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

时间:2019-05-13 12:2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

第一篇: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

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

金黔在线讯 1300亩食用菌采摘繁忙、4万亩无公害蔬菜整地待栽、21万亩生态茶园春潮涌动„„初春时节的印江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印江以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减少贫困人口为核心,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印江“增收致富”工程,经过两年试点成效显著,100个村农民人均增收800元。2012年,该县将筹资支持274个村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实现全县374个村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全覆盖。

全县重点围绕“三轴”、“三连线”建设以生态产业、特色蔬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展示带,在铜遵线、印松线、印沿线等主要公路沿线,建设示范生态茶园基地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种养大户等,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38元,增长22%。

重点抓好新业乡、新寨乡“集团帮扶”和板溪镇“整乡推进”项目实施,分片分区域进行整体产业规划,引导群众发展效益高、优势明显的长远产业,深入实施扶贫开发“整县推进”。

印江提出,2013年要实现全县“减贫摘帽”目标。该县把工作重点放在“减贫摘帽”6个乡镇的贫困村、贫困户。整合资金,支持贫困乡镇发展主导产业和实施重点项目,使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提高。

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全县将发展烤烟3万亩、茶园3.4万亩、核桃4.75万亩、林下养禽500万只、食用菌3000万棒、辣椒5万亩、中药材2万亩,实现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30%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3.3个百分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2万人以上,贫困人口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第二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005,我县扶贫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在市直扶贫挂钩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调整思路,突出重点,通过各级、部门及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收入进一步增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好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建设

针对我县有2907户贫困群众的的住房困难,需更新改建,经过我县组织各乡镇进行认真筛选、上报,已批准我县2005实施1233户茅草房、叉叉户的改造,并在9月初开始启动,到目前有50的农户已完工。未完工的正在抓紧时间完成,力争在元旦春节前使全县1233户住房困难户全部迁入新居。

二、认真抓好扶贫重点村、温饱村项目建设

我县今年扶贫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80万元,涉及新庄乡八德村、通达乡白姑河村、文乐乡青龙村、永兴乡基度村、船房乡嘎苴村、龙洞乡田坪村等6个省级扶贫重点村,新庄乡新庄村制革厂、文乐乡松竹公寨、船房乡灰窝村岩脚等3个省级温饱村及通达乡丁王密达村、文乐乡青龙黑山、龙洞乡田坪二坪子、船房乡灰窝村小灰窝等4个市级温饱村,50户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在市扶贫办及市级挂钩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项目建设乡及村组群众的共同努力,以上6个重点村、3个省级温饱村、4个市级温饱村,50户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共完成农田坡改梯建设1件150亩;三面光沟渠11件26.7公里,人畜饮水工程3件19公里,水坝2件31米,水窖242个容水量0.73万立方米;沼气池210口,节柴灶152眼;通电工程6件架设10kv通电线路1件2.5公里,400v通电线路1件1.1公里,220v通电线路4件22公里,安装户表87户;通路工程建设4件17.5公里,建设公路桥梁3座;安居工程74户建筑面积6394平方米;科技示范种植脱毒洋芋、高产玉米、茶叶共1354亩,引进优质黑山羊24只,科技培训8600人次。通过项目实施,使6个村委会通了路,4个村委会通了电。

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扶贫任务的同时,我县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按省市要求匹配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一年来,县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其中:重点村配套资金60万元),开展了永兴乡基度村冬坪完小,新庄乡八德村完小,通达乡白姑河村完小建设及新庄乡八德村白石岩,船房乡华荣村红岩子,文乐乡塘房村石德坪,新庄乡腊么村杨家坪等4个县级温饱村建设。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项目区通路难、通电难、住房难、燃料难及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所培育的脱毒洋芋、茶叶、苦良姜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增加了群众的收入,项目效益显著。

