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2005年赴欧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1: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2005年赴欧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2005年赴欧考察报告》。

第一篇: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2005年赴欧考察报告

瑞典、德国的国家结构和地方自治

2005年4月18日至5月1日,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赴欧洲考察团,到德国、瑞典学习考察国家的地方自治,公共管理培训的手段、方法和组织实施。参加人员有民政部、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和辽宁、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云南、甘肃7个试点省的培训项目主管、培训教师共17人。短短10多天的学习考察,学员们不仅被欧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风光所陶醉,而且对两国的公共行政管理,特别是地方政府自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是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项目派出的第四个赴欧洲考察培训团。出访前,民政部和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专门组织召开赴德国、瑞典学习考察动员会,介绍了欧盟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及最新发展、中欧合作项目的情况,德国地方政府体制和地方治理模式,并向代表团成员提供了访问地的中文材料,为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

考察期间,除旅途时间外,我们在两国先后各工作了6天。在瑞典,瑞典基层机构协会(SALAIDA)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就基本国情、国家行政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国家的审计和监督、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国家和地方的选举以及瑞典基层机构协会的发展历史、工作职能和成效等情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期间,到英雪萍市(EnkÖping)听取了市政府首席执行官关于市政府的员工构成、工作职能和财政情况的介绍,实地参观了该市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小学、为弱智学生设立的短期看护家庭;参观了地方政府培训中心(Stora Brannbo),了解了该校对瑞典地方自治体发展所起的作用及目前市镇议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参观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观摩了瑞典国家议会举行会议的现场,并听取了国会议员关于各大政党在瑞典国家和地方民主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制衡机制的情况介绍。

上图:英雪萍(EnkÖping Kommun)市议会及市政府

在德国,我们的考察活动集中在北威州(NRW)进行,先后听取了科隆林德斯区(Lindenthal)市民倡议小组(IBB)代表关于市民如何参与地方自治的情况介绍,并实地参观了在他们的建议和干预下,城市社区的市场、住宅、办公、工厂在建筑风格上如何相互协调,布局上更为科学合理;到贝尔斯基—格拉德巴赫市(Bergisch-Gladbach)了解了地方议会在地方政府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到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Düseeldorf)听取了州政府内政部基层治理部门(Kommunal verwal tung)的官员关于州和县、市镇(乡)的组织结构和自治方式等情况介绍;访问了艾伯特基金会(Bonn Friedrich)、大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Rheinischen Studieninstituts Fur Kommunale Verwaltung In Koln)和哈根大学远程教学教材开发中心(fern-unversitat hagen,zentrum fur fernstudienentwicklung ZFE),了解了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情况,培训的方法和手段等;参观了克莱沃先生(Krevert,农民)的农场和家庭,并与克莱沃夫妇及市镇农场主协会主席进行座谈,了解德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及对农民政治、经济权益的保障等情况;听取了莱茵西格县(Rhein-Sieg Kreis)选举办公室负责人关于地方议会选举规则、组织机构及莱茵-西格县2004年选举情况的介绍,并前往托斯道夫市(Troisdorf)会见了该市社会民主党(SpD)主席拉尔夫·沙伯劳斯奇(Ralf Saborowski)先生、皮特·克莱尔(peter Kreppel)教授,了解了民主党派怎样为自己竞选做准备工作的有关情况。

二、瑞典的国家结构和地方自治

(一)基本情况

(二)国家结构与行政组织 市镇是地方自治的基本单位,它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市议会,所有的决策均由议会所作。根据市(Stad)或镇(Kommun)的大小不同,市议会分别由31-101议员组成,如我们考察的英雪萍市(EnkÖping Kommun)共有议员61位,其中左派党30位,右派党31位。市“议长”同时也是“市长”。市议会一般设6-8个委员会,由执行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综合部门的日常工作,其它主要是负责教育、社会福利、老人残疾人服务、文化娱乐、公共管理、紧急救援等事务的委员会,委员长由议会选举,每个委员会通常有5-7个议员组成。

(三)地方政府治理

1.地方政府的选举。

无论是国家议员,还是省议员和市议员,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每四年。选举有选举法和实施细则,选举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实施办法的规定比较细致。选举时间为选举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上图:瑞典国家选举局官员在介绍情况

2.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

省(医疗区)的职能主要是:医疗保险、牙齿保健、交通补贴。大量的公共服务是由市镇来承担的,主要有:中小学教育、城市规划、住房供应、公众交通、环保、消防、垃圾处理、饮用水供应、污水处理、课外活动、图书馆等文化基地建设、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其它福利,等等,包罗万象。过去从洗礼到葬礼,都由宗教来管,现在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市镇负责。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该事务已由其它机构负责,都可以市镇的职能,因此,市镇通常都会根据当地实际,自愿承担一些工作,如英雪萍市(EnkÖping Kommun)政府,就主动承担了建设市民业余活动场所和政府出租房屋、热能供应、支持工商业发展等职能。3.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情况 地方财政来源:(1)地方居民所得税59%;(2)国家拨款20%。(3)城市场所出租收费12%。(4)资产出售、财产利息、贷款所得9%。

地方财政的支出,大部分用于学校教育、儿童福利和老年人福利,约占75-80%,其它支出,如残疾人照顾、垃圾处理等,占20-25%。由于今后十多年的发展趋势是,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需要照顾的人越来越多(参见表1)。因此,对市政府的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

三、德国的国家结构和地方自治

(一)基本情况

(二)国家结构与行政组织

德国的行政层次分为联邦、州和地区(社区)政府三级。国家权力被划分给代表整个国家的联邦和16个州(包括13个州,3个州级市)。这16个州不是通常理解的省,联邦各州都保留了“国”的性质,都拥有国域、国民和治权。也就是说,州有自己的州宪法,拥有自己的领土主权和主权国家所有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其主权尽管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依赖于联邦,而是要与联邦国家基本法的共和、民主、福利、法治、联邦原则相符合。州下设有县(Kreis)、非县市(Stadt)和乡镇(gemeinden)等地方政府,约1.3万个。乡镇(gemeinden)又分为若干小区、管片或“村”,“村”不设机构,由乡镇议会推选议员或执政党物色的负责人“村长”协助市长管理“村”里的一些事务。县、非县市和乡镇是德国基层的地方自治单位,它不是州政府的下属行政单位,而是相对独立的地方自治体。非县市规模较大,具有完备的行政机构和自治功能;乡镇所辖的人口较少,与市相比,它不具完备的行政机构和自治职能,其缺少的职能,由县承担。因此,县并不是一级完备的政府层级,它一般仅承担管辖区域内的乡镇政府缺少的自治职能。县与乡镇也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只是各自的职能不同而已。如非县市一般设有卫生防疫部门,但每个小乡镇可能没有必要都设这个机构,因此这个机构设在县里,由县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几个、十几个乡镇)的卫生防疫工作。在州、县、非县市和乡镇中都设有自己经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秘密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机构和执行机构。人民代表(议员、政治家)全部为兼职,市长为专职人员。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各州基层的市镇自治体制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北部的“一元制”模式,即市镇议长同时也是市长(如前所述的瑞典市镇自治体制);二是南部的“两元制”模式,乡镇议会与乡镇长议行分设,分权治理。由乡镇议会决策和监督,乡镇长执行议会的决策,但有权否决议会不符合法律的决议,在决策中扮演着“二长官”的“核心”作用。三是莱茵河流域的“两元制”模式,是南部“两元制”的变体,不同的是,在这里,如果法律确定由乡镇长来完成的事务,就不再由乡镇议会作决策。四是“三元制”模式,通常有市镇议会、市镇长和市政公司,由乡镇议会决策,市政公司执行;乡镇长既是首席执行官,有自己的权力,又是市政公司的董事长。各种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发展趋势上看,主要是从“一元制”向“两元制”和“三元制”转变,决策权由乡镇议会向乡镇长加强,对乡镇长的直选也逐渐盛行。

(三)地方政府治理

1.地方政府的选举

上图:莱因西格县2004年选举县议会、县长、乡镇议会和乡镇长选票式样

议员选举采取多数原则和比例原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半议员由选民在选区直接选出,另一半议员根据各政党在全县选举所得总票数,按比例将席位分配给各个政党。以该县选举产生72名议员为例,首先,由县选举办公室将19个乡镇划分为36个选区,各政党党内推荐或市民联合推荐候选人到选区中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只能在一个选区参加选举),选举出36名议员。

