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郯城五中2014中考备考策略
郯城县第五中学2014年度九年级复习
备考策略
为了保证我校2014年的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学生中考成绩,实现中考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2014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中考备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我校2014年中考工作,确保实现我校提出的“力争中考前十名”的奋斗目标,使我校2014年中考成绩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工作目标
以向高中学校培养优秀毕业生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具体奋斗目标:上重点高中线(含特长生)达到报名人数的50%。
三、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有6个毕业班,学生人数165人左右。综合两次片区联考成绩分析,数学成绩稍好,其他学科偏弱,但各科相比之前都有大的进步。成学生个人成绩分析,优秀生偏少,中间生居多。究其原因却有诸多方面:
(1)走进新课程后,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学习不到位,或教法陈旧,或对探究学习与夯实基础的关系处理不好,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留意表面化氛围的营造,忽视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考试时答非所问,出现无谓的丢分。
(2)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气氛不浓,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
面对新的形势,本届毕业年级在进行教师队伍调整后,既面临良好的时机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挑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强化知识落实,才能确保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机构。成立备考领导小组,实施行政跟班制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具体如下:
(一)郯城五中2014年中考备考领导小组
组长:丁勋
副组长:陈兰祥梁泉
组员:吴兴华杨欣吴瑞陈永乐张强徐希东石锦涛周孝忠
(二)郯城五中2014年中考包班领导名单
九(1)班 班主任:张强 包班领导:吴兴华
九(2)班 班主任:梁泉 包班领导:梁泉
九(3)班 班主任:徐希东 包班领导:吴瑞
九(4)班 班主任:石锦涛 包班领导:杨欣
九(5)班 班主任:周孝忠 包班领导:陈永乐
九(6)班 班主任:陈兰祥 包班领导:陈兰祥
2.增强质量意识,强化教学管理。
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成绩是师生的荣誉”的意识,坚定不移地抓好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切实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2014年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学校要完善毕业班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分工,及时协调解决毕业班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工作经验与教训,找出本届毕业生的长处,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各学科实际,制订毕业班工作计划、复习迎考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3.抓好中考备考工作
(1)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制定中考备考工作计划。召开备考会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工作经验与教训,找出本届毕业生的长处,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学年毕业班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2)认真学习2014年中考各学科说明,明确考点和能力训练点,并把它们按中考要求分解,哪些属于熟悉的,哪些属于理解的,哪些属于分析应用的,并以此作为中考复习的纲目,贯穿到整个教学之中,使新课教学与复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依据今年中考的最新信息,适当加强初中和高中之间衔接习题的训练。
(3)分类指导,整体提高,实现2014年中考成绩的新突破。定时召开学生会议,各班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班级奋斗目标上墙,落实跟踪辅导工作并采取分类指导措施,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一是要全面分析学生,确定好优秀生名单,制定优秀生的培养措施,使对优秀生的培养做到对象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措施落实。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普及与提高同步。
(4)认真组织九年级复习研讨会。
选派九年级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中考研讨会,要求参会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中考研讨会精神,回来后,在教研会上认真传达;认真组织好本校各学科教师做中考试题,开中考研讨会,举办复习研讨课和学科备考经验交流会,认真分析考纲、近年中考动向,共同探讨复习方案,为教师出谋划策,共同搞好复习迎考工作。
(5)认真组织各类考试及质量分析
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工作,本学年计划严格按照中考要求,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及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后,要组织教师进行质量分析,要求每位教师要分析自己在教学和复习中的问题和不足,还要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针对问题查漏补缺,改进自己的教学与复习方法。综合分析每个学生
各学科的情况,为学生指出不足,为学生度过难关。同时抓好考前的实战演练,让学生适应中考。
(6)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要求毕业班每个备课组制定好复习计划,落实教学复习“三个阶段”的步骤、内容,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复习工作。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针对实际,梳理考点与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基础;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加强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与实战模拟,做好查漏补缺,完全采用中考模式,使学生从知识和心理上适应中考。
(7)九年级教师上好两种类型课。
第一种课:复习课。九年级的复习课要以课本为基础,课程标准为纲,结合近几年中考的趋势,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争取用最少的时间你,获得最高的效益。严禁任何教师简单的做题讲题式的复习。
第二种课:讲评课。
(8)举办片区内的一轮复习会商会。依据上次会议精神,近期将组织片区内五校九年级教师代表集体集体研商九年级各科复习计划,做到四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思路统一、教学资源统一、模拟考试统一。
