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1:4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篇: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

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

(553105 威宁县黑石中学)张荣华

诸如威宁县这样的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牵制着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人的背景下,贫困地区教师如何在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环境下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暨新课程师资培训计划(2004-2008年)的通知》,启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工作,要求全部中小学教师进行常规性的轮训。但是,到目前为止其结果如何呢?

一、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问题明显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县,2006年8月以前,全县中小学教师缺编近5,000人,而且已有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严重不达标,到2008年8月后通过中央、省、地、县招考和录用“特岗教师”等,全县教师数量已经基本达到编制要求,但是,有很大一部份教师仍然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表面令人满意的数据背后仍隐藏着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

1.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极低,素质不高。教师队伍还有由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组成,还有一部分代课转正教师至今未进行师范类的系统学习。2.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呈现“满编不够用”的结构性缺编现象。有的学校教师达到编制,但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教师却严重不足,无法正常开齐课程。3.乡镇的部分边小教师包班现象严重,工作负担重。一个班主任教师可能要完成该班所有课程的授课工作,暴露出“所教非所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针对我县的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县教育局对我县的部分教师进行了分期分批派出外出培训。并对生均公用金费的使用作了规定,要求其5%为培训任务经费。以常规的集体短期进修培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几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

短期的集体大规模培训是由国家指定的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进行的整体培训。这种培训是国家启动的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程的具体项目,也是我县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它与教师职称评定与晋级挂钩,一般可称为常规培训或履职培训。每个假期举办1-2次,如今已经培训10多次,全县几乎所有教师都参加过这类培训。目前,培训主要集中在“走进新课程”和“信息技术教育”两个主题系列。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出于节约——不愿“出血”---培训中让教师过多的“贴帐”,从而造成了教师对培训的不认同和抵触心理。

骨干教师培训,顾名思义,是针对各个学校的拔尖人才所采用的培训。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开支,通过对学校中工作能力强、富有号召力的教师进行培训,由点到面地影响整个教师队伍。培训还经常采用逐级培训的方式,由乡校到村校再到校点。但随着传递面的扩大,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递减的情况,培训传达的内容与效果也会因为骨干教师的态度与表达能力而受到影响。所以普遍表现为村校以上的培训效果好,到了村小和各个寨小,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教师自愿参加的学历教育一般是农村教师为达到合格学历而被动参加的学习(我县 1

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是达到中师或专科水平,初中达到专科或本科水平,高中达到本科水平)。此类培训学习的费用完全由教师个人承担,学习时间也集中在寒暑假,以自考、函授、等的方式修完规定课程,考查合格者便能获得相应的文凭认证书。据调查,目前有约60%的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取得了合格的学历,但也有70%的人认为这种继续学习对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和实际工作没有任何帮助。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我县仍处于探索阶段,受到管理、经费、师资、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开展所谓的“校本培训”工作,而这种校本培训仅限于一般的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操作套路,培训效果不甚理想。

二、教师培训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仍是举步维艰,经费问题首当其冲。由经费问题又派生出培训机会缺乏、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即使抛开经费、资源、机会等问题,仅针对已开展的常规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的操作技术层面而言,我们仍发现如下问题:

(一)培训观念的城市化

从我县及其周边的类似地区来看,无论是新课程改革后所推行的教材,还是围绕新课改的理念而实施的培训活动,都表现出严重的城市化倾向。从城市发起的新课程改革,在内容进度和教学要求上都远远高于贫困地区教师与学生的水平。诚然,教育理论具有相通性,城市中先进的做法也值得推广和借鉴。但调查表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只是一味照搬、生搬硬套地运用城市的那套培训课程与教材,缺乏对本地教育现状、课程设置、教师实际需求等方面的深人研究,导致培训与现实脱节,严重削弱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导致教师们普遍认为培训的实际效果不大,难以将培训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对此,从城市到当地支教的教师和大学生深有体会:“这里的孩子腼腆、害羞,汉语表达不流畅,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很难有效开展,城里的一套做法在这里应用,处境非常尴尬。”