2.地方政府的职能 3.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情况

基本法第28条规定,“自治的保障也包括财政自收自治的基础”。市镇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邦财政补贴。每年联邦政府向州政府分配一批资金,州政府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市镇政府%;二是市镇政府与州政府分享的税收。各市镇分享的数量因纳税人的多少而不同;三是市镇自行征收的工商税、地产税等税收;四是政府贷款;五是出租房屋、土地等收益;六是社会各界的捐款。

四、体会与思考

此次欧洲之行,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有具体接待单位的周密安排,加上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使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所有团员一致认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大。

1.全体团员都能严格遵守外事纪律,认真听取情况介绍,积极主动提问,赢得了国外专家学者一一致好评。这次考察,虽然日程安排紧张,但我们努力克服时差调整难、饮食不习惯等问题,有的同志甚至带病坚持参加每项活动,从未出现请假或缺席的现象。听取有关人员介绍时,大家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踊跃提问。我们谦虚、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两国接待官员给我们的评价都是:“你们的提问十分有水平,都能问到点子上,与你们的合作很愉快”。

2.加深了我们对部分欧盟国家地方自治,公共管理培训的手段、方法和组织实施等情况的了解。所到的两个国家,虽然行政管理体制、民主规则的运用各具特色。但就地方自治而言,都具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各级政府职权明晰,严格依法行政,任何国家公务人员都不具有法律规定以外的任何特权。地方议会主席、政府首长仅仅扮演召集人的角色,国家的各项政策均由人民选举出来的议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制定出来,且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相分离。地方行政有来自市民、媒体、议会监察部门的严格监督。就公共管理培训方面而言,不同的培训机构,在培训方式、组织实施等方面,既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出国前,我们仅是从相关的文献资料上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通过听、看、问等方式实地考察学习,对两国地方自治和公共管理培训的发展历史、运行规则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在今后在工作中借鉴成功经验,提供了帮助(详见分报告)。

3.两国地方自治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在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中学习借鉴。首先,在选举方面,我国现行的村级选举,对参选率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规定“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地方召集足够的选民就得很多时间,有的甚至因选民人数几次变更选举时间,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参照德国、瑞典地方自治中的“自由”原则,我们在做好充分宣传的前提下,也可以对参选率不作要求,只要候选人获得实际投票数的过半数即可。同时,应取消委托投票的规定,对于选举日不能到选举现场的选民,可以通过设立投票站、完善函投等方式保障选民的选举权。这样,既可以降低选举成本,又尊重了选民自由,保证了选举质量。其次,瑞典和德国在地方自治中,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国家(联邦)、省(州)、市、县、乡镇各自职能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在处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关系时借鉴。

考察团团长:王金华 顾问:段丽元

团员:韩全永 李立新 孟德敏 程宪莉 林松华 唐咸富 王 晔

赵立杰 龚宗俊 姜明法 王晓旭 陈贵元 雷 路 景旭年

黄 瑞

执笔:李立新 唐咸富

德国、瑞典基层教育培训情况考察报告

4月18日至30日,我们随民政部考察团,对德国、瑞典的基层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瑞典基层的培训、教育情况

4月20日下午,我们先参观了乌普萨拉省英雪萍市(EnkÖping)的一所学校(Enöglaskolan),这是一所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小学。学校根据残疾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班施教,人数小的班级只有两个学生,人数大的班级有十几个学生。各班设有文化课教师和生活老师,多的设3个生活老师。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的学制是一样的,只是学习内容不同,残疾学生主要以掌握生活自理技能为主,如熨烫衣物、缝椅垫、针绣等。

随后,我们参观了社区为某些中小学残疾学生设立的一个“短期家庭”(Gluggen)。市政厅设立“短期家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社区内残疾学生父母的负担,凡7—21岁孩子,有智力、肢体残疾或孤僻症等心理缺陷者都可由家长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均能被批准加入。这些孩子每月在“短期家庭”住一周,有专车接送他们上下学,他们通过和老师一起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康复训练。孩子们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一起交流学习,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在这里可以得到专门的矫治。

最后,我们到西格图那参观了瑞典地方政府培训中心(Stora Brännbo),培训中心的常务主任彼尔·约翰先生(Björn Jonzon)向我们介绍了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及其在瑞典地方自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中心的前身是瑞典的地方政府培训学校,类似我国的国家行政学院,不同的是,它不仅培训地方行政公务人员,而且主要是为地方自治体议员提供培训和咨询,因此,可以说是瑞典职业“政治家”的摇篮。培训中心建立于1956年,当时正值瑞典地方政府机构第一次大的改革时期。地方政府体制的变化,需要培训大量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知识、有能力的社区领袖和地方干部,以往的函授培训远不能满足各地的需要,于是该校应运而生。它的运作方式是以“基金会”的形式来建构的,会员是瑞典所有的地方政府。当时每年约有一万名地方议员前来参加培训,后来发展到行政主管也来参加培训。在1968年的第二次政府改革中,市镇政府(Stad)和乡政府(Kommun)合而为一,培训学校成为瑞典地方政府协会(SALAIDA)的一部分,当时有17位讲师在这里工作。那时,学校的培训对象除了新当选的议员和行政主管外,还有不同专业的师资,培训内容设有384门课程,这些课程,既涉及广泛的民主管理,也包括针对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市政府的各项工作。培训中心还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设计课程,送到各省,由各省的师资做具体培训工作。到1984年,省政府渐渐已经可以自行开展培训,根据瑞典地方政府协会的决定,地方政府培训学校暂停招生,把工作的重点转向编制教材,指导各地政府的培训机构上来;由此,一所负责全国培训的学校改为指导性的培训中心,体制上成为一家赢利性的公司,引入市场机制,以自己设计的课程为“产品”开展“营销”。培训中心通过与地方政府、各党派和议会的广泛联系,通过每年的热点问题调查,及时掌握培训需求,组织人员设计课程,研发教材,然后再“出售”给地方政府。目前,该中心的研发成果,在地方政府培训市场上很有“卖点”,占有相当位置,很受信赖。与此同时,该中心还保留了一部分住宿性的短期培训,对需要进修的人员,提供收费式培训。

二、德国地方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

在德国,我们重点考察了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dert)和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Rheinischen Studieninstituts für kommunale Verwaltung in Köln)。

(一)艾伯特基金的教育培训工作

艾伯特基金会是根据德国首位民选国家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提议创建的政治性基金会,为公益性的私立文化机构。基金会主要的职能,一是通过从事政治教育培训,帮助德国公民对政治以及社会变动做出反应,更加积极、更加有判断力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二是通过基金会的研讨会,特别课题大会和提出的可能解决的方案,使感兴趣的市民和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得以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提高参与政治的兴趣和从事政治管理工作的能力。

基金会提供的教育培训课程必须是面向全体公众的,但到基金会接受培训的,主要是社会民主党在乡镇议会中的议员。每年北威洲大约有600名乡镇议员前来参加基金会的培训。教育培训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乡镇财政预算、乡镇管理等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第二个层次是专为议员们提供的相应课程和讲座;第三个层次是立足于培养学员面向社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诸如主持演讲等方面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学员提供有关论着、专业术语解释等信息,解答学员疑难问题。

基金会集中培训时,主要采用专业人员专题会议、个案、扮演角色等几种方式。专业人员专题会议形式,主要是为学员提供必备的知识,提高学员面对公众作出决策、应对冲突各方的能力。如城市规划、民主变革、社会福利、财政、处理社会事务、演讲活动、面对新闻媒体或鼓动市民参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案例教育培训的方式,是把具体案例交给学员,让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自行讨论思考,寻找解决个案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分角色教育培训的方式,是问题提出,让学员根据问题内容分别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各人从自已角色的角度出发,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有效途径。案例法和分角色法,强调学员的主动参与,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激发学员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整个过程全部要求可视化,即要求每个小组和角色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依次展示给大家,让全体学员共享案例分析结果。解决问题过程可视化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充分运用“道具”,在讨论过程中将讨论的进度、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展示出来,直到大家达成共识。培训本身就是一个保障人人都有参与机会的民主过程。

每次讲座(或每期培训)结束后,基金会都会以问卷的方式由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环境、任课师资等进行评估,以了解培训效果,掌握学员需求。

(二)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培训工作

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是一所受北威州内政部委托并指定为专门负责莱茵地区乡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职业培训机构。学院有专职教师10人,临时聘用教师近百人,管理人员10人。学院采取董事会的运作机制,由股东大会出资运作,具有颁发培训证明的资格。

