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4 19:3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第一篇: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刘云

【专题名称】宗教 【专 题 号】B9

【复印期号】2005年06期

【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05年03期第121~126页

【作者简介】刘云,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邮编 730070)【内容提要】 本文就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主要梳理了在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综合研究、伊斯兰教与中东政治现代化研究、伊斯兰教与中东经济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最后,作者还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 键 词】伊斯兰教/中东现代化/研究综述

中东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学者在中东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社会等多方面的社会转型问题,由于伊斯兰教在中东历史与社会中的特殊性,中东现代化的所有方面几乎都要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伊斯兰教。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有些学者把中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另一些学者则从政治或经济或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则从国别的角度对某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个案研究。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综述。

一、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的综合研究

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把中东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现代化进程都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首先要谈彭树智先生和他主编的《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的问题当然不是这本著作首先提出的,但这本著作的出版却使这一问题的研究从理论、方法、视角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有了一个很大的推动。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是不盲目地相信某些“理论”,而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从历史事实出发考察中东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书中当然有许多十分精辟的见解。如彭先生认为,研究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时,不能简单地将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儒教、佛教等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类比,因为伊斯兰教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强烈的政治参与性传统,公平的商业性经济传统,交往的世界性传统等。彭先生从历史交往的角度审视中东国家近二百年的现代化进程,认为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不但伊斯兰教对现代化发生了作用,同时现代化对伊斯兰教形成了冲击与影响;在中东现代化进程中,“伊斯兰”和“现代性”都在历史交往中互变,“伊斯兰性”和“现代性”不是绝对对立的、不相容的事物;“伊斯兰”不仅是本土的,还包括同外来文化相互作用而融入自身的因素,“现代性”也不是已经完成现代化的社会所独有的,它已深深渗入中东社会生活变革之中;关于伊斯兰教对中东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彭先生认为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要对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进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考察。(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7页。)杜红在考察了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后认为,现代化可以导致世俗化,也可以导致宗教复兴,世俗化倾向和宗教复兴运动在中东国家是与现代化携手并进的双重现象。导致这一矛盾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两者的外在关系是异质文化的关系,是尖锐对立的;而两者的内在关系又是和谐统一的,如穆斯林知识分子大声疾呼用理性原则思考所处的时代和伊斯兰教,伊斯兰世界一方面努力协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方面对伊斯兰教义和教法进行必要的适应现代化的解释和改革;伊斯兰教的适时调节,使其具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和超越性。(注: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姜桂石认为伊斯兰教具有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适应力和吸引民众的活力,伊斯兰教的自我调解机制和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它与现代化具有相容性。(注:姜桂石:《伊斯兰教改革与现代化》,《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00年第7期。)王铁铮也认为,伊斯兰教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和对现代化的适应性,许多中东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伊斯兰改革主义者改革理论的引导下日渐深化的。他还将战后中东国家的现代化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分为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四种模式。(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343-355页。)

关于乌里玛和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在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关系的重要问题。黄民兴认为,伊斯兰教对中东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乌里玛代表正统宗教机构的阶层,控制着宗教、司法、教育事务的大权,握有大量宗教基金,并有大批成员人仕为宦,权力显赫;乌里玛和苏菲派还时常与乡村的部落机构和城市的行会相互交织,由此确立了伊斯兰社会独特的整合方式,形成了包括中央政府和宗教阶层的事实上的二元政治格局,一旦统治者的现代化改革触及宗教阶层的切身利益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宗教阶层就会揭竿而起,率领民众展开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注:黄民兴:《试析中东现代化的特点》,《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杜红则将乌里玛在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反应分为五种类型:通过伊斯兰革命推翻国家政权,建立乌里玛的直接统治,直接控制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伊朗);与世俗政权合作,分享一部分权力,为国家的现代化政策提供论证和辩护(沙特阿拉伯);作为反对派形成影响国家政策的压力集团,对现代化政策进行批评与监督(巴基斯坦、巴列维时代的伊朗);完全顺从世俗政权,为其内外政策服务,为现代化政策提供宗教依据(埃及);在国家事务中完全被排斥(土耳其)。同时,杜红还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乌里玛的地位和作用在日益下降。(注:杜红:《乌里玛在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西亚非洲》1996年第2期。)

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伊斯兰教国家出现的持续不断的伊斯兰复兴潮流,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它的发生与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有密切的关系。王铁铮、金宜久等人认为,由于穆斯林感受到外来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没能改变各国穆斯林的政治经济地位,中东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又出现各种失误,产生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城市化的畸型发展、贫困、失业、社会混乱、贫富悬殊的扩大、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穆斯林社会形成的冲击等,中东各国在政治经济上遭受着强权与大国的控制与摆布;所有这些原因唤起了穆斯林向宗教回归的心态,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爆发的趋势原因。(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337-339页;金宜久:《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同样的观点还见马金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成因的多维分析》,《新疆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东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西亚非洲》1999年第2期。)田文林则认为,犹太复国主义对伊斯兰世界的严峻挑战,是激活伊斯兰复兴主义的直接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霸权主义势力在中东不断进行的渗透扩张,也严重损害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主权,从而招致广大中下层群众的强烈不满,导致了伊斯兰教的复兴。(注:田文林:《文化现代化视角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刘中民进而认为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中东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强大的迟滞作用:首先,伊斯兰教的发展观与当今世界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相背离,势必对中东伊斯兰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产生惰性作用;伊斯兰激进势力的暴力活动严重恶化了现代化的环境;伊斯兰激进势力强烈的反西方立场导致多数国家与西方的对抗进一步加剧,使其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原教旨主义已将心理的愤怒上升为对西方化和现代化的贬损和批判。(注: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东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西亚非洲》1999年第2期。)

