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思考
发挥主渠道作用 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财政业务紧密相关,如何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职能,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乡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财政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明确落脚点、找准切入点、选准着力点。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财政支农的落脚点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永恒主题。只有农民增收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会有希望。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财政支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看到,近几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困难。因此,要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财政部门干部增强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大的方面来讲,要求我们各级干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新农村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增强帮农民致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具体的方面讲,要求我们各级财政部门干部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运用好财政政策,围绕本职工作,抓好工作落实,促进农民增收。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细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帮助农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领,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二、抓好关键环节落实,选准财政支农的切入点
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财政从多方面予以支持,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不可“包打天下”。当前,应当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切入点,围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开展工作,搞好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围绕蒲县的农村工作实际,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财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发展资金,重点抓好村村通油路、中小学布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加大农业内部调产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蒲县农村实际出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捆绑使用各种财政资金,支持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土豆、烟叶、中药材、大棚菜、糯玉米等高效产业。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搞好发展壮大,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逐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利用昌源土豆深加工项目,搞好土豆的深加工;逐步扩大龙泉千头猪场规模,形成饲养、屠宰、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线,提高产业化程度,促进养殖户增收。三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财政每年都应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也可以尝试通过财政贴息或预付政府储备金等形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建立最低保护价或联动价,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占领市场。四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要增加培训资金。县一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夜校、基层学校、中小学校、乡镇科技站、文化站等培训基地开展培训;要丰富培训内容。开展以农业实用技术和产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如可组织农民参加烹调、服装、电焊、美容美发、水产养殖、林果栽培等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的农业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找准财政支农的着力点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着力点,不断改变财政支农的管理方式,改革财政支农工作的体制,达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目的,真正把“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着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是支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鼓励激励机制,鼓励精简机构,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确保机构改革的平稳过渡;调整乡镇财政支出结构,引导乡镇政府转变职能。二是支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落实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公用经费投入,增加人员经费安排。四是继续支持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建设,做好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三是支持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二)着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一是努力增加资金投入。用足用好省、市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上报各类投资项目并尽可能挤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省“两区”开发范围之内,争取得到上级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为资金整合平台,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扶贫开发、农业生态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等支农项目相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强化支农资金监管。要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要强化资金运行监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财政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等管理办法。四是推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跟踪问效管理,对效益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效益差的项目不再安排资金。五是加强支农资金检查。主动与审计、财政监督部门协作,加大联合检查审核的力度,增强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感。六是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对一些相关项目,应根据建设规模实行以奖代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配套投入、民办公助、以物抵资等激励手段,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七是着力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支农支出预算高于上年预算安排,积极探索和完善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建立投入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着力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应将县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向乡镇延伸,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模式。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对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筹资渠道和债权债务管理实行“六个不变”,在此基础上,采取预算统编、账户统设、工资统发、票据统管、采购统办、费用统付、网络统联、凭证统审的财政管理模式。同时,应推行“村账镇管”,将村级财务纳入乡镇财政所“零户统管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各村只设一名报账员,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收入直达专户、支出集体会签、核定现金限额、定期集中结报、统一使用票据、档案集中管理”的办法。此外,要推行村级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凡村级主要干部离任时,纪检、财政部门应相互配合,进行离任联合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如实向村民公布。
