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培训考试题参考答案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培训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2、D3、C4、A5、B6、C7、C8、A9、B10、B11、D
12、B
13、C
14、D
15、D
16、D
17、B
18、B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1、A、B、C、D2、A、D3、A、B、、C、D4、A、B、C、D5、A、B、C、D6、A、B、C7、A、C、(或B)
8、B、D9、A、B、C10、A、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月1日
2、中等
3、定性4、55、可采性指数,煤厚变异系数
6、专人7、2天内
8、估算
9、采掘部门,矿井总工程师
10、走向、倾向、倾角
11、一个月,30日内
12、瓦斯地质图,采掘
13、变质岩,沉积岩
14、地下水15采掘工程平面图
四、名词解释(3分)
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五、简答题(7分)
煤矿有哪些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2014年5月6日
第二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考试题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5分)
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年月日开始执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共章条。
2、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 的原则。
3、煤矿企业及所属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4、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配备所需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5、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6、在建矿和生产过程中,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等条件时,应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
7、原勘探程度不足,或遗留有瓦斯地质、水文地质或重大工程地质等问题,应。
8、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应遵循、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孔多用”,钻孔应兼顾、、水文地质和等多项任务。
9、井工煤矿补充勘探工程布臵应坚持井上下结合,且与井巷设计工程结合。勘探线原则上应煤层走向布设。补充勘探钻孔应穿过最下部可采煤层底板至少米。
10、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应由煤矿企业组织实施,由具有的单位承担,现场工程结束后个月内提交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11、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采空区普查,应采用调查访问、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查明、、、、和等。应将采空区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煤矿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
12、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导水裂缝带普查,应采用、等方法确定矿井导水裂缝带高度,合理留设防隔水煤(岩)柱。
13、《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地质观测应做到、、、。
14、地质观测与描述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达确切、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
15、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揭露岩层的特征、厚度及产状等,煤层、顶底板及标志层应重点观测,同时对井巷施工中的、冒顶、片帮、等情况进行观测。
16、沉积岩观测黏土岩应描述其,及页理特征,,可塑性,吸水软化或膨胀特点,黏结性,所含化石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结核与包裹体的情况等。
17、断层应观测、,和擦痕的侧伏角。
18、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内整理完毕,并反映在。
19、岩巷素描图的基本要求: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或岩巷沿同一层位掘进时,每隔编录一个迎头断面,遇地质构造时;
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极复杂或岩巷穿层掘进时,应编录。
20、井巷掘进过程中,出现地质异常或与预测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时,应采用、配合物探手段查明相关地质情况;否则,不得组织施工。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标准。
2、试述掘进地质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3、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的主要内容。
4、地质观测中对煤层的观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5、试述地质预报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1题)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说明《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搞好地质工作?
第三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情况汇报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开展情况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3月1日实施以来,我矿坚持地质工作以“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为原则,结合《矿井防治水规定》《四川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等相关技术规范,查找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隐蔽致灾因素,针对当前存在问题逐一排查,制定措施,通过一个月以来的实施,基本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具体工作如下:
一、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2014年3月10-15日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了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在地质构造、瓦斯灾害、煤层自燃(火区)、含水体、采空区、老窑水、岩溶陷落柱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进行了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构造、矿区构造、煤层变化情况,重新分析了大型断层10条,隐伏断层11条,并对生产揭露断层1000余条进行了规律分析、填绘和台帐归类;通过对现有瓦斯研究成果资料普查,总结分析矿井瓦斯分布规律,此次重新确立12号勘探线以西、6号线压扭性断层带附近两个瓦斯富集区,主采煤层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接近突出临界值,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并对瓦斯地质图进行了修编和更正;对矿井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进行了普查,矿井主采B4、B3、B2煤层发火倾向性Ⅱ类,目前存在老火区位于我矿与周边小煤矿接壤的煤柱地段,并逐一进行了排查与监控;通过对矿井逐年涌水、水文地质、21处关闭小煤窑等原始技术台帐分析,得出了威
胁矿井安全的水患来源、补给途径、灾害规模等技术成果,为下一步矿井防治提供了技术依托;岩溶陷落柱普查主要对茅口灰岩、嘉陵江灰岩现存28个大小溶洞进行实地察看,对其形状、位臵、规模、有无涌水进行描述登记。
通过地质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总结得出了矿井上、下灾害六大类,提出五项解决方案。
二、地质类型划分
一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对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矿井为复杂水文地质类型;二是煤矿地质类型对照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等划分依据,我矿为复杂地质类型煤矿。
三、存在问题
1、此次《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该项工作未开展。
2、规定要求有工业价值的有益矿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采样化验,圈定符合工业品位和可采厚度要求的范围,编写相关报告,该项未开展。