(9)做好中考复习资料的选用工作。认真筛选复习资料,学生使用的资料忌滥,教师收集的资料宜广。提倡与其他学校联系,要从他们那里得到备考的经验。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备考方略,使备考工作更加正确、有效。
五、阶段划分与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2014年2月16至2014年3月1号)。扎实完成九年级新课教学任务,注重联系七、八年级学过的知识,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系统复习阶段(3月2——4月19,时间约为7周左右)。以教材为主线,《中考说明》为依据,扎扎实实将课本复习一遍,本轮复习要使学生摸清初中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
识系统复习,夯实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本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是:按《中考说明》中知识要求,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整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可按考试中常常涉及的问题及主干知识进行专题训练,做到重点知识精心讲,难点知识常常讲,热点题型反复练。让学生以练为主,突破重难点,练就基本技能,达到强化重点,突出主干,培养能力为目的。
第三阶段:(第二轮复习):知识、能力深化巩固阶段(4月20至5月10,时间为3周左右)。针对热点抓住弱点,结合教材和考纲进行专题复习,目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阶段:(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和实战演练。(5月11到5月31日,时间为3周左右)通过综合训练,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加强综合训练,做好查漏补缺,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综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块回味训练,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轻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研究解题方法、得分方法,题型训练向中考靠拢,并实行一周两次的模拟考试,使学生逐渐适应中考。
总之,做好2014年中考备考工作,需要学校和各毕业班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思索,全体毕业班任课教师团结协作,努力进取,扬长避短,迎难而上,以中考复习备考工作为中心,统筹安排,循序渐进,狠抓落实,才能完成我们的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提升郯城五中教学质量而努力。
郯城县第五中学教导处2014、2、24
第二篇:政治中考备考策略
关于初中政治中考复习策略的思考
忙碌而紧张的中考结束了,回顾初中政治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考复习的效果如何?反思一下自己的政治复习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要详实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系统详实的计划,我的计划如下:
1、第一阶段复习(3、4月份)教材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复习要“过四关”
⑴记忆关。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⑵对比关。把全册教材知识按“原因类、意义类、本质类、基础类、根本类、制度类等类别进行分类训练,做好对比复习,避免混淆。
⑶系统关。按照全书——单元——课——框的模式建立全册知识体系,做到知识系统化。
⑷基本技能关。通过习题的训练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与策略
2、第一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为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中考很多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因此要使每个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准确。
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分类比较、归纳总结,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等的学生,课堂教学实行“低起点、快反馈”的方法。
⑷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学好政治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尽量保证有升学希望的学生每节课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2、第二阶段复习(4月份)时事政治专题阶段
(1)中考时事政治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二是中考试题中用时事政治出的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用所学的教材观点分析时事政治的能力。
针对这两种考查方式,确定这一阶段的内容有两个:其一是纯粹的时事政治的学习,时间大约2周。其二是结合教材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专题复习,用时也是2周。
(2)第二阶段复习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⑴针对时事选择题,采用方式是两个,一是按时间顺序,逐个背诵。这个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背,但是教师要对时事政治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能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二是把时事政治按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体育,环境与资源等专题进行分门别类背诵,避免混淆。
⑵针对中考试题中结合时事政治的材料分析题:
要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把教材所学融入到时事政治。教师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教材观点解答时事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方法。
3、第三阶段复习(5月份)教材专题复习,联系时事政治建立“热点知识库”。
1、本轮复习的内容有两个,其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其二是把时事政治融入专题中,建立“热点知识库”
2、第三阶段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⑴第三阶段复习不再象第一阶段以框、课、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所以专题的划分要合理。划分专题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战略、国策→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理想和责任五大模块。
根据这一原则,联系中考范围,具体可以这样来划分专题:
专题1
认清基本国情,坚持基本路线
专题2
坚持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题3
实施科教兴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专题4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专题5
坚持基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专题6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