(四)着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是整合现有的自然灾害救济、临时救济、特困定补、五保户供养等各项资金,探索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而建立覆盖所有农村低收入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面覆盖农村居民,使农民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三是逐步推行以农村计划生育户和被征用土地而失地农户为主体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让计划生育家庭和失地农户能够实现老有所养。四是进一步完善优抚制度。提高补助标准,让农村义务兵家属和优抚对象得到优待、抚恤和补助,转业和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和使用。
第二篇:县乡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县乡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财政业务紧密相关,如何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职能,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乡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级经济发展难。目前,中西部地区农业在产业化、市场化和外向型方面,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村级缺乏“农字号”的龙头企业,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目前许多村级债务居高不下,以某镇为例,该镇现有61个村,321个组,全镇总人口11.64万人,耕地面积12.0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03亩。目前全镇村级负债高达2458.9万元,村平负债40.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
2、农民出行难。虽然近年来乡级公路建设发展较快,但许多村级公路建设发展滞后,通达行政村的乡村客运网络尚未建立,乡村客运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仍相当突出。许多出村路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的道路还是几十年前的板车道、羊肠小路,连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也难以通行。
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难。许多地方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因年久失修,出现了库底渗漏,堰梗塌方,渠道堵塞,旱不保浇,涝不能排,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抗灾能力较弱。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农村“两工”被取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取消农业税后,村级经费尽管通过上级转移支付得到一定弥补,但数额非常有限,难于维持村级正常运转,村级根本无力负担农业基础设施维修所需费用。
4、农民增收难。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困难。首先,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增收的不稳定因素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粮食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但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涨幅过大,加大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其次,外出务工增收难。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较少,难于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其三,政策性增收难。从今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一免两补”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
5、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由于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卫生防疫、计生妇检等与建设新农村紧密相连的服务事业在很多乡镇已经严重萎缩,造成服务部门无事业经费、专业技术人员严重流失的局面。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因病致贫等问题相当突出。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必须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解决,但由于“一事一议”操作难度较大,有的村民对参与“一事一议”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受益农民愿意办,没受益农民不愿意办,一些村组修路、架桥等公益支出,因没有经费投入而陷入停滞状态。
二、县乡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按照“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的要求,笔者认为,县乡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1、着力化解村组债务。村组债务包袱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不能承受之重,化债工作迫在眉睫。为此,化解村组债务应围绕“清账、节支、剥离、控债、清欠、增收”做文章,既要大力挖
掘农村内部化债的潜力,又要在农村外部寻求化债的新途径。一是清账减债。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农税干部面临职能转换的新形势,应强化服务职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对村组财务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清理,逐笔核实债权债务,并把清理结果如实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村组高息借款,一律按国家同期法定利率标准执行,置换统一票据。严肃查处无本生息、少本多息、利滚利等违规行为,挤掉债务水分;对村组欠农户同时农户又欠村组的,实行债权债务相互对冲,并办妥相关手续。二是节支降债。要严格核定村干部职数,减少村级管理费用;对差旅费、电话费等必要支出,实行定项限额管理;禁止村级招待费支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三是剥离消债。对普九义务教育达标、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等政策性因素形成的村级负债,应本着“谁主张,谁支援”的原则,在严格核实、锁定数额的基础上,实行剥离挂账。考虑到县乡财政无力化解的现实,建议由中央、省级财政分安排专款逐步化债。四是禁增新债。对农村税费改革前各村组已锁定的债务要严格控制,逐步化解,严禁擅自新增债务;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增加的债务,谁举债谁偿还,从源头上杜绝新增债务。五是清欠化债。众所周知,目前各级政府暂停清收税费尾欠是从维护农村稳定的角度来考虑的,但此举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它制约了村组债务的正常化解,导致许多以往积极纳税的农户认为政策有失公平,不愿再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势必严重影响今后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农村的和谐与发展。因此,许多基层干群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农村清欠相关办法,允许村组清收债权还债;对个别无理拒缴农业税尾欠的农户,允许用粮食直补金抵扣其拖欠的农业税及附加,以维护国家税收政策的严肃性,不让大多数诚实纳税的农民产生“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六是增收还债。要引导村组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壮大村级经济实力,逐步偿还债务。
