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
**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最西部,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辖7镇16乡297个村。境内聚居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1956年成立自治县,是全国较早成立的民族县之一。**地理区位偏远、立地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全县现有110个贫困村,有贫困人口近5万余人也是湖南省重点贫困县之一,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还极为艰巨。在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基础建设薄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贫困人口数额较大、隐性贫困现象严重,扶贫产业规模较小、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必须立足新阶段、研究新形势、采取新举措,才能加快推进我县扶贫开发进程。
新阶段我县扶贫开发工作面临三个方面的新形势。一是扶贫开发的任务更重。国家的扶贫标准将调整至1067元,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从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调整为新标准以下的全部人口,并对其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从此不再区分绝对贫困与低收入的概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也不仅限于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而是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目前我县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足683元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300人、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83至94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还有23240人。国家上调后的贫困线标准1067元计算,我县的贫困群众还更多,贫困面更大,需要扶助的贫困群众将多达5万余人。这些贫困群众,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十分困难,扶贫开发的任务更加艰巨。二是扶贫开的工作难度更大。受自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势头严重受阻,外向型企业生产萎缩,我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大量返乡,农村新的转移外出就业十分困难。据调查统计,我县目前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人数已多达57999人,占外出务工农民总数的39%,而且返乡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农村劳务转移输出困难,返乡人数增多,将导致我县农村人口、资源及各类社会矛盾将日益突出,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将变得更为困难。三是扶贫开发的工作要求更高。当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阶段,专项计划扶贫、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局面正在形成。国家扶贫战略、扶贫政策体系即将进一步调整完善。以专项扶贫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大扶贫”的格局,实行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将是今后较长时期扶贫开发的基本政策取向。对此,作为基层民族贫困县,必须在工作中更高更严要求,在基础数据收集、基本政策研究、基层举措探索上做更多、更细、更扎实的工作,为上级的扶贫战略和政策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基本依据。立足于以上形势,**扶贫开发办将从四个方面着力,全面推进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一、坚定一个目标。即坚持以提升**扶贫开发层次为重要目标,积极应对新阶段、新情况和新问题,从高处着眼、从重点入手。要深入抓好抓实扶贫工作调研,全面掌握新形势、新标准下我县的贫困状况,充分听取并掌握贫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深入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水平,并积极为市、省和国家制定新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各界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扩大我县扶贫开发规模,扩宽对贫困群众的扶助范围,全面推动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上水平,出成绩。
二、突出两项重点。一是研究开发扶贫项目。针对我县贫困农村现状、发展需要和农民愿望等实际,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重点研究开发一批能够较快、较稳带动群众致富的好项目、大项目,丰富我县扶贫开发项目库。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扶贫项目研究、开发、储备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加强对外宣传,用好项目、好前景、好效益争取企业投资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通过项目建设,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农民多增收,快增收,稳增收。
三、抓好三项工程。一是基础先行工程。当前重点是抓好第三轮20个“整村推进”村中19个村的公路建设、1个村的人畜饮水建设,并积极筹措资金,抓好面上其他贫困村的各项基础建设;二是产业带动工程。肉牛产业方面,在10 个贫困村扶持群众发展优质能繁母牛300头、肉牛1100头、种草500亩。农业方面,在6个贫困村扶持群众开发优质稻2000亩,整修水渠8000米。在环县城4个贫困村扶持群众开发无公害蔬菜600亩,建蔬菜大棚8个。药材和经济作物方面,在4 个贫困村扶持群众开发龙脑樟基地400亩、金银花基地100亩、优质葡萄基地100亩。三是扶贫培训工程。在选好学校、选好专业、尊重学员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抓好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确保2009年完成371人的目标。结合我县的种类产业发展,开展好农村种植、养殖为
主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在今年实现结实用技术培训2100人,推广农业新技术2000亩的培训目标。
四、完善四个机制。一是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推进乡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小建设,通过加强领导,促进全县各贫困村发展规划、项目管理及建设等工作协调统一,减少矛盾纠纷对扶贫开发工作阻力。二是完善目标
责任机制。在县扶贫办内部进一步细化工作,每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有人抓,责任不重复。进一步完善对乡村的目标管理,分解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作责任。三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严格项目项目筛选、考察、研究、申报程序,确保项目科学合理,保证项目建设效益。进一步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益。四是完善资金监管机制。在资金运行上,继续实行财政专户封闭运行。对扶贫项目工程实行招标,进一步完善招标程序和方法。在资金拨付上实行县财政、县扶贫办、项目所在乡、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多重把关,确保资金安排合理、运行安全和使用效益。