在德国,从事任何职业之前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取得相关证明,准备或已经在地方政府机构从事公务的人,都要接受培训或继续教育。德国公共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按供职的行政层级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由高等专科正规大学和机构承担,培训地点在波恩和柏林;第二个层次为各州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由联邦各州自己相应的培训机构承担;第三个层次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这一层次的培训工作,由各州的内务部按区域分别设立培训机构。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就是北威州在莱茵地区授权设立的一个负责非县市和乡镇公务员培训的专门机构,它也承担少量州政府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地点设在科隆和波恩。

公务员的上岗培训,主要针对有意进入地方政府管理机构的高中和职高毕业生,培训形式有全日制和业余培训几种,时间一般为2至3年。公务员的“再培训”指对已经在地方行政管理就业的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形式有讲座和专题研讨会等,每期一般2至3天,每周到学校上课一次。

培训课程设置,由学院的专职教师研究确定,主要有法律、经济管理、社会福利、与公众沟通等几个方面,尤以法律,经济管理为突出。培训教材由学院根据联邦和北威州的法律规定进行选购。

学院本部的教师和外聘教师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专业人员,主要有法律专家、经济学专家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在职人员。

教学过程,采用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制”方式,特别注重实践性,力求通过培训,学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做准备,并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在职教育培训,目的是使公务员在该工作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由教师和学员分别扮演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和市民,进行互相沟通、宣传鼓动和解决问题的等方面的模拟演练。在职培训,主要是请高层次的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举办讲座,或组织专题研讨,有针对性地为学员提供辅导。为使雇主、学员节约培训成本,学院准备今年开通网上远程教育。

艾伯特基金会和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均属于职业培训机构,都是以公共行政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课程以相关的法律、财经、公众沟通为主,注重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可视性,强调学员的参与,通过培训,力求使学员在参与民主政治、从事公共行政管理方面得到更多更新的信息,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瑞典、德国基层教育培训情况给我们的启示

瑞典和德国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及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我们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们的实际,建议在农村基层的培训中,特别是欧盟项目的后续培训工作中,在三个方面需要加强:

第一,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要做全面的规划。目前,我们的情况是,没有将整个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是各自分散。从长远来看,必须对农村基层政权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对培训工作做全面规划,利用现在的欧盟村务管理培训积累的经验,对全国不同功能的培训基地重行规划布局,建立稳固的培训网络。要统筹考虑,分区域设立若干培训中心,每个中心除了体现各自的特色和功能外,还要注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建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培训体系。

第二,以中欧合作项目为契机加强培训工作的国际合作。中欧合作项目,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突破,取得了成果,但随着合作项目接近尾声,要考虑寻求新的合作,继续推动这项培训向深度发展;同时,应进一步开展与联合国、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合作,引进一些与国际接轨的新思路、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我们的培训观念、培训机制。要注重师资方面的交流,开展互派人员进行双向培训,提高我们的师资水平。要联合开发农村基层培训的远程培训模式,同时推动培训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基层培训的国际合作。

第三,培育中介机构创新农村基层培训模式。在瑞典和德国的培训中,各种协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体制上和他们有差别,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探索、尝试组织农村基层培训协会等中介机构,引入市场机制,对促进农村基层的培训很有必要,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技术性的领域,可先行一步,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考察团团长:王金华 顾问:段丽元

团员:韩全永 李立新 孟德敏 程宪莉 林松华 唐咸富 王 晔

赵立杰 龚宗俊 姜明法 王晓旭 陈贵元 雷 路 景旭年

黄 瑞

执笔:王晓旭 王晔 林松华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赴欧会展旅游考察报告

赴欧会展旅游考察报告

2004年4月18日——2004年4月29日,杭州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考察团赴西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卢森堡、摩纳哥八国考察旅游业、会展业的发展状况。这次考察的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旅游和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代表团组成和行程

此次考察由市会展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水林带队,成员有萧山区城厢街道办事处主任沈华锋、湘湖旅游度假区副主任郭奂、浙江中汽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曦、浙江展览馆副馆长俞旭华、杭州市广告展览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柴秋英和西博办策划外联处叶子青,共七人。

4月23日,考察团参观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听取DeutscheMesseAG公司高级副总裁普泽关于汉诺威会展状况的介绍;4月28日,参观法国尼斯Acroplis会展中心,并听取总裁科德罗关于会展中心运营模式的介绍;听取尼斯旅游与会议局局长毛海乐关于尼斯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介绍。期间,考察团还专门就顺访城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实地了解。

二、公务交流成果

1、访问受到重视。在汉诺威和尼斯,我们分别与当地的会展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公务交流,了解会展业发展动态。我们的到访受到高度重视。在汉诺威,DeutscheMesseAG公司负责对外业务、建立和国外公司的联系以及对子公司进行管理的高级副总裁普泽先生亲自向我们介绍了DeutscheMesseAG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汉诺威展馆的基本格局;在尼斯,Acroplis会展中心总裁科德罗先生向我们介绍会展中心的运营模式、尼斯旅游与会议局局长毛海乐向我们介绍了尼斯发展旅游业的状况和思路、尼斯市副市长马瑞先生还专门设宴款待了我们。

2、会展业的效益体现在社会综合效益上,政府应该给予积极扶持。汉诺威是一个以展览会著称于世的德国小城,政府高度重视对展览场馆的市政配套和服务,在交通和安全方面提供保障。同样,展览业也为城市带来综合效益,根据DeutscheMesseAG公司估计,汉诺威的展览每年可以为城市增加18000个就业机会,为生产领域增加1.3——1.5亿欧元产值,为流通领域增加0.7——0.8亿欧元的购买交易。DeutscheMesseAG公司资产属于州所有,但是政府在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完全不参与,只是扮演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尼斯的会展大多在Acroplis会展中心进行,会展业给城市带来的效益是综合性的,比如尼斯的航空业、酒店业高度发达,就直接得益于会展中心的营运,目前,尼斯的宾馆客房数量仅次于巴黎,机场规模仅次于巴黎,居法国第二。此外,在弘扬文化方面,Acroplis会展中心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Acroplis会展中心由一个协会管理运作,那么Acroplis协会成员有什么利益呢?它们的利益体现在与Acroplis会展中心的合作上,比如,酒店为Acroplis会展中心优惠提供客房,而Acroplis会展中心为它们招徕顾客等。

3、场馆的建设要超前、实用。汉诺威DeutscheMesseAG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场馆公司,场馆规模很大。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可用于展览会议面积49.7万平方米,居世界首位,共设27个展厅。展厅的建筑风格各异,但都强调其实用性和现代化,在展厅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提供通讯、水、电、压力管道和其它服务,便捷的传送设备和无障碍通道可以将展品输送到展厅的任何位置。考虑到有些展览适合在露天举办,场馆还设有露天展厅,但同样有顶棚,可以使展览免受天气的影响。场馆的配套服务也非常完备,设有商务中心、信息中心、新闻中心、展览中心、行政中心、餐饮店、邮局、银行、商店、宾馆,整个场馆有48000个停车位。在展厅内,我们看到快餐供应、出入口、厕所等各种指示标牌制作得特别大,悬挂十分醒目;据称,客户可以在专门停车场直接由传送带送至展场内;此外,场馆和机场、火车站均可以非常便捷地往返。

4、会展营运的成功在于高效的组织管理和对客户的负责。DeutscheMesseAG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举办展览。它每年举办5个重要的展览,其中有3个(工业展、EMO工具展、CeBIT行业展)是在汉诺威本地举办的,另外两个(木材展、农业展)在其它国家举办。此外公司还设有专门的小展部,负责其它展览的筹办。整个公司(含子公司)管理人员共有794人,2002年实现营业收入2.68亿欧元。公司在全球62个国家设有代理处或代理商,在中国,公司与上海合作成立了浦东会展中心,也是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处。

在整个展览的组织中,DeutscheMesseAG公司非常重视对展览数据的统计,包括参展商的数量和国内外的构成、参观商的数量和国内外的构成、展览面积等。他们对参展商和参观商国际国内的界定非常严格,一律以申请表的寄发地来确认,比如索尼、松下在德国设有公司,如果这样的公司来参展,也被认为是国内客户。DeutscheMesseAG公司认为对他们的客户负责就必须向他们提供严肃、准确的统计数据。此外,DeutscheMesseAG公司还为客户提供细致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我们住宿的饭店服务台,我们看到大量的工业展的介绍材料和场馆地图,经我们了解,这些宣传材料有DeutscheMesseAG公司提供基本的设计理念,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而发放则是通过各个合作的协会来进行。

