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检查验收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做好项目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扶贫办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检查验收的目的
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各级扶贫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和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落实到位,让受训人真正受益,同时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逐步完善。
二、检查验收的内容
项目实施旗县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开展以及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和培训单位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一)对项目实施旗县的检查内容
1、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设置。共计5分,是否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3分),是否有专人负责(2分)。
2、各项制度的制定。共计6分,包括项目实施方案或培训计划
(2分)、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分)、统计监测制度(2分)。
3、培训机构的认定。是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的程序认定培训机构。(共计5分,未认定机构者不得分,未按程序认定培训机构扣3分)
4、资金管理和监督。共计18分,是否对农牧民转移培训专项补助资金设立专帐(4分),是否实行报帐制(4分);是否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即:对培训任务、受训人员、收费标准、资金补助及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公示(5分,每少一项扣1分)。培训财政补助资金是否采取培训券的形式补贴给受训人,并实行实名制(5分)。
5、工作进展情况的报送。共计12分,是否按照规定时间上报实施方案或培训计划(2分)、月报表(2分)、季度报表(2分)、工作进展情况(2分)、培训机构的名单(2分)、组织机构名单(2分)。
6、档案管理。共计14分,旗县归档内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花名册(1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卡(1分)、自治区统一印制的培训证书发放登记表(1分)、认定培训机构有关材料(1分)、受训人领取培训券登记表(1分)、月报表(1分)、季度报表(1分)、年终汇总表(1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1分)、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1分)、项目实施方案或培训计划(1分)、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1分)、成立组织机构的文件(1分)、开展培训的有关文件(1分)。
7、培训任务和转移就业完成情况。(共计40分,培训任务和转
移就业任务各占20分,全部完成各得20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1分,少于80%为不合格)。对转移就业人员进行跟踪调查,旗县自查不低于5%,盟市核查不低于2%,自治区抽查不低于0.5%。
(二)对培训单位的检查内容
1、培训计划或实施方案的制定。(共计5分,培训计划或实施方案中必须有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组织实施、经费使用、保障措施5项内容,每少一项扣1分)。
2、开展技能培训的要求。共计5分,必须具备培训场所(1分)、教学设施设备(1分)、实训基地(1分),师资(2分)。
3、有符合岗位培训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教材,并做到每个受训人员人手一套。共计5分,具备培训教材(2.5分),做到每个受训人员人手一套(2.5分)。
4、收费标准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以培训券补贴给受训人。共计10分,收费标准符合要求(5分),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以培训券补贴给受训人(5分)。
5、完成培训任务并建立培训台帐。共计35分,全部完成培训任务(30分),每少一个百分点扣1.5分,少于80%为不合格。建立培训台帐(5分)。
6、完成转移任务并建立转移台帐。共计35分,全部完成转移任务(30分),每少一个百分点扣1.5分,少于80%为不合格。建
立转移台帐(5分)。
7、开展就业跟踪服务,有领导、专人负责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共计5分,有明确领导分管(3分),有专人负责就业跟踪服务工作(2分),以文件为准。
三、检查验收的方法
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检查验收采取旗县自查、盟市核查与自治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旗县自查。旗县扶贫办要会同当地阳光办、财政部门对所有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单位和培训项目及本旗县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上报盟市和自治区扶贫办备案。
2、盟市核查。盟市扶贫办接到旗县自查的结果后,应会同盟市阳光办、财政部门对旗县自查的结果进行核查,核查率不少于培训单位和培训项目的50%,核查结果上报自治区扶贫办,并提出检查验收申请。
3、自治区抽查。自治区扶贫办收到盟市检查验收申请后,会同自治区阳光办、财政厅对项目实施旗县和培训单位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率不低于20%。
四、评定标准
对项目实施旗县和培训单位检查验收的结果分三等,90分以上为优秀,70-9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五、奖惩
1、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培训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在实际工作中多安排培训任务。对不合格的培训单位要取消劳动力培训资格,三年内不得再承担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并按照培训合同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对项目实施旗县通过检查验收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通过检查验收的项目实施旗县,将核减次年的培训任务和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
3、对弄虚作假、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本检查验收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2010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
