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化进程与土地管理政策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与土地管理政策的关系
2011-7-29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城市化的发展也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大量占用耕地、城市发展道路决策失误、土地规划不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引发的冲突、小产权房等。所以,有必要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和征用政策,协调土地保护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与土地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减少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引发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管理,政策,关系
一、概况
城市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一个过程。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飞速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增长速度逐年增快。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城市每年平均扩展13平方公里,平均来讲一平方公里客运容纳1万人左右,那么城市化的结果是每年扩容13万人,扩展的规模和人口都是很大的。城市化扩展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工业用地,而用于住宅的只有25%左右,还有一小部分用作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城市化程度不同和城市用地结构不同的,其用地量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城市化与土地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提升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刺激投资与建设,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西方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是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数据上看,及时欧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保持原有标准,我国也很难再10年赶超所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时一种必然的趋势。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方向存在失误。建国后,我国政府在城市发展的判断上犯了错误,一种坚持以重工业发展优先,严格限制城市发展的规模,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提出发展小城镇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小城镇是联系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纽带,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小城镇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过于优先,不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方向,只可以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种补充。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大中型城市,适当的发展小城镇。
1.城市化发展规划与土地政策、土地规划不配套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初期,其规划往往与土地规划不配套,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化规划要与土地规划相连接,城市化规划中的建筑用地规模不应该超过土地规划中的用地规模。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各个地区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建设开发区,掀起房地产热,进而吸引投资,造成了土地的流失和耕地的占用。
2.土地资源的缺乏制约了城市化发展的脚步
城市化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就会造成土地供给矛盾的激化,政府为了保护耕地,有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耕地转化为工业用地,从而造成城市地价不断攀升,城市的房价也超过了大部分市民的购买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阻碍的经济的发展。从客观角度讲,城市化的发展与保护农村耕地直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就必然要占用更多的土地,而城市化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就必须处理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直接的关系。
城市化过程中征地补偿过低,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在很多城市里,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农民的功底,然后将征收的土地交由开放商进行经营。在一些中小城市里,大部分以拍卖的形式转让土地,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提高土地的价格,以获取利益。农民虽然有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这种土地管理政策极大的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无法拒绝国家对土地的征收,而且在价格上地府政府也占有绝对的优势,地府官员通过剪刀差从土地中获利,这种压低地价的行为在各地也较为普遍。征收农民的土地后,其获得的往往是一次性补偿,这些费用仅够其生活5年左右,如在城市仅够其2年的生活费用,所以农民并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土地。
三、城市化与土地管理政策之间的统一性
1.城市化的推进有助于土地政策的完善
(1)科技的发展为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提高支持。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迅速发展,同时依靠科技进步还可以优化城市的产业机构,刺激城市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土地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基础,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队土地进行监管。
(2)城市化相关制定的改革有利于土地管理政策的落实。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个性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比如户籍制定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不断开放户籍制度的约束,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化的门口,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去土地的农村可以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才可以刺激农民向城市迁移,同时保障土地管理政策更加合理和科学,使其真正的落实下去。
(3)城市化的发展为土地管理政策提供法律支持。为了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让土地更好的利用,刺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就必需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所以,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土地的合理转让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为了保障土地转让市场的规范性,也需要法律来保障和完善,对于土地转让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也要有详细的规定。
2.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
(1)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动力。从城市化的发展动力因素分析,其核心动力是工业,农业是其原始动力,第三产业是其补充动力。只有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剩余的劳动力,才可以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农产品。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较大,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所以粮食生产的压力也较大。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投入与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有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完善土地管理政策可以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可以切实的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我国的相关法律中规定,对于征收的土地,按照土地原来的用途给予补偿。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得到的补充往往不能满足其生活、医疗的需要。参考美国的法律,人们的财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征用公民的财产必须按照市值进行补偿,我国政府也可以参考磁力,对失去土地的农村进行多元化的安置,比如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或者以土地换土地。只有不断完善土地的管理政策,才可以让农民自愿的交出土地,流向城市。
总而言之,城市化的发展会影响到土地政策的制度,可以促进相关土地管理政策的完善。同时,土地管理政策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对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只有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其各自的作用,进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谢俊奇.城市化与土地供给的战略思考[R].“绿色中国”第八届论坛,2005:123—124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5—118.[3]连丽红.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利用[J].河北经济,2006(8):32—33.[4]阎岩.内蒙古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EB/OL].[2007—07—23].http:
///data/2007/0723/article_ 335101.htrn.[5]世界城市化的几种模式.[EB/OL].[2007—10—13].http:///theory/1506.[6]黄鹏,卢静.国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策略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04(9):45—46.[7]王荣启,青连斌.城市化的规律与模式[N].学习时报,2004—3—25(6).[8]许经勇.我国城市化现状引发的深层思考[J].经济研究,2006(4):20—22.[9]金利强,徐洪水.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问题[EB/OL].[2007—02—13].http://www.xiexiebang.com.tom/news