尼斯市Acroplis会展中心总裁科德罗先生着重向我们介绍了Acroplis会展中心营运管理模式。Acroplis会展中心的业务分两块,一是承接商务性的会议展览,二是承接市政府各层面的会议。Acroplis会展中心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的营运管理通过招标产生,Acroplis协会通过竞标获得管理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营运理念是免费或优惠承接市政府的各类会议,同时积极招徕各类商业性会展,以盈利性的会展收入补贴公益型的会议支出,使会展中心的经营维护得以良性循环。Acroplis协会本身的构成是由社会各界的领头人物组成,比如酒店业、航空业、建筑业、法律业、医学业等。科德罗先生本人就是酒店业的领军人物,他们都不在Acroplis会展中心领薪。现在,Acroplis协会更象是会展场馆的租用者,而政府则是业主,不干预场馆的具体运作。租金相对来说非常低廉,但同时Acroplis协会承诺免费或优惠承接市政府的各类会议以及市政府主办的各类展览。

5、旅游是富有潜力的产业,发展休闲正当其时。尼斯的会议与旅游局的功能是推进尼斯旅游业发展,但它的管理模式很特别。局长毛海乐先生向我们介绍说,会议与旅游局是一个公营机构,但它并不是市政府的一个部门。市政府预算每年给1000万欧元,相当于全部支出的55%,其余的要靠市场运作给以弥补。会议与旅游局有员工62人,其中61个相当于公务员性质,而他本人,则是由市政府聘用的,相当于私营企业雇员的性质。大约60年前,会议与旅游局还是和中国的旅游局一样,属于政府的一个部门,由财政给予拨款。由此看来,尼斯的会议与旅游局已经成为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事业单位。

尼斯的旅游业目前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也就是我们说的旅游结构的升级。因为目前尼斯的机场、铁路、港口都已经饱和,追求旅游人数的增加已经没有意义,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增加商务游客的比重,以促进旅游收入的整体增加。毛海乐先生非常看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他说,过去25年间,除了911事件和SARS事件引起当年旅游收入的小幅下降外,其它都呈上扬的态势。今年全球旅游收入会达到5000亿美元,是世界头号产业。它不会象股票一样有涨有跌,而是总体上向上。所以,尼斯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重视表现在一是对旅游客源的分类分析上;二是制订旅游营销计划和实施上;三是依靠高科技等手段增强对旅客的服务上。

尼斯主管旅游的副市长马瑞先生热情地宴请了我们。我们向他介绍了杭州的西博会和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并邀请尼斯参加休闲博览会。马瑞市长愉快地表示:杭州和尼斯是友好城市,我们支持杭州发展会展业,取得休闲博览会的举办权是杭州的光荣,如果有需要,我们十分乐意去参加

三、几点感想

1、休闲要以良好的生活状态为基础。我们对欧洲人的闲适生活印象深刻。人们将工作时间和属于自己的时间截然分开,他们认为私人的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绝大部分的商店星期天不营业,而且每天晚上7时准时打烊;我们到达巴黎时,正值欧洲复活节假期,陪同告诉我们,复活节假期有两周,很多人外出度假,所以城里很空,商店也很少开门,看到的大部分是外来的观光客。工作人员除了法定的节假日,还有固定的带薪休假时间。欧洲人私人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家庭聚会、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开着房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也有人开着车,拖着游艇,到海边或者湖边;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内,会看到几个家庭相约结伴出行;路边有人在野营,惬意地喝着咖啡;河边大树下,有人在垂钓;村庄周围的绿色林荫道上,有人在跑步、骑车或者骑马;成群结队的人在边晒太阳边吃午饭;市民广场有孩子在嬉戏,不知道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乐队在演奏,主妇们推着婴儿车悠闲地散步;酒吧里的人们一边谈论感兴趣的话题,一边品赏球赛和美酒。我们没有深入他们的生活,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一种闲适和良好的生活状态。杭州现在正借世界休闲博览会之势,打造“东方休闲之都”,休闲是让人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愉悦的状态,它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这个基础应该包括:得到保证的、比较多的私人时间;比较丰裕的物质生活和对将来的良好预期;美好的环境和适合休闲的氛围。

2、城市特色、产业基础是城市的立身之本。我们途经的卢森堡和摩纳哥是两个很小的国家,但是他们分别利用地理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业和博彩业,并为此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确立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巴黎的文化遗产,汉诺威、慕尼黑的会展,卢森堡的峡谷、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尼斯的蔚蓝海岸、嘎纳的电影城都使自己闻名于世,在世界城市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尼斯的会议与旅游局局长毛海乐先生30年前来过杭州,他说,杭州是个很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发展旅游业不是靠现代化,而是要以人无我有的优势取胜。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人们要看的,只有那些人们在别的地方无法看到、欣赏到的东西才是吸引人的亮点,城市要靠它的特色立于不败之地,而杭州的历史文化需要倍加珍惜和保护。

3、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相统一。我们这次考察的地区,在经济上高度发达。我们看到,他们的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比我们要做得好。城市之间的公路上,沿途一片一片的森林、大块大块的牧场草地、村庄掩映在蓝天绿树之间,我们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让人心旷神怡;卢森堡保存完好的峡谷地貌、奥地利边境丛林中童话般的城堡、威尼斯岛相映成趣的游客与鸽子、慕尼黑游人如织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公园,无不告诉我们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历时文化遗存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成果。特别是在巴黎,卢浮宫内的珍宝艺术品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依然光彩夺目;巴黎铁塔、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依旧挺拔;赛纳河水清澈;凯旋门依稀还能让人想起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帝国。徜徉在这些城市间,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雕塑、一个铜像、一座哥特风格或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让人回味一段历史。在发展经济的时期,放弃对环境的保护、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无疑是一种短视,必将掏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底子。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真是十分必要。

4、要积极利用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和发达国家的比较上,是有差距的;甚至在社会道德的某些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考察期间,我们通过公路交通行程4000多公里,大多是高速公路。从奥地利到意大利,需要穿越阿尔卑斯山脉,期间经过很多隧道。这些高速公路和隧道的周到设计、建设质量无不让我们佩服。而陪同向我们介绍说,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西欧,其中很多高速公路和隧道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设的,而我们在70年代甚至还不知道高速公路为何物。尼斯的会展中心场馆已有50年历史,但至今还不落伍;汉诺威的场馆也是二战结束后由英国人始建,虽然其后也有不断修整,但其整体设计还是一直沿用。在城市间公路两侧的农庄,我们几乎看不到农民劳作,机械化生产已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人均产值;生态农庄满目苍翠,几乎可以当作观光景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保持着互相的协调统一;在城市,往来汽车都会在人行横道前客气的停下来,礼貌地让人先行。凡尔赛宫和故宫同为皇宫,两座宫殿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后者是封闭式的,有高高的围墙。清朝的闭关自守和妄自尊大,结果被西方列强远远甩在后面;改革开放才让我们真正认识世界,并开始埋头苦追,才有了国家的日渐强大。在凡尔赛宫前,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邓小平同志讲“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勇气和现实意义。

5、海外华人心系祖国。我们考察了欧洲八国,住宿的酒店,用餐的饭店,以及参观的景点,中国人往来不绝。已定居海外多年的饭店老板说,以前接待的只是中国的官员,现在,普通老百姓也很多,咱们中国人确实富了,这也是我们的光荣啊。中国人能干、肯干,在国外,乞讨为生的人哪国都有,可是就没有我们中国人,中国人不管是摆地摊还是饭店打工,都是靠勤劳养活自己,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有一个从香港移居法国的饭店老板说,香港回归了,多好啊!以前,英国人管香港,香港人哪有说话的权力?现在回归了,自己管了,反而有几个人说不民主,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在海外,看得很清楚,现在才是香港人当家作主,说现在不如以前民主,那不是事实!虽然我们在国外,可是我们一直关心祖国,每天看中国的新闻。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腰板也要挺很多。现在,英国人还对华人有偏见;美国也老是指责我们的人权,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希望我们的祖国有越来越富强,靠实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第三篇:民政部赴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培训考察报告