(二)培训内容的理论化

培训内容是培训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但贫困地区L县的教师培训在内容上却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特别是在大规模的集中常规培训时,为节约时间、便于控制,培训通常仅仅局限于对教育理论的传授,缺少鲜活的实践案例支持,让教师感到培训内容犹如海市蜃楼,虚无缥渺。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难以说服教师来内化理论、转变观念,更难以升华理论,外化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访谈中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培训就是去勾画重点,最后考试”,“这些理论资料大部分只是听课的时候翻翻,下来根本没有什么用”。理论作为实践经验的浓缩和概括,如果在培训时只停留于口头上,就容易造成机械、空洞、教条、刻板的弊病。

(三)培训方法的单一化

从我们所参加过的教师培训所采用的方法看,难免有些单一,主要是“专家说一教师听”的灌输式方法,很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注意及时的信息反馈,最终使培训沦为说教。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以点到为止的单向传授方法粗浅介绍教育理论与相关知识,忽视了一线教师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在培训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方法并存等理念背道而驰。很多参训教师对此既感到厌倦又感觉轻松,他们似乎已习惯于在培训中扮演只需要耳朵和笔记本的听众和记录者角色。教师培训层面尚且如此,那教师日常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就不言而喻了。

(四)培训过程的形式化

整体而言,教师培训也不免存在形式化——培训单位与参训教师均缺乏内在自觉性。具体表现在,培训前缺少需求调查,培训后没有跟踪评价,培训中缺乏科学设计,培训部门重量轻质、应付了事,忽视实践环节。而参训教师也并不重视集中培训,把县里的或派出外县的集体培训当成任务,没有把培训视为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继续教育。参训教师把培训当作“走走过场”,培训单位将培训简化为“专家”上课,培训变成一种外控的、临时的、缺乏系统的花架子,组织草率。

三、如何改进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

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渐完善,教育经费投人的政府职能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的经费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但经费的增加只能从量上保证培训机会和时间,培训质的提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用终生学习的大教育观看待教师培训,将培训视为针对教师的系统教学过程,以教学论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反思培训工作。

(一)严格筛选,加强培训队伍建设

培训者的素质是确保教师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对培训者的挑选和培训至关重要。在挑选时,需制订规定性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既考虑培训者是否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教育理论、渊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考虑培训者是否懂得师资培训的特点、规律,熟悉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将教育理论融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师教学。培训队伍应在广阔的领域里组建,以培训主体多样化、师资结构合理化的原则为指导,建成一支专家型、经验型、管理型的培训队伍,保障教师培训工作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而对于已建立的培训队伍,要经常有目的地选派他们外出进修,并深人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与一线教师建立联系,积累实践经验。

(二)研究教师,激发学习的积极动机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激发贫困地区受训教师的内在学习动机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必由之路。贫困地区的教师生活在偏远山区,信息闭塞,对发达地区的先进思想和做法非常陌生,受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慢。同时,大部分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育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倾向性,其观念行为的转变需要多维刺激与强化。所以,教师培训一方面要研究贫困地区教师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要激发他们对培训的需要。多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找出原因,以此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但是了解教师只是培训的基础,激发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才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可以通过学员参与设计培训、提供可选式培训套餐、组织教育问题探究合作组、评定优秀学员等方式,唤醒教师参与培训的主体意识。

(三)实地考察,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不仅要给自己补充一些必要的、先进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达到会用、善用其所学的目的。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希望接受实际教学方法技能、现代教学手段、开发乡土教材的实用技术、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无论何种形式的培训都应指向贫困地区教师教学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可立足现实,提供某种技能性培训,也可审时度势,将理论与实践联系,为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学进行系统性培训。此外,培训要特别注意城乡差别,考虑贫困地区学生语言表达、学习观念、个性品质、领会能力方面的特点,为当地教师贴身打造本土化的培训内容,用因地制宜的眼光去推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四)努力探索,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法