作者:宋慧 刘磊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4期
责任编辑:叶凡
第二篇: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一般来说,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
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移的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结果。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人口流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1、人口流动促进城乡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地域转移.庞大的流动人口成为城乡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的中介,有效的促进了城乡交融.青年大迁徙,是城乡之间沟通融合的桥梁,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随时随地把城市文明、城市经济信息和城市人口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传播到农村,使广大的农村人口了解城市文明,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间接的起到了促进人口城市化进展的作用.2、人口流动提供廉价劳动力.人口流动为城市建设提供大批廉价劳动力,满足了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起步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一般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中,并处于生产第一线劳动岗位上,为城市市政工程,冶金铸造,纺织化工和环卫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的部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源,缓解了这些“冷门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3、人口流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换.据粗略统计,在我国5亿多农业劳动力中,至少有1Π3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据大连、成都、广州、厦门4市调查,流动人口中从事经济活动的占81.5%,他们在流入城市前大都在家务农,流入城市后转入第二、三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将产业结构重心调整到第二、第三产业.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向各行各业的大量深入,也加速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4、人口流动进一步扩大了城市消费.流动人口不仅是城市的生产者群体,也是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这有利于商品经济走出“市场疲软”的低谷,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城市商业、服务业、交通业、邮电业、通讯业的不断发展,弥补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不足,增加了财税收入,促进了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5、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农村劳动力流动冲击了城市的计划福利体制,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补充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0,他们拾遗补缺,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方便、舒适做出了很大贡献。农村劳动力进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城市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城市职工的流动性,对城市企业原有用工制度带来有力冲击,对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口流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负面影响。
1、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制度安排减缓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由于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无力或不愿支付农民市民化成本,而人为地维护并强化了城乡二元制度,农民和市民在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还不完善,不仅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很难参加社会保险,而且那些在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有较大难度。教育制度方面,城镇教育资源有的与户籍制度挂钩,不对农民工子女开放;而对农民工子女开放的教育资源往往收费较高,客观上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
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3、加重城市负担且不利于城市管理,由于流动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而言是一种社会性机械增长,而非自然增长,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往往带有突加的性质,对城市施加的是无计划的,全方位的压力,必然导致城市管理难度增加,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公交压力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恶化,居民生活环境受损,计划生育失控以及城市负担加重等.4、人口素质低不利于产业的升级转型,我国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镇常住人口.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城镇经济建设对流动人口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尽管流动人口给城市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因为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很难适应城市产业的不断升级.大量流动人口将面临失业的危险,这又势必会引起更严重的就业问题,从而阻碍城市化的进程.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人口流动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化进程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只要通过合理疏导,有效管理,以及适当的宏观控制,人口流动必将给我国城市化带来巨大的福音。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户籍制度的影响,加强完善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民进镇、进城的门槛;要牢牢抓住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在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导的前提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发展中小城镇建设作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集镇,这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的普遍经验。同时要加强中心城市的吸纳功能。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会在就业、入学、交通等方面给城市带来压力,增加城市基本建设投资。
二、加强劳动力转移环境的改善,建立农村劳动力状态监测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疏通各种就业渠道,降低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同时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创造一种优良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脱贫致富、稳定社会目的。
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自然优势向多种经营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解决好城镇资源短缺问题,开拓就业市场,否则,大量民工进入大城市,就会给大城市的发展带来新问题,形成“城市病。”
四要进一步强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转变劳动力管理部门的就业观念,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开发,挖掘就业潜力。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展就业领域,是带动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增大就业容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作者:解安宁 陈利根
摘要:基于1986-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及土地利用主导因子面板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986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却呈下降趋势;经过相关性检验,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参数K与建成区面积、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44、-0.446。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筛选出了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城镇人口数量和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土地利用;相关分析;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0-5104-05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Land Utilizationin Jiangsu Province
