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研究
编者按: 在近期结束的2009年度全省统计科研中标课题成果验收活动中,各市统计局的整体研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提高,在如何构建统计指标体系来度量和测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研究方面新意迭出、富有创见,省局科研所特别刊发年度中标课题验收中两项优秀的科研成果,向大家推介。这两项课题分别是许昌市统计局承担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济源市统计局承担的“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研究”。
济源市统计局课题组
摘要: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建立新的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了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济源市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城乡融合度高,构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方法,对于加快济源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中原城市群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构建一套用以反映在达到城乡一体化状态下,城市和乡村各种因素关系特征的监测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定量测度。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标的分值,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济源市各乡镇进行聚类分析。依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济源市各乡镇、各个指标进行重点管理,引导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本课题主要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城乡一体化内涵和构建原则两个方面概述了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依据;第二部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在此基础上,对济源市各乡镇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第三部分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从整体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提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利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进行研究,是课题主要创新点。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系统聚类分析法;
战略选择;动态监测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要实现目标,科学地分析和反映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选择合理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无疑需要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城乡一体化进行量化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臵,有助于正确评价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成效,为政府适时决策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2003年,济源市就已提出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济源市作为省七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的综合实力近年来不断跃上新台阶,2008年GDP达到288.3亿元,人均已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08亿元,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76元,城镇化率达47.57%,济源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建立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方法,对于加快济源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言
城乡一体化思想,早在20世纪已经存在(景普秋等,2003)。城乡一体化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内涵、目标、意义、动力机制、实现途径、规划模式等方面的定性探讨上(邹军等,1997;甄峰,1998;洪银兴等,2003;石忆邵,2003;吴伟年,2002;张果等,2006;朱磊,2002),从定量上进行分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国期刊网的统计显示,1994—2008年5月1日间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论文不过lO余篇,动态监测体系研究更少。杨荣南(1997)、顾益康(2004)等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及框架,但未进行实证分析;李同升、库向阳(2000),徐颂、黄伟雄(2002),徐明华、白小虎(2005),白永秀、岳利萍(2005),王力、汪海霞(2006),刘新峰、焦黎(2007)等学者仅以几个关键指标作为判断城乡一体化的依据,未必过于简单,难以刻画城乡一体化的复杂内涵;张淑敏、刘辉、任建兰(2004)和任平、周介铭、张果(2006)等学者构建了的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量化评价方面的新尝试。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计量评价问
第二篇: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济源市2003年提出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到现在实现程度如何,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为科学评价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济源市统计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定了《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根据该体系,该市统计局利用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18个省辖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67%,居全省第二位,主要指标在全省呈现“三个率先”、“三个领先”、“三个前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的济源城乡,处处生机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依山傍水、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城镇,到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农村;从企业密集、功能集约的产业集聚区,到规模生产、特色鲜明的农业示范区,城乡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融为一体,产业布局与区域功能相互衔接,农村与城市二元鸿沟逐渐弥合。许多人由衷地感叹:济源的城市与农村,已经融为发展的共同体!
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8年,济源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有数据为证:到2008年年底,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67%,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郑州市。其中,城乡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85。89%,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程度为53。61%,社会事业实现程度为61。61%,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82。62%,环境质量方面实现程度42。45%。济源市还在全省率先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城乡居民每 百户拥有电脑量均居全省前四位。
济源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确立了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思路,保证了城乡一体化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
自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我市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来抓,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逐步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思路,以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四个加快”(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加快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加快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向农村发展)为途径,以体制 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全域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发展。济源市把1931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确定了“1133”城乡发展战略。
按照县域经济的理念规划小城镇建设。为激活镇(街道)发展活力,促进镇(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济源市确立了“放权强镇”的总体思路,以拉大框架为重点,通过完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社会事业,增强服务功能,建设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区。
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规划农村建设。对全市527个村(居),济源市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进行统筹规划,宜迁则迁,宜并则并,宜改则改,因村施策,分类实施。
