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长宁县政府副县长刘拯
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就长宁县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来讲,如何做到以中心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城镇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长宁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川南经济区打造三大机遇,全力推进“四化互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进程,全力打造西部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美丽、富饶、幸福、和谐的美好新长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11年10月,全县城镇建成区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4.6%,城镇人口达11万人。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8年以来,长宁县投入资金166.6万元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县城防灾避险专项规划》、《县城绿系统修编工作》、《长宁县防灾避险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已先后完成了《竹海镇总体规划》、《古河镇总体规划》等17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全县乡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100%。二是全方位整合,城镇空间逐步拓展。2006年全县20个乡镇整合为10个建制镇8个乡,城镇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县城空间由原4平方公里扩大到6.12平方公里。三是科学定位,城镇发展方向逐步明确。按照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县城“中调、北进、南联、西拓、东优”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明确了建设“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目标,确定了依托“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区,抓住四川旅游发展机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各要素上档升级。全力建设中国生态经济强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竹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培育和壮大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旅游主导”作用,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城市发展定位。目前,我县正加快形成以“一心、两轴、三片”的村镇布局发展新格局。“一心”即长宁县城;“两轴”即南北主轴线(沿S308,江安—古河—长宁—竹海—双河)和东西次轴线(沿S309,硐底—龙头—双河—梅硐);“三片”即北部综合经济区、东部生态旅游经济区、南部资源开发加工经济区。
(二)城镇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以路为线,建成了宜长路快速通道,江长路高等级旅游公路,全县所有乡镇都通水泥路。自2000年以来,长宁县投入城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县城道路总长度达17.3公里,全县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3.22平方米。二是以绿为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和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建成了五大广场四大公园,公园绿地面积达7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44平方米;城市街头绿地面积1.2公顷;全县建成区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为80公顷,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6.4%。三是抓好“两污处理项目”,城市环保功能不断加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全面落实。2005年投资3600万元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09年总投资3600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续建项目正抓紧进行,完成了垃圾清扫、清运、碾压设备采购工作,新建了11座全封闭地窖式垃圾中转站;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环卫体系建设,提高了乡镇垃圾处理能力;总投资3600万元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了污水无害化处理。四是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并举,城镇宜居功能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城镇保障
性住房建设,坚持开展城市住宅区、经济适用房、城镇廉租房建设,使城镇居民住有所居。先后完成了竹都公园30套和竹海大道外侧139套共计1014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1025套47832平方米的城镇廉租房建设。自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近7亿元,商品房竣工1170套166711平方米,完成商铺面积10689平方米。全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5.1平方米。
(三)城镇产业进一步升级。始终把城市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实行大动作、大手笔,逐步形成了 “一城、两区、三带”的良好产业格局,即逐步把县城打造成为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在县境南部建设成国家级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在县境北部建设成省级“百亿元工业集中区”;在县境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建设成优质粮油产业带、优质畜禽产业带和竹类生态产业带。
二、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辐射带动力不强。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如龙头镇,2006年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镇区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仅有6100人。
(二)城镇产业建设滞后。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严重缺失,竞争力不强。
(三)市政公用设施滞后。城市建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缺口大,制约了市政设施建设。县城主街区人行道狭窄,没有公用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不健全等影响了城市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根据长宁县资源、区位、生态等优势,确定布局为“一个中心四重点、主次轴线贯镇间、强心活边增基础”。一个中心:以县城为中心,长宁县城不仅应成为行政、文化、交通中心,更应培育建设为经济、旅游服务中心,通过县城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四个重点:即梅硐、竹海、双河、下长四个重点镇,其中梅硐、下长分别是县域的南大门和北大门,双河是县域南部城镇经济分区的中心镇,竹海镇是蜀南竹海风景区所在地,下长是县域工业集中区。通过四个重点镇的发展带动本镇的发展和周边乡镇的发展。主次轴线贯镇间:即长宁南北主轴线(沿S308,江安—古河—长宁—竹海—双河)与东西次轴线(沿S309,硐底—龙头—双河—梅硐)。其中主轴线上集中了一个中心与四个重点镇,是县域城镇建设的重点。次轴线为县域南部城镇发展建设的重点。通过这两轴基本上将全县的大部分乡镇联贯起来,形成南北两轴线城镇集群。强心活边增基础:强心就是尽快把县城、中心镇(重点镇)发展壮大起来。活边就是把下长、三元、硐底、梅硐、花滩等沿边乡镇壮大搞活,提高城镇的吸引力、辐射力,推动沿边经济的发展。增大基础就是把处于基础地位的小城镇、中心村发展壮大起来,使其能够发挥联系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重点依托竹类产品深加工、盐卤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促进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酿酒食品、竹类加工、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基本建成全球产业体系最完善、亚洲最大的醋酸纤维素产业基地、西南盐化工基地、西部竹产业基地。立足“纵情竹海、养生长宁”的形象定位,按照“一城一廊四区两