XIE An-ning,CHEN Li-ge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minant factor panel data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 uti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86 to 2010,relation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tilization were studied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growth of level of urbanization,built-up district area expanded quickly and farmland area decreased constantl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K and built-up district area is 0.944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K and farmland area is-0.446.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and utilization changes in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ave been quantitatively studied with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land use change during urbaniz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were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industrial added value,urban population and proportion of three production value.Key word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land use; correlation analysis; Jiangsu province
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有限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国内外城市化过程的经验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即城市化发展在促进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必然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转变,导致土地权属关系和经济关系发生变化[1]。目前关于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2-5]上,研究方法逐渐转变为以定量分析为主[3-5]。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土地利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内在的协调需求,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更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发展[6]。二者协调发展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准确筛选出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江苏省1986-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支撑,定量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及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江苏省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土地高效优化利用提供借鉴。1986-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中心,是华东第一大省。据统计,1986年江苏省总人口为6
269.9万人,城镇人口为1 109.77万人,城市化率为17.7%(同期,全国城市化率为24.5%);1999年,江苏省城市化率为34.9%(同期,全国城市化率34.8%); 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率达到60.6%(同期,全国为49.9%),比1986年增长了近43个百分点,年均城市化率增长1.72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产业的扩张,城市范围扩大,土地面积增加,这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5]。随着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城市建成区面积。1986年江苏省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700万hm2,到2010年,江苏省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到32.711万hm2。由图1可见,江苏省城市化率与城市化建成区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系定量研究
2.1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度量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生活方式由原先的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发展过程,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在城市范围内的相对集中。因此,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动态过程[5]。为了能够准确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必须选取一些能够代表城市化发展的指标并进行合理测定。为了便于分析和突出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设置评价指标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获取性原则。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设置和筛选。首先利用CNKI数据库对1998-2010年有关城市化进程指标设计的文献进行频度统计,选择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在对城市化进程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将城市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功能指标[5-7]。最后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剔除不恰当的指标,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化进程具体指标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1,反映城市人口结构组成)、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Y2,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Y3,代表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国内生产总值(Y4,反映经济发达程度)、人均绿地面积(Y5,反映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
相关指标数据均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公开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等,同时还参考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与权威性。
将上述指标通过对数关系,构建代表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综合性能指标——城市化进程参数K[5,7]。
Ki=lgYi(1)
Yi=■Yij(2)
式中:Ki为第i年的城市化进程参数,Y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
根据上式进行计算,得到1986-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参数(相关指标数值及参数见表
1、图2)。
总体来看,1986-2010年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具体而言又可分为3个阶段:①1986-1992年。1984年国务院同意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并要求各地积极发展。自此,乡镇企业在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主导着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的城市化格局;同时,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城市建设的兴起,大批农村学子和农民工涌入城市,非农人口迅速增长,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②1993-2002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江苏省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1992-1994年间GDP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南京、无锡、南通、苏州等市兴办了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特别是昆山的自费工业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的筹划、建设,形成了新一轮的开发区热。同时,小城镇稳步发展,建制镇由1993年的807个增加到2003年的1 043个。开发区的大力发展和城镇空间的快速扩张,推动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③2003-2010年。2003年以后大规
模的城镇建设拉开了帷幕,5条城市发展轴有4条主体均在长江以北地区,这些快速交通走廊相当一部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也使地处苏北腹地的城市和地区的区位条件极大改善;同时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江苏省(特别是苏北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工业化加快推进。2003年,苏北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232.9亿元,占全省总额17.8%,苏北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1.3∶45.4∶33.3,苏北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3%,比2000年上升2.6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以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促进了工业化。
2.2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引起土地利用数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增大,与此同时,大量农田被占用并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了进一步定量反映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参数K与建成区面积和耕地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确定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参数K与建成区面积、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44、-0.446。由此可见,随着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二者呈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较大;另一方面,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成区面积的扩大,也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因此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参数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
