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3 12:5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学习体会》。

第一篇: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学习体会

语文复习课研讨会

学习体会

12月27号,镇教研室在崖头联小举办了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听了三位语文老师的复习公开课,明确了课程复习的总体目标和方法,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安凯老师讲了一年级语文11-15课的复习,应用电子白板,主要复习了字词句的内容。精美的课件制作,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字词复习巩固上,安老师从字词的拓展及运用上强化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的拓展巩固,采用趣味形式,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句子复习上,应用不同例句,抓住重点,给予尽量多的口语表白练习,采用填空、练习等形式加以巩固。安老师的课教法新颖,符合复习课的特点,效果非常好。

马荣云老师的单元讲评课,新颖别致,引导学生围绕单元测试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强化、巩固。针对不同形式的测题,明确测试的目的及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优良中差不同成绩,使学生心中有数,起到了激励作用,为应用测试积极巩固知识明确了目标。张丽芳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更使我耳目一新,给作文辅导及讲评提供了有效地指导,使在座的老师备受鼓舞。张老师围绕班级不同类型的习作,进行了细致有效的分析讲评,围绕优文和劣文对不分析,是学生找到了不足,找到了榜样,促进了学生西做的积极性。通过这次研讨会,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特别是在引导复习上,为搞好复习课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

今后,我将把几位老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刘官庄宋传厚

12月27日

第二篇:课改研讨会学习体会

课改研讨会学习体会

谢凤莲

总结本次学习的经验比较传统教学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我觉得“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程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饭不香,只有通过自己的咀嚼,才能品出饭菜的香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的听,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对听到的知识不加思索的接受,不通过自己大脑的理解和加工,正如吃别人嚼过的饭,索然无味,当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较差。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则可以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思考的结果通过自己组织语言,准确的把问题表达出来,其本身就是一个激励思维的过程。显然通过这一主动思维的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将深刻难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改善甚至转变了师生关系。

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师生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也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老学究”,而是同学们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们在互助合作的探讨中,大家齐动脑,踊跃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补充,相互指正,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热烈精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变得有兴趣了,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进行探索。

三、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学会了与人交往和合作。

“合作是共赢必备的品质”、“共赢是持续发展的必须”。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听不得别人不同的意见,难以接收不同的见解。概括起来说,就是自私自利,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未来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学生能否与人交往并合作,决定了学生将来是否适应社会。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强调了“互助”和“合作”的作用,培养了同学们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就有利于让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逐渐接受融入到集体中去。

这种教学方式最突出的一点是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学习,使其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追求外表形式上的“形似”,而要求内涵一致的“神似”,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教有成法,但无定法”,正如好看的东西看久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一样,用一种方法久了,学生就不再感兴趣了。所以,在低年级或实施“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有趣的方式给课堂提供驱动力,但是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价值以及自己的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也才是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原动力”。当然,我们在认识到“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同时,也不能摈弃以往的好的教学方式,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不时变换学习形式,才能达到最终“解放学生,彻底解放教师”的目的。

第三篇:语文复习研讨会材料

关于“高考专题复习训练”的思考

石室中学唐焱

高考的指导训练,要解决三个问题:明白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和找到“怎样考得好”备考方法。

“考什么、怎么考”和“怎样考得好”这三个问题中,大家最关注的是“怎样考得好”,但是,事实上,要解决“怎样考得好”的问题,必须要先解决“考什么”和“怎么考”这两个问题,其中,“考什么”又才是决定“怎么考”和“怎样考得好”的标准和依据。

对语文高考,“考试说明”的说明很明确:高考语文通过“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名句名篇默写”“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大内容领域,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所以,语文高考是“考什么”和“怎么考”的,是非常明确的。“怎么考”——借用语言知识题、语言表达题、默写题、阅读题和作文题等具体题型形式,“考什么”——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这五种语文能力。

于是,在语文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都确定无疑的前提下,该怎样进行语文的高考指导训练,本来应当是很明晰的。

不过,实际上,我们普遍采用的“专题复习训练”的模式,或许,在事实上与我们设想的有差距。

一、关于“专题复习训练”模式的思考

1、“专题复习训练”模式的简单描述

我们普遍采用的高考备考训练方式是“两点一线”式的“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复习训练”的基本形式是:比照高考试题的命题形式,按照考点及其考题形式,即“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和应用、病句、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常见语言应用题、作文”等约10个板块进行系列知识复习和能力训练。