二、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是中东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过程,十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主义运动、教法的现代化、政治体制的现代化等方面。

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解放运动是中东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伊斯兰教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彭树智先生认为,中东觉醒和奋起,中东民族独立国家取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都是中东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必要阶段。伊斯兰教作为强烈政治参与的传统力量,在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运动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125页。相似的观点还见吴云贵:《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4期;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黄民兴按照伊斯兰教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不同作用,将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三类:苏丹、摩洛哥、利比亚、也门的民族独立运动都是伊斯兰教力量领导的,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在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是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是从伊斯兰向世俗主义过渡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些国家的伊斯兰教基础不雄厚,宗教集团在初期虽是运动的领导者,但领导权最终仍由世俗的中小资产阶级政党掌握;埃及、伊拉克、南也门、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海湾各国则是世俗主义主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但伊斯兰教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126-153页;黄民兴:《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现代民族同家形成中的作用》,《西亚非洲》1996年第3期。)土耳其是典型的世俗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但伊斯兰教力量仍然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世均认为,凯未尔革命中,土耳其伊斯兰教职人员由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发生了分化,其中大部分伊斯兰教职人员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前列,号召民众为民族独立而斗争、同支持素丹政府的教职人员抗衡、从物资上支援民族解放运动、配合世俗化改革的实施,为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胜利和土耳其走向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其他阶层人士无法起到的特殊作用。(注:张世均:《土耳其伊斯兰教职人员对凯末尔革命的贡献》,《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刘云认为,凯末尔革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由于民族主义者是在为保卫安那托利亚而和希腊基督教徒进行战争,战争的目的是要把“伊斯兰地方”和“伊斯兰人民”从基督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从而使土耳其人民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感在战争中得到加强,乌里玛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注:刘云:《土耳其政治现代化思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伊斯兰教在中东国家的传统政治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化改革之前,中东伊斯兰国家都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政体,伊斯兰教不但是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伊斯兰教职人员还在国家政治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中东国家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必然要直接面对伊斯兰教。学者们对伊斯兰教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国家体制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不同的国家和现代化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郭宝华在研究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早期现代化改革之后认为,与近卫军关系密切的苏菲教团以及保守的乌里玛阶层是改革的主要反对力量,同时素丹的改革也得到了伊斯兰教总法典官和正统派宗教人士的支持。(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二章“伊斯兰教与中东的早期现代化改革”。)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伊朗的礼萨汗改革以及阿富汗的阿马努拉改革,是中东同时代的三次大改革,这些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世俗化的现代政治制度,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改革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伊斯兰保守势力的反对,反过来,伊斯兰势力及其影响也在这些改革中被削弱了。张世均则认为,伊斯兰教职人员对凯末尔的各项世俗化改革措施是支持和容忍的,教职人员对土耳其的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刘云认为,凯末尔的政治改革虽然受到了乌里玛阶层的理解和支持,却引起了各种苏菲教团的不满和叛乱,因此凯末尔对这两种伊斯兰教势力采取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注:刘云:《土耳其政治现代化思考》,第80、81页。)

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模式与前述三国完全不同,它走的是伊斯兰化而非世俗化的道路,因此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完全不同。郭宝华认为,伊本·沙特奉行的瓦哈比教义、发动的伊赫万运动,对沙特阿拉伯由游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对加强内部安全和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加速了部落社会的瓦解,但在严格的瓦哈比教义的熏陶下,许多伊赫万兄弟变成了极端保守的宗教狂热分子,他们强烈反对伊本·沙特后来推行的政治制度改革和其他改革。郭宝华还认为,沙特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推行改革,是与沙特的民族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与沙特的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的,但改革奉行伊斯兰教至上的政策,各项改革措施必然要受伊斯兰教义的检验和伊斯兰教法的制约。(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112-124页。)

伊朗的现代化模式在中东地区比较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伊朗是学者们研究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时比较重视的一个国家。冀开运在研究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认为,霍梅尼时代的伊斯兰化,并不是要回到穆罕默德时代,而是将许多革新的现代内容溶人了伊斯兰教;议会代表的选举制、教法学家领导下的三权分立制都是政治现代化的进步,说明了现代性与传统的结合。(注:冀开运:《论伊朗伊斯兰化和现代化》,《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李春放认为,伊朗的伊斯兰政治模式带有政治现代主义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应该把它看做是伊朗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进步的成分,又有落后保守的成分,既有适应现代化的成分,又有不适应现代化的成分。但这种政治模式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伊朗的政治体制中也存在着深刻的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内在矛盾,其浓厚的传统主义色彩构成伊朗民族进一步现代化的严重障碍。霍梅尼之后,统治集团不得不进行改革,法基赫职位日益世俗化和世俗权力在民选机构的节节胜利,正在改变政治权力的分布和运作规则,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业已破产。(注:李春放:《论伊朗现代伊斯兰政治模式》,《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三、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的经济现代化

