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建设(写写帮推荐)
浅谈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建设——以北海市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的了解,以北海市为例,针对北海市建设生态城市中的城市生态系统、产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城市景观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本次关于北海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希望能给该市相关的城市建设机构在解决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建设北海市生态化
1.概述
1.1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没有关于生态城市的明确
[1]界定.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1987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Yanitsky
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理想城市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管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财富、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而在1992年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组织者澳大利亚的唐顿认为:生态城市不仅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的平衡,而且也应包括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专家黄光宇则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还有其他学者认为生态城市主要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5个特点。以上3个定义虽各自侧重于不同学科领域,但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共赢。1.2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1.2.1广西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老路
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群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工业增长模式在缔造财富神话和城市帝国的同时,也酿成了生态恶化的现代“城市病”。空气和水的质量下降、绿地减少、自然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和废弃物排放,以及对稀缺、拥挤的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等种种迹象表明,环境退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结果,催生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部著作和研究报告的问世,反映了环境与生态问题已经从学者个人关注演变成全球共识,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并提升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由于环境与生态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化建设模式逐渐受到全球关注。[2]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次提出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
1974年国际生态学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来协调各国的城市生态研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倡导必须把更多的城市栖息地问题放到最重要位置。
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生态城市规划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
1.2.2 广西北部湾的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
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3]北部湾生态城市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北海市作为广西北部湾城市之一,在“十一五”期间,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在经济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北海市历届党委、政府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奋斗目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和谐之城的步伐,从来都不曾停歇。尤其是近年来,北海市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城市列入2010年至2012年“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既要 “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由此看来,研究北海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北海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urban ecosystem)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又是人类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2.1.1北海市自然环境系统
北海市地处广西北部湾东北部,位于108°50’~109°47’E,20°26’ ~21°55’N之间,总面积3337km2,市区南北西三面环海,有渭州、斜阳2个海岛,海岸线东起与广东廉江县交界的英罗湾,西至与钦州市交界的大风江港,全长500km。[5]北海市的主要生态系统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滨海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间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量最高和最具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6]北海市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浅海水域、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质海岸、红树林沼泽及海岸性咸水湖,具有大气调节、蓄水调节、净化水质、消浪促淤护岸、休闲憩息、生物多样性维护、教育科研等重要价值。各湿地面积如下表所示
[7]
在以滨海湿地为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北海自然生态系统中,海岸港湾水道多,天然屏障良好,依托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建成现代化大型组合港;海洋生物多,且生态保护良好的红树林和珊瑚礁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拥有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北海银滩、火山岩地质地貌景观涠洲岛、斜阳岛、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等特色旅游资源。这些优越的环境与资源优势为北海全面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
2.1.2北海市人口结构及分布
