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市培育工作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2012年12月,镇被确定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这对乃至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用好小城市培育试点政策,加快中心镇发展,对于提升镇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区政协会同区级有关部门和政协基层工委组成课题调研组,客观分析现状,对照小城市培育目标要求梳理出镇小城市培育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拉大城市框架,拔高发展标杆
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形成布局合理的居住、工业、商贸、生态等功能分区;建成区户籍人口6万人以上或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形成比较完备的水、电、路、气、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
2012年,镇建成区面积为6.1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为5万人。因此,我们认为,拉大城市框架,加速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是小城市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明确定位。结合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优势,明确镇小城市培育的功能定位为:都市经济圈工贸卫星城市,环湾的现代物流基地,东南部的宜居新城。山水资源丰富,既能接受大都市和主城区的双重辐射,同时又面临着新城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更有组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累的良好基础,根据镇小城市试点(2011-2013年)三整理文章由编辑:xiexiebang.com年行动计划的规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将打造成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集聚和扩散效应较强的现代新型城市,努力使小城市培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整理文章:好范文
2.修编规划。立足培育一流小城市的标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要素,科学编制镇小城市培育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区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旧城1.5平方公里修建性规划,以及污水排放、村庄布点等专项性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区块开发。同时,制定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各项规划落到实处。建议区政府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时,充分考虑小城市培育的需要,加大农保调整力度,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小城市建设的需要。
3.完善路网。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镇域范围内“八横四纵、东西连接、南北呼应、环线互通”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但外围道路配套和老城区道路改造升级仍有待加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新区道路、工业区配套道路建设和老城区道路升级改造,构建畅通、便捷、安全的城市道路网络。同时,建议区政府尽快启动建设四路和青六线段、东灵路接靖江连接线工程等道路建设,并积极争取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延伸至,促进与和主城区的交通一体化。另外,尽快启动与机场南门连接线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增强镇与航空港的联系。
4.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按照城镇建设重心北移战略,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好3平方公里新区核心区块,加快规划建设集商务会展、行政服务、文化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促进人气的集聚和城市面貌的提升。当前,特别是要加快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及创业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以行政中心的建设带动核心区块的开发。
5.实施旧城有机更新。坚持城镇有机更新理念,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强旧城街道综合改建,对人民路、航坞路等主要道路实施“上改下”、路面“白改黑”、沿线建筑立面改造;加大旧城区河道的综合整治力度,做到“河清、岸绿、景美”;加强对老小区、失管房、背街小巷的整治和管理,对部分闲置资产通过改建停车场、休闲公园、城市小品等方式进行综合改造;加强对行车停车、农贸市场、环卫保洁、广告设置等长效管理,不断改善视觉空间环境,把旧城改造为动静相宜、功能完备的品质化居住区。
二、培育新兴产业,促进转型升级
小城市培育试点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以上,年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2012年,镇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国、地税财政总收入6.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76: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9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6800元。因此,我们认为,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总量三年翻番是小城市培育工作中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向。
6.培育新兴产业。依托航空港、高速公路、杭甬运河等区域性交通设施的便利条件,借助开发的机遇,在等大型物流企业入驻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东部综合物流园区和纺织石化行业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把建设成为以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功能为主,以专业市场为特色,集物流、商贸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构筑“航坞山----昭东水乡”于一体的山水空间格局,完善城市绿地体系规划,着力营造和谐的生态、人文与人居环境。以核心区块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会所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信息产业、商贸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
7.加快印染行业的整体提升。印染行业是的支柱产业,也是经济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印染企业数量较多,但大部分在集镇范围内,这也成为了小城市建设的硬伤。为此,我们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学习绍兴经验,实施印染行业整体搬迁。在合适地块规划一个2平方公里左右的印染产业园,但实施这一方案,在区块选址和印染企业异地搬迁重建的项目审批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开展印染行业整合提升专项计划。通过设备淘汰改造、工艺更新提升一批;出台鼓励政策“退二进三”,调整一批;强势推进节能减排,严控废水废气排放整治一批,关停一批,进一步规范印染行业,促进产业升级。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认为第二套方案操作的可行性较大。建议由区发改局、区经发局、区环保局牵头,通过对城区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企业进行排队摸底后,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出台相应政策,督促实施,推动由“印染污染城”向“科技商贸城”的转变。
8.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工业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拓宽工业发展空间,应积极加快规划建设配套齐全、产业领先的现代工业园区,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奠定基础。建议镇立足临港工业功能区,拓展永联工业功能区,一手抓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手抓轻纺印染、花边刺绣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争取三年内完成工业生产和技术改造投入3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利税突破50亿元,两大工业功能区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50家以上,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工业经济的集聚发展。
9.发展旅游经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航坞山是萧绍平原上一座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名山”,“航坞听梵”更是十景之一。另外,“全国十强村”航民村、白龙寺、海派画家任伯年故里以及昭东丰富的水乡资源,周边衙前镇的农民运动纪念馆,镇的“地藏祭星”、极乐寺等也都是声名远扬,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都为发展休闲旅游业,培育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建议:一是由区旅游局牵头,整合资源,全面布局,制订航坞山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二是由于航坞山地域范围涉及、、衙前三镇,建议:要加大航坞山旅游资源保护和整合力度,组建景区经营机构,构筑运作平台,实施统一开发,着力打造集红色旅游、佛教文化体验、水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名镇。
三、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生态文明、宜居宜业是小城市培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城市建设的紧迫任务。我们认为,环境整治将是小城市培育成败的关键。