到2009年年底,济源市中心城市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已由2005年的24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49。01%,居全省第三位,基本形成粗具规模、布 局合理、特色各异的小城
镇体系,全市11个建制镇,小城镇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1。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7。3万人。克井、承留、轵城等镇人口超过5万,逐步向小城市发展。济源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以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城乡全覆盖,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在城乡一体化的“牵引力”作用下,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正在我市无声地进行,城市和农村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近年,济源市屡屡出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深化户籍、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着力突破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2008年,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暂行办法》。此办法与我市已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市全民社会养老制度框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全覆盖。
二是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消除劳动就业歧视观念,切实消除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等不合理现象。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所有企业和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四是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做到了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提高大病补助标准,完善了城乡重大疾病救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一体化。五是整合劳动就业培训资源,形成了统一管理的劳动就业培训网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
近几年,济源市还投入大量的财政支农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的步伐,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自然村通自来水率为89.92%,居全省第一位。农村垃圾处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生活环境,在质量、内涵上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形成网络,全市每天开通城乡公交车辆412台,公交车通村率达到98.1%,百姓出行更方便。济源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注重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城市化的理念建设农村,以市民化的理念塑造农民,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发展能力和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农村的面貌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范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安一语中的:“城乡一体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近年,济源市强力实施以村村有标准化卫生所、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信息网点、便民超市、敬老养老场所为重点的“五有”工程建设,配套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统计表明,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7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2。24∶1,低于全省0。7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34。1台,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28,实现程度达到91。4%,居全省第三位。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大投入是硬道理。从2004年开始,济源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2008年的投入为3亿元,2009年达3。9亿元,今年投资预算达到4。5亿元,全市近38万农村人口人均1000元以上。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部分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一部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发挥了越来越好的拉动内需作用。“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济源市长赵素萍说。2004年以来,济源市连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市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快上项目。2007年把项目建设和环境、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开展“赛发展、赛环境、赛文化、赛创新”的企业“四赛”活动,有效地促进工业企业扩总量、上规模、抓创新、上台阶。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济源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方法,以持续不断的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竞赛机制等手段,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工农城乡互动,各方面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
突出全民增收,扎实推进“3581”农民增收创富计划。2008年开始,济源市以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8000元、1万元为台阶,将全市527个村(居)分为5个档次,大力开展创富竞赛活动,鼓励镇(街道)与镇(街道)、村(居)与村(居)开展结对竞赛活动。2009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新增4个,达到16个;超8000元的村新增26个,达到79个;超5000元的村新增19个,达到316个;3000元以下的村比上年减少26个,仅剩20个。
好中差兼顾,大力实施百村富民工程。2007年,我市选择138个村(居),确定104个市直、省直单位分包,开展为期3年的百村富民工程。
到去年年底,基本达到了村村通广播、村村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村有便民超市、村村有网络信息终端的目标,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齐全、经济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环境整洁优美。2010年,我市重新选择138个村,启动第二批百村富民工程建设。
变农闲为农忙,持续开展“3+1”工作。从2005年开始,济源市充分利用冬春农闲的大好时机,变冬闲为冬忙,连续5年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三项工程”。2007年又增加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通过连续几年开展“3+1”工作,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做大亮点带全局,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为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济源市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山区、平原共确定4个区域,计划利用1至2年的时间,初步形成4个功能完善、社村一体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将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推进,形成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新农村建设与新型社区培育,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济源市还先后实施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新老典型村结对竞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第三篇:十堰市城乡一体化的调查与评估体系研究
城乡一体化调查与评估体系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束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但是从学术界看,由于统筹城乡研究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查和定量化手段对城乡统筹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并获取系统、全面的信息,以便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具体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起正式启动的全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是统计系统进行城乡一体化调查的重要尝试,也是城乡一体化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统一的抽样方法和程序,从全国4亿多城镇和农村家庭中抽取住户,对其按照统一的指标和要求,进行抽样调查,至今,已开展了三年。本文从十堰市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实际出发,就其调查方法、数据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不断完善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与评估体系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一、十堰市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与评估体系历史及现状