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问题是国内学术界在中东现代化方面最为关注的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伊斯兰教中包含着有利于经济现代化的传统因素。如彭树智先生认为,《古兰经》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伊斯兰教的社会经济正义以及远行经商、勤劳致富、务实等传统都有利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6页。同样的观点还见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第108页。)黄民兴进而认为,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改革和国有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伊斯兰教对中东国家发展社会福利和经济多样化、对避免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对缩小贫富差距、对避免通货膨胀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注: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第241-242页。)马明良对伊斯兰教的经济观进行了探讨,认为伊斯兰教的勤劳致富、发展生产、诸业并举、鼓励经商、公平交易、合理分配财富、适度消费等经济观念,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平衡、稳定、协调而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东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注:马明良:《浅谈伊斯兰教的基本经济观》,《中国穆斯林》1995年第3期。同样的观点还见刘中民:《论伊斯兰教在当代中东伊斯兰国家的社会调控作用》,《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冯璐璐也认为,伊斯兰教的价值观念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心理驱力,激发穆斯林的经济热情,将人的活力转化为经济运转的盎然生机。(注:冯璐璐:《对伊斯兰经济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杜红在承认伊斯兰教中存在着有利于经济现代化的因素的同时,认为伊斯兰教作为一种传统内在张力不足,不利于增加人们的经济活力,不能产生促进经济现代化的足够动力。(注:杜红:《伊斯兰教与经济现代化》,《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第3期。)杜红还将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与新教伦理进行了比较,认为伊斯兰教对人的物欲的压抑不严厉,从而不会激起强烈的变革愿望,伊斯兰教的“行善”与追求财富并非如基督教新教那样一致,无法形成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伊斯兰教虽兼重两世,却更重来世,而来世的得救取决于穆斯林的行善程度,而不是经济成就,这种价值观就使穆斯林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动机不够强大,“公平”、“正义”、“平等”的经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穆斯林的经济动机;伊斯兰教强调经济活动服从于真主和使者,不利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禁止利息的传统也阻碍着现代金融和银行业的发展。(注: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第107页。)田文林同样认为,在社会现实层面上,神职人员作为伊斯兰教的现世代言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属于典型的上层集团,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宗教财产,经济现代化的改革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对现代化的改革持怀疑与抗拒的态度,成为经济现代化的阻力;在思想理论层面上,伊斯兰教的发展观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观大相径庭,在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中,经济成就并不占首要地位,对安拉的服从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发展观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注: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3期。)

刘云对伊斯兰教的经济观与生产观进行了探讨,认为伊斯兰教在理论上虽然不适合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却因信仰程度的差异而不同,穆斯林的信仰生活方式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一般的穆斯林,他们要遵循行善的原则,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还要满足穆斯林兄弟的需求,他们除了不生产被禁止的产品以外,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经济行为与现代经济的要求是一致的;第二层次的信众奉行公平原则,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要满足穆斯林兄弟的需求,他们在市场上追求利润的同时,要兼顾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经济现代化的要求;第三层次的信众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们放弃自己的经济回报而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其经济行为与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不一致的,因此也就不利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注:刘云:《伊斯兰教的生产观与经济现代化》,《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冀开运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经济伊斯兰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经济措施属于落后、保守的教条式的东西较少,而具有更多的现代性,从而以伊朗为例说明了伊斯兰教与经济现代化的适应性。(注:冀开运:《论伊朗伊斯兰化和现代化》,《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米寿江通过对伊朗白色革命的研究,认为伊斯兰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只要不违背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并不排斥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方面的现代化;巴列维国王在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违背了伊斯兰教的“均平、公正、节俭”等基本原则,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人民最终在原教旨主义的号召下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注:米寿江:《伊斯兰文化与经济现代化》,《世界经济》1997年第5期。)哈全安则认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的滞后状态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白色革命引起伊朗社会的剧烈变革和现代化的长足发展,决定了政治上保守的巴列维王朝覆灭的命运,进而导致伊朗的现代化自经济社会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延伸和民主政治的滥觞。(注:哈全安:《从白色革命到伊斯兰革命》,《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第二篇: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岳立涛

摘要:农村垃圾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成果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同时指出在当前的研究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引。

关键字:农村垃圾;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研究综述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量也随之迅速上升,农村垃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农村垃圾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落脚点。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其中对“村容整洁”的要求,使农村垃圾问题进一步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吸取城市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重演,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定指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分析

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研究主要从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农村垃圾问题产生及处理难的原因和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入手。学者一致认为,农村垃圾问题令人堪忧,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研究者认识到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和经费的缺乏,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现状,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扩大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成为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必然举措。

同时,不同学者的研究又各有侧重;在分析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汪国连提出,环境经济学领域的“公有地悲剧”现象和农民之间的模仿效应是促成农村垃圾问题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建立市场导入制度,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而不是仅作为一项事业来做。陈冬银则总结了当前农村垃圾问题的几个特点:垃圾数量膨胀、构成成分复杂、清理过程简单、造成资源浪费。陈冬银认为,很多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生产任务,比由政府自己承担更有效率。他主张政府授权和鼓励社区组织从事垃圾清运服务,或者,政府也可以将某种公共服务的生产任务,通过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式外包出去。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总结了不同地区农村垃圾管理的现状,认为实现垃圾就地消纳才是长久之策。雷弢指出,现在城市垃圾已成为农村垃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须警惕城市垃圾污染农村的现象。徐晓春和张赟则主张适当征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以具体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在当前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占重要地位。如果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细作划分,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对库区、湖区及江河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等对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所作的研究,李国朝等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的调研分析,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生

活垃圾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滇池流域、鄱阳湖地区、太湖流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及其影响已相当严重。

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选择了3个典型行政区的18家农户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18家农户在经济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垃圾的产量与农户的经济条件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垃圾的人均产量也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一般而言,农作物收割季节和春节期间,农村垃圾产量最高。刘蜀治等对实现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了对策分析,从技术支撑、经济扶持和管理引导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力求实现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秸秆粪便资源化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三大任务。对都阳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以鄱阳镇为例,分别对城区、农村和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介绍了分类收集、焚烧、填埋、堆肥和建沼气池等多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该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物理组分为食品废物、砖石、制陶废物和包装废物(包括塑料、玻璃和金属等)。该研究重点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影响,指出,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实际务农劳动力的减少、家庭养殖的萎缩、燃料的气体化和水冲卫厕的普及与垃圾量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对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分析

基于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较典型的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不失为重要的研究视角,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已覆盖全国很多地区,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

