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城乡一体化现场会上的发言
在城乡一体化现场会上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现代生态新城”为目标,坚持“产业拉动、镇域带动、创新推动”的思路,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生产、居住和生活方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251.08亿元,财政收入25.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8元。
一、坚持产业拉动,产业链链接城乡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市始终以产业拉动为根本,在产业链接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现代化。
一是工业新区与特色产业对接。近年来,我市投资20亿元,重新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目前,园区一期10平方公里起步区已经建成,二期10平方公里已拉开基本框架。园区共引进项目13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108亿元。2010年大冶经济开发区进入了“全国县市百强开发区”之列。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园区与特色产业的对接,目前已 1
引进全国五百强和行业前三强企业8个,形成了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品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00亿元。
二是乡镇工业小区与中心村对接。大力支持乡镇依托本地资源,量力而行建设工业小区,对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每年1000—2000万元的贷款贴息。引导工业小区的投资、消费、就业等外部经济效应向农村延伸,拉动中心村发展。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已建成特色工业小区11个,其中以特钢模具为特色的省管工业园灵成工业园,已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62亿元,拉动农村关联产业产值35亿元。初步形成乡镇工业小区与中心村相互关联、竞相发展的局面。
三是龙头企业与农民就业对接。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鼓励企业带动本镇农民就业,并从培训、信息、资金上给予扶持等方面来帮助更多的农民就业。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激励办法》,形成了雨润模式、鑫东模式、侯安杰模式、祝山模式、富农合作社模式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这些发展模式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大大缓解了农民就业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坚持镇域带动,打造区域聚集中心
我们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坚持镇域带动城镇化,打造区域聚集中心,实现了“分散型”向“集中型”的转变。
一是按照“镇级市”的标准,打造特色镇村。紧紧抓住省级“强镇扩权”、发展“镇级市”的机遇,突出地域特色,深入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加强了灵乡、陈贵、还地桥、保安、金牛等乡镇镇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子山村、谈桥村、南畈村、叶家庄村、方至畈村、东角山村、官塘垴村、堰畈桥村、泉塘村、十里铺村等10个市级城乡一体化建设特色试点村,打造了一批特色镇、特色村和新型社区。形成了特色主导、多点支撑、协调联动、错位竞争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是按照“全域规划”理念,提升城镇承载功能。我们按照“全域大冶”的规划思路,通过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着力建好“城区、集镇、中心村”三个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承载功能不断提升。2010年,我市投资5.6亿元,拉动投资20亿,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目前,城镇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41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全市“半小时交通圈”已形成,333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宽带
“村村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三是按照“稳步推进”原则,引导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大力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逐步引导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积极探索实施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措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加大农民创业政策支持,对农民进城自主创业的,在门槛上降低、信贷上支持、税收上优惠;积极推进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逐步对接;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有序转为城镇居民,逐步取消各种差异性规定,让农民进城有房住、有事干、有保障、有地位,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梦”。
三、坚持创新推动,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我们十分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
一是创新“三项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城乡教育“联校走教”机制、城乡卫生“院室联办”机制、城乡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了城乡师资共享、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目标。几年来,全市所有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所有乡镇卫生院危房得到改造、设备得到更新,200个村
级卫生室实行标准化建设;每年文艺下乡演出多达200场次,送科技图书5000册以上,已建农家书屋23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36个,实现了城乡社会事业平衡发展。
二是建立“两个制度”,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民转移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医疗、养老、救助等保障制度,逐步推进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目前,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合率95%,2.17万农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和分散供养孤儿的标准分别提高到1800元、1300元和1500元。
三是完善“四个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我市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为切入点,创新完善基础工作管理、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解等四个体系,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社区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上,发展民间组织近百家,社区服务组织37个,初步形成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同时从环境卫生、村民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入手,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引导农民自觉形成现代生活方式和文明氛围。