3、规定要求原勘探程度不足的煤矿应由企业组织实施地质补充勘探,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因我矿处于三线建设矿井,勘探线按750米布臵,多个钻孔位臵误差大、钻进深度未达规定要求的底板下30米以上,所以勘探精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4、对照《矿井防治水规定》及《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我矿防治水设备不足,主要是物探和专业探放水钻机。
第四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复习题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复习题
一、填空题:
1、2013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执行。
2、(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3、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4、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5、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6、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种类型。
7、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以(断层)、(褶皱)、(岩浆岩)等影响采区合理划分因素为主。
8、煤层稳定性以(煤层变化规律)和(可采性)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确定。
9、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
10、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1、煤矿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煤矿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12、煤矿必须备齐(地质勘探报告)、(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矿地质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等地质资料。
13、煤矿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14、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以查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结构)、(瓦
1斯赋存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等为主要任务,满足工程设计和安全采掘(剥)要求。
15、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应遵循(物探)、(钻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孔多用)”,钻孔应兼顾(构造)、瓦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多项任务。
16、煤矿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提出普查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7、煤层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伪顶、直接顶、伪底和直接底的(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必要时,测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18、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2)天内整理完毕,并反映在相关图件或台账、素描等地质文档中。对采掘(剥)工程布臵有影响或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地质信息),应及时报告矿井总工程师。
19、煤矿地质综合分析必须以完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20、地质综合分析应紧密围绕煤矿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立足煤矿,结合区域,广泛采用新理论、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方法。
21、地质预报应按(年报)、(月报)等形式进行,且应根据采掘(剥)工程的进展及时发出;地质预报应做到(期前预报)、(期末总结),预报与实际出入较大时,应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地质预报质量;地质预报经(矿井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生效。
22、基建煤矿移交生产后,应在(3)年内编写生产地质报告,之后每(5)年修编1次。生产地质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23、采区设计前(3)个月应提出采区地质说明书,并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
24、采区开采结束后(6)个月内,应提出采区地质总结报告,报矿井总工程师审核。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30)日内提出采后(地质总结报告),报矿井总工程师审核。
25、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揭露岩层的(特征)、(厚度)及(产状)等,(煤层)、顶底板及(标志层)应重点观测,同时对井巷施工中的(巷道变形)、(冒顶)、(片帮)、底鼓和(出水点)等情况进行观测。
26、掘进工作面设计前(1)个月,地测部门应提出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批。
27、回采工作面形成后,应开展相关(物探)、(钻探)等补充地质工作,查明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情况,并在(10)日内提出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批。
28、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依托(信息化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测资料、设计资料和采掘工程(数据库),实现煤矿地质信息工作的(动态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29、煤矿应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进行地质资料(处理)、(综合分析)和(数字化自动成图),实现地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30、闭坑地质报告应在开采活动结束的前(1)年由煤矿企业组织编写。煤矿闭坑地质报告(包括图纸资料)应报所在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31、煤矿每年年末应根据有关资料,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掌握煤炭(资源/储量)动态。
32、综合分析成果应反映在(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及各类地质图件上。
二、简答题:
1、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答、(1)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2)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3)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4)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5)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2、分别写出煤层可采性指数和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答:煤层可采性指数Km计算方法:
n'
Km(2-1)n
式中:Km——煤层可采性指数;
n——参与煤层厚度评价的见煤点总数;
n'——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数。
煤厚变异系数γ计算方法:
S100%(2-2)
M
S式中:——煤厚变异系数;
M1——每个见煤点的实测煤层厚度,m;
M——煤矿(或分区)的平均煤层厚度,m;
n——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
S——均方差值,m。
3、煤矿必须备齐的图件有哪些?
答:(1)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2)煤矿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3)煤矿煤岩层对比图;
(4)煤矿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和立面投影资源/储量估算图);
(5)煤矿地质剖面图;
(6)煤矿水平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的多煤层煤矿);
(7)勘探钻孔柱状图;
(8)矿井瓦斯地质图;
(9)井上下对照图;
(10)采掘(剥)工程平面图(急倾斜煤层要绘采掘工程立面图);
(11)井巷、石门地质编录;
(12)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4、煤矿必须备齐哪些地质资料台账?