所有相关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第二,农村垃圾的来源及分类;第三,农村垃圾产生的原因;第四,农村垃圾对环境和村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五,治理农村垃圾问题的措施。

从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着严峻的垃圾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多,而且农村垃圾的成分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机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如北京市玻璃台新村这样的新农村试点村,由于发展旅游业,游客数量的上升和旅游业带动村民购买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垃圾问题的恶化(周燕芳等,2009)。城边村的垃圾问题相比一般农村较好一点,但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工作一度成为制约整体环境卫生质量的薄弱环节(姜洪,2009)。

尽管农村垃圾的成分正不断复杂化,但是,相比城市垃圾的构成,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仍然比较单一。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按其来源分,农村垃圾可分为农村生活垃圾(剩菜剩饭、人体排泄物、煤渣、厨余物、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废旧电池、废旧家用电器、一次性塑料制品、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包装盒、各种废弃工具、破旧衣物、废弃的医疗针头、空药瓶等)、农业生产垃圾(农作物秸秆、空农药瓶、地膜、果藤和稻草)、工业垃圾(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废料)等三种类型(谷中原,谭国志,2009;曾兴华,李建,2008)。第二,根据垃圾的化学成分以及是否可回收利用和是否有害,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类:(1)可回收利用垃圾(塑料、玻璃、纸张、金属);(2)无机垃圾(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3)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4)有害垃圾(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灯泡、废弃农药瓶等)(吉崇命等,2006)。

毫无疑问,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危及农民的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农村垃圾中含有和产生的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威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谷中原,2009;周燕芳,2009;李碧芳,2009)。

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是客观上基础设施薄弱和主观上不重视。首先,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偏低;其次,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差,而且缺少技术支持;再次,基层政府缺少足够的重视,环卫管理力量弱(姜洪,2009;王珏,2009;周祖光等,2010;)。归根结底,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在于农村的经济水平。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中饱私囊,把国家下发到村镇的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全部或部分挪用,也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原因之一(刘刚,潘鸿,2009)。许春玲和宋丽萍认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此外,城镇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转运到农村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谷中原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社区缺乏约束村民恶性使用公共场地法治条件,是导致农民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因。

针对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扩大技术信息支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引导的同时,不同学者还提出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方案:吉崇喆提出,将城市生活垃圾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李碧方认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将各种有机垃圾资源化也不失为有效地垃圾处理办法。姜洪和谷中原主张加强卫生费收缴工作,贯彻落实环境卫生法。周祖光则提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体系。刘刚和潘鸿提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垃圾产业化。许春玲和宋丽萍则提出了“村庄收集——乡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三、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研究

对农村垃圾的研究目的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已进行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专门对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作了分析探讨。

陈军根据建设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列举的垃圾处理方式,结合农村垃圾的具体特点,提出农村可以通过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来处理垃圾问题,他还结合沈阳市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管冬兴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在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和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李颖和许少华则以旅游生态村北京韩台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自然社会情况、经济情况和技术因素等各种因素的评价得出,适合该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转运和卫生填埋。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策略方面,李齐云和张维娜探讨了农村第三部门提供垃圾治理服务的可行性,认为农村第三部门可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农村第三部门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杨荣金和李铁松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度和费用最小化。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洪镇许家草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农村实现垃圾“就地消纳”的可行性和必备条件。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建立环境押金制度、设立环境税以及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等对策建议。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新技术方面,管冬兴,楚英豪和张旭等分别论述了蚯蚓堆肥处理技术和微生物菌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主张将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

学者提出的策略和具体技术为治理农村垃圾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深入的探讨和进一步测定。

四、学者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概述

农村垃圾问题不容小觑,值得每一位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同时,农村垃圾问题背后隐藏的理论更需要研究者去挖掘探索。章也微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他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得出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是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造成的。因此,农村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生活在农村的每一个农民应该面对的问题,更是政府应该面对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环境资源配置进行最恰当的干预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马润生和李超锋通过对长沙市郊区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考察了

农民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研究得出,农民对“两型社会”及其相关内容的了解非常少,而且乡镇政府和村委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由此,他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应该从意识层面逐步向实践层面推进,同时加强相关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五、农村垃圾问题研究方面的不足

目前,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农村其他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深入探讨。

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学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远不及对城市垃圾问题和农村其他问题的重视,真正涉及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文献较少。查阅中国数据期刊网,以“农村垃圾”为关键字的相关论文仅有28篇,题目中包含“农村垃圾”一词的论文也不过65篇。而且,已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各地垃圾问题现状得出结论式的简单分析,缺少从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狭隘的理论研究一方面说明对农村垃圾问题的重视不够,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束缚了民众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关注。

(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实证研究相对滞后。

生活垃圾问题是全国各地农村普遍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对策方可解决。但是,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关注甚少。理论研究可以为具体实践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欠缺,必将减缓中西部广大农村垃圾处理的步伐。

(三)侧重于孤立的实证研究,缺少对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的比较研究。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明确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法规政策,提出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大都侧重于孤立的具体研究,只有曾兴华和李建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但是,该研究并没有对南北方农村垃圾问题进行比较。各地农村垃圾问题比较研究方面的空自,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出路。

参考文献

[1]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2.[2]徐晓春.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3]杨晓波等.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4).[4]罗如新.农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6(12).[5]张赟,陈玉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垃圾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6]雷弢,万红友.农村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学术交流,2007(8).[7]汪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8]陈冬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垃圾管理问题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8).[9]魏星等.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刘蜀治等.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对策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6.[11]李国朝等.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研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2).[12]刘永德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3]周燕芳等.新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以北京市玻璃台新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姜洪.着力解决城边农村垃圾问题——牡丹江市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谷中原,谭国志.农村垃圾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S县L乡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曾兴华,李建.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例