三、认真开展社会帮扶工作

年内,遵照县委、政府下发的华发〔2003〕14号文件,对单位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32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分片督促指导、协调联系全县24个重点村,9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挂钩24个重点村中最贫困的98个自然村,挂钩单位党员干部全部在所挂钩的自然村中挑选最贫困的农户作为结对帮扶对象予以扶持。一年来,在市县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各挂钩单位及党员干部把挂钩结对帮扶工作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云岭先锋”工程实施等紧密结合,采取捐助资金、物资,引进技术、资金,扶持产业调整及发展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据统计,各挂钩单位全年累计为挂钩点投入帮扶资金25.80万元,援助物资27万元,协调引进资金,修建学校5所,引进实用技术2项,发动干部职工捐资为10户危房户解决了住房困难,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12期,培训农民6796人。一年中,全县共有1634名党员干部与1750户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为农户提供了59.60万元资金和物资援助,切实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和生活中的部分实际困难。

四、认真抓好“一对一”捐资助学工作

针对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辍学问题,真正体现“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的扶贫方针,县委、政府出台华办通〔2003〕88号《关于在全县开展“一对一”捐资帮扶贫困学生就学活动的通知》,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活动。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下,全年我办累计接收到190家单位和部门5224名干部职工的捐款1018693.87元,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913人。使全县贫困学生基本上能维持正常的学习费用,使他们能安心就学。

五、加大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力度

一年来,我县加大小额信贷工作力度,召开了全乡镇小额信贷工作座谈会,县小额信贷

办人员与县农行相关人员组成清收小组,分赴各乡对小额信贷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参与组织欠款清收工作。各乡均建立和完善了小额信贷工作机构,明确了具体工作人员及相关职责。截止2005年12月,原投入在5个贫困乡1614户手中的279.14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累计已收回本金226.10万元,回收率达81。

回顾2005的扶贫工

作,成绩是显著的,扶贫点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使一部分困难,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了贫穷,走上致富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华坪县扶贫办

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主持词

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主持词

同志们:

这次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的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我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参加会议的有:全体副科级领导干部、党总支全体人员、包村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主任和滕州市定贫困村第一书记。

今天的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一是党委副书记赵曰海同志传达《东郭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二是签订责任状;三是党委书记黄传军同志讲话。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党委副书记赵曰海同志传达《东郭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党委副书记、镇长孙xx同志与常庄党总支和秦林村、党山党总支和谷山村、屯里党总支和屯里村、黄庄党总支和安上村依次上台签订责任状。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党委书记黄xx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赵曰海同志传达《东郭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黄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扶贫攻坚战作了全面部署,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各党总支、村,各部门党员机关干部要按照黄书记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用心抓好贯彻落实。

第四篇: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消除贫困,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要进行全社会动员,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以社会大扶贫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一、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面临的困难 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要工作长抓不懈。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一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

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扶贫事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培训转移就业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保障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进一步巩固。面对新的十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和自治区分别制定并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新一轮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标准调高至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到2015年重点县的贫困村民年人均收入要达到5000元,最终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可见,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然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是在面临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财力日益强大、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扶贫基础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机遇下,也同时面临诸多的

困难: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多,发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贫困人口多处于山区或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建设及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三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产业化发展滞后,带动能力差,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化项目不易;四是返贫问题突出,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大;五是地方扶贫机构有弱化趋势,部门及社会参与扶贫意识淡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群困难局面难以改善,有自然生产、生存环境条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他们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较少,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心较少。因此,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加快脱贫致富必须找准切入点。

二、可借鉴的扶贫开发成功典范

市的扶贫集团〔2〕---社会大扶贫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可以借鉴。市是中央的

直辖市,渝中是经济发达区,渝东南、渝东北为集中连地贫困地区,面积占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个贫困村处于500-米海拔地区。市的扶贫开发以扶贫集团方式进行,所有市直单位和实力雄厚的企业组成18个扶贫集团对口帮扶18个贫困县,集团领导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有关扶贫工作文件,成立领导机构,组建扶贫集团;二是每个市直成员单位下派干部指导工作,集团每年开两次工作会议;三是每个扶贫集团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帮扶内容,定点到村、到户、到人。

市人大扶贫集团,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有市水利厅、西南大学及民营企业等19个成员单位,对口帮扶忠10县。扶贫集团下设办公室,每年召开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开展各种慰问活动和检查督促活动等。扶贫集团主要是从发挥资金优势、物能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等,采用九种模式,开展扶贫。

