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4届高三历史学科第一次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察的内容是必修一政治史全部内容,考试试卷共分两部分:一卷选择题30个,总分60分。二卷非选择题三个题目,总分40分。
二、试题体现的特点
一模基本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在试题中尽可能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试卷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注重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
1.基本体例不变,体现“稳定性”
历史试题的命制与往年相比,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突出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新课改理念渗透于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能力并重。
2.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
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试题选取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紧扣教材知识点,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3.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
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
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4.突出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
考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出现实社会;二是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
三、“一调”基本情况
本次“一调”考试我校文科考生数有309人,均分为55.1分,普通班平均分比较均衡,但与重点班341班相差将近10分。(见表一)
表一:
四、得分情况统计
1.第Ⅰ卷得分情况:抽样人数100人
五、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反映出通过近半年的高三一轮复习,大部分考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体系构建、审题能力等方面提高都很大,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分较高。尤其是在答题规范化方面,各学校提高了要求,考生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1.1-30选择题:
从抽样试卷的30道选择题看,平均分33.7分,得分率是56.2%。总体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历史的基础知识、历史概念、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其中第16、21、25题得分率是100%,而第12、15、20题得分率均在10%是以下,第12题是考察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属于识记题目,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实际难度不大;第15题考察的是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学生对抗战史实的识记,难度不大;第20题本属于基础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材料把西方比喻成强盗、虎穴,说明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故A说法正确。这一说法是20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文革时期,可以判断C正确。“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体现反霸维和特点,故B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双方共同利益要求,不是权宜之计,故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但是很多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掌握和理解不够不扎实,就会导致失分。
2.材料题
第31题
得分:5.75得分率:52.3%。本题三小问,第一问得分最低,几乎末得分,第二问得分较好,第三问一般。原因一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如“由官禁向中枢的转变”不知为何。二是学生缺乏对史实的概括能力,答题时更多时罗列史实,如第一问。三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四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字迹潦草。
第32题
该材料题共由四则材料组成,考察中外历史的法治以及近现代法治建设,既立足于对历史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涉及了政治知识,是一题基础和能力并重的材料题。该题分值14分,得分状况是最高分10分,最低分7分,平均得分8分左右,得分率58.9%左右,难度系数0.5。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1)总结概括能力较差。如第1问题的第一问《十二铜表法》和唐律、第2问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表现两个具有一定概括能力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机械地照搬材料,而不能扼要地概括。
(2)提炼材料要点能力较差。本题的很多答案要点从材料中完全可以提炼出来。如第1问题的差异,在材料一、二中,就有这样的语句“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人),犯死罪,皆条所坐(注:坐即罪)”等答题要点,但很多学生就不会把他们提炼为“注重法律公平”“保护贵族特权”等简洁要点。
(3)基础知识不牢固。如第2问题的第二问“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有何具体表现”这一问,有80%左右的同学不能准确地写出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发动护法运动,捍卫民主法制,使本来应该得到的分数失去了。(4)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如第3问题“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有40%的同学不会答或答非所问。
第33 题
本题紧扣“国际形势”这个主题展开设问,考查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题目较新颖,涉及热点。从答题情况来看,总的得分率较低,从批阅中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历史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
(1)最突出的是答题不规范,不分点答题
(2)不能紧扣每一问题的主题来回答,往往想当然,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搬上来。如第一问中的“国际形势”,一些同学把当今国际形势的状况全部答上去了;没有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涉及到哪些国际关系问题。
(3)不能从材料中全面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
(4)还有的同学画蛇添足,如弟三问中中国应该如何加入国际社会这个大家庭?有的同学写出很多答案。照搬书本,不结合材料。
(5)大多同学对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升华的能力较差。
六、对后阶段复习建议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建立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三一轮复习尚有一段时间,在后段时间的复习过程中,抓基础知识的复习仍是关键,是复习的根本点。从本次考试来看,仍有较大范围的考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失分。因此,作为一轮复习阶段必须坚持夯实“双基”、把握主干、以能力为核心的思路。要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将孤立的知识点系统起来,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去掌握知识和理解问题。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全面灵活,到边到沿,不留死角;将基础知识夯实砸牢,使之步步到位,切忌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