[EB/OL].[2009-01-04].http:///Article.Show.asp?ArticleID=14575.[17]吉崇喆等.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4).[18]王珏.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探析——对湖南省桃江县高桥乡杉木桥村垃圾处理的思考

[J].青年科学,2009(10).[19]周祖光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处置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刘刚,潘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研[J].全国商情,2009(9).[21]徐春玲,宋丽萍.陕西省渭南市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华商,2008.[22]李碧芳.广东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3]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4]管冬兴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李颖,许少华.适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北京市韩台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

[26]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7]李齐云,张维娜.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经济,2010

(1).[28]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0).[29]罗如新,黄文芳.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可行性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新派镇许家草村调查[J].生态经济,2007(1).[30]李新鑫.论构建我国环境押金制度[J].法治与社会,2009(7).[31]王慧.环境税如何实践?——环境税类型、功能和结构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5).[32]姜明,张敏纯.从可持续发展看中国环境教育立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3]管冬兴,楚英豪.蚯蚓堆肥用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9).[34]张旭等.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思路——快速处理菌剂[J].环境卫生工程,2009

(10).[35]章也微.农村公共品匮乏应引起重视——从农村垃圾问题谈起[J].经济论坛,2003.[36]章也微.从农村垃圾问题谈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事务中的职责[J].农村经济,2004(3).[37]马润生,李超锋.从垃圾处理看农民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建设——以长沙市郊区民望村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湘潮,2008(9).(来源:中国环境管理)

第三篇:近十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近十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问题

农承华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

《摘要》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壮况极其主要影响因素,目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为了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有力依据,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对减少校园暴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因素分析 对策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障碍影响生理发育、体健康,身影响学习、就业、升学、恋爱、婚姻、生活的事例是不少的。胡春梅(1)认为中学生心理不健康,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的,而且其表现程度不同,原因也各异,但总的原因,不外乎是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而的影响。学校是中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的环境、人际关系、校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意义,要影口威在中学教育中,学生产生心理不健康,主要是因“升学压力”造成吮学业负担过重,脑力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使中学生过早的出现神经衰弱,“题海战术”使中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之下,产生了情绪上的烦燥不安,而临升学的考验,使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紧张和恐慌状,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心理健康,以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影响学生,从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中学生也是如此人能改造社会,但社会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虽然,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其负而影响也确实存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都会对中学生稚嫩的心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中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健康现象,所以要防止中生的心理不健康产生,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而要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青春期恋爱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其中周东明(2)认为中学生恋爱主要变现为单相思、恋爱、失恋而这三个状况中的影响,单相思学生往往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抑郁寡欢、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消瘦等身心状况严重时引起心理和躯体疾病。恋爱中的学生由于得到心理的某种平衡与满足,其心理状况较好。然而中学生的恋情幼稚,相恋终成眷属的十分罕见,失恋是中学生恋爱的必然结果,失恋的打击有时会伴随终生,影响人的一生。单亲家庭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马迎教(3)认为父母离异家庭儿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引起了 众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单亲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突出,个性认知、行为、学习方而出现严重偏差!父母离异之所以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其根

本原因在于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内部环境发生了消极变化从而成为影响儿童自尊和行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因而,父母离异会对青少年心理、人格、社会交往、学习带来显著的负而影响。父母的离异已经使子女缺少关爱,而父母离异后再由其他人充当监护者可能会使得子女更加缺少关爱,常感到压抑和苦闷,敌对情绪增强,不良的心理环境易导致心理缺陷和人格障碍。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子女身心健康发育的必需条件。留守对中学生的影响“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学习的中学在校生。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1亿2千多万,留守儿童达zooo多万,主要集中在农村。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在监护、教育、生活、心理、品行等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影响健康成长。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si.io% ,且有显著的学年段差异,初中学生的问题比较突出。刘宗发(4)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表现越是突出,女生比男生更突出。还有研究者认为,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间的长短,监护人的 教养方式,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冉为真(5)更加认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整体上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主要表现在偏执、敌对、心理不平衡、强迫、学习压力、抑郁等方面;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留守高中生;父母双方在外的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父母一方在外的留守中学生;隔代亲属监护的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父辈亲属监护的留守中学生;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性别差异(6),但女生低于男生。人际关系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际关系,从广义上看,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之间关系的一切方而;从狭义上讲,则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各种信息,使生活丰富多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知道自己的特点和形象,完善自我意识;从别人那里学到人际交往技能;在别人而前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都发生迅速变化的关键期。中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其心理发展具有独特性。他们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是幼稚性和依赖性也同时存在,仍然离不开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显露内心,所以往往形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但是他们又容易对同龄人叶露心扉,付出真挚的感情,所以他们的心理既闭锁又开放。与童年时相比,中学生的社会性增强,其心理活动更多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更重视人际关系,渴望友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7)。同时,中学生的思想非常敏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冲动偏激。青春期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发生的高峰期。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健康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人际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他们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有伴关系和师生关系(8)。

第四篇:近年来国内关于拉美政治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情况

1、关于政治现代化的含义和内容

流行的理论认为,政治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威权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分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但有学者认为,在这三个方面中,只有“参与的扩大”才是现代政体不同于传统政体的最重要的标志;认为亨廷顿把政治现代化的首要问题说成是创建一种合法的政治秩序,而不是自由;把“政治参与”概念解释成不是民众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制约,而是政府通过把民众“卷入”国家组织的机体而控制住他们,以保持政治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全面的,是“搞乱了政治现代化的评价标准”;认为亨廷顿缺乏经济学的知识,不能深刻领悟到经济的自由体制的价值,因而忽视了对民主政治的“载体”(即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思考;认为亨廷顿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文化、历史、国际环境的考察,仅仅把“政治制度化”作为克服**的药方,而忽视了其他措施的选择。另有学者认为,政治现代化进程就是政治发展进程。政治发展就是“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化”,“也就是一个抛弃专制制度、建立一种新的民主政治秩序的过程”。