九种模式:一是教育扶贫,建立助学金,送书、送电脑、培训师资等;二是医疗扶贫,帮助乡镇、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院条件,组织市医院医生义务诊疗;三是文化扶贫,送戏、送图书、送致富脱贫典型进村入户;四是科技扶贫,发挥大学优势传授技术;五是水利扶贫,水利建设项目安排上倾斜,优先人饮、灌溉;六是产业扶贫,引导发展生产,增强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八是劳务扶贫,对贫困户进行建卡,组织劳务输出创收,每个贫困家庭有1人以上转移就业;九是旅游扶贫,引导农民挖掘优势发展农家乐,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市民、干部到农家乐旅游促贫困农民增收。

同时,市还建立了单位、企业、个人对口贫困村帮扶制度开展扶贫工作。市人大创建了人大代表帮扶活动,市、县、乡三级6万名人大代表联系了6万个贫困户。市委组织部号召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每个党员每年拿出一个月

工资资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市人大扶贫集团工作成效十分显著,最近的5年共为忠县争取到位扶贫资金亿元,年均近亿元,是财政项目扶贫资金的近12倍,还引进15个项目。

市的扶贫集团只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是行善,只做帮扶工作,助推扶贫工作的社会组织。其所从事的只是履行一个扶贫责任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集团”有效运行,使社会上的每个单位、每个公民很好履行了一个扶贫济困责任,人们的良知以此为平台得到尽情展现。重庆扶贫集团模式,能将政府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优势、发达地区的优势、科研院校的科技信息优势、工商企业的市场优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优势,同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人才培训等等,整体发挥了集团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资金资源筹集、项目实施方面,充分体现了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

三、以社会大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

社会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以项目扶贫、部门扶贫、社会扶贫及国际合作等扶贫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下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书记倡导:“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可见,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组成部分,是扶贫开发的一支力量,同时更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坚力量,开展社会大扶贫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2.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开展社会扶贫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中华民族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如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社会扶贫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

转移观念,建立社会大扶贫的思想意识 1.扶贫的本质。扶贫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通过帮扶等各种形式发挥需要帮扶地区主观能动性,将需要帮扶地区自身的资源和帮扶的优势结合,强强联合使需要帮扶地区真真正正脱贫致富,使帮扶事业由输血型转变成造血式扶贫,形成良性循环。2.扶贫方式〔3〕。在扶贫分类上,把政府专职机构扶贫称为政府扶贫,把政府非专职机构的扶贫行为划入社会扶贫范畴,把政府非专职机构的扶贫称为社会扶贫。由此,社会扶贫也就包括政府非专职机构扶贫和非政府组织扶贫。社会扶贫和政府扶贫行为上,分别是前者做份外之事,后者做份内之事。3.扶贫资金的来源。政府专职机构扶贫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来自社会捐赠,如企业、社团和个人捐赠,具有显著的社会扶贫特征;二是间接来自社会捐赠,即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把管辖区

纳税人创造的财政收入捐赠给管辖区外的贫困农民;三是资源使用权的转移,也就是政府部门将他们使用的专项财政资金配置到扶贫点上。可见,政府扶贫资金来源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而社会扶贫资金来源及其广泛。4.新的扶贫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各式各样的慈善、爱心捐助都已成为时尚,特别是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发展。非政府组织动员社会资源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力量。在社会扶贫事业成为我们一种责任的情况下,充分引导和利用好这一力量,将有力助推扶贫工作。因此建立起社会大扶贫的理念,就是建立一种扶贫创新理念,建立一种扶贫新模式。营造良好的扶贫环境,广泛开展社会扶贫

1.强化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做好扶贫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扶贫范围。行

动源于认识,有什么样的认识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动力。因此,充分发挥我党宣传工作的优势,广泛宣传扶贫工作重要性,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全社会将扶贫作为自己份内的事,人人参与、人人出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扶贫氛围。毛主席曾说共产党人最怕就是怕“认真”两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证明,共产党人认定的事,下定决心的要干的事情,没有干不成功的。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优势。

2.强化领导,人人参与,从领导做起,从干部做起,从党员做起,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广大干部群众,心怀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的疾苦,为贫困人口,为扶贫工作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扶贫工作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3.创新扶贫组织机构和扶贫方式方法,扶出真实效。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工作,最终就是通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非专职