10.强化环境综合整治。要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目标,以“最清洁城乡”工程为抓手,以路、水、气综合整治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促进景观更新和环境再造,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小城市。一是加快生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截污纳管和工业“三废”治理,确保建成区截污纳管覆盖面达90%以上,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二是削减燃煤烟气污染,推进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适时实施燃煤锅炉向燃气锅炉的升级改造;三是全面实施户集、村(社)收、城处理的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实行卫生保洁市场化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四是大力开展河道疏通保洁与护坡绿化工作,确保河道畅通、排灌便利、沿河绿化美观,充分体现水乡特色,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11.启动西入城口整治。入城口是视觉焦点,也是城市的窗口。但目前镇入城口形象展示不足,特别是西大门“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的“第一印象”。对此,要按照“序化、洁化、绿化、亮化”的要求,实施入城口整治工程,加快推进东片污水运管中心的搬迁,同时通过建设入城口公园,树精品城雕,提升绿化档次等措施,打造新形象。
12.实施航坞山山体覆绿。航坞山遭受了多年的无序开采,山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此,镇要在实施航坞山一期、二期覆绿工程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治脏变绿、见缝插绿等多项措施,强化山体覆绿力度。同时,建议区政府将航坞山的环境保护提高到区级层面,由区国土分局、区环保局牵头,科学制定航坞山综合保护规划,关停在采矿山,积极推进航坞山综合整治,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实现整个航坞山区的生态化、自然化。
四、强化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学前教育普及率98%以上,建城区义务教育集聚率80%以上,高中段入学率98%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1家,千人医院床位数大于4张,千人医生数大于2.5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参保率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镇登记人口失业率小于4%。
2012年,镇学前教育普及率92%,建城区义务教育集聚率100%,高中段入学率96%;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1家,千人医院床位数4张,千人医生数1.5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60%,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60%,城镇登记人口失业率4%。据此,我们认为,已具备较好的社会事业基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工作理应成为小城市培育工作中的点睛之笔。
13.优化教育办学质量。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优质化工程,大幅增加教育事业投入,不断提升各类教育水平,构筑形成与现代小城市发展水平相配套的教育体系。新建新区幼儿园和昭东幼儿园,加快对三小、大园小学、曙光学校、一中和二中等部分学校的扩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任伯年小学和镇第二小学的合并重组,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另外,支持学校开展品牌建设,不断加大名优教师的培育力度,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努力将打造成东部教育强镇。建议由区教育局牵头,通过名校集团化战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将八中培育成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14.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目前,镇中心卫生院已建成投入使用,下设的14个村级卫生服务站运作有序,镇、村(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全面实现。为进一步提升的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按照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六里桥章氏眼科医院,争取将区第二人民医院培育成三级综合医院,抓好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和管理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力争全镇千人医生数达到2.5个,千人医院床位数达到4张以上,实现医疗卫生水平的全面提升。
1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扶贫帮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落实劳动援助政策,加快文体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政策保障
为了有效推动小城市试点培育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作为唯一列入小城市培育试点的中心镇,能否顺利完成小城市试点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快实现向小城市转型发展的目标,事关的荣誉,事关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事关新城建设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因此,我们认为,全区上下要高度统一思想,加深认识,将小城市培育工作放到与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扶持,全力推进。
16.落实强镇扩权。坚持依法放权、高效便民、分类指导、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镇与区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由区政府组织,区级各相关部门按照全面扩大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总体要求,确定拟向镇放权的事项目录,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执法、机构延伸等形式,下放事权。
17.适时调整行政区划。镇在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无论镇域面积、总人口,还是经济总量等方面,都处在靠后的位置。调整行政区划一是有利于扩大经济总量。按照现有基础,想三年实现GDp100亿元的目标很难实现;二是有利于项目落地。镇小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2011年至2013年的100个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0亿元,需要占用土地3949亩,如不调整行政区划,这些项目用地实际上很难得到落实。当然,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对一些人均指标的实现也需要重新考量。更为重要的是,镇街规模偏小,新城建设几大平台处级机构叠加,机制体制不顺的矛盾相当突出。为此,我们提出两套建议方案:(1)综合考虑镇与周边镇的历史渊源以及航坞山经济区内各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生产要素流向,适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拓宽发展空间;(2)对、湘湖新城、新城、浦阳江生态区等几大平台一并考虑,实施新一轮的镇街撤并,基本解决新城建设中的体制问题。我们认为,这一时机已基本成熟。
18.落实建设资金。第一,按照小城市培育的要求,建立设有金库的一级财政体制,增强镇级财政的调度能力。第二,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镇范围内地方财政收入区级留成部分及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返还;镇区域范围内的区级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由区财政全额承担。第三,省政府给予小城市培育试点每年3000-5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并明文规定发达县市地方政府以3∶1的配比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区财政应积极予以保障。第四,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做强做大镇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快建立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加大“做地”力度,确保资金的综合平衡。
19.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依法推进、统筹协调、积极稳妥的原则,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退伍军人安置、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十多项与户籍挂钩政策的一体化。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的落户制度,对具有高学历、专业技术职称或对社会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户籍积分制,以吸引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在落户。
第二篇:小城市培育工作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今年以来,镇认真落实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特色机械装备城、生态文化名城、台金丽三市交汇新兴城市”的功能定位,举全镇之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今年1至10月主要工作和成效
