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型增值税体会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同样是增值税,在不同国家,税制设计也大不相同。我们知道,厂商生产商品,离不开三样东西:劳动力、原料和固定资产。劳动力和原料,一次投入,便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过,劳动力的特点,是能够创造出大于工资的价值,而原料经过加工,只是改变了它的形态而已,价值并没有改变。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它们的价值,则要通过折旧,分期分批转移到商品中去。在计算一件商品的增值额时,由于对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方法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
目前国有企业大都改制完毕,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却横刀立马,使企业有心技改,无钱纳税。同时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将会抑制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
增值税出现以前,流转税曾经大行其道。流转税,即对商品的流转环节征税,而且按商品全部流转额征收。为此,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层层剥皮,道道征税”,其弊端不言自明,那就是重复课征。
增值税取代流转税的地位,缘于它的税制设计更为科学、更加合理,更适应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让我们来看个例子:假设某织布厂进了30万元的棉花,织成布匹,然后以60万元价格,卖给服装厂;后者将其加工成服装后,以80万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商。如果流转税的税率为5%,那么,纳税总额将是多少呢?前面说过,流转税的特点,是按照每个经营者的销售收入全额征税,那么,织布厂应纳税额为:60×5%=3(万元);服装厂应纳税额为80×5%=4(万元);批发商应纳税额为100×5%=5(万元),该批商品的总税额为3+4+5=12(万元)。现在改为征收增值税,即只对价值增值部分征税,税率仍为5%。那么,织布厂增值额是60-30=30(万元),应纳税额为30×5%=1.5(万元);服装厂的增值额为80-60=20(万元),应纳税额为20×5%=1(万元);批发商的增值额为100-80=20(万元),应纳税额也是20×5%=1(万元)。这样计算下来,总税额为1.5+1+1=3.5(万元)。两相比较,很显然,实行增值税,整体税负远低于流转税,即使专业化分工再细,生产环节再多,也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
所谓消费型增值税,就是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额时,除扣掉生产原料价值以外,还可以把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也就是说,厂商外购的生产资料,不算入产品增加值,而只是对消费资料征税。如此一来,便大大降低了厂商税收负担。对此,厂家自然双手赞成,而政府征税也顺风顺水,执行成本自然较低。与消费型增值税大笔一挥,把固定资产一笔勾销相比,收入型增值税就显得不太痛快了。它的做法,是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掉外购固定资产的折旧部分。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全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于国民收入。从一国范围看,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对国民收入征税,这也正是“收入型”增值税得名的原因。目前实行这种税制的国家,主要有阿根廷和摩洛哥。与前两种税制相比,生产型增值税最不彻底,纳税人的税负也最重。它在计税时,既不扣除全部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课税对象相当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从整个社会来看,与国民生产总值一致,故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目前只有印尼和中国采取这种增值税制。
我们知道,税收的作用,不
仅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且,政府借助于税收手段,能够对宏观经济发挥调控作用。增值税设置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把厂商购入的固定资产,做了一次性扣除,税负减到了最轻,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鼓励设备更新的作用。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上多数国家之所以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看得比短期内增加税收更为重要。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既不扣除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对企业来说,税收负担较重,客观上会降低生产者的投资热情,减慢设备的更新速度。而收入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零打碎敲,操作起来添了许多麻烦,无形中增大了征税成本。1984年,我国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经过近XX年的完善,到1993年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构建起生产型增值税体系。根据条例规定,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提供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都要缴纳增值税,税率设置,分17%和13%两档。增值税的开征,对财政的贡献可谓功勋卓著,财政收入的近90%来源于税收,而税收中近一半是增值税的功劳。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生产型增值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资料显示,国际上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大致在8%-20%左右。而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率17%,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在23%左右,税负明显过高。当然,生产型增值税的出台,也是当时的形势使然。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国有企业大都已完成了改制,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却横刀立马,使企业有心技改,无钱纳税。难怪企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不搞技改等死,搞了技改找死。另外还要看到,这些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便会抑制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在内需不足、经济紧缩的新背景下,生产型增值税的缺陷愈益凸显,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第二篇:消费型增值税心得感想
消费型增值税心得感想
消费型增值税心得感想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同样是增值税,在不同国家,税制设计也大不相同。我们知道,厂商生产商品,离不开三样东西:劳动力、原料和固定资产。劳动力和原料,一次投入,便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过,劳动力的特点,是能够创造出大于工资的价值,而原料经过加工,只是改变了它的形态而已,价值并没有改变。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它们的价值,则要通过折旧,分期分批转移到商品中去。在计算一件商品的增值额时,由于对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方法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
目前国有企业大都改制完毕,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却横刀立马,使企业有心技改,无钱纳税。同时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将会抑制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
增值税出现以前,流转税曾经大行其道。流转税,即对商品的流转环节征税,而且按商品全部流转额征收。为此,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层层剥皮,道道征税”,其弊端不言自明,那就是重复课征。
增值税取代流转税的地位,缘于它的税制设计更为科学、更加合理,更适应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让我们来看个例子:假设某织布厂进了30万元的棉花,织成布匹,然后以60万元价格,卖给服装厂;后者将其加工成服装后,以80万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商。如果流转税的税率为5%,那么,纳税总额将是多少呢?前面说过,流转
