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十年国内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十年国内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能力逐渐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和技 能。教师学习教育技术、掌握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技术时代不可逆转之势。同时,教育技术在教与学中也发挥着独特作用。教育技术培训是由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进行的培训,是培养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提高其教育技术能力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但国内教育技术培训开展十余年来,现实状况怎么样?发展趋势如何?培训及其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
2 现状分析
国内教育技术培训近十年整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国外在1998年推出了《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此后又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而国内,2000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的“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2004
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5年4月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并同年7月印发了《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图1可以看出,2002-2009年,文章数量一直处于不 断上升趋势,是培训迅速发展期。尤其是2006-2007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文章数量大幅度上升,从54篇增至87篇。2007-2009年,文章数量略有上升,但上升
幅度有所减低,至2009年达到近十年的最高点。至2010年,文章数量有减少趋势,由2009年的99篇减少到2010年92篇。进入2011年,文章数量继续减至
87篇,虽然幅度不大,但是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教育
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
培训计划”,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
体素质,加大了教育技术培训力度,也以期扭转培训的整
体形势。从近两年的文章内容看出,经过近八年的快速发
展期后,多数研究者逐渐开始反思国内培训的绩效及前
景,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将教育技术培训落到实处。
2.2 文献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反映文献主题内容、满足文献检索需要而
从文献中选取的词或词组,能够揭示文献的主题信息,是
对文献核心内容、思想观点和论证方法的提炼和概括,是
论文的精髓所在。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关键词,可以把握前
沿研究,找出热点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研究现状。本研究
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对606篇文章关
键词进行统计,得出关键词频次表,生成共词矩阵,见表4
和表5,用Ucinet软件得出共词网络图,将调查结果可视
化显示,由图2可以看出,处于网络最中心的是本研究的主题
词“教育技术培训”,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现
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教育信息化、信息
·4· 软件导刊2013年
技术、教师教育等处于网络图的中心,与其它关键词出现
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次数最多,联系较为紧密,是研究的核
心;处于网络图中间位置的是绩效技术、培训效果、培训内
容、评价体系、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农村教师、学习环境等,是联系核心与边缘的桥梁,也是逐
渐被关注的研究内容;专题学习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教师
专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平台、远程培训、绩效管理、体验式培训、任务驱动、现状、对策、问题等,处于网络图边
缘,通过中间节点与核心节点建立联系,是当前研究的热
点。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培训的范围逐渐加大,由高校教
师、中小学教师扩散到高职及中职教师、农村教师,而且开
始关注网络培训、专题培训、培训绩效,反思培训存在问题
及对策。另外,寻求有效的培训模式、关注教育技术能力
提升仍是研究的重点;培训内容和绩效、探索网络培训途
径及方法、面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近期教育技术培训
研究的热点。
2.3 文献内容分析
对表4、表5中所示的关键词及网络结构,进行归类
总结,得出内容分析研究类目为培训模式、培训课程、网络
培训、校本培训、效果评价、现状反思、培训策略、其他,分
析对象选取为文章分布较为集中、教育技术相关中文核心
以上9种期刊和硕博论文,见表2,以1篇文章为1个分析
单元。不同类目的文章数量分布由表6可以看出,243篇
文章位居首位的是培训模式,占据25%,如图3,可以看出
目前还没有统一固定的培训模式,不同的研究者在尝试构
建有效模式,其中体验式、混合学习、参与式等应用模式研
究较多;培训课程占7%,包括培训教材、内容研究,以及
生成性课程等;网络培训占10%,其中利用Moodle、Blog、Wiki促进培训的较多;校本培训共11篇文章,占总数量的4%,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寻求最佳培训效果,也是一种
提高培训绩效的途径,但目前研究还不多;17%是效果评
价,该部分研究内容主要为绩效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过程性评价及EPSS相关研究
等;图3中占据11%的是现状反思,关注培训现状,进行
现状调查,并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策研究;培
训策略研究占7%,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技术培训展开相关
策略设计及其他研究。另外,其它部分研究占据19%,研
究内容分布较为散乱、不集中,同时也可以看出,研究者从
不同角度在为教育技术培训做探索。
3 存在问题
通过现状统计与结果量化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教
育技术培训在研究与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训目标不明确、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仍有部
分教师对培训目标及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给培训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使受训教师具有
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只有明确认识培训的目标,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接近甚至达到培训目标。而现有
培训内容大致趋同、针对性不强。培训课程的设计要以教 师教育技术素养、能力的提高为主线,以提高教师进行创 造性地课程整合及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学习的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对象,培训内容及资源应不同,课程计划、方案也应具有地域性,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培 训的价值。
(2)缺乏有效的培训模式。目前培训多数没有照顾 到教师的学科差异性,采用集中面授作为培训方式的较 多。但是不同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学经历等方面 存在差异,如果只采用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效果就会不 显著。从图3可以看出,培训模式的相关研究占据总数目 的25%,多数研究者在尝试探索新的培训模式,虽然已有 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培训的发展,但目前仍 没有使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模式。
(3)培训效果不显著。从文献关键词和内容分析可以 看出,近几年研究者开始反思培训绩效,对培训效果的影 响因素、EPSS及培训模式的时效性展开相关研究,同时也 说明目前培训绩效还有待于提高。另外,从图3可以看 出,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不同省份、地区培训的现状调查与 情况反思,提出培训策略,以期通过现状调查及策略设计 来提高培训的绩效。
(4)评价形式单一。目前,多数都采用简单的评价方 式,即培训考试,但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 的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使用。培 训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相应技术操作和书面考试的层面。从标准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需要多个维度,应采取多维度、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各个能力层 面进行评价。目前以提高培训绩效为出发点的总结性评 价研究还很少,缺乏合理的评价制度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 系。