1、加速推进工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以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五金产业列入全省首批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工业经济扩量提质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大帮扶力度。开展了“发展环境企业评”的大评议活动,建立“事不过夜”工作机制,班子领导与全镇145家骨干企业联系结对帮扶,深入现场重点破解企业融资难和项目落地难两大难题,协助解决审批问题70个、生产用电10项、劳动纠纷12项,协助企业落实项目21个,解决融资3.6亿元。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市首个工业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1家国家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三是完善激励导向。在市率先对全镇1410家企业开展了亩税收和亩产值排名奖励,引导企业从“草根经济”走向现代经济,从资源消耗增长型走向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型工业,最终实现传统块状产业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式发展转变。1至10月,全镇工业总产值达93.98亿元,同比增长27.6%,工业功能区工业增加值12.04亿元,占全镇工业增加值75%,功能区的集聚功能、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税收收入3.40亿元,同比增加59.62%。全镇GDp总量达到29.68亿元,同比增长42.48%,居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现为3.7:79.4:16.9,三产比重逐步增加。
2、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以五网建设为重点的三十大类建设项目全面推进,截至10月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3亿元,完成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预期目标84.43%,其中完成政府性投资2.58亿元,完成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预期目标84.59%。
一是优化市政设施网。今年已开工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文教路一期及人民路、好溪南路市政配套工程、水厂供水工程、聚贤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主干管(一期)项目。其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已于10月20日开工,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1万吨,项目概算投资4963万元。中山街项目和石龙路项目已经全面启动,计划于2012年开工。
二是完善综合交通网。公路建设上,连接县城至的大动脉42省道至早宅段一级公路已开工,预计明年可完成。42省道潜陈至段长20公里,概算总投资8.46亿,已启动前期工作。42省道与35省道连接线工程,概算总投资6000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12年,建成时间2014年。35省道大桥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目前已全部完成。35省道永康至仙居段改造已进入实地勘测阶段。铁路建设上,积极争取金台铁路段经过,并在设站。
三是打造安全水利网。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的建设,总投资约11.97亿元,目前已完成库区实物调查,前期配套工程已开工。以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计划投资12637万元,用五年时间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老镇区金丝堰、括苍塘等水系清淤疏浚工作,整治北山溪、淘滩坑共9.15公里河道;建设好溪、浣溪、章溪共11.3公里防洪堤;完成60公里渠道防渗衬砌。目前已基本完成农村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十万人民从此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11个小型水库和20个山塘基本完成强防固堤工作。
四是构筑工业保障网。机械装备城项目建设用地200亩,主要用于建设废旧工模的钢材市场、金属带锯条的交易市场、带锯床等机床的销售及展示中心,及相配套的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三年开工建设高层建筑20幢,主体完工10幢,以提高镇服务功能和城镇品味。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在南方水泥、中国西南工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空气分离公司等三个央企基础上,今年新引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德国肖特公司与新康公司合作年产10亿支高端药用玻璃容器生产线项目、光航年产200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和泓盛年产50万吨大型铸件生产线技改项目。电网建设上,在完成110KV里弄输变电工程扩容的基础上,新建110KV雁门输变电所1座,本内将建成投产。新建220KV好溪输变电所1座,提供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转型提升示范区电力支撑,目前已启动前期工作,计划于2013年开工。争取括苍山风力发电项目落地。
五是编织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县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以及社区保障服务中心项目、湖川中学迁建项目、危旧房改造项目、安居工程、镇行政中心及市民广场、民生文化园和下山脱贫项目。其中下山脱贫项目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20亩,拟安排迁建联立式安置房180户,公寓安置房420套,总建筑面积约106325方米,项目总投资43000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12年。生态旅游项目主要包括一个绿化工程、一座星级酒店和一个旅游项目。旅游项目投资21000万元,建设括苍山森林公园、岩下石头村、九进厅古居、松岩百廿间、晨龙太空农业园等一批旅游项目,部分已开工,建成时间2015年。
3、主动对接综合运用提升政策驱动力,不断加快培育进程。
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小城市培育工作的政策引领作用。8月份,市委卢子跃书记、王永康市长专程到调研。9月份分别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推动镇扩权强镇改革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小城市培育进程。
一是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按照“依法放权、便民高效、分类指导、权责一致”的原则,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户籍管理、市政交通、民生事业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县政府及发改、经信、民政、司法、人力社保、住建、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商务、文广新、计生、环保、林业、安监、工商等18个部门的143项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通过授权、委托、交办、延伸机构、干部兼职、综合执法试点等形式交由镇行使。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待县政府批准。
二是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理念,镇机关组织架构调整为十办三中心。
十办设置:为党政办公室(挂法制办和统计办牌子)、党群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挂人口和计生办牌子)、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财政审计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等10个办公室,“三定”方案已拟定,正在报批中。
三中心结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分中心,综合执法中心(县综合执法大队中队),综合服务中心(事业单位,集中土地储备中心、应急维稳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功能)。计划在12月底前挂牌运行,综合执法中心已拟定方案,待省编办批准县综合执法局后马上组建运行。目前,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分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大楼装修工程已基本完成,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1)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分中心。分别设置便民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三大平台。首期将进驻发改、经信、民政、司法、人力社保、住建、公安、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商务、计生、环保、林业、安监、工商、消防等17个部门,设置26个窗口,同时配套金融、中介、商务等服务。目前在完善细节和业务培训阶段。
(2)综合执法中心(县综合执法大队中队)。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挂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牌子,日常管理以镇为主。经法定程序批准,在镇域范围内依法统一行使城镇管理(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城市绿化、市政公用)、镇村规划、安全生产、农业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城镇河道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其他适合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综合执法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目前已拟定方案上报县政府,待县综合执法局成立后即挂牌运行。
(3)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机构,设立事业性质的综合服务中心,挂县土地储备中心分中心、应急维稳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牌子,实行一站式服务。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的要求,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加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等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由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兼任,负责土地收储、整理、招拍挂。应急维稳中心主任由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兼任,作为综治办的实体,整合信访、司法、消防、安监、调解等部门。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由社会事务管理办相关负责人兼任,负责劳动保障相关事务。