2010年文章 《关于北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说明》显示北海市10年间,北海人口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表现出一些新的人口发展特点:十年间人口总量实现平稳增长;各县区人口变化明显,人口继续向市区聚集;人口性别比(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8.46)有所下降;少年人口比重减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文盲人口减少,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2.2产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
2.2.1产业发展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北海市产业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盟战略合作伙伴的建立和北部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北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北海产业不再仅是捕捞业和种植业,而是以捕捞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基础,以产品加工为阶梯,以对外销售为目的的物质产业。物质产业的增长同时带动了服务业、餐饮、旅游、物流等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
2.2.2土地开发利用
为紧跟时代步伐,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北海市制定了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指导方针,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紧密衔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16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95800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58500公顷,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400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79平方米/人以内。并指出,要构建以中心城和合浦县城形成的经济增长核心为依托,以重要交通线路、经济走廊为发展主轴线的城镇空间布局发展形态,形成“一中心城一辅城两带四区”的城镇结构与
用地空间格局。重点保障国家和自治区级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重点保障主城区和铁山港工业区以及合浦县城用地,兼顾重点乡镇和一般乡镇用地;规划期间,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保障工业园区和集中区用地;构建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以一级、二级公路为主干,以港口码头建设为轴线,以北海福成机场为支点的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与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交通运输体系相衔接的物流与客运中心。
近年来,北海市不断开发和利用土地,建造了许多商品房、工业区、公共娱乐场所等现代化建筑,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保留了一定的物质文化遗产用地,如北海老街,合浦汉墓群等。而八九十年代的瓦房已成为了北海历史的建筑符号,迎面而来的林立的高楼大厦。
2.3城市景观建设 北海实行多项目结合,顺利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成功完成通道绿化、城镇绿化、村屯绿化“三大战役”。至2011年7月,全市通道绿化落实绿化用地66.6公里,完成绿化48.4公里,任务完成率72.7%;城市绿化完成立项和规划设计项目各15个,完成绿化面积462万平方米,植树40万株,任务完成率66.1%;村屯绿化已全部落实绿化用地,完成绿化村屯6个,任务完成率66.7%;山上造林完成3万亩,占工作目标任务的100%。[8]
“森林”进市区。西南大道是连接北部湾和贯穿北海市区东西方向的主干道。自2009年以来,北海市采用乔灌花草模式进行立体绿化,完成栽植乔木数量1.47万多株,形成绿化长度为7200米,绿化宽度为75米,绿化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的绿化带。林苗一体化。该市兼顾城市绿化和通道绿化要求,采取林苗一体化模式,沿北铁一级公路南侧实施200多米的绿化示范带,绿化面积达300多亩:50亩主要种植香樟、秋枫、凤凰树、榕树、金丝楠等各种绿化大苗;其余250亩绿化用地全部栽植各种规格的绿化小苗,实现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3.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
近年来,因为速生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回报周期短,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它经济林木难以与其竞争,速生桉俨然成了北海各大小山头的山大王。但速生桉不在安于山上,一些耕地也被它占据了。种植速生桉给种植承包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但大量种植却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速生桉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如同水泵一般,长期大面积种植将导致土地蓄水水能力下降,土地贫瘠,土地沙化等现象从而使土地退化。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干旱灾害增多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物种具有极大的抑制性。速生桉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会慢慢地萎缩,最后造成速生桉种植地是地表光秃秃的,地上草、灌木和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少之又少,难觅动物踪影!
3.2 楼房建筑泛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造楼的声势浩浩荡荡。投资商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不惜将竣工五六年的楼房摧毁,再重金投资建造,这不仅浪费了财力物力,而且浪费了能源和资源。此外,由于一些地区出于用房紧张或利益驱使等原因,非法占用耕地建造楼房严重。
3.3城市环境污染
存在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水产运输车辆撒漏鱼汁问题,影响市容及空气质量。
二是城市南部的污水未经截留,一些新老城区排污管道未铺设或管道堵塞,污水浸出地面。
三是鱼粉厂生产的废气均为未达标排放,气味难闻。
四是晒鱼场和鱼虾加工点乱搭乱建,不符合环保要求,无经营执照、无生产许可证和QS生产许可证,生产区域卫生状况差,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五是城市噪声污染问题,主要是建筑噪声污染,具统计投诉案件已占全市环保投诉案件的40%左右。
六是垃圾处理污染问题。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对重金属等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并不适用,或含硫物质的燃烧会产生SO2,混入积雨云或云层云,形成酸雨降落,产生二次污染。
3.4解决办法 3.4.1产业生态化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海洋开发等生态高技术产业及出口加工业。北海靠近广东的佛山、东莞等电子工业区,可借鉴其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大量劳动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复杂多样,海洋资源丰富,充分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招揽优秀人才,引进先进科技,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
3.4.2环境生态化
