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发展史考试重点
城市发展史考试重点
1、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
2、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导致形成了最初的城市。
3、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三种设想是乌托邦、欧文的新协和村、傅之叶的公社。
4、《建筑十书》的作者是维特威。
5、卡洪城是古埃及时期建设的城市。
6、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的城市中心的主要建筑是教堂
7、今天规划界一般都把“田园城市”理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8、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了《明日的城市》一书,其中阐述了他的规划思想。
9、公园前6世纪末希腊城市也开始形成,古希腊是个城邦国家,当时的城市设计经典当属雅典卫城,当时雅典卫城是宗教的圣地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10、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是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典范。
11、美国建筑师F.C.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广亩城市。
12、城市的职能①非农业人口的居住场所。②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③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④商品交易的场所。⑤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13、东魏、北齐邺南城的规划特点①明显是中轴线、整齐归一。②里坊,市场完全左右对称,十分整齐。③开创中国都城整齐归一的新规划。
14、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①邻里单位作为小区的“细胞”。②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③内部设置服务设施。④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义。
15、元大都规划的特点①三套方案,宫城居中,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继承了唐宋以来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②把规划的宫殿与不规划的园圃有机的结合起来。③完善的上下水道。④系统、细致、完善的规划与建设。
16、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00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一个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主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铁路联系。中央是一个面积为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层污染,必须以电力为动力,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17、城市道路的演变:宽度大(唐长安达到顶峰,封闭,广场式)唐洛阳(封闭,干 送开封(商业街,开敞式)灵活自由。
第二篇:城市发展史
1.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发生分离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
2.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导致形成了最初的城市。
3.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三种设想是乌托邦,欧文的新协和村、傅立叶的公社。
4.《建筑十书》的作者是维特鲁威。
5.卡洪城是古埃及时期建设的城市。
6.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的城市中心的主要建筑是教堂。
7.今天规划界一般都把“田园城市”理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8.柯布西耶于1922年发表了《明日的城市》一书,其中阐述了他的规划思想。(城市中建大量高层建筑)
9.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城市已开始成型,古希腊是个城邦国家,当时的城市设计经典当属雅典卫城,当时雅典卫城是宗教的圣地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10.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是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典范。(米卡朗基罗完成的)
11.美国建筑师F.L.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广亩城市。(城市中心是加油站)
12.城市的职能: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商品交易的场所
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13.东魏、北齐邺南城的规划特点:(1)明显的中轴线,整齐划一
(北边贵族,南边奴隶)(2)里坊,市场完全左右对称,十分整齐
(3)开创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划。
14.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
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内部设置服务设施
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义。
15.元大都的规划特点:(1)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继承了唐宋以来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
(2)把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的结合。
(3)完善的上下水道。
(4)系统,细致,完善的规划与建设。
16.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00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若4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铁路联系,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为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17.城市道路的演变:宽度达(唐长安达到顶峰,封闭,广场式)——唐洛阳(封闭,干道式)——宋开封(商业街,开敞式)——灵活自由。
第三篇:《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花了好久的工夫才读完这本书,略有所思。下面说下我在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处:
城市的逐步成形 城市从其开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以往的城建史都是着重于“城”和“市”两个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工业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剩余,从而产生相互之间的交易,慢慢的这样的聚居点也就称为“市”。进而也就引发了“城”的形成。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城市文明,革命,政治,经济,宗教这类因素来分析,认为城市是这类因素的集合体。相似的是,作者也是认为城市是各种要素的聚合。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当19世纪人们开始建设新城镇市时,几乎没有一个人再想到中世纪的城镇了。老城镇里的生活慢慢干枯了,它们的城墙也成了个空壳,城内的一些机构也只是个空壳。今天,只有拿这个空壳轻轻贴近耳边,象拿一个贝壳那样,才能隐隐约约听到过去生活的呼啸声,当时城墙里的生活曾是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庄严的目的。
宫廷,阅兵场和首都 巴洛克的城市建设,就其形式而言,是当时流行的宫廷中的戏剧性场面和仪式的缩影与化身,实际上,是宫廷显贵生活方式和姿态的集中布置。皇宫面向两条路:从城市方面,由租金、供物、税收、统率部队、操纵国家机器;从农村方面,提供了结实的、训练有素的、吃的胖胖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组成了朝廷的主要部分,并接受皇帝慷慨赐予他们的荣誉、薪俸和赏钱。
从上面两端节选的文字很清楚的看到作者对于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作者认为中世纪的小尺度空间和连续不断的空间的连续最符合人文关怀,相反,巴洛克象征着统治权威的大尺度,直线折线的改造自然则使作者感觉“整个城市其实就是宫廷的缩影与化身”。与此同时,作者将矛头指向近代,郎方的华盛顿规划是巴洛克规划思想的延续,被认为是最大的败笔。在书中,代表着作者主观主义的论述还有很多。
作者在书中的一些思想,在现在来看是难以接受的。在作者的笔下城市是人们对于欲望,权力的需求,是人类各种罪恶的体现,相比之下,作者歌颂乡村,认为是唯一一片还残留着人类良知的净土。而城市和乡村的分割线是厚厚的城墙,越过城墙即是乡村。城市有着黑暗的一面:战争、奴役、职业上分工过细,在许多地方,总是走向死亡。