“两点”即两个立足点:高考考点知识(汉语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鉴赏知识)和题型能力(病句、词语辨析和应用、病句、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常见语言应用题、作文的解题知识及其方法)。“一线”即整个复习和训练的结构和体系基本完全遵循高考试卷的命制形式和试题配置序列。

“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最直接地对接高考的命制形式和试题配置。所以,这种备考教学模式具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可以通过长时间内反反复复地演练大量的同质模拟题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和发展完成高考试题所需要的考试能力。

2、“专题复习训练”模式中出现的尴尬

在“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下,师生都时常苦恼于一些常见的问题:病句题、成语题总要错,科技文中答非所问、强置因果、偷换概念的题总要错,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总要错,诗歌艺术鉴赏题总爱张冠李戴,现代文的概括题总是答不全、分析题总是展不开、技巧作用题总是乱用滥用术语,作文总要偏题、材料使用总是生拉活扯。

这些问题一般归因于:学生的态度、练习的量和质、教师的指导。

事实上,它们并不是问题产生的全部原因,除非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不学习、我们的练习大部分都质量低劣、我们的教师大部分都指导无力。因此,可能需要从另外视角来思考

这些问题。

如果在一种模式下,一直存在并不断复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就表明这种模式有需要检讨和改进的地方。

“专题复习训练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一种有实效的成功方法。但,同时,这种方法也应该是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方法。

3、“专题复习训练”模式是否出现了目标偏差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改革的核心是从知识立意转变为了能力立意。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在高考中占优。“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这是正确和应该肯定的。但是,“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所追求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在事实上成了什么呢,这是一个有趣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也许我们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语文能力”和“语文考试能力”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了。

①“语文能力”与“语文考试能力”相关而不相等。

②“语文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语文考试能力”而“语文考试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直接反映。两者之间即存在正相关关系又不必然呈现为正相关关系。

③“语文考试能力”是由“语文能力”和“语文能力”在考试条件下的应用能力共同构成。

④即使只是为了有效提升“语文考试能力”也必须从“语文能力”和“语文能力”在考试条件下的应用能力这两方面入手。

如果,以上四个的观点成立的话,我们不妨以此来思考一下“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在其目标上是否出现了偏差呢?

“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最直接地针对高考形式和试题来选择和发展学生的考试能力。如果要选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该模式,个人认为这个关键词就是“题型能力”。“题型能力”所发展的是学生具体试题情境和条件下的知识能力的应用技能和水平,而不是所运用的知识能力本身。换句话说,“题型能力”的训练事实上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提升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支撑。

假如,一旦我们的“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在事实上成为了“题型能力”专项的话,那么,从好的方面看,借助“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题型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各种题型的应对思路、解题方法甚至答案方式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一定的养成,当然这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从不足的方面讲,由于在“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能力”没有作为重点而得以更多的发展,势必成为瓶颈而导致“题型能力”训练常常拥有一种梦幻魅力而实际效果总难以到达预期。

这样,“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下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老师们经常郁闷的“这种题才讲了都做不来”“这种题都做了几十回了还要错”“一等待遇到没见过的题就做不来”可能就容易获得解释了:他有做这道题的能力没有做这类题的能力、他有解这种题的方法没有完成这种题的能力、他知道这个题可以怎么答不知道这个题究竟该怎么答。

直白的说,能力制约着方法,而思维决定着能力。

4、“专题复习训练”模式的优化设想

“考什么”是整个高考备考训练的出发点,所以,基于对“考什么”的不同理解、分析和确认,高考的备考训练势必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体系和方法,而不同结构、体系和方法的备考训练也必然会在效益和效果上呈现差异。

如果“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模式在事实上出现目标偏差,更多注重解题方法而忽视语文能力训练的话,这种教学模式是必须加以改进的。

这种改进,不是否定,而是一种具有可能性的优化。

改进的关键是突出思维能力和重点的语文能力,改进的目的是是我们的备考训练相对更接近“思维

这种改进,简单地讲就是从“两点一线”改进为“三点一线二段”。

①在现有的高考考点知识和题型能力这两个训练立足点“两点”之外加入思维能力发展而构成高考备考训的“三个基点”。

②调整现在整个复习和训练主线,以“考试说明”所指定考查的五种能力中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升为整个复习和训练的结构和体系的核心。