2.第二轮复习(单元与专题相结合)
一是学案设计,每个单元或专题都要有一套完整的学案,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知识内在的点、线、面的关系。历史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历史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如果仅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也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单元阶段特征:要简明扼要、表述准确恰当;针对性思考题:对于复习内容中的重点知识,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思考题,锻练学生从历史中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典型例题:最恰当的例题是高考试题;跟踪练习:精选习题,跟踪练习等。
二是单元或专题讲解,某种程度上说,二轮复习就要看教师讲的水平,教师要点拨到,学生才能听到、才能学到、才有可能认识到、理解好。要精讲点拨,围绕知识结构,对专题内容进行讲解,要重视知识的联系和深层理解,重视向学科本质逼近,不要死抠高中的知识。要注意拓展知识广度,挖掘知识深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记住最基本的信息,理解最有意义的问题,而不必死记硬背过多的条条;引导学生主动去索取知识,而不必在题海中沉浮;切实使学生在获得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领悟科学方法。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会学习、能探索”上去,从而优化学生的素质。
三是学生自学,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学案内容,依托学案对复习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落实。
四是跟踪练习,每个专题的复习都要有一套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跟踪练习,让学生做到学练结合,及时巩固所复习的内容。
3.定时训练
教师要精选导向性好的优质题目,定时训练。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并让学生在复习进程中及时进行查缺补漏的手段。训练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要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是用一道题去复习一大片,而不是用10道题押高考一道题。训练的目的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二是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三要注意积累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四要纠错防偏,提升理性认识;五要以一带十,讲求科学和效率
4.重点讲评
对检测过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中,讲评课数量较多,教师不能把讲评课上成对题课,简单地讲题目答案。要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规范审题、规范答题、规范书写。文综高考历史命题重视考查考生处理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材料处理”的能力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学生从史料中选取有效信息、解读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理论,进行有个性特点的思考,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
要重视考后的总结反思,找准薄弱环节,对易出错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减少失误。对于优秀的题目要让学生建立好题集锦,随时翻看。
5.集体备课
搞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是促进教师发展和提高复习质量的双赢活动。在二轮复习中,由于复习要求的提高,更应加强集体研究。共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专题复习重点;共同设计教案、学案;共同选择试题,检测考试。
6.重视研究考纲、考题
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与以往的高考试题。《考试大纲》是命题、复习的依据;教科书是命题、复习的依托、蓝本。《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是需要认真复习的,因为这些内容是形成学生能力的“载体”,是命题的“载体”,同样,社会上的重点、热点问题是试题的“外壳”,高考命题实质上就是要通过“载体”和“外壳”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学习钻研《考试大纲》,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把握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发现今年处在高考考查方向上的知识点。对于考查范围,建议老师们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告诉学生哪些内容不考,在考前回扣课本时则把考查范围的知识点作为导读提纲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依据考试范围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最后复习。
7.重视培养答题技巧。
历史科各种题型的解答,应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清晰的思路。要审清题意,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明确重点,突破难点。行文做到语言简洁准确,层次段落分明,逻辑结构严谨。要用史论统帅史实,用史实支撑史论,使二者浑然一体。
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进行重组和整合。在高考试题中,命题者有意地创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同的语境,设置的情境是新颖的,有些情境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从这些题目信息中,考生要学会捕捉相关的学科信息,归纳成学科中的问题,再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分析、综合等,加以解决。
二是抓住关键词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提取有效信息,尤其是材料题,引导学生学会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要分析材料和提问之间的关系,理解发问的意图、角度和侧重点,从而选取材料中有关信息作答;要分析材料、提问和课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以发问为中心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迁移知识,从而选取有关课本知识作答;要分析材料、提问和课本三者之间 的关系,理解发问的要求,从而准确选取学过的史学观点,做出评价;要分析材料、提问和各种相关知识之间 的关系。理解发问要求,把握试题的整体和变化,依据材料自行提炼、概括观点或结论,形成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下的个人见解甚至创见。
三是科学作答。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简洁明确,要紧扣基本观点。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要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第二篇:历史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组
刘文
本次考试试卷题型和分值与以往大体相当,题型仍保持选择题(50)分,问答题四小题(50分)。此试卷可以反映出高一历史考试试题有相对的稳定性,层次逐渐分明。
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即优秀生能考出较好成绩,落脚生也能取得与自己能力相符的成绩。(2)区分度明显,各类学生之间的差异明显。
(3)重基础知识,试卷中有很多识记类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平时的知识记忆点。
从总体看,此试卷有鲜明的适应性,符合现在高一学生的实际。
根据本试卷的难易程度和五中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带班的考试成绩虽整体不错,但仍有不足,究其原因:
(1)课时不足,由于工作变动,在我接手时发现三个班之前的老师对知识的处理有些草率,对学习方法的培训也不到位,因此不得不重新从第一节讲起。以至于比兄弟班级落后了三节课,在每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只是赶进度,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训练。致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好。(2)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没有把工作做细做实。(3)最关键的原因,是本人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落实程度不够。
在下一阶段,我要针对以上缺点开展教学,狠抓落实,考出自己的更高水平。下面分析各题考查点:
一、选择题
1题是对于历史常识的考察,据统计大部分学生没能答对,说明学生的做题素质很低,不能认真予以分析而是想当然,今后要注意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术的培养。3、4、5题是识记分析题。
6题要首先分析秦朝丞相的职责,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唐朝门下省是相权的三分之一且掌审议,宋朝枢密院掌军事,清朝宰相制度已经不存在。而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责。因此可以得出答案是C。7、8、9、10题是识记题。
11题有一定难度,应该明确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2、13、14、15、16识记题。
17题是材料分析题,此题正答率仅为58.4%,反映出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极低,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18、19、20、21题均是做过并且讲过的题,但答题率仍然很低,反映出教师在知识落实方面的欠缺。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题都是识记题。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题要经过分析才能答对。
二、问答题
问答题得分较高,适于一般的学生。问题的设问也很有利于学生的作答,只要学生加强记忆,注意文字的表达,关键词的作答,都能得到较高分数。但从学生得分情况看,学生不能够把握好基础知识,语言表述不当,导致失分的情况仍占相当比重。还有个别同学因审题不当导致少答一问或几问。今后要狠抓落实,在抓好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另外,出现个别学生落脚的情况,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和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与其他学生保持一致。
第三篇:2013届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3届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这份历史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年代跨度长。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近现代史。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一、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6--22分之间。造成一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得分情况较好的是4、5、6、7、12、13、14、15小题。得分情况最差的是1、3、11小题。
(二)材料分析题
本试题总分20分,第16题第一小题,学生答题情况不够理想,得分率极低,错误的原因是对题意理解不清。第18题第四小题大多学生能答出下降趋势,但原因回答错误,大多学生的答案是经济大危机。导致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吃不透材料、知识点把握不准。
二、采取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平时学生学习关注微观的多,用功在某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复习时,应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教师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要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
3.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
4.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规范答题。
5.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诸如材料题、读图题、选择题、探究题等各种题型的做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扬帆中学 2013.4.26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调研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调研试卷分析
白莲河中学
田斌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共有57个考生,其中32分以上1人,占1.8%;24分以上17人,占29.8%;均分19.0分。最高分32 分,总体来看,学生的分化现象严重,及格率和均分都较低,反映出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二、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总的来说,是一份成功的调研试题。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
1.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份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30题、31题、32题试题的难度系数接近中考,且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只是学生没有经过综合训练,所以成绩不理想。
2.试题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9题、11题、12题等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总之,这份试题可能对正在进行课本复习的初三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分量,加之学生没有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所以总的来看,分数不是很高,不及格的学生占一半以上,但试题是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18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分左右。出错较多的是12、13、16几个小题。12题考的是近代化问题,学生存在问题是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出错。第13题,因为涉及的知识点多,所以学生的时间记忆不准确,所以出错率较高。第16题,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认真读题,导致失分。
(二)材料题
30题为材料题,(1)题出错的原因是有一部分学生没审清题,导致答非所问,要不就是语言表达不准确失分;(2)题属于难度系数较大的试题,学生需要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且需对两次工业革命记得牢,理解好。
31题为材料题,试题第一问比较容易;第二问,有很多学生看不懂材料,因而不会答题;第三问学生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能力没有形成,所以对问题不会归纳,从而造成失分。第三问学生的得分情况是满分3分的学生为10%,70%的学生得分2分,20%的学生0分。
32题题型较新颖,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她有判断,有阅读,有分析,还有逻辑,更重要的是还有语言表达能力考查,学生最为头疼,所以得分情况最为不好,大部分学生只有2到3分。
(三)失误原因
表现在(1)基础知识记不住,(2)是学生不能认真审题,根本不认真读材料、读题,所以导致答案出错;(3)题学生能力达不到,造成失分现象严重。
四、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面对屈指可数的40天时间,教师应该采取切实可行、务实高效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要从落实知识要素做起。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反复记忆,重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分;另外,现阶段教师应重视对知识的查缺补漏。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转换、整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强专题复习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在非选择题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串联历史知识,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按照历史复习总的安排,现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从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4.精心筛选试题