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原有的基础上,计划增加镇34名编制,其中2011年增加镇10名行政编制、8名事业编制(采用引进人才方式)。把镇确定为市县发改、财政、建设、交通、环保、安全生产等相关职能部门干部挂职锻炼基地,缓解专业人才紧缺矛盾。县政府工作部门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以镇为主,负责人的任免、调整及工作人员的调动,应事先书面征求镇党委的意见。地税、工商、公安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县相关部门副职兼任。中层干部、一般工作人员在使用管理上不受行政、事业身份限制,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能上能下、统一使用”的管理机制。
事业编制根据工作需要,由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同时,鼓励政府实行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提倡花钱买服务;采取灵活用工形式,在县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总额内,采取“公开、择优”方式招聘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人员。
二、创新与特色做法
1、创新金融服务强造血功能。
6家国有商业银行把在镇的派出机构全部升格为二级支行。今年准备新增晨龙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分行等2家金融机构。稠州商业银行分行正在积极筹建中。10月末,镇内6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3%,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4%。
一是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工商银行县支行针对产业特点,推出面向带锯床、缝纫机、工刃具三个行业的小额贷款,大幅度增加了实际贷款额,截至2011年九月份向企业实际发放贷款余额为3.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亿元。该品种根据产业实际情况,确定下一季度的贷款发放额,例如2011年二季度发放额度为1500万元,三季度发放额度为2000万元。中国银行县支行针对产业特点推出了“通宝”,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抵押担保方式更加灵活,向22家企业发放9600多万元,占85.7%,目前尚有15家企业、6500万元的贷款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建设银行与签订了3.6亿元的小城市培育试点贷款战略协议。
二是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原镇属企业欣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升格为县级国有独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扩大到5200万元,已成为小城市培育建设的投融资主体。目前计划进一步扩大资本,将供排水公司等国有企业和集体资产并入县欣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探索通过县欣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镇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厂成功采用BOT模式招商,目前又计划推出产业提升区综合基础设施、中山街及市政配套等项目进行BT模式建设。
三是成功探索新农村建设融资新渠道。农业银行推出新农村建设融资的“元古模式”,农户可以通过信用等级采取联户担保方式等,仅元古自然村就向160户发放960万元。目前,“元古模式”在全市推广。邮政储蓄银行和林业部门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统管山资源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试点“集体林权+信用农户”惠农贷款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贷款抵押难问题,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成本,截至十月底,林权抵押贷款余额5300万元,受益农户930户。
(二)创新规划模式拓发展空间。
在全省率先采用“三规合一”做法,保证规划的有效性。用规划统筹理念来实施规划体制改革,委托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对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三规合一”编制,把各种专项规划统一到一个系统内,保障了规划的专业性、实用性、刚性,避免了历来规划不统一、不实用的情况,更合理地配置了各项资源。通过“三规合一”,把产业转移提升区拓展至12平方公里,新增可利用土地空间4600亩。同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推进项目建设。委托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相关单位编制旅游、产业、城市街景、水系等专项规划。系统且完善的规划,为我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绘就了科学发展蓝图。
(三)创新管理机制推项目进度。
打破原有按照普通乡镇模式设置的人员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为领导负责项目制度,动员全镇力量投身于项目建设。建立由班子成员担任项目组长,管理区副主任以上干部和城建办中层以上干部担任项目组副组长(管理区干部着重于政策处理,城建办干部着重于技术),项目组成员由管理区工作人员和城建办工作人员、项目组长指定人员组成。项目组采用组长负责制,项目计划和进度报表、招标文件、工程量签单、项目组人员变更、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变更等所有涉及项目相关事务均需组长签字批准。每周通报进度和下周计划、存在问题全镇通报,并向县长、分管副县长等县领导报送。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初步培养了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善操作的干部队伍,为今后的小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土地流转增农村活力。
制订了《镇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行信贷支持和用地政策倾斜,对流出农户的补助每亩100元,由镇财政给予每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每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由镇财政给予每家1万元的奖励。目前,全镇已实现10500亩土地流转,流转率达34.6%。如城中村高潮村95%以上农户已将农田流转回村集体土地。
(五)创新激励机制促教育发展。
以学前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专项奖励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研究制订了《镇人民政府促进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奖励办法》,设立等级评定等四大奖项,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激励幼儿园举办方采取措施提高质量,今年新增3所民办省三级幼儿园。同时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今明两年将动工兴建1所省一级幼儿园和3所省二级幼儿园,扩容量达2000人以上。
三、问题与建议
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县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人、财、物、土地等发展要素的支撑明显加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对照省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口集聚难度较大。由于财力有限,公共配套服务能力较弱,造成政府的政策推力对农民进城的吸引力不足;另外,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乡土意识强,人均耕地占有量仅0.61亩,农民脱离土地到城镇就业的意愿较弱,通过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进城积极性不高。
2、干部专业人才紧缺。我镇人员配置仍按传统乡镇模式配置,且人员缺编严重,年龄结构老化;对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业务以及新下放143项扩权事项的承接有难度,存在能力短板;经济管理、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与陡然增长的工作量不匹配。
3、土地要素制约严重。近期对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重新进行梳理,103个项目需要土地实际约3860亩左右,今年需要建设用地指标1456亩,县里倾斜性的给镇安排了872亩用地指标,但今年缺口仍达584亩。由于用地指标限制,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受到严重制约,特别是工业用地储备不足,目前工业功能区用地仅为2.9平方公里,可供建设用地明显不足。
(二)意见建议
1、在省重点项目盘子中,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单列一块项目,使试点镇的项目在土地、资金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
2、由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对各试点镇调研后对试点镇用地指标实行单列,降低试点镇耕地保护指标,建立灵活可行的土地利用规划调节机制。
3、放宽小城市金融机构发展的准入条件;在一级财政的基础上,尝试小城市试点镇发行地方建设债券,吸纳民间资金。
4、由于三年期间存在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在不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总量标准和不影响改革创新推进力度的情况下,建议允许对三年行动计划的部分项目和指标进行中期调整。
还是全省的欠发达县,镇与全省其它26个兄弟培育乡镇相比,无论从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性上来说,都处于靠后位置。在小城市培育试点过程中,我们必定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希望上级部门能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特别是在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实质性政策倾斜。
被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激发了全镇人民的创业热情。在发展小城市的目标鼓舞下,大家全力以赴抓项目,千方百计搞建设。我们坚信,有上级的坚强领导,有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参与,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指标,为把建设成为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现代化工贸小城市打下扎实基础。