4 相关对策
针对目前国内教育技术培训存在问题,本研究从以下 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的有效开展:
(1)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在信息技术时代,可 以将传统面授、网络培训、效果培训结合起来,采用更多教 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提高培训绩效。针 对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中职教师等不同的培训对象,仍 需积极探索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针对性、效果显著 的培训模式,一方面提高培训绩效,另一方面也利于将教 育技术运用到实处,达到开展培训的真正目的。
(2)重视评价多样化,提高培训绩效。培训机构应完 善评价标准、发展多样化评价,如进行形成性评价、发展性 评价、多维评价等,对受训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多
方面评价,并及时有效地反映给培训教师及相关管理人 员,便于培训教师及时调整培训进度等,应以尽可能少的 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培训效果。另外,合适的培训环境、管理和行政支持及适当的激励机制等,对提高培训绩效也非常重要。
(3)强化管理措施,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有效的管理 措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进行的基本 保障。培训资源管理、受训教师的信息管理及评价结果管 理,能促进培训科学、合理、有序的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完 善服务,可以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受训教师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培训绩效的同时,也体现出教 育技术在学习环境设计方面的优势。另外,应该发挥网络 优势,拓展网络培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资源管理及 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
(4)加强资源建设,提供持久的后续服务。教师教育 资源复杂多样且层次属性不同,培训资源建设是否完善,影响到教师积极性及培训质量。建设符合教育技术能力 要求、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的培训资源,对培训绩效的提 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操作便捷、动态开放、内容丰富 的实用型培训资源库建设,注重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促进网络培训的开展与实施。另外,完善的资源建 设,也便于教育技术人员及时解决学员在教学中遇到的问 题,提供持久的后续服务,让培训落到实处。
第二篇: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特点和缺陷,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格局使得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融资问题更是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以内源融资为主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据测算内源融资在融资方式中的比重超过一半。亲友借款,职工内部集资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融资成本高
我国中小企业中有60%以上从未获得中长期贷款,这种畸形的融资局面使得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仅获得全国总贷款数量的20%。融资成本上。同时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渠道,但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资信度较差,导致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或者贷款成本很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一)中小企业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1)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另外我国中小企业整体上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行业。这就造成多数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对投资者、银行金融机构缺乏吸引力。
2)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用人机制落后,这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导致企业信用度下降。
2、中小企业信用度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差,抗危机能力较弱,中小企业欠款欠息的现象很严重。另外部分企业为了得到贷款进行财务造假,形成银行信息与企业实际信息不对称。这导致了金融机构谨慎的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外部融资环境原因
1、我国缺乏多形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缺乏资本中介机制,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的狭窄,大量资源不能迅速有效地进行配置。同时我国以纵向信用体系为主的国有垄断融排斥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也限制了内生性民营融资机制的产生,提高了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
2、信用和担保体系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存在资金规模小、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担保人才、自身信用不足等问题,以及政府对担保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抵押贷款落实相当困难。
(三)政府方面
政府对扶持国有经济具有内生的偏好,对中小企业缺乏支持。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缺乏兴趣最重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弱。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弱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国家对行业准入的限制。很多投资效益好,报酬率高的行业被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垄断,中小企业根本无从进入,这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导致追求更高收益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兴趣不高。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包括了企业本身、金融机构、政府政策、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及政府的密切配合,建立起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有效长效机制,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1)中小企业应该应不断深化改革,健全自己的管理结构,完善产权结构,实行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营销市场化,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增强企业的产业竞争力。
2)强化信用观念。在企业内部要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对外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要多沟通和联系,争取个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树立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二)资本市场的完善
1)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只有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开放对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和发展,放松利率管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与大银行相比, 小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优势来自于双方所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体系不仅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也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只有建立起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相结合的,包括主板、创业板、非正式权益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二板市场,才能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政府作用的重塑