专题7
树立共同理想,建设和谐小康
⑵注重以知识代题和以题代知识相结合。
题是千变成化的,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列举出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问法,让学生见多识广,避免出现“这道题书上没答案哓或张冠李戴”的情况出现。做到以题代知识。
反过来说一个知识点,不管题怎么问,有多少种问法,针对的知识点却只有一个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仍然要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与识记,做到以知识代题。
⑶注重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各个专题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密切联系的,要使学生学会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明确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解答综合考查的材料分析题很有帮助,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回答问题,把时政融入专题中,以时事政治来促进对专题的理解,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时事政治的理解,提高解答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建立“热点知识库”。
如:在进行专题2“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复习时,可引入以下时事政治:据有关部门透露,2014的国家科技奖励特点明显,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成为科技创业的重要力量,表明国家实施的人才战略和鼓励海外归国人员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政策措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4、第四阶段复习(六月份)模拟训练,考前辅导
1.第四阶段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四阶段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局,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⑵选取薄弱环节训练。①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不够的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化难为易。②要重点训练边缘生的失分题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
⑶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对应的就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等。
二、注重基础找联系
中考思想品德虽然是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但具体到某个试题,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的记忆知识点,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找联系,找线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具体做法是:按照教材单元章节顺序构建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熟悉,掌握教材基本知识,把握课本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按照中考说明,将教材内容归纳成若干板块复习,例如:可以按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三个板块来归纳复习,虽然难度较大,但针对性较强,效果也比较好。
三、学以致用重实践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在夯实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要结合时政和自身的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中考增加的活动探究类试题,就说明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生活,关心自我成长,让课本的知识和理论进入实际的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生活,增强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历,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尤其要注意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课程标准》中活动层次的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命题的重点,有条件做到的一定要亲自实践,暂时没有条件的也要模拟实践,将活动的目的、主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一一列出,体会生活的意义和过程,以增强解题的能力。
四、把握热点重专题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举一反三善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做一些训练题,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不论是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做练习,都不能机械死板,要能举一反三,做到学“活”,练“活”。学“活”,就是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教材主干知识,抓住有运用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如科技、人才、教育、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公民权利与义务、基本路线、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练“活”就是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定期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从内容上分类,就是对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分类,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点。总结答题的规律。
六、加强训练学方法
通过对测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同学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2)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并自己回答。(3)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4)对往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⑸掌握考试的基本方法,要注意不要对材料不加分析,乱写一气,导致答非所问的情况。
第三篇: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把握考试方向,科学有序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删繁就简,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一.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
