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公路中的作用
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公路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和谐发展”用在公路行业建设方面,是指整个行业系统内各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做到尽可能优化,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进而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地科学发展。作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在和谐公路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基层行政组织建设能否卓有成效将直接关系着和谐公路的建设成就。
一、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公路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公路行业来说,大到行业改革、四个文明建设,小到从细节上履行行业职能、道班建设等,都离不开基层的参与和支持,可以说,没有强有力的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作为支撑,就没有整个行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基层行政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并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成各级组织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加快发展步伐的实际能力。只有不断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广大干部职工求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才能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是四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公路行业的四个文明建设中,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畅洁绿美的路容路貌、文明有序的施工场面,无不直接展现着公路人在物质文明方面所做的贡献;三尺岗亭的微笑服务、执法人员的秉公执法无时不在展示公路人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在困难面前,政治立场坚定、善打敢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更有着永不低头、勇于奉献的政治觉悟。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倾注着基层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可以说,没有基层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就没有今日公路行业四个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就是通过夯实基础来促进四个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全面推进公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是加快行业改革步伐的现实需要
在进行行业改革中,最需要的是基层的稳定,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改革就会有利益冲突,在基层,广大职工对于改革有期望、有疑虑,但更多地是一种对在改革中自身利益能否得到维护的无力感和信心不足。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些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基层职工的利益,导致广大职工丧失了对改革的信心,在他们看来,改革始终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而不是一种福音。因此,他们总是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抵触情绪来对待改革,在这样的改革气氛中,可想而知改革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就是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和实地调研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合理权益,推进公路改革顺利进行。
(四)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公路的迫切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路行业也将不断迎来新形势,面对新问题。在此期间,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有些基层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在团结广大职工推动工作上还很不得力;二是有的基 1
层单位工作机制不健全,各项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三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一些合理要求单纯以奉献口号回应,工作手段十分匮乏;四是对于基层投入不足,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步伐缓慢,跟不上时代步伐等。这些基层问题的存在,不仅在客观上制约了公路事业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挫伤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破坏了建设和谐公路的氛围。通过强化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就要在实践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和提高,为建设和谐公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公路系统基层行政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虽然十分重要,但其恰恰又是整个公路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无论从软件、硬件来看,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硬件建设明显不足
在硬件建设方面,近年来,全省公路部门对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方面的投入明显减少,有些则是基本没有什么投入。在基层道班、工区甚至公路分局,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基本没有能力添置、更换先进的现代养护机械设备,各种机械设备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甚至更落后,养护工作依靠人力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养护工劳动强度不见减轻,这不能不说是基层硬件建设的失误。此外,基层职工教育等方面需要的办公硬件也比较落后,有些处于空白阶段,给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不便。基层硬件建设的落后状况,直接导致公路部门基层生产力提升停滞不前、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缓慢。
(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
相对硬件建设的落后,基层软件建设的滞后更加不容乐观。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软件建设方面科学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更是一个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相对于一些现代企业而言,公路行业在行业管理等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问题在基层更是比较普遍:岗位技能工资过低、薪资结构不合理,挫伤了基层职工的积极性;绩效评估过于简单粗糙、流于形式,难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职工教育培训面过窄、干部化严重,致使基层职工知识更新缓慢,日益边缘化;人员缺乏流动性、岗位长期老化,导致职工缺乏工作激情,人力资源配置难以优化;重建轻养、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基层公路文化极不发达等,都在客观上制约着和谐公路的发展,急需我们在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中加以解决。
三、如何在构建和谐公路中抓好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是和谐公路的基础,是建设和谐公路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花大量力气抓紧、抓好基础建设。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呢?笔者认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应重点抓好三项工程:
(一)服务基层,抓好安居乐业工程