2.3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土地利用的主导影响因子选取 土地利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人文过程,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也较为复杂,而且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土地利用过程而言,其影响因素也不同。本研究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获取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即利用CNKI数据库对1998-2010年有关城市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频度统计,选择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综合来看,这些因素既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也有经济因素、人口增长、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等
[8]。但是,由于政策和技术等因素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会体现在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中,而且这些因素不易直接观测和量化[9],本研究重点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4个方面考察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用GDP(X1)、人均GDP(X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固定资产投资额(X4)、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5)、工业增加值(X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8)来表示;人口增长用城镇人口数量(X9)来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X1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X11)、第三、二产业比(X12)来表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用人均公路通车里程(X13)、人均客运量(X14)、人均货运量(X15)来表示。
众多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共线性的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可以在关系错综复杂的影响因子中找出众多影响因子的共同因素和特殊因素,从而在不丢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用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而且使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地反映原来变量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彼此独立的[10]。利用SPSS11.5软件对所选取的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它们在新组合成的主因子中的载荷,评价这些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主成分因子特征根、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见表
2、表3。
由表2可见,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经高达92.1%,而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90.0%的原则要求,对大多数数据均已能做出充分的概括性判断。因此,只需要将第一、第二主成分Z1、Z2求出即可。尤其是第一主成分,其特征根是11.6,该成分的解释力度达到77.4%。结合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在X1、X2、X3、X4、X5、X6、X9、X11、X13、X14、X15上具有较大载荷(绝对值大于0.900)。第二主成分在X7、X8上具有较大载荷(绝对值大于0.800)。
通过对表
2、表3分析可知,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分别为X1(GDP)、X2(人均GDP)、X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固定资产投资额)、X5(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6(工业增加值)、X9(城镇人口数量)、X11(三大产业产值比重)、X13(人均公路通车里程)、X14(人均客运量)、X15(人均货运量)、X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它们能够较好地代表经济因素、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4个方面。
2.3.2 模型构建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解释土地利用变化常用的系统分析模型。其数学模型为:
Y=a0+a1X1+a2X2+„„amXm(3)
式中:a1、a2、„„am为回归系数,X1、X2、„„Xm为一系列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
本研究将经过主成分分析所获得的13个因子(Xi)设为自变量;将建成区土地面积(Y1)、耕地面积(Y2)设为因变量。
2.3.3 回归结果分析 经过逐步回归,得出江苏省建成区土地面积变化、耕地面积变化与主导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1=11 920.71+36.82X9+6.47X3(4)
Y2=5 688 109+100.19X11-136.60X9-291.46X6
(5)
依据SPSS 11.5运算结果,所建立模型Y1的拟合参数R2=0.968,调整后的R2=0.965,F-statistic为336.16,方程通过F检验,信度可达0.01显著水平。模型Y2的拟合参数R2=0.671,调整后的R2=0.605,F-statistic为10.179,方程通过F检验,信度可达0.01显著水平。
根据公式(4),江苏省建成区土地面积与城镇人口数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信度可达0.01显著水平。为了满足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对住房、基础设施等的需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即城市建成区面积越来越大,可以说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促进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购买力和投资能力增强,特别表现在对住房的改善性居住需求的增强,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导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大。
由公式(5)可知,江苏省耕地面积与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信度可达到达0.05显著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建成区用地的内部挖潜,通过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从而提高产业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依靠大规模的占用耕地,而主要是通过提高现有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这也就解释了耕地面积变化与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的原因。而江苏省耕地面积与城镇人口数量、工业增加值呈负相关关系,信度可达0.05显著水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公式(4)的合理性,即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冲动,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大量耕地被侵占并转变为建设用地,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结论与建议
基于1986-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及土地利用主导因子面板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1986年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却呈下降趋势;经过相关性检验,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参数K与建成区面积、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44、-0.446。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逐渐显现。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筛选出了江苏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X3)、工业增加值(X6)、城镇人口数量(X9)和三大产业产值比重(X11)。具体而言,江苏省建成区土地面积与城镇人口数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信度可达0.01显著水平;而江苏省耕地面积与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与城镇人口数量、工业增加值呈负相关关系,信度可达0.05显著水平。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大力提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同时必须要协调好土地内部结构的高效调整与个体功能的最大发挥,严格管控耕地使用面积,提升建设用地的单位面积生产率;②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土地开发,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控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建立城市“成长管制区”[11],使城市功能分区更明显,从而避免城市土地无序扩展和蔓延。③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制定促进用地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以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④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贡献率,降低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 尚国绯,路红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经济论坛,2004(18):26-27.[2] 司马文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3] 王新杰.西安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时空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4]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杨德刚.新疆和田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137-141.[5] 王晋良.大连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的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
(1):59-63.[6] 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J].资源科学,2009,31(7):1109-1116.[7] 李雪铭,张春花,张 馨,等.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91-96.[8] 鲁春阳,杨庆媛,靳东晓,等.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7):861-868.[9] 鲁春阳,高成全,杨庆媛,等.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120-125.[10]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胡元盛,曾 珩,左丹凤,等.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高效利用[J].市场论坛,2011
(2):14-16.