扶贫部门的行动有效衔接,实现政府扶贫济困的功能。因此,必须创新扶贫组织机构和扶贫方式。一是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扶贫对点识别方法,确保把最需要扶持的贫困对象纳入扶贫扶助范围,并建档立卡。当前全区正在开展的农村贫困对象的识别及建档立卡,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迅速推进,按时完成。二是创新各种扶贫机构,如构建扶贫实体,组建扶贫集团,培育非政府扶贫组织,培育非营利性扶贫企业等等,以此为扶贫载体,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三是创新扶贫方法,如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定点扶贫制度。采取结对子帮扶、非公有组织帮扶、扶贫志愿者扶贫等方式帮扶。同时可以探索推行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党员、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号召民主党派人士,社会公民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等。四是广泛筹集扶贫资金,扶出真实效。当尽可能

加大农村扶贫资金预算,加强政府扶贫工作的同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办法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到社会扶贫工作当中。如对政府非专职扶贫部门,通过政府强制性政策措施,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之中。通过各种社会扶贫组织机构筹集筹集社会扶贫资金,以多种方式如爱心人士捐赠、社会公益演出等等方式,筹集社会扶贫资金。

总而言之,坚持“能力有大小,爱心无贵贱,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通过全社会动员,全民行动,有效开展社会大扶贫工作,最终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参考资料: 〔1〕《中国农村扶贫纲要》;

〔2〕笔者于4月份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贫困县班子成员扶贫专题主选培训班,在市学习,市领导介绍;

〔3〕中国社会扶贫研究丛书。

第五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委 *****人民政府

(2011年5月19日)

尊敬的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省扶贫办一行领导:

在这万物竞发,生机无限初夏时节,各位领导莅临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让我们精神倍振、信心倍增!在此,我代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和140余万各族人民 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领导给予威宁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根据这次调研的要求,就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地域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是全省唯一以彝族、回族、苗族三个主体民族自治的县,俗称“贵州 屋脊”,荣膺“阳光城”美誉。全县总人口140.2万,其中农业人口133.7万,占总人口的95.4%;少数民族人口35.2万,占总人口的25.1%。全县辖35个乡镇,609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基层党组织1214个,其中党委39个、党总支36个、党支部1139个,农村党组织651个、占总数的57.2%;现有党员24702人,其中农村党员20814人、占党员总数的84.3%。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差、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现象比较突出,农业生产条件差、发展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认定为全国的贫困县之一,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之一,2001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592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35个乡镇中有2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609个行政村中有362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威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中央、省、地对*****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在*****实施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范小建主任还亲临*****调研指导。