第三篇:小城市培育工作报告与小学2018年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小城市培育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镇认真落实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特色机械装备城、生态文化名城、台金丽三市交汇新兴城市”的功能定位,举全镇之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今年1至10月主要工作和成效
2、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3、主动对接综合运用提升政策驱动力,不断加快培育进程。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小城市培育工作的政策引领作用。8月份,市委卢子跃书记、王永康市长专程到调研。9月份分别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推动镇扩权强镇改革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小城市培育进程。
一是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按照“依法放权、便民高效、分类指导、权责一致”的原则,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户籍管理、市政交通、民生事业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县政府及发改、经信、民政、司法、人力社保、住建、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商务、文广新、计生、环保、林业、安监、工商等18个部门的143项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通过授权、委托、交办、延伸机构、干部兼职、综合执法试点等形式交由镇行使。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待县政府批准。
二是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理念,镇机关组织架构调整为十办三中心。
十办设置:为党政办公室(挂法制办和统计办牌子)、党群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挂人口和计生办牌子)、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财政审计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等10个办公室,“三定”方案已拟定,正在报批中。
三中心结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分中心,综合执法中心(县综合执法大队中队),综合服务中心(事业单位,集中土地储备中心、应急维稳
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功能)。计划在12月底前挂牌运行,综合执法中心已拟定方案,待省编办批准县综合执法局后马上组建运行。目前,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分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大楼装修工程已基本完成,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2)综合执法中心(县综合执法大队中队)。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挂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牌子,日常管理以镇为主。经法定程序批准,在镇域范围内依法统一行使城镇管理(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城市绿化、市政公用)、镇村规划、安全生产、农业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城镇河道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其他适合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综合执法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目前已拟定方案上报县政府,待县综合执法局成立后即挂牌运行。
(3)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机构,设立事业性质的综合服务中心,挂县土地储备中心分中心、应急维稳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牌子,实行一站式服务。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的要求,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加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等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由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兼任,负责土地收储、整理、招拍挂。应急维稳中心主任由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兼任,作为综治办的实体,整合信访、司法、消防、安监、调解等部门。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由社会事务管理办相关负责人兼任,负责劳动保障相关事务。
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原有的基础上,计划增加镇34名编制,其中XX年增加镇10名行政编制、8名事业编制(采用引进人才方式)。把镇确定为市县发改、财政、建设、交通、环保、安全生产等相关职能部门干部挂职锻炼基地,缓解专业人才紧缺矛盾。县政府工作部门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以镇为主,负责人的任免、调整及工作人员的调动,应事先书面征求镇党委的意见。地税、工商、公安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县相关部 门副职兼任。中层干部、一般工作人员在使用管理上不受行政、事业身份限制,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能上能下、统一使用”的管理机制。
事业编制根据工作需要,由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同时,鼓励政府实行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提倡花钱买服务;采取灵活用工形式,在县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总额内,采取“公开、择优”方式招聘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人员。
二、创新与特色做法
1、创新金融服务强造血功能。
二是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原镇属企业欣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升格为县级国有独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扩大到5200万元,已成为小城市培育建设的投融资主体。目前计划进一步扩大资本,将供排水公司等国有企业和集体资产并入县欣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探索通过县欣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镇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厂成功采用BOT模式招商,目前又计划推出产业提升区综合基础设施、中山街及市政配套等项目进行BT模式建设。
三是成功探索新农村建设融资新渠道。农业银行推出新农村建设融资的“元古模式”,农户可以通过信用等级采取联户担保方式等,仅元古自然村就向160户发放960万元。目前,“元古模式”在全市推广。邮政储蓄银行和林业部门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统管山资源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试点“集体林权+信用农户”惠农贷款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贷款抵押难问题,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成本,截至十月底,林权抵押贷款余额5300万元,受益农户930户。
(二)创新规划模式拓发展空间。
在全省率先采用“三规合一”做法,保证规划的有效性。用规划统筹理念来实施规划体制改革,委托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对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三规合一”编制,把各种专项规划统一到一个系统内,保障了规划的专业性、实用性、刚性,避免了历来规划不统一、不实用的情况,更合理地配置了各项资源。通过“三规合一”,把产业转移提升区拓展至12平方公里,新增可利用土地空间4600亩。同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推进项目建设。委托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相关单位编制旅游、产业、城市街景、水系等专项规划。系统且完善的规划,为我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绘就了科学发展蓝图。
(三)创新管理机制推项目进度。
打破原有按照普通乡镇模式设置的人员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为领导负责项目制度,动员全镇力量投身于项目建设。建立由班子成员担任项目组长,管理区副主任以上干部和城建办中层以上干部担任项目组副组长(管理区干部着重于政策处理,城建办干部着重于技术),项目组成员由管理区工作人员和城建办工作人员、项目组长指定人员组成。项目组采用组长负责制,项目计划和进度报表、招标文件、工程量签单、项目组人员变更、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变更等所有涉及项目相关事务均需组长签字批准。每周通报进度和下周计划、存在问题全镇通报,并向县长、分管副县长等县领导报送。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初步培养了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善操作的干部队伍,为今后的小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土地流转增农村活力。
(五)创新激励机制促教育发展。
三、问题与建议
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县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人、财、物、土地等发展要素的支撑明显加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对照省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口集聚难度较大。由于财力有限,公共配套服务能力较弱,造成政府的政策推力对农民进城的吸引力不足;另外,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乡土意识强,人均耕地占有量仅0.61亩,农民脱离土地到城镇就业的意 愿较弱,通过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进城积极性不高。