1)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政府必须尽快建立,维护和管理以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机构为主体的企业信用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范其运作方式。最后在现有法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原则,建立健全的担保业法律体系。
2)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可以借鉴成立政策银行的经验,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低息贷款,同时还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
只有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培养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良好的银企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优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张宗新.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4]王性玉,张玉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10).
第三篇:国内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国内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 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但还是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1、国内食品安全现状
1.1食源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因摄入被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因致病菌、病毒、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和生物毒素所导致的各种疾病。这些食物污发生于“从农田到餐桌”食物链中的各个环节。因食源性感染和中毒而造成的疾病表现症状各不相同,既有轻度症状(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也有严重和威胁生命的疾病(比如,肾和肝功能衰竭、脑和神经疾病、瘫痪和癌症)。
2014年6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苏志在今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设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1600余家,全年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1001起,救治患病人数14413人。苏志说,监测显示,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下降趋势,致病性微生物仍然是主要病因,宾馆饭店、食堂等集体供餐场所是主要暴发场所。此外,误食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中毒是主要致死原因。
第四篇:浅谈国内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试谈国内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文化内涵
论文摘要:该文在肯定了国内发展乡村旅游的大好形势后,指出我国乡村旅游还存在经营理念陈旧、营销渠道单
一、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应该政府主导、科学策划、挖掘内涵、扩大影响、树立品牌、集聚人才、永续发展、加大投入,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
但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城郊休闲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2政府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机遇
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主要的要求。[2]为了深入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3]
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将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十一五”期间,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使已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总地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1]
1.3近年来乡村旅游红火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4]
2.乡村旅游主要存在的弊端
2.1经营理念陈旧
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主张少投入,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甚至克扣斤两;目光短浅的井底意识还表现在不愿走出本地去做比较,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
强。
2.2营销渠道单一
在招徕客源上,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2.3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尤其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3.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
3.1消除瓶颈,政府主导
突出表现在农民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分散的村庄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等等,对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政府主导,要着重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地位,赋予其更大职权,如重要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监查权等等,切实改变以往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的模糊性,真正做到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一定管好。
3.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
一定程度上讲,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很多是农民自己干出来的,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成功,但是缺少科学的规划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缺乏规划和低水平规划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对此,一要注意“引智”,重视发挥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充满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参与。二要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景点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的雷同。突出重点,择优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村,高层面的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3.3文化灌注,挖掘内涵
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巧打“特色牌”。乡村旅游只有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增强吸引力与竞争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重要的是结合乡村旅游特点,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3.4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首先,要突出乡村意象。乡村意象在乡村旅游中所起的作用,如同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所起作用一样,具有导向性。如江南“水乡之冠”的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便属此类。其次,要敢于揭开“羞羞答答的面纱”走出去。根据景区发育的不同阶段,在对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广泛采取和记者交朋友、和新闻媒体联谊、和旅行社联合、和周边景区联手策划
组织活动等手段提高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客源。
3.5一村一格,树立品牌
