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1: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第一篇: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教师的激发引导,可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有一位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了“蚂蚁搬蜻蜓”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奇怪,一只蜻蜓的体积比一只蚂蚁的体积何止大上千倍,但极少数的蚂蚁就可以抬走一只死蜻蜓。通过观察、思考,他悟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的哲理。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布置以《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死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利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 1

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

四、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

总之,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二篇: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

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

正安县第一中学

向林

摘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语文阅读教学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教多年,一直致力于学生想像力培养。本文谈一些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想像力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如何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的学生想像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阅读文本,创造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阅读教学,把握内容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驰骋想像,彰显个性

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迸发出创新思维火花。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达到了目的。

第三篇:家庭智力早期教育中儿童观察力及想像力的培养

家庭智力早期教育中儿童观察力及想像力的培养 人的各种能力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有专家认为: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记忆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中枢,想像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在智力结构中,最为主要的是创造能力,它主要是由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中所产生。创造性的全面人才,是我们人类最需要的宝贵人才,创造性的人才关键在于早期的智力家庭教育。

一、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和训练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心理学家实验证明:人的信息80%至90%是通过视觉的观察得到。我们通常说的观察力,并不是简单的用眼睛看,而是有目的,时间较长的知觉高通讯形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积极性。如小树是怎样长成的?春天你可以带孩子种一棵树,并经常同他一起浇水、施肥、松土、捉虫等,同时他就观察了小树的一年四季变化情况,初春时树枝含着一个个苞,后来吐也小嫩叶,夏天树叶茂盛呈深绿色,秋天树叶变成黄色,一片一片的落到地上,到了冬天树木就光秃秃的。孩子通过对树的观察,就对树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懂得了树木同四季常识。观察的办法可由近到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再就是让孩子述说实体,在孩子观察某项事物后,要求孩子复述。说的不全时父母尽量做启示,不要包办代替,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同时通过复述加深印象,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再就是引导孩子自觉的去观察,养成对事物的细心和留心的习惯,长期的观察行为训练,就会养成习惯化,久而久之就成为自然习惯了。善于观察的孩子,往往会发现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是创造性人才必备重要素质。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 是人生的基础能力。

二、要培养儿童的丰富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利用以往的感知材料,经过改造、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缺乏想象力的孩子是不能从事研究工作的,也不能从事写作工作的。因此要大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讲童话故事、讲神话故事、讲革命故事,都可启发孩子的想像力。讲故事要讲究艺,不能背故事。故事要讲的抑扬顿挫,娓娓动听,使孩子入迷。讲故事最好不一次讲完,中途停下来,让孩子自己续故事,最好结尾不讲,让孩子自己结尾,这样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听音乐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玲木教授主张并实践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听世界名曲,二周岁半开始拉小提琴,玲木教授认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他成为音乐家,而是培养孩子的丰富想像力。他还认为:坚持某信领域的开发,并达到高水平,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经常给孩子放一段乐曲,让孩子想象乐曲中表达的情景,并让孩子把这一情景讲述出来,从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画画可以培养孩子的想力,美国一位用美术做临床治疗的心理学家说:“孩子画里隐藏着他要说的话。”孩子的画可以没有大人的画画的逼真,但孩子的画里不但有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生活画面,而且往往带着幻想,甚至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梦想及忧愁、欢乐和希望画在画上。对孩子画画最好不要生硬的规定画什么内容,让他自己去画,愿意画什么就画什么,最好鼓励孩子画以前没有画过的,老师没有教过的画,还可以叫孩子充分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对年龄段小的孩子要通过看图说话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对年龄段小的孩子要通过看图说话不断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图片让孩子描述图片上的情景。

家长要有意识的鼓励孩子去想象,对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家长要热情的予以肯定、支持和鼓励。寓学于乐,施教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这样才能使家庭成为天然的早期教育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让知识的源泉浇灌出智慧的花朵。

第四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奇乐无穷

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奇乐无穷

摘要: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要想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想像力显得很重要。关键词:教育 小羊 学生 故事 教学

