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五型”农民调研报告2

时间:2019-05-13 03:3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育“五型”农民调研报告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育“五型”农民调研报告2》。

第一篇:培育“五型”农民调研报告2

培育“五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葛万钧

成素云

徐秀明

(江苏省农广校淮安市淮安区分校,淮安区城东乡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淮安区淮城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淮安223200)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地方政府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培育持证职业新型农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是人的现代化。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淮安区耕地面积109.49万亩,人口117.68万人,农业劳动力226861万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着力培育“五型”农民队伍。

一、培育“五型”农民、创建和谐乡镇

(一)、培育道德标杆型农民。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培育美德型农民。以弘扬艰苦奋斗为主题,充分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强道德、科学方面的学习,反对迷信,崇尚文明,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生活风尚。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加强乡、镇文化站、村科技书屋、文体活动室等农 村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读书竞赛、评选先进等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众读书、看报、学科技搭建平台,大力培植“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民”等文明型农民。2013上半年,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全区共评选出300多个先进典型,在全区上下形成了“赶、帮、比、超”和尊老睦邻,共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培育知识技能型农民。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农民培训工程”百人讲师团成员的作用,根据各村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培训内容新菜单,讲师团成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根据各村需要采用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开班讲座,发放技术明白纸等方式,实施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通过举办理论讲堂、科技培训班、现场指导会等形式,对农民进行“菜单式”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班270场次,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新农村实用技术手册》5000余册,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举办职业农民培训9期培训960人,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培育艰苦创业型农民。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按照促进农民增收和围绕产业发展的原则,加大农民的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技能,拓展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四)、培育市场开拓型农民。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强化发展能力教育培训,培育经营型农民。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不同产业 发展主体技能要求,以支柱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重点,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印发资料、巡回宣讲、现场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突出抓好以蔬菜规模种植、水产规模养殖、畜禽规模饲养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新技术推广培训,以沼气能源建设为主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知识培训,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生产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运用农业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五)、培育致富带动型农民。培育带头型农民,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注重农村能人的培训,深入开展“请能人,找能人”活动,使一批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引导农民靠新观念务农、用新技术种田、以新产业致富,并鼓励农民搞科技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搭建发明创造的“舞台”,着力培养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

二、培育“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十二五”时期,是淮安区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农民的知识化、职业化是这个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

按照省委、省政府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农民培训 3 工程,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加快推进我区农民职业化进程,为我区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农业农村实用人才支撑。

一是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职业农民5000人左右,主要对现有50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养专业户、种养能手、农业园区和基地从业人员以及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初高中毕业生、在乡农村青年等,以集中学习24学时、生产实践30学时、考试考核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相关产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确保每位受训学员获得江苏省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初步构建一支职业农民队伍。

二是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每年开展农民创业培训1000人左右,主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农业园区、农业基本地、农业企业负责人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等,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实行集中学习32学时、实践考察40学时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农业创业基本技能、相关专业最新技术、农产品营销和质量安全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业兴业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三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左右,结合农时关键环节,提高广大农业从业人员主要是兼 业农民的实际需要,通过进村举办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网络终端、送科技下乡、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多形式广泛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培训,提高新成果推广应用的覆盖面。每次培训不少于3小时,全年每位受训农民不少于两次的集中培训。

四是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每年培训400人左右,主要面向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合作经济组织骨干、乡村农技人员、返乡人员和远程教育终端点管理员等,采取集中培训40学时、分散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起的形式,开展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与操作使用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和发布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技能,促进增收致富。

三、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点和难点)

(一)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培训工作面广量大。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很多新型实用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农村缺乏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觉悟高的新型农民。据调查,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4.1%,小学文化占32.5%,初中文化占56.7%,高中及中专文化占6%,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0.7%,其中受过正规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5%。

(二)农民科技意识不强,乡村干部工作的热情不高。一 是农民自身意识不强。农民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认为自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种植养殖副业纯粹是经验的积累,不需要花精力去学习农业技术。二是乡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少数乡村干部对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没有积极主动地宣传,仅为应付上级督促检查而展开工作和完成培训任务。