乡村旅游最大的危险就是“千村一面”,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使景区动静相宜、高远辅成、横侧不同、常游常新。“一村一格”,重要的是体现差异,突出特色,大到整体定位,小到吃、住、门票。
3.6加强培养,集聚人才
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乡村旅游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从外面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立足自己培养,这样既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7保护第一,永续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处于上升势头,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不改变现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资源造成变化或者是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努力探索在发展中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路子。
3.8广开渠道,加大投入
要使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必须要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的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体制网络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一是加强政府的导向性投入。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大利用内外资力度。三是充分调动和鼓励当地社会力量兴办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赵登华.乡村旅游要巧打“特色牌”[N],经济日报,2007年05月28日.[2]谌强.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挥春风化雨独特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9日.[3]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年01月04日.[4]孔晓宁.乡村旅游:把财富送给农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07月20日.[5]张国胜.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旅游调研,2006年第7期.
第五篇: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岳立涛
摘要:农村垃圾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成果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同时指出在当前的研究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引。
关键字:农村垃圾;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研究综述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量也随之迅速上升,农村垃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农村垃圾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落脚点。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其中对“村容整洁”的要求,使农村垃圾问题进一步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吸取城市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重演,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定指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分析
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研究主要从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农村垃圾问题产生及处理难的原因和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入手。学者一致认为,农村垃圾问题令人堪忧,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研究者认识到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和经费的缺乏,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现状,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扩大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成为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必然举措。
同时,不同学者的研究又各有侧重;在分析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汪国连提出,环境经济学领域的“公有地悲剧”现象和农民之间的模仿效应是促成农村垃圾问题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建立市场导入制度,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而不是仅作为一项事业来做。陈冬银则总结了当前农村垃圾问题的几个特点:垃圾数量膨胀、构成成分复杂、清理过程简单、造成资源浪费。陈冬银认为,很多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生产任务,比由政府自己承担更有效率。他主张政府授权和鼓励社区组织从事垃圾清运服务,或者,政府也可以将某种公共服务的生产任务,通过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式外包出去。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总结了不同地区农村垃圾管理的现状,认为实现垃圾就地消纳才是长久之策。雷弢指出,现在城市垃圾已成为农村垃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须警惕城市垃圾污染农村的现象。徐晓春和张赟则主张适当征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以具体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在当前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占重要地位。如果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细作划分,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对库区、湖区及江河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等对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所作的研究,李国朝等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的调研分析,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生
活垃圾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滇池流域、鄱阳湖地区、太湖流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及其影响已相当严重。
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选择了3个典型行政区的18家农户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18家农户在经济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垃圾的产量与农户的经济条件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垃圾的人均产量也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一般而言,农作物收割季节和春节期间,农村垃圾产量最高。刘蜀治等对实现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了对策分析,从技术支撑、经济扶持和管理引导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力求实现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秸秆粪便资源化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三大任务。对都阳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以鄱阳镇为例,分别对城区、农村和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介绍了分类收集、焚烧、填埋、堆肥和建沼气池等多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该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物理组分为食品废物、砖石、制陶废物和包装废物(包括塑料、玻璃和金属等)。该研究重点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影响,指出,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实际务农劳动力的减少、家庭养殖的萎缩、燃料的气体化和水冲卫厕的普及与垃圾量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对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分析