把集约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建设山川秀美的宜居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对土地、矿产和油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科学规划城市布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促进各城市区域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型产业。二是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实行补偿开采,防止和治理河海水域污染,控制渔业资源捕捞强度,严格保护珍稀动植物种群,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三是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四是发挥亚热带滨海资源优势,对北海银滩、斜阳、涠洲岛火山岩进行生态开发、精心保护英罗红树林保护区和海底珊瑚礁生态状貌,突出“天下第一滩”和滨海湿地特色。同时,生态旅游区不能无限制开放,客流量一旦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就会对景区造成一定的破坏。五是强化道德规范约束,制定和完善调解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转变人的社会行为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六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城市内河、湖泊、近海生活和工业污染,恢复生态和景观功能,净化、绿化、美化城市空间,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和环境优美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
3.4.3文化生态化
积极开发体现北部湾山水、民族、人文特色和普及生态知识,保护北海骑楼老街和合浦汉墓群,追溯海上丝绸之路文脉印迹,彰显中外文化交汇蕴含,挖掘南珠文化、胥家民俗和“咕哩村”、“咕哩寨”地域特色,汇聚浓郁的北部湾海洋风情,形成生态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渔家民风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生态商贸旅游城市,倡导生态文明的文化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北海以建设“生态和谐之城”为奋斗目标,顺应了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展安,宗跃光.浅谈生态城市理论[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
[2]
[3]
[4]杨小波,吴庆书,邹伟,罗长英,郭涛,林帼贞.城市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北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海年鉴(2009)[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6]翟金波,田伟君.滨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历程及主要利用模式分析[J].安徽农业
科学,2010,38(19):10186-10188
[7]彭在清,孟祥江,吴良忠,黄勇,朱小龙.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07-5511
[8] http://news.bh.soufun.com/2011-08-03/5570956.htm
第二篇:广西北部湾滨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打造广西北部湾特色滨海旅游业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而且
滨海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异军突起。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首先对广西北部湾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进行阐述,进而了解广西北部湾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的解决,打造特色北部湾滨海旅游业。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特色滨海旅游业发展概况
滨海旅游业主要是指活动在滨海地区、海上、海底、海岛的旅游业,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滨海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客体,通过旅游者的流动表现出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产品具有特殊性,主要通过服务形式表现出来,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等,其中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滨海旅游业具有高效益、轻污染、与多种旅行活动兼容等优势,被称为“无烟产业”。滨海旅游业属于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一、广西北部湾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基础好。北部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品位高、组合好。具有自然风光优美、海岛半岛众多、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民俗风情浓郁、边关历史神秘、历史文化厚重等资源特征。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实施区域经济、开放带动和重点突破战略,旅游经济总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旅游业连续多年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和先导产业。其阶段特点表现在:
一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不高,不少优秀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浅开发状态,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旅游文化和旅游社会环境亟待加强开发建设,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尚处在编制当中。
二是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家战略和政策聚焦带来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为发展旅游服务配套提供支撑和有效衔接;旅游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旅游本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速度快;区位优势和旅游价值得到全面彰显,同时面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三是面临全面转型升级。从以观光为主的门票经济向综合收益为主的产业经济转变;从观光产品为主向滨海休闲度假、城市商务旅游等为主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跨越;着眼于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强化区域整合,实现向和谐旅游、统筹发展跨越;着眼于城市群和大工业发展,强化公共设施向优化整合转变,实现向社会资源旅游化跨越。
广西属沿海地区,北部湾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处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1500多公里。海岸类型分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两种。沿海岛屿有697个,岛屿岸线长600余公里,岛屿总面积84平方公里。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8平方公里。广西滨海地处热带北缘,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0-26℃,是适宜人类居住、旅游的地方。区域内洁净的海水、优质的海滩、形态各异的岛礁火山群、良好的原生态海洋系统等等,无处不体现出高品位的、多样性的优良环境体系特征。所以广西发展滨海旅游业是占有极大的地理优势的。
因此,如何打造广西特色北部湾滨海旅游业,首先了解其沿海的旅游景点。大致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星岛湖、钦州三娘湾、国家海洋保护动物白海豚、七十二泾景区、沙井港、茅尾海、八寨沟、防城江山半岛、怪石滩、大平坡白浪滩、金滩、以及有“龟蛇守水口”之称的白龙炮台、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东兴口岸。再加上铁山港、廉州港、三娘港、钦州港、防城港、珍珠港等港湾,形成“天然港群海岸”。这样从东到西就组成了一条旅游路线。
二、打造广西北部湾特色滨海旅游业