语文复习的全过程,可以说是透彻理解和全面落实《考试说明》的过程,把知识点从整体上重新梳理一下,在复习中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并不断的归纳、领会、运用。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注意研究各地中考试题,拓宽学生探究思路。引导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从点到面,从整体到局部地拓宽探究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中考试题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教师要注意研究每类试题的设计特点,评分标准,努力使平日的教学设计、训练评价以及语文活动与试卷的要求、试题的特点、评价的标准一致起来。通过学习,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精练习,夯实复习内容
练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载体,材料质量是保证复习效益和质量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时间对于初三学生尤其宝贵,教师要精选习题,保证习题的数量和质量,不搞无谓的重复。特别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习题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关于一篇练习的体会,而是一种答题的方法和思想。可以在训练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对旧知识、旧方法进行穿插式的回顾练习。复习中注意总结规律方法,举一反三,选题注意前挂后连,循环训练,循环强化,从而夯实复习内容,保证训练的效率。
三.文言文字字落实,注重方法
通过多次考试,我们发现文言文翻译仍是弱项,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没有字字落实的意识,关键词翻译不准,失分严重。我们应明确一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求学生作到字字落实,忠实原文,在确实无法直译时,才酌情采用意译手段。注意对重点课文的反复诵读与识记,重点词语反复训练。(有的高中学校采用自助餐的方式,让学生每天翻译一小段,或两三个句子,强化翻译意识,提高翻译能力)七到九年级的文言文要越读越熟,至少要复习2-3遍,一遍的复习周期要越来越短。同时加大课外文言文的训练诵读与练习,这一点可穿插其中,课内与课外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
四.要反扣课本
由于复习时间跨度较长,历时2--3月之久。一般而言,学生对课本重点内容的遗忘会比较严重。词语、诗文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名著阅读等内容同样需要穿插复习。教师定期检查,保证课本内的知识不能丢分,做到滴水不漏。但仍要注意时间分配,不能在课本里跳不出来。
五.学生表述要规范
学生语言表述规范,不仅有利于在人群中的交流与沟通,而且答题也能充分反映出自己真实的语文能力,提高考试的成绩。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要注意语气适中,相互承接,主次分明,先后准确,文通句顺,言简意赅。
六.加强作文教学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仅靠每学期8篇大作文,是难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如写小作文、周记(日记)、调查(访问)记等;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加强指导,加强各类文体的写作指导,加强审题的指导,加强选材的指导,加强布局谋篇的指导,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加强语言运用的指导,加强作文修改的指导;对各种文体进行适度训练,不要考什么文体就练什么文体,不考的不练,造成学生写作缺失,要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兼写其它文体;要增加学生的写作样式,如:缩写、扩写、续写、插写、改写,整篇练习、片段练习、仿句练习等;要走出“淡化文体”的误区。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要被单一的文体要求,挤压了学生的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由选择文体的权利,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1.强化语言关,努力凸现文章的视觉效果
综观几十年的考场作文,高分作文无不是语言畅通、文采飞扬的。要求学生体现“六个一”:拟好一个题目、写好第一段、写一组排比句、引用一句名言名句、写一个好结尾,写一副好卷面。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好题目,好开头、好例子、好段落、好结尾,议论文要尽早提出观点,观点鲜明,行文中要有意识的多扣题,关键词要不断出现,不乱编故事,不对原材料简单扩写或仿写,答题要规范,慎重下笔。考场作文阅卷教师平均2分钟阅一篇作文,所以作文绝对不能饶弯弯,不能搞含蓄,作文开头第一段、第二段考生就要把看家本领拿出来,让阅卷教师刚看就叫好,有许多尖子生作文考不过普通生,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一开头就切入主题,打个比方,作文不是“碧螺春”漫漫品,而是“二锅头”,看第一眼就有强烈的刺激反映。
2. 限时写作,加大考场作文训练力度
让学生在考试中写出好文章,因此要调动学生进入竞技状态,限时写作,注意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腹中成篇的思维活动。备考训练时,引导学生要耐住性子,不要心浮气躁,纠正没想好就写、边写边改的不良习惯。(作文速度,45分钟—50分钟必须写完作文,须达到650字以上,若时间不足,应教会学生学会结尾,力求结构完整。)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使学生轻松、自信地去摘取中考胜利的丰硕果实。
第四篇:郯城五中教学计划及跟踪督查制度
郯城五中教学计划及跟踪督查制度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健康成长,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精神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教学计划跟踪检查制度。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认真执行新课标,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从课程的三个维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重视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方案,并落实到每节课中。
2、老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3、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注意在备课中突出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的方法,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启发性,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作文备课中还能写好下水作文,搜集大量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4、教案实施之后,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以随笔或后记的形式批注在教案的右边。并坚持写教学反思,老师们进行交流,讨论。
5、充分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及师资情况我们开设以下课程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识字”“阅读”“习作”。要求老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书面教材和《课程纲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或增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到班上候课,中途不离开教室,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教师不坐着讲课。
