社对接,最大限度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快入社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开展与大型超市、社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企业、金融部门的合作,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专业服务,实现农业服务到田间、到地头。

要支持农民多元化发展。加大投入,支持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紧缺人才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行业企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才,让更多具有技能的农民有用武之地。落实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农村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走粮棉、辣椒、食用菌、设施蔬菜等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

三、勤动脑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土地治理等项目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要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就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对同类资金的整合,引导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一是全程监管资金。施工前,要做好申报项目的工程数量及标准、项目预算等可行性、实用性的初审。施工中,多到施工现场检查走访,以防止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报大建小等现象的发生。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后,预留一定比例的应付款作为质量保证金,验收合格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拨付剩余资金。

二是积极整合资金。涉及不同部门的资金,按照“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推动”的原则,探索实行依托规划整合、预算源头整合、项目平台整合等方式,建立起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对于不同性质的资金,要打破条条框框,注重将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与政府性基金等其他收入统筹安排使用,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多方撬动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多种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三农”,变原来由财政单一投入模式为财政、金融、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模式,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三农”建设。

四、做大盘子,确保更多财力惠“三农”

收入影响支出。2011年-2013年,冀州市财政收入年增长幅度为30%,而支农支出年增长幅度为63.3%,支农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收入增长幅度。数据表明,财政收入增长的力度越大,地方可统筹调剂的资金才会越多,用于支持“三农”的支出才能越高。

要做强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工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采暖铸造、复合材料、医药化工等县域战略支撑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要广培后续财源。以现有的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依托,大力支持部门、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以资引资等商贸洽谈会,吸引更多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增长极。对于已争取到的机器人、云泽纺织、旭晨天地数码等项目,要抓好跟踪服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衔接不畅等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力促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财源。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医药物流、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发展步伐,开辟财政增收的新战场。

要严管组织收入。按照批复给各乡镇的收入目标,按月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实施“流动红黄旗”制度(“红旗”奖先,“黄旗”警后),督促各乡镇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完善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综合治税平台采集的各类数据,认真分析县域内的建筑、房地产等各类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和经营形势,科学测算其实际应纳税额,对纳税申报额偏离行业测算值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严查跑冒滴漏,力争将应纳税额全部入库。

五、减少口子,确保惠农支出不打折

以冀州市投资评审为例,2013年仅此该市就省出4000万元的“真金白银”。这笔资金如果全部用于“三农”建设,相当于该市又有11万亩良田实现节水灌溉,有近万亩的中低产田实现稳产高产。现在,在地方可用财力偏紧的大背景下,要确保落实惠农政策不打折扣,就必须扎紧支出的口子,最大限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

一是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消费、国有资产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超标准接待、超规格购建,全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对农业、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不打折扣,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严控预算追加。除上级专项资金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外,原则上不再追加任何部门预算,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等各类惠农政策执行的“刚性”。

三是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各类购建项目,必须先评审后实施;凡是纳入《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商品或劳务购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办公用品购买、公务印刷、公务车辆日常支出等定点采购行为,必须符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同时将消费详单附后备查。

四是严格审查支付环节。严把资金审核支付关,对预算单位的支出申请、凭证附件、领导签字等材料,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支付手续,对不合理支出、不合规票据,一律拒付。管好、用好支持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的每一笔资金,让农村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群众。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第五篇: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财政支持建议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财政支持建议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项目内容,都是财政应该保障的,而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则是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因此,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财政支持机制,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财政支持机制的设计。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设想

就我国的情况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除养老保险外,其他制度都基本定型,所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框架的设计,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2005年世界银行提出了“五支柱”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即养老保障制度由五个“支柱”构成:(1)非缴费型的最低生活保障为“零支柱”;(2)缴费但不与个人收益对应的社会统筹为“1支柱”;(3)缴费且与个人账户对应的社会统筹为“Ⅱ支柱”;(4)补充养老保险为“Ⅲ支柱”;(5)家庭及商业保险等为“Ⅳ支柱”。就近一段时期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由政府主导的应该是前三个支柱,即最低生活保障的“零支柱”加上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1支柱”和“Ⅱ支柱”)。