(一)历史沿革 在调查体系建设上,城乡住户调查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适应当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宏观大背景,国家统计局将住户调查分为城镇住户和农村住户两类,采取两套体系分别进行统计。
按照这一体系构建原则,1981年,按照省统计局要求,十堰市成立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负责开展十堰市抽样调查工作,为省属市代管单位。原郧阳地区所辖竹山县作为省定调查县,成立了县城调队,开展城市住户调查,其余县市则在随后的两年时间相继成立城调队并开展工作。1933年地市合并后为一个市级调查队和6个县级调查队。按照抽样方法,1985年第四季度开始抽选十堰市城区50户城市居民家庭记账调查,1997年扩充到100户,各县则抽取100户进行调查,其中竹山县调查结果在满足地方使用的同时,也作为基础数据参加全省汇总定案。城市住户调查对象为居住在本地的全部居民(包括户口在本地的非农业居民和农业居民、户口在外地的非农业居民和农业居民)。样本采用随机等距抽样方法抽选,三年轮换一次。每年要进行三分之一的换户工作,以确保样本数据质量的准确。规定必须对调查户进行访户辅导,对文化基础差的记帐户应进行重点辅导,保证记帐清楚及不重不漏。
1985年,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关于在全省各县(市)普遍开展农村社会经济抽样调查工作的决定,组建了十堰市农村抽样调查队和原郧阳地区抽样调查队,主要职责是协助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加强对所辖县(市)工作领导,为省属市代管单位。原郧阳地区所辖县市也成立了农调队开展农村住户调查。1993年地市合并后为一个市级调查队和6个县级调查队。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调查方案,按照多阶段随机取点、对称等距抽样方法,每个县市抽取100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五年轮换一次,其中房县、郧县作为全省33个国家调查县,其国家点调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参加全省汇总,其余县市调查数据则主要满足地方使用。资料搜集采取日记帐和一次性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调查户记帐工作的指导由辅助调查员负责,每10户记帐户配备一各辅助调查员。一次性调查由县(市)专业调查队员在辅助调查员的协助下完成。
在数据管理上,由于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相应的城调队和农调队,因此采用层层汇总和分级审核,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为超级汇总,分级审核;在数据评估使用上则实行数据下管一级,即省城调队和农调队作为省统计局委托管理机构,负责全省城调和农调工作,各县市区上报的城市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在经过市级调查队审核后,由市级调查队经市统计局同意后上报省城调队和省农调队审核反馈后,方可作为法定数据对外公布使用。
(二)发展现状
这种城市住户、农村住户分开统计的方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十堰市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状况,较好地满足了统计核算和各级政府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各种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城乡分离的住户调查模式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一是由于人员在城乡之间的大量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家庭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底,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接近50万人,占当时农村人口的42%,而且大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其生活已基本城市化,按传统的户籍方法区分城乡界限分别调查,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状况。二是由于两类调查使用不同的统计项目和指标,不能有效对接,调查数据难以描述全体居民生活状况和城乡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在反映居民收入的指标上,城市住户调查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而农村住户调查采用纯收入概念,两个指标在计算口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三是由于必须建立两支队伍、两套体系分别开展调查,加大了统计调查工作的成本,不利于统计资源整合和工作效率提高。以十堰市为例,虽然还包括物价指数、贫困监测、农产品产量等抽样调查工作,但从人员配备上看,全市城调队和农调队人员人员总数超过50人,在全市统计系统人员所占比例与负担的工作明显不成正比,人员使用效率低。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2012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启动了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下发了《关于印发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国统字[2012]22号)文件,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也随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分市县住户调查工作的通知》(鄂调字[2012]19号)文件。根据这些文件精神,十堰市统计局还根据省局要求,成立了城乡一体化住户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审核、上报地方调查县的住户调查资料;同时,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由国家统计局十堰调查队负责城区和郧阳区、房县的住户调查资料。抽样方法按照国家统计局方案采用两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PPS方法)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抽选样本,在全市共抽取67个社区767个家庭开展住户调查。其中,在丹江、郧西、竹山、竹溪等四个地方调查县按照国家调查方案,抽选了32个乡镇、416个城乡住户开展家庭生活日记账工作;郧阳区、房县则分别抽选了102、106户城乡住户开展家庭生活日记账。在日常调查上聘请熟悉住户基本情况的村文书和社区统计人员作为辅调员,负责辖区内记账户的记账情况检查和指导和账本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十堰市城区城乡住户调查则按照国家统计局下发的文件要求,由国家统计局十堰调查队直接负责。市统计局城乡一体化住户办公室审核以后,再会同国家统计局十堰调查队收集的城区、郧阳区、房县的调查数据,分别上报省统计局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在数据管理上,目前十堰市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以国家统计局十堰调查队为主,各县市区接受业务其指导,其中房县、郧阳区作为国家抽中县,成立了国家统计局房县调查队和国家统计局郧阳区调查队,为省调查总队垂直管理,其余8个县市区住户调查工作则由县(区)统计局负责。在数据评估使用上,市州数据由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共同审核反馈认定,县市区由国家统计局十堰调查队负责审核反馈后对外公开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按照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要求,十堰市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运行近三年以来,达到了网点能够稳定运行,原始数据真实可靠的工作目标。各县市区特别是地方调查县也克服工作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工作。例如竹山县在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中,一是根据全县城乡一体化调查涉及的农村住户80户、城镇住户20户,样本分布区域涵盖全县10个乡镇,2个城乡结合部(居委会)的情况,通过落实入户问卷调查、调查表审核录入、上报样本资料等工作认真开展实施;二是大力开展调查业务培训和访户。他们在调查业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筹措资金,首先满足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需要,着力开展了对调查记账户和辅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使记账户和辅调员能尽快掌握记账的方法和要领,确保一体化调查工作顺利运行。在开展调查工作的过程中,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调查户家庭基本情况和记账质量,业务人员还经常深入到农村和城镇居民家中,开展工作调研和访户,现场进行业务指导,及时纠正记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记账户反映的情况给予回应,增强了与调查户工作交流和理解,提升了调查户工作热情和配合程度,为城乡一体化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管理和考核。该县根据实际,结合县情,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并下发了《竹山县城乡住户调查记账户和辅调员考核管理办法》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对工作进展和完成质量实时进行记载考评,年底与调查户记账补贴兑现挂钩,对平时配合程度高,记账质量好的记账户和辅调员,按一定比例评选优秀,给予通报表扬和一定的物资奖励,极大的调动了记账户的工作热情和配合程度。此外,其他县市区在城乡住户调查中,也都积极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为全市顺利完成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工作。
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作体制上的种种原因,十堰市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1、调查经费不足,严重影响调查户配合程度下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调查人员、记账户的合作意愿,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调查工作所需经费明显不足,影响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一是辅助调查员工资过低。以4个地方调查县情况看,丹江口市聘请辅调员月工资为100元、郧西县为40元、竹山县为100元、竹溪县为300元,与现行的工资标准相比,相差甚远,调查补贴与付出不成比例;二是记帐户补贴过低。每户每月仅30元,一年的调查补贴只相当于务工人员两到三天的工资,这种补贴标准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查工作,辅助调查员借故辞职、记账户不愿记账现象时有发生,配合协作程度也在明显下降,使组织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调查工作要依靠政府行为来完成。