现行师资培训的教学方式及手段落后且单一,不利于贫困地区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运用多种培训方法,科学有效地组织培训活动。要将听、看、讲、做、体验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打破传统讲授的常规,综合运用诸如案例分析法、集体备课法、微格教学法、头脑风暴法、交流业务能力、体验多种角色、专家引领(专家讲座、专家评课、名师导学)、教育教学问题研讨(教育漫谈、热点研讨、难题会诊)等各种培训方法,增加培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加强监督,完善培训环节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教师培训问题,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加强监督,形成由培训者、受训者和培训监督机构所组成的三权制衡网络,建立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价机制,完善培训过程。这种评价不仅需要在培训进程中不断收集反馈信息,更要在培训后进行跟踪调查;不仅需要对参与培训的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与他评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也要对培训单位的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培训者素质、效果、意见等方面进行评定。

第二篇: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禄丰县第一中学培训总结

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快教师培训的步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好一支立志为民族繁荣、为基础教育事业而献身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实现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关键。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前三个专题培训基础上,本学年禄丰县第一中学进一步认真组织校本培训。培训指导思想是: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全心全意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为宗旨,坚持培训与教研、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禄丰县第一中学进一步认真贯彻《新一轮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禄丰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细则》,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第四专题的培训工作。为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结合学校的实际,现将第四专题:《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专题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加强组织管理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在前三轮专题培训的基础上,学

校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并统一了思想,确定组织方式,明确责任人,加强了培训考评的组织机构。

2、禄丰县第一中学教务处专门负责培训工作,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一步作了培训动员,安排了第四专题培训的有关事宜,并提出了培训的具体要求和计划。

3、结合县教育局师训办、县教师进修学校印发的《禄丰县新一轮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细则》,以及《禄丰县第一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细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关于第四专题学习的计划与有关要求”,并按“计划与要求”开展工作。

4、本学年内在每两周一次教研组会上,加强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同时加强了以教研组为单位,个人自学自修为主的培训学习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检查了教师的学习情况。

5、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了三次单元培训指导工作,召开了两次考评组成员会议,布置和安排了培训和考评工作。

二、教师自觉学习、态度端正

1、全校教师在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自觉进行学习。每位教师都认真研读培训教材,认真填写《报告册》的相关内容。

2、各学习小组都按要求,每月定期学习一次,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讨论在培训学习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对小组学习成员的学习情况检查一次,作好检查情况记录。

3、每位教师通过学习、结合自身的教学写了一些体会、心得、案例、总结等反思文章。

4、学校在学期或学年末统一检查一次,在专题学习结束进行考核

之前再检查一次,并及时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教师及时修正。

三、取得的成绩 本次培训在禄丰县综合素质培训领导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加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教师对培训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有了质的变化。通过此轮培训,全校教师的学习、钻研业务的自觉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风气。

2、通过将培训与教育科研、学科活动的有机结合,教育科研与培训相互促进,学校良好的教研氛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教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3、通过培训,绝大部分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4、第四专题,全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总之,第四专题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县教育局师训办、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校领导的关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力配合分不开。当然,在培训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报告册》填写不规范;个别教师出现赶填《报告册》现象;反思写的少且单一,体会不深刻,没有好的成果论文等。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地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力争使每位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认真抓好最

后一个专题的培训工作,真正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教研组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

政史地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

大坪中学:李丽

根据文山州教育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教政治【2005】25号)文件要求及麻栗坡县关于印发《麻栗坡县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麻教发【2005】10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的实际,我组特制定《课程的反思与重建》的学习计划如下:

一、范围和内容及要求

1、培训范围:根据教育厅有关精神与我县实际,新一轮的培训范围是全组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凡无故不参加学习者,履职考核定性不合格,不得参加本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竞聘。