2、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一是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县乡财政部门应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用足用好省、市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共同争取上级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予以倾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上报各类投资项目并尽可能挤入国家和省“十一五”规划笼子,争取得到上级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县级财政部门应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为资金整合平台,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扶贫开发、农业生态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等支农项目相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资金分散投入、撒“胡椒面”的现象。三是强化支农资金监管。要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要强化资金运行监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财政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等管理办法。对于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直达供应商,零星支出直达单位,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推行绩效评价机制。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跟踪问效管理,对效益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效益差的项目不再安排资金。五是加强支农资金检查。主动与审计、财政监督部门协作,采取经常性检查与预算审核、决算审计等方式,加大联合检查审核的力度,增强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感。六是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对农民开挖堰塘、清淤扩蓄、中低产田改造及涵闸泵站改造等项目,应根据建设规模实行以奖代补;对自愿建设乡村道路的投资者,按每公里奖励一定的补助资金。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配套投入、民办公助、以物抵资等激励手段,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切实落实惠农政策。现阶段一要重点落实好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计生奖励补助等惠农政策,积极推行“涉农资金补贴一折通”管理办法,切实做好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二要认真落实好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就学、教学条件,让所有贫困生能够真正享受义务教育。三要积极支持乡村公共卫生建设,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农民就医条件,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要完善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机制,切实关
爱农村弱势群体。
4、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永恒主题。应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和“公开招标培训基地、财政资金直补农民、保证培训农民就业”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民参加烹调、服装、电焊、美容美发、大棚蔬菜、水产养殖、林果栽培等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的农业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使走出去的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掌握科学种养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
5、完善乡村财务管理。农业税取消后,中西部地区大多数乡镇一般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在此情况下,实行乡镇一级财政体制已无多大实际意义。为有效遏制乡镇不良债务的增加,规范乡镇政府收支行为,保证乡村干部、教师工资的发放,应将县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向乡镇延伸,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模式。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对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筹资渠道和债权债务管理实行“六个不变”,在此基础上,采取预算统编、账户统设、工资统发、票据统管、采购统办、费用统付、网络统联、凭证统审的财政管理模式。同时,应推行“村账镇管”,将村级财务纳入乡镇财政所“零户统管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各村只设一名报账员,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收入直达专户、支出集体会签、核定现金限额、定期集中结报、统一使用票据、档案集中管理”的办法,此举既可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的弊端,又能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稳定与发展。此外,要推行村级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凡村级主要干部离任时,镇纪检、财政部门应相互配合,进行离任联合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如实向村民公布,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县乡财政困难原因及对策探析
近几年,虽然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县乡财力却增长缓慢,县乡收支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县乡财政仍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县乡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县乡收入萎缩,债务负担重,财政供养人员膨胀,县乡配套项目多,支出规模大,财政入不敷出以及现行财政体制不合理等造成的。综合各种因素分析,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乡企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导致收入萎缩,增长乏力。县乡企业大都属于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落后、结构单
一、传统型、资源型、污染型的粗加工小企业,它们经营方式僵化,思想观念陈旧,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不能及时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原有的支柱企业纷纷关闭破产,县乡经济没有适应市场化改革,没能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出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县乡财政收入急剧萎缩,财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安阳县为例,安阳县的五大支柱行业是钢铁、焦化、纺织、煤炭和水泥,财政收入主要依赖这五大行业,但这些行业都属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消耗大的粗加工型传统行业,一直是安阳县的基础性产业,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对增长过热的钢铁、水泥行业限制发展,对煤矿实行资源整合,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整顿,安阳县为此关停了264家企业,致使安阳县财政收入急剧下降。二是县乡政府债务负担重,加剧了财政风险。