第四篇:浅谈城市化进程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所谓城市化便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经济集中发展的过程。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并不一定是一直向前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进程这一话题,做浅显的讨论。
【关键字】含义、衡量指标、过度城市化、快速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城市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是多元化的。而城乡关系的转型,则表明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和相关因素
城市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资金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
一、城市化指标
a)人口指标
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这
些变化又是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诱因。因为城市生活水平高于农村,于是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排挤出了农业生产领域,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不得不去非农业领域特别是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b)城市化的量
i.城市化的“量”,是城市化发展的数量方面,如城镇的数量、城
镇的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人均GDP,可以用多种指标
来衡量,区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一个最常用的指标。
c)城市化的“质”
i.从区域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否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速度同步。从内部来看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素质的高低、城
市景观是否丰富而协调、城市文化是否多样、城市环境是否优美、社会治安如何、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观和地段是否得到有效
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二、过度城市化
(一)人口快速增长、无序流动并缺乏管理
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
而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也表现了管理的欠缺。
(二)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建设、城市无限扩张。
现在有一股风,一说加速城市化,就是加快城镇建设与扩张。城市无限扩大,小城市要迅速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加速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尽快成为特大城市,甚至国际城市。
城市化必然会促进城镇发展和规模扩大,但是,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
(三)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城市化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现的问题会越多。而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一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即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步伐,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城市化率会使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甚至破坏这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给城市化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如城市贫困化,失业率提高,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问题以及人们的精神压力问题。
三、我国城市化的新变化
a)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目前
我国城市化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b)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c)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
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
城市化是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同时城市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经济结构转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更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和实质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意识和生活模式的重大转变的文明过程。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考虑其发展速度,也要注意在加速过程中保证其他各个方面能跟上城市化进程。避免导致因为只考虑发展速度,而使质量上发生根本性问题。
第五篇:关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加强社区建设关系的探讨
关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加强社区建设关系的探讨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先后到**区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乡镇,就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共走访了20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一、社区建设状况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社区,是指城市中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地域共同体,是城市的细胞。进行社区建设,就是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近几年来随着**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区建设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承接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建设的落后,必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来,我区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多不相适应。
1、单位的社会职能外移,现有的城区管理体制和功能难以承接。在低工资、高就业率的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在整合城市社会,行使城市管理职能上发挥着主体作用,街居组织只是必要的辅助和补充。同时,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职能,起到了把市民组织起来的作用,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为居民及其家属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服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繁重的企业办社会、单位办社会负担,各级政府也直接管理或包办着许多应由社会去办或应推向市场的事务。改革开放以后,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两个置换,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近二十年来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推行两个置换,**市有5万多单位人丧失了单位依托,完全转化为社会人。城区先后出现了2万多家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不具备单位体制特征的三资企业、个私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据调查,我区仅民营企业就吸纳了4863人就业。与此同时,单位的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其服务功能、福利功能、保障功能以及政治宣传功能不断弱化,居民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正在向纯粹的雇佣关系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的深化,单位承担的社会事务向社会释放、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显露。如各类单位过去对职工所承担的种种生活福利性服务不断弱化或取消,而城市家庭的各种生活需求却与日俱增;房产开发的发展,单位包下来的宿舍区服务必然要退出,而相应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尚未完全建立等等。由于社区居委会仍处于无职、无权、无钱的境地,单位外移、释放的社会职能,社区还没有准备好承接的口袋和相应的机制,导致了城市社会中大批人员游离于管理之外,居民需求的各类生活服务得不到实现。