税的特点,是按照每个经营者的销售收入全额征税,那么,织布厂应纳税额为:605%=3;服装厂应纳税额为805%=4;批发商应纳税额为1005%=5,该批商品的总税额为3+4+5=12。现在改为征收增值税,即只对价值增值部分征税,税率仍为5%。那么,织布厂增值额是60-30=30,应纳税额为305%=1.5;服装厂的增值额为80-60=20,应纳税额为205%=1;批发商的增值额为100-80=20,应纳税额也是205%=1。这样计算下来,总税额为1.5+1+1=3.5。两相比较,很显然,实行增值税,整体税负远低于流转税,即使专业化分工再细,生产环节再多,也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
所谓消费型增值税,就是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额时,除扣掉生产原料价值以外,还可以把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也就是说,厂商外购的生产资料,不算入产品增加值,而只是对消费资料征税。如此一来,便大大降低了
厂商税收负担。对此,厂家自然双手赞成,而政府征税也顺风顺水,执行成本自然较低。与消费型增值税大笔一挥,把固定资产一笔勾销相比,收入型增值税就显得不太痛快了。它的做法,是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掉外购固定资产的折旧部分。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全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于国民收入。从一国范围看,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对国民收入征税,这也正是“收入型”增值税得名的原因。目前实行这种税制的国家,主要有阿根廷和摩洛哥。与前两种税制相比,生产型增值税最不彻底,纳税人的税负也最重。它在计税时,既不扣除全部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课税对象相当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从整个社会来看,与国民生产总值一致,故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目前只有印尼和中国采取这种增值税制。http://
我们知道,税收的作用,不仅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且,政府借助于税收手
段,能够对宏观经济发挥调控作用。增值税设置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把厂商购入的固定资产,做了一次性扣除,税负减到了最轻,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鼓励设备更新的作用。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上多数国家之所以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看得比短期内增加税收更为重要。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既不扣除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对企业来说,税收负担较重,客观上会降低生产者的投资热情,减慢设备的更新速度。而收入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零打碎敲,操作起来添了许多麻烦,无形中增大了征税成本。
1984年,我国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经过近的完善,到1993年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构建起生产型增值税体系。根据条例规定,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提供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都要缴纳增值税,税率设置,分17%和13%两档。增值税的开征,对财政的贡献可谓功勋卓著,财政收入的近90%来源于税收,而税收中近一半是增值税的功劳。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生产型增值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资料显示,国际上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大致在8%-20%左右。而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率17%,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在23%左右,税负明显过高。当然,生产型增值税的出台,也是当时的形势使然。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国有企业大都已完成了改制,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却横刀立马,使企业有心技改,无钱纳税。难怪企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不搞技改等死,搞了技改找死。另外还要看到,这些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
增值税,便会抑制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在内需不足、经济紧缩的新背景下,生产型增值税的缺陷愈益凸显,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第三篇: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会计处理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会计处理解析
作者:陈莉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2期
一、新增值税条例中固定资产范围
第四篇:消费型企业宣传标语
安全类: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人命关天、安全为先
安全生产人人管,事故隐患处处防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
严格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意识在我心中,安全生产在我手中
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
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树立企业安全形象
强化消防宣传,普及消防知识。
现场类:
整理-区分物品的用途,清除不要用的东西
整顿-必须品分区放置,明确标识,方便取用
清扫-清除垃圾和赃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清洁-维持前3S的成果,制度化,规范化
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人人做整理,场地有条理,全员做清扫,环境更美好
爱惜物料,重视品质;合理规划,标识清晰
严格遵守厂纪厂规 ,存储使用要分明
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控制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
思一思,研究改善措施;试一试,坚持不懈努力
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
工作质量人人把关,产品质量层层把关
教育训练坚持做,上线操作不会错
以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预防保养按时做,生产顺畅不做错
推行QCC,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生产力
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
细心、精心、用心 品质永保称心
责任是质量的保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
爱惜原料一点一滴,讲究质量一丝一缕
现场差,则市场差,市场差,则发展滞
要想品质搞的好,齐心协力少不了
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升全员工作士气。
素养类:
忠忠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今天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更好
五湖四海聚一厂,情同手足友谊长
高效运作,默契配合,精英团队,活力无限
高绩效团队的三性特征:主动性、思考性、配合性
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以质量为生命,以客户为中心
开开心心去做事,轻轻松松过日子
工作专注,时间如兔;心不在焉,时间漫长
工作偷懒,内心难安;做事投入,感觉幸福
上班努力点,下班轻松点,人也爽一点
一等二看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努力工作是为了自己,不努力工作是害了自己
说一百句空话,不如马上行动。
管理类:
坚持一流管理,生产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
机制激励人,文化塑造人,感情温暖人,事业凝聚人
管理就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
多建管理工程,少建管理模式。
第五篇:“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
