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沅县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变宣传单
镇沅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宣传单
一、为什么要把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
答: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破解“三农”难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实现镇沅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赶超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云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户籍是指在既保留农村户口即得利益和社会保障的同时,又可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情况下,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二、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后有什么好处?
答:省委省政府规定,“农转城”户口享有“两床被子、十件衣服”。
“两床被子”,即进城农民保留“城乡兼有”的特殊身份。“十件衣服”,即进城农民仍然保留: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计划生育、集体经济资产分红等五项基本权益,并同时享有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五项保障权益。
三、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何优惠政策?
答:1.住房保障:有用工单位的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在城镇有合法稳定职业的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租住公共租赁房。
2.就业、创业扶持:农村转户居民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国家现行的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如:国家小额担保贷款、云南省特有的“贷免扶补”、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微利小企业贷款、税收优惠及镇沅县利用的扶贫小额贷款扶持创业等。)政策扶持,按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3.医疗、养老等保险:农村转户居民有用人单位的,参加镇沅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加镇沅县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可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者继续参加原先参加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教育保障: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免补”有关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子女,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全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和录取,与其他在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
5.农村土地管理:农业转移人口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的,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宅基地及农房权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
6.计划生育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实行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继续执行原户籍所在地农村居民计划生育政策和奖励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孕产妇,可在户籍迁入地申请享受户籍迁入地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国家防治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
7.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临时救助制度: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因失业、疾病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符合有关规定的,按照规定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救助。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城乡统筹力度促
农业人口转变城镇居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
第二篇: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政策的建议
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政策的建议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放在中心工作的位置,高度关心农民工进城打工,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云南省高度重视农民进城落户工作,自2011年11月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农转城人数总量达到了37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由2011年底的16.5%提升到23.5%,全省转户人口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2年,全省“农转城”人数已达到277万人、提前翻倍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20万人的目标任务。今年已完成转户人口83万人,占全年目标的55.3%。云南农民进城落户走在了全国前面
我们在研究时发现,与公安部门加快办理农民进城落户不同步,解决已落户农民的医保、养老、就业、住房等却进展迟缓。为什么进城农民落户容易、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福利待遇却进展迟缓?据初步分析,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原因
2.一是由于一些地方宣传不到位,为数不少的干部群众存在的模糊认识。3.干部群众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就干部方面看,不少人认为集中解决进城农民落户会降低现有城里人的既得利益;另有较多的人认为农民带着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城,是“占了便宜”。就进城农民方面看,主要是对享受城镇医保、养老等存在误解,如有的农民认为“新农合”享受的医疗待遇高于城镇居民医保的说法,因而对于将“新农合”转为城镇居民医保并不积极。
4.二是附加在城镇户籍上的福利待遇所需财政资金不到位。
5.解决入籍农民工的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需要国家、省、市州、县等四级财政分别增加公共支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财政增加的支出至今尚未落实,特别是学界连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别要拿出多少钱都没有研究测算出来。
6.三是政策上仍有一些有待完善的条款。
7.例如,“省意见”和“省办法”均规定:“云南籍居民,在昆明市主城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满3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或者有合法稳定职业并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满3年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均可在实际居住地城区落户。”这实际上是以事先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作为落户的先决条件。而大多数农民工恰恰因为无法取得城镇户籍,在加入城镇社会保险方面也受到阻碍。这一规定不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建议取消参保这一先决条件,加快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全覆盖。
8.四是不少城镇用工企业对于为农民工办理医保并不积极。
9.例如,《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就业及社会保障实施细则(试行)》(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四条规定:“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有稳定就业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为其办理参保手续,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并享受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据我们调查,目前有的企业负担城镇职工社保缴费的主要部分,相当于工人工资的40%左右。很多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雇用了大量农民工,如果全额缴费,对他们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10.五是户籍簿上仍保留歧视农民痕迹。