很多县乡不考虑实际,不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严重,不考虑长远规划,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盲目办企业上项目,大量举借债务兴建所谓的“高标准、国际化、现代化”的设施和项目,近几年,各地大兴县乡道路建设和新建学校,修的公路一条比一条好,一条比一条标准高,普普通通的县乡公路修得标准比国道、省道、高速都高,新建的学校称得上一流,看上去非常漂亮美观,可县乡财力在哪儿,只能靠大量贷款和借款解决,不论是政府直接借的,还是政府担保借的,到最后都是政府买单,巨额的债务和利息负担加剧了财政风险,收入增长部分常常满足不了偿债需要,使政府陷入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难。截止2004年底,安阳县县乡政府直接显性债务余额1.9亿元,而当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也不过是3.46亿元,债务占收入比重高达54.9%。
三是财政供养人员恶性膨胀,县乡财政不堪重负
近几年,按照中央政策,为减轻县乡财政压力,对县乡机构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对人员实行精减分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够彻底。部分县乡出现反弹,人员甚至越减越多,个别县乡编制管理混乱,乱设机构,乱进人员现象严重,特别是乱增事业编制、乱设事业单位和乱进事业人员等,党政领导在任期内普遍存在进人现象,没权进人的单位也安排大量的临时人员,财政供养人员恶性膨胀,再加上不断提高工资标准,滥发地方津贴补贴等,使财政保运转都非常困难。
四是支出规模不断增长,上级要求地方配套项目多,县乡财力往往满足不了。
农业、教育、卫生、社保、科技等法定支出按政策规定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而县乡财力增长有限,预算安排难以满足,为此县乡财政多采取向上级争取资金的方法,但在向中央申请专款时,上级往往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甚至有些项目本来由上级安排,理应由上级负担、落实全部资金,上级却往往也要求地方配套,近几年,上级财政要求配套的项目越来越多,如:农业综合开发、卫生、教育、社保等,这无形中加大了地方财政负担,由于县乡无财力配套,县乡政府也无权改变项目支出标准,无法统筹县乡支出范围,导致虚假配套、空转等财政违纪现象发生。
五是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央集中了75%的增值税和60%所得税,省、市、县、乡四级财政仅仅分享增值税的25%和所得税的40%,该体制使中央政府集中了大量财力,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但是却削弱了地方财力,特别是对县乡两级财政影响巨大。县乡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依靠这两大税种,两大税种是县乡财政增长最快、最具活力、影响最大的财源,但由于上级财政集中了大部分,留给县乡只有很少一部分,县乡企业发展越快,收入增长越快,上解中央财政的越多,对中央贡献越大,留给县乡的收入和财力下降越快,县乡财力并没有因为收入增长而增加多少财力,极大地影响了县乡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虽然近几年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但由于追加的大都是专项转移支付,必须专款专用,并没有使县乡可用财力增加,相反,有些专款还需要地方配套,反而加大了县乡财政负担,这也是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从1994实行分税制到2004年,安阳县完成增值税19.7亿元,上解中央财政达14.7亿,县乡财政只留下5亿元,占上解收入的比重仅仅为34%,2002年后,所得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后,两年安阳县又上解所得税7052万元。2004年安阳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46亿元,但也仅仅是个“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
分析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可以看出有县乡政府自身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如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乡财政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财政发展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采取“自身发展、加强调控、完善体制、强化管理”等办法。
一要立足自身,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县乡政府要立足自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下大力气扶持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工业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努力
培育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帮助解决制约传统支柱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引导县乡龙头企业深化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参与产品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做大县乡财政蛋糕,增强县乡经济发展后劲。
二要充分发挥中央、省对县乡财政的调控作用。
继续深化县乡机构改革,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推进撤乡并镇工作,精减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将机构、人员编制等上收上一级政府管理,杜绝县乡擅自增减机构和人员,保证今后县乡机构人员只减不增,切实减轻县乡财政负担;创新省市对县乡的财政管理方式,完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试点范围,规范县乡财政收支,明确县乡财权和事权;加大对县乡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调动县乡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县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财政体制,加大县乡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
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使国家财政集中了大量财力,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为保证县乡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县乡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适当提高县乡主要税种的分成比例,或提高主要税种税收增量部分对县乡的返还比例,或下放部分税收管理权,或重新确定地方固定收入范围,适当增加县乡固定收入部分;上级财政要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县乡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尽量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特别是减少需要县乡配套的转移支付,不断增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
四是强化县乡财政管理。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规范、严谨有序的财政管理制度是保证县乡财政健康持续发展的兴财之道。县乡要加强收入征管,坚持依法治税,规范非税收入,挖掘收入潜力,确保收入应收尽收;要明确县乡政府支出责任,属于哪级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由哪级政府承担,严禁转嫁给下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要调整县乡支出结构,合理确定县乡财政支出顺序,强化县乡财政管理,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县乡要“保工资、保运转”,其次才能集中财力办事情,要确保农业、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法定支出合理增长,确保重点支出、项目得以顺利进行;要加强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杜绝各种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取消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制定新的债务管理办法,建立统一的偿债准备金制度,全面清理和消化县乡政府债务,严禁县乡政府举借新的债务;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制度,提高县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篇: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五年工作纪实
忽如一夜春风来农村旧貌换新颜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五年工作纪实
在广袤无垠、山青水秀、良田万顷的祖国江汉平原北部,座落着以汉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缔结良缘的“天仙配”美丽传奇著称于世的湖北省孝感市,其唯一建制区——**区地处该市南端,与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唇齿相依,是湖北省政府“‘1+8’武汉城市经济