2、培训内容:《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3、时间安排:2006年5月至8月

4、要求:我组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培训,8月15日前各成员要向教研组书面汇报培训情况。积极开展好5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培训;进行一次检查总结;组织一次经验交流;进行一次成果评选;进行一次先进表彰。本组教师在学习每个专题时,都要运用本专题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联系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找出2-3个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用于实践检验、总结,形成理论成果。

5、培训方式和成果展示:《课程的反思与重建》采用“自修——反思——实践”的培训方式,即(1)、自修——反思;(2)、共同参与;(3)、案例评析;(4)、教学诊断;(5)研训一体。

本组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教材,在教材上作好旁批、圈点、勾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填写《报告册》,(不得雷同或请人代写,否则重修),自学中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于8月15日前向教研组上交心得体会(10)篇、案例分析(5)篇;论文(1篇);自修总结(1份),定于8月26日晚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进而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并寻找其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二、目标任务

培训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向导,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新课程实施为依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为各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双向沟通、多项交流的良好学习气氛。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使本组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造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要求是:

1、加强师德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促使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2、使本组教师能认识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改革的具体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作为新课程的实 施者应树立的教育观念。

3、使本组教师都能了解并掌握新课改的理念及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的重大变化,明确教师作为新课改实施者的角色和工作方法的变化。

三、具体措施

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在培训过程中加强指导,分层培训,突出重点,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2、校本研修,自学为主。本项目的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把学校和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培训的起点,把解决问题作为培训的归宿。教师以“自修——反思——实践”和合作、互助、互动、集体分享为主业的写信形式,在自学的基础上强调反思,适时辅导,在合作中分享、升华。

3、以学校为基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为目标,以解决学校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为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本组的互助学习及校内外专业人员的指导为支撑,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共同研究、专业引领、解决问题等过程,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

2006年6月2日

第四篇:对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学的思考

对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学的思考

○ 王 岚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素质教育的春风并没有吹进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现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育的滞后原因及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经济滞后严重制约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

美术教育需要经济投入,但少数民族山区学校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经费紧张也是诸多学校的通病。学校连维持正常教学经费都很难,更不会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美术教育,美术教师除了手边仅有的教科书和两盒彩色粉笔外,没有辅助教学设备。

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一)、传统教育忽视美术课的重要性。刚步入课堂的那段时间,我的教学是个开放式的课堂,但是山区的学生偏偏沉默得令我都觉得气氛尴尬,感觉自己的活力就像动物园里被人注视的猴子。学生认为学好文化知识才是硬道理,至于美术课,仅仅是让自己在紧张的功课之余放松一下而以。因而普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美术课便成了一种摆设。

(二)学生对美术课的误解极深。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家长和学校共同“熏陶”下,再加上没有美术科考核,部分学生对美术科是不屑一顾的。

三、专业教师缺乏

其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对美术的求知欲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较高,只是由于农村经济落后,教师资源匮乏,教师的教学素质有较大的差距,参差不齐。虽然有了美术课,但学生难以触摸到美术的魅力。

四、几点思考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认识到上美术课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兴趣。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还要让他们学会表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在不断的表现和创造中去学会生活。

其次,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去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第三,努力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美术形式和自然资源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原本的那份清纯古朴,传承着古老的艺术文化,这是一笔财富,更是最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素材以提高少数民族孩子审美情趣和艺术素质修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我所执教的地区,苗族的刺绣、革族的蜡染,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由于有平时的耳闻目染,把这些丰富的民间艺术带入美术课堂,大家都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编织”一课中,可以利用随处可见的棕树叶、稻草来进行练习,这样编出来的作品虽然不是很艳丽,但那朴实颜色也独具魅力。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总之,作为苗岭山区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里,充分利用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搭建一个崭新的艺术殿堂,让生活在大山里那些朴实的孩子也能触摸到美术艺术的芳香。

第五篇: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永洲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十期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 黄曙明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萌渚岭山脉之中,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是一个山区县、少数民族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74所,在校学生