基层是公路行业履行征、建、管、养职能的排头兵,在行业四个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基层又是整个行业最薄弱的环节,“生活条件苦、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是公路行业基层部门普遍存在的现象,急需通过建设加以改善。基于此,公路行业必须不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抓紧抓好基层安居乐业工程。
1.积极开展生产自助活动,改善基层职工生活。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生产自
助活动,不失为改善基层职工生活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几年,滁州市公路局从关心一线职工的衣食住行出发,以补贴的形式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小菜地、小鱼塘、小养殖场“三小”工程建设活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进行蔬菜种植和家禽饲养,不断丰富道班(工区)职工的菜篮子,改善职工的日常伙食。在“三小”工程建设中,我局对基层单位补贴了一定的经费,全局大部分工区都有了自己的菜地,饲养了家禽,修建了鱼塘,有效地改善了一线职工的生活质量,职工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2.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基层职工业余生活。单一产生枯燥,枯燥产生厌烦,厌烦导致离心。在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中,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已成为增强单位凝聚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在这一点上公路人有着更深的体会。近几年,市公路局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在基层开展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建设,并为道班(工区)添置了图书、篮球架、乒乓球桌等文体用品。同时,紧紧围绕公路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开展以争创“四十佳”、“岗位大练兵”等为载体的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体育活动,并与岗位练兵、技术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3.积极开展建设活动,优化基层职工生活环境。营造家的氛围,才能形成以路为家的观念,才能在基层职工的深切体会中成功构建和谐公路。为改善一线职工生活学习环境,市局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基层的硬件投入,在道班、工区内实施种植皮草、栽植景观树木等绿化和美化工程,优化办公生活环境;为部分所属单位和部分道班(工区)更新了餐具、餐桌椅,新添了空调、消毒柜、冰箱、电磁炉等,改善就餐环境。绿草茵茵、花果飘香、卫生整洁、清新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为一线职工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让“以路为业、以班为家”的思想深植于一线职工内心深处。
4.积极开展助困活动,解决基层职工实际困难。时刻关注基层职工实际困难,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仅是党的宗旨体现,也是构建和谐公路的必然要求。只有时刻践行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原则,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放心上,基层才能真正形成和谐氛围。为此,市局党委、工会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一线,特别是深入到困难比较多、矛盾较为突出的单位和部门,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领导干部主动与困难群众结帮扶对子,并努力推动送温暖活动走向经常化。2007年,市公路局拿出经费近5万元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扶困难职工37人,使广大群众深刻感受到党和集体的温暖,也使各级党委、工会真正成为了“职工之家”。
2008年,安徽省公路局在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提出开展“五小”建设活动(小图书室、小健身房、小娱乐活动室、小运动场、小食堂),目的就是要通过抓安居乐业工程,优化基层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增强基层职工行业归属感,全面构建和谐行业。
(二)规范执法,抓好提升形象工程
规费征收、路政管理是公路行业的重要职责,其执法水平的高低,客观上反映着一个行业的文明程度、和谐程度。如何才能有效规范执法,已成为公路行业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创新管理,转变观念,进一步优化基层窗口服务。长期以来,许多执法人员以管理者自居,在行使管理者职责的同时,忘记了公仆身份,服务意识十分淡薄,吃拿卡要等现象屡有发生,影响很坏。随着今年来公路系统风行评议,政风评议、效能建设等活动的开展,广大执法人员服务意识有所增强,执法观念有
所转变,但人性化执法管理仍有待加强。近几年,市公路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进行执法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路政管理方面,市公路局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将所有路政审批事项均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批范围,同时将所辖路段的路政许可项目进行网上公示等,使社会各界能够更好地监督路政执法过程。在养路费征收方面,我们开通了养路费征稽网站,并设置了缴费查询窗口,使广大车主通过网络就能对缴费情况一目了然;全面优化征费工作流程,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养路费年检审随次年缴费一并办理,推行缴费、开票、取证3个环节合并在一个柜台3分钟限时办结,车辆报停3分钟限时办结,新车入户、转籍、报废3分钟限时办结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出台,从根本上转变了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明显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法水平。提升执法形象,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执法。一要继续强化“阳光工程”。路政、征稽执法队伍的各项执法标准必须公示上墙、上网,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增强工作透明度。二要完善执法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公权力为基础的公路执法更是如此,必须通过完善执法制度来规范执法,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三要严格执法程序。公路行政执法工作要求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履行执法程序,用心收集执法证据。只有严格执法程序,才能真正使公路执法走向透明化,在实际执法工程中,程序法有时比实体法更能规范执法行为,尤其在自由裁量权较大的案件中更是如此。规范公路行政执法,必须从规范执法程序抓起。
3.统一标志、标识,靓化队伍,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形象。执法标志、标识也是行政执法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各个省市公路执法公务车、人员标志和标识几乎是一个区域一个样,可谓十分庞杂,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在基层更是如此。标志、标识既是执法主体的标志,也是明示执法人员身份的必要手段,提升基层公路执法形象,有必要统一公路执法标志、标识。统一标志、标识既能靓化执法形象,又能增强社会效果。当前,公路部门在抓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中,必须深入进行调研,将统一标志、标识工作做好做实。
(三)加大投入,抓好发展生产力工程
部队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就是提高战斗力,公路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就是提高生产力,就是提高机械化养护和施工的水平。
1.加大设备投入,提升基层工作科技含量。施工机械设备的先进与否,在客观上反映着公路生产力的高低。前些年,安徽省公路局在每个地市公路局都装备了一个机械化养护中心,大大提高了各地市公路局的养护效率和质量,效果十分明显。但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所需资金越来越大,对养护机械设备投入明显减少。养护资金匮乏导致养护机械难以及时更新和添置,养护水平始终处于较为落后的工作状态,导致很多路面病害不能及时有效地修复,大修年限日益缩短,资金缺口逐年增大。无资金买设备——道路得不到及时修复——大修年限缩短——资金缺口逐年增大,由资金缺乏导致的恶性循环状况已严重危及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雪灾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大雪封路,光靠人工铲雪冰是完全不可能的,上机械可分局仅有一台至两台铲车,几条路同时需要上,不得不到处申请援助或租用,如果我们自己手中有就可以随时调用机械,应对雪灾就更从容了。