基于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较典型的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不失为重要的研究视角,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已覆盖全国很多地区,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
所有相关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第二,农村垃圾的来源及分类;第三,农村垃圾产生的原因;第四,农村垃圾对环境和村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五,治理农村垃圾问题的措施。
从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着严峻的垃圾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多,而且农村垃圾的成分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机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如北京市玻璃台新村这样的新农村试点村,由于发展旅游业,游客数量的上升和旅游业带动村民购买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垃圾问题的恶化(周燕芳等,2009)。城边村的垃圾问题相比一般农村较好一点,但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工作一度成为制约整体环境卫生质量的薄弱环节(姜洪,2009)。
尽管农村垃圾的成分正不断复杂化,但是,相比城市垃圾的构成,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仍然比较单一。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按其来源分,农村垃圾可分为农村生活垃圾(剩菜剩饭、人体排泄物、煤渣、厨余物、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废旧电池、废旧家用电器、一次性塑料制品、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包装盒、各种废弃工具、破旧衣物、废弃的医疗针头、空药瓶等)、农业生产垃圾(农作物秸秆、空农药瓶、地膜、果藤和稻草)、工业垃圾(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废料)等三种类型(谷中原,谭国志,2009;曾兴华,李建,2008)。第二,根据垃圾的化学成分以及是否可回收利用和是否有害,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类:(1)可回收利用垃圾(塑料、玻璃、纸张、金属);(2)无机垃圾(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3)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4)有害垃圾(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灯泡、废弃农药瓶等)(吉崇命等,2006)。
毫无疑问,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危及农民的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农村垃圾中含有和产生的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威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谷中原,2009;周燕芳,2009;李碧芳,2009)。
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是客观上基础设施薄弱和主观上不重视。首先,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偏低;其次,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差,而且缺少技术支持;再次,基层政府缺少足够的重视,环卫管理力量弱(姜洪,2009;王珏,2009;周祖光等,2010;)。归根结底,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在于农村的经济水平。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中饱私囊,把国家下发到村镇的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全部或部分挪用,也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原因之一(刘刚,潘鸿,2009)。许春玲和宋丽萍认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此外,城镇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转运到农村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谷中原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社区缺乏约束村民恶性使用公共场地法治条件,是导致农民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因。
针对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扩大技术信息支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引导的同时,不同学者还提出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方案:吉崇喆提出,将城市生活垃圾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李碧方认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将各种有机垃圾资源化也不失为有效地垃圾处理办法。姜洪和谷中原主张加强卫生费收缴工作,贯彻落实环境卫生法。周祖光则提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体系。刘刚和潘鸿提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垃圾产业化。许春玲和宋丽萍则提出了“村庄收集——乡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三、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研究
对农村垃圾的研究目的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已进行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专门对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作了分析探讨。
陈军根据建设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列举的垃圾处理方式,结合农村垃圾的具体特点,提出农村可以通过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来处理垃圾问题,他还结合沈阳市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管冬兴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在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和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李颖和许少华则以旅游生态村北京韩台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自然社会情况、经济情况和技术因素等各种因素的评价得出,适合该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转运和卫生填埋。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策略方面,李齐云和张维娜探讨了农村第三部门提供垃圾治理服务的可行性,认为农村第三部门可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农村第三部门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杨荣金和李铁松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度和费用最小化。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洪镇许家草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农村实现垃圾“就地消纳”的可行性和必备条件。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建立环境押金制度、设立环境税以及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等对策建议。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新技术方面,管冬兴,楚英豪和张旭等分别论述了蚯蚓堆肥处理技术和微生物菌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主张将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
学者提出的策略和具体技术为治理农村垃圾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深入的探讨和进一步测定。
四、学者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概述