(三)农民科技培训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不足。一是科技培训技术力量不足。目前,区、乡、村技术力量分布不均,大部分技术力量分布在区一级,乡村技术员比较少。由于技术力量投入少,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机会便少。二是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区、乡两级财政没有把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往往是相关职能部门急需时申请一点才批一点,财政紧时则少批或不批,加之科技培训服务的职能部门也没有规范化的经费投入指标,工作急需时就挤一点,投入多少没有标准。三是农民科技培训缺乏设备投入。目前,我区农民科技培训仍然以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面传口授为主要形式,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设备还没有普及,特别是村一级,没有固定的技术培训场所,大范围开展声像教育困难很大,更谈不上什么微机网络、远程教育,致使科技培训教育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

一是农民教育的针对性。农民文化程度、农业知识与技能差别较大,需要的种、养、加、经贸知识与技术也不一样,必须根 6 据各自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

二是农民培育的实效性。农民学习的目的很明确,要求学了就用,用后见效。因此,我们的培育必须从满足农民的心里需要出发,遵照学以致用、现学现用、用能致富的原则。只有这样,农民才想学、爱学。

三是农民教育的季节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教育内容方面,要紧密结合生产季节、环节、科学安排教学计划,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讲求培训效果。农民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引导和促进农民创业是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为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培训达到效果,要把技能培训和思想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训作为带动群众科技致富的主要手段,把事关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创业等作为培训重点,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使引导性培训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使技能性培训农民掌握一项在社会中谋生技能,使有气魄、有创劲的农民更新观念,掌握创业谋事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受训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五、提高认识、强化落实。

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 7 迫性,切实增强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弘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不断超越”的精神面貌,扎实做好各项农民培训工作,确保我区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目标,细化分解,严格程序,狠抓关键,规范操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作者简介

葛万钧(1964—),男,江苏淮安人,淮安区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教育培训工作。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院内

联系电话:0517—85139668

***

邮编:223200

2013-7-12

第二篇: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横山分校 王 林

当前,我县正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培育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努力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是从根本上解决横山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一、我县农民素质现状

横山县是农业大县,现有农业人口31.04万人,知识结构为:小学文化程度占总数量的41.5%,初中文化程度占总数量的45%,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总数量的12%,大专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数量的1.5%,农村劳动力现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随着近年来农民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农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再者我县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上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农民素质有显著提高,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受过系统的、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所以很多农民在种植、养殖、经营等方面的技能仍有所欠缺,农民素质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一是总体素质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二是就业观念陈旧。相当数量的农民,培训主观意愿不强,主动就业能力弱。三是从培训组织看,各职能部门资源共

享整合还不够,整体上还未形成合力共抓的局面。

二、我县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状况

我县近年来农民培训主要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由农业、社保、科协、科技局、农机等部门选派骨干担任讲师进行授课。2014年春全县通过开展“科技之春”和“三下乡”等农民培训活动,出动宣传车21次,发放科技宣传单11000余份,发放科技材料7000余份,张贴科技宣传标语100余条,并组织农业、社保、科协、科技局、农机等部门的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编写了十余份涵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印制了1.1万份发放给农民。全年完成各级各类培训121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共1.2万人次。

我县农广校和农机校举办了种植新技术、沼气工、病虫专业防治员、计算机技术等内容的十余期培训班,近1600位农民从中受益。

三、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村委干部,不重视农民科技的培训,带领群众培训有较大的困难。

(二)职业农民培育缺少政策支持,教学设备欠缺、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职业农民培育效果不太理想。

(三)农民技术员数量少,不能带动大范围的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整体快速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农民教育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素质教育体系。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已有教育资源优势,做到统筹兼顾、资源共享、集中投入、紧密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服务。

(二)争取县委、政府出台扶持发展职业农民的政策文件,制定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要加大扶持力度。

1、税收优惠。工商、税务部门要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落实相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2、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职业农民流转,简化手续,强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职业农民不断发展壮大。

3、产业扶持。优先新型职业农民申请省市产业项目资金。农业创业项目资金要向职业农民倾斜,对职业农民实行叠加补贴和以奖代补政策,整合农业产业资金,扶持职业农民发展产业。

4、准入制度。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认定中,实行准入制度,主要成员必须具备职业农民资格。政府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必须有5名以上职业农民。

5、帮扶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各涉农单位选派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

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6、市场营销。支持和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打造品牌。

7、免费服务。免费培训职业农民、免费认定职业农民、免费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免费提供羊子疫病防治技术、免费提供人工受精技术服务、进行职业农民补贴、农民技术人员补贴。