一是旅游开发与建设现代工业相结合。在加快推进钢铁、核电两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挖掘其工业旅游的潜质,以钢铁、核电基地为依托,规划建设参观平台,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充分展示现代工业生产流程,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考察,提高知名度,促进更多工业落户,实现旅游开发与建设现代工业良性互动发展。对于现代化工业,钦州引进了中石油、防城有核电站。
二是旅游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推进城镇建设的同时,因势利导、因地制
宜,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滨海自然资源等,通过一流的设计理念和高品质的建设水准,大幅度提高城镇的城市综合面貌及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从而带动城区的扩展,实现旅游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钦州有名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故居,可开辟特色历史文化教育,使游客能够了解到 名族英雄的爱国精神。
三是旅游开发与弘扬港口文化相结合。广西有众多港口,在每个大港区设立港口文化展厅、观光线路、配备观光车、完善停车场、购物店等配套设施,让游客了解到港口的建设发展史、港口文化风俗。同时,依托企沙渔港,多方筹措资金规划建设灯塔景观走廊、海堤广场、渔港观光平台等旅游设施,加快形成渔家生活体验、海鲜美食等疍家风情体验区。
四是旅游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相结合。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加快岸线、岛屿及海洋渔业等海洋资源开发,整合现有的火山岛、白鹭园、万亩蚝排等景点,按照国家AAA级景区标准,进一步完善火山岛、万亩蚝排的旅游配套设施,扩建景区道路,力争在2010年前使火山岛景区达到国家AAA级标准。而且开设旅游度假基地,吸引外来游客的居住,如北海涠洲岛就是一个很好的度假基地。
五是 旅游开发与高档星级宾馆建设相结合。引进一批投资商前来投资建设,推动星级宾馆建设蓬勃发展,反过来又带动旅游业的开发,达到“双赢”的目的。预计到2015年,建成三星级以上星级宾馆10多家。
六是旅游开发与摄影拍摄相结合。北海银滩、涠洲岛、三娘湾、怪石滩等都是很好的拍摄基地,以拍摄为前提,吸引外来游客的驻足广西,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广西北部湾在打造特色旅游时会存在许多问题,如环境的污染、设施基础的落后、服务质量的不足等等。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区位优势还未变成交通优势,地缘优势还未变成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极具发展潜力的都市支撑还未形成现实优势;区域旅游合作比较脆弱,合作层次不够深入,北部湾旅游区域的客源、市场、人才、企业、项目等合作不足;整体形象不鲜明,知名度有待提高,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不多;旅游资源开发分散、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旅游要素资源短缺,发展活力不足,资金、人才和项目储备缺乏等,影响了旅游业整体的发展速度。
三、对于提升广西北部湾旅游业的发展
一、加强产品开发。要依托各类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滨海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高乐夫运动系列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专项类旅游产品等,以丰富的产品增强广西滨海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如:依托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等大港口与大工业基地的现代大型建设成就观光游览产品;依托北部湾疍家风情、京族哈节、海上丝绸之路的少数民族文化、滨海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产品。依托北海涠洲岛、冠岭,钦州三娘湾、茅尾海,防城港江山半岛、京
岛等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北海老城、刘冯故居、灵山大芦古村、合浦汉墓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推出北部湾海上实景演出。形成固定的北海国际海滩文化旅游节、钦州国际海豚节和观潮节、防城港京族哈节等大型旅游节庆。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要加强北部湾三市的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口岸、联检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星级宾馆建设和滨海风味餐饮、滨海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加强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旅游信息咨询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打造精品线路,这是促进广西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亮点。要着力开发如下滨海旅游线路:广西滨海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线、连接中国海岸线邮轮旅游线、海上丝路历史文化旅游线、滨海跨国邮轮旅游线、山水生态观光游线、温泉健身休闲游线。
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市场宣传促销工作。要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多层面多区域的旅游合作,加强北海、钦州、防城港滨海三市间的旅游合作,加强自治区内的旅游合作,加强省际间滨海旅游合作,加强与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共同营造“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塑”的良好旅游市场环境,形成推动广西滨海旅游快速发展合力。实施积极的滨海客源市场开发战略,针对国外国内不同客源市场采取不同措施,将更多游客吸引到广西滨海地区旅游。挖掘广西滨海独有的文化和自然元素,彰显“亚热带海滨”、“阳光海岛”、“风情”、“边境”、“海湾”、“生态”特色和功能,树立和传播广西滨海旅游新形象。
五、提升服务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以“制度规范、设施便利、服务到位”为保障,建立、健全广西滨海旅游服务体系,向游客提供周到高效的旅游服务和旅游安全保障,使“一流的产品”有“一流的服务”相匹配。
六、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要加强海滩海岸资源、海岛资源、海洋生物等海洋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历史文物古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滨海旅游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做好海岸线、海湾环境线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制定北部湾旅游人才资源战略规划,建设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对海洋旅游等方面的旅游人才培训,与泛北国家加强滨海旅游人才培训交流合作。组织行业从业人员到国际、国内滨海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请国家旅游局为广西举办滨海旅游发展人才培训班;利用国家旅游局将涠洲岛作为全国滨海旅游发展联系点的机会,争取包括人才培训在内的多种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2][3][4]
朱坚真_海洋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百度百科,滨海旅游业 陈宜瑜,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李兆华,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80-84
第三篇:广西北部湾港建设情况
广西北部湾港建设情况
一、广西北部湾港建设情况