前言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劳动力人口减少,老年人容易遭遇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都为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政府也不得不为此买更多单。但另外一方面,这也将影响商业社会的创新重心向此偏移,并进一步产生有重大影响的商业产品及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消费产业已经应运而生。“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也就有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本身就代表着一股为政府减少压力的新势力。这股新势力即将壮大。
创业商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立足城乡社区发展为老服务业,建立一个“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
其主要功能:
一是日间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健康欠佳或者日间缺乏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必需的服务,如饭餐提供、洗浴服务、辅导服务、物理治疗等,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二是健康教育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养生、讲座等健康方面的服务。
三是文化娱乐服务:组织有兴趣爱好的老人参与各类文化学习、文艺活动、书画习作、舞蹈健身、品茗聊天、阅览书报杂志等活动。四是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服务。保护老人的身心健康,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五是其它应急服务。各社区可以结合具体实际,适当增减或调整服务内容。
创业目标
目标就是理想想,目标就是方向,想要创业成功,就要找准目标。目标也是一种发现,有了目标,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就有了智慧,就有了胆量。本着减轻社会养老负担的立场,建立一个“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为其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专职的医护人员,让老年人乐在其 中,达到双赢的局面。
可行性分析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13.26%。“十二五”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未来三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占总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预计2050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
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未来5-10年将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愈来愈大的社会需求。许多制 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介于这种国情,建立老年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发展为老服务业。国家政府都会大力支持这个创业计划。
特别是在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由于各种压力,年轻人只有外出务农,才能满足整个家人的支出需求,如此,在交通不方便的农村让“空巢”老人老人们有一个舒适的、安全的环境,其子女也能够更放心的在外面挣钱,如此他们也很乐意在金钱上给予其管理照顾的养老机构一部分金钱。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样更加剧了对“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需求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对“消费型”商业养老服务社区,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优势与劣势分析
优势分析
1、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留守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整天忙着工作、挣钱,使其老人在家稍显无助,如此,让“空巢”老人老人们有一个舒适的、安全的环境,其子女也能够更放心的在外面工作挣钱,2、政府支持
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政府非常鼓励加强养老服务。政府实行税收优惠等老年俱乐部建设相关鼓励政策。
3、自身模式的优势
一是老年俱乐部服务内容多样,服务方式多元,既可以是集中服务,也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有利于集中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效能。既能减轻家庭压力,同时也与老年人家庭养老的传统心理相吻合,易于被老人及其子女接受。
二是老年俱乐部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老年人的快乐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老年人往往更需要的是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老年俱乐部能够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
三是老年俱乐部可以根据区、社区、居民小区不同层面组建,一般具有投入少、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老人受益面更为广泛的优势。
4、养老社区将成新增长点
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无疑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但面对目前我国老龄化率的加速和社会养老服务体制建设的严重滞后所形成的巨大缺口,单有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政府、市场双方应当在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商业养老社区方面携手并进,各司其职。由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兴办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导致民间资本缺乏足够的热情。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出台对养老机构的税费减免政策给予扶持。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无疑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但面对目前我国老龄化率的加速和社会养老服务体制建设的严重滞后所形成的巨大缺口,单有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政府、市场双方应当在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商业养老社区方面携手并进,各司其职。由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兴办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导致民间资本缺乏足够的热情。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出台对养老机构的税费减免政策给予扶持。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保险公司筹划建设养老社区,是对养老保险的一个有效对接,是整合相关养老资源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增值服务。”
5、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老龄人的消费愿望相比,商家的行动显得相当滞后。
正是由于各商家的相对滞后,这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
劣势分析
1、进入稍晚,不但需要自己开拓市场,还需要承担着其他相似行业的竞争。
2、得面对其他同行及其政府养老体系完善的冲击
3、服务对象单一,只是老年人群体。
行动计划
(发展模式:稳健中求发展)
第一年
(一)从养老体系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最好是离市区比较近,又能避开其他养老活动区的竞争的地方)进入市场,树立自己良好的口碑。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和经营模式
(二)逐步建立全服务网络,打开并建立靠近自己最初建立服务社区周边的小区和居民社区。
第二年
提升形象,做好推广(可以举办一些老年人活动,让表现出乐于生活在其中,用消费者影响消费者)
第三、四年
主要目标:养老俱乐部进入未定发展的阶段。继续提升形象,增加影响力,逐步把客户主体转向中、高档人群,成为中高档养老俱乐部的首选之一,开拓县市市场。
五年以后 注重服务,提高员工素质,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前提下,开拓全国各地市场,在起城市建立相应规模的养老俱乐部。
最终破产申请
达到相关条件,市场盈利额大大降低的时候,考虑退出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