农广校2010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在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局的领导下,在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的帮助与支持下,本着“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早完成”的指导思想,按照“创新机制、改变方法、注重实效”的原则展开培训,培训中,严格按国家扶贫项目管理要求,强化项目实施,采用图文并茂的投影教学,在后所镇、富村镇、墨红镇、中安镇、黄泥河镇五个镇,对青壮年农民,以就地培训的形式,进行了务工常识、法律法规、防艾知识、安全知识、公民道德规范、种植业、养殖业等知识和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为了把项目实施好,县农广校多次派人到项目实施村调查研究,落实参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2010年安排我校的任务是3000人,现将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在县扶贫办的支持帮助下,农业局农广校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训了3000 人:分别是黄泥河镇迤更者村委会培训了210人;后所镇杨家坟村委会培训了907人;富村镇新店村委会培训了110人、新厂村委会培训了100人、新坪村委会培训了152人、亦佐村委会培训了100人;墨红镇田冲村委会培训了600人、玉麦村委会培训了204人;中安镇腰站村委会培训了111人,海坪村委会培训了105人,寨子口村委会培训了105人;竹园镇乐乌村委会培训了296人。
二、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补助资金600000元,实际使用资金600063元,详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教材费:105713元。
2、组织宣传费:135000元。
3、参训人员误工补助费:240000元。
4、课时费:119350元。
三、主要做法
(一)培训工作准备充分
当培训任务确定后,县农广校反复研究后,并派人深入到各项目村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和摸底,确定了培训方案,组织培训对象,同时了解所需培训的技术和知识需求,使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县农广校则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各培训点实际,组织了《外出务工常识》、《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魔芋栽培技术》、《生姜及中药材栽培技术》及《大河乌猪养殖技术》等十余种教材各,把培训资料分门别类按人手一套提前发放下去。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实施,提前把符合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筛选出来,不符合培训对象的不准参加培训,严把培训对象达标关。
(二)领导重视、基层努力
富源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下达后,农业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反复与指定培训的项目村联系,作好规划和部署。在培训中,镇党委、政府安排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负责本次培训的协调和指导工作,亲临现场进行动员、协调和组织,使培训在严密地组织保障下顺利进行。
(三)措施有力、方法得当
培训中,农广校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努力协调和安排车辆50趟次运送培训教材、器材、教师和工作人员,教师、工作人员及村“两委”干部各司其责,使培训按要求创新性完成,并在培训结束时第一时间让农民领到务工补贴。
(四)师资强大、方法灵活
本次培训由于是农业部门按资质承担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因此,县农业局农广校高度重视,选定了本县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技人员为培训教师。授课中,老师们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对各门知识作了生动讲解,同时为了充分提高培训质量,教师将讲义做成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讲解,以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培训中,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每到一处都根据培训人数的多少将农民分成几个班,采用小班制进行循环教学,这样虽然教师们辛苦一点,但看到农民们满意地表情大家都很高兴。
(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本次培训充分利用农民空闲时间举办培训,并采用了农民喜闻乐见的投影教学方式,让培训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在受训农民眼前,让他们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培训知识,减少了板书时间,增加了培训内容。这一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深受参训学员好评,普遍认为这次培训准备充分,组织得当,合理安排,兼顾生产与培训,很乐于接受这样的培训,严把培训时间关。
许多没有在培训计划的农民都纷纷要求参加培训,致使每个课堂均场场爆满,在听课过程中,许多农民都认真仔细地记笔记和勾勾划划,并且每当听到关键之处时都会主动提出问题或要求老师们做再次讲解,致使高潮跌起,气氛活跃,每一节课结束时仍兴趣未尽,还围 着老师们问这问那,有时农民找到老师或领导们说:“前几天我就准备外出闯一闯,家里的农业生产没有作认真地考虑,现在经过这次培训,我要把家里农活做完,再出去打工、、、、、”这种打工务农两不误的农民不在少数,他们中还有的想在家乡创业,干一番事业。
(六)培训井然有序
镇农技推广中心安排了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抓此次培训业务,他们与村委会领导共同组织,相互配合,培训中,他们一直坚守在培训现场,维护培训秩序,保证培训顺利进行。
(七)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为保证项目实施效果,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及输出都应该建立在群众自愿、自发报名参加的基础上,为了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培训中来,农业局联合乡镇及村委会两级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目的、任务及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等作了广泛宣传。同时利用村广播网对保护农民工利益及相关外出务工常识等进行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到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引导群众产生一种想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欲望,从而自发报名参与培训。
(八)严格管理资金,确保补助资金使用合理