(一)加快广西北部湾港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广西紧紧围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重要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经济带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等“三大定位”要求,加快广西北部湾港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钦州金鼓江航道工程、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5、6号泊位工程、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石化码头工程、防城港电厂二期配套码头工程、防城港4#、5#、6#、7#号锚地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截至2016年底,广西北部湾港口已累计建成生产性泊位2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2.4亿吨。
二是顺利新开工建设钦州东航道扩建工程(扩建10万吨级双向航道)、防城港渔澫港区第五作业区进港航道、北海港铁山港航道三期工程、防城港渔澫港区第五作业区501号泊位工程、北海港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1号、2号泊位及南1-3号泊位工程等项目,各项目建设有序开展。
三是加快推进防城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企沙港区南作业区航道一期工程、企沙港区南作业区防波堤工程等项前期研究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防城港渔澫港区第四作业区401号泊位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10号泊位工程初步设计均已获得批复;钦州港金谷港区金鼓江作业区16-17号泊位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钦州港鹰岭作业区2#泊位 工程正加快初步设计报批工作,计划年内实现开工建设。
(二)北部湾港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航运业持续低迷的形势,北部湾港通过加强开发适箱货源、规范港口经营性收费、适当下浮港口作业费及堆存费、延长免费堆存期等措施,积极吸引货源、拓展新航线,不断提升装卸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港口生产稳定向好。2016年新增“海防—钦州”“北部湾港—缅甸—马来西亚”等6条外贸航线和“钦州—厦门—泉州”等3条内贸航线,填补了西南、华南到缅甸物流周班直航服务的空白,北部湾港—东盟区域集装箱航线布局进一步完善。目前北部湾港共拥有内外贸班轮航线43条,其中外贸航线29条,基本实现了东盟主要港口的全覆盖。
(三)2016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4亿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9万标箱,同比增长27%。2017年上半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2亿吨,同比增长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0万标箱,同比增长22%。
第四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八组成员名单:李春燕 黄秀云 江越 李林茂 廖秋蓉 林汉斌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区域范围及功能分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和玉林、崇左两市物流等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 万平方公里,2006 年末总人口1255 万人。
主体功能区: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细分为1912个综合地理单元,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各占规划区总面积的9%、56%和35%。这是我国第一个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的地方规划。
按照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把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各占北部湾经济区总面积的9%、56%和35%,明确空间布局。同时,把岸线划分为港口及工业、城镇建设、旅游观光、休闲游憩、养殖、生态保护、其他等7种不同功能。规划建设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等5个功能组团,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
为了进一步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员市的各自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实现错位发展,《规划》改变“摊大饼式”的开发建设模式,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功能分区,结合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采取组团式开发理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在经济区内重点打造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5个功能组团。
打造五大功能组团,必须突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束缚, 建立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划发展的联动机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南宁组团。主要包括南宁市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等。
钦(州)防(城港)组团。主要包括钦州、防城港市区和临海工业区及沿海相关地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成为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区、合浦县城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开发滨海旅游和跨国旅游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城市。
铁山港(龙潭)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铁山港区、玉林市龙潭镇,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东兴(凭祥)组团。主要包括防城港东兴市、崇左凭祥市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通向东盟陆海大通道的门户作用,发展边境出口加工、商贸物流和边境旅游,拓展凭祥经济技术合作区功能,建立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重大意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发展定位
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把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将担任重要角色。这一功能定位以面向东盟合作和服务带动“三南”为支点,把构建国际大通道和“三基地一中心”作为核心内容,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作为目标,凸显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地域优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
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建设中国—东盟“三基地一中心”是构建和形成广西经济新高地的重要基础。这对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都有重大意义。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战略目标
重点发展石化、造纸、冶金、轻工食品、高技术、海洋等加工制造产业;
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现代农业;
着力培育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会展、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体系;