针对基层养护机械设备不足或陈旧的现实情况,上级公路部门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根据实际需要为基层养护单位添置新型养护机
械设备,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提高养护科技含量,充实养护力量;二是加强下拨资金监督工作,通过有效管理,合理开支经费,杜绝浪费,保证经费足额勇于公路养护;三是加大对养护职工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力度,提升养护机械实际操作、维护能力,提高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
2.强化职工教育,提升基层队伍整体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构成要素,也是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广大职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行业生产力水平高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环境影响,公路系统职工以苦干实干、默默奉献闻名,但文化素质低、封闭性强、创新能力弱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年来,通过职工教育,情况有较大改观,但有些职工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观念,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仍需要不断加强职工教育工作。一要注重基层职工教育的实用性,以工作需要推动职工教育,以职工教育解决工作难题;二要扩大基层职工受教育面,以职工教育提升基层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基层生产力。
3.加强基层管理,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管理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助推器。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生产力,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对以前的用工激励机制、薪资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激励机制、职工培训激励机制、晋升激励机制、岗位交流激励机制等软性激励机制等,进行反思和重构,只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基层公路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公路行业生产力快速提升,全面推动公路事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之路。
滁州市公路局王庭武
2008年10月16日
第二篇:论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金铎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5期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一所大学要想真正高水平,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之中。在构建和谐校园这个系统工程中,工会由于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地位而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其他部门、其他机构无法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探寻更宽的路径。
【关键词】工会;和谐校园;科学内涵
一、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校园的和谐尤为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创校园的建和谐校园,高校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和谐校园的创建被赋予时代特殊的意义。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是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辅相成、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安定有序状态。和谐思想的核心都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效运行状态。和谐校园更多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平衡,具体指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和谐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干事创业为核心内容,以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为根本特征,最终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总之,和谐校园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平竞争、干事创业、奋发向上的人文氛围;二是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工会运行与创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新理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我党阐述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沉淀与升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2007年工作目标的坚最好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温润流
畅地处理好校内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基层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地位敏感而特殊,既要协助党支部、校行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是组织教职工、引导教职工、服务教职工、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只有坚持以人文本,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唯有这样,才能让校园充满活力、凝聚力,形成一所名校的磁性特质。教师工作生活平等互爱,处处溢满着虽紧张但有序、快乐、和幸福的气氛。综上所述,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会建设,利用工会的优势,积极协调,为人际关系的和睦融洽,为校园的和谐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1.工会组织丰富广大教职工生的文化娱乐生活
工会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工会是以职工代表者的身份,成为学校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工会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工会组织如果没有教职工的参与,就成了空中楼阁,名存实亡。而全体教职工如果没有工会组织引导,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更谈不上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校园生活是每个成员地共同参与,应该以人为本,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关心人、尊重人,注重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营造氛围,开辟空间。工会在“送温暖”工作中,根据教职工的特点,在经济上、物质上送温暖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方面送温暖工作。
在每年的法定和传统节日,如妇女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工会牵头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阵地。充分利用组织教职工开展文艺、体育、旅游、竞赛等活动的契机,陶冶职工情操,愉悦职工身心,抵制封建迷信等不良影响,以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教职工,促进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2.工会的民主制度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和谐校园的构建首先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制度的呼唤。工会应积极促进行政主体到位,推进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地规范化、制度化,使校务公开做到及时公开、真公开、全公开、保证教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全心全意领先教职工办学的方针,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重要贡献。