由于该项工作采取的是先做工作后报账的形式,所以在资金使用上只能由单位先借资垫付。为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领导小组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要求所有支出报账程序必须按相关法律法规办,设立专户管理项目资金,应该有支出发票的必须采用有效发票报账,补助给老百姓的现金必须做出花名册,由领款人本人签字后方视为有 效。各组需用现金的,由专人填写借条领款,统一保管,统一安排使用,报账时须由全体经办人签字后生效。由于纪律严明,制度健全,有效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有效杜绝了违规违纪等现象发生。做到资金管理清楚明白,账务处理合理合法,专项资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总之,这次项目培训做到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安排时间,培训内容丰富,教师认真负责。通过培训,学员学到一定务工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提高了农民务工务农技能,增强务工意识,促进科学种田,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了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搞好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庭院净化意识,着力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逐步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文明和谐、安定有序、共同进步、村容整洁的良好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培训内容还增加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积极倡导学员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新农村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转移输出难度较大。农民普遍存在着素质偏低的问题,尤其是转移就业观念落后、生活习惯差,怕吃苦、不想离家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导致转移输出难度大。
二是经验不足。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新的工作,我们边探索边实践,业务和管理工作都存在很多不足,经验缺乏。
三是就业门路少,信息缺乏。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相对缺乏。一方面表现为可供选择的企业少;另一方面是对所联系企业的了解不 充分。
五、下步打算
继续按质按量完成扫尾工作,结合县劳务产业办公室工作,继续抓好有序转移输出工作,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力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在主抓有序转移输出的同时,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投亲靠友自谋转移就业,鼓励支持农村能人帮助带领农村贫困农民外出务工。把组织长期转移与引导临时转移紧密结合起来,将组织有序转移输出的重点对象放在有条件离土离乡的劳动力上,对没有条件离土离乡的农民要积极组织引导他们就近就地临时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农业局农广校
2010年12月25日
第三篇: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办法
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切实增强就业能力,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全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的组成部
分,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增强脱贫能力,减少贫困人口为根本宗旨。
全省每年安排财政发展资金的10%,培训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户劳动力5万人左右,其中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劳动力4万人左右。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现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与产业化扶
贫相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
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管理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下达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任务,认定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考核。有关市和重点县扶贫办负责制定各市、县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计划,申报和管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定期报告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根据重点村贫困户档案和乡或村的贫困证明,发放劳动力转移培训报名卡;审核培训对象、收费标准和补助金额;督促培训单位提高培训和就业质量;帮助培训单位对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和服务,努力维护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市、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经申报和审查批准,择优确认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基地认定
1、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资质的单位向市、县扶贫办提出申请,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由市、县扶贫办会同财政部门择优申报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
地。
2、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可以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和工作要求,确认2—4
个县级培训基地,报省扶贫办备案。
3、基地建设要严格控制教学点的设立,不得自行向不具备资质的培训单位委托培训任
务。
4、基地单位的地址、联系方法、招生规模、培训内容、收费标准、转移就业预期、举
报电话等要在有关媒体或公共场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二)基地单位的责任和任务
1、基地单位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对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进度和质量、资金使用
效益负责,承担相关责任。
2、基地单位要坚持以就业带动培训的基本方针,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制定和申报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阶段性
工作汇报,年底报送总结报告,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3、基地单位要健全转移培训档案,档案包括学员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份证复印件、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培训内容与培训时间、就业单位与收入水平、联系方
式。报名卡和学员登记表必须有学员本人签字。
4、基地单位介绍就业(含学员自愿自谋职业)的稳定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劳动合同期限不低于3个月,并对就业学员跟踪服务,维护合法权益。