2、关于拉美政治现代化进程始自何时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就是政治现代化的开始”,因此,巴西的政治现代化应该是从1930年革命开始的,因为“1930年革命在政治上的主要功绩是推翻了农业寡头统治,取消了‘州长政治’与‘咖啡与奶的政治’”,开始了“大量的‘破’与‘立’的工作”。另有学者认为,巴西自成立共和国(1889)之后,“现代政治制度,包括政党政治、议会制度、普选制度、立宪制度和内阁政府制度等,基本得到确立”。还有学者认为,墨西哥现代政治体制形成于20世纪上半叶,但墨西哥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却可追溯到墨西哥独立革命的时候。

3、关于拉美的民主化进程

有学者认为,拉美自独立以来,民主与专制的周期性社会震荡拖延了近两个世纪,民主化浪潮三起两落: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始于拉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战争深受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民主、自由、人权等主张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催生了拉美的民主运动,形成了以民族解放、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为核心内容的拉美第一次民主化浪潮;但由于殖民地的封建专制传统、天主教与传统专制的政治联盟以及军人集团和军事组织的深远影响,由少数精英分子所引进的西方民主制度在拉美发生了畸变,形成了一个“考迪罗主义时代”。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始于20世纪20年代,表现为平民主义的兴盛。“平民主义是由希望发展工业(其根本目的是实现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工人、城市中间阶层和知识分子等结成联盟,以加强自身主导权的新型政治思潮”,是考迪罗主义衰败过程中拉美走向民主化的主流思想。“它虽还不是民主制度,但政权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国家重新回到代议制民主轨道。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主化的关系问题,有学者认为,经济上的成功使权威主义政权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在经济成功之后出现的经济失败则为权威主义垮台提供了一个契机。权威主义政权的合法性依赖于经济的成功,而军人的经济失败又削弱了他们的地位,迫使他们退出政治,把权力还给文人政府。

关于民主化与国际政治的关系问题,有学者认为:美国对拉美的控制,给拉美这片大陆带来了发展资本主义民主的大环境;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在拉美的影响,激发了拉美的平民主义思潮,使拉美民主化浪潮在20世纪前半期再次兴起;认为美国为了对付苏联支持的左翼运动,极力扶植右派军人力量,使拉美出现了民主化进程的倒退。认为吉米·卡特的“人权外交”,推动了拉美权威主义向民主的转变;没有美国的压力,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转向民主是不可想象的。

在军人干政的根源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军人政权与文人政权周期性交替现象的原因在于拉美的军人干政传统。而军人干政的根源则在于西葡的殖民统治遗产。

关于民主化成果的巩固问题,有学者认为,民主与专制周期性交替现象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统治阶级不原意采用民主的方法进行统治,而是因为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与民主成果的巩固并不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各派政治力量较量的过程,是阶级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力量对比变化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方法也不得不随之变化。

关于拉美民主化的评价问题,有学者认为“拉丁美洲的民主化是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先行者”。另有学者认为,墨西哥(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创造出符合本国现代化需要的、能够使经济增长和收益分配协调有序运转的“独特的政治制度”,达到效率与公平统一;这是墨西哥政治发展所提供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4、关于经济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有学者认为,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载体),现代民主政治的“上层建筑”就不可能构成;认为集体的、计划的、官僚控制的经济体制最终会导致一种“奴役”,而不是民主制度;认为亨廷顿把列宁式的政党看成是强大政党的典范,看成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做法;认为亨廷顿的所谓政治不稳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政治制度”(指强大的政党组织)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的观点,以及他的所谓“没有政治制度化伴随的经济发展只会导致社会的停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实践证明,恰恰是他认为最制度化的国家(苏联阵营)最后走向了经济的停滞。另有学者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并不是同政治民主和社会公正同步实现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相互排斥的;因而它们的现代化道路也不是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和谐的”、“直线式”的道路,而是一条曲折和坎坷的道路,西方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5、·关于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问题

有学者认为巴西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可分为寡头政治、现代化政治体制的确立、政治民主化与民众主义、军事制度和再民主化等五个阶段。寡头政治阶段从1889年巴西帝制被推翻至1930年革命,历时近半个世纪,建立了联邦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和政教分离,等西方民主制的一些主要原则,但并未改变国家统治势力的结构,仍然是农业寡头的统治。现代政治体制确立时期从1930年至1945年瓦加斯第一次执政的时期,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确立、政治现代化开始的时期。

政治民主化与民众主义运动时期从1945年至1964年,被认为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时期,转变的标志是1946年宪法,特点是“新国家”的结束,政党政治活跃,民众主义思潮和运动蓬勃兴起。军事制度时期从1964年军人政变至1985年还政于民的时期,是对前一时期以民主化和民众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的反动。再民主化时期是从1985年文人开始执政至今的时期,国家再一次从威权主义体制转变为民主体制。

6、·关于全球化与拉美民主政治的发展

认为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政治上加剧了人们对当局的不满,引发社会**,加速了独裁政权的终结;第二,拉美各国经济上与政治上日益密切的合作制约了国家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和平的大环境;第三,拉美经济一体化组织所协调的内容包括民主政治的巩固,从而增加了对不民主的政权更替的制裁机制;第四,民主化进程中经济上的成就驳倒了过去很流行的所谓专制政府更容易实施深层次的经济改革和确保经济增长的观点,但经济与社会变革加深社会的不稳定与两极分化的事实则削弱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为反对民主政治和要求独裁的宣传留下了活动空间,出现了“军事化民主制”或称“看守民主制”的倾向;拉美的民主政治依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洗礼。