2、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语文课能抓住课文和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教学思路和环节清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能注重学生思维探究的训练,给学生思考和表述思维过程的机会。活动类课程要重视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
3、正确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活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各种的教学手段,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课内要有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质疑问难、反馈练习的时间;留有开放性、趣味性的家庭作业,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5、教师以身作则,教师仪表端庄,穿着整洁,美观大方,语言要文明规范,教态亲切自然,教风朴实,条理清楚,板书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实施方案,活动项目的设置与学生参与情况。
三、作业与辅导。
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辅导是培养优秀学生和帮助“学困生”的有力措施。
1、作业内容要围绕教材的特点进行精选,并不断培养九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要有力于培养学生能力。不搞惩罚性作业,提倡因程度不同而布置分类作业。形式要有书面、口头、实践性作业相结合。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大部分作业应在课内完成。①要坚持“少而精”,并能体 现目标性原则(具体明确的作业目标)、主体性原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精选性原则(精选设计、因材施教)、规范性原则(作业规范、批改规范)、实效性原则(练有所得,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评价性原则(评价及时有力);②量次适中,层次分明、难度适宜;③教师对作业要批发认真及时,力求对作业形式、作业要求、作业批改评价的创新;④在作业形式上,要由书面机械重复的练习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的方向转变,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向课外延伸,模糊课内、课外的界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辙性;⑤作业要求的创新可分层布置,既让优秀学生“吃得饱”:
义避免学困生“吃不了”;
⑥在数量要求上,语文每两周“片段作文”、“整篇作文”均不得少于l篇,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有“读书笔记”和“语文知识积累本”;数学每学期均为60次;
外语初一上学期48次、下学期42次,初二上学期,下学期都为42次、初三全册48次:
物理初二每学期不少于30次,初三全册不少于35次;
化学正常上课的周作业次数为2次;⑦政、史、地,生教师要对学生《同步学习与探究》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批。学校要对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调控、指导。
3、要重视写字练习和指导,①量次适中,符合常规要求:②题目精选,质量高,具有典型性,针对性;③批改及时。认真仔细,使用符号规范;④有针对每个学生特点的批语。
倡导使用鼓励性评语;⑤作好批改记录,有切实可行的矫正方案,批后及时矫正。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严格要求,书写工整、格式正确,认真检查。
5、批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使用统一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作业的评价还要与学生的自主评价和自主订正有机结合,应严格要求学生错题订正,教师必须进行二次批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补充思考题,发展智能。
6、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做到有针对性,多启发、鼓励、诱导。作业可面批面改,并进行跟踪辅导措施,学习辅导与家庭教育相配合,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助。
7、教师一学年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普访,并不定期个别家访,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应做好详细记录。
四、教学评价。
评价是促进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1、评价要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方式,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检测形式由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不得用成绩排名。
3、评价应把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
4、进一步加强以七八年级为主的“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进步、成长过程,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5、老师的发展性评价以自评为主,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以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为评价内容。详细参考学校的《教师工作考评细则》。
五、教研教改。
教研教改是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的平台。
1、每学期根据学校制定课程改革教研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成立三级教研网络,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学校以校长、教导决策、导向教研目标,设立教研专题;教研组主持、组织课题研究,并制定教师们的分课题;教师确立子课题,并进行实验。校长、教导、组长进行教学指导、检查和总结。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师们都深入专题的研究,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把握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3、加强“新课改”学习,研讨与实践,认真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和专题研究。本学期学校主要组织老师们加强对优秀教学案例的研究,并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继续坚持“人人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活动。公开课教学力争体现真实性、主体性、探究性和发展性,运用新的课程理念组织教师做好说课、听课、评课等工作。
4、参加“五个一”活动:一篇新课改的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一节新课改的公开课;一条对新课改的教学建议;一份对新课改学生的评价办法;一学期一本教育专著研读与摘抄。我们引导教师围绕课改抓总结,以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课程改革,将开展“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的教改经验交流,并着手把教师们在撰写的优秀论文编辑成《课改优秀论文选》。