重点”的旅游发展布局,打造面向国际的生态养生旅游品牌。要高水平开发、高标准建设梅硐竹石林AAAA级旅游景区、佛来山AAAA级旅游景区和百里淯江风光、七洞沟、三江湖、碧浪湖等精品景区景点,加快建设旅游环线公路,实现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与竹海核心景区、精品旅游景区的多通道连接、多形式对接、多功能承接,形成城旅一体的“大竹海”格局,促进旅游业大力发展。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县城扩容提质,重点依托君子酒业、富源发电、竹海纸业退城入园;依托老糖司、“毗庐寺、“培风巷”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依托体育中心升级改造促进旧城改造,实现县城提质。结合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建设为进城农民工、农村教师等进城购房、安居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实施好花园头地块左岸春天、御景豪庭、龙湾半岛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江长路B、C区、高铁新区、温州商城等地块土地整理,促进县城扩容提质和城市品位提高。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积极搞好江长路B、C区土地开发,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规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拓宽城镇建设筹资渠道。同时抓好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流程和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推行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新机制。
(四)落实优惠政策,打造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帮助进城农民解决子女就学问题,按照个人缴费为主、单位(或雇主)补助为辅、财政适当扶持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医保、社保等社会保障、权益保护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城镇建设用地依法实行有偿使用,推行地块拍卖和招标出让、出租。土地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州以外,其余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
设。鼓励乡镇企业向宋家坝工业集中区和下长工业集中区集中,在全县城镇规划的工业小区以外,不再批准乡镇企业建设用地。有条件的城镇可以有计划地将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公益设施向城镇集中。
第二篇:推进创新型昌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创新型昌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县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县城发展战略,切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创新型昌黎建设成果显著。
1、政府搭台,为建设创新型昌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我县坚持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导、管理、服务体系,以及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科技事业、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多次开会研究科技工作,加大科技管理经费的投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昌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在开展的2007—2008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工作考核中,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考核验收,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2010年1月11日,我县作为秦皇岛市唯一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代表,县委书记刘建军同志获邀参加了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为深入贯彻落实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秦皇岛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创新型昌黎建设。在2011年9月1日
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昌黎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刘建军代表中共昌黎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为加快建设沿海强县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昌黎”作为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
2、企业培育,筑强建设创新型昌黎主体。
我县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为抓手,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我县针对食品加工、干红酒酿造、海水健康养殖、畜禽养殖、设施高效蔬菜种植、钢铁制造、缝纫机零件等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广泛开展产学院合作,积极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多项技改项目先后投产应用,仅干红酒酿造特色产业近年来就先后取得了《葡萄酒酚类物质图谱构建及指文技术分析》等干红酒酿造关键共性技术8项,其中3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畜禽养殖珍业先后制定了15项市级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标准化养殖覆盖率达到98%。建立日光温室“绿岛3号”旱黄瓜基地2.8万亩,带动1万多农户种植旱黄瓜,增收4亿多元。目前,全县已拥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33个,优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科技园区建设上,我县先后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一县一业一园工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被河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北省昌黎干红酒酿造特色产业基地”、“河北燕山葡萄产业科技园区”。重点实施了四项科技创新工程。一是企业科技创新对标工程。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对标高端企业,采用现代技术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把技改资金向产业高
端、技术升级、结构调整集中。秦皇岛索坤日用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瞄准世界高端企业,投资800万元与日本东洋玻璃株式会社开展TQC(全面技术管理)、TPM(全面生产维修)、5S管理标准化等的技术对标合作。秦皇岛华瑞煤焦化工有限公司投资近千万元与天津大学开展《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的浸渍沥青和高软化点沥青的小试和中试技术开发》科技项目对标合作。中粮华夏葡萄酒有限公司对标国际标准化生态葡萄酒庄,实施了《国际标准化生态葡萄酒庄建设及应用示范》科技项目,并列入省科技支撑计划。二是产业技术提升改造工程。针对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低、集群组织化程度不高、整体优势难以发挥的弊端,对缝纫机零件加工、甜玉米加工、粉丝等传统产业采取政策引导、重点扶持、科技对标、园区化管理等的一系列举措,实施产业技术提升改造工程。缝纫机零件加工业通过向园区集中、整体改造、集群发展,实现了由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模式向数字控制现代企业的转变,生产的缝纫机零配件产品种类与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主要销往亚洲、欧美等一些国家,昌黎县被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授予“中国缝纫机弯针之乡”。三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先后有秦皇岛市喷灌机厂、秦皇岛纳川电子有限公司、昌黎县兴民伟业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被列入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试点企业,三家企业累计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22项。昌黎县兴民伟业建筑设备有限公司依托研发的数字化钢性模板支撑组合结构民用建筑专利产品,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秦皇岛纳川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电压调节器专利产品,年创产值1000