2、记账户文化程度低,影响调查数据质量。随着经济发展,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留守老人和儿童成了主要的调查对象,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难以胜任记账工作,在农村找到合适的记账户难度越来越大。在城镇,有文化的“工薪阶层”不愿为有限的记账补贴而耗时劳神,把时间用在繁琐的记账上,因而大多数记账户的文化层次偏低,直接影响记账质量。
3、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不稳定,影响记账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因素促使人员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住户中途出去打工、城镇住户搬迁、因故或因事长期外出等情况时常发生,影响了记账工作的持续性,使调查样本难以维持稳定。目前的调查方案对换户比例做了严格的限制,中途不得随意换户,使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无法保证。辅助调查员要填报各种报表,较以往的调查指标要繁杂,加大了填报的难度,调查工作量大,他们不是专职统计,大多数为村(社区)干部,而且是身兼数职,工作繁杂。为保证调查数据质量,对不能胜任调查工作的辅助调查员只能进行更换,调查员对住户记账工作不能及时进行指导,对住户记账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直接影响了住户记账的质量。
4、督导力度不够,记账规范程度不高。通过对几个月住户记账情况的检查发现,部分辅助调查员不能定期对记账户的记账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督促、指导、核实住户的记账情况,致使部分记账户漏记、错记的现象时有发生,记账不够规范。
5、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各级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决策的需要。如目前调查程序还无法使用样本数据直接计算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大指标等等,不能反映全体居民消费状况和结构。
三、对完善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体系的几点建议
1、增加调查经费,提高调查补贴。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以弥补部门专项资金的不足,保证住户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的记账补贴,以稳定辅助调查员队伍,让他们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激发他们的记账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常走访记帐户,关心调查户的生产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在记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争取得到记账户的理解和支持。
2、加强辅助调查员的业务培训,对调查户进行业务指导。针对辅助调查员调查业务不熟练的薄弱环节,要多方式、多渠道以集中培训,集中授课的形式讲解城乡一体化调查的意义、方法、数据收集、指标编码、入户调查的方法等,使各辅助调查员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记账过程中,经常下社区,监督指导各辅助调查员工作。同时开展辅助调查员经验交流会,交流各自开展工作的好方法和技巧等。
3、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根据辅助调查员的工作职责,制定《辅助调查员管理办法》,对辅助调查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到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认真负责且配合程度好的辅助调查员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在访户时,采用赠送小礼品等方式,会起到增进感情、促进沟通的积极效果,尽最大努力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和“一封信”等形式,提高辅助调查员和居民调查户对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了解住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推进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改进抽户方法,做必要的换户,对记帐户进行调整。对确实不能参与和拒绝记账的调查户,达不到记帐质量要求的,如帐本情况严重不实,反复做工作没有明显改进的个别调查户,要进行适时调整,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调查户,确保记帐户的代表性与真实性,提高记帐质量。
5、加大分析和反馈力度,让记账简单化,确保调查数据质量。严格把好原始数据的审核、录入、汇总关,详细记录各调查户在记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电话沟通或书面反馈的形式将其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讲解说明,要求改正。同时要做好调查数据的审核与评估工作,做好新、老口径的数据衔接工作,对主要报表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收支增幅变动异常较大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评估找出原因,对与趋势相悖的指标要认真进行回访核实,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此来提高记账质量。
第四篇: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李 晓 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摘 要]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
度能否充分和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成为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而实现三项医保
制度整合衔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努力保
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
化;确定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贴机制。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284(2012)06 -0143 -04 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家“十一五”
时期的锐意改革,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的 医疗保障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低水
平、广覆盖”的保障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毕竟才走过十几年的历程,还存在诸 多问题,特别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分设、管理不统一、资源碎片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道德风险、过度医 疗等问题,不仅给推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障 碍,也不利于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即由“人 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产生了强烈的诉求。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加快城乡统 筹步伐,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制度、积极探索覆盖城镇 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多层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 系,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目前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 整合和衔接,最终实现“公民平等享有健康权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 1. 相关理论基础
(1)公平理论。公平指人们在处理利益与问题时,要
符合常理,能被大家所接受,换言之,也就是不仅要考虑 个人利益,也要关注他人利益。卫生领域的公平性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健康的权利,医疗卫生资源 的分配应以需求为导向,而不是由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 者收入水平来决定。随着我国对卫生公平认识的不断深 入,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为 进一步提高卫生制度公平性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基础。(2)正义理论。关于正义理论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 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在 1971 年出版的《正义 论》,约翰·罗尔斯的观点一经问世便得到西方主流社会 的普遍认同并获得很大反响。他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源再 分配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提高处于劣势地位人群的利益,这种分配方式便是有效 的、正义和公平的。也就是说,在分配权利和义务时,一 定要关注弱势人群的利益,因为只有在提高了弱势人群 利益前提下的不平等分配才是公平和正义的。2.相关概念界定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 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建立是为弥补参保居民因疾病而 导致的损失
。它主要采取政府补助、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等形式,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花钱看 病后,由相关部门按照政策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差别是基 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社会公平和正义,最终目的 是保障居民享有平等的卫生服务,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的出发点是经济利益,它的目的是保障投保人的权益。
(2)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