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开放合作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的经济新高地,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逐步形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基地、区域新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基本建成,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外贸外经外资规模明显扩大,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海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成为南中国海海洋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舒适优美,社会安定和谐进步。
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战略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优化国土开发,形成开放合作的空间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密切区域合作,强化城市间功能分工,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整体协调、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
——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投资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沿海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结构。
——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构筑出海出边出省的高等级公路网、大能力铁路网和大密度航空网,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深化国际国内合作,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开放合作的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力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继续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建设,形成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深化国内区域合作,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互动,发挥沟通东中西的作用。
——加强社会建设,营造开放合作的和谐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卫生、劳动就业、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行政区和经济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土地管理、投融资、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
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构筑出海出边出省的高等级公路网、大能力铁路网和大密度航空网,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合作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能力和水平。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建设中国—东盟交通合作项目,较大幅度提高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高等级公路和大能力铁路路网密度、机场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能力。
六、国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政策支持
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必要的支持,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开放合作示范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加强交通运输、海洋产业、农林渔业、能源开发、跨国旅游、生态环保等重点合作领域规划编制,加快实施合作项目。
国家的支持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各项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国家明确给予经济区的五大方面支持内容为:
一是在综合配套改革方面,《规划》提出要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经济区管理模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港口等资源整合力度等;二是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国家通过对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参与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整合力度;三是在保税物流体系方面,国家支持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四是在金融改革方面,国家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对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五是在开放合作方面,国家支持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开放合作示范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加快实施合作项目。
第五篇:201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本站推荐)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指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广西近海沿边的玉林、崇左2市的交通和物流。
201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梧州)考试试题及面试
臧亚强2012-08-14 00:55:06
201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考试试题
详细题目:略。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主要是行政能力测试题,最后一题10分,2选1,2012年的题目是关于我国的食品和我国的经济。201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面试
考试通过后五个工作日内就通知面试了,很速度的。面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一天同时进行。初试就是集体面试,分组进行。
首先是30秒的自我介绍;
其次,做游戏,提问的方式,考官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谁最快问出这个人的名字;
第三,自由辩论,题目是社会的发展靠的是法律还是道德?(这环节要多说话,即使观点不对); 第四,分组辩论,重选我国首都你会选哪个城市?说出至少五个理由。(分组讨论,派一个代表发言),双方发言后可以自由辩论,说出自己选址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
初试结束。主要就是多说话,不管对错,至少你要说话。还有对于像第三个话题,法律和道德,你必须是选一个,千万不要模糊说两个都可以。初试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就通知复试。
第二轮单试,考官还是原来的四位,他们问你问题,你就回答,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有的人会问得多些,有的人只要十分钟不到就出来了。
经历这次面试,觉得,自己啥都不怕了,最重要的还是自信,有足够的自信,只希望自己在这次面试中总结不足,慢热是这次面试的最大缺点,初试和单试都是这样,还好下半场能把一些分数拉回来。
两周过去了,通知还没来,也只能等。等,是件痛苦的事情。希望自己是好运的。希望是能收到通知的。最后的赢家是自己。这是6月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