答:(1)钻孔成果台账;
(2)地质构造台账;
(3)矿井瓦斯资料台账;
(4)煤质资料台账;
(5)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
(6)工程地质资料台账;
(7)资源/储量台账;
(8)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
(9)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
(10)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5、煤矿有哪些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答: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6、煤矿地质观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煤矿地质观测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统一。
(1)观测、描述、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记录簿上,记录簿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2)观测与描述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达确切、重点突出、图文结合、字迹清晰,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3)观测与描述应记录时间、地点、位臵和观测、记录者姓名;
(4)观测与描述应做到现场与室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5)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转绘在素描卡片、成果台账及相关图件上,由观测人员进行校对。
7、断层观测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2)断层带中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及充水性等;
(3)断层两盘煤、岩层的层位、岩性、产状、错位和牵引特征、伴生和派生小构造、断层类型;
(4)断层的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5)断层附近煤层厚度、煤体结构、围岩破碎程度、出水和瓦斯涌出情况等。
8、煤巷素描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1)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稳定或较稳定时,应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应编录一帮素描图。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时,第一分层巷道应做一帮素描图。
(2)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倾斜、急倾斜煤层稳定或较稳定时,应编绘实测
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应编录迎头断面,并编绘巷顶(或底)水平切面图。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倾斜、急倾斜厚煤层时,应编录煤门一帮素描图和必要的迎头断面,并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9、地质预报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断层、褶皱、陷落柱、地层倾角和岩浆侵入体等特征,以及对煤(岩)层的影响等;
(2)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煤质、煤层顶底板及其岩性等;
(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
(4)含水层、隔水层、构造体的含水性和导水性,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老空区、老窑位臵及其积水情况,封闭不良或封闭情况不明钻孔的位臵及封孔情况等;
(5)露天煤矿滑落层(面)的赋存状态及边坡滑落规律,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等;
(6)其他致灾地质因素及建议。
9、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1)煤矿概况。煤矿边界、老窑边界和采空区分布等。
(2)煤矿勘查资料。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勘探钻孔和物探资料等。
(3)煤矿地质因素。地层、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地温和地应力等。
(4)煤矿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5)煤矿设计。煤矿规模、服务年限、井田开拓、采区布臵、井巷和硐室等。
(6)瓦斯抽采资料。
(7)煤矿采掘工程。井巷、硐室及采空区等。
(8)煤炭资源/储量。
(9)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
(10)相关地质资料。建矿地质报告、生产地质报告、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等。
10、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煤矿生产的需要,系统收集、编录所揭露井巷工程的地质资料,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及时编写各种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等相关地质资料,保障安全生产。
第五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复习题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复习题
一、填空题:
1、2013 年 12 月 31 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 号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执 行。
2、(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 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3、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 安全)”的原则。
4、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 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5、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 训,每(3)年至少进行 1 次。
6、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分为(简 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 种类型。
7、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以(断层)、(褶皱)、(岩浆岩)等影响采区 合理划分因素为主。
8、煤层稳定性以(煤层变化规律)和(可采性)划分,采用(定性)和(定 量)结合的方法确定。
9、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 K 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 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
10、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1、煤矿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 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煤矿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 类型划分。
12、煤矿必须备齐(地质勘探报告)、(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矿地质 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等地质资料。
13、煤矿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 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 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14、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以查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结构)、(瓦斯赋存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等为主要任务,满足工程设 计和安全采掘(剥)要求。
15、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应遵循(物探)、(钻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 “(一 孔多用)”,钻孔应兼顾(构造、瓦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多项任务。
16、煤矿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提出普查报告,由煤 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7、煤层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伪顶、直接顶、伪底和直接底的(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必要时,测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18、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2)天内 整理完毕,并反映在相关图件或台账、素描等地质文档中。对采掘(剥)工程布 臵有影响或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地质信息),应及时报告矿井总工程师。
19、煤矿地质综合分析必须以完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20、地质综合分析应紧密围绕煤矿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着眼当前,兼 顾长远,立足煤矿,结合区域,广泛采用新理论、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方法。
21、地质预报应按(年报)、(月报)等形式进行,且应根据采掘(剥)工程 的进展及时发出;地质预报应做到(期前预报)、(期末总结),预报与实际出入 较大时,应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地质预报质量;地质预报经(矿井总工程 师)审查签字后生效。
22、基建煤矿移交生产后,应在(3)年内编写生产地质报告,之后每(5)年修编 1 次。生产地质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23、采区设计前(3)个月应提出采区地质说明书,并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审批。
24、采区开采结束后(6)个月内,应提出采区地质总结报告,报矿井总工 程师审核。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30)日内提出采后(地质总结报告),报 矿井总工程师审核。
25、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揭露岩层的(特征)、(厚度)及(产状)等,(煤 层)、顶底板及(标志层)应重点观测,同时对井巷施工中的(巷道变形)、(冒 顶)、(片帮、底鼓和(出水点)等情况进行观测。
26、掘进工作面设计前(1)个月,地测部门应提出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批。
27、回采工作面形成后,应开展相关(物探)、(钻探)等补充地质工作,查 明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情况,并在(10)日内提出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由矿 井总工程师审批。
28、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依托(信息化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测资料、设计资料和采掘工程(数据库,实现煤 矿地质信息工作的(动态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29、煤矿应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进行地质资料(处理)、(综合分析)和(数字化自动成图),实现地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30、闭坑地质报告应在开采活动结束的前(1)年由煤矿企业组织编写。煤 矿闭坑地质报告(包括图纸资料)应报所在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 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31、煤矿每年年末应根据有关资料,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煤炭(资源 /储量)估算,掌握煤炭(资源/储量)动态。
32、综合分析成果应反映在(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及各类地 质图件上。
二、简答题:
1、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答、(1)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 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2)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 报工作。
(3)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 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 题。
(4)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5)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 值。
2、煤矿必须备齐的图件有哪些?