11.《云南省城乡统筹农转城居民权益保障有关政策问题解答》(云政办发〔2013〕104号)规定:“公安机关为转户居民办理‘农转城’户籍登记时,在新办《居民户口簿》内页打印签注‘农转城’字样,转户居民可持《居民户口簿》办理有关权益保障手续”。本来,这一次全省大规模办理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一举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平等福利待遇,但是在户口簿里此却保留了“农转城”这个歧视农民的痕迹。
12.六是子女受教育仍有歧视。
13.云南省一直在探索农民进城后子女受教育问题,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很大。截至目前,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及父母因工作调动随迁子女一共有42万余人,包括小学34万人、初中8.4万余人,其中有一半学生分布在昆明市。在云南省内借读高中的外省随迁子女的数量尚未统计,但每年还是有部分学生因为户籍原因需回到原籍参加中、高考,一些学生因为不能参加异地高考而最终放弃了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等途径继续学习。其中义务教育已基本平等,不平等主要是在优质中学资源(所谓重点中学)和高考。
14.义务教育中的优质中学资源(所谓重点中学)不但进城农民子女无缘,即使是相当多的本地居民子女也“挤破头皮难进入”,有的不得不出高价让子女上学,有的则是拿着钱也挤不进去,进城农民的子女则是想都不要想。
15.七是进城农民住房问题要纳入规划与保证分配给农民,尚需有效措施。16.农民进城住房是全国性问题,据陈锡文的研究,2011年,全国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有52%依靠用人单位提供集体宿舍,包括工地上的工棚,往往就是一个床位。47%租住“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或城近郊区的农民住房,在城镇拥有自有住房的农民工只有0.7%。所有农民工中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还不到3%。解决农民工转市民后的住房问题,缺口相当大。云南省已经下决心予以解决,2012年3月开始实施的《云南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就将符合条件的在城镇有稳定职业1年以上的云南省籍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了住房保障范围。从2012年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要求各地充分考虑每年预计新增“农转城”居民的数量,并对其中需要住房保障的人群进行预测后,列入各地上报的当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确保新增“农转城”居民保障房需求。
17.在此的问题是,从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到审批建成分配,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周期过程。此外,保障房无论是经适房或者是廉租房,现行的运作问题很多;一是考虑到需要租住廉租房的人(除了进城农民,还包括刚毕业大学生、城市城镇低收入群体等)都是没钱买车的,过去把保障房规划在偏远地段是非常糟糕的,应该规划到交通便利的位置,以便于收入较低群体使用;还要配套多条公共交通线路,方便他们上下班。二是先行保障房的分配机制到达不了需求者。据任志强引用REICO工作室基于2005年北京、太原、西安三地的数据研究显示,高达48%的经济适用房被用于出租。而普通商品房用于出租的比例,仅仅有20.55%。这项调查说明,出租和闲置的经济适用房超过了半数,也就是说半数以上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其实并不需要这项“保障”。根据任志强由此得出的结论,保障房的名义保障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从各地实践看,获得的往往是中高收入甚至高收入人员。而目前最需要保障的对象是农村进城打工人员和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在更低收入家庭没有获得保障之前,优先给予中等收入家庭保障违反了起码的公平正义原则。特别是还极易滋生腐败。因此,制定一套真正能够到达进城农民手里的保障房分配制度,而不是沿用现在的制度,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18.19.三、若干建议 20.21.(一)从完成历史使命的高度,认识加快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重大意义
22.“省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快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重大意义,主要包括:有利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长治久安。我们的研究还认为,加快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我们这代人历史使命。因此要务必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让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公平享受财政和社会福利待遇,这是现代国家与社会最基本的标志,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做到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做的更好;然而,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不但没有在消除城乡差距方面作出有效努力,反而形成了一套极其严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从现在开始,从我们手上改革、破除和结束这一套极其严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也非常光荣。
23.还应看到,加快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这是国家与社会对农民长期被剥夺的一种补偿,体现了社会对农民的公平与合理。谈到农民被剥夺,学界一致的看法是农民不得不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这种贡献是无偿半无偿的,并不存在与农民的等价交换,因而有的学者直接归纳为被剥夺。农民为国家所作出的这种贡献的具体数字,学者们依据不同的资料和算法,有多种说法,但总体上是一个天文数字。(1949年到2003年累计征收农业税达3945.66亿元;农民上交集体的“三提五统”为农业税5倍;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使农民损失7000——8000亿元。1959——1961年大饥荒上千万农民因为过度征粮被饿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农村政策才算是走上了正确的方向,对于多年来对农民的剥夺,城里人特别是学者们应该有一种反思、报恩、补偿的态度,对于给予农民的惠农政策,加快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不应该有所非难指责。
24.此外,农民进城享受市民待遇又不放弃家里承包土地,相对于城里人获得的巨大的财产改革好处(房改后城里人平均至少有一套私有产权房屋,而且还在不断地升值,目前北京三环房价已飙升至每平米5、6万元,省会城市环城路内房价也都在万元以上),仍然显得微不足道。这也就是说,城里人绝大多数都变成了有产阶级,至于那些贪官、“官二代”、“富二代”的财产,更是达到了不计其数的程度,怪不得财产公示制度迟迟出不了台呢!相对于城里人获得的巨大的财产改革好处,农民们除了极少数富裕了起来外,绝大多数仍处于贫穷状态,一个重要标志是没有财产。近几年来,学者们论证了农民承包土地林地使用权为物权,意在让农民享有财产权,进而享受改革红利。这一论证被决策层、立法者所采纳,这才有了农民进城享受市民待遇又不放弃家里承包土地的说法。
25.(二)建立由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财政分担公共支出的资金保证机制 26.解决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福利待遇问题,需要增加财政公共支出。钱从哪里来?国内专家学者的共识是,建立由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财政分担的资金保证机制。由此,我们建议组织专家学者,就省内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所需资金,进行多方案的测算,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的部分,尽快向国务院写出申请报告。
27.问题是,省财政和中央财政从哪里筹措那么多的钱。一些专家学者建议,增加的支出可以由国有企业的红利上缴、对资源性和垄断性企业利润的征税、以及改革土地出让方式后的土地增值税收入解决,一部分可以从原来的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筹措。并通过改革财政体制、改善政府支出结构,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来源。只要能够切实改革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实现政府支出合理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资金不足问题是完全可以在不增税的前提下解决的。28.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多数县级财政拿不出由他们分摊的那部分钱来,因为云南省内贫困县多,财政多年来都是入不敷出。为此,建议市州和省里乃至中央财政在计算分摊比例时,充分考虑贫困县的困难,让他们少分担或不分担。