2、干部专业人才紧缺。我镇人员配置仍按传统乡镇模式配置,且人员缺编严重,年龄结构老化;对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业务以及新下放143项扩权事项的承接有难度,存在能力短板;经济管理、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与陡然增长的工作量不匹配。
(二)意见建议
1、在省重点项目盘子中,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单列一块项目,使试点镇的项目在土地、资金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
2、由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对各试点镇调研后对试点镇用地指标实行单列,降低试点镇耕地保护指标,建立灵活可行的土地利用规划调节机制。
3、放宽小城市金融机构发展的准入条件;在一级财政的基础上,尝试小城市试点镇发行地方建设债券,吸纳民间资金。
4、由于三年期间存在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在不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总量标准和不影响改革创新推进力度的情况下,建议允许对三年行动计划的部分项目和指标进行中期调整。
还是全省的欠发达县,镇与全省其它26个兄弟培育乡镇相比,无论从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性上来说,都处于靠后位置。在小城市培育试点过程中,我们必定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希望上级部门能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特别是在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实质性政策倾斜。
被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激发了全镇人民的创业热情。在发展小城市的目标鼓舞下,大家全力以赴抓项目,千方百计搞建设。我们坚信,有上级的坚强领导,有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参与,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指标,为把建设成为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现代化工贸小城市打下扎实基础。小学2018年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XX年,我校党支部以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党章为准则,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一年来,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我校党员素质,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和教师,努力建设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党支部,推动各项工作再提升,学校发展再提速。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争创区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改造校园操场,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现将我校XX年党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十九大召开前夕,学校在校园里制作了“喜迎十九大,再创新辉煌”的宣传展板。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当天,组织全体党员和教师在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十九大召开之后,学校党支部给每位党员购买了《十九大报告读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给五个支委发放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和《十九大文件汇编》。多次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支部还制定了十九大精神学习安排表,五个支委分别承担了领学和主讲的任务。12月4日下午,大观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高晓蕾到xx三小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体党员和教师聆听了高主任的报告,高主任的宣讲内容系统丰富,使全体教师对新时代、新思想和新征程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通过学习,大家表示要进一步深刻领会报告的丰富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在校园里悬挂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宣传横幅,围墙上悬挂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宣传挂图。12月12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冒着寒风,到xx市烈士陵园,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 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用实际行动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2月底,2018年1月初,学校三名校长、副校长分别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学校支部书记,还在大会上交流了学习心得。
二、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一年来,我校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坚持党员学习制度,党建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对党员进行考核,评选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学校的政务、财务、人事等重大事项由党支部研究决定,党支部起到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参加全国志愿者注册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我校党员志愿者先后到城区多个社区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他们协助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帮助社区清扫居民小区楼道和社区道路,维持道路交通秩序等。
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年初与全体党员签订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承诺书,12月份,与全体党员签订了不搞团团伙伙承诺书和不燃放烟花爆竹承诺书。不断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上班期间,教师有事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并到学校办公室开出门证才可离开校园。为了净化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品质,纯洁校风师风,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了教职工十条承诺,不搞有偿家教,不收受学生家长的馈赠,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不向学生推销教辅用书等。在 党员的带动下,全体教师也自觉地与学校签订了不燃放烟花爆竹的承诺书。
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5月4日,党支部召开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每个季度,党支部开设一次党课,五个支委轮流主讲,开展了百堂党课进基层讲党课活动,将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会,5月12日,召开了“讲重作” 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党员们瞻仰了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纪念馆、洪学智将军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现场学习了总书记在金寨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并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大家表示要继承发扬红军精神,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的革命遗志,弘扬先烈爱国家、爱人民的高尚情怀,积极践行革命老区精神,解放思想,扎实苦干,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四、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教师政治、思想建设。
贯彻各级各类基层党建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整改上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督查、巡视反馈的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校党支部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教师队伍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政治与学业务相结合,通过采取听报告、上党课、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师德水平,推动学校发展。
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学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学,结合工作主动学,持之以恒经常学,做教职工学习的表率,当学习型管理者。通过学习,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加深了对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党的理论和专业文化素养。
第四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考核自评材料
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考核