第二篇:医院院长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今天,我院在这里开展向村卫生室授牌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村卫生室同仁的赞同和欢迎。在这里,我谨代表船山区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医务界同仁、新闻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提出了实实在在的措施,为9亿农民带来了新的福音。新医改《意见》要求,要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卫生资源的整合,鼓励共建共享。这些政策都为卫生行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山区委、区府下发了《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统筹城乡卫生均衡发展,满足城乡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构建和谐船山。在推进医疗卫生一体化的进程中,我院坚决拥护统筹城乡医疗一体化的政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全区医疗卫生单位中,我院具备了最为雄厚的人力、技术、硬件资源优势,能有力填补乡镇医疗资源的不足,我院非常愿意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享医疗卫生资源,担负起作为全区龙头医院应尽的职责。
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多数村卫生室缺医生、缺必要的医疗设备,这种窘况在造成农民“看病难”的同时,又把看病的农民往城里的大医院赶,增加了农民的看病成本,导致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从去年开始,我院就开展了巡回医疗下乡活动,收到了显著成效,提高了乡村医生诊疗水平,也有力缓解了群众就医难的热点问题。
这次开展向村卫生室授牌活动,设定指导卫生室,搭建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合作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开展临床教学、下派专业人员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继续教育讲座、下乡巡回医疗等多种方式,加强“三基”训练,常见病、多发病、中毒急诊抢救和国家配置基本设备操作应用等培训,一定能大幅提高镇、乡、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业能力,实现社会、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群众多方共赢的局面,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区级医疗服务。
这次活动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定期选派医疗骨干轮流前往指导医疗点进行帮扶,免费培养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和管理人员,帮助完善各项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单位技术水平,拓展业务范围。以此提高乡级医疗卫生工作水平,让农民群众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借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东风,我院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市、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卫生局提出的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竭尽全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业能力,切切实实做好工作,决不辜负市区政府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为推进城乡卫生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上的发言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上的发言
中共长沙县委
长沙县人民政府
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是一场保护环境的重大行动。近年来,长沙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战略,以农村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变革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经济之路,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面创新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
环境问题业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县历经八年多的强势推进,环境治理如果再走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老路,不但劳民伤财,同样影响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我们在县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转变过去“户投放、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转移式处理方式,按照“全域覆盖、全民动员、全面推进”的思路,推行农户生活垃圾“三分法”,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倡导易腐垃圾不进桶、不出户,引导村民源头减量、就地生态处理,积极构建“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分类中转、县市分类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体系。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由县环委办、生态办、爱卫办“一体运作”,代表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考核、监督、督办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通过“第三方每月暗访、随机抽查、当日反馈、限期整改、月底兑现、季度讲评”的方法,建立县—镇、镇—村、村—组、组—户四级联动的督查考核机制和评比公示机制,层层监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不断强化垃圾分类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逐步建立保洁员专职队伍。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每XXX户至少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的要求,全县XXX个乡镇和村(社区)通过公开选聘等方式共配备农村专职保洁员XXX名,继果园镇2013年率先推行农村专职保洁员队伍、按照网格化管理实行无缝保洁后,又有青山铺、开慧、江背、春华等XXX个镇均按比例建立了稳定的村庄专职保洁员队伍,进一步发挥“公共区域保洁员、有害垃圾收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破坏环境劝导员”的“五员”职能,有效推动城乡常态保洁和垃圾分类回收,切实打通了环境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为全面提升城乡品质,2016年以来,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镇建设,全面取缔了XXX万个户用焚烧桶,敞口垃圾池由XXX万座淘汰至XXX座,XXX余万个垃圾桶全面配置到户到组;XXX个村建立了垃圾分类回收中心,每个镇均设立了垃圾分拣中心;半数以上保洁员配备了上户回收车辆。全县已建设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市级XXX个、县级XXX个,垃圾分类减量示范镇市级1个、县级XXX个,垃圾分类减量村覆盖率达XXX%。随着垃圾分类减量村镇的推进,今年底敞口垃圾池将有望实现基本消除,超过半数的乡镇实行垃圾全程密闭收运,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三、积极探索垃圾清运处理运作模式。