实质是打破并彻底改变城乡分割局面,逐步消除城乡医 疗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建立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筹资与 补偿水平的巨大差别。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自从 1998 年国家出台《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的决定》到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三种卫生保 险体制。第一种是 1998 年为城镇就业人口建立的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UEBMI)。第二种是 2003 年为农民设 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NCMS)。第三种是国 务院于 2007 年在 79 座城市启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URBMI)试点,其主要对象为没有正式工作的城镇居 民,特别是一老一小。此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当今 中国医疗卫生筹资的基础。关注和改善社会公平一直以 来都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方向,卫生领域也不例外,卫生资 源的分配是否公平,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在经济、社会诸方 面收益的平等性。令人兴奋的是,在实现社会转型的关 键时期,国家越来越重视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 医疗保障工作,努力改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2009 年新医改方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理念上的创 新,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建成全面 [1]涵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制度”的方针。2010 年中央一 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努力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 政策衔接。“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攻 坚时期,我国“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15 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地区间 卫生服务供给差异明显缩小。在这个总目标下,“十二 五”期间卫生工作的要点之一就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 置,逐步提高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 从制度层面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筹资格局,参保面 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 2011 年为止,有 4. 29 亿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有8. 34 亿人参加了新农合,全国人口总参保率达 到 90%以上。
三、我国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分析
我国长期的二元观念和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
异和地区差异,使现有城乡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在 公平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分设,使参保人员只能按照每个人的户口参加相应的医疗保障 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户籍观念,不利于实现 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正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制 度的二元性。如果按照户籍设计医疗保障制度,非农业 户口居民只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农业户口居民只能参加新农合,而农民和市 民在筹资、补偿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新农合筹 资水平还不足职工医保筹资水平的 1/13。二是管理的二 元性。目前,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和 经办,导致很难有效、准确地评价各项制度运行的绩效,同时提高了制度间的转化和衔接成本。主要表现有: 一 是重复参保。参保居民,尤其是大量农村企业员工、农民 工、被征地农民、在城市上学户口在老家农村的学生等,这些人群的重复参保现象非常严重。二是重复补贴。数 据显示,重复参保的比例约占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 10% 左右,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三是重复建设。重复建 立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不仅导致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和 成本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下降 [2]。
2.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
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快,流动就业人员比 例不断上升。2009 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
为 1. 8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 13. 5%),其中农民工为 1.49
亿人
[3]
。虽然劳动力流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利
于缩小城乡差距,但因城乡之间在保障制度和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流动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一直没 有很好解决。于 2010 年 7 月实行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 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一些问题,但还不是很完善。因此,目前非常有必要探索 一种合理有效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机制,一方面是 为了促进公平和正义,另一方面也是为满足现实的需要。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动,跨统筹区就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现有制度已不能适应这种新需要。因此,当前的新医改 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关注并解决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关系 转移接续的问题。
3.不利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筹资机
制不稳定,难以实现基金长期平衡。首先,尽管目前的筹 资水平在逐年提高,但筹资机制不稳定、不科学,随意性 较强,筹资渠道狭窄;其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筹 资主体,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再次,统筹层次偏低,从理论上讲,医疗保障统筹层次越高,抗风险能力就越 强。但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普遍偏 低,成为筹资机制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当然,我国
目前医保基金结余情况还是可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 是城市化过程吸引了大量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以外的第 二和第三产业;二是参保人员的年龄构成在不断改善,也 就是说缴费人员增加,报销人员相对减少。二是补偿机 制不合理。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推行的是“门诊 小额报销、住院大病统筹”的办法,门诊报销的范围和比 例不高。理论上,医疗保险的偿付水平高,群众受益就 大,反之则小,门诊偿付水平要高于住院报销水平。数据 显示,提高门诊报销比例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居民的 医疗负担,比如补偿住院费用的 50%,居民医疗负担降低 15%;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同时补偿 55%,则居民医疗负 担下降 40%。
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城镇居民医保、职
工医保、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组成,也就是“3 +1”模式。今 后的主要发展取向是从“3 +1”模式过渡到“2 +1”模式,再过渡到“1 +1”模式。其中,“2 +1”模式的含义是指城 乡居民医保 + 职工医保 + 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医保是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之后的医 疗保险制度。“2 +1”模式的含义是有工作单位的劳动者 必须强制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其他人则参加城乡居民医 疗保险。“1 +1”模式是指全民医疗保险 + 医疗救助,这 一模式的含义是所有社会成员统一参加一种社会医疗保 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作为补充。现阶段首先需要整合 的是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这两个社会医疗保险 制度的性质基本相同,将两者整合不仅符合社会医疗保 障制度的发展方向,而且有利于降低制度运行和管理成 本。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统筹涉及三个方面,即 制度、管理与经办服务 [5]
。统一经办服务有利于降低制
度运行和管理成本,统一管理有利于制度的衔接,统一制 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条 件等方面的不同,全国各地在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 度统一的道路上措施不