一、创设情境,诱发想像

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广远的大自然或是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那尽情享受美妙事物,例《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意境一段时,打开画面,放起《月光曲》乐曲,再配上课文朗读,使学生亲身体会事物的美,启发学生想像:莱茵河畔幽静的小茅屋前,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月光透过微云倾泻大地。仿佛自己就像天使一般享受月下温柔,贝多芬手抚琴键,琴声轻缓婉转,如泣如诉,使学生领略到月光的柔美,大海的壮丽,优美的旋律起伏像波涛。因此,领悟到人间真善美。如何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想像力呢?我认为开创朗读的情境是关键。如教《狼与小羊》一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发展要求朗读语气符合人物的性格:狼的话要读出一而再再而三故意找碴儿,最终露出凶狠的真面目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善良、忍让的语气。由于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这样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打开想像空间。朗读时又可以加以动画课件,增加新奇感。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之间互相描述自己想像中的情境,然后画下来。再反复读自己想像课文中的情景,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此经常训练,想像的空间必将更加开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像,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像,又通过想像进一步理解课文。引发想像,可在理解课文词句时进行。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这些都不失为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

二、挖掘素材,创造想像

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素材,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好想像的切入点,让学生“想入非非”,培养学生创造想像的能力。如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可在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并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把它改写成一篇别具一格,具有个人想像的送别友人的记叙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往往令小读者们感到意犹未尽,余味很浓,当学生学完之后,即使老师不作要求,学生也自然会浮想联翩,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想象的契机,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开展“接续想象”。低年段小学生又比较爱听故事,喜欢模仿故事中可爱的人物。在教学中,本人抓住学生心理,积极设计了学生续讲故事训练。这样的设计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或写出来,为故事续个结尾,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又如《龟兔再赛》、《小猴子又下山来》、《假如我是司马光》等等课文故事的续讲训练,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思路。学习《司马光》一课后,本人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竹竿或木棍插进缸里,把落水的小伙伴拉出来;有的说把缸推倒等等。续讲故事是学生依据课文原文通过想象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充分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表达的需要,文中常有略笔或虚笔。对此,可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像,化简略为详细。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思考想像: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写一片段,从片段中为它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读起来仿佛炮声就在耳边,伤员的血肉之躯仿佛就在眼前,战斗的激烈就好像在我眼前发生,读起来使人身临其境。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开展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了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小鸭子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像这样留有艺术的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想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小学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可以通过编故事、续故事、续写、扩写、科幻作文、写童话、看图作文等富有创造 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以看图作文为例,让学生根据静止的画面想象画外的“动”,包括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的情节等等,再把画面本身和想象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想像思维的参与不行。

三、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挖掘他们的想像力。

首先要教学生有问题问,有了问题才有想像力,学生提问时教学生用“为什么”提问: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前面。如:为什么会下雨?船为什么会动?教学生学会了用“为什么“提问后,再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能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为什么焰火有各种美丽的颜色„„学生在如此训练中,学会了提问,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想像的能力。

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小学低段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教《蚕姑娘》总结质疑时,有的学生就问我:蚕卵是什么颜色的?蚕姑娘的一生有多长?为什么蚕姑娘会变成蛾姑娘?蛾姑娘产卵后为什么会死?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切记不能斥责学生,以免挫伤学生求知和想像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像开始的。”想像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合理延伸。有的课文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据此可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并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想像新的局面,构思新的情节,使它合理延续下去。教学《穷人》的结尾,可通过设问来引发想像: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会怎样做或怎么说?桑娜先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现在怎么啦?他们会商量些什么?然后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练习想像性续写。小练笔让课堂活跃了,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放飞思维,让想像的事物用写展现在纸上,使人在读中感情,这样也促进了写作教学,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提笔就有东西写,脑海里浮现出无穷的画卷,想像的诗画油然而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

环境能塑造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的一个表现自己、超越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安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才有自信,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环境。教师应更新观念,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位置上,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比如,对不敢在多人或生人前面提问的同学,激励其个别提问;对在课堂上提问由于心情紧张说不清楚的学生,可让其在课外补回;对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让其把问题写成书面形式。学生提的问题,无论是浅层次,还是深层次的,无论是无关要紧的还是深奥离谱的,教师都要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善于引导和化解,不可因学生提的问题幼稚而不屑一答,或问题与自己的思路不合而不理不睬。总之,密切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即使是“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问题,学生也勇于提出;反之,教师唯我独尊,居高临下,只是管“教”,甚至认为学生是“蠢猪”、“死脑筋”之类,师生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一言堂,学生不敢提出问题。

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想像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想像,勇于创新。并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刊以开阔视野,丰富表象储备,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具体实践中升华理论,打开联想的窗口,给想像插上有力的翅膀。使他们感受到了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使想像力得到了培养。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发展创新力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霍姆林斯基讲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语文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功能,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一方面,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想象情境,活跃学生思维,提供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灵感和奇思妙想,不能给以成人化的评价,教师应适时捕捉学生的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认知倾向。只有抓住鲜明生动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放任自由”、“大胆想象”、“标新立异”,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培养个性情感的独创精神。