自 评 汇 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更是**镇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建设“实力**、文化**、幸福**”的关键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我镇把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与**镇经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现将一年来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1年主要工作
1、全镇联动共建小城市。自2010年12月被列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后,我镇立即成立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提请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强化组织领导。随后层层召开小城市培育建设动员会,全面部署小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并通过多种媒体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造势,使小城市培育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为了比先进、找差距、促反思,我们还组织城管、城建、环卫等部门负责人赴杜桥,周巷等试点镇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进一步激发全镇上下比学赶超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小城市培育的良好氛围。
2、明确责任共抓小城市。紧紧围绕“三大功能定位、五大行动目标和九大主要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推进计划。对“四大平台”等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时间节
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五是坚持平安推动为基础,深化“平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荣获温州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温州市“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平安创建一等奖;深入开展“信访大走访、积案大化解”活动,信访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得到妥善化解;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荣获**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
二、考核自评情况
此次考核共五大方面33项考核指标,总分为100分,加分内容最高为10分,共110分。根据要求,我们仔细对照、核查,自评得分为108分。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政策扶持力度方面(共6项指标,自评得分19分)
小城市试点培育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镇的试点工作,在政策扶持上专门出台了政策文件,涉及到强镇扩权、财政管理体制、税费支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内容。
1、出台扶持政策:市政府已出台扶持政策文件《关于加快推进**镇小城市培育试点扶持政策的通知》(乐政函„2011‟9号)),明确了组织完善“五大中心”、加快推进“四大重点改革”、积极落实“三大扶持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扶持政策。
2、建立一级财政体制:乐政函„2011‟9号文件明确要建立“划分税种、核定基数、超收分成、一定三年”的财政体
其中事业编制64人,集体编制30人,行使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政工程方面的监督执法和事务管理等。**镇就业保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9月,设在镇社会保障所,落实工作人员11名,行使社会保险、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服务职能。**镇应急维稳中心。成立于2011年9月,在原有综合治理办公室基础上建立,成员包括综治、司法、公安、劳动、安监等机构负责人17人,工作职责到位,运作正常。
2、规划编制实施方面:一是编制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市**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多次修改、不断完善;3月份,《三年行动计划》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按照专家的评审意见对行动计划作了进一步完善;4月15日获省政府正式批复。二是编制各类规划。以现代化小城市建设标准为引领,全面落实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各项规划修编工作,完成《旧城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X”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完成《象阳组团局部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审批工作,已初步形成**镇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三)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方面(共16项指标,自评得分44分)
1、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57项指标共完成52项,未完成5项。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农村宅基地置换等指标未完成目标。
2、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累计完成45.17亿元,超额完成
已完成2011年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52%,排污管网统一纳入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率80%以上。
15、建成区垃圾集中处理率:垃圾集中处理率为100%,已完成2011年目标。
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4.4平米,完成2011年目标。
(四)改革创新深度(共6个指标,自评得分20分)
1、扩权强镇改革:**市已出台了(乐委办发„2009‟99号)《关于印发**镇强镇扩权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和(乐委办发„2010‟23号)《关于扩大**镇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文件,公安、国税、地税、国土资源等九个职能局在**已设立分局,分局局长为副科(局)级,倒兼市局党委委员或副局长,镇属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主任和重要机关科室负责人高配为副科(局)级干部,纳入市委管理干部序列。同时下放给**镇60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前全部扩权事项都已经入**镇行政服务中心。
2、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按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事项明确,工作经费由镇政府统一支付,各项工作已实质性开展。
3、投融资体制改革:2011年新增两家金融组织,分别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支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支行,完成指标任务。
4、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现有道路交通红绿灯20处,监控摄像头600个,完成2011年数字化道路建设目标,**城管
定了苏岙、东风、薛宅、七西4个具备条件的项目,总面积达220.9亩,同时按占地面积1:
3、建筑面积1:
1、人均30 m2三选一的方式研究出台安置方案。二是扎实推进“三分三改”工作。选择村集体经济比较雄厚的长虹村作为股改试点,总结经验后全面铺开全镇“三分三改”工作。三是快速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按照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我们采取“联”的方式实行“一社区一服务大厅”和“多社区一服务大厅”两种模式,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覆盖158个行政村的21个社区已全部挂牌运行,人员、制度、经费、设备已全部到位。
3、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着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高压推进“六先拆、违必拆”工作,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拆违任务,2011年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全年投入绿化资金1800多万元,完成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山体绿化、园林绿化等2300多亩。同时建立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出台了“全镇动、垃圾不落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10”方案,建立健全了环卫保洁、户外广告管理、道路交通、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监督考核等10个方面的长效管理机制。
4、把握政府转型要求,着力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一是对政府机关日常运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部分进行清理和调整,制定《**镇工作规则》明确了会议、财务、“三公”等各项管理规定和考勤、考绩、便民办事等工作制度,使政府内部运作规范性站上新台阶;二是乡镇区划调整以后,统
实1+10“全镇动、垃圾不落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改善**城市环境。
四是统筹城乡促发展。进一步加强21个农村社区中心建设,强化社区服务职能,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全力发挥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平台作用,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加快推进农房集聚改造和“三分三改”工作。
五是创新管理筑和谐。针对**20多万的外地人员,全力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居民”,成为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重要力量,为人口加速集聚、城市环境切实优化等作出贡献。
六是激发活力促转型。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积极探索BOT等融资方式,充分挖掘**创业资本活力;以小城市试点培育为契机,加快电器产业转型提升和外向型工业区退二进三步伐。