5、扶贫办要帮助培训单位加强与劳动部门的合作,对经过培训和考核,技能达到合格
标准的学员,培训单位要发给培训证书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三)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年考核一次。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不能完成工作
计划或违反有关规定的,暂停或取消转移培训资格。
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和报名方式
培训对象主要是绝对贫困和低收入农民,参加培训的农民应该身体健康,具有小学以上
文化水平、年龄16—45周岁之间。
扶贫办根据贫困户档案和乡或村贫困户证明,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报名卡发放到
重点村贫困户,参训对象凭贫困户培训报名卡向培训单位报名。
参加转移培训的贫困农民,必须坚持本人自愿申报、村委会推荐的办法,做到公开、公
正、公平。培训报名卡不得自行转让或折抵现金。
贫困农民可以持劳动力转移培训报名卡,在全省各地认定的培训基地自主选择培训单
位。
培训时间根据就业需要决定,一般都在30天到90天左右,不少于100个学时;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可以给予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补助;下岗再就业的农村贫困劳动
力,可以再参加一次转岗培训,原则上一年内不超过2次。
五、资金安排和收费管理
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与其他财政扶贫资金一起,按照“一次分配,总额拨付”的原则,年初一次分配到县。各重点县必须按照到县财政扶贫资金总规模,以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坚持专项资金专项使用,不得自行调整挪作它用。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各级扶贫办要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并按照《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
金。
各基地单位按照不同工种和培训成本,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测算收费标准,经物价、扶
贫、财政部门核准后严格执行,不得在核定收费项目之外代收其它费用。
按照注重扶贫效果的原则确定补助标准,各类对象和不同工种的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地
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转移培训工作经费从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中列支,也可以由地方财政专项安排。
未经确认的培训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给予培训补助。
六、检查考核
各级扶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督查。对认定后不能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或转移就业率低于80%、或收费标准过高、或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单位,暂停或取消其转移培训基地资格。对弄虚作假,非法套取补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行政责任,追回补助资金,暂停或取消转移培训基地资格,情节严
重的,移送有关部门依照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给予严肃处理。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执行情况纳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标任务管理和
重点县综合评价考核范围。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投入规模及培训就业成效不得与其它方面有关数据重复
计算。
各级扶贫办关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计划及执行情况报省扶贫办,抄报省财政
厅。
本实施办法由省扶贫办负责解释。
第四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绩效工作方案
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树立和增强绩效观念,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财农〔2008〕91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云政办发〔2006〕181号)以及扶贫开发项目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云南省扶贫办决定开展2009整村推进项目、产业扶贫项目、易地扶贫开发项目、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革命老区建设项目、信贷扶贫财政贴息资金项目、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等7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为保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根据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分类和资金投入的特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和完成情况、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情况以及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加强管理的制度、措施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绩效评价,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二、评价依据
(一)政策、法规依据。主要包括: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8〕9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4〕12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云南省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管理办法(暂行)》(云政办发〔2004〕4号)等。
(二)项目管理及资金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云农(法)字〔2004〕27号)、《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05〕157号)、《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考核奖惩暂行办法》(云贫开办发〔2006〕206号)、《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云贫开办发〔2005〕139号)以及《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09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09〕93号)。
(三)项目单位和部门按照绩效评价通知要求,提交的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评分表、数据统计表等相关资料。
四、评价原则
(一)坚持真实、科学、公正的原则