第五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宾市金秀县忠良中心校 黄丽红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文就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一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二要引导学生求异创新,拓开思维空间,训练敏锐的思考力;三要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四是作文批改,要突破框框,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教学的改革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材这视角去思考,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幻想作文、争论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系统而有层次的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思维从旧中悟新,写出内容的特色,思想有意义,立意较新颖的文章。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在作文中“创新”并不十分难。

在我们小学各年段的作文当中有好多命题作文可以写成同一文题而材料不同,写法不同。如《我敬佩的一个人》、《难忘的教训》、《童年趣事》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些好学生的作文,以《童年趣事》为例:有的同学写小时候帮小鸡洗澡;有的写给小猫剃胡子;有的写小时候模仿妈妈洗 米却把盐当米来洗。大多数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些新颖作文读后给人一种快感,觉得文章写得与众不同才有意思,才有成功感。从而产生了“我在作文时也要这样写”的念头。有了这种跃跃欲试的愿望后,就可以抓住时机让学生练习其他类型作文了.然后在平时讲评时将文章写得是否有新意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地巩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直至形成习惯。

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拓开思维空间,训练敏锐的思考力。

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人脑的先天素质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外,绝大部分是后天教育训练的结果。作文教学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1、引导学生走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误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模仿是人类好奇心理活动促发的一种行为现象,它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并通过思考去发现视野以外的事物。小学生最具模仿性,教师不仅要爱护和关心这种模仿性,更要把它引导到智力发展的轨道上去。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凡是要求写一篇新体栽新要求的文章,往往先组织学生学一两篇范文,让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练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并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造”这一新境界。可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熟练—创造”的过程;从模仿、掌握、熟练到创造,是学习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作文的必经之路。如学习了《桂林山水》后,就可以写《我的家乡》。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

2、通过“同中求异”,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 千篇一律,题材不新颖。如:一写到妈妈,就是我半夜生病了妈妈送我上医院,下雨了妈妈到学校接我回家。这就要求指导学生“同中求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就能激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如写作文《我的启蒙教师》,绝大多数学生写一年级老师,经老师点拨后,同学们的思维不再局限在“一年级老师”,有的写爸爸、妈妈,有的写幼儿园老师,还有的写小伙伴、邻居的长辈,甚至有的同学写到一只小鸟、一只蚂蚁、一条小狗。总之,学生的思路广开、选材新颖,充分显示了学生创造的独特性。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1、将大量想象创新练笔放到阅读课中。长期以来,语文课将阅读课和作文课分得十分明确,阅读课只对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了解中心,掌握意思。但我们都应看到,大量的范文中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好素材。如一个省略号、一个空白、一幅插图,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更有好多文章可以让学生写感想、续编。

2、让学生放胆想象。很多语文老师在指导作文时,过多地强调了内容要真实,不能编造,致使好多学生只是乱七八糟地搜集到一些观察材料,就事论事地凑数。久而久之,文思枯竭、语言干瘪、无话可说。其实,这些都与忽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有关,学生的想象力强了,对一件事就想得多、想得深,作文的立意就会深刻。结晶可以说,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的结晶。因此,在平时练习作文时,教师应放胆让学生展开想象,给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只求敢想敢写,不求合情合理。由于小学生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在他们的发现和创造中往往会有缺陷,他们在想象 性习作中常有自己的设想和见解,可能不严密,但确有个性童心,我们教师应爱护引导,不要苛求,更不能讥讽“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认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都必须应鼓励。

四、作文批改,要突破框框,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写作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创新思想,指导影响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亮出作文题后,就理应先引导学生“解放解放思想”、“拓展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千方百计地写出“新意”!然后,抓住“批改”这一环节再为学生“添一把火”,毫不迟疑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予以认可鼓励。如此,学生每一次作文都会受到一次鼓舞并切实地锻炼了一次,他们又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事实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作文思维,促使他们思维更为活。

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好转换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抓住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教师做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能养成。

下载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下面笔者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

    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思维已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智能所替代,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作者简介:朱然(1988-),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研究生,教育硕士,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摘要:情感是中学生写作的源泉,是作文成功的灵......

    作文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平时写作的时候,有些同学常会感到无话可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这种状态主要是观察力不强导致的。写文章的材料来源于生......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如何使作文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改变无话不说和千人一面的局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是很重要的方......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淡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历史进步的本质在创新,人类生活的本质和意义也在于创新,我们今天的教育要立足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未来、驾驭未来。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

    浅谈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中国将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