一、已经探索出几种不同的模式: 一是实行制度统一。即统一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 一种统一经办和管理的结构分层体系,分为多种缴费标 准和报销标准,参保居民可自愿选择。广东省的珠海、佛 山、湛江,江苏镇江,福建厦门等地区都采用这种形式。二是制度分割,管理统一。即依旧保留城镇职工医疗保 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项制度,将新农合从卫 生部门管理剥离出来,划归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从而实现 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上的统一。典型城市主要有惠州、揭 阳、无锡和乐山等。三是制度分割,经办统一。即依旧保 留三项制度并存,仍然维持原来的管理体制,但统一经办 资源,实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的一体化管理。典型城市 有江苏兴化市。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目前城乡居民医疗 保障制度统一进程表现为梯度发展模式,但它的最终目 标是相同的,也就是保障居民平等享有医疗服务和拥有 健康的权利。
一个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离不开制度 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优 先发展城市的道路导致城乡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十分不 均衡,因此,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实现只能是 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一是纵向上要按 照步骤有序进行: 依次实现经办服务统一 ———管理部门 统一———一个制度内部标准统一———制度整体统一。二 是横向上要兼顾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经济能力。城乡医 疗保险制度的统一在全国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理论上,城乡收入差距越小,实现城乡医保制度统一的 水平就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实现城乡医保制度统一 的阻力和障碍越大。基于此,在具体运行中,首先,对于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率较高,城乡收入差距小,已具备 了必要的条件和能力,可以实施全面统一的制度,真正实 现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其次,对于中等发达地区,可以 实施“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形式。同时,必须大力发展 当地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实现城乡医保制度无缝 衔接。另外,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近期应着眼于实现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并保证各项制度 的协调。
五、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 化的对策
1.可行性分析。总体来看,学术界和决策层大都认 识到了二元医疗保障体制所造成的制度公平与正义的缺 失,在此基础上就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 问题形成了共识。同时,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 体化也已经具备了可行性。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统 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和关注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 问题,奠定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政治 基础;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 提高,奠定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经济 基础;各种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不断 完善,奠定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制度 基础;广大居民对于医疗保障公平性和正义的强烈诉求,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 基础;理论界提出了多种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如二元经 济发展理论、非平衡增长的理论,为促进统筹城乡基本医 疗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2.对策及建议。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于医疗保障
制度来说,它的首要目的就是向不同区域间、城乡间居民 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更进一步说,我国基本医疗保 障制度的定位就是要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管
理、支付和筹资等方面的一体化,从而促进医疗卫生的公平性。
(1)强化城乡一化化观念,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 运行环境。一是打破户籍限制,城乡居民医保统一运作。政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的观念,平等对待城市和农村居 民。在“十二五”期间,应充分把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 革、颁布《社会保险法》的机遇,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性文 件,确定统一管理的原则和内容。二是继续完善社会医 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医疗 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药 物制度,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健全社会医疗 保障诚信体系。
(2)保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医保关系的
转移接续。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 乡居民流动越来越频繁,随之带来一系列异地就医和基 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方面的问题
[6]
。一是进一步完善异
地就医。当前,我国医保基金主要为市级或县级统筹管 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再加上中央对社会医疗保险 制度的规定都只是原则性的,结果导致各地区灵活地制 定政策,造成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服务标准、项目收费和 负担比例等均存在显著不同,从而加大了异地就医结算 的难度。建议“十二五”期间完善地区之间异地协作机 制,建立省级和全国异地就医服务平台,将异地就医结算 作为提升医疗保险服务的重点。二是进一步完善医保关 系转移办法。探索各种医保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使参 保人员在发生跨地区或跨制度转移后,还能够与原有的 制度有效衔接,特别要解决如何计算居民医疗保险与职 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以及如何补偿参保人迁入地的医 保基金等问题。此外,还要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自由选 择医疗保险险种的现实要求,比如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 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保或新农合的有效对接等。(3)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化。一是整合 经办资源。在城乡统筹的大趋势下,整合医疗保险经办 资源可以避免部门间推卸责任、医疗保障规划的短视行 为。针对当前还没有具备制度完全统一能力的地区,可 以考虑采用在完全统一制度之前,先把居民医疗保险和 新农合的经办业务合二为一,实现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 合的经办一体化。另外,要积极完善覆盖范围广、速度 快、效率高的计算机系统,全面提升医疗保险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7]
。二是强化管理体制统一。我国要进一步加强
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尽量减少制度管理及运行成本,促进医保制度在城乡间、地区间、险种间的统筹安排和协 调推进。
(4)合理确定补偿机制,强化政府筹资主体地位。一 是完善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首先,进一步强化政府提 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地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本次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划为公共产品,因此,强化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供 给是其应有之义。近几年,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和老 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问题,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要以世界一些国家卫生投入为参照标准,进一步提高卫生投入在 GDP 中的比重,强化政府的筹资 主体地位。其次,探索居民跨自动续保模式,完善鼓 励居民连续参保的机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 合理提高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实现筹资形式的多元化,进 一步推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另外,进一步提高统筹 层次。“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探索城乡医保制度统筹路
径,全面实现地(市)级统筹,探索实施省级统筹,最终实 现全国统筹的终极目标。二是合理确定补偿机制,合理 确定医疗保险的偿付标准。从世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 公民健康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医疗保险的偿付标准大 多数都从补偿疾病支出发展到保健预防层次。所以,建 议在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仍旧以“保大病”为 主的补偿机制的基础上,逐步从保大病向兼顾小病过渡,提高参保人员的门诊偿付比例和受益水平。[参 考 文 献]
[1] 王保真,等.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质及发展趋势[J]. 中 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8): 32 -35.