第二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005,我县扶贫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在市直扶贫挂钩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调整思路,突出重点,通过各级、部门及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收入进一步增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好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建设
针对我县有2907户贫困群众的的住房困难,需更新改建,经过我县组织各乡镇进行认真筛选、上报,已批准我县2005实施1233户茅草房、叉叉户的改造,并在9月初开始启动,到目前有50的农户已完工。未完工的正在抓紧时间完成,力争在元旦春节前使全县1233户住房困难户全部迁入新居。
二、认真抓好扶贫重点村、温饱村项目建设
我县今年扶贫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80万元,涉及新庄乡八德村、通达乡白姑河村、文乐乡青龙村、永兴乡基度村、船房乡嘎苴村、龙洞乡田坪村等6个省级扶贫重点村,新庄乡新庄村制革厂、文乐乡松竹公寨、船房乡灰窝村岩脚等3个省级温饱村及通达乡丁王密达村、文乐乡青龙黑山、龙洞乡田坪二坪子、船房乡灰窝村小灰窝等4个市级温饱村,50户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在市扶贫办及市级挂钩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项目建设乡及村组群众的共同努力,以上6个重点村、3个省级温饱村、4个市级温饱村,50户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共完成农田坡改梯建设1件150亩;三面光沟渠11件26.7公里,人畜饮水工程3件19公里,水坝2件31米,水窖242个容水量0.73万立方米;沼气池210口,节柴灶152眼;通电工程6件架设10kv通电线路1件2.5公里,400v通电线路1件1.1公里,220v通电线路4件22公里,安装户表87户;通路工程建设4件17.5公里,建设公路桥梁3座;安居工程74户建筑面积6394平方米;科技示范种植脱毒洋芋、高产玉米、茶叶共1354亩,引进优质黑山羊24只,科技培训8600人次。通过项目实施,使6个村委会通了路,4个村委会通了电。
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扶贫任务的同时,我县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按省市要求匹配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一年来,县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其中:重点村配套资金60万元),开展了永兴乡基度村冬坪完小,新庄乡八德村完小,通达乡白姑河村完小建设及新庄乡八德村白石岩,船房乡华荣村红岩子,文乐乡塘房村石德坪,新庄乡腊么村杨家坪等4个县级温饱村建设。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项目区通路难、通电难、住房难、燃料难及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所培育的脱毒洋芋、茶叶、苦良姜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增加了群众的收入,项目效益显著。
三、认真开展社会帮扶工作
年内,遵照县委、政府下发的华发〔2003〕14号文件,对单位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32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分片督促指导、协调联系全县24个重点村,9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挂钩24个重点村中最贫困的98个自然村,挂钩单位党员干部全部在所挂钩的自然村中挑选最贫困的农户作为结对帮扶对象予以扶持。一年来,在市县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各挂钩单位及党员干部把挂钩结对帮扶工作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云岭先锋”工程实施等紧密结合,采取捐助资金、物资,引进技术、资金,扶持产业调整及发展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据统计,各挂钩单位全年累计为挂钩点投入帮扶资金25.80万元,援助物资27万元,协调引进资金,修建学校5所,引进实用技术2项,发动干部职工捐资为10户危房户解决了住房困难,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12期,培训农民6796人。一年中,全县共有1634名党员干部与1750户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为农户提供了59.60万元资金和物资援助,切实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和生活中的部分实际困难。
四、认真抓好“一对一”捐资助学工作
针对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辍学问题,真正体现“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的扶贫方针,县委、政府出台华办通〔2003〕88号《关于在全县开展“一对一”捐资帮扶贫困学生就学活动的通知》,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活动。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下,全年我办累计接收到190家单位和部门5224名干部职工的捐款1018693.87元,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913人。使全县贫困学生基本上能维持正常的学习费用,使他们能安心就学。
五、加大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力度
一年来,我县加大小额信贷工作力度,召开了全乡镇小额信贷工作座谈会,县小额信贷
办人员与县农行相关人员组成清收小组,分赴各乡对小额信贷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参与组织欠款清收工作。各乡均建立和完善了小额信贷工作机构,明确了具体工作人员及相关职责。截止2005年12月,原投入在5个贫困乡1614户手中的279.14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累计已收回本金226.10万元,回收率达81。
回顾2005的扶贫工
作,成绩是显著的,扶贫点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使一部分困难,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了贫穷,走上致富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华坪县扶贫办
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主持词
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主持词
同志们:
这次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的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我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参加会议的有:全体副科级领导干部、党总支全体人员、包村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主任和滕州市定贫困村第一书记。
今天的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一是党委副书记赵曰海同志传达《东郭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二是签订责任状;三是党委书记黄传军同志讲话。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党委副书记赵曰海同志传达《东郭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党委副书记、镇长孙xx同志与常庄党总支和秦林村、党山党总支和谷山村、屯里党总支和屯里村、黄庄党总支和安上村依次上台签订责任状。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党委书记黄xx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赵曰海同志传达《东郭镇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黄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扶贫攻坚战作了全面部署,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各党总支、村,各部门党员机关干部要按照黄书记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用心抓好贯彻落实。
第四篇: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