民政部赴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培训考察报告

根据民政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社区建设合作项目的安排,民政部组织8个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同志,于2000年9月24日至10月8日对加拿大、美国部分城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由于加拿大多伦多市集中反映了加拿大社区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因此对加拿大社区建设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市及其所在的安大略省。在美国,重点考察了纽约和旧金山两个城市。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实地参观了10多个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发展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通过与两国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实地参观,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对加拿大和美国的社区建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国社区建设发展概况

加拿大社区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省和矿区成立了具有互助性质的合作社,他们提出的口号“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具有典型的社区意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阿尔伯塔省的各个社区,组织起了各种剧社,以解决社区中各种具体问题,这种剧社就是当时的社区组织。

美国是西方国家最早开展社区工作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美国成立了一些慈善组织或团体,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贫民区开展了安置所运动。20世纪30年代,社区工作开始专业化,几个有特色的社区工作包括:防止青少年犯罪的芝加哥计划,由居民参与提供服务的辛西纳社区组织试验计划。工作重点也因此注重个人和家庭对环境的适应。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联合国把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的社区发展方法,推广至发达国家。联合国的倡导,受到美、加两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实施这一计划的主要国家。到70年代前后,加拿大开始出现社区服务中心,80年代出现志愿者组织。80年代末,由于经济全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多元化、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加拿大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多伦多市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专题组,其任务是制订90年代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设,强化社区功能。90年代,社区网络在地区、省和国家逐步建立起来。自80年代开始,美国将社区工作转向有特别需要的人群,如少数民族、妇女、精神病患者及老人等,也有一些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社区发展公司,以改善贫民区居住条件、服务质量和解决就业等。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了“授权区和事业社区”的法案,并获国会通过。这个法案以重新界定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福利一体化发展目标。

从两国社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变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又从反面说明社区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兴起,最初都是自发产生,在社区内人们互相帮助,对外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由于社区工作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所导致的社会冲突以及依靠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化服务需求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因而后来成为美、加两国政府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发展,不断地推进社区建设。

二、两国社区建设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区及社区建设的概念

在加拿大,社区有两个意义:一是地域意义上的社区。这个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由彼此认同,彼此认为有重要共同点的人组成。社区的共同点是:

1、住所邻近;

2、人际间有交往;

3、可以通过组织来认同。因此,一个具有很强组织形式的社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二是具有很强的社会联系;三是通过某些共同点来联系。对社区工作来说,社区的地域概念是加拿大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的主要标准,政府用于社区服务的资金,就是根据这一概念。二是功能意义上的社区。人们也可以是不以居住在同一地区为基础的社区的一部分,这称为“不具相邻性的社区”,如具有相似的兴趣、问题、需要和取向的人。例如华裔在多伦多市就形成一个社区。因此,一些社区工作就是专为多伦多市的华裔开展的。还有是针对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开展的社区工作,如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这些都属于功能社区,也是今后社区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美国大多数城市,社区也都具有明确的地理区域。纽约市规定,社区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只位于一个自治区镇的辖区内,并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理及特征相符;(2)各社区间应建成服务互联网络,特别是在服务领域、警务和卫生部门;(3)实施规模控制,每个社区人口不超过25万人。纽约市划分为四个区和一个岛,五个区、岛又划分为59个社区。

考察期间,通过与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我们感到,他们对社区建设的看法和认识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定下先后顺序、寻找所需要资源,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协助居民解决问题,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促进居民广泛参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二)社区组织的构建

在美、加两国,社区工作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来联系并具体实施的。在加拿大,社区组织主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其中许多是根据特定目的形成的,也有许多是由扶弱助残的慈善机构演变而来的,如我们参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之路、中心邻舍房、社会规划委员会等。这些社区组织的服务领域都十分广泛,涉及到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方方面面。他们除了接受政府的资格审定,以及来自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和监督之外,不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有权决定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为社区筹款捐物,各自运作的自主性都很强。这些组织根据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如对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无家可归者的照顾,家政服务、修缮民房,再就业培训等等。他们所积累的资金不作为个人分配,而是返还于社区,用于社区服务,以服务养服务。同时,通过这些组织,居民可以为本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在美国,社区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服务组织和管理组织两种类型。服务组织主要是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各类慈善组织、各类基金会、各种志愿组织等等。他们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资助和基金会的捐助、私人捐款以及所收取的服务费等。随着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合作和相互融合,社区委员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介入社区工作的一种社区管理组织形式。纽约市规定,在每个新建的社区区域都设社区委员会或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成员采取选举任命制,任期为二年。政府官员也可以成为社区委员会成员,但数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一。社区委员会成员是无报酬的,但可以报销参加董事会时支付的一些必要花费。社区委员会的职责包括:研究本社区的各种需要,增进本社区的福利;促进社区内交往和社区与外部的沟通;参与编制预算,拟定资金使用计划和本社区发展规划;监督和评估社区服务质量;选聘社区主任和专业工作人员。每个社区委员会任命一名社区主任。社区主任受社区董事会的直接领导,负责社区日常事务。

(三)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美、加两国开展社区建设的内容不尽相同,各社区之间开展的项目也不一样,有多有少,给我们留下突出印象的主要有三项:

一是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内容包括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照顾,对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对在校儿童组织夏令营,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并进行家庭企业咨询,为无家可归者、单亲家庭提供食宿和住房优惠照顾,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服务,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资助,帮助移民或难民迅速融入本地社会、实现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有:(1)设施服务。如多伦多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多彩学习中心为移民、失业人员提供语言、专业技术培训、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对家庭企业进行咨询服务,旧金山邵逸夫夫人耆英中心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2)外展服务。又叫走出服务机构的服务。具体采取哪一种服务方式,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由社区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提供,也有由私人机构提供的。如加拿大联合之路组织是全国性非政府社区服务组织,其分支遍布各个社区。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

二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美加两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恢复人们的活力,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两国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例如举办故事会,举办文艺演出会,举办沙龙。社区居民在观赏中受到文化熏陶,并在参与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满足战后出生者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社区学院几乎遍及全美各个社区。有56%以上的美国本土学生就读于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重要特点是学费低廉(每年仅需1600美元),为多数社区居民所能接受。

三是社区治安。社区治安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事情,良好的社区治安,不仅有利于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商业投资。在美加两国,社区治安是一种新的警务,其功能:一是控制犯罪。警察在社区建立责任区,设置社区警务,可产生威慑力量,使潜在的罪犯行为收敛,使惯犯减少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三是可改善警民关系。为加强社区治安,多伦多市成立了社区治安工作组。工作组由两名议员共同担任主席。工作组成员中有警察、学校的代表、预防家庭暴力、邻舍预防犯罪机构的代表、商业、残疾人组织和市议会的代表等。通过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群防群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以消除社区内各种不稳定因素。

三、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特点

社区发展在美加两国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区发展理论和方法。目前,两国有许多大学和专业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系”或“社会工作学院”,对社区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印象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计划性、规范性强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特别是50年代联合国倡导社区发展后,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建设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大多都有数量指标。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解决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社区发展计划、廉价住宅计划、济贫计划等等。

目前,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据安大略省负责社区事务的官员介绍,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又要划船,现在则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或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对社区建设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如安大略省政府与多伦多市政府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分工是:为正常人的服务,由市政府负责,为非正常人提供的服务由省政府负责。

在美国纽约,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很明确,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1)确保市政府职能部门在涉及到地方服务和居民意见的所有事务中与社区委员会进行合作;(2)审核社区委员会对资金预算和使用的合理性并建议拨款数额;(3)确保城市各专业职能部门指派官员参加社区委员会领导下的社区服务的工作,为社区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对社区委员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总体帮助。区政府对社区的主要职责包括:(1)与社区委员会共同就社区划分事项、公民和企业以及其他直接影响两个社区以上的土地使用事宜提出建议;(2)审议社区总体或个别计划;(3)对社区的财政预算做出综合陈述;(4)对社区的财政状况和服务状况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估;(5)与社区委员合作调解社区间的争议和冲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国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举办的非营利机构以及商业性的服务企业所组成,他们称之为“三大板块”,或叫做“三个部门”。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与立法,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加拿大安大略省1999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69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3%。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就社区内拟帮助对象和服务内容所提出的申请,经政府审核后给予资助,并由这些组织和团体具体组织实施;三是监督、检查民间团体和非营利机构的工作情况。政府根据每年的监督、检查情况,确定下一的财政资助;四是实行严格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政府通过制订标准、发执照等进行管理。民间团体以及所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是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和具体的执行者。他们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独立地开展社区内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工作,以自己的服务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企业界对社区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不仅为社区捐款捐物,而且主动投资社区事业,直接提供商业性的社区服务。他们认为,参与这方面工作是增进企业在社区里的形象的机会。经过几十年的社区发展,两国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社区发展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互利互惠,密切合作。这是两国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发达,专职人员都受过社区工作的专业训练