多万元。秦皇岛市喷灌机厂研发的喷灌泵专利产品先后荣获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香港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沼渣抽运车、生物质气化炉专利产品被河北省选定为政府采购产品。四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工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按照有场地、有资金、有人员、有科研项目的“四有”标准,积极培育企业研发中心,先后建立了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中国长城葡萄酒学院硕士博士生研发中心”、地王集团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合作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地王酿酒科技中心”、禄权水产公司与河北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禄权水产品工程技术中心”等。由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共同建立的“河北省酿酒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通过了专家论证,纳入了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序列。
3、载体强化,为建设创新型昌黎提供多样性平台。
昌黎县科技局每年投入3万多元坚持办好《昌黎科普信息》、昌黎科普信息网站、昌黎科普电影放映队等科技下乡载体。《昌黎科普信息》每月一期,紧扣农时,免费发放给农民。投入2万多元制作了《旱黄瓜绿岛3号无公害栽培技术》、《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动漫科普光盘》、《特种果品栽培技术》等特色农业科技光盘5000套,并免费发放。投入5万多元组织专家编写了《酿酒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家庭葡萄酒堡》等科技培训图书,免费赠送给各村图书室,并通过赶科技大集还免费向农民发放。以提到全民科学素质为切入点,广泛开展科普下农村、入企业、进社区活
动。在农村及社区广泛开展了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及科普艺术团、科普电影队建设活动。新建科普活动站20个,科普宣传栏20个,科普宣传员达一千余人,科普文艺演出110场,放映科普电影2700场,播放科教片500余部,受益群众达到100万人次。培育省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省百强农技协1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4个,市级十佳农技协3个。
第三篇:关于推进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
社会救助体系,指的是由国家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为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而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在我国现阶段,新型城乡救助体系则是指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
新体系以城乡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为主线,把广覆盖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目标任务,致力构建统一的社会救助框架,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相应救助。如:体系中除了要求原有的低保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外,又特别针对农民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以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制度等。
(二)组织网络化
新体系对原来多头管理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党政领导、民政综合管理服务,劳动、计划、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国土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参与,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强化了统筹力度,密切了部门关系,通过大协调,真正形成了大救助格局。
(三)保障制度化
一是把救助体系的长效功能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既使之保持与其它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联对接,又着眼于体系的动态正常运转,保持它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讲究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效果。
(四)救助多元化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救助种类的多样化。要求以低保为基础,针对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加快建立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多种类别的专项救助。二是强调救助形式的多渠道。要求坚持救助与互助相结合,资金救助与实物帮困相结合,定期救济与临时救济相结合,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渠道。三是强调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政府是实施救助的主体,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支持体系建设。
三、建立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记,同时又是衡量社会与经济、城市与农村是否协调发展,能否相互促进的重要尺度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能有效地缩小城乡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减少城乡在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方面的不公平,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与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行动目标一致,应作为其中的一项必要内容。
(二)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政府职能的一次重要回归
社会救助是政府职责,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工作是政府行为。这一转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承担为公众减少社会风险,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的职能的强化,把“该管的事管好”,使真正的政务成为政府的要务,这是政府职能由异化到回归的重要标志。
(三)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另一部分贫困群体。面对现实,如何缓解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不能对低保户、灾民、“五保”、“三无”人员,贫困学生视而不见,也不能对偶发事件造成的贫困人群置之不理。以仁爱之心关怀他们,以援助之手救助他们,是党的宗旨的体现,是政府当然之责,也是社会公德所提倡的。
(四)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对现存社会救助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从体制、机制上革除旧体制的弊端,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形成了统筹安排,协调有序的社会救助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经济应发展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加大社会救助投入的经济实力;同时,社会资金雄厚,民营企业大量存在,它们有回报社会,救助贫困的要求。
四、构筑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社会救助资金缺口大,这是我国构筑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养老金的征缴每年增加大约150亿元,但支出的缺口却在400亿元左右,现存结余的几百亿养老保障,如果没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不了一两年就会支出殆尽。由于体制转轨,失业下岗人员数量增多,今后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需要量还会持续增长。
(二)各种救助制度不完善、不系统
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各种救助制度、救助政策及救助体系相互衔接还不是很好。政府各部门只注重本职救助工作,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协调,没有形成合力,造成救助资源浪费,救助效果不理想。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不平衡
比如,城市低保户冬季取暖政府给予补贴,而农村低保户不是集中供暖,一般靠燃煤取暖,就得不到政府的补贴,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四)保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康运行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不健全