印江扶贫开发工作加速推进
金黔在线讯 1300亩食用菌采摘繁忙、4万亩无公害蔬菜整地待栽、21万亩生态茶园春潮涌动„„初春时节的印江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印江以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减少贫困人口为核心,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印江“增收致富”工程,经过两年试点成效显著,100个村农民人均增收800元。2012年,该县将筹资支持274个村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实现全县374个村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全覆盖。
全县重点围绕“三轴”、“三连线”建设以生态产业、特色蔬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展示带,在铜遵线、印松线、印沿线等主要公路沿线,建设示范生态茶园基地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种养大户等,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38元,增长22%。
重点抓好新业乡、新寨乡“集团帮扶”和板溪镇“整乡推进”项目实施,分片分区域进行整体产业规划,引导群众发展效益高、优势明显的长远产业,深入实施扶贫开发“整县推进”。
印江提出,2013年要实现全县“减贫摘帽”目标。该县把工作重点放在“减贫摘帽”6个乡镇的贫困村、贫困户。整合资金,支持贫困乡镇发展主导产业和实施重点项目,使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提高。
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全县将发展烤烟3万亩、茶园3.4万亩、核桃4.75万亩、林下养禽500万只、食用菌3000万棒、辣椒5万亩、中药材2万亩,实现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30%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3.3个百分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2万人以上,贫困人口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第五篇: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消除贫困,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要进行全社会动员,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以社会大扶贫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一、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面临的困难 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要工作长抓不懈。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一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
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扶贫事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培训转移就业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保障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进一步巩固。面对新的十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和自治区分别制定并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新一轮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标准调高至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到2015年重点县的贫困村民年人均收入要达到5000元,最终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可见,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然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是在面临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财力日益强大、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扶贫基础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机遇下,也同时面临诸多的
困难: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多,发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贫困人口多处于山区或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建设及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三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产业化发展滞后,带动能力差,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化项目不易;四是返贫问题突出,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大;五是地方扶贫机构有弱化趋势,部门及社会参与扶贫意识淡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群困难局面难以改善,有自然生产、生存环境条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他们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较少,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心较少。因此,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加快脱贫致富必须找准切入点。
二、可借鉴的扶贫开发成功典范
市的扶贫集团〔2〕---社会大扶贫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可以借鉴。市是中央的
直辖市,渝中是经济发达区,渝东南、渝东北为集中连地贫困地区,面积占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个贫困村处于500-米海拔地区。市的扶贫开发以扶贫集团方式进行,所有市直单位和实力雄厚的企业组成18个扶贫集团对口帮扶18个贫困县,集团领导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有关扶贫工作文件,成立领导机构,组建扶贫集团;二是每个市直成员单位下派干部指导工作,集团每年开两次工作会议;三是每个扶贫集团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帮扶内容,定点到村、到户、到人。
市人大扶贫集团,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有市水利厅、西南大学及民营企业等19个成员单位,对口帮扶忠10县。扶贫集团下设办公室,每年召开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开展各种慰问活动和检查督促活动等。扶贫集团主要是从发挥资金优势、物能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等,采用九种模式,开展扶贫。
九种模式:一是教育扶贫,建立助学金,送书、送电脑、培训师资等;二是医疗扶贫,帮助乡镇、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院条件,组织市医院医生义务诊疗;三是文化扶贫,送戏、送图书、送致富脱贫典型进村入户;四是科技扶贫,发挥大学优势传授技术;五是水利扶贫,水利建设项目安排上倾斜,优先人饮、灌溉;六是产业扶贫,引导发展生产,增强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八是劳务扶贫,对贫困户进行建卡,组织劳务输出创收,每个贫困家庭有1人以上转移就业;九是旅游扶贫,引导农民挖掘优势发展农家乐,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市民、干部到农家乐旅游促贫困农民增收。
同时,市还建立了单位、企业、个人对口贫困村帮扶制度开展扶贫工作。市人大创建了人大代表帮扶活动,市、县、乡三级6万名人大代表联系了6万个贫困户。市委组织部号召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每个党员每年拿出一个月