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在两国的社区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数量多。仅在多伦多市,与社区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就有3000多个,美国现有非营利组织140多万个。二是分布广。与社区服务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几乎覆盖所有社区。三是服务领域广泛。涉及到社区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群众有需求,他们就有服务。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社区居民提供具体的服务。由于两国政府不直接提供服务,几乎全部的居民服务均是由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来承担。而且这些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新的需求,并根据新的需求拓展服务项目。(2)拓宽资金来源。这些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资助,约占60%左右,资助采取项目制,即资金的去向和多少,依据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来决定;二是社会捐助,约占10%左右,主要是一些企业和个人捐款;三是收取的有偿服务费,约占30%左右。如加拿大的联合之路组织,不仅直接提供服务,且还是较大的筹款机构。他们用筹划来的资金为居民提供服务,解决了政府在社区发展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3)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由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直接为群众服务,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因此它们对群众的需求最为了解,所提供的服务更贴近居民的需求。同时,居民可以通过这些组织了解政府的政策和信息,这些组织又把居民的需求传递给政府,从而影响政府社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达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有的非政府组织本身就是某一群体利益的维护者和保护者,如大多伦多市反对向妇女施暴委员会,直接向政府反映妇女的需求与利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从事专职社区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社区管理组织中,还是非营利组织或志愿机构中担任的专职人员都要经过专业训练,一般要修完“社会工作学”课程。这些专职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从社区理论、政策到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其收入和待遇与政府工作人员大体相同。

(四)社区参与广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

社区参与广泛主要体现在社区参与的结构上。不仅参与人员中有老人、中青年,且有中小学生;不仅有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组织,而且还有驻区企业单位。加拿大的志愿活动受到全国的高度重视,国家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义务劳动一定的时间,否则不能毕业。据统计,美国现有80%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各种志原服务活动,其中有50%以上的人曾为社区发展事业和社区组织提供某种志愿服务。

大多伦多联合之路组织与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赞助的“贝尔公益计划”是专为学生设立的社区参与计划。这个计划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需要,改善说话的技巧及群体精神。学生要负责拟订所推行计划的概念,提出建议书,直至实施整个计划。“设计自己,建设你的社区”是让学生从义工做起,不仅可为他们将来投身社会前取得工作经验,如学习护理的可从照料老人中得到经验,读商业管理的学生可从组织筹款活动中学到财政预算及策划,而且也使社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援助。

两国强烈的社区参与意识,缘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大力提倡、鼓励。政府将其作为提高居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倡导和鼓励,如多伦多市政府研究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36种方法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36种方法就是通过社区广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提高本社区自治、自助能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从而达到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二是社区居民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在两国,社区的兴起就是缘于社区居民互相帮助的需要而发起的,因此,社区居民通过自愿参与,提高社区荣誉感,实行社区自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参与来解决本社区的建设和自身利益问题。三是新的经营理念所取得的成功。加拿大企业界的经验和体会是:企业在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了解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并通过企业自己的长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经营。美国的许多金融企业通过在社区里经营,可以熟知借贷者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据此制订经营战略,并通过社区对银行贷款的项目、业务进行全面监控。

四、借鉴和启示

从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的情况看,社区建设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的国情不同,它们的社区建设发展道路不一定都适合我国,但它们社区建设的历史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多,认真研究和借鉴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推进社区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推进力度

美加两国的经验证明,开展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国家加强城市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加强政府同社区的联系,通力合作,使社区运用各种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改善社区的物质、文化条件,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是中国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养老问题的解决,都在走向社区,下岗职工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也在社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此,社区建设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通过美加两国的实地考察,结合各实验区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社区建设工作既是一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又是一项加强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据宗旨的民心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改进和加强城市基层的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方向明确,意义深远,应加大力度。

但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对社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社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和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尤其是群众的参与程度和加快对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还有待加强。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不断总结实验区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以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二是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介绍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社区的功能、作用,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应考虑修订《居委会组织法》,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四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建设,切忌社区建设模式的单一化和形式主义。

(二)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建设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美国、加拿大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推动社区建设时,在一些城市都相继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建立了社区委员会,后来又发展成为社区董事会,为满足社区的多种需求,在董事会中又设立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委员会。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社区建设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能否全面地推动和落实,核心和基础是搞好社区组织建设。因此,我国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更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是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其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居委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近年来,美加两国的社区组织在工作方式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冲突的方法”和“社区行动”的策略,即采取和政府“讨价还价”的冲突策略。据多伦多大学有关学者介绍,采用这个策略的目的是号召社区居民为自己争取利益和权利,来保护社区的环境和一些被剥夺的群体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社区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社区居民自治同社区党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在我国推进社区建设中,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社区居委会的成员经民主选举产生,由社区的领导班子来管好社区的发展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目前,我国有些实验区实行议事层和执行层相分离,社区居委会议事决策,社区工作者具体办事。居委会经选举产生,除主任外,其他成员以社会兼职为主,义务为居民服务。社区工作者作为职业,通过竞聘方式,由居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聘任。我们认为,这是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较好形式,是今后我国社区组织发展的方向,应继续探索与实践。

(三)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美加两国的实践表明,在推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采用宏观调控手段,指导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聘用社区工作者、发动社区志愿者等经济和社会的方式来组织、管理和推进社区的发展。

在我国,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目前我国的社区组织发育远未成熟,居民对社区参与程度不高,相互沟通、互助、交流程度较低,市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更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

强调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什么事都要管,都要揽,包办本应由社区组织通过居民自治可以自己解决的一切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制定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动员社区居民群众来促进社区事业发展,使社区建设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好城市社区建设“十五”规划和实施计划,并指导和帮助街道、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其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工作。同时,各级民政部门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方力量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推动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四)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大力培养和发展社区中介服务机构

在强调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的同时,更要强调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的作用。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组织来利用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居民群众解决社区自己的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过十多年社区服务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总体上讲,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还不够强,还有待发动。从美加两国实践经验看,当前我国居民参与社区工作可采取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参与居民自治。通过居民选举居委会成员,参加居民会议等各项活动,使居民群众挑选自己信任的当家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监督政府和社区工作。这对加强居民群众参与,搞好我国城市基层政权建设,贯彻实施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方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是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参加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机构,以组织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在适当时候应考虑出台大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从年轻时候起,就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可以预料,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国政府和市场之间还缺乏这一社会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将逐渐增大,社区中介组织将成为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只要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群众欢迎、有利于促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的社区中介组织,我们都应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现阶段,要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作用,根据居民服务需求,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社区民办非企业性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通过这些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城市社区提供多方位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工作,并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建立起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和社区服务组织网络,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中介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五)多方筹集,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渠道

同其他事业一样,社区建设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从加拿大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社区建设的资金都不是来自单一渠道,而是采取以政府资助为主,社区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途径投资和捐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方式。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参与程度,使社会上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关心社区、回报社区、建设社区。

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资金来源极不规范,尚未形成固定的投资方式,很多是通过街居经济来实现的,缺乏政府预算和社会赞助的良性机制。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我们认为,我国社区建设资金更应采取多渠道筹集的方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筹集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及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和社区组织的办公经费。随着社区体制的建立,各级政府应建立对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的项目资助制度,并将这种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科目。目前我国的一些社区建设实验区在政府资金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一些实验区将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财政上建立预算科目,实行费随事转,税收返还、财政转移支付、特殊补贴等等,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开展。这些成果要继续巩固,不断提高和发展。二是鼓励和吸引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个人投资、捐助社区建设。要继续坚持社区服务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实现以服务养服务。要动员驻区单位、居民个人集资举办社区公益事业,达到共驻社区、共建社区,邻里互帮互助。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对社区建设资金从筹集、使用到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督,保证社区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第四篇:民政部赴德国社区建设培训团考察报告

民政部赴德国社区建设培训团考察报告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安排,应德国瓦尔道夫市政府的邀请,以民政部人教司濮洁同志为团长,由民政部、部分国家级社区建设实验区及重庆、长沙两所学院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赴德国社区发展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于2001年9月1日至25日对德国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25天的培训学习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考察的目的1、了解德国社区发展的情况。