一是通过服务外包,三年共投入垃圾清运费XXX余万元,由专业公司负责全县城乡垃圾压缩站的终端清运,统一送市中转场后、进入市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XXX%。二是通过先行先试,率先全市打通垃圾分类回收终端处理渠道。2013年10月,我县通过采取自购服务方式,推出了有毒有害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营、统一处置”的举措。经过近四年的探索,2017年5月,通过公开招标,两年共计投入XXX万元,引入我县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域推进新一轮城乡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统一清运、统一处理”服务,不仅打通了全县低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处置渠道,解决了镇村垃圾分类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长沙市终端的处置压力,还让废弃的玻璃、塑料、橡胶、纺织品等变废为宝。三是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目前,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我县试点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及园林绿化垃圾的处理项目,相关处置基地于2016年10月投入建设运营,项目用地XXX亩,规划产能XXX吨/天,今年4月中旬,日处理能力XXX吨的易腐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将正式投产;同时,依托该公司“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拟在部分乡镇开展试点,通过低温热解工艺将其他干垃圾变为油和炭等高价值资源,实现乡镇垃圾处理不出镇,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形成我县生活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链。四、多元投入加大垃圾分类治理力度。
一是按照XXX元/户安排村庄基础保洁经费,逐步提高保洁员的工资待遇。二是增加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镇建设经费投入,对市、县验收合格的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县财政按XXX万元/村补助垃圾分类减量设施建设经费,次年起按3-5万元/村/年补助运行维护经费,2017年我县共投入建设经费XXX万元、运行维护经费75万元。三是安排垃圾分类回收专项经费,对镇街收集的有害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分别按每吨XXX元和XXX元予以补助,排名靠前的镇街再给予奖励和考核加分,增加保洁员工作待遇,有效促进农户分类和垃圾回收。四是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村镇建设,大力推行村民缴费自筹XXX元/户/年,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工作方式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全面参与和自觉付费转变。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长沙县的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一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的宝贵经验,持续探索,注重实效,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加快形成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格局,逐步实现县域垃圾自行消化的目标。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发言提纲
城乡一体化发言提纲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2、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3、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1)城乡一体化是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2)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3)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融合、城乡产业合理布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惠的客观要求。(4)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
1、二元结构的含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2、二元结构的现状。(1)户籍差别。(2)教育、文化差别。(3)医疗卫生差别。(4)就业、收入差别。(5)社会保障差别。
三、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1、统筹城乡教育、文化、科技。
2、统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
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劳动力就业。
四、国内城乡一体化经验借鉴
华西村:
——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好的领路人。
没有老书记吴仁宝,华西村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群众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建设新农村千头万绪,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同样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动摇 四十多年来,在“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华西村兴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并逐渐成为企业集团。因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华西的村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五、促进和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
2、转变政策宏观调控取向,加大对农村政策、资源的倾斜力度。
3、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机制和市场化组织,加快农村产业化和市场化步伐。
4、城市公共资源平等向农村居民开放。
5、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6、与小康指标相衔接。
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需要经过几年、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衔接,应把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教育卫生等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7、与经济发展基础相适应。
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在实施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不急于求成、不一刀切、不齐步走。尤其是在建设农民集居区的问题上,不能搞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不能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特别要防止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
8、与产业发展布局相协调。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
9、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建设新农村,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充分考虑今后城镇化、工业化的长远趋势和镇村布局的长远发展,科学确定镇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合理设计村庄形态。