[2] 王东进. 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步骤[J]. 中 国劳动保障,2008,(8): 16 -18. [3] 何文炯.“十二五”医疗保障: 更加公平更为有效[J]. 中国 医疗保险,2011,(1): 11 -13.
[4] 梁金刚.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 中国医疗保 险,2011,(2): 45 -50.
[5] 仇雨临. 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发展研究[J]. 科技与社会,2011,(4): 75 - 87.
[6] 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2008: 193.
[7] 陈建胜. 由“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J]. 浙江社会科 学,2011,(1): 141 -147.
第五篇: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和新趋势,有必要在理论上、制度的创新上、政策的制定上加强研究,以保证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康稳定地推进。现将理论界有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目标及其内涵要求
1、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尊重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布局,促进城乡生产发展有机互补、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现代文明广泛扩展,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过程。①
2、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近期目标就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体化步伐。长期目标是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略,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多予少取,努力使城乡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②
3、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要求
(1)从内涵上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乡资源高效地综合利用;二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三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四是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2)在内容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两个方面的核心目标。其中,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涵是城市(镇)与乡村在产出效益上趋一致,重点是促进城乡经济要素(包括组织、资源、市场、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的多维传播和融合。实现途径包括: 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城乡经济联系和优化城乡经济布局四个方面。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则是城市(镇)与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趋于一致,重点是城乡居民具有同等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会。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公平发展、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 几个方面。③
二、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模式
1、城阳的新城市主义模式(1)城乡建设一体化。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从打破城乡界限入手,全面统筹全区城乡规划体系,以旧村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将全区230个社区村庄整合为46个居住团组,城市化率达到66%。
(2)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城阳区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千户扶贫工程等涉及民生方面的56项工程,使全区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城乡经济一体化。城阳区构筑起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特别是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一村一策”策略,加快了社区集体增收的步伐,实现了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城乡统筹的成都实验
(1)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目前工业集中度达65%。
(2)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3%。(3)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涉县的大城区模式
(1)河北省涉县把原来分立的“四镇两厂”建设整合为城乡统筹的大城区,将主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8169平方公里扩大到81142平方公里,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区功能。
(2)加强产业集聚和就业吸纳能力。涉县围绕大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在大力发挥原有工业优势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建成了太行商贸城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温州步行街和建材、干果、农机等14个大型专业市场,吸引了大量涉县本地农村劳动力。
4、诸城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模式
(1)优化空间布局,将农民纳入了“2公里服务圈”。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庄有发展潜力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中心村和社区服务范围。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 1500个农户左右。
(2)开展“一揽子”服务,近距离服务农民。社区服务中心一般设医疗卫生、社区警务、社会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等几个服务站和1个办事服务厅。同时,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部门和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便民食堂、农资超市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诸城市通过打造“2公里服务圈”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开创了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模式,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效益,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④
三、城乡一体化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在实行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加深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各种条例、政策、法规甚至是法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格局。由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所构成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造成了城市偏向的城乡交易制度,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以及政治权利的安排等一系列关系都被扭曲了。特别是户籍制度强化了几十年的城乡隔离。
2、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城乡差距也十分显著。长期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明显向城市居民倾斜,城市的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对于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相当有限,主要由农民或地方政府负担。
3、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首先,几乎所有生产要素都想进入城市而不愿进入农村,形成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造成城市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多,而农村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匮乏。其次,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转相比,农村资金、土地等物质要素向城镇流转得更多,城乡之间物质要素的流动与人的流动不相协调。
4、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中国农地分配平均化、流转难和农业兼业化的特征阻碍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从而延缓了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和产业化进程;而小规模、细碎化的农地经营方式又成为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重大障碍,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处于严重的分散、独立状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难以确立,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土地供给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而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人口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水平更低。建立在农村留守人口这种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之上的农村经济社会,容易
5、出现农业渐趋衰落、老年人口保障差、留守儿童教育难等问题。⑤
第二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市场分割与城乡制度分割
1、城乡市场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金融市场分割。城市经济体系不仅有发达的货币市场,而且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城市各类经济主体提供长期资金融资渠道。而农村经济仅有少数的国有银行和资金实力有限的农村信用社。相当部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依赖于非正规的民间金融渠道,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筹资成本。
(2)城乡土地市场分割。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导致城乡发展的经济矛盾也越来越严重,而被人为割裂的城乡土地市场,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到土地资本化的好处。
(3)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农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身份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只能进入所谓的农民工市场。
2、城乡制度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现在的户籍制度是“三农”问题的祸根,使农民阶层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待遇,处于最低的社会地位。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和掠夺农村的人力资源,而无须负责农民工的医疗、工伤、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
(2)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治色彩。一是养老保险标准不同。现行城乡养老保险有三种,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述三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不同,且同类保险中又进行分类。二是医疗保险种类较多。目前,城乡医疗保险有六种,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及离休人员、老干部、伤残军人医疗保险。从以上六种医疗保险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界定清晰。三是城乡居民受益不均。由于各阶层缴费比例不同、各级财政补助额度不同,造成各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受益不均。四是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目前,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多家分管、条块分割,缺乏统一、长效的管理机制。
(3)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厚城薄乡,主要向城市倾斜。在城市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优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⑥
第三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城乡分割的财税政策,拉大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全额投资,不需城镇居民承担任何费用或劳务;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属定额补助或补贴,还需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加上农民自身承担投资投劳的能力极其有限,致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加剧了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2、财政公共支出重城轻乡的倾向,加大了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长期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忽视,对农村积压的历史欠账较多,致使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城镇的水平。