答:
(1)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2)煤矿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3)煤矿煤岩层对比图;
(4)煤矿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 影图和立面投影资源/储量估算图);
(5)煤矿地质剖面图;
(6)煤矿水平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 25°的多煤层煤矿);
(7)勘探钻孔柱状图;
(8)矿井瓦斯地质图;
(9)井上下对照图;
(10)采掘(剥)工程平面图(急倾斜煤层要绘采掘工程立面图);
(11)井巷、石门地质编录;
(12)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3、煤矿必须备齐哪些地质资料台账?
答:
(1)钻孔成果台账;
(2)地质构造台账;
(3)矿井瓦斯资料台账;
(4)煤质资料台账;
(5)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
(6)工程地质资料台账;
(7)资源/储量台账;
(8)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
(9)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
(10)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4、煤矿有哪些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答: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 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 不良地质体。
5、煤矿地质观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煤矿地质观测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统一。
(1)观测、描述、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记录簿上,记 录簿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2)观测与描述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达确切、重点突出、图文 结合、字迹清晰,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3)观测与描述应记录时间、地点、位臵和观测、记录者姓名;
(4)观测与描述应做到现场与室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5)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转绘在素描卡片、成果台账及相关图件上,由 观测人员进行校对。
6、断层观测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1)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 角;
(2)断层带中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 及充水性等;
(3)断层两盘煤、岩层的层位、岩性、产状、错位和牵引特征、伴生和派 生小构造、断层类型;
(4)断层的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5)断层附近煤层厚度、煤体结构、围岩破碎程度、出水和瓦斯涌出情况 等。
8、煤巷素描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
(1)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稳定或较稳定时,应实 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应编录一帮素描图。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时,第一分层巷道应做一帮素描图。
(2)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倾斜、急倾斜煤层稳定或较稳定时,应编绘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应编录迎头断面,并编绘巷顶(或底)水平切面图。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倾斜、急倾斜厚煤层时,应编录煤门一帮素描图和 必要的迎头断面,并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9、地质预报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
(1)断层、褶皱、陷落柱、地层倾角和岩浆侵入体等特征,以及对煤(岩)层的影响等;
(2)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煤质、煤层顶底板及其岩性等;
(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
(4)含水层、隔水层、构造体的含水性和导水性,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 量,老空区、老窑位臵及其积水情况,封闭不良或封闭情况不明钻孔的位臵及封孔 情况等;
(5)露天煤矿滑落层(面)的赋存状态及边坡滑落规律,影响边坡稳定的 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等;
(6)其他致灾地质因素及建议。
10、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1)煤矿概况。煤矿边界、老窑边界和采空区分布等。
(2)煤矿勘查资料。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勘探钻孔和物探资料等。
(3)煤矿地质因素。地层、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地温和地应力 等。
(4)煤矿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5)煤矿设计。煤矿规模、服务年限、井田开拓、采区布臵、井巷和硐室 等。
(6)瓦斯抽采资料。
(7)煤矿采掘工程。井巷、硐室及采空区等。
(8)煤炭资源/储量。
(9)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
(10)相关地质资料。建矿地质报告、生产地质报告、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 类型划分报告,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 书等。
11、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煤矿生产的需要,系统收 集、编录所揭露井巷工程的地质资料,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及时编写各种地 质报告、地质说明书等相关地质资料,保障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