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城管局: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人民满意执法队伍
徐州铜山区城管局:健全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年初以来,区城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清洁城乡 美化家园”活动,狠抓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路灯亮化管理,一着不让抓工作推进,优化执法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
在人员管理上,推行“四三二一”管理模式。在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在管理上探索形成了 “铜山城管模式”。四即四定(定人、定岗、定标准、定责任),实行每日绩效考核,与个人收入挂钩,月底兑现;三即三级督察,局领导按分工负责考核层面为一级督察,职能科室为二级督察,各部门自身成立了三级督察;二即两个结合,就是巡逻执勤与定点执勤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消除了工作中的盲点,做到了既不失原则又达到了理顺市容的效果;一即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体现了量化的目标管理,即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年考核的刚性机制。
在地域管理上,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广泛推行“片长”、“街长”制,将城市管理工作层层分解到每一个管理环节,建立城市管理网络机制,消除城市管理上的职责不清、相互扯皮、交叉管理和管理漏洞,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坚持大队包面、中队包片、小队包段的原则,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真正做到责任人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问题及时,有力的化解基层矛盾,营造了和谐的城市氛围。
在监督管理上,推行群众、舆论、社会监督模式。建立城市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的效率指标、效益指标和百姓满意度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实行城市管理市民听证制度,让市民从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参与城市管理,健全完善信访制度,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实现城市管理的社会化。(闫建)
第二篇:文明执法 热情服务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城管执法队伍
文明执法 热情服务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城管执法队伍
---**城管局文明执法工作总结
2012年,*城管局在**政府和*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创建群众满意执法队伍为主线,紧紧围绕“*****”的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谱写了城管执法为民的新篇章。
一、夯实基础,健全制度,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队伍的规范建设是文明执法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队伍不褪色、不落伍,我局按照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在队伍规范化建设方面着重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深入开展“*****”等活动,将执法为民、拼搏进取的执法理念与弘扬城管人“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管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队伍中确立了率先奋进、求真务实、严格执法、执法为民的理念;二是加强执法培训。每月组织集体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重点解析执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促进执法水平和办案效率的提升。三是严格奖惩。重新修订了《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督查考核侧重向基础工作、依法行政、路段达标、队伍管理、完成任务等五个方面倾斜,将考核考评结果实行“三挂钩”,即与评先评优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与岗位报酬挂钩,采取“月考月评”方式,评出红星队员、红星队长;四是建章立制。今年,我局根据文明执法的标准和要求,先后修订完善了失职追究、首问责任、队容风纪、职业道德守则及 “六条禁令”、“十不准”规定,制定了《队伍建设奖惩规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五是积极构建与公安机关联动保障制度。我局明确行政执法人员在正常执法时,若遇到暴力抗法等情况,应做好现场证据收集工作,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取证调查,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对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行政执法工作正常开展的,公安机关要及时依法做出处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作为民事纠纷处理。在进行重大行政执法活动或专项执法活动中,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要制定工作预案,做好应急处臵准备。
通过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城管队员的纪律意识显著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热情服务,勇于奉献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二、依法行政,文明管理,努力建树崭新形象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队伍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改进执法作风,坚持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一是强化执法为民意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经常性探讨城市管理新方法,研究队伍建设新措施。如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牢固树立起亲民、爱民、为民意识,培养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二是实施城管亲民执法模式,即:先告知、先教育、先纠正,首次轻微违章者不予处罚,树立了亲民形象。同时在管理中变过去急风骤雨式突击管理为现在文明服务式的长效管理。在执法中,我局还明确要求每一个队员必须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为此,还特地设立了“委屈奖”,专门奖励受打骂、受侮辱、受委屈的队员。三是公开执法。做到行政执法“六个公开”。即身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职责公开、结果公开。四是狠抓安全工作。我局现有警用摩托*辆、皮卡车*辆、执法电动车*辆,为切实确保行车安全及规范管理,我局对所有机动车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同时明确*城区域以外用车必须经局主要领导的审批。在刚性制度的同时,我局每月还定期召开驾驶员安全生产会议,通报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五是强化协管人员管理。