圈”八个卫星城市中离武汉市最近的“半小时城市”,也是孝感市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中心。全区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1个开发区、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82万,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
最近五年,该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力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致力农业综合开发,启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开创农村社会发展新局面,把有限的财政资源转化成“三农”发展的原动力。看今日**大地,财政支农政策如春风化雨,似春雨润物,一幅生机勃勃、环境优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丰衣足食——惠农补贴篇
**农村,这片令无数“孝子”世代耕耘仍免不了“卖身葬父”命运的土地,终于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告别贫寒、丰衣足食了!党的惠农政策如一夜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级、各部门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民得到实惠越来越多。五年来,**财政局党委在中央连续三年、三个“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把解决农民问题当成工作重点:2005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直补等惠及农民、农业、农村的一系列补贴措施得到全面实施和整固。实现了**区建国以来农村建设从“少取”到“多予”的重大转折。
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促进小康建设。在200?年测算数据的基础上,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从200?年的?万元、?万元和?万元扩大到2007年的?万元、?万元和?万元;2006年推出农资增次直补政策,广大农民获得财政补贴?万元、2007年?万元;2007年推出能繁母猪补贴及政策保险,得到中央和省级补助款?万元;逐步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07年?月底止,区财政共发放粮食直接补贴684万元;水稻良种补贴536万元;农资增支综合补贴98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42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46万元,惠及农户14.5万户,?万农民?年人均累计受益?万元。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完善补贴办法,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点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养新型农民的增收技能。2002年至2007年共拨付农村劳动力培训?元,培训人员?人/次。同时,拨付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务工就业状况。
运用财政贴息促进农业生产。通过对农畜产品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基础建设——资金整合篇
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相对分散、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五年来,围绕“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个主题,**财政局在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落实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认真落实将新增的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确保支农预算支出高于上年预算安排。2005年至今支农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007年支农预算为?万元。
以区财政为主体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建立以区乡镇综合改革办公室、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主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体制,将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集中整合,项目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的监督管理、报账拨付,做到“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发挥财政融资平台作用加强对农扶持。**财政部门利用财政融资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积极争取资金用于**区新农村建设。先后争取日本政府水利防洪项目建设贷款5700万元人民币、造林项目建设贷款1529万元人民币,世界银行贷款?万元,用于改善**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对接农村经济发展。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区财政采取了注入资本金、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争取国家保值贴补息资金等扶持措施。2005年至今共减免信用社各项税金185万
元,向上级部门争取风险防范金和分红补贴资金1369万元,帮助信用社核实行政事业单位欠款1275万元,收回12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跟踪问效和加强监管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最大化。认真履行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管职责,严格遵循项目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资金集中支付制、结果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等项目资金管
理制度,切实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
发展生产——农业开发篇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通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产业化经营,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进和推广新科技、新品种,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综合开发被广大农民群众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2005年至今共治理土地面积?亩,开挖疏浚渠道?公里,新修及维修泵站?座,埋设涵管?公里,架设机耕(人行)桥?座,新扩建塘堰___座,修建拦河坝?座。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建设资金1000万元,扶持省级龙头企业南大农副产品市场顺利挤入全国两百家“双百市场”,以南大农副产品市场为依托,着力促进农畜产品养殖业、流通业做大、做强。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捆绑使用各种财政资金,加快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支持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红栀子、水蜜桃、速生杨、莲藕和小农虾等高效产业。目前已建成湖北省最大的集中连片小农虾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国家级桃园种植生态示范基地。
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通过增加预算安排,调整现有科技资金和支农资金投向,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近三年来,全区共筹措安排用于农业科技方面的资金?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基地建设等。**区农业局农科所培育出来的全香型新品种鄂晚17号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填补了湖北一级香粳品种的空白。不久的将来,**香米必将香飘大江南北。
和谐社会——农村保障篇
唱响和谐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在2004年启动农村特困户救助的基础上,2007年将1.5万户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在120元的基础上,增加到240—660元,保障资金从原来的“由百姓供养”变为“由财政支付”予以保障;2007年将农村“边缘孤儿”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救助标准将由年人均1200元增至1500元。自2004年启动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以来,共为1675人次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331.62万元。同时,先后启动了“关爱行动计划”、“福星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晚血救治”等等专项社会救助活动,据实为特困群众解决了“住房难、生活难、医疗难”等生活困难事宜。**区全区有13个乡镇场,全部新改扩建了农村福利院。