2、实地观摩考察他们的成果。

培训考察团在德国期间,先后拜会了法兰克福社会福利局青年社会福利部,黑森州社会福利协会,黑森州体育联合会、联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国民事救助管理协会、德国联邦社会福利联合会、劳动者撒玛丽亚协会、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巴伐利亚州劳工、福利法规及家庭与妇女部、德国联邦家庭、退休者、妇女、青少年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先后参观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区、威斯巴登市养老院、德国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护与环境绿化协会、联邦民事服务局及属下的社区康复中心等机构。

德国方面还按照我们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与全民健身运动、德国的兵役制度与社会福利体制、民事保护与事故预防、志愿者与劳动保护、德国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层面的作用等讲座。

这次培训考察活动,德国方面给予了我们热情周到的安排,使这次培训考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二、德国社区发展简况和基本经验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设置及职能情况也不同,但是,德国从俾斯麦首相开始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二战以后实行改革发展的目标,确实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德国经过改革把国家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社区发展和地方政府功能与体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政府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各级管理权限,把地方政府建设成为有活力的一级政权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它的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市、镇)三级政府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联邦与州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但联邦高于州的地位,州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自治较高的单一制,德国民众对政府的理解是:有权征税的官方组织。巴伐利亚劳工局的介绍比较清楚:在政府管理权限上实行分权制,宪法逐项列举了联邦的权力,没有列举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据州议会的特许行使权力,这样,各个层次政府之间的职责明确,在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有比较完善的确保地方自治的法律体系,我们考察的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与他们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德国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据法兰克富福利协会介绍,针对法兰克福是全德国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多元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知道社区内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使政府少管一些,多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经过论证,确定了降低市场部分的税率、繁荣商业、增加服务和工作岗位等,明确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为向经营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如:黑森州威斯巴登养老院,是劳动者社会福利协会主办的,建立这个养老院,私人投资了90%的资金,政府投入了10%的资金,投资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给了这个养老院。政府发给老人养老福利金,老人就到这样的养老院交钱(养老金),由养老院向这样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院方面只计成本,不赢利,所收费用只够养老院的开支,政府对这样的社会福利事业免税。在黑森州向这样的福利院有500多个,老人都是用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到这些机构养老,这实际上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层管理体制

德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从实际出发,各地千差万别。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镇之间相互独立、自治的结构,市、镇都是州的分治区,镇虽然处于某个市的区域内,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从属于某个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执行事务范围的不同。在行政区划上,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以及市、镇之间大小相差悬殊,除三个直辖市和州一级,一般说来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由州议会以法律规定,但有的具体问题也由各地方政府通过选民投票,根据本地情况来决定。

(三)把能让社会办的事情尽可能让社会去办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是德国部分专业人士的看法,这种观点未免偏颇,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对的。德国各级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门外,存在着各种门类的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等,它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联系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德国还是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较健全的国家,在各级政府拿出资金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同时,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发达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从民间筹集大量资金,利用私有经济、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如: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机构,它就是政府放手让他们从事绿化和自然保护这样一项工作,而这个机构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资助,把这样一项本该由政府承办的事情办得有声有色,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又调动了这些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性,还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样的“缓冲带”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德国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社会事务,采取了一些公开形式,一是议会会议公开,会议场所设有专门的民众席,允许旁听,也可组织参观联邦议会;二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公开政府及其官员的情况;三是政府办公公开,上网即可查询有关政府运作的情况;四是重大事务预先告知民众,并举行听证会,让民众发表意见等,尊重民意。同时,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反映情况,开展社会工作。

(五)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自主权、税收体系完善

德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和举办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税收保证,任何人都交税,买东西也都交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独立的税务机构、税种分开。这为政府提供足额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和福利资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社会强制保险为社会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了必备的资金保障,并有2000多个法律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现阶段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推动在社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推动力,抓好当前的社区建设。

2、社区内各单位、机构、团体的协作力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有利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3、社区内部组织的统合力关系着社区建设工作是否按照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序的运作。

4、社区居民的拉动力关系着社区建设的成败。

5、居民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初期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6、社区内中介组织的培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7、社区工作队伍,特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8、社区活动有效开展必须依托于设施、环境、管理和人的有机协调。

第五篇:赴欧会展旅游考察报告

赴欧会展旅游考察报告

一、代表团组成和行程

此次考察由市会展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水林带队,成员有萧山区城厢街道办事处主任沈华锋、湘湖旅游度假区副主任郭奂、浙江中汽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曦、浙江展览馆副馆长俞旭华、杭州市广告展览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柴秋英和西博办策划外联处叶子青,共七人。

4月23日,考察团参观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听取deutsche

messeag公司高级副总裁普泽关于汉诺威会展状况的介绍;4月28日,参观法国尼斯acroplis会展中心,并听取总裁科德罗关于会展中心运营模式的介绍;听取尼斯旅游与会议局局长毛海乐关于尼斯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介绍。期间,考察团还专门就顺访城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实地了解。

二、公务交流成果

1、访问受到重视。在汉诺威和尼斯,我们分别与当地的会展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公务交流,了解会展业发展动态。我们的到访受到高度重视。在汉诺威,deutsche

messeag公司负责对外业务、建立和国外公司的联系以及对子公司进行管理的高级副总裁普泽先生亲自向我们介绍了deutsche

messeag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汉诺威展馆的基本格局;在尼斯,acroplis会展中心总裁科德罗先生向我们介绍会展中心的运营模式、尼斯旅游与会议局局长毛海乐向我们介绍了尼斯发展旅游业的状况和思路、尼斯市副市长马瑞先生还专门设宴款待了我们。

2、会展业的效益体现在社会综合效益上,政府应该给予积极扶持。汉诺威是一个以展览会著称于世的德国小城,政府高度重视对展览场馆的市政配套和服务,在交通和安全方面提供保障。同样,展览业也为城市带来综合效益,根据deutsche

messeag公司估计,汉诺威的展览每年可以为城市增加18000个就业机会,为生产领域增加1.3——1.5亿欧元产值,为流通领域增加0.7——0.8亿欧元的购买交易。deutsche

messeag公司资产属于州所有,但是政府在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完全不参与,只是扮演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尼斯的会展大多在acroplis会展中心进行,会展业给城市带来的效益是综合性的,比如尼斯的航空业、酒店业高度发达,就直接得益于会展中心的营运,目前,尼斯的宾馆客房数量仅次于巴黎,机场规模仅次于巴黎,居法国第二。此外,在弘扬文化方面,acroplis会展中心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acroplis会展中心由一个协会管理运作,那么acroplis协会成员有什么利益呢?它们的利益体现在与acroplis会展中心的合作上,比如,酒店为acroplis会展中心优惠提供客房,而acroplis会展中心为它们招徕顾客等。

4、会展营运的成功在于高效的组织管理和对客户的负责。deutsche

messeag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举办展览。它每年举办5个重要的展览,其中有3个(工业展、emo工具展、cebit行业展)是在汉诺威本地举办的,另外两个(木材展、农业展)在其它国家举办。此外公司还设有专门的小展部,负责其它展览的筹办。整个公司(含子公司)管理人员共有794人,2002年实现营业收入2.68亿欧元。公司在全球62个国家设有代理处或代理商,在中国,公司与上海合作成立了浦东会展中心,也是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处。

在整个展览的组织中,deutsche

messeag公司非常重视对展览数据的统计,包括参展商的数量和国内外的构成、参观商的数量和国内外的构成、展览面积等。他们对参展商和参观商国际国内的界定非常严格,一律以申请表的寄发地来确认,比如索尼、松下在德国设有公司,如果这样的公司来参展,也被认为是国内客户。deutsche

messeag公司认为对他们的客户负责就必须向他们提供严肃、准确的统计数据。此外,deutsche

messeag公司还为客户提供细致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我们住宿的饭店服务台,我们看到大量的工业展的介绍材料和场馆地图,经我们了解,这些宣传材料有deutsche

messeag公司提供基本的设计理念,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而发放则是通过各个合作的协会来进行。