8、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职业农民的信贷支持。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政府应设立贷款贴息,并引导小额贷款向职业农民倾斜。开展职业农民生产保险,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险补贴力度。

(三)加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职业农民光荣榜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职业农民发展的社会氛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培育工作深入推进,引导农业从业者、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两后生等参加职业农民培育,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四)加强调研,做好农民技能培训的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和农民培训统计制度,反馈、通报有关农民技能培训的动态和情况,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督查、考核。

第三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县政协要求,我们对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崇义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崇义县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2013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2888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8%。

二、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其中,脐橙、茶叶、刺葡萄、蔬菜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13.6%;生猪、肉兔、甲鱼、山羊等养殖能手324人,占11.1%;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能手70人,占2.4%;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75人,占6.07%;农村经纪人82人,占2.8%;动物防疫员124人,占4.25%;农机操作手430人,占14.74%;农机维修员200人,占6.86%;蔬菜园艺工、农村建筑匠、沼气工、渔业船员等能工巧匠359人,占12.3%;农民信息员170人,占5.82%;乡镇旅游员335人,占11.49%;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250人,占8.57%。

三、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农民培育上,目前崇义县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县农粮局的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从2005年开始,农粮局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在2000人左右,到2013年培训农民15900人次。同时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推广,每年还开展速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左右。

(二)县果茶局每年开展柑橘肥水管理、修剪、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1000人次左右。

(三)县就业局每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00人左右,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四)县职业中专每年开展职业知识教育2000人左右。

四、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脐橙、水稻、生猪等一、二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是培训经费上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如果可以争取到上面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的教材、吃、住等费用是可以解决的。但培训还要资料整理等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都是要县财政配套解决的,而目前大部分县财政配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训上,存在部门多做事、多垫钱,没有积极性。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崇义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三)保障农民培训经费,调动部门积极性。县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切实保障培训部门的工作经费,最基本的项目配套经费必须到位,做到既有钱养兵,也要有钱打仗,调动培训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培育农业农村持久人才。目前的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对农民的培育对象都是中、老年为主,而且都是在家从事农业农村的为重点。这部分劳动力,十年、二十年就老化。真正农业农村的后继力量还是在现在的青年人,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应该在八O、九O、甚至00后身上,因此加强现在初、高中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长远之计。这几代人,不管他以后种不种田,他们生在农村,有农业切身体会,将来不能打工了,回来农村了,也有知识的积累。

第四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敦化职业技术学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敦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根据省农广校的要求,我们对敦化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敦化市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敦化市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

二、敦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敦化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农民培育上,2015年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确定遴选标准,严格遴选学员。我校主动与当地镇政府主管农业的副镇长联系,详细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内容及文件精神,报告我校在项目实施中的任务及培训意义,争取镇领导的深刻领会和大力支持,与所培训辖区的村长取得联系,对各村各户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需求进行准确的调查,明确受训学员的培训想法和专业定位,对报名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择优遴选,共遴选出350名种植大户、合作社成员及农场主和致富带头人。

(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中我校充分发挥了农广校在农民培训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强软、硬件建设投入的力度,得到市政府及农业局的认可和重视,积极争取农民培训项目,并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及专业设臵,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三)我校2015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共开设了种植、农机、病虫草害三个专业的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其中以种植专业为主的生产经营型培训班招收学员150名;以农机为主的专业服务型培训班招收学员150名;以病虫草害专业为主的专业技能型培训班招收学员50名;每个专业的设臵都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的,具有代表性。每期班分额为50人,确保了工程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四)创新培训理念,制定科学的培育方案和培育模式。在制定培育方案过程中,我校本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指导思想,将集中理论学习+考察实践+跟踪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流程,使受训学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所有培训任务均已顺利完成,后续服务指导还将继续。

(五)聘请高素质的培育教师,为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按照培训计划我们组织和聘请了当地有名地相关专业的专家和讲师担纲授课,他们的讲授面向的是我市农村发展的实际,讲授的都是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用地方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得到了受训学员的极大认可和一致好评。

三、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市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劳动密集型作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2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敦化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敦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敦化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五篇:淮安农民创业培育调研报告