近年来,在中央、省、地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各级 党组织按照省委“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力攻坚、三年交卷”的要求,立足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围绕县委确定的“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经济倍增,加快转型”主基调,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举发展之旗、聚团结之力,把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与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通过派驻农村党建扶贫工作队、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建扶贫工作联系点、开展党建“1+1”结对帮扶、“春晖行动”、“四帮四促”等活动,采取开发式、搬迁式、救助式等扶贫措施,通过党建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集团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六种模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良性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共下达财政扶贫资金21903.7万元,项目812个,其中:种植业资金6880万元,项目267个;养殖业资金11171.2万元,项目365个;基础设施资金2560.14万元,项目108个;其它资金1292.31万元,项目72个;共争取社会扶贫资金1568万元,涉及项目33个。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3.93亿元,同比增长26.16%;财政总收入实现6.42亿元,同比增长27.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5 亿元,同比增长27.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959元,同比增加12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6元,同比增加513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009年的24.3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5.881万人,净减少贫困人口8.489万人(按照国际惯例96元贫困标准计算),为历年来全县增收最多、贫困人口降幅最大的一年。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党建扶贫,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县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关于选派县乡干部到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重点村任职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整合资源,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一是狠抓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中,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一好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达96.5%,带头创业致富的从2008年的58%上升到92%;大力实施“双培养工程”,注重将带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带富党员培养成村干部,2008年以来,已经吸收1435名农村带富能手加入党组织,把431名带富党员培养成了村干部,进一步改善了村级组织班 子结构,提高了整体素质,为我县农村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从县乡机关选派了115名干部到一类贫困村和扶贫开发重点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从优秀高校毕业生中选派了46名大学生“村官”、72名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志愿者到村工作;与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对320名科级干部进行了扶贫开发专题培训;组织600多名科级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组织40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江苏华西村、广西那生屯学习,组织180多名村干部赴区内先进县市学习,对30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专题培训;全面实行村干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村干部每人每月可领到400—16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按照县财政承担12%、村干部个人承担8%的比例,为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建立了乡镇领导干部健康检查制度,每年对乡镇干部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二是狠抓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中,投入600万元资金,对19个乡镇危旧办公楼进行了新建好和改造;投入1400万元资金,新建、改扩建11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1个新建活动场所均在200平方米以上; 在35个乡镇机关开展了“五个一”舒心工程建设(即一个食堂、一个水冲式厕所、一个淋浴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文娱活动室),营造了拴心留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针对威宁村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行政成本高的实际,在35个乡镇下设了109个党的片区(社区)工作委员会;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模式,目前,已在3个产业链、28个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制度,把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党委(党组)书记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狠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掀起“责任风暴”,实施“三治”(“头脑风暴”治庸、“效能风暴”治懒、“问责风暴”治散)行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贫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狠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总结推广了“四议两公开”、“三会”制、“一箱三卡”等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农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和完善了乡镇政务公开、村 务公开制度,推行党务公开,规范了“一事一议”程序,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二)开展智力扶贫,增强脱贫致富能力。通过开展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帮助农村党组织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群众培训规划,切实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一是狠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努力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和干部培养工程,2009年以来全县对1.8万名农村党员、0.43万名农村基层干部和16.3万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培训。农村党组织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100%乡镇和99.8%行政村的优势,积极开展“支部+协会+远教”、农村党建远教综合服务站、农村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绿色证书”等模式,利用“12316”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和“96188”信息服务热线电话等信息网络平台,切实抓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训。二是狠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订单培训的方式,着力组织实施了“一户一技能”工程,累计投入扶贫培训资金308.2万 元,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0.8万人,涉及计算机、服装、电气焊、电工、电子技术、家政等多个专业。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科技培训,累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30余期,培训农民2.3万人次。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使不少贫困家庭达到了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三)开展产业扶贫,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农业支柱产业建设力度。按照县委“扶植一个支柱产业、带富一个村”的工作要求,把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产业、烟草产业、特色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集中力量推进发展以脱毒马铃薯、优质玉米等为主的优势产业,以反季节蔬菜、烤烟、茶叶、核桃、精品苹果为主的经济作物,以半夏、魔芋、党参、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种草养牛、种草养羊和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有力推进了产业化扶贫。目前,累计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26754.85万元,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建设项目934个,完成脱毒马铃薯种植5.57万亩、核桃等干鲜果种植4.94万亩、中药材种植3700亩、大棚蔬菜种植485亩、养牛8800头、养羊9.49万只(种草9.93万亩)、养猪16.8万头、养 鸡10.78万只、养鹅3470羽。二是加大“整村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对187个贫困重点村(全县362个贫困村已全部实施整村推进)水、电、路、讯、校、医、文、体、沼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以通村公路、村级学校、农村危房改造、水利工程、生态文明家园等为主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加大对么站镇新飞村、炉山镇新庄村、东风镇元木村三个重点村投入力度,2010年分别投入资金500万元,实施项目21个,目前已完成项目11个,完成投资1180万元。