规范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城市救助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当前,行政监督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制度,造成社会救助监督不力,救助资金浪费。
五、推进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确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救助新理念
政府各级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开展工作,才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尽职尽责地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二)进一步赋予救助对象平等的公民身份,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并尽快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
第一,需要继续强化对救助者平等公民身份的尊重。目前,民政系统在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认定上采取了家庭收入调查和对初检符合条件者在社区张榜公示的程序。这种做法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之嫌。第二,在保证救助对象权利的同时,强调其应履行的义务,并增强责任承担制度的可操作性。第三,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应该尽快覆盖到农村居民。无论是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流浪救助,还是其它临时性和突发性救助,都不应该局限于保护城市居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涵盖农村居民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越是完备,就越是不公正。
(三)确保救助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并通过救助对象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来不断降低管理成本
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这就从法规上明确了落实低保资金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渐加大对低保的投入。省、地、市、县的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在中央补助资金下拨后,各地应根据资金需求的实际情况,及时足额地予以安排。对于仍然存在的缺口,要立足自己解决、从快解决,不等待观望。救助资金要列足,也要用好;既不能不列不支,也不能列而乱支。要管好用好救助资金,关键是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各级部门要协商财政部门加快建立低保资金管理专户,将上级补助金和本级预算资金全部划入专户,实行封闭管理,保证专款专用;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措施,强化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防止挪用、挤占现象,严格查处徇私舞弊和贪污侵占行为;要探索实行救助资金的社会化发放办法,完善社会化、信息化的服务网络,实现资金的公平、准确发放。
(四)依托社区,完成多方面的资源整合,构筑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实施规模宏大的社会救助体系单靠政府行为、失业保险部门和城市低保的力量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全社会筑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城市失业社会救助体系。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以城市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运作平台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它在保障城市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大批量地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失业者求职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发展开拓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是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发挥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等社会与经济多元效益的综合平台,已经成为推动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规范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障要依托城市社区平台,用微机化、网络化来实现,它不仅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保障对象的核定、保障金的及时发放到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变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具体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可能发生的不正之风。
(五)增加城乡救助体系的科技信息含量
在全国基本实施应保尽保以后,管理手段普遍滞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要动态管理上千万的低保对象,如果不依靠计算机实行信息网络管理,就根本无法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实践的需要。一些地方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规范的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由于他们注意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从而未雨绸缪,掌握主动,使低保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须把建章立制放在重要位置,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救助法规体系。一是根据自身实际和条件,尽快制订出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或归并与现阶段社会救助工作不相适应的规定、办法。二是加大医疗、教育、就业、就学、法律等专项救助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专项社会救助的作用。
(七)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积极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
当前,我国城市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正持续着经济转型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过程,企业中的失业者大批量以“下岗”的方式存在,正式登记的失业者比例不高。由于下岗职工的情况比较复杂,职能部门在对其实施保障的过程中,经费来源和管理都相当困难,很容易造成保障经费来源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出现积重难返的严峻态势。针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应该从大局着眼,停止目前对下岗职工和失业者采取的各类短期行为和不规范的保障方式,代之以在城市中建立和实施“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统一的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积极开拓公益岗位,为城市贫困人口就业创造条件,使他们早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第四篇: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韩长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这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