我市农民创业群体培育情况分析及对策

大力推动农民自主创业,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淮商崛起”战略,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深入了解农民创业群体培育情况,我们以农民创业群体、农民创业载体和农民创业公共服务机构为对象,深入调查农民创业群体培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

一、我市农民创业群体培育现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以及“全民创业、淮商崛起”战略的强势引领下,我市农民创业群体规模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销售收入明显提高,创业环境持续改善,正处于“以点带面”的大发展时期。

(一)农民创业热情高涨。调查显示,全市共有涉农县(区)7 个,农村人口 381.13 万人,农村实有从业人员 211.47 万人,已创业农民总数 13.68 万人,潜在创业农民(有创业意愿农民)总数 10.76 万人,创业农民占农村人口、农村实有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 3.59%和 6.47%,农民创业活跃指数为 11.56%,处于较为活跃区间。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目前农民创业的主力军,分别占 35.39%和 52.18%。创业农民以 30-50 岁的青壮年为主,占 77%,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巨大。

(二)创业范围分布广泛。全市农民创业群体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分别达到 4.85 万户、2.78 万户和 6.05 万户,年均销售收入分别达到 10.35 万元、52.84 万元和 46.16 万元,年均收入 10 万元以上的创业农民达到 4.87 万户,创业致富的效果十分明显。个体工商经营、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电商创业等经营模式分别占 59.5%、6.94%、8.84%、1.16%、0.95%和 7.96%。其中,农民电商创业已初具规模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全市新增农民电子商务创业 1671 人,年均销售额达到 57.1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46.45%、39.23%。

(三)政策扶持成效明显。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的意见》、《关于推进小额贷款扶持农民自主创业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统筹全市农民创业工作。财政每年在预算中专项安排农民创业引导资金,重点用于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初次创业补贴和创业租金补贴等,逐步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特别是对农民创业申请担保贷款取消了户籍限制,2014 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农民等创业小额贷款 2987 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 2.95 亿元,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全市现有农民创业服务机构 517 个,已覆盖所有乡镇,能够开展基本创业服务;农民创业培训机构 44 个、农民创业培训教师 204人,累计开展各类创业培训班 1100 余期,去年完成农民创业培训 1.97 万人次。

(四)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建设意见》、《淮安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文件,积极培育和引导农民创业孵

化基地建设。全市现有农民创业孵化载体 224 家,共吸纳企业3251 家,带动农民就业 22.46 万人,其中:乡镇工业集中区 96家,市级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 30 家,吸纳企业 2249 家,带动农民就业 17.85 万人;各类农民创业园 128 家,吸纳企业 1002家,带动农民就业 4.62 万人。全市各级各类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已成为大规模培育创业农民的“沃土”。

二、农民创业群体培育存在的困难制约 虽然全市农民创业蓬勃发展,但是农民创业群体培育工作依然受到能力、资金、服务等问题的困扰,一些制约农民创业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农民 创业整体水平偏低。全市已创业农民中,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占比 77.4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 12.13%,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定的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经营管理、政策把握等能力,难以有效地驾驭市场,创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性。同时,农民创业规模偏小,年收入 10 万元以下的占 49.78%,大多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零售、餐饮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真正形成区域性特色创业产业集群和一整套较为完善“创业链”的地区不多,创业抱团效应、信息共享机制等尚未普遍形成,企业 5 年存活率仅为 60.27%;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数量偏少,市场竞争能力和后续成长能力比较有限。

(二)融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据调查,约有 77.9%的创业农民“创业初始资金”来源于自我积累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比例较低,有农民反映:当前

农民创业担保贷款抵押难、额度小、期限短,自己所拥有的农村房产、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养殖场等财产,因现行法律政策因素,无法成为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此外,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民创业引导资金安排不到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创业融资需求。

(三)创业培 训资源相对分散。调查显示,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涉及人社、农委、农工部、经信委、商务、工商、科技、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高校等 20 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突出,各种政策未能集成优化,造成培训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培训资金分散使用、重复使用,难以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此外,基层培训力量亟待加强,县区一级创业培训服务机构基本配备了专业人员和教学设备,但是乡镇和村一级培训力量则比较薄弱,缺乏设备、经费和人员。