农村垃圾问题不容小觑,值得每一位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同时,农村垃圾问题背后隐藏的理论更需要研究者去挖掘探索。章也微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他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得出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是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造成的。因此,农村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生活在农村的每一个农民应该面对的问题,更是政府应该面对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环境资源配置进行最恰当的干预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马润生和李超锋通过对长沙市郊区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考察了
农民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研究得出,农民对“两型社会”及其相关内容的了解非常少,而且乡镇政府和村委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由此,他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应该从意识层面逐步向实践层面推进,同时加强相关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五、农村垃圾问题研究方面的不足
目前,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农村其他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深入探讨。
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学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远不及对城市垃圾问题和农村其他问题的重视,真正涉及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文献较少。查阅中国数据期刊网,以“农村垃圾”为关键字的相关论文仅有28篇,题目中包含“农村垃圾”一词的论文也不过65篇。而且,已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各地垃圾问题现状得出结论式的简单分析,缺少从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狭隘的理论研究一方面说明对农村垃圾问题的重视不够,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束缚了民众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关注。
(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实证研究相对滞后。
生活垃圾问题是全国各地农村普遍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对策方可解决。但是,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关注甚少。理论研究可以为具体实践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欠缺,必将减缓中西部广大农村垃圾处理的步伐。
(三)侧重于孤立的实证研究,缺少对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的比较研究。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明确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法规政策,提出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大都侧重于孤立的具体研究,只有曾兴华和李建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但是,该研究并没有对南北方农村垃圾问题进行比较。各地农村垃圾问题比较研究方面的空自,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出路。
参考文献
[1]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2.[2]徐晓春.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3]杨晓波等.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4).[4]罗如新.农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6(12).[5]张赟,陈玉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垃圾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6]雷弢,万红友.农村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学术交流,2007(8).[7]汪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8]陈冬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垃圾管理问题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8).[9]魏星等.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刘蜀治等.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对策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6.[11]李国朝等.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研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2).[12]刘永德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3]周燕芳等.新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以北京市玻璃台新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姜洪.着力解决城边农村垃圾问题——牡丹江市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谷中原,谭国志.农村垃圾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S县L乡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曾兴华,李建.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例
[EB/OL].[2009-01-04].http:///Article.Show.asp?ArticleID=14575.[17]吉崇喆等.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4).[18]王珏.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探析——对湖南省桃江县高桥乡杉木桥村垃圾处理的思考
[J].青年科学,2009(10).[19]周祖光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处置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刘刚,潘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研[J].全国商情,2009(9).[21]徐春玲,宋丽萍.陕西省渭南市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华商,2008.[22]李碧芳.广东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3]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4]管冬兴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李颖,许少华.适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北京市韩台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
[26]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7]李齐云,张维娜.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经济,2010
(1).[28]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0).[29]罗如新,黄文芳.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可行性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新派镇许家草村调查[J].生态经济,2007(1).[30]李新鑫.论构建我国环境押金制度[J].法治与社会,2009(7).[31]王慧.环境税如何实践?——环境税类型、功能和结构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5).[32]姜明,张敏纯.从可持续发展看中国环境教育立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3]管冬兴,楚英豪.蚯蚓堆肥用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9).[34]张旭等.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思路——快速处理菌剂[J].环境卫生工程,2009
(10).[35]章也微.农村公共品匮乏应引起重视——从农村垃圾问题谈起[J].经济论坛,2003.[36]章也微.从农村垃圾问题谈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事务中的职责[J].农村经济,2004(3).[37]马润生,李超锋.从垃圾处理看农民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建设——以长沙市郊区民望村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湘潮,2008(9).(来源:中国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