③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整个高考备考复习训练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立足“三个基点”,重点突出思维能力发展和以之为依托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升。第二阶段:在巩固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包括“题型能力”在内的“语文考试能力”的训练。

二、关于“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思考

阅读实践是阅读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对此,古人说得生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旦忽视学生阅读活动本身,简化弱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不管教师对文章的分析是多么精到,不管要求学生完成好多阅读题,不管反复讲授多少方法技巧和术语,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发展多半永远只会是我们的一个教学期盼。

高中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主要指三种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考试说明”中,进一步把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具体细致地分解成了八种能力: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③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与概括作者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像,⑧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其实,我们大可简单点这样来表述:高中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就是指他们对现代文文章、作品的理解、剖析、评价和欣赏能力。

一方面,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的低下,是令人感慨和心痛的。一方面,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题应试能力的训练效果又常常是令师生都感到沮丧的。

还不敢说它是鸡肋,害怕某一天突然鼓起勇气把它扔了,因为,它在150分中,最少要占31分,多的话,要占96分。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办法是想出来的,于是,让我们先去想几个问题。

1、为什么学生现代文阅读题做得不好?

A、答不来题。B、读不懂文章。C、读不懂文章又答不来题。D、不是很懂文章,但主要是不是很会答题。E、不是很会答题,但主要是不是很懂文章。

学生的选择集中在C(15℅)和 E(47℅)。

这说明阅读题做得不好的原因有两个:读的能力和答题的能力。

2、“读”和“答”哪一个是阅读题做得不好的主因?

学生的选择:A 9℅,B 16℅,C 15℅,D 13℅,E 47℅。

归因于答不来题的占37℅,归因于读不懂文章的占63℅

也就是说,读的能力才是阅读题做得不好的主因。

3、“现代文阅读”备考训练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

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读”得好才会“做”得好。

阅读试题中的大部分问题,其实不是“做”的问题而是“读”出了问题。

“做”的训练有助于“读”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充分展现,但替代不了“读”。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答题能力的训练是必须的,只是不应该在事实上成为“现代文阅读”备考训练的核心甚至全部。

三、关于“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训练”的参考意见

1、三个原则

①把有针对性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强化提高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

应试的保证。

重点阅读能力的确定,要看高考更要看学生。

第一种方式:突出高考指向。在“考试说明”所分解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八种能力中进行选择。

它的好处是与高考常备题型直接对接、相对更利于解题方法的形成。

第二种方式:突出基础能力。在理解能力、剖析能力、评价能力和欣赏能力中进行选择。它的好处是训练形式可以更多样和灵活、阅读能力发展相对更充分。

②训练中一定要最大可能地做到要动手更要动脑。

思维能力(广度——广阔性、深度——深刻性、速度——敏捷性、灵活度、创新度)是阅读能力形成发展的驱动器。

阅读能力的训练是教师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实践,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活动发展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展开充分的阅读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勤读多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思维培养不力,形成一些普遍性的瓶颈问题。甚至学生没有思维习惯、思维过程。

练、讲、思:一是练得多,讲得快,二是练得多,讲得多三是重答案,轻思路。四是

重练习,轻觉悟。

复习训练时应选择具有思考含量的题目,解答题目时要注重思维过程,保证思考的时间,不宜贪多求快。

③反复巩固中逐步前进。

2、“三点一线二段”训练模式

①在现有的高考考点知识和题型能力这两个训练立足点“两点”之外加入思维能力

发展而构成高考备考训的“三个基点”。

②调整现在整个复习和训练主线,以“考试说明”所指定考查的五种能力中的“理

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升为整个复习和训练的结构和体系的核心。

③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整个复习和训练的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多种形式,集中突出思维能力发展和借助“分析题”“概括题”这两种

重要题型进行“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升。

第二阶段:在巩固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包括“题型能力”在内的“语文考试能力”的训练。