1、加强岗前录用培训,对新录用协管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提高准入门槛,严把入口关,打牢队伍的基本素质;
2、强化人员职责,让协管员牢记协管员职责,在日常配合执法中,逐步掌握实际工作方式方法,签定岗位目标安全责任书;
3、开展思想教育,针对每个时期工作任务,随时开展思想教育,强化协管员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规范制度管理,认真落实内务检查、工作讲评、队列训练、安全检查等制度;六是强化监督机制。通过新闻媒体、设臵主题论坛等形式,认真做好执法公示,进一步增加执法透明度。主动邀请有关人士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坚决执行执法检查准入制、行政处罚备案制和首次不罚制,专门设臵督查室、举报箱和举报电话。2012年以来,我局未发生一起行政败诉和行政复议被变更、撤消或行政赔偿案件。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创建人民满意城管执法队伍 我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和谐执法为主线,以服务群众为目标,谱写了城管人执法为民的新篇章。一是排忧解难暧人心。关心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主动服务,帮助排忧解难,在我局蔚然成风。二是执法为民动人心。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设摊一直是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矛盾发生的集中原因。为此我局始终坚持“堵疏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在全县各街区设臵了多个便民疏导点。便民疏导点以其方便、惠民的自身优势受到了百姓的青睐,小贩的垂青。同时我*城管大队还不定期的对部分疏于监管的疏导点进行了清理整顿,加强日常管理和规范工作,切实巩固便民疏导点管理成果,目前我县投入运营的市场疏导点共计100多个,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成绩属于过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措施、更加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出一支“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人民满意”的城管队伍。
第三篇:城管局执法队伍思想建设工作心得体会
坚持文明执法,必须从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抓起,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改进执法作风上下功夫。根据当前执法队伍的实际,区城管局从三个方面入手强化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一是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因为执法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党员(骨干),要求党员对党的宗旨必须时刻铭记在心。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所以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没有谋取私利、欺压群众的特权。
二是强化执法为民的新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执法队伍是区政府的组成部分,和广大群众理应是鱼水关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和群众打交道,在执法过程中队员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执法为民是我们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宗旨,也是检查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所以必须做到忠于法律和忠于人民的统一,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统一,维护城市环境和善待群众的统一。维护城市环境、查处违章行为、保护人民的利益,是我们执法人员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在深化人性化执法,构建和谐城管;深化公正执法,构建法制城管;深化规范执法,构建责任城管;深化公开执法,构建透明城管;深化亲民执法,构建服务城管上狠下功夫。积极开展城管与民生、城管与人性化、城管与法制、城管与服务、城管与发展的大讨论。努力营造精神充实、作风务实、工作求实、干事扎实的城管执行文化氛围。
三是强化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胡总书记在6.25讲话中说全党同志要更加自觉的坚持求真务实精神……。目前我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还处于比较艰苦和落后状态,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面对执法过程中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可能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工作。但是,这不能作为任务完成不好的借口。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真心、动真情、说真话、使真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第四篇:创新社会管理打造首善之区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首善之区
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推进群众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新浦区委 新浦区人民政府
(2011年4月19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社会管理创新、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遗留积案化解、群体集访案件处理作为主抓手,出硬招子、下硬着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把为民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抓好社会管理的创新
社会管理是和谐社会的安全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提出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建设,像熟悉经济管理一样熟悉社会管理,以“创新社会管理,建设首善之区”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根本追求,以“大群工、大服务、大民生、大调解”为工作理念,按照“推行标准化受理终端,享受人性化亲情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好联系服务、宣传教育、组织引导等工作,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加强和完善新时期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首善之区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首善之区的实施意见》等6个纲领文件,制定了“群众工作联席会议、社情民意收集处理”等11项工作制度。