3、财政支农支出偏重支持农业产业,对农村公共产品支出的比重较低,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为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短缺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基本上以扶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为主,大多投向与农村生产有关的经营项目。近几年来,虽然逐步增加了对农村道路、人畜饮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公益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但在整个农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还相 当低,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
4、支持“三农”的财税政策缺乏系统性,降低了财政支农的效果。财政支农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以上各级农、林、水等主管部门也层层下拨资金到县级对口部门,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部门多、投入分散、要求不统一、交叉重复等现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了资金管理成本,资金“漏出”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金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5、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缺乏追踪问效和问责机制,造成了政策走样和资金的流失。由于资金来源分散,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统一,支付方式、渠道和对象分散,加上追踪问效和问责制缺失,使得一部分资金在支付过程中游离于监管之外,难以保证资金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向合理、规范地运行。少数地方政府对财政投入和农业建设项目的成效很少过问,进而造成了专款没有完全专用,甚至存在着明显的资金流失现象。⑦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思路一:城乡一体化的政策选择
第一,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破除城乡分治的体制障碍,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共同发展;消除重城轻乡的思想,发挥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等人为造成城乡分割的体制,为城乡居民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打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要科学规划大中小城市布局,发展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加快城乡产业融合;要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推动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要促进城镇的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职业分化,增强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建立一个包括产业发展、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县域经济综合支持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后的局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拓展农业功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城乡产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发挥城市科技资源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⑧
思路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
1、建立城乡融合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
2、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市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要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坚决制止滥征滥用农地。
3、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支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总结一些地方将宅基地及其上面住宅抵押给信用社或其他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做法,大力发展住宅抵押试点,实现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住宅的可转让性。
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的切入口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立公司制农业。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这必然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5、建立城乡融合的户籍制度。国家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步伐,尽快修订《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不断放宽准入和迁移条件,实现城乡“同是居民、同等待遇”。
6、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城乡结合的立场出发,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循序渐进地扩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最终实现“国民皆保险”或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分享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树立非歧视性、城乡统筹的观念,将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中。
7、建立城乡融合的公共产品制度。建设好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一样的公共产品服务。要积极调整农村财政的投入结构,要重新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乡村合作组织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⑨
思路三:制度设计与创新
1、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束缚城乡居民和人才自由迁徙的户籍枷锁。应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照“自由进城,自由迁徙”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不合理限制,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基本打通城市与农村在户籍方面的障碍。
2、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打破束缚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枷锁。
(1)开展土地整理和重划。依据有关政策逐步将城市规划区和乡镇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依法变更为国有土地,有条件的地区可直接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统一为国家所有,实行土地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2)实行土地经营权权证管理,乡镇成立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中心,推行共同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农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要拓展服务范围,国家提供优惠贷款政策,以有志于农的自耕农为核心,贷给他们资金,从附近愿意弃农的小农户处购买土地经营权,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4)对符合城市规划已集中改建的农民住房用地被依法征用或市和区县政府依法确认为国有土地后,农民住宅纳入城市房屋管理,可以直接发放房屋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允许在房产市场上流通,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
3、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二是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扶持农村商品生产经营。四是引导和鼓励支持农户根据自愿原则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五是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实行“村财乡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4、加快财政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同时,设立农民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三是整合“三农”资金投入渠道,将目前分散的多渠道的政府支农资金,按使用性质和方向进行整合。四是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及科研成果推广的投入。五是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六是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要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5、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渠道,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本的金融保障。一是加快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提高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使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三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四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五是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六是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⑩
6、改革财政体制,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政府调控农村经济社会的能力。
(1)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奖补结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省级财政要强化保障责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加大对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力度。
(2)相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主要负责国防、外交、国家安全、中央国家机关运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地方主要负责辖区内行政机关运行、公共安全,以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农林水等事务。
(3)加快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规范现有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设立新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区分不同情况取消、压缩、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
(4)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5)加大村级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保证村级活动的正常运转。
思路四:建立和发展农民利益集团
要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由城市单方面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格局。城市偏向决策机制形成的背后是我国农民权利的弱化,是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使得在我国国家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缺少农村、农民利益代表的制衡,城市居民则在其制定过程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使得城市偏向的政策法规制度形成甚至不断强化。因此,只有建立起农民利益集团,增强农民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投票参政权,使农民在国家规划、政策和制度制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形成统筹兼顾城乡利益的均衡决策机制,才能真正制定出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发展农民利益集团,首先,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素质;其次,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利益组织;最后,中央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应为农民利益集团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吴晓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两个误区及其政策建议》,载于《调研世界》2009年第9期。②⑦《城乡一体化与财税政策研究》课题组:《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其财税政策研究》,载于《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年第2期。③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载于《区域与城市经济》2010年第4期。
④⑤⑧王新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载于《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⑥⑨刘根荣:《转型时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探索》,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6期。⑩周颖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型及制度创新研究》,载于《调研世界》2009年第6期。方辉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机理研究》,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