作者在书中如此消极的思想其实是有原因的,在当时身处的社会背景下,工业快速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西方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作者更是对战争后怕不已“如果不根除战争,我们的核力量就将破坏文明--可能会使人类灭绝。一度曾是生命水库的广大的农村人口最终会与那些城市人口同归于尽。”从某个角度来说,作者并不是悲观派,他只是用醒目的言语一次次地警示我们。
本书开篇叙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本书结尾则描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很多实际内容看,已变为一座城市。整本书作者很少使用规划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眼光来向我们描述他心中的另一座城市。在我看来,虽然这本书中有些资料已经过时,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有些看法也过于太激进而与现在的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层面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方法和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第四篇: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著,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 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王权制度形成后,出于对自身利益的需要,为维护其统,无论是对外防御还是对外扩张都需要建立一个力量据点,聚合长期以来处于分散的需要对 长期以来处于分散的各种力量。在城市聚合过程中,国王占据中心位置,他们是城市磁体的磁极,把一切新型的力量统统吸引到城市文明的中心腹地上来,并置诸宫廷和庙宇的控制之下。国王的统治使城市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而城市产生的聚集效应促使城市分工的形成。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城市文明的形成。而城市自身拥有的财富和权力又使城市成为战争的当然目标.。经过战争,有的城市毁灭,有的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中世纪后,市民阶级兴起,西方城市才逐渐摆脱封建王者的统治取得独立的政治地位表现出新的形式。在它的初期和发展的历程中,其主要组织方式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王权统治。除古埃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外,高大的宫殿庙宇居中,环以坚固的城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早期城市的典型模式,对内外展示着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震慑力量。这样以实体形式传递威势信息为所有专制主义地区和时代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一条。世界城市古典时期大都是以此为特征的,尽管具体的手法不尽相同。
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王权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在城市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远古村落细胞的分裂,生成城市这个新的生命有机体,并且像基因一样主导着城市集体的生长过程及功能形态特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商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就城市自己的生命过程讲,基本上是统治中心、商业中心和生产中心三大功能逐一参加复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相应或连带的其他功能,日益演化为复杂的综合体,而积聚是它的基本特征。它使城市像一支紧握的拳头成为统治力量的中心所在,这种形式使其在外表呈现出封闭的形式。但是实际上积聚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内部分化、协作与交流的强化,而是对交往和联系的强化。
战争和贸易,城市以这两种方式大大扩展了对外社会交流的领域。如果说在开始的时候城市的对外关系主要是战争的话,像柏拉图在他的《法律篇》中所说的那样,每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都处在自然的战争状态,那么商业贸易逐渐取而代之成为城市对外关系主流。变为城市的比本标准和固有活力,是当不住的历史潮流。
早先,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对待商人的态度大都很敌视,甚至有时对其采取压制的手段,因为商人通过商业获得的相当利润的财富,往往会对其统治产生一定的威胁.在一些西方商业城邦宪法上规定有市民不得经商,如要经商,必须移居到另一个城市中去.而且只有少数
几个城市才准许市民从事商业活动.但即使在不太有利的情况喜爱,商业还是在夹缝慢慢的发展起来.。
商业成为西方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是在17世纪。这时商业开始作为一种革命开始全面渗入城市,并对城市旧的体系加以否定消解,然后再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重组。从性质上来看,城市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由政治中心变为经济中心,由少数人的统治工具变为大众谋求金钱和利润的场所。对外关系由封闭转为开放,内部秩序特征从追求永恒的静态形式转为追求功利效益的动态运行和新陈代谢。如商业中心的形成、街道规划和土地划分强调利用率,城市高强度开发。人的需要放在次要地位、城市建设杂乱无章等、从中可以看到商业对城市形态和城市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最初的形成就与古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出于对祖先的怀念和敬重,人们在此聚集并定居。可见城市最初的产生就有文化的影子。而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并不会因为战争破坏随着城市一起消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文化,使城市得以更好地的一种延续..如雅典的卫城,中国的圆明园,即使他们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山墙,或残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城市文化和那个时代特有的魅力.当然不同的文化也对城市的布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古埃及的死者之城,中国的天圆地方之说.天人合一思想等学说和理念,都成为古代城市发展因素,使古代的人类文明蕴含在城市建设当中,文明可以循序渐进的流传下来。而渗透着的这些文化观念的城市形态,也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也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藏根于城市之中,芒德福说“城市从生长,扩展到崩溃瓦解这个周期常常重复着,其原因之一 可能在于文化性质的本身”。而面对城市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有必要寻求其城市的本源,洞察其历史过程,以使城市能更好地发展。就像华沙,柏林等城市虽一度和许多城市一样,城市的物质环境几乎遭到毁灭,但各处都还因保留着文化遗迹,使得这些城市能迅速重建而且即使这些城市没有重大功能上的变更,也有许多小的改进。他们顽强的生存下来,显示着文化的强大支配力量。
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古罗马的广场由最初的只供宗教集会,体育和格斗的不是简单的开放性场地,变为群众集会和活动的城市空间。广场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源于城市文明的进步,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根、城市的米命脉,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城市的过去,也可以展望更好地未来。
三、城市的蔓延
城市的扩张的最初动力主要来自商人、财政金融家和地主们,加之机器的发明和工业的生产。和城市交通工具等的改善,城市的扩张的脚步逐渐加快。“城市的规划设计追求的是利润而把其他的人的需要忘得一干二净”。而“一个 以营利为目的而不是以人民生活
需要为目的 的扩张中的经济必将创造出 一个 新的城市形象“就是”一个 永无止境 日益扩大无底洞的形象“。
城市的扩张虽然一方面带来了积聚经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如旺多姆广场大尺度设计。只是希望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出租营利,而不是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由于城市的无目的蔓延,城市的农田、空地被侵占既浪费了土地又危害了环境。人们距市中心越来越远。工作地与居住地越来越远,对私家车的以来越来越强,在消耗时间的同时也使能源的消耗大幅度上升,许多城市中心也因此变得萧条。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而居住等的分散,也使城市的配套设施难以配置,居民彼此隔离,生活不是很方便。在城市群,城市带加速形成,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式下,当利益日益激烈冲突。关系紧张时,规划往往难以实施、读完《城市发展史》,真的使人受益匪浅,这本书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城市,颇具专业性和理论性。把对城市的研究与人类的文化结合起来,以更为本质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因素认知城市。不仅详尽叙述了不同时期的城市以及构成城市形态的本质原因,还广泛介绍和评价了城市规划思想,并从动态过程中认知城市,把城市的演变与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紧密相连,认知城市本质。其中人文观和自然观并重是芒德福思想的精华。他认为城市应该符合自然要求,并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要。他提倡让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人类居住。作为学城市规划的我们,芒德福对城市的认识与解读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城市这一系统,认清城市的本质,城市的文化内涵,最终规划出以人为本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定稿)