29.(三)把进城农民住房列入城市城镇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位置
30.在我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和城镇的住房基本上是为城市和城镇的居民规划和建盖的,基本上没有为进城农民考虑过。早期传统的模式是前边办公楼后边家属院,后来大规模建盖的小区房价一个劲地上涨,有的连城里人也买不起。“省意见”和“省办法”都明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要面向进城农民,这是非常正确的。问题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由于原来不是为进城农民规划和建盖的,因此房源极少,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在这方面,我们要虚心向台湾学习,1980年代,台湾的城市化水平是65%,85%的人有自己的住房,只有15%的人是租房子住的。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是52%,几乎25%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再加上有城市户口而没有自己住房的,这个比例就更大了。因此,建议各城市、城镇要重新修订建设规划,把进城农民住房列入科目,作为主要保障对象。
31.为解决现在的保障房建设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可考虑推广政府采购的方式。现在城市土地招标只能抬高地价,不断地出现新地王,土地成本高了,房子的卖价就一定高。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来建保障房,就是在同等技术标准、质量的情况下,谁报价最低就采购谁的。这样一来每一个企业就会考虑怎样降低成本,而不能够像现在这样,土地价格越炒越高,这样的话保障住房很难解决。
32.省办法解答规定:“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包括实物配租和租赁住房补贴(即货币补贴)2种方式。”实践证明,实物分配往往有漏洞,极易滋生腐败。建议改变现行实物分配方式为货币补贴方式,并张榜公布,以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腐败。
33.(四)让农民带着“土地产权”进城。
34.“省意见”与“省办法”明确规定进城农民工在农村的土地林地承包权及宅基地使用权,允许保留。这就彻底否定了社会上流行的那种试图剥夺农民财产权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双放弃”的错误理论和行为。一方面,要看到农民从整体上来说仍是社会弱势群体,除极少数外仍不富裕的事实。另一方面,在农村土地升值空间日益凸显、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城市户口的“含金量”已经大为减小,仅凭城市户口的吸引力而试图让农民无偿放弃土地权利、“光着身子”进城,或者在土地权利体系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而“糊里糊涂”进城,他们宁愿选择目前的“两栖”流动而不进城。因此,农民是否真正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进城的态度和现实选择。35.“省意见”与“省办法”也允许进城农民工在农村土地林地承包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允许进城农民一次性自愿有偿转让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利于他们筹集在城市安家立业所需要的初始资金,也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36.建议要区分农村自身的“土地流转”和进城落户农民涉及的在乡土地流转两种不同性质。按照“有偿、渐进、分类”原则,经济发达和靠近城市地区的进城落户农民工可通过市场流转机制退出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允许经过一定期限过渡,彻底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大多数边远和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可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交出土地,国家和集体给予充分补偿,一方面避免出现城市流民阶层,另一方面自愿交出土地的农民进城后可以用补偿买到或租到保障房。国家补偿后,进城农民原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应归还农村集体或农村社区,解决农村人多地少,促进规模化问题经营。如果进城农民不愿交出土地,决不能强迫。
37.(五)积极探索并逐步解决农民进城随迁的子女受教育问题
38.建议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资源的共享新方式。云南近几年实际实施的重点中学设立分校,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其他地方探索的优秀教师课程录像上网等,可以普遍推广。
39.云南关于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云南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所保留的歧视,仍然是不公平的,也是短时期内不得已的做法。要明白,我们的高等教育是为国家选送人才,农民子女中的佼佼者如果不能能接受高等教育,将可能埋没人才。建议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过渡,对于参加全国高考的佼佼者,应不受《实施意见》的限制。
第三篇:云南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召开
云南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召开
11月2日,全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明确了我省“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目标,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
省委书记秦光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纪恒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王学仁、杨应楠、仇和、晏友琼、孔垂柱等领导出席会议。州委副书记、州长何金平,州委副书记杨健,州人大主任字国顺,州政协副主席张树藩等我州领导出席大理分会场会议。
秦光荣在讲话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增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创新政策措施,加大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进程。推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以促进进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为突破口,以稳定和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原有的权利为着力点,以确保农村转户进城的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益和待遇为推手,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的,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配套改革措施,逐步政策差异,形成科学的人口管理机制,畅通城乡要素的流转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形成城乡区域人口的合理布局,加快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当前,要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改善居住条件、保障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积极
稳妥地解决医疗和养老问题、大力发挥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基础服务能力这6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全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秦光荣强调,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将按照“放宽城镇户籍、同享城乡待遇、自愿有偿转变、分类协调推进”的总体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要按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降低进城农民落户的“门槛”,适度放松昆明主城区和州市政府所在地、进一步放宽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全面放开乡镇落户的条件;我省户籍管理制度要实行迁移落户条件、投靠落户的范围、户籍管理办法、外省农村人口的落户“四个放宽”。在同享城乡待遇方面,将通过政策创新,使农村转移人口在一段时间内兼有城、乡两种身份,享有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等“五项保留”,提供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五项保障。实现自愿有偿的转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转户自主,坚持退地自愿,坚持退地有偿。