7、关于巴西政治现代化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巴西政治现代化有三个特点:民主不总是追求的目标;政治发展并不滞后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受制于世界形势的变化。

8、关于革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问题

近年来,关于如何评价革命的作用的问题成了政治学界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有学者特别对拉美的墨西哥革命(20年代初期)和玻利维亚革命(20年代中期)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但革命不能一劳永逸。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力量的影响,巩固和建设政权比取得政权更不容易。

9、关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人政权问题

(1)学术界继续对考迪罗问题进行探讨。有学者认为,考迪罗现象是在封建阶级无力维持自己的统治,而资产阶级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全部掌权的情况下,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才产生的,是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发达状态在政治上的一种反映。要克服或消灭考迪罗现象,除了首先必须铲除孕育它的封建大地产制外,最根本的是必须实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民主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和市场经济。认为与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总督或都督统治以及天主教的神权统治相比,考迪罗现象乃“是一种历史进步”;拉丁美洲之所以明显落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后,并不完全是考迪罗统治所致。认为考迪罗有两种,一种是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考迪罗;一种是保护封建大地产制的考迪罗。前者是进步的考迪罗,后者是反动的考迪罗。认为地主阶级在大多数拉美国家总是占优势,这一点决定了考迪罗现象的长期性。

(2)关于60、70年代拉美军人政变的原因问题。有学者认为,70年代巴西军人政变的原因在于巴西现代化进程中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之中,即:随着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深入,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危机使经济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境,政府不得不寻求国籍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这就迫使政府按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推行反通货膨胀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经济紧缩政策。但是,靠社会中下层支持上台的民众主义政府无力承担推行这一政策的政治代价;只有军人建立起威权主义政权,才能通过排除社会中下层的政治参与,强行推行经济紧缩政策。同时还因为战后巴西的民主制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这样的民主制极容易造成政治的极端化和激进化,其本身特定的内在矛盾使得它很难转变为稳定的民主制,相反,它为现代威权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0、关于国家的作用问题

有学者认为,因为政治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是政治局势的稳定,因此,“在巴西的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诸多阶段中,都表现为政治发展先行,至少是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 有学者研究了目前拉美在发展战略选择上的趋势,认为“片面强调‘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无法应付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一条想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片面性,重新发挥国家作用的‘第三条道路’很自然地成为拉美国家的选择”;但这一新的选择能否使拉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面前赢得最大的利益,避免全球化的风险,需要拭目以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地建立起来,市场体制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强大的国家政权的力量;但是,在加强国家作用的同时,避免国家干预带来的弊端,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1、关于拉美民主化、再民主化进程兴起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拉美民主化、再民主化进程的兴起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民主价值观念的提升;外因是“世界民主化的第三波”的影响。

第五篇:近十年国内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十年国内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能力逐渐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和技 能。教师学习教育技术、掌握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技术时代不可逆转之势。同时,教育技术在教与学中也发挥着独特作用。教育技术培训是由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进行的培训,是培养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提高其教育技术能力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但国内教育技术培训开展十余年来,现实状况怎么样?发展趋势如何?培训及其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

2 现状分析

国内教育技术培训近十年整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国外在1998年推出了《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此后又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而国内,2000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的“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2004

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5年4月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并同年7月印发了《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图1可以看出,2002-2009年,文章数量一直处于不 断上升趋势,是培训迅速发展期。尤其是2006-2007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文章数量大幅度上升,从54篇增至87篇。2007-2009年,文章数量略有上升,但上升

幅度有所减低,至2009年达到近十年的最高点。至2010年,文章数量有减少趋势,由2009年的99篇减少到2010年92篇。进入2011年,文章数量继续减至

87篇,虽然幅度不大,但是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教育

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

培训计划”,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

体素质,加大了教育技术培训力度,也以期扭转培训的整

体形势。从近两年的文章内容看出,经过近八年的快速发

展期后,多数研究者逐渐开始反思国内培训的绩效及前

景,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将教育技术培训落到实处。

2.2 文献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反映文献主题内容、满足文献检索需要而

从文献中选取的词或词组,能够揭示文献的主题信息,是

对文献核心内容、思想观点和论证方法的提炼和概括,是

论文的精髓所在。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关键词,可以把握前

沿研究,找出热点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研究现状。本研究

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对606篇文章关

键词进行统计,得出关键词频次表,生成共词矩阵,见表4

和表5,用Ucinet软件得出共词网络图,将调查结果可视

化显示,由图2可以看出,处于网络最中心的是本研究的主题

词“教育技术培训”,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现

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教育信息化、信息

·4· 软件导刊2013年

技术、教师教育等处于网络图的中心,与其它关键词出现

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次数最多,联系较为紧密,是研究的核

心;处于网络图中间位置的是绩效技术、培训效果、培训内

容、评价体系、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农村教师、学习环境等,是联系核心与边缘的桥梁,也是逐

渐被关注的研究内容;专题学习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教师

专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平台、远程培训、绩效管理、体验式培训、任务驱动、现状、对策、问题等,处于网络图边