3、重要方法五、六册教材的利用

优秀高考现代文选文的利用

学生优秀作文的利用

教师补充文章的利用

纠错觉悟性练习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我于2011年4月23日至4月24日有幸参加了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志诚育师文化交流中心在凯里市承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23日上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山东威海市高新区第一小学校长支玉恒老师上了《生命 生命》和《乡下人家》两节示范课,课堂上支老师从头到尾没有用到现代化的华丽的教学课件,有的只是与学生的心心交流。23日下午,语文特级教师戴建荣为我们上了两堂独特的古诗吟诵课。戴老师进行的平长仄短读诗、吟诗、唱诗教学,深深的吸引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24日上午,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另辟巧径,细处着眼同样上了《生命 生命》一课。此次学习让我们收获很多,下面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课堂的素质。支老师在课堂之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简简单单的说话练习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它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戴老师的课堂是语文与音乐、舞蹈的结合。他对于古诗的吟唱教学研究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模式,而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古诗文化。他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的课堂素质。后天短暂的交流更是让我们见识到了他的深厚扎实的基本功。

二、细处着眼,把课堂引向深入。吴琳老师的课堂很朴实,就是

一步步的引导着学生去感悟体会。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也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反观我们的课堂老师几乎在唱独角戏,学生成了看戏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我们的问题起点大、空、泛,学生只会根据过往的经验应付似的回答,没有真正的活动起来,思考起来。“挣扎”、“鼓动”让学生体会到了绝望中的力量,“漂呀漂”和“飘呀飘”读出了焦急的等待和漫长的过程。吴老师总是从课文中的最基本的元素“字”找到课文的深入点。吴老师如是说:爱上阅读才能发现阅读。

三、让朗读把感情抒发出来。专家的课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的课无疑是成功的。有感情的读课文是一堂堂出彩的语文课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吴琳老师说有感情的范读是老师的看家本领。当老师的范读带动学生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课堂在师生的朗读中一步步走向深入的时候,我在想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学生读书没有感情了。读书不在是为读而读,应该是情感的抒发。

此次研讨会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更明白爱上语文,才能爱上阅读,才能爱上阅读教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2014年2月27日上午,我在北辛街道中心小学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一节徐孟娟老师的《天鹅的故事》和马培民老师的《期末复习大盘点——古诗》,又聆听观摩团队辩课,使我对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善作业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及今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复习。

如何从课堂作业入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前认真钻研,优化作业设计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目的任务就最根本而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也可以在设计精心的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

1、课前研读,梳理作业资源蕴含的知识点

作为教师,应该把作业指导跟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只有教师对本单元、本课的知识点了如指掌,自己先提前实践,寻求解答的最佳路径,才能成竹在胸,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及时解决作业本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2、精心设计,选择作业资源指导的切入点

一些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不惜花费大量的时

间冥思苦想,创设情境,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把整堂课排得满满的,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才匆匆布置课堂作业。可想而知,所谓的“课堂作业”根本不能在本堂课内完成,结果成了“课后作业”、“课外作业”。

3、随堂“分化”,突破作业资源理解的重难点

课堂作业往往是对文本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一般都是文本中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解读的。课堂作业“随堂化”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将课堂作业分割在几个课时进行完成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动作。而是把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巧妙科学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随着每一课时不同的学习任务,把课堂作业中的练习逐题地分化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完成,以达到课堂作业“随堂完成”。

二﹑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并不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须布置一些他们感到新鲜有趣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通过这次的研讨学习,给了我指明了一个方向,也给我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将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中,获得前进的力量,让语文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与时代发展同行。

下载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复习课研讨会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六年级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好地开展数学期末复习教学,2022年5月31日我镇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在镇中心小学二楼参加区教研室召开的复习研讨会,会上首先由红......

    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含5篇)

    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3月29日—30日,市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研讨会在莒南召开,我有幸代表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参加此次会议。经过两天的紧张学习,我觉得此行获益匪浅。 第一,......

    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范文模版]

    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教师全员参加了在莒南县举行的“临沂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探讨了新形势下的高三二轮、三轮复习的针对性和......

    六年级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六年级语文线上复习研讨课的心得体会通过5月31日的六年级语文复习研讨课培训,我对复习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复习课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巩固、梳理某一阶段已学知识、技能,......

    201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定稿)

    201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3月1-2日,陕西省高考复课会在西安召开,我和同学科的几位老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结合高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更加有效的复习策略,对高......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我是鄢岗一中的一名语文教师,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语文中考复习经验,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从三个方面谈谈......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x月x日,我们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中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听了成继峰、贾小颜等老师的示范课,我们受益匪浅。另外语文教研员和二中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给......

    初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初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6年12月31日,在育红中学参加了语文中考研讨会,我感觉受益匪浅。因为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怎样上好复习课,如何选题才有针对性,如何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