目前看,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城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地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农保”(纯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三项制度为基本框架。“城保”参照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地保”则是以土地换养老保障。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设计中,我们以为,应实行“最低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模式,其中个人账户资金来源为农民缴费与集体补助;体现收入再分配和国家责任的财政补贴,则专门为每位参保农民建立一个标准统一、非缴费型的最低养老金。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 2009)32号),对目前试点期间养老待遇标准明确的政策是,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月数(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结合,建立一个“零支柱”最低养老金制度,将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其目的在于:第一,对农村老年人而言,两项制度的保障水平和目标都是以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消除老年贫困;第二,两项制度都属于非缴费型,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第三,两项制度在农村可以按照相同的计发单位发放保障金,即以单人户作为基本的计算单位。两项制度整合后,政府财政补贴可以按照人头补贴,作为人均补贴进入到最低养老金账户中,这有利于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增强农民参保积极性。

预测显示,未来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在1亿人左右,按照每位农村老人每月补助100元,每年的财政补贴总额为1200亿元,相当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75%。而与此同时,建立财政补贴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后,还将从两个方面减少财政补贴规模:一是将通过减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五保”对象的方式减少财政补贴;二是可能通过将参保农民“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或根据参保农民劳动能力状况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和“土地换保障”的方式减少财政补贴。

从长远看,应该努力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模式统一。将城乡社会养老统筹部分统一到一个水平,体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公平对待。而城镇企业职工社会统筹部分高出上面建立统一的城乡统筹部分的养老金,通过

补充养老金体现,这样,就既达到了制度统一,又不影响待遇的差别,不会对各方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

二、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财政支持机制的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也应是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机制的原则。“保基本”就是要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广覆盖”就是要应保尽保;“有弹性”就是体现农村及区域的特点;“可持续”就是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尚不能支持一个高水平的养老金体系,只能做到保基本生活需要,水平过高就会重蹈欧洲高福利国家财务危机之路。我们认为,首要的意义的是制度建设,制度从无到有,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保障的水平在起步阶段只能是适应保障基本生活的需要。在此状况下,仍需要发挥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作用,来共同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满足老年需要的养老保障制度。

三、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机制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层次,保障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二是农村养老保险层次,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三是补充养老保险的层次,保障农村居民的个性化生活或发展需要。那么,财政支持机制,也主要在这三个层次加以体现,其中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又是其中的重点。

(一)财政支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发挥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托底作用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福利的范畴,它不要求与缴费相对应,是一种符合条件即可享受的补差待遇,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应该发挥托底的作用。从财政支持角度看,最低生活保障是完全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因此,农村养老保障中的财政支持,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全体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

(二)推进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达到农村养老保险层面的全覆盖,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养老保险方面的政府责任,与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此增彼减的作用,因为政府资助参加了养老保险,自然就不需要再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了(在长期内可以探讨两者的统一)。从这个角度讲,对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进行补助,达到低保的补差水平是不会增加财政负担的。相反,可能会因为保障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居民自身发展能力,逐步减少对政府补助的依赖。因此,我们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努力做到全覆盖,并不断提高水平。按目前已有格局要支持建立按照职业特点分类施保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1.把农村各类企业职工全面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鼓励其参加所在城市的城镇养老保险,最好能够参加所在城市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当然,也允许其参加本地的农村养老保险。

2.按照“土地换保障”的原则,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安排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土地收益中筹资,一揽子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问题,实现农民身份向市民转换后社会保障政策的无缝对接。

3.建立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为特征,个人、集体、财政三方共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从事农林牧渔业的纯农民和老年农民。面向未来的城乡发展格局,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要考虑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和各项政策发展,建立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前提下设计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是要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二是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三是要建立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

(三)以适度的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参加补充养老保险,为其个性化的生活或发展需要提供保障工业化国家为了减轻社会保障对政府的财政压力,普遍建立了农民补充养老金计划,而且很多都是政府主办的,有的国家还通过免所得税来鼓励农民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障计划。我国目前的重点是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同时也应注重通过财税政策优惠的方式,鼓励农民参加补充养老金计划,或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障计划,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减轻农村社会保障对政府财政的压力。

下载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支持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范文大全)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财政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始终把改善居民居住条......

    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思考

    发挥主渠道作用 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财政业务紧密相关,如何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职能,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乡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

    关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___县政协(2006年9月19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联系城市和农村纽带的城镇,其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

    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的问题及建议

    银行对文化产业信贷支持及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突出问题:1、现有为数不多的民营文化企业大多由文化人创办和经营,缺乏经营管理和资金融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2、文......

    *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特点问题和建议

    *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特点问题和建议城镇社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城市工作的基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社区建设中的物质基础和承载体。今年8月以......

    县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有关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强化管理力度,我县的城镇建设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城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其它各建制镇道路体系初具雏形。......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提......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附件1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