缘,通过中间节点与核心节点建立联系,是当前研究的热

点。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培训的范围逐渐加大,由高校教

师、中小学教师扩散到高职及中职教师、农村教师,而且开

始关注网络培训、专题培训、培训绩效,反思培训存在问题

及对策。另外,寻求有效的培训模式、关注教育技术能力

提升仍是研究的重点;培训内容和绩效、探索网络培训途

径及方法、面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近期教育技术培训

研究的热点。

2.3 文献内容分析

对表4、表5中所示的关键词及网络结构,进行归类

总结,得出内容分析研究类目为培训模式、培训课程、网络

培训、校本培训、效果评价、现状反思、培训策略、其他,分

析对象选取为文章分布较为集中、教育技术相关中文核心

以上9种期刊和硕博论文,见表2,以1篇文章为1个分析

单元。不同类目的文章数量分布由表6可以看出,243篇

文章位居首位的是培训模式,占据25%,如图3,可以看出

目前还没有统一固定的培训模式,不同的研究者在尝试构

建有效模式,其中体验式、混合学习、参与式等应用模式研

究较多;培训课程占7%,包括培训教材、内容研究,以及

生成性课程等;网络培训占10%,其中利用Moodle、Blog、Wiki促进培训的较多;校本培训共11篇文章,占总数量的4%,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寻求最佳培训效果,也是一种

提高培训绩效的途径,但目前研究还不多;17%是效果评

价,该部分研究内容主要为绩效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过程性评价及EPSS相关研究

等;图3中占据11%的是现状反思,关注培训现状,进行

现状调查,并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策研究;培

训策略研究占7%,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技术培训展开相关

策略设计及其他研究。另外,其它部分研究占据19%,研

究内容分布较为散乱、不集中,同时也可以看出,研究者从

不同角度在为教育技术培训做探索。

3 存在问题

通过现状统计与结果量化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教

育技术培训在研究与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训目标不明确、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仍有部

分教师对培训目标及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给培训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使受训教师具有

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只有明确认识培训的目标,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接近甚至达到培训目标。而现有

培训内容大致趋同、针对性不强。培训课程的设计要以教 师教育技术素养、能力的提高为主线,以提高教师进行创 造性地课程整合及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学习的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对象,培训内容及资源应不同,课程计划、方案也应具有地域性,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培 训的价值。

(2)缺乏有效的培训模式。目前培训多数没有照顾 到教师的学科差异性,采用集中面授作为培训方式的较 多。但是不同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学经历等方面 存在差异,如果只采用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效果就会不 显著。从图3可以看出,培训模式的相关研究占据总数目 的25%,多数研究者在尝试探索新的培训模式,虽然已有 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培训的发展,但目前仍 没有使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模式。

(3)培训效果不显著。从文献关键词和内容分析可以 看出,近几年研究者开始反思培训绩效,对培训效果的影 响因素、EPSS及培训模式的时效性展开相关研究,同时也 说明目前培训绩效还有待于提高。另外,从图3可以看 出,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不同省份、地区培训的现状调查与 情况反思,提出培训策略,以期通过现状调查及策略设计 来提高培训的绩效。

(4)评价形式单一。目前,多数都采用简单的评价方 式,即培训考试,但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 的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使用。培 训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相应技术操作和书面考试的层面。从标准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需要多个维度,应采取多维度、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各个能力层 面进行评价。目前以提高培训绩效为出发点的总结性评 价研究还很少,缺乏合理的评价制度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 系。

4 相关对策

针对目前国内教育技术培训存在问题,本研究从以下 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的有效开展:

(1)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在信息技术时代,可 以将传统面授、网络培训、效果培训结合起来,采用更多教 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提高培训绩效。针 对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中职教师等不同的培训对象,仍 需积极探索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针对性、效果显著 的培训模式,一方面提高培训绩效,另一方面也利于将教 育技术运用到实处,达到开展培训的真正目的。

(2)重视评价多样化,提高培训绩效。培训机构应完 善评价标准、发展多样化评价,如进行形成性评价、发展性 评价、多维评价等,对受训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多

方面评价,并及时有效地反映给培训教师及相关管理人 员,便于培训教师及时调整培训进度等,应以尽可能少的 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培训效果。另外,合适的培训环境、管理和行政支持及适当的激励机制等,对提高培训绩效也非常重要。

(3)强化管理措施,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有效的管理 措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进行的基本 保障。培训资源管理、受训教师的信息管理及评价结果管 理,能促进培训科学、合理、有序的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完 善服务,可以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受训教师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培训绩效的同时,也体现出教 育技术在学习环境设计方面的优势。另外,应该发挥网络 优势,拓展网络培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资源管理及 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

(4)加强资源建设,提供持久的后续服务。教师教育 资源复杂多样且层次属性不同,培训资源建设是否完善,影响到教师积极性及培训质量。建设符合教育技术能力 要求、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的培训资源,对培训绩效的提 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操作便捷、动态开放、内容丰富 的实用型培训资源库建设,注重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促进网络培训的开展与实施。另外,完善的资源建 设,也便于教育技术人员及时解决学员在教学中遇到的问 题,提供持久的后续服务,让培训落到实处。

下载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十年国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 中东北非问题

    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备受关注。在当今,中东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一直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

    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问题研究范文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模式、趋势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引导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主导模式是农村的工业化和依附于工业化的欠发达地区......

    近十年来情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十年来情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情绪心理学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和将来的研究趋向。首先介绍了情绪实验研究中实验材料的标准化和成像技术应用的发......

    《世界历史与现代化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历史与现代化研究》课程教学大纲(2003年制订,2005年修订)一、课程代码:0121302001二、英文名:The Study of Modernization in Global History三、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四、先......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学者将国外学者对移民研究所取得的社会融合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国内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说。第一,再......

    国内合作研究协议(与国内企业合作)(★)

    国内合作研究协议(与国内企业合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与________企业合作研究协议 项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甲 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 方:_____________......

    形势与政策关于中东北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五篇材料]

    《形势与政策》 主题:关于中东北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罗 鸥 专业:电 脑 艺 术 班级: 1 1 - 0 2 学号: 1106030218 日期: 2011-11-16 【信息摘要】 “中东”......

    2011形势与政策 北非中东及通货膨胀问题

    形式 北非中东的动荡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启示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 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