10、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 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要求。
10级土木工程一班
王海龙
20105093110
第五篇:在城乡一体化互查互评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互查互评座谈会上的发言
黄金眼
(2011年6月20日)
6月8日—9日,由我带领的互评互查第三领导小组一行7人,按照市委安排,带着任务,带着目的,赴××县和××区实地察看了两个县区2011年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县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城乡统筹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理思路、促创新,城乡统筹发展走出新路子。××区针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体制机制“五个一体化”工程,按照“西北第一、全国一流”的定位,新建了20家标准化集贸市场,建成了现代化的监测信息网络指挥中心。实施“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立了村民购物、农资供应、农机服务、信息交流等服务网点。特别是在石沟村试点建设中积极推行“双指挥”模式,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近20个部门参与的石沟村三合一建设项目工程指挥部,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
组织保障。××县明确提出并大力实施了以“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核心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合理配臵,产业互促互动。××县高度重视川西8乡镇城乡一体化示范片建设,明确提出了涉及打造亮点示范工程、探索创新模式和机制、村庄规划编制等方面的5大类16项目标任务。在××、××县区委的高度重视下,两个县区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扎实开展,初步实现了城乡互动发展、共同进步的新型格局。
二是重经营、扩融资,城乡统筹发展有了新保障。××县在连搭乡连搭村旧街综合整治项目中,努力寻求群众、政府和承建方的利益最佳契合点,创造性地采用了“三三九”制的多元筹资办法(每套住房成本15万元,政府补贴3万元、农户自筹3万元,其余9万元通过旧宅基地及周边闲散地的开发进行筹集),成功将建设成本压减到了最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购房的负担。××区创新“政府引导、村民自建,社会参与”的方式,共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1.3亿元,为增强资金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度,××区将农民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农宅建设和自身产业发展,将社会融资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工程前期费用和管理费用,实现了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特别是在石沟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区积极与多家有实力的大企业联系,协商采用BT模式吸引资金1亿多元,进一步拓宽了城乡一体化项目融资渠道。
三是大手笔、大气魄,城乡统筹发展呈现新亮点。两个县区在
今年的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确定实施了涉及农村安全康居工程、旧城改造等方面的多个项目,这些项目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其中有三个项目各具特色,是两个县区今年工作中的亮点。
亮点一:××区头营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500多万元,依托兰山休闲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兰山公园改造提升,统筹谋划经济发展、设施配套、景观建设和功能服务等重要元素,具有鲜明的自然特色和现代气息,目前,该项目一期土方调配工程基本完成,13栋经营式农宅建设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建设面积达到2600多平方米。
亮点二:××区石沟村地质灾害治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三合一”项目是“再造××”建设城北新区的重点项目,其中仅土地开发争取市场融资1.2亿,就一个村、一个项目,政府一次性投入和争取社会资金如此之大,可以说在××乃至在全市都是史无前例的。目前,该项目1200亩土地的整理工作全部完成。
亮点三:××县金崖镇高沿坪异地扶贫搬迁及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涉及康居工程建设、村级卫生所、村委会阵地、文化活动中心及标准化小学五大类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666户2660人的住房难问题。目前,已有12个大小建筑队入住建设,666户住宅地基已全部完工,其中150户已完成主体工程。该项目的顺利建成,将实现山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致富”的目的,将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四是活思想、建机制,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新突破。××区积极
探索城乡居民保障一体化机制,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政策、投融资机制等制度,在全省实现了“七个率先”。即率先实现了城乡医保并轨,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了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并轨,农村低保标准上调到了与城市同等水平的278元/月;率先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在农村建立了“120”急救体系,使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均等的院前急救服务;率先出台了《××区城乡医疗救助办法》和《××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两个临时救助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率先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出台了《××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并在4个涉农街道的18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就业工作站;率先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区财政每年给予20%的缴费补贴,实现农村居民的老有所养,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养老金支付标准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的近3倍;农村人均收入率先突破了万元大关。××县把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呈现出由自发向自觉、由分散向规模、由无序向规范、由粗放向高效发展的转变。
通过对××区和××县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察看,第三小组成员深感市委此项部署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必将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2个县区在发展理念、融资渠道、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使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教育。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互评互查活动的有关精神,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完善规划,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农村改革、民生保障五项重点,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