1二是组建区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服务中心。按照“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全区配合”和“群众诉求进中心、职能部门进中心、受理人员进中心”的工作原则,将区住建、民政、城管等22个部门的部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了区级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服务中心,下设两个部门和四个办事机构,两个部门即:区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部、区信访局;四个办事机构即: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投入100多万元,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增添了新的办公设施。并从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40余名中层骨干人员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
三是搭建区领导联系群众工作的服务平台。按照关注民
生、服务群众、共建和谐的目标追求,我们搭建了领导干部定期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三大工作平台。首先,每月开展一次开门接访活动。实行分别由区委书记带领公检法等部门针对涉法涉诉接访,区长带领政府职能部门接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带领党务、群团部门联合接访的制度。保证每周至少有一名区级领导接访。其次,每月开展一次带案下访活动。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带着案件、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深入基层,现场解决问题。再次,每季度开展一次上门回访活动。按照“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参与接访的各级领导对已经处理的问题进行上门回访,看处理意见是否得到落实,看上访群众是否满意,切实避免信访案件出现反复现象。
四是建立“四级”群众工作服务网络。在建立区社会管理和群众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相应设立镇(街道)群众工作站、村(社区)群众工作工作室、村(居)民小组群众工作信息员,在全区形成“四级一站式”群众工作网络。目前,新浦区群众
工作志愿者、调解信息员已达3060人。
二、把时效作为第一要求,着力抓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月份以来,我区发生了两起突发性事件,一起是太平村交通肇事事故,另一起是云台农场农友种苗公司锅炉安装过程中引发的安全事故,分别导致一人死亡。这两起事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在第一时间介入,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方面耐心做好受难家属的安抚工作,在责任尚未划清之前,分别由属地单位将赔偿款项及时支付到位。同时,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切实做好舆情控制工作。通过我们认真负责的工作,两起事件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没有对社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我们认为处臵好突发事件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和“四个第一”,“三个结合”,即冷热结合、软硬结合、宽严结合。“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人员到位、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处臵得当。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三、把成效作为第一目标,着力抓好遗留积案的化解
我们本着事要解决的原则,把一些久拖不决的积案作为今年稳定工作的主攻目标。如2009年的邱某在南城派出所调解时突发心脏病死亡案,其妻多次去京上访,并拒绝尸体火化长达15个月。今年3月9日,我们再次把此事提上议事日程,要求在一个月内化解完毕,工作组的同志不分黑白昼夜,全身心投入工作,提前10天妥善处理了此事。再有在化解南极北路拆迁户上访的积案中,我们安排区法院介入,在院长的一线指挥下,仅用了20天,就解决了长达两年之久的10户居民拆迁问题,停工近一年的南极北路恢复正常施工,可望在今年6月份实现全线通车。此外,在玉带河整治工作中,持续26年的18条船只搬迁难题,在3月底全部清理完毕,为下一步河滨景观改造扫除了障碍。
四、把沟通作为第一手段,着力抓好群体集访案件的处理 最为典型的就是浦南镇太平村,自2008年2月29日划到新浦区以后,多次去市政府上访,围堵市政府大门,集中反映村委会选举、土地补偿、集体资产管理等问题。今年元月11日,太平村村民因与东亚地产发生个人恩怨,再次发生大规模去市政府集体上访事件,影响极坏。为此,我们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由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两位同志牵头,带领工作组进驻太平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疏理调查。春节期间,又走访慰问了每户村民。我们的真情实意,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太平村集访“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3月14日,停工两年之久的东亚地产项目也正式复工。同时,积好做好敏感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主动与信访老户进行沟通,在国家、省、市两会期间,我区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受到市联席办的通报表扬。
以上是我区今年以来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市区权责的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矛盾的化解;三是从事基层社会管理人员相对不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注重“舆情导向”,实施诉求网络“绿色通道工程”。切实完善舆情民意汇集分析机制,设立书记、区长热线和纪检监察举报信箱、政民互动等舆论平台,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
达渠道,及时收集、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二是坚持“稳定为先”,实施矛盾化解“平安和谐工程”。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的前臵条件和必经程序,严格落实“谁决策、谁负责”的工作责任,推动各单位、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前切实把群众路线贯穿其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对全区的矛盾隐患,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确保问题隐患一个不漏、全部见底。对新发生的矛盾做到“第一地点发现、第一时间调处”,确保矛盾不激化、事态不扩大。对可能发生群体性集访的事件,实行全方位监控。
三是立足“以人为本”,实施重点人群“帮教关爱工程”。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社会化服务管理新途径,按照“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社区化管理”的要求,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四融入”创建活动,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安臵、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劳资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外来人员权益,推动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为第二故乡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探索实施社区矫正“4+1”监管模式,确定法治办主任、社区民警、社区(村)矫正工作者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四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推荐就业“三步曲”,促使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进一步减少社会对抗,增加社会和谐。