尼斯市acroplis会展中心总裁科德罗先生着重向我们介绍了acroplis会展中心营运管理模式。acroplis会展中心的业务分两块,一是承接商务性的会议展览,二是承接市政府各层面的会议。acroplis会展中心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的营运管理通过招标产生,acroplis协会通过竞标获得管理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营运理念是免费或优惠承接市政府的各类会议,同时积极招徕各类商业性会展,以盈利性的会展收入补贴公益型的会议支出,使会展中心的经营维护得以良性循环。acroplis协会本身的构成是由社会各界的领头人物组成,比如酒店业、航空业、建筑业、法律业、医学业等。科德罗先生本人就是酒店业的领军人物,他们都不在acroplis会展中心领薪。现在,acroplis协会更象是会展场馆的租用者,而政府则是业主,不干预场馆的具体运作。租金相对来说非常低廉,但同时acroplis协会承诺免费或优惠承接市政府的各类会议以及市政府主办的各类展览。

尼斯的旅游业目前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也就是我们说的旅游结构的升级。因为目前尼斯的机场、铁路、港口都已经饱和,追求旅游人数的增加已经没有意义,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增加商务游客的比重,以促进旅游收入的整体增加。毛海乐先生非常看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他说,过去25年间,除了911事件和sars事件引起当年旅游收入的小幅下降外,其它都呈上扬的态势。今年全球旅游收入会达到5000亿美元,是世界头号产业。它不会象股票一样有涨有跌,而是总体上向上。所以,尼斯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重视表现在一是对旅游客源的分类分析上;二是制订旅游营销计划和实施上;三是依靠高科技等手段增强对旅客的服务上。

尼斯主管旅游的副市长马瑞先生热情地宴请了我们。我们向他介绍了杭州的西博会和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并邀请尼斯参加休闲博览会。马瑞市长愉快地表示:杭州和尼斯是友好城市,我们支持杭州发展会展业,取得休闲博览会的举办权是杭州的光荣,如果有需要,我们十分乐意去参加

三、几点感想

1、休闲要以良好的生活状态为基础。我们对欧洲人的闲适生活印象深刻。人们将工作时间和属于自己的时间截然分开,他们认为私人的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绝大部分的商店星期天不营业,而且每天晚上7时准时打烊;我们到达巴黎时,正值欧洲复活节假期,陪同告诉我们,复活节假期有两周,很多人外出度假,所以城里很空,商店也很少开门,看到的大部分是外来的观光客。工作人员除了法定的节假日,还有固定的带薪休假时间。欧洲人私人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家庭聚会、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开着房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也有人开着车,拖着游艇,到海边或者湖边;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内,会看到几个家庭相约结伴出行;路边有人在野营,惬意地喝着咖啡;河边大树下,有人在垂钓;村庄周围的绿色林荫道上,有人在跑步、骑车或者骑马;成群结队的人在边晒太阳边吃午饭;市民广场有孩子在嬉戏,不知道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乐队在演奏,主妇们推着婴儿车悠闲地散步;酒吧里的人们一边谈论感兴趣的话题,一边品赏球赛和美酒。我们没有深入他们的生活,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一种闲适和良好的生活状态。杭州现在正借世界休闲博览会之势,打造“东方休闲之都”,休闲是让人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愉悦的状态,它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这个基础应该包括:得到保证的、比较多的私人时间;比较丰裕的物质生活和对将来的良好预期;美好的环境和适合休闲的氛围。

2、城市特色、产业基础是城市的立身之本。我们途经的卢森堡和摩纳哥是两个很小的国家,但是他们分别利用地理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业和博彩业,并为此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确立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巴黎的文化遗产,汉诺威、慕尼黑的会展,卢森堡的峡谷、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尼斯的蔚蓝海岸、嘎纳的电影城都使自己闻名于世,在世界城市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尼斯的会议与旅游局局长毛海乐先生30年前来过杭州,他说,杭州是个很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发展旅游业不是靠现代化,而是要以人无我有的优势取胜。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人们要看的,只有那些人们在别的地方无法看到、欣赏到的东西才是吸引人的亮点,城市要靠它的特色立于不败之地,而杭州的历史文化需要倍加珍惜和保护。

3、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相统一。我们这次考察的地区,在经济上高度发达。我们看到,他们的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比我们要做得好。城市之间的公路上,沿途一片一片的森林、大块大块的牧场草地、村庄掩映在蓝天绿树之间,我们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让人心旷神怡;卢森堡保存完好的峡谷地貌、奥地利边境丛林中童话般的城堡、威尼斯岛相映成趣的游客与鸽子、慕尼黑游人如织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公园,无不告诉我们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历时文化遗存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成果。特别是在巴黎,卢浮宫内的珍宝艺术品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依然光彩夺目;巴黎铁塔、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依旧挺拔;赛纳河水清澈;凯旋门依稀还能让人想起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帝国。徜徉在这些城市间,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雕塑、一个铜像、一座哥特风格或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让人回味一段历史。在发展经济的时期,放弃对环境的保护、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无疑是一种短视,必将掏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底子。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真是十分必要。

4、要积极利用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和发达国家的比较上,是有差距的;甚至在社会道德的某些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考察期间,我们通过公路交通行程4000多公里,大多是高速公路。从奥地利到意大利,需要穿越阿尔卑斯山脉,期间经过很多隧道。这些高速公路和隧道的周到设计、建设质量无不让我们佩服。而陪同向我们介绍说,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西欧,其中很多高速公路和隧道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设的,而我们在70年代甚至还不知道高速公路为何物。尼斯的会展中心场馆已有50年历史,但至今还不落伍;汉诺威的场馆也是二战结束后由英国人始建,虽然其后也有不断修整,但其整体设计还是一直沿用。在城市间公路两侧的农庄,我们几乎看不到农民劳作,机械化生产已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人均产值;生态农庄满目苍翠,几乎可以当作观光景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保持着互相的协调统一;在城市,往来汽车都会在人行横道前客气的停下来,礼貌地让人先行。凡尔赛宫和故宫同为皇宫,两座宫殿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后者是封闭式的,有高高的围墙。清朝的闭关自守和妄自尊大,结果被西方列强远远甩在后面;改革开放才让我们真正认识世界,并开始埋头苦追,才有了国家的日渐强大。在凡尔赛宫前,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邓小平同志讲“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勇气和现实意义。

5、海外华人心系祖国。我们考察了欧洲八国,住宿的酒店,用餐的饭店,以及参观的景点,中国人往来不绝。已定居海外多年的饭店老板说,以前接待的只是中国的官员,现在,普通老百姓也很多,咱们中国人确实富了,这也是我们的光荣啊。中国人能干、肯干,在国外,乞讨为生的人哪国都有,可是就没有我们中国人,中国人不管是摆地摊还是饭店打工,都是靠勤劳养活自己,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有一个从香港移居法国的饭店老板说,香港回归了,多好啊!以前,英国人管香港,香港人哪有说话的权力?现在回归了,自己管了,反而有几个人说不民主,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在海外,看得很清楚,现在才是香港人当家作主,说现在不如以前民主,那不是事实!虽然我们在国外,可是我们一直关心祖国,每天看中国的新闻。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腰板也要挺很多。现在,英国人还对华人有偏见;美国也老是指责我们的人权,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希望我们的祖国有越来越富强,靠实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下载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2005年赴欧考察报告(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2005年赴欧考察报告(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赴欧考察报告 (全)(推荐)

    2014年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 赴欧商务考察报告 为更好地推进玻纤制品深加工和复合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增强国际交流与合......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一、他山之石———德国职业教育的超前性情况 (一)办学体制与模式的超前 在办学体制上,德国的超前做法是创办了双元制大学。以前,双元制的办学模式只限于一般......

    赴福建省培训考察报告

    赴福建省培训考察报告 在***局党组书记***同志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年赴福建省的培训考察。此次培训考察自**月**日出发到**月**日返回**市,共历时**天,主要参加了林业标准......

    赴江苏无锡培训考察报告[最终定稿]

    10月中旬,县委组织部组织我县四十余名干部组成**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前往江苏省无锡党校学习培训,同时考察了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及华东其它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经过学......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报告 2

    安全示范性矿井项目赴澳培训考察报告 2009-11-9 2009年10月9日,对澳大利亚煤矿管理的立法、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煤矿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矿山救援、煤矿开采......

    赴延安培训学习考察报告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2018年全市中青干部培训班)2018年X月X月X日至X月X日,2018年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XX名学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

    赴江苏无锡培训考察报告(精选)

    10月中旬,县委组织部组织我县四十余名干部组成**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前往江苏省无锡党校学习培训,同时考察了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及华东其它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经过......

    民政部国家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民政部国家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民政部国家科技项目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科技计划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