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范围,促进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的实施。为了贯彻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认真学习,使奖励扶助制度的基本精神家喻户晓,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共鸣。2007年,**区符合国家确定标准的奖励扶助对象有?人,其中一孩户?户,奖励扶助对象?人,双女户?户,奖励扶助对象?人,无子女户?户,奖励扶助对象?人,特殊户?户,奖励扶助对象?人,共得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万元。
启动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并稳步运行,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根本问题。截止2007年9月份,共对41423人次进行了门诊补偿,门诊补偿金额为119万元;对7313人进行了住院补偿(含住院分娩),住院补偿金额为601万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今年启动以来,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主动上门入户,及时宣传政策。截止9月底,**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达12万余户,计48万人,共征缴金额694万元,参合率达84%。
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贯彻到最基层。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和教师医疗保险工作,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年初预算。2007年上半年陆续拨付教育公用经费314万元、免杂费2204万元、校舍维修资金414万元和贫困生补助20万元。多方筹资,启动了**区教师基本医疗保险,有力地保障了**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农村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发展。支持乡村文化站(室)、体育设施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基层文化事业得到不断发展,村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全区村级文化活动室达到94个,文化中心户99家,农村民间艺术团体达到40多家。
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村级组织建设。2007年上半年,**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700万元,全面完成了30个试点村“六个一”建设任务和村庄建设规划修编,解决了4.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有线电视通村数140个,实现了电话”村村通”,新修通湾道路35公里,新建沼气池3600口,新扩建村甲级卫生室30个,新改建村级活动场所32个,打机井100口,植树8万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2007年,该区拨村级组织支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为?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万元、百乡千村资金?万元,完善了农村基础建设和组织建设。
展望前景——改革发展篇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靠各级政府领导重视,靠公共财政的支持,靠区域经济发展与财力壮大,也要靠观念更新、体制创新。
进一步完善区乡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合理划分县、乡事权和财权,明确各级财政支出责任,努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支出比重。稳步推进“乡财区管乡用”和“国库集中收付”向乡镇的延伸工作,不断提高区乡财政管理水平。努力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积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于2005年5月启动,到05年底基本结束,取得了初步成果,达到了“六个到位”的改革目标。在2006年4月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考核检查中,考核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06年湖北省“以钱养事”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区委、区政府被评为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在2007年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稳步推进村级化债。按照“全面清债,锁定陈债,禁增新债,积极化债,建立长效化债机制”的要求,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核实、化解和锁定,有效地遏制了新增债务。截止2006年底,全区村级债务总额为1.3亿元,村平负债29万元,比2005年减少882万元,化债率达到6.2%。
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健实施之年,**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明显发展。十七大的召开,更为**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一幅幅壮丽景色随着新一轮的农村综合改革进程,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四篇: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经济的长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小康,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和谐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对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果因把资金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大项目、大企业而导致三农融资不足。后劲乏力。出现金融服务畸形发展的局面,不仅将限制金融的发展,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建立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支持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进行市场调节。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采取行政手段促进金融支农的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利用利率这个价值杠杆,使金融支持“一农”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矫正农村金融资源配用利益机制,吸引金融机构向农村倾斜,将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从而实现平等竞争,互动选择。一方面,使金融机构感到支持“三农”有利可图,乐于投人;另一方面,在资金充裕。服务机构众多的条件下,客户可以进行比较,选择自己满意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价格。