要牢牢把握居民布局、重点群体、转户的进度等关键环节,采取分区域、分群体、分类型、分阶段的四分办法,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力争到2020年,共新增转户1000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36%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第四篇:浅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浅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所谓传统农业,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传统农业是完全以世代相传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生产技术、物质资本技术和劳动者的技术知识没有任何重要改变,是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农业。这种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要素在长期中只有量的增加,而无质的改变;生产技术在低水平上处于停滞状态;绝大多数资源被分散用来生产食物,维持人类的繁殖;小规模、自给自足与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等等。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特征是不断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之中,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有的、停滞的经济均衡,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1、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
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W·Mellor)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技术处于停滞状态。第二阶段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较大比重和工业扩张对资本的占用,在这一阶段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提高土地产出率为重点的劳动实用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第三阶段是农业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人地比例下降使农场规模趋于扩大,资本供给越来越充裕而劳动成本越来越高昂。因此,用机器替代劳动不仅具有经济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劳动节约型的大型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性技术被发明出来,并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正是传统农业形态下农民心理状况的真实写照。在小农生产条件下,家庭成员的劳动是不需支付报酬的,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其劳动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经营就成了农民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的一种手段。只要增加劳动投入所带来大于零的产出,农民就会继续投入劳动。这种高度集中的劳动投入同巨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是相适应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舒尔茨(Theodore W·Schltz)所说的那样,“传统农业贫穷而有效”。然而,“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穷的”,因为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它虽然解决了过剩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存问题,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贡献,这种“就业”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失业,它必然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而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为现代农业象现代企业一样,雇主要向被雇佣者支付工资,只有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工资时,雇主才有利可图,才会增加劳动投入。所以,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完成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在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下,农业生产目标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2)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同。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传统要素是从农业部门内部和大自然中获取的,技术含量低,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在这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状态下,农业机械的使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矛盾。所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往往受到抑制。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其要素大都是由农业部门外部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提供的。现代农业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容量的减少。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是密不可分的。巨量的农业人口压力,必然阻碍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同。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第一,现代农业是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这一目标在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的以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的传统农业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在较大的经营规模上,农民摆脱生产者的生存压力,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些措施在当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确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它的弊端就会日益凸现出来。第二,现代农业是高收入的农业。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民都是比较富裕的阶层,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农民是富裕的象征,而这种高收入必须建立在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之上。第三,现代农业是农产品高商品率农业。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键看它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而农产品的商品率必然与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相联系。第四,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畜力,而现代农业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因而也需要较大的农场规模。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人地比较宽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还是人地比例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它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改造传统农业,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现代农业