七是抢抓机遇求发展。抢抓小城市培育试点带来的政策机遇,利用好省、市以“扩权、让利、强机构”为核心的全方位扶持政策,使**镇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激活,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试点工作一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快小城市培育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必须坚持市镇联动、城乡一体,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协调推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共
第五篇:20130227缙云县开展小城市培育工作汇报
缙云县支持小城市培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中共缙云县委、缙云县人民政府
(2013年2月27日)
尊敬的吴雪桦厅长,考核组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在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入决战之年的关键时刻,吴厅长一行风尘仆仆来到缙云检查指导工作。首先,我谨代表中共缙云县委、缙云县人民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根据议程安排,下面,我将2012年支持壶镇镇小城市培育工作的情况向考核组作一简要汇报。
一、进一步提高壶镇地位,夯实发展基础
壶镇作为丽水市唯一一个入选小城市培育试点的中心镇,与省委省政府重视均衡各地区发展,注重扶持欠发达地区密不可分。因此,丽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中共丽水市委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壶镇镇、温溪镇等小城市培育的若干意见》(丽委„2012‟4号文件),把对小城市培育的支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意见从充分认识加快小城市培育的重要意义、科学编制小城市建设规划、推进小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小城市人口集聚、努力拓宽小城市融资渠道、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扩权改革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考核机制等十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规定。市委、市政府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大力度,举全力支持壶镇的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并在壶镇镇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全市低丘缓坡利用试点现场推进会、全市中心镇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现场推进会。缙云县委县政府也格外珍惜这个试点机遇,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上升到全县战略高度,赋予壶镇与中心城市同等级甚至一些更高的待遇,为资源要素向壶镇倾斜、推动壶镇由“镇”向“城”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争取下,壶镇被确定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丽水市核心区块等两项省部级试点工作,形成了五项省部级试点工作在壶镇叠加实施的难得历史机遇期,突显出壶镇在全县工作中重要性。在刚刚召开的2013年全县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壶镇镇小城市培育“具备国际水平、现代化标准”新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壶镇的战略地位,夯实小城市培基础。
二、进一步密切沟通联系,增强发展合力
2012年,省领导夏宝龙、陈加元、卢子跃,全国政协常委王众孚、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曾先后调研和听取壶镇小城市培育工作,还有多达70余人的地厅级以上干部密集到壶调研指导,激发了壶镇小城市培育信心与决心。县四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深入一线,以扎实的工 作推动小城市培育步伐。2012年2月17日,县委书记孔海龙出席壶镇镇小城市培育推进大会并作讲话,极大的鼓舞了壶镇的干部群众。2012年县政府研究壶镇小城市培育的专题会议达到10次,并在壶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1次,帮助化解了一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副处级以上离退休老同志也到壶镇开展专题调研,营造小城市培育的良好氛围。县属各部门与壶镇镇建立了对接联系制度,县发改、财政等重点部门与壶镇镇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经常性一揽子研究壶镇工作,大大加快壶镇项目建设进度。发改、国土、建设、林业等部门还派出专门人员驻点壶镇镇协助开展小城市培育工作。为配合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区的开发,县委、县政府还从县属部门和乡镇抽调50多名精兵强将到壶镇参加政策处理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保障支撑,激发发展活力
县委县政府勇于改革、敢于创新,致力于破除束缚壶镇发展建设的各种因素,构建适合小城市培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政策扶持程度,不断加大资金和人才保障力度。使其壶镇小城市培育经济发展更有实力、公共服务更有能力、城市形态更有魅力、政策体制更有活力。在发展空间上,全力争取,把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丽水市核心区块放在壶镇镇,组建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区,按照“市县共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模式进行管理。经省政府 批复同意,成立了产业园区管委会,壶镇镇党委书记兼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在一个镇设立一个正处级单位,在丽水也是首开先河。低丘缓坡开发对助推壶镇小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区首期苍山区块建设面积7平方公里,通过这个区块的开发建设,将使壶镇镇建成区面积从现有的7平方公里扩大到14平方公里,扩大了近一倍;根据远期规划,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结合壶镇镇小城市建设规划,壶镇的城市空间将从30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形成中等城市规模。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为壶镇镇加快由“镇”向“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保障。在资金保障上,2012年,县委县政府在201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落实财力支持工作,县级小城市培育配套资金达10300万元,有力的保障了壶镇小城市培育工作。壶镇镇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52.65%,增幅名列全省前茅。进一步做大做强小城市融资平台,将缙云欣达公司注册资本增资扩股到1亿元,主要负责人比照副科级管理,公司日常工作委托壶镇镇人民政府管理。在人才的支撑上,2012年给壶镇镇一次性增加行政编制10名,并设立三个设立了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增强了镇政府的综合管理职能。壶镇镇国土规划建设管理中心,挂土地储备中心牌子,按副科级机构报批,编制44名(新增40名,从壶镇村镇规划建 设管理分局划入4名,9月份已一次性招录25名)。壶镇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由壶镇镇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壶镇镇文化站、壶镇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等进行整合而成),挂就业保障服务中心、文化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牌子,编制24名(从原镇文化站划入8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划入13名、劳动保障站划入3名)。壶镇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林业站、水利服务站牌子,编制37名(从壶镇农综站划入21名,壶镇林业站划入10名、壶镇水利服务站划入6名)。
壶镇在2011小城市培育考核中获得了优秀,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心镇,能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是必须加快发展的大局依旧没有变,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的愿望没有变,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壶镇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要在2102小城市培育考核中再次取得优秀,要在27个小城市试点镇综合排名继续前移。2012年,壶镇十万干部群众化压力为动力,负重拼搏,用“五加二”、“白加黑”奉献精神,用责任、汗水与智慧,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1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80.9%。实现财政总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6.3%。在缙云县2012考核中,壶镇镇 囊括了除计划生育外全县所有综合和单项考核先进,创造了史上最佳成绩。为肯定壶镇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缙云县人民政府给予壶镇镇人民政府嘉奖表彰,同时授予壶镇镇人民政府先进集体的称号。
壶镇镇干部群众出色的工作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壶镇小城市培育试点的信心和决心上。在这里,我也代表县委、县政府郑重表态,在前两年富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目标要加码,任务要加倍,支持的力度要加大,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小城市培育,全面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试出全县人民的信心、试出缙云跨越式发展的形象。我们也恳请考核组的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一如既往给予关心与支持,为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