实践证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是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应对“谁来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一、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搞现代农业要有适度规模,要适度规模必须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是当前各国农业经营的普遍形式。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不断完善。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引起农民上访。为此,要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不排斥土地流转,而且有利于土地流转。引导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应当明确。2012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例已达21.2%,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但也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定指标、下任务,甚至变相强迫命令,存在着求大、求快的倾向。土地流转要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导向而不是行政干预,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搞非农产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主要搞好指导服务,绝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这是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为此,要研究完善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乡村户数2.68亿户,户均耕地不到7亩,这样的规模显然难有较高的效率。但土地规模经营还是要与人地关系相匹配。从我国资源禀赋和当前工农就业收益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60亩,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100—120亩,就有规模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将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
二、加快培育以农民为主体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这些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够优化集成利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在起步阶段,自身实力还不强、面临的问题还不少,要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不同主体的特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当前重点是围绕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农业补贴、资金奖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农业保险及税务登记等方面加强扶持,不断提高其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当然,切忌拔苗助长,人为“垒大户”。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民为主体,绝不能排斥、忽视农民,不能排斥、忽视千家万户的承包经营农户。农民处在“三农”的核心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解决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农民问题。如果只是实现了规模,解决了农业问题,而把众多农民排斥在外,将给维护公平、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我们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工商企业应重点投资发展种苗、饲料,农产品收购、储藏、保鲜、加工、销售,以及种养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加工处理等农业产前产后业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户特别是规模种养农户,实现合理分工,增值增效,共生共赢。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要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三、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公益性服务机构已达15.2万个,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实践证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路径。
公益性服务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基础。这两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基本建立,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要在全覆盖、有保障上多下功夫,重点在那些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经营性服务组织不愿干、干不了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
经营性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12.7%,而我国仅为2.3%,农业经营性服务业还大有潜力可挖。下一步,要研究制定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原则,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其服务渠道和模式相对成熟,服务水平较高,经营有效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要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服务。
总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应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必须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真正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三是必须坚持从国情和农情特点出发,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解决农业问题与解决农民问题相统一,方向性和渐进性相统一。四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粮食生产“九年增”、农民增收“九连快”,证明中央的农村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要坚持党在农村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动摇,与时俱进推进政策体系的适当调整和完善创新。(韩长斌 作者为农业部部长)
第五篇: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增强信息意识,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重要性、严肃性、风险性、时效性的认识;基层科技人员作为农业基层科技的主体,要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找准自身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农业企业和农户是信息服务的最终用户的接受主体,要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刺激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欲望、动机,并积极引导其投入到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之中,使他们不仅成为农业信息所带来利益的享受者,而且成为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农业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要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加快信息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加强各种农业适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加强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涉农信息资源,继续拓展实用性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应着手研发构建高质量的实用性农业应用系统。
三、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
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三农”服务,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强化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培养培训一批、引进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由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以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传播信息,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户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瓶颈。“最后一公里”实际上是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也是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