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978年农村改革以前的农业现代化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进行的,主要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的实施,强调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政策[1],由于当时刚起步,使得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曲折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市场取向和经济激励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从目前我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上看,现在我国的农业已经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的内涵,正形成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渡性”农业[2]。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1)农业生产投入中的传统要素的比重正逐渐为现代要素所替代,但替代程度不同,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本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或正在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试验,现代生产资料如新式农具、化肥农膜、良种良法等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村经济正逐渐向社会化、商品化的方向迈进,已形成一些区域性商品粮、商品棉、商品养殖等生产基地,它们主要依据市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满足市场需要获取最大利润,以使自身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3)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强,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劳动力已较早开始向非农转移,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农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而非农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农业劳动力出路问题较难解决。(4)从生产规模方面看,我国目前以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大型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农场或农工商一体化企业为数甚少,但这与我国当前农业资源禀赋的特点是相适应的,我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而且资源、气候多样,因此,只要我们做到各要素之间比例的合理配合,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仍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是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状态,它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已遇到了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方面的竞争和挑战。从国内市场看,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经济发展遭遇的最大难题是农产品在总量上供过于求,消费者的需求也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临近,我国农产品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大公司的名优品牌产品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为迎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的结合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压力,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应当走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注入新的资源要素,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之所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必须与科技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从现代农业的特征看,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的协调统一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的催化剂。现代农业的特征是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使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和实施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建立在市场经济的观念上,是解决分散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不辅之以农业科技化,即不从农业外部引进有活力的先进生产要素,就不能显著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即使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将产业链条延长,也只能形成比传统农业规模增大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而已。
第二,从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关系看,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是找准市场,追逐利润最大化。农业产业化的各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在积极推广和应用科技新成果,提高其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质量。而从科技成果运用的方面看,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正是由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科技化产生了内在的要求,激发了农业科技化的内在动力,农业科技化也通过农业产业化提供的现实基础,实现和增殖科技成果价值,并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如此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螺旋式的上升。
第三,从制度诱因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农业产业化和科技
化的协调统一将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般说来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是制度因素和科技进步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从1978年以来实行的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制度变革,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一制度实施的同时,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主体——农民在利益机制的刺激下,对农膜、化肥、良种等现代资源要素投入生产的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这对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大为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它采用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其目标是激励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户普遍受益,共同富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更大规模上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采用科学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向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渗透。
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从转变的目标分析,即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方法,从农业的外部引进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投入更多先进的要素,以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最终使广大农民获益。从转变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设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二是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从转化的手段分析,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有两个:市场引导与行政命令,市场引导即采取经济刺激的方法引导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时,认识到他们对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与其利润率的一致性,从而产生对新的生产要素投资的渴望;行政命令即采取行政手段重新组织农业生产和管理农业活动。
第五篇:人口向城镇转移实践报告修改版
关于三官桥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社会实践心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家乡的农村建设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利用这次暑假,对三官桥村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三官桥村相关介绍