工会坚持以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职责,致力于学校民主环境的营造,有助于发挥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更多的人参与管理和被管理进一步使构建和谐
校园.其次,工会坚持以建设“教工之家”为载体,密切党与教职工的联系有助于紧跟党和时代到步伐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工会坚持以完善长效机制和制度化建设为基础,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服务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使构建和谐校园有章可循,稳步前进。
3.工会的教育职能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
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文明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实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要把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教职工为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高水平发展做贡献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师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高尚的师德是铸造师运魂的崇高精神境界。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应时刻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超前思考,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利用报告会、出校师德专刊、优秀教师报告会、如何做一个好教师的演讲比赛、评选学校师德标兵等各种形式,树立和褒奖在批政治、业务素质“双高”的先进教师形象。其次,要充分发扬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心和创造力。实施教育创新不仅是新时期赋予科研院所和众多高校工会的使命,基层学校更是要及早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学校工会应进一步发挥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教育理论创新能力。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全校教职工生积极参与和整体联动,更需要发挥工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下,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创造一切条件,使校园里人与人、环境与人得到相互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宁文玉.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维护教职工权益[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4).[2]唐凤梅.浅谈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湘潮(下半月),2012,02.[3]苏晓云.高校工会组织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第三篇: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物资党支部马衍
和谐企业的“和谐”,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具有“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有序、效益持续增长、员工收入提高、内外关系融洽”等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对其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企业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那么,基层党支部如何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构建和谐企业,基层党支部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完成这一使命,必须把党支部自身建设搞好。
(一)必须始终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支部班子成员头脑
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从而增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党支部要十分重视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不懈的学习,强化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好“为谁执政,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使党委在和谐企业建设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必须努力营造党支部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结和谐氛围
坚强有力、团结一致的党支部领导班子是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条件。企业要和谐,首先是党支部领导班子要和谐。江泽民同志指出:“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是党支部班子成员真诚团结和密切合作的基础。为此,党支部班子的每个成员都需要以襟怀坦白、诚恳待人、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沟通交流、包容大度、兼顾全局、勇挑重担、默契配合、携手并进的态度,维护班子的团结与和谐,才能发挥出党支部班子的合力,形成党支部坚强的核心。
(三)必须加强和改进党支部班子的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支部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支部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其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支部在作风建设中,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八坚持、八反对”要求,注重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克服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体察民情、关心群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形象,展示在企业员工面前。只有树立起党支部班子的威信,才能真正调动起广大员工构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二、努力提高党支部领导和谐企业建设的本领
构建和谐企业,对企业党支部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党支部班子和领导干部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管理企业,协调各方利益的本领
党支部班子要深入研究市场规律和企业管理规律,学习先进管理理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企业发展与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做到依法治企、依法管理。
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化,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支部班子要善于教育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同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维护多数员工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协调不同员工的利
益,坚决纠正损害员工利益的行为,从而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
(二)提高开展群众工作、激发企业活力的本领
一个企业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是否把企业的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挖掘出来。在一切积极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因为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主要、最革命的要素。因此,党支部班子要善于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效率优先,兼配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建立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善于运用机制的杠杆作用,鼓励员工各尽所能,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作贡献。
党支部