六、教学工作督查。
督查指导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1、教学工作督查采取不定期、不定时的方式进行,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由教研室负责督查。各村小要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改革等情况、提倡自评与校评查结合。教案作业检查每月一次,各项活动要有记录和资料。
2、督查内容包括:
(1)督查各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常规检查是否按要求开展,常规检查是否全面、准确、具体。
(2)督查教风,随机听推门课、督查课,查课前准备、查学生负担、查作业批改、查培优辅差、查教师有无旷课、坐教、随意调课现象。
(3)督查课改,课题组开展活动是否按计划开展、查实验教师课改日记、查集体备课是否开展、查过程、查记载、查实效、查兴趣小组活动,查各室规范管理和活动记载。
(4)督查学风,查各年级的学习风气,各班自习纪律,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学习效果、兴趣特长的发挥及成果。
3、督查中发现的有违学校制度的问题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结果纳入月考核中,并代入总结性考核。
山东省郯城第五中学 二〇一〇年二月
郯城五中教学计划及跟踪督查制度
山东省郯城第五中学
二〇一〇年二月
第五篇: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2016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各位很高兴能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分享我校中考复习备考策略。这其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建议。
下面我两个方面来介绍我校的备考策略:
一、研究考试说明及试卷——把握中考方向;
二、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落到实处。
一、研究考试说明及试卷——把握中考方向
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说明》还特别强调:中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中外关联,近现贯通,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些给我们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分析研究近几年河北中考说明及试题,我们不难看出:中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考查再认再现低层次能力的试题数量逐渐减少,运用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更高。具体表现在:
1.试卷中材料题的数量、字数加大。选择题中大部分的试题都以材料形式出现;非选择题中每题所选材料也都在两段以上。10、11年的13题题干简单明了,考查知识点的再认再现,而14年13题,则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能力要求更高。
2.此外,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样问题,不同的阅读,难度有提高。如2013年14题和2014年13题,它们考查同一历史事件,但后一题较前一题阅读量更大,难度增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PPT 3.重视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课外知识的考查
中考的命题指导思想之一是“不拘泥于教材”,近几年的中考中,所选取的材料涉及到一些教材中从未提及的内容,如15年18题试题要求考生在全面、准确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分析其原因、特点、影响等,这种既考查教材但又不失灵活的题目大量出现,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不拘泥于教材,又不能脱离教材。
这些变化告诉我们:只教教材的“唯教材论”和题海战术的传统教学和复习模式,显然难以适应中考的变化趋势,在历史复习中,应以教材为依托,设置新情景,补充新材料,在解决问题中考查对知识的掌握。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在复习课中就应把这些落到实处。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我校的复习模式。二、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落到实处
依据考试说明要求以及宣化区中考历史复习方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中考复习分三阶段进行。PPT 一轮主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三轮关注热点,全面演练。(一)一轮主题复习——重基础,重联系
一轮主题复习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等为指导,以通史为线索、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整合教材内容时,既要注意知识之间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又要在整合过程中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因此在主题复习时,应注意:
1、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
中考试题着重关注的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依据课标,对主干知识给与足够的重视。主干知识是指对历史进程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等。在主干知识中应特别加强对“原因”、“影响”的分析。它们往往是命题的“亮点”。如2016年27、28、30题都涉及到主干知识的背景、影响。
2、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分开,主题复习要有深度。
现在有些课堂出现新授课面面俱到夹生饭,复习课简单重复炒旧饭,因此,主题复习时,除了注重夯实基础外,还要深入挖掘教材,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应上出复习课的深度。
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时,我们注重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思考等不同方式,多角度构建知识的联系:每课内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的联系,每一主题内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小标题、课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学生讨论总结展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给出结构图,从这个结构图中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本主题内小标题与小标题,课与课,小标题与课之间的联系,也能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其他。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出本主题与其他主题之间的联系,深入挖掘这些联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落实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二轮复习打下基础。
3、主题复习要突出主题的特征,加强情感教育