工资资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市人大扶贫集团工作成效十分显著,最近的5年共为忠县争取到位扶贫资金亿元,年均近亿元,是财政项目扶贫资金的近12倍,还引进15个项目。
市的扶贫集团只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是行善,只做帮扶工作,助推扶贫工作的社会组织。其所从事的只是履行一个扶贫责任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集团”有效运行,使社会上的每个单位、每个公民很好履行了一个扶贫济困责任,人们的良知以此为平台得到尽情展现。重庆扶贫集团模式,能将政府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优势、发达地区的优势、科研院校的科技信息优势、工商企业的市场优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优势,同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人才培训等等,整体发挥了集团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资金资源筹集、项目实施方面,充分体现了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
三、以社会大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
社会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以项目扶贫、部门扶贫、社会扶贫及国际合作等扶贫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下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书记倡导:“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可见,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组成部分,是扶贫开发的一支力量,同时更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坚力量,开展社会大扶贫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2.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开展社会扶贫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中华民族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如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社会扶贫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
转移观念,建立社会大扶贫的思想意识 1.扶贫的本质。扶贫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通过帮扶等各种形式发挥需要帮扶地区主观能动性,将需要帮扶地区自身的资源和帮扶的优势结合,强强联合使需要帮扶地区真真正正脱贫致富,使帮扶事业由输血型转变成造血式扶贫,形成良性循环。2.扶贫方式〔3〕。在扶贫分类上,把政府专职机构扶贫称为政府扶贫,把政府非专职机构的扶贫行为划入社会扶贫范畴,把政府非专职机构的扶贫称为社会扶贫。由此,社会扶贫也就包括政府非专职机构扶贫和非政府组织扶贫。社会扶贫和政府扶贫行为上,分别是前者做份外之事,后者做份内之事。3.扶贫资金的来源。政府专职机构扶贫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来自社会捐赠,如企业、社团和个人捐赠,具有显著的社会扶贫特征;二是间接来自社会捐赠,即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把管辖区
纳税人创造的财政收入捐赠给管辖区外的贫困农民;三是资源使用权的转移,也就是政府部门将他们使用的专项财政资金配置到扶贫点上。可见,政府扶贫资金来源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而社会扶贫资金来源及其广泛。4.新的扶贫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各式各样的慈善、爱心捐助都已成为时尚,特别是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发展。非政府组织动员社会资源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力量。在社会扶贫事业成为我们一种责任的情况下,充分引导和利用好这一力量,将有力助推扶贫工作。因此建立起社会大扶贫的理念,就是建立一种扶贫创新理念,建立一种扶贫新模式。营造良好的扶贫环境,广泛开展社会扶贫
1.强化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做好扶贫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扶贫范围。行
动源于认识,有什么样的认识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动力。因此,充分发挥我党宣传工作的优势,广泛宣传扶贫工作重要性,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全社会将扶贫作为自己份内的事,人人参与、人人出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扶贫氛围。毛主席曾说共产党人最怕就是怕“认真”两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证明,共产党人认定的事,下定决心的要干的事情,没有干不成功的。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优势。
2.强化领导,人人参与,从领导做起,从干部做起,从党员做起,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广大干部群众,心怀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的疾苦,为贫困人口,为扶贫工作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扶贫工作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3.创新扶贫组织机构和扶贫方式方法,扶出真实效。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工作,最终就是通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非专职
扶贫部门的行动有效衔接,实现政府扶贫济困的功能。因此,必须创新扶贫组织机构和扶贫方式。一是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扶贫对点识别方法,确保把最需要扶持的贫困对象纳入扶贫扶助范围,并建档立卡。当前全区正在开展的农村贫困对象的识别及建档立卡,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迅速推进,按时完成。二是创新各种扶贫机构,如构建扶贫实体,组建扶贫集团,培育非政府扶贫组织,培育非营利性扶贫企业等等,以此为扶贫载体,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三是创新扶贫方法,如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定点扶贫制度。采取结对子帮扶、非公有组织帮扶、扶贫志愿者扶贫等方式帮扶。同时可以探索推行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党员、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号召民主党派人士,社会公民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等。四是广泛筹集扶贫资金,扶出真实效。当尽可能
加大农村扶贫资金预算,加强政府扶贫工作的同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办法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到社会扶贫工作当中。如对政府非专职扶贫部门,通过政府强制性政策措施,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之中。通过各种社会扶贫组织机构筹集筹集社会扶贫资金,以多种方式如爱心人士捐赠、社会公益演出等等方式,筹集社会扶贫资金。
总而言之,坚持“能力有大小,爱心无贵贱,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通过全社会动员,全民行动,有效开展社会大扶贫工作,最终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参考资料: 〔1〕《中国农村扶贫纲要》;
〔2〕笔者于4月份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贫困县班子成员扶贫专题主选培训班,在市学习,市领导介绍;
〔3〕中国社会扶贫研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