一、1989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性变革》,进一步阐述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要点:
1、根本改造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
2、为社会民主党恢复名誉,宣布社会民主党也是社会主义政党
3、重申全民国家论,主张实行人民自治与代表值、议会民主机制的结合
4、公开宣称“列宁”根本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完整纲领
5、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联的奋斗目标
6、鼓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似性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以政治多元化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以经济民主化推行私有制,以意识形态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人道主义化”来推行妥协外交。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
1、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
2、内因一:历史因素,即国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沉积。
2、内因二:现实因素,即执政党提出并贯彻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际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4、坚持意识形态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必须警惕“和平演变”并坚决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的阶段变化: 1921、3-10初期:主要任务是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形式; 1921、10-1929斯大林终止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
实施内容: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区别:一个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另一个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有四种具体形式:其一,租让制;其二,合作制;其三,代购代销制;其四,租借制。
四、“苏联模式”: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模式的特点: 经济方面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分全面所有和集体农庄所有)。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计划在30年代后逐渐指令性计划)。
3、国家成为经济活动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方面
1、一党制(1922年11大确定)
2、高度集权(以党代政、地方权力向中央高度集中、党内要权集中)
3、行政强制手段(组织处理和肉体消灭;强调“一长制”;监督权架空:党的监察委员会由选举的产生的平行组织改为任命,工农检察院由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苏维埃监察委员会替代)
教科文方面
1、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同时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盛行
2、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文教;但搞自然科学阶级性划分,搞“文化革命” 苏联模式评价:历史地位:
1、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特殊环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2、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3、为抗击法西斯做了大量的力量储备。
4、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重大缺陷:
1、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2、长期优先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
3、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后果。
五、西马的4个基本特征
1、理论方向上,在反对教条主义口号下,主张“重新发现”、“重建”、“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西马比较脱离革命实践,而更倾向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
3、理论构建方式上,西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往往以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形成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
4、理论内容上,西马研究的焦点从经济基础转向哲学和文化领域,形成“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
早期西马不同于后来的西马:
A、仅仅是共产国际内部的流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
B、矛头指向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机会主义,政治上与共产党没有根本分歧
C、关注现实,积极探索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重视增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特征,较少受资产阶级哲学影响
六、1、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反对科技“中立性”观点,认为科技体现的工具理性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造成异化、物化和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操纵的深层基础,科技正在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政治统治进行辩护。马尔库塞:“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高兹: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分工源于技术。技术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功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同时剥夺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理论
既承认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又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普兰查斯: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让步瓦解被统治阶级,换取长远经济利益。米利班德:掌权的政治家不同于资本家短浅的眼光,国家不简单地服从资本家时时刻刻的利益,而着眼于长远利益。
奥菲:福利国家不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七、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资本主义面临四种危机: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政府输出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输入危机)和动因危机(文化输出危机)。
八、奥菲:福利国家矛盾理论:福利国家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具有维护和破坏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它的存在又威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
九、2、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社会主义应该以人为目的,关心人、尊重人、发挥人的潜能,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工人自治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