四是确保“盖边沉底”,实施社区工作“网格管理工程”。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各街道以主要交通路线、街巷道路为分界线,依托庭院、楼栋、巷道,按地缘型、单元型、单位型等划分类型,将每个社区划
分为5—8个网格。通过划小责任单元,选聘社区民生服务组长、调解信息员、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从源头上发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五是确立“群众观念”,实施群众工作“民生保障工程” 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等问题,切实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进一步维护好群众权益,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进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六是突出“观念先行”,实施精神面貌“刷新提振工程”。通过开展市容环境全民大整治、文体活动全民大开展、创先争优全民大讨论等活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向善向美,把广大干群的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集中到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使命上来。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按照市委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政治任务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为全市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
2012年02月02日10:0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推荐阅读更多
2012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开幕 达沃斯论坛闭幕:中国经济有着巨„ 世界温商大会在温召开 千余温商„ 世界温商大会召开 1300名代表从„
近年来,南坪街道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主题,突出“民生社区、文明社区、宜居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目标,以民生工程和城市管理为重点,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为出发点,以建设社区党建、群众自治与社区公共服务有机结合,“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综合治理结构为核心,积极探索社区“两委一室”新型管理模式,创新社区网络化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洁净之城、宜居之都、首善之区、民生之街”的街道品牌。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残疾人之家”、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建设和谐社区工作示范街道”、重庆市文明街道、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重庆市充分就业示范街道、重庆市市容整洁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在考核中被评为全区特优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观念更新,大力推行“民生党建”。社会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有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家、地区才可能凝聚起民心民气,社会才能够稳定和谐。“民生为本”是转型中国的“重庆突围”,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反映了民众最真实最迫切愿望的构想在重庆得以实现。近年来,南岸区率先提出了“民生党建”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围绕群众的冷暖和需求来做好党的建设工作,有益探索了民生工作和基层党建创新形式,也有效深化和挖掘了“民生重庆”的要义和内涵。作为南岸区政治经济的中心和最重要的街镇,南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为工作目标,优化服务质量,改善工作方法,创新机制体制,深化成果特色,对群众建立真感情,大力开展民生相关的党性实践活动,办理了一件又一件具体事,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支持拥护。街道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了巧手联盟、社区教育、中介服务、“高知”翻译、专业服务等五大为民服务平台,推动了社区产业扶贫、文化济困,探索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社区服务产业化之路。扎实开展了结穷亲、大下访、三项制度、三进三同及四个一等党内实践活动。街道、社区干部共计结穷亲171户,走访居民24525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09件。街道机关干部在长生桥镇乐天村承包7.2亩责任田种了一块老乡地;捐资4万余元帮助乐天村村民修筑了3公里的公路,为村办公室配置了2台空调,做了一件贴心事;建立“心连心特别困难专项救助资金”,筹集资金近百万元,用于帮扶辖区因病致贫、因贫缺医、因贫失学、老无所靠的困难群众;街道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撰写了一篇为民办事的真情文,以理论调研文章的形式认真分析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深入思考更好为民生服务的方法。
二、抓民生改善,着力抓好九件民生实事。我们党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三项重大任务每一项都很重要,都关系群众的安危冷暖,对任何一项都不能掉以轻心。但在街道社会管理层面,我们在实践中越来越自觉地把工作重点放在保民生上,同时也意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的根本,所有工作都应该围绕民生展开。因为无论是体现社会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发展阵痛,民生问题都是关键、核心、根本。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中,改善民生将是最绚丽的亮点。这些年来,我们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结合市区“民生十条”和自身实际情况,着力抓好九件民生实事。一是建立“心连心特别困难专项救助资金”,筹集资金近百万元,已发放救助70多万元,惠及4000多人,深受困难群众欢迎,被《人民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当前街道正致力于研究探索“心连心特别困难群体救助资金”长效运行机制,使专项救助资金不断扩大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并持续运行发展。