(二)坚持综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三)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原则
(四)坚持绩效评价与项目支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绩效评价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原则
五、评价对象及范围
本次评价的对象是2009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扶贫办下达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施单位和各级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的部门。经费范围包括上述项目的全部经费。本次评价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
六、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是对项目任务完成的数量、完成质量、完成进度和及时性进行评价。
(二)项目管理情况。主要是对实施项目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保障条件以及项目后续管理或营运等情况进行评价。
(三)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主要包括资金到位率和资金到位及时性、专款专用情况、项目资金监管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四)效益情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
七、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专家评议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议法等。在具体运用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项目单位全面自评与
工作组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形成评价报告。
八、工作步骤及程序
(一)成立评价工作小组,拟定评价工作方案。
(二)收集、整理项目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料。
(三)研究制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下发绩效评价通知,布置绩效评价工作。
(五)开展自查自评。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查自评,填报评分表和数据统计表,并上报县(市、区)扶贫办;县(市、区)扶贫办负责对所辖项目的评分表和数据统计表进行审核、汇总,结合本县(市、区)的管理情况,撰写本县(市、区)的自评报告报州(市)扶贫办;州(市)扶贫办负责对所辖各县(市、区)的自评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汇总,结合本州(市)管理的情况,撰写本州(市)评价报告上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负责对各州(市)的自评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汇总,结合省本级管理的情况,综合形成全省的自评报告报省财政厅。
(六)评价工作组根据自评情况,选择部分项目、县(市、区)、州(市)对绩效评价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核实,补充和核实相关信息。
(七)根据自评和抽查情况,省项目评价工作小组撰写评价报告并提交评价报告。
九、工作进度安排
(一)2010年5月5日前,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
(二)2010年5月20日前,省扶贫办下发绩效评价工作通知,布置绩效评价工作。
(三)2010年6月20日前,各地各项目单位完成绩效评价自评工作。
(四)2010年7月5日前,省扶贫办评价工作小组开展并完成抽查工作。
(五)2010年7月15日,评价工作组分析各地自评情况和抽查情况,完成绩效评价报告的撰写工作,并提交评价报告。
十、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扶贫部门及各项目用款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对做好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完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二)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级扶贫部门要积极组织力量,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严格落实好绩效评价工作责任,主动督促、指导项目单位做好评价工作,认真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及审查核实评价数据材料,认真总结项目绩效管理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撰写绩效自评报告,并及时报送评价数据资料,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篇:2012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计划
2012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计划
为深入实施“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特特别行动计划”,切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贫困人口技能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县农村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的情况和本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的自然村农劳力情况,特编制本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贫开办发【2010】117号)
(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三)《禄丰县财政局、禄丰县扶贫办关于下达2 01 2年禄丰县贫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禄财农【2012] 33号)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加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维权服务,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努力做到工作力度不减弱,资金投入不减少,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为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培训原则
1,坚持合理引导。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依托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还要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保证农民出得去,回得来
2,坚持统筹规划。从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通盘做出块策,采取综合性、针对性强的有力措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3,坚持突出重点。以有转移意愿的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少地失地农民和当年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的村民为重点开展培训,促进农民稳定转移就业。