(四)开展集团扶贫,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我县在集团式帮扶工作中,以帮助脱贫、增收、摘帽为目标,采取单位帮扶、干部帮促等措施,整体推进了定点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建立省、地、县集团式帮扶点。县委、县政府将县直81个单位组成了17个集团,定点包村帮扶4个乡镇32个村,同时,省委还派出了3个党建扶贫工作队集团帮扶我县3个乡镇,地委派出2个党建扶贫工作队集团帮扶我县2个一类贫困乡,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实施集团帮扶。二是开展党建“1+1”、“N+1”结对帮扶。集团帮扶活动中,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个以上重点企业、工业园区或者重点项目,1个贫困村,4户 贫困农户。据统计,41位县级领导干部共联系35个贫困村、140户贫困户以及3个工业园区、5个重点项目、35个重点企业,带动105个部门联系3个工业园区、4个重点项目、37个重点企业,并与70个贫困村、210个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同时,省直46个单位和地直46个单位还结对帮扶迤那镇14个村。县四大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万名领导干部大帮促”活动,帮助基层发展。单位部门各司其责,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集团式帮扶和“四进四帮”主题实践活动。三是找准帮扶方向,解决发展问题。集团帮扶单位结合村情实际,解决村里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和种植、养殖、加工业等经济发展问题。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以主导产业为主,实行一村一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方式,大力发展经果林、脱毒马铃薯、特色农业和能繁养殖(牛、羊、猪)转变为商品养殖,着力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各集团单位根据自身工作和业务实际,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项目的出项目,能出主意的出主意,充分发挥集团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整合各方面资金、人力、物资向帮扶地聚集。据不完全统计,各集团帮扶单位为帮扶点已办好事、实事30余件,出资金或引进资金1200 余万元。集团帮扶单位发挥集团优势,为帮扶村积极争取项目276个,争取资金3.98亿元。其中省、地、县各集团帮扶部门到迤那镇表态支持的项目222个,帮扶资金达3.7亿元,其中已完成的项目9个,已经启动实施的项目69个,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89个。

(五)开展金融扶贫,推进党员创业带富。积极探索农村党建扶贫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的新机制,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一是优化创业政策,营造带富环境。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县扶贫办、县信合联社等11个部门及时优化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党建系统统筹、资金整合安排、业务部门实施、基层组织发动、骨干党员带动、专业人员指导、党委统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将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统筹整合到“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中,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整合创业资源,形成带富合力。县委党建办根据各部门提供的项目、资金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去年以来共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197万元,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养殖、服务业等领域。每年从实施的涉农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重点对创业党员进行扶持。从解 决农村党员创业资金筹集难题着手,出台《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资金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鼓励党员创业带富的意见》,整合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贴息资金、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资金和团员创业资金等专项资金,为农村创业带富党员提供贷款贴息。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设立村干部扶助基金,每年安排20万元资金设立党内关怀帮扶基金,对有特殊困难的村干部酌情给予扶助。2010年,共整合安排贷款贴息资金225万元,扶持450名农村党员贷款创业;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金中安排15万元资金为48名农村党员贷款贴息。三是注重创业带动,强化带富引导。建立24个“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示范基地,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党员大户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引进龙头企业3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个,培养党员大户1430户,为“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注入新的活力。全县2874名有带富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8257户贫困农户,共计34145人中,目前已带富了5808户,23591人。