二是打造微型企业孵化基地,将基地扩大到近5000平方米,吸引了80家微企入驻,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被评为重庆市“青年就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及“劳动创业基地”,接待了中央团委、中亚五国青年考察团等国内外人士参观访问。街道将把基地打造成全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微企孵化基地,使其成为缩差共富的平台,创业再就业最有效的载体,争创市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和首批科技型孵化器,力争两年后实现年总产值2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三是创建成为市级充分就业示范街道,动态消除了辖区“零就业家庭”。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416个,就业再就业575人,发放小额贷款634万元。四是新建2145平方米爱心市场并规范运行。五是探索老年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夕阳红老年会所。六是新建了两个社区公园。七是启动辖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八是新建和完善了10个社区文化室。九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达标。
三、抓机制建设,创新打造“两委一室”三平台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社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城市社会管理的广度、难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地加大,既有社区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南坪街道地处南岸区核心区域,更是人口密度大,结构复杂,不易监管,以前推行的社区“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无法承担日趋复杂和繁重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因此,大力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创新,建立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要求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对南坪街道具有重要意义。街道在响水路社区试点推行了“两委一室”三平台网格化管理新体制并在辖区所有社区推行。“两委一室”即: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自治建设及社区综治群众工作室。其中,党组织发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居委会侧重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并发挥专业化、职业化优势,推动促进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社区群众工作室成为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平台,立足七位一体大综治一体化运行格局,着力创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重点人群服务和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社会联动共创共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综合治理、平安建没、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两委一室”三平台网格化管理模式规范社区了职能,整合了服务资源,强化了责任落实,使党务、居民事务、公共服务工作得到细化和延伸,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不断完善,居民议事决策能力逐步增强,得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同志的高度赞扬。当前,街道下属社区将此模式运用于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各类投票选举登记站的设置等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抓作风转变,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人民好公仆”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强化全街干部职工融入基层、党员干部融入群众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街道成立以纪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督查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围绕街道全面工作全面开展督查,围绕目标考核任务重点开展督查,围绕人员管理经常开展督查,围绕群众反映问题着力开展督查,每月坚持考评通报并严格兑现奖惩。同时针对机关、社区部分干部中存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业务水平不深、工作态度不勤、办事效率不高等现象,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剖析评议、理论考试、综合测评四个环节的作风建设学教活动,要求街道每一位干部职工撰写一篇深刻的自我剖析材料,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进行一次理论考试,组织一次民意测评,完成一次彻底整改,写一篇为民办事的真情文,通过最终考核,辞退城管人员5名,待岗限期整改4名,机关干部待岗整改2名,在街道上下引起强烈反响。5月,区委林彬副书记一行对我们开展此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抓环境治理,成功创建全市第一个市容环境整洁示范街道。创新社会管理要从“城市细胞”抓起。街道以“五个重庆”建设为统揽,以关注民生为导向,举全街之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居住区环境整治活动。重点整治了后堡社区、正街社区、南路社区、东路新华小区等老旧居住区,为45条背街、33个居民楼栋清扫卫生死角、清运暴露垃圾,整治房屋立面52万平方米,制作安装雨棚15000米,修补及新铺设人行道43850平方米,修缮各类井盖93个,清掏化粪池303个,整修下水管网4850米,新建星级公厕一座,维护翻新公厕垃圾站5座,制作便民张贴栏120块,添设便民座椅310把和晾衣架220个,添置文体设施20余处,修建社区公园2个共28000平方米,补栽苗木11500平方米,种植大树2000余棵等,圆满完成“净化、绿化、黑化、靓化、人性化”的工作目标,使辖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舒适靓丽,堪为典范。同时对散居民楼栋实行规范化自治式物业管理,催生了以“民生导航,建管并重,洁净宜居,和谐融洽”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模式,市委薄书记到后堡视察后,非常满意,命名为“后堡模式”,向全市发出号召要打造100个后堡。此次居住区环境整治共投入1.1亿余元,使老旧居住区的老房子增值了近十个亿,让辖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极大改善了辖区的软环境,打造出“洁净之城、靓丽之都、首善之区”的宜居街道形象,融洽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综合整治后的社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让居民长期共享“五个重庆”建设成果,全面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大发展,在辖区取得“夯基础,顺民心。促和谐,睦民意。美环境,促民富。作示范、壮民气”的显著成效。2011年,被授予全市首个“市容整洁示范街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