现阶段教师的手头资料较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紧扣课标,必须适时精选与中考历史试题类似的优质练习题,根据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试题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材料精炼、图文并茂的习题以强化训练,切实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题海战,让学生做无用功,从而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5.提高答题技巧
复习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第五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考情分析 科目:历史 分析人:邓迎平
一、试题情况
1、考查的知识点及内容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内容,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古代史内容分布在选择和填空题部分,重点考查的还是近代史部分.2、考查类型及方向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非选择题有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活动探究题。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与中考题型基本相符;命题思想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强调学以致用,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也较多。非选择题多以专题形式出现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考察,重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大事件。选择题从题型种类上看,有图文型、材料解析型、概念型、否定型、比较型选择题,组合型、图表型、最佳型选择题;其中情境性型选择题,注意题干的情境性,有7、8、11、13、14、15题使用了图片材料或文字材料,营造历史的氛围,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习以能力立意的目的。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学生对试题答案的理解、解决及概括的准确度
三分之一的学生,重点主干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说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与复习中比较到位,学生经过认真复习能从容作答。例如选择题15小题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率均在70%以上,辨析题、材料题、及问答题的基础部分得分率均较高。
(二)、学生对答题方法掌握的程度
四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开阔,能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因而答案既多元又开放,说明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
1、错别字较多 致错案例:《马可.波罗行纪》写成《马可.波罗行记》、《权利法案》写成《权力法案》、史蒂芬孙写成史蒂分孙、君主立宪制写成君主立县制等等。致错原因:从学生的试卷来看,一般是粗心大意和笔误以及答题完毕后不做进一步检查等造成的失误……再有就是对历史学科根本不入门,一字不落一分不得的。
2、基础知识不扎实。
张冠李戴,答题不准确,有答非所问、问少答多、问多答少等现象。历史信息的整合、提炼能力欠缺,题与教材结合不起来,不能随心所欲驾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按题意完成题目;对教材不熟悉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乱抄书现象严重。
3、审题不清。
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18、19题和问题探究题20中表现尤为突出。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4、学生对有的历史概念模糊。
如探究题20题,资本主义制度和治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学生混淆了,这样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因为学生是记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只是历史概念上的混淆罢了。
6、解题思路不清楚,解题方法不正确。
比如材料题存在这样的问题:①在阅读时没有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②是不能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学生读不懂材料后,更找不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不能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不能准确、到位、客观。③是对材料来源及作者不进行分析,不能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
7、关于材料型、否定型选择题,出错较多。
学生不能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和材料设置备选,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没有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有的是忽略了“不”的限定语。
三、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面对明年的毕业考试,我们作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回归课本 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平时教学要坚持左图右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或重组能力,以便应对新的问题。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转换、组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3.加强专题复习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在非选择题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串联历史知识,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按照历史复习总的安排,现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从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4.精心筛选试题
现阶段教师的手头资料较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紧扣课标,必须适时精选与中考历史试题类似的优质练习题,根据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试题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材料精炼、图文并茂的习题以强化训练,切实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题海战,让学生做无用功,从而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5、加强审题训练,提高答题技巧,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审题要高度重视,告诉学生审题——审题——再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在学法指导方面,平时抓常规的训练,比如多请学生到黑板上写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或者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写写易错的字词;学生多动,代替老师多讲,请学生绘制表格梳理知识点,或者请学生设计问题训练他们思维能力,或者请学生讲讲课,或者请学生自己找找知识的相似点、不同点等等,学生动起来了,我们的课堂也就轻松了。总之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生多想,想知识主干,想思维方法,想命题意图,想时政热点联系,想审题解题思路,想规范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