主题复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联系,还要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感受历史的时序性。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要抓住“兴起”这个主题特征进行分析。这一“兴起”:既包含着产生,又包含着力量的弱小到壮大,也包含着有了优秀的领导集体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通过对这一特征的分析,让学生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共产党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利于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时序性,更具有情感教育的价值。
(二)二轮专题复习,中外史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能力。
二轮专题复习,要在一轮主题复习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以专题为载体,加强中外史联系,形成大历史观,全面把握历史知识。
由于课时有限,我们将精选专题,最终确定了以下专题:ppt 专题复习不同于主题复习,它要求纵横结合、中外结合,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高度归纳能力。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依托学校的“五环课堂教学”打造复习课堂,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题作用。下面我以《美国发展史》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我校专题复习的模式。
第一环节是【情境预设、导入复习】在这一环节利用视频、材料图片、或教师讲解等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重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是【任务呈现,明确目标】在这一环节,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制定复习目标,学生齐声朗读,了解本节课的复习目标,PPT 对课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第三环节是【梳理知识,落实目标】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是纵向联系和横向归纳相结合拓展历史 2 宽度和深度。
每一历史事件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所以按时间轴纵向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有助于学生对美国史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整体知识。课前学生按时间顺序对美国发展史的有关史实进行纵向整理,并把对应史实填写在时间轴上。
课上学生展示填写成果。这样既起到检查的效果,又可以规范学生的书写。
在纵向整合知识后,根据历史知识多样化特点,我们又从横向上拓展知识。美国的发展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理清同一时期各方面知识与美国发展的关系,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达到知识的多元化。同时也要注意从全球史观上认识历史事件。这一部分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每小组根据问题,对美国发展史的有关史实进行横向整理,并把答案完成在学案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书写的训练。
在梳理完知识后,第四环节【当堂检测,检验目标】在这一环节首先依据考试说明紧扣专题内容,参考各省市中考题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多角度精选习题,达到强化训练、掌握方法的目的。学生课上自主完成,检验复习效果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形成认识】在这一环节依据三维目标,带领学生重温课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总结提炼,形成共识。升华感情。以上是我校专题复习的模式。
(三)三轮关注热点、全面演练——掌握方法,优化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中考试题源于课本,在中考前学生必须回归课本,吃透教材,熟悉教材。
(2)关注热点。
当今社会重大时政、热点常常被用做中考命题的背景材料。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关注热点,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找准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现实问题。(3)精讲精练。
第一,精心选题。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
①选题的依据是课标和《考试说明》,选题应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的题型为主。注重一点多练多角度设问。如2015年28题第一问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在复习中可以依据这段材料,换角度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在这次改革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结合材料概括他推行改革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这次改革过程有什么特点?同一个材料多角度设问,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宽学生历史思维的广度,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②注意多角度论证类试题的训练
多角度论证是这几年连续考查的题型,是复习中的重点。多角度论证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使用课本上的材料考查课本上观点;使用新材料印证课本上的观点;使用新材料概括课本外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能力去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这对学生综合能 3 力的要求非常高,在选题中应多予以关注,加强训练。第二,仿真训练。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形式。
第三,上好讲评课。讲评时重点分析共性问题,总结学习方法。在学法指导上应注意: 1.指导审题
①明确“提问语”,如“是什么,有哪些,怎么样,原因、背景、性质、作用、影响、特点”等。②明确限定语,如地域限定语:“中国”“世界”“中外”等;时间限定语:“近代”“现代”“多少世纪多少年代”等。
③明确答题方向词,基本有三类:一是“依据材料”回答;二是“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三是“依据材料并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另外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带着问题阅读,重点“四读”:题首、中心句、出处、注释(或省略号前后的文字)。2.指导答题
①寻找答案。一是从课本中找答案,往往没有提示语或具体说明(如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二是学会从材料中找答案,往往有提示语:阅读材料回答、依据材料回答、读材料回答等;三是从材料和课本中找答案,往往有提示语:结合材料和学过的知识。
②规范答题。在书写上,务必注意格式的规范,在字迹清楚。段落化。要点化。
总之,我们的中考复习要以课标为经,考试说明为纬,在全面布好的经纬网上,安排好考点,相信经过努力,中考我们一定是赢家。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