二是纳入法制轨道。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三农”,不能只靠宣传,也不能只靠市场手段,还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国家应该就农村的融资制定相关法规,依法规范农村的融资行为,依法管理金融市场。依法保护融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健全的法制,可以让农村得到相对优质的金融服务。也可以免除金融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全社会金融机构齐心合力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的责任,涉农金融机构责无旁贷,其他金融机构也应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是一项浩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此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城乡金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依靠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互动共促,政策金融、开发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力支持,才能完成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首先,金融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创新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支撑。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确保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次,要建立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推动,相关部门配合,各金融机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按照国家对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和要求,在发挥主力军及支柱作用、政策导向作用、重要补充作用、保障和支撑作用五个层次上细化各金融机构的支农措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稳步推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加大农村消费贷款支持力度,促进农民消费升级和农村经济增长;农业银行系统重点在支持县域经济和业务发展上实行金融资源倾斜政策,打造经济强县和产业集群县(市),着力打造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保险公司要加大农业保险创新和推动力度,积极研发涉农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
三、要从重点特色上实现突破
一是要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经济欠发达。但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金融机构可以在支持农村劳务输出上作文章,制定相关办法,严格资金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的开展,支持当地建立劳动力输出基地。农村信用社应加快结算、汇兑渠道、工具的联网升级进度。拓展业务品种,为农村在外地就学、打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开发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开展金融服务,突出旅游特色;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随时掌握政策信息。稳妥慎重地支持经营合法、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氽业。突出资源特色;在产品加T、制造业相对成熟或正在起步但前景可观的地区,可予以金融支持,突出产业特色。总之。各金融机构应根据本身的职能定位,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确定金融支持的重点,开展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或产品特色服务,让信贷资金收到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忌“撒胡椒面”式的信贷投入。
四、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和有效投入机制
近十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格局,撒并了一部分基层服务网点,但新的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及时设置,大大增加了农村融资的难度。同时,农村资金大量流人城市,形成了资金来自农村,农村融资却极其艰难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设想。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贷款利率市场化。不如此。农村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将难以为继。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冈为贷款难,许多农村企业担忧的不是利率高低,而是能否取得贷款;另一方面,因为农村贷款相对额度小。但管理成本高,加上利率低,收益也不高,金融机构普遍不愿在农村发放贷款。如果贷款利率随行就市,“三农”贷款效益可观,各家金融机构自然有积极性向农村投入。才会出现“心往农村想、钱往农村投”的可喜局面。成立农村信用担保中心。以农民的房屋使用权和房基地等,通过发证确权等方式,促使农民将自己的资源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可流转的、叮抵押、可用来担保的资产;吸收以亲友链、社区链、企业链为主的担保成员,相互制约,相互担保。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中小氽业、农户融资与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政府建立激励机制。采取灵活的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手段,鼓励农村资金回流到农村,通过财政资金的注入,有针对性的促进和引导金融资金向农村的投入。另外,可将某些给农业的补贴转移为金融部门的贷款贴息或贷款风险准备金,调动金融机构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地方政府要注意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避免强制干预带来的伤害。采取有效措施,为金融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激励会融机构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持续的金融服务。
增设新的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在农村开设村镇银行等新的农村金融机构或其他民问融资组织,以拓宽融资渠道,引进金融竞争,激发金融机构的创造力,提升服务水平。综上所述,不仅有利于融资、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不断繁荣,农村资金的回流也就顺理成章。
市场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金融有着本质上的诉求。要做到切实维护农村经济与社会稳定,既要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又要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五篇:关于农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在今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生产,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述要求进一步表明了党政关注、群众关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的核心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广袤无垠的农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天时。农业银行作为支持“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大有可为。但在这一系统工程建设中,有许多抽象、具体的问题亟待研究探索。现结合多年农村金融工作实践,对农业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模式谈谈看法。
一.农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条件
经历和经验。在农业银行“三落四起”至实行商业化经营前的漫长岁月里,始终伴随着“三农”成长。从农业生产消费贷款、国营农、工、商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供销合作社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等业务,直至90年代中后期与农发行和农信社“一分一脱”,可以说农行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鉴证和功臣。期间,建立了几乎一乡一点的营业机构,组建了各种体制共存的员工队伍,收集了“三农”发展的档案资料,积累了农村融资的经验教训。应该说,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行来讲,不是什么新课题,只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是在新农村的“新”字上做文章,往“新”的形式里注入相应的金融服务内容。