4,坚持强化服务。提供垒方位、多层次、适时到位的服务,帮助进城务工农民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和企业安居乐业。
5、坚持完善管理。在公共产品提供上逐步由面向城镇户籍人口向面向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转变。发挥企业、社区和中介组织作用,为农民工生活与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三、目标任务
目标:2012年我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是,技能培训1100人。保证技能培训获证率达90%以上,转移就业率85%以上。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990人以上,获证率达90%以上,技能培训转移就业935人以上,就业率85%以上。
四、培训对象及内容
(一)培训对象
根据《云南省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贫开办发[2010] 117号和《禄丰县财政局、禄丰县扶贫办关于下达2 01 2年禄丰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禄财农[2012] 33号)文件的要求,培训对象是我县各乡(镇)年龄在16至50岁之间,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农村青壮年。项目王要在当年实施重点村、易地搬迁的村开展培训。
(二)培训内容
培训机构根据用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进行《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教育、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培训。开设汽车维修工、砌筑工、中式烹调师、餐厅服务员等七个有培训工种。
五、培训计划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懂得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求职知识等方面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设置
2012年禄丰县扶贫就业技能培训计划表
┏━━━━━━━━━┳━━━━━━━━━━━━┳━━━━━┳━━━━━━━━━ ┃工种┃培训人员┃培训人数┃培训时间┣━━━━━━━━━╋━━━━━━━━━━━━╋━━━━━╋━━━━━━━━━ ┃汽车维修工┃县内修理厂从业人员┃┃2012年7 8月┣━━━━━━━━━╋━━━━━━━━━━━━╋━━━━━╋━━━━━━━━━ ┃砌筑工┃县内建筑公司从业人员┃┃2012年9-10月┣━━━━━━━━━╋━━━━━━━━━━━━╋━━━━━╋━━━━━━━━━ ┃天车工┃锦润制造有限公司┃┃2012年10-12月┣━━━━━━━━━╋━━━━━━━━━━━━╋━━━━━╋━━━━━━━━━ ┃保安员及操作员┃云南德胜有限公司┃┃2012年10-12月┣━━━━━━━━━╋━━━━━━━━━━━━╋━━━━━╋━━━━━━━━━ ┃中式烹调师┃县内各酒店┃60┃2012年10-1 2月┣━━━━━━━━━╋━━━━━━━━━━━━╋━━━━━╋━━━━━━━━━ ┃餐厅服务员┃县内各酒店┃┃2013年1-2月┣━━━━━━━━━╋━━━━━━━━━━━━╋━━━━━╋━━━━━━━━━ ┃生产工┃天宝磷化工有限公目┃┃2013年1-2月┗━━━━━━━━━┻━━━━━━━━━━━━┻━━━━━┻━━━━━━━━━
(三)培训时间:2 012年3月-2013年3月
1、初级汽车维修工培训时间42天33 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00个课时,约占30%,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2、初级砌筑工培训时间42天3 3 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00个课时,约占30%,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3、初级天车工培训时间42天33 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00个课时,约占30%,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4、初级保安员及操作员培训时间4 2天3 3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00个课时,约占30%,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5、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时间42天3 3 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 00个课时,约占300h,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6、初级中餐厅服务员培训时间4 2天3 3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 0 0个课时,约占30%,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7、初级生产工培训时间42天33 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100个课时,约占30%,实作课2 36个课时,约占70%。
(四)教材选用
农民工转移培训一律选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教材。
(五)职业资格鉴定
每期开班时把受训学员信息报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结束后由鉴定所进行鉴定,鉴定费由鉴定机构向学员收取。技能培训获证率达90%以上。
六、资金使用计划
课时设置根据劳动部门技能培训、鉴定标准确定,学费按价部门核定标准执行,即:理论课每学时0.8元、实作课每课时1.5元,财政资金给予全额补助。按照1100人技能培训,人均800元补助标准,2012年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共计补助88万元,其中学费47.74万元,生活费33.66万元,教材费66万元。
1、培训汽车维修工100人,中央财政补助8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4 34万元,教材费0 6万元,生活费3 06万元;
2、培训砌筑工150人,中央财政补助12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6.51万元,教材费0.9万元,生活费4.59万元;
3、培训天车工300人,中央财政补助24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13.02万元,教材费
1.8万元,生活费9.18万元;
4、培训保安员及操作员250人,中央财政补助20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10.85万元,教材费1.5万元,生活费7.65万元。
5、培训中式烹调师60人,中央财政补助4.8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2.604万元,教材费0 36万元,生活费1.836万元。
6、培训餐厅服务员100人,中央财政补助8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4 34万元,教材费0 6万元,生活费3 06万元。
7、培训生产工140人,中央财政补助11.2万元,其中补助培训学费6.076万元,教材费0.84万元,生活费4.2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