(六)开展社会扶贫,形成扶贫攻坚合力。一是加强宣传动员,深入挖掘社会潜力。从宣传动员、感动社会,建设网络、提供服务,政策引导、舆论鼓励三方面 为有志于扶贫开发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和多形式的奖励办法。适时组织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及时捕捉线索,挖掘、宣传典型,搭建社会扶贫的网络平台,方便社会群众了解、参与社会帮扶并查询帮扶情况。二是政府努力搭台,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创造条件。为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搭建快捷高效的捐赠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人士到贫困乡村参观考察,联合有关部门和组织开展大型主题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当地情况,触发他们的捐资热情。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介入参与扶贫。按照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事业化管理的要求,围绕人才联姻互补、组织联动互商、信息联享互通、基地联建互惠、文化联乐互融等,加快全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建立贫困农民创业基金,开展贫困农民创业试点工作;积极发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组织;加大对口和定点扶贫工作力度。仅2010年,深圳市对口办无偿援助我县资金140万元,援建项目3个;深圳市南山区援助我县资金150万元,援建项目3个;国家招商局集团对口帮扶资金228万元,援建项目5个;中央彩票公益金专项资金1700万元,项目64个,项目涉及9个乡镇、7个村、4所农村小学,含盖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实现在2012年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的战略目标,任重道远。一是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繁重。我县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5.881万人,一旦国家新的贫困标准提高,我县的贫困势必将大幅增加,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二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减少的基础还很薄弱。贫困群众因灾因病等返贫现象还比较突出,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弱,自主创业致富的能力差等等,巩固扶贫成果、抑制返贫的任务艰巨。三是扶贫资金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近年来物价的上涨,目前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过低,项目实施难度大。就整村推进来说,每个贫困村需投入资金300万元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而2008年以前每个村只投入25万元,2009年才提到50万元,对已实施过整 村推进的村还急需追加投入,全县还需投入的扶贫资金量巨大。四是劳动者素质与加快脱贫步伐的要求还存在巨大差距,扶贫队伍现状与担负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面临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一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先后为威宁的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为我们深入开展扶贫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二是国家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9个部委进一步加大对威宁的扶持力度,为我们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省委省政府、省直各厅局高度重视威宁的扶贫开发工作,帮助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倾全力支持威宁发展,为我们深入开展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四是去年9月20日,新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亲临威宁县开展调研指导工作,一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同时为一个县的发展如此关心是前所未有的。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力攻坚、三年交卷”,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寻找突破,提出了威宁特别是逶迤要紧紧围绕“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控人口、惠民生、保生态”十八字方针来统领全县工作,为我们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五是地委行署无时无刻都牵 挂着威宁扶贫事业的进展,地委秦如培书记、张吉勇专员、安金黎副书记、杨华昌部长等领导将威宁多个乡镇作为“四帮四促”活动联系点,帮助我们做规划、上项目、争资金,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保障。六是国务院扶贫办将我县作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来推进,是我县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国家“威宁试点”协调小组和省、地“威宁试点”领导小组的是我县扶贫开发攻坚坚强的领导,国家各部委和各民主党派及国家招商局集团、深圳南山区对口帮扶将持继加大对威宁的投入,使我县获得了“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经济倍增,加快转型”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四、下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的两年,既是我县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实现“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经济倍增,加快转型”战略部署的加速期,更是扶贫开发的攻坚期。我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是: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巩固完善扶贫开发模式,以强化基础、发展产业、农民增收、减贫“摘帽”为重点,以全县26个贫困乡(镇)、362个村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实行整乡、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深入推进“威宁试点”,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努力探 索具有“威宁试点”模式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主要目标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努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按照国家扶贫标准(1196元),到2011年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6万人以上,16个贫困乡镇率先摘帽;到2012年底,实现全县脱贫摘帽,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

围绕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理清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在转变扶贫方式上取得突破。一是在扶贫战略上,坚持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任务,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二是在扶贫方针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在扶贫对象上,在对五保人口、没有劳动能力人口等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的同时,重点对扶贫标准以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实现增收致富。四是在扶贫目标上,不仅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更要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力争与全区、全省同步进入小康。