(四)创业氛围仍需进一步造浓。有受调查农民反映,农村地区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偏见,一旦创业失败,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奚落和嘲笑。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侧重强调创业成果,对创业成功者予以表彰和奖励,而对于一时受挫或创业失败者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缺乏“雪中送炭”式的关怀和帮助。此外,小农经济意识在农民群体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创业略有小成,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农民创业群体在理念、视野、思路以及方向选择等方面的劣势会充分暴露,成功实现扩大升级的农民企业比例较低。

三、推进农民创业群体培育的几点建议 农民创业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计划”,力争到 2020 年,开展农民创业培训 10万人,发放农民创业担保贷款 5 亿元;每年引导和扶持农民创业 1 万人,带动就业 5 万人以上;培育认定 30 个省、市级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农民创业群体培育模式。

(一)推动金融创新破解农民创业融资难。深化“三农”金融服务试点,通过政企按比例共同出资的方式,探索设立“农民创业股份制银行”,专项服务农民创业,切实打破农民创业融资瓶颈难题。各级政府可加大财政担保基金投入力度,合理划分担保基金与农民创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比例,降低银行放贷风险。放宽农民贷款担保抵押政策,通过加快推进土地产权确权登记,鼓励银行将土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和农作物等纳入融资抵押范围,降低创业农民申请贷款门槛。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贷款贴息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农民创业贷款供给总量。鼓励和支持社会担保机构为农民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财政部门可按照担保额度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资金补偿。

(二)面向需求实现农民创业服务精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下沉农村基层,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创业“数据库”,实现“精准化”服务。按照“政府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小企业、农村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各类资源开展农民创业服务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地方特色和现有资源,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农民创业园建设,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建设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政府相关部门应主

动与社会、民间创业市场服务中介机构对接并开展业务合作,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调动创业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各方积极性,帮助农民解决企业开办、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创新机制推动农民创业培训市场化。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培训机制创新,按照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的原则,以企业化运营模式为创业农民提供个性化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鼓励培训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放开培训定点机构自主设置课程、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力,发挥市场在配置培训服务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机制上保障农民创业培训效果。编制和实施“十三五农民创业能力专项培训计划”,将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各类群体纳入培训对象,推广“1+X”培训模式,重点实施“大学生村官”、“农产品经纪人”、“家庭农场主”、“乡村农家乐”、“农村电子商务职业经纪人”等专项培训。

(四)顺应趋势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学习和借鉴宿迁电商创业成功经验,将农民创业群体培育的重点方向集中到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新经济形态上来,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创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鼓励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青年、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网上代购代销服务和来料加工业务。加强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政策引导,对农民参加电子商务培训按政策给予补贴,对市级以上电商人才培训基地给予一次性奖补。扶持有条件的农村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开展农产品配

送业务。采用政府投入、企业运营、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方式,设立县(市、区)、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服务站,为农村创业人员发展电子商务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五)加强宣传带动更多农民投身创业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农民创业政策文件,坚持创业创新导向,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微信等移动互联社交平台,搭建农民创业交流载体,发挥凝聚农村创业人员和交流创业信息、分享创业经验、展示创业项目、传播创业商机的作用。大力宣传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及优秀农民创业典型事迹,通过举办农民创业大赛、农村创业项目博览、农民创业典型表彰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农民创新创业,营造劳动伟大、创业光荣的良好环境,打造创业、兴业、乐业热土。

淮安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 2016 年 8 月 17 日

下载培育“五型”农民调研报告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育“五型”农民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育新型农民

    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党的十七大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某某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

    培育职业农民

    着眼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告别“老把式”种田需“新人” ——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探索纪实编者按:去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着力构......

    关于打造“五型”纪检监察机关的调研报告

    从严加强队伍建设,从实打造模范机关——关于打造“五型”纪检监察机关的调研报告提纲一、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现状(一)基本情况(二)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三)纪检监察纪......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镇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今年十月中旬,我们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先后在全镇9个行政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和年报、问卷等多种形式,围绕农民收入现状,制......

    农民工工资调研报告

    2011年农民工工资清欠调研简报一、农民工追讨工资的件次及维权方式发生变化 2011年“两节”期间,农民工到因农民工工资未及时支付个访、集访共20余件次,涉及金额1201.1万元。2......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篇一】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为了推动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年初工作安排,从 5 月下旬开始,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城关、毛坝、......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一)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及生活保障工作,已......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及生活保障工作,已成为县委和政府亟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