责任和能力。早在农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就要求,农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后,必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行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交给农行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农行具有适应农村新发展所需求的配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且还具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完全有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潜力和前途。目前,农村资金流失过多,金融投资流向严重偏离农村。在乡镇金融机构中,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初期,只吸收城乡储蓄资金,而发放贷款只是近一年来的新兴业务;在农村信贷市场可以说是经验不足;农村信用社虽然近年来在农村市场大量投放贷款,但也因风险防控手段单一,造成贷款大量形成不良,政府为此提高了信用社贷款准入条件;农行近年来实施经营战略调整,管理权限上收,贷款向城市及大中型企业集中,农户贷款几乎处于只收不放的状态;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强调自身效益,忽视社会服务,纷纷从乡镇至县城撤离,整个金融为“三农”服务职能严重削弱。加之农村金融市场中介缺位,机构锐减,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农村金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这既为农行复办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市场需求潜力,也为农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了商机和发展空间。
二.农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一)加大农村生产建设领域发展。一是依托“惠农卡”广覆盖要求,发挥农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2008年,农业银行为响应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的发展要求,推出了“惠农卡”这一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这是大型商业银行对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及新途径的有益探索。农业银行应借助惠农卡发行的有利时机,加大农户贷款的投放力度,大力支持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商品流通业、加工业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三农”合理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全面进步。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包括: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县、乡公路及连接线建设,国家能源体系建设和符合规划与环保要求的水电建设,以县域电网改造为重点的配电网建设。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农村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以及够规模、有特色、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和行业。支持具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及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四是支持县域和中心镇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包括市政工程项目、公用工程项目、环境工程项目、信息化项目、循环发展项目等。
(二)支持农村流通领域发展。一是开展农产品预期保值业务,支持农产品储运、营销流通及出口贸易,立足市、县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好、辐射范围大、管理规范化的各类批发市场建设。二是发挥农行网点网络优势,积极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电话银行、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工劳动报酬结算提供便利服务。
(三)支持农村储藏领域发展。以支持农产品保鲜为主要目的,实现季节性产品“反季”与“客串”,促使农产品就地增值。包括城市“菜篮子工程”的动、植物温室和暖棚,保鲜冷藏,农用生产资料储备,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以及农机具购销等。
(四)支持农村消费领域发展。针对农村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现状,积极复办“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业务,支持工业品下乡,支持农民改善吃、住、行条件,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立足当地资源,有选择地支持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将国家扶贫开发贷款政策用足用好,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三.农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应支持“政绩工程”,应尊重农民或客户的意愿。据各大媒体披露,有些地方强制农民建现代化的别墅小区、公路等,使农民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农民苦不堪言。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都很重视,特别是各级党政部门,采取了城市各大单位包村等一系列措施,都是积极有效的。然而,有的地方,有的同志为了政绩,不考虑农民意愿,凭“想当然”强制农民做一些农民不想做、不愿做、做不好的事情,结果事与愿违。过去,农行在这个方面有着沉痛教训,也付出了昂贵的学费。诸如80年代一哄而起的乡镇企业、供销合作以及国营农业、粮食附营大发展等等,有的地方强令农民种瓜果,育树苗,农民不情愿,则以社队名誉贷款,秋后收贷时“大抹头”,以致于出现农民卖粮“打白条”,农民意见很大。农行过去贷款存量中的“两呆”贷款,除走死逃亡和少数自然灾害形成的“灾区口粮”贷款外,大部分是这方面原因造成的,农民既不认账,也不认还。农业银行在股改正式挂牌前,就已经明确了股改后的市场定位,确定了支持“三农”的工作定量和定性目标。从农业银行股份制经营的角度讲,立足“三农”市场,实现服务“三农”的工作目标,既不能盲从,又不能强制,应该尊重农民或客户的意愿,做到既积极又稳妥,支持一个见效一个,造福一方。
(二)克服恐贷惧贷心理,加强全面风险控制。有句俗话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农行过去在农村融资过程中的确付出了巨大代价,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人的因素是主流,是经营理念偏离度过大带来的恶果。从五六十年代“哪里需要哪里贷,需要多少贷多少”的“大跃进”模式;七八十年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考虑内部和社会两个效益,重服务轻管理的国有专业经济模式;九十年代的以“以客户为中心”直到目前的“以优良客户为中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演变,足以透视出农行在农村融资过程中的改变足迹。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几年时间里,恐贷惧贷心理逐渐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免责任追究,这是业内最可怕的心理障碍,在农行的表现恐怕更为突出一些。全面风险控制是从客户开始的,只要认真落实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具体措施,坚持贷款规则,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三)加强金融创新,不断改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大概念,具有丰富生动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没有具体的教条可循,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最适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千差万别的特殊情况。目前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已由过去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支持,演变成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目前的农村与过去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是集体生产队出工“挣分”,现在是农户承包责任田自主经营;过去是冬天“积肥”,夏天“三铲三趟”,现在是选用优良品种施用优质肥料科学种田;过去吉林产粮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又以玉米为主,现在是向“订单”农业转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所以,必须深刻认识这种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适应这种变化,这才是理智的选择。比如筛选立项问题,抵押担保方式问题,贷款自筹资金比例和约期问题,支持结算工具问题,利率市场化问题,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分工及其竞争问题,妥善处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问题等等,均需在具体融资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改进金融服务,不断实施有效的金融创新,确保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并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