(二)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改善贫困乡村发展条件上取得突破。一是以交通、水利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实施通村油路、连户硬化道路、农村信息化、农村文化室、农村有线电视、黔西北民居、农村能源等“八个覆盖工程”,通过2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全面覆盖和部分覆盖,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二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贫困乡村综合发展能力。着力实施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等,以治山、改土、引水、修路为重点,努力建设涝能排、旱能灌、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提高贫困乡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着力加大退耕还林、环境整治、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以“四在农家”为载体,按照“五园新村”建设目标,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真正达到“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三)着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力争在持续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和示范带动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大力推行点面结合的区域性连片“威宁试点”模式。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三镇三村(么站镇新飞村、炉山镇新庄村、东风镇元木村)为重点,立足 实际,全面规划,综合配套,狠抓落实,切实推进“威宁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大力推行产业化扶贫的“威宁试点”模式。按照“选好产业抓扶贫,搞好扶贫促产业”的思路,各乡镇要认真组织、科学编制、按时完成上报“十二五”扶贫规划,按照规划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强力推进“四大产业”和七大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培育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品共生”的产业格局。要千方百计把91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好,确保扶贫项目取得实效,实现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三是大力推行劳务经济带动扶贫开发的“威宁试点”模式。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调节、社会参与为原则,以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为手段,以促进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变我县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力争到2015年,劳务经济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30%左右。四是大力推行非农产业助推扶贫开发的“威宁试点”模式。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拉动扶贫开发,切实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旅游业、矿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推动非农 产业收入成为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五是大力推行“大扶贫”格局的“威宁试点”模式。紧紧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不断完善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继续定点扶贫,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整合对口帮扶资源,加强与九三学社中央、深圳市对口办、深圳市南山区和国家招商局集团等的联系沟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动员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威宁试点”,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威宁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社会参与、资源强力整合、资金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六是切实做好两项制度衔接试点。目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开发扶贫与低保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要充分运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调查取得的成果,根据国家新标准和相关政策,认真测算我县实际贫困人口数量,摸清分布状况,适时完善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两轮驱动的科学扶贫模式,实行一户一策分类扶持,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四)着力实施集团帮扶工程,力争在提高社会扶贫效果上取得突破。实施集团帮扶,是集中优势打好扶 贫攻坚战的有效途进。迤那镇和海拉乡要不遗余力地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实施好已经到位的项目,其余各乡(镇)要以实施集团帮扶为抓手,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各集团帮扶工作队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全县一盘棋的要求,大力推进帮扶乡村的扶贫开发,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集团帮扶工作队及队员所在单位实行“不脱贫、不摘帽、不脱钩”。通过集团帮扶,帮扶点乡镇要率先在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五)着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在提升贫困农民素质上取得突破。我县劳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劳务收入的路子。因此,要大力推行科技扶贫的“威宁试点”模式,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力争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针对威宁重点贫困村群众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村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模式,通过农业、科研、教育三结合等形式,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三位一体”、“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初级技工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 和扶贫干部培训等项目,突出群众生产生活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省地的要求,今年必须确保完成5000人的培训任务,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和就业能力。切实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探索完善威宁与深圳等异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两后生》(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定向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努力建设使用好迤那镇扶贫实训基地,使之成为全县劳动力培训转移的起飞塔。

(六)着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力争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上取得突破。一是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创新工作措施,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逐步提升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工作,以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威宁试点”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开发式扶贫与救助 式扶贫“两轮驱动”。四是注重抓好医疗卫生工作。要规范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广大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防止脱贫群众因病返贫。

(七)着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力争在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率上取得突破。一是要完善“减贫摘帽”机制。要支持条件较好的贫困乡(镇)加快脱贫步伐,对在2011年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乡镇给予奖励,奖励标准按照一类乡镇20万元,二类乡镇15万元,三类乡镇10万元的标准执行。二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区域性连片、非农产业助推、异地扶贫搬迁、产业化扶贫、劳务经济带动、城镇经济带动、农村能人带动、社会帮扶、科技扶贫等扶贫开发模式。完善集团帮扶机制、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协作扶贫机制,创新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扶贫资金滚动扶持机制、产业扶贫联动机制、市场化扶贫机制、农村集体和农户入股开发自然资源机制、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民主管理机制和整合资金信贷扶贫机制,率先闯出一条具有“威宁试点”模式的、能有效解决农村脱贫问题的新路子。

下载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荐阅读)

    **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最西部,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辖7镇16乡297个村。境内聚居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1956年成立自治县,是全国较早成立的民族......

    坚持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许业富2006年第5期 ——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明确要求“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因此,当前及今后一......

    驻村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总结曲水县第六批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各村工作队自2016年12月15日入驻各村以来,密切服务曲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大局,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通过走......

    关于加速推进项目拆迁工作的报告

    关于加速推进项目拆迁工作的报告我公司于2010年6月承接了楚古兰办事处乌兰牧骑社区西起杭盖路,东至乌兰牧骑小区东大门,南至那达慕大街,北至牧业学校南墙(原109区块)的危旧房拆迁......

    农村扶贫开发推进规划

    县桥自弯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2年)第一章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22公里,距桥自湾乡集镇2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常驻农户261户,1......

    竹山县强力推进扶贫开发

    竹山县强力推进扶贫开发今年以来,竹山县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8号文件和《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及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突出扶贫到户、统筹区......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

    **县位于**东部,是**市唯一的一个区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79.3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69万人。全县辖6镇3乡78个行政村,其中有区定贫困村2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33%。2005年......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县指导组: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