2、工作对象的扩展,使人口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难以到位。城市居委会以前的工作对象仅仅是少数的没有单位的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90年代以来,我市城市人口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人口中的复杂因素逐渐增多,对社会秩序形成了巨大压力。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全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41700人,其中**区9000人,鼎城区移交6700人,省、市属企业移交26000人。此外,城区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5000多人。二是无归宿人员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据统计,城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进城农民、外地流动人口等不在原来那种单位体制之内的无归属人员达8.2万人,占城区总人口的21%以上。三是城市贫困人群增多。目前全区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达1.9万人,占城区居民总数的4.8%,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十分贫困。而且随着今后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这类人群仍处于增长的趋势。在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人员的单位所有制和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就可以把成份比较单纯的城镇人口的社会秩序管理好,现在则面临着力不从心的局面,城区不稳定因素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
3、城市基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行政化的社区运行模式难以落实。由于近些年来城区的规模、功能和各种新问题都大大增加,城市管理的工作量、任务量在成倍增长,而原来的层层负责的行政性、直接性管理方式尚未改变,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高达130多项,实际上已经无法承担和落实。据城南街道统计,直接由社区担负的工作涉及党建工作、社会工作、经济工作三个方面、八大类、54项、130多个。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一是无职权,小庙难以管大神。社区内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由谁管、怎么管、哪些问题归口管,政府没有规范性文件,社区居委会想管也管不好、管不了。二是无地位,什么单位什么工作都可往社区装。职能部门布置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或是领导的一个口头指示,其任务就交给社区了。仅今年来,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种调查摸底任务就有5次。三是无资金,有些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如离退休人员、企业置换身份的党员现交由社区管理,但社区既没有活动场地,又没有活动经费,对其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更谈不上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据调查,我区50个城区居委会,有30多个每年经费入不敷出,全区社区每年共计资金缺口达23万元。四是无精力,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城南方家巷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立波共包保qqq~人员、战退军人、吸毒人员及其它重口对象等10人,均要求一日三访、盯死看牢,仅这项工作就可以耗去其全部精力。对此,红卫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凤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抓经济工作都是偷偷摸摸,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
4、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现在的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进入小康生活的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要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方面的价值实现。据调查,城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希望、需求是多方面的,除迫切希望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外,还涉及到从居住环境到基本设施,从社区经济到精神文明,从社会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要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社区服务业必须有一个突破性的大发展。而我区当前社区服务总体水平还较为低下,社区服务业投入单一,作为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尚未形成。虽然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社区服务业的发
展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有关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已出台的有关规定又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限制了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使城区目前的社区服务业多依靠政府、集体投入,服务项目多而杂,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缓慢。此外,社区服务在社区就业安置、城市生活环境、生活秩序,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都还没有寻求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上述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我市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中有关的人和事,已经溢出了固有的城市社会的基本结构框架。管理和服务环节上的真空地带和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原来设置的城市基层体制、功能和运行机制,已经严重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负担日益加重,各种日常性问题已经不能自行有效化解。因此,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应该把系统化的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一个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关键和十分紧迫的任务,摆上突出的领导决策位置。
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呼唤社区建设的突破和飞跃根据**市城市发展规划,近20年内,城区人口要达到100万,城市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城市改革将不断深入,这都将给社区建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它强烈呼唤着社区建设的加强,强烈呼唤着城市工作向社区化转轨。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的资源,强化社区的功能,加强社区管理,发展社区经济,开展社区服务,优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事业。当前,我区的社区建设经过这几年的成功积累,实质上已经到了新的突破阶段,也是一个质的飞跃阶段。这种突破和飞跃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向:
1、社区建设的内容转向系统化。我区过去居委会工作,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社区服务工作范畴不断拓宽,已经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援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社区建设的内容还要转向为更广泛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和社区安全建设等等。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社区行政性、社会性工作,也包括了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新的内容;既包括了由街居组织直接抓的事情,还包括社区中应由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和居民自己去干的大量事情。还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综合性的社会生志在社区这个局部上的集中表现。
2、社区管理与服务对象转向属地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所表现出现的弊端将更为明显,社区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增加。单位职工更加弱化对单位的依赖,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新兴的多种所有制成份的无主管企业增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比例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老龄人口增多;贫困人群等问题增多。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增加,迫切要求彻底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状态,要求社区管理和服务突破原来较为狭窄的范畴,在工作对象上,不仅面向少数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而是面向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社区的所有单位和人员,也要求所有居住于社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强化属地化与社区制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生活的社区作为参与社区活动,实现自身权益、形成社会整合的重要基地。
3、社区管理行为转向民主化、互动化。长期以来,我们的街居组织主要是执行上级交办的行政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正所谓上到xx、下到社区办、政府工作样样干。在这种格局下,居民成了社区组织完成行政任务的简单工作对象,社区组织与居民的社会生活并没有形成一体,法律上所设定的自治实际上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