74685人,在职教职工4280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也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江华瑶族自治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教师数量不足。尽管2001年以来,江华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录用了850名教师,但按湖南省编制标准计算,尚缺教师280名。由于数量不够,在林区的一些边远村级小学、教学点,还存在着一个教师包一所学校的现象,一些学校不能按部颁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复式、多头教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整体素质不高。首先是学历合格率低。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5%,高中为55.8%。高中具备本科学历的教师相当一部分第一学历为中师、专科;初中具备本、专学科学历的教师近40%第一学历为中师。其次是业务素质低。全县尚有750余名“民转公”教师和200余名两年制专科委培初中教师;具备合格学历的小学、初中教师,大部分是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 “三沟通”突击培训和通过电大、函授方式进修而来的,存在着高文凭、低水平现象。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全县在职教师中只有1名省级小学特级教师,2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6名省级骨干教师,150名中学高级教师。再次是职业道德欠佳。有的受“拜金主义”思想腐蚀,从事第二职业,做生意赚钱,或帮外地学校拉生源捞“回扣”;有的工作懒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有的道德沦丧,体罚学生甚至猥亵女学生;有的玩物丧志,打牌通宵达旦等,诸如此类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形象。第四是学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有的当了几年校长了,却讲不清学校管理包括那些主要内容,更谈不上将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去。即使是稍好一点的,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还只停留在控制管理的层面上。

2、教师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一是工资福利待遇低。尽管这些年来,教师工资能够按时发放,但发的是“骨头”工资,除去岗位培训、学历提升培训、普法培训、防洪保安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外,所剩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在被调查的50名教师中,平均每人每年支出的各项培训费高达1200元;另外,在福利方面,“一费制”后,学校连保基本运转都十分困难,有的还有较大负债,无力发放福利奖金。二是办公和住房条件差。国家规定学校教学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人,全县一半以上学校教师没有公用办公室,教师在家办公,相互交流探讨较为困难。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人均住房面积不到7平方米,有的教师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生活起居极为不便。此外,多数农村学校教师宿舍破旧低矮,有的已成危房。三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待遇较低,少数工作能力强、职称级别高的青年骨干教师外流现象严重。近三年来,该县已有20余名高、初中骨干教师“飞往”经济发达地区,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3、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是经费不足。“一费制”后,师训经费奇缺,保证不了培训需要。由于缺少经费,造成培训对象有限。近三年,平均每年岗位培训不到1000人,仅占教师总数的30%。二是管理不力。由于管理不得力,培训效果不够理想,教师的培训提高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部分教师在培训中消极应付,存在“走过场”现象,专业水平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二、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

一是规范教师日常行为。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精神与教师师德、礼仪、形象的整合”为新时期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断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净化教师的心灵。二是创新职业道德建设运作模式。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以活动为载体,如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师德专题讲座、师德巡回演讲、师德建设汇报演出等,使广大教师在一系列活动中得到乐趣,受到教育,升华认识。三是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考核机制。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细则》,实行师德月考核制度,把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档案。聘请人大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师德监督员,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在教师评优评先、晋职中,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行“一票否决”;对违反师德规范的及时按违规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行政处分乃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把师德建设纳入校长任期目标考核,

下载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分析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寻甸县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阶段总结

    积极开展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努力提高培训学习质量效益 我县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于2006年8月启动,计划到2008年6月结束。全县共有高中、初中、小学......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总结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总结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总结1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

    2008年2月26—28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08年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收获很多,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认为爱心是师德的根本,博爱之心是师德之魂。“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

    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doc

    一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你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香港回归的日子,神州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

    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思考

    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大众对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 作者:谢长旺 赵 彦 范丽远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5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综合素质测评的概念、综合测评制度......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5篇范文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是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

    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某某中学校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 实 施 方 案 为加强对本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围绕朱校长提出的“积极投身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