平望镇三官桥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平望镇梅堰社区南岸,全村占地面积约
5.9平方公里,共有人口3700多人,1200多户。现有水稻面积2650余亩,养殖面积300余亩,果树82亩,苗木458亩,桑树1208亩,养殖水面积400亩,民营企业落户40家,全村工业销售3.1亿元,上交税金900万元。
二,调查方式
大都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有些家庭只留下老人在农村生活,文化有限,我通过当面询问,帮他们填写的方式,来完成调查。而有的家庭恰好没有人在家,只能通过邻居帮忙完成。由于下雨天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不能当面调查的,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通过电话与其中一部分人取得联系,做了相关调查。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村子人口转移情况
90年代:有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在城镇设置去别的市就业,基本上本村的劳动力都是在本城镇内工作的,所以居住都是在家的,部分农民工逐渐入住本村 新纪年:村里开发区规模扩大,乡镇私营企业增多,许多中年妇女选择在本村企业就业,离家近。大量外来人口也在本村企业就业,并租住村民家里。许多村民收入增加,并在城镇买房居住,农村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但是这时候的大部分村民家里的孩子上完大学,选择在城市就业,并在城市买房居住。
3.2 就业和收入情况
农村人口的转移,就业和收入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所转移的人口中,大多数已具备城镇生存所需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条件,即转移就业的总体质量较高。转移就业的质量和层次处于中等水平,对转移成果的稳定和巩固起到良好作用,也促进了人口转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速度的提升。
由于是知识分子转移较多,就业技能较强,有着较高的就业机会。虽然在这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层次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在技术要求较底,主要从事体力的低端职业领域就业。但三官桥村外出的打工者中,他们从事的职业往往是一些待遇还不错的工作,男性工种的首选岗位是中外企业的工厂,而女性是收入待遇都还不错的工作岗位,其收入都还不错。
但据我所调查,本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工作还不错,而本村里也有很多乡镇企业,待遇也还好,吸引了不少外地农民工在本村落户。外出人口的工资收入与在村里的差不了多少。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较量形成了不利于农村人口转移的问题,受雇农村转移人口的月收入增长与留村居民的月收入增长的差距不大。而部分农民工缺少组织化力量与企业制衡,很多企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往往以当地最低工资标
准为上限,尤其是在一些低端的竞争激烈工种。在此种情况下,不具备高素质的农民留村的较多,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其他村的农民在本村入住。
而且一些劳动劳动权益保护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城镇定居的预期不高,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中,平均每天将工作10个小时,大多数转移人口每周的休息不足1天,有的还被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因此,农村转移人口对城镇长期稳定就业的预期不高,导致其对自身素质技能提高积极性不高,随着年龄增大和市场对劳动力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当部分转移人口无法在城镇生存。
3.3 农村人口的迁移必定会对农村造成一定的影响
3.3.1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
(1)推动本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流动是人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人口的迁入有效缓解本村的乡镇企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满足本村一些企业对基层或技术方面劳动力的需求。
(2)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人口的迁移实际上就是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提高了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和劳动生产率,提上了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人口的流动和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迁移流动人口为本村积累了更多的财富和智力,其中一部分利益的回流直接支持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推进本村现代化的进程。
3.3.2人口迁移的负面效应
(1)人才流失影响本村的经济发展:对迁出地农村来说,迁出的主要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或年轻劳动力,这就存在着年轻优秀劳动力的流失。处于15~45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是创业能手。他们本应该是本村现代化生产的主力军,但是这部分人受现代观念的影响,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落后,期望更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而选择迁移到经济发展更快的城镇。这样大批主力人口对外流动,对当地人口、劳动力机构产生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村的经济发展。
(2)人口的迁移对给本村的社会管理带来困境:迁入人口大部分是外省人口,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农村的住房、治安等问题显现,社会公共资源面临着现实的考验,并给村委会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由于迁出的主要是中年及青年人群,这导致本村人口老龄话现象严峻,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人口迁移流动导致大家庭分裂成小家庭,父辈住农村、子辈在城镇很是普遍,空巢老人问题突出,家庭亲情缺失。
3.4 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意见。
3.4.1 提高思想认识
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重组和优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的必由之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到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重大现实意义,抓住机遇,快速行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3.4.2 坚持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治安管理、有利于方便群众”和“积极稳妥、协调发展、自愿申报、居住地登记、人户一致”的原则,全面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制度,以充分吸收资金和人才,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迅速膨胀城市规模,加快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鼓励农民进城谋业、加快
膨胀城市规模,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使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4.3 实行政策优惠
在金融信贷方面,进城农民需购买新住房的,可以按照“部分自筹、有效担保、专款专用、按期偿还”的原则,实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由购房者向房屋开发商提出购房及按揭贷款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证明等,按规定到银行办理按揭贷款手续,并由购房者与房屋开发商、按揭贷款银行签定合同。可办理按揭贷款业务的银行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住房银行。
四.社会实践锻炼了我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现状的了解。亲身社会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有助于培养朴素的作风。通过体验农村的艰苦生活,深入调查农村现状,不仅使得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
(3)在进行的问卷调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的活动培养了我的个人胆量和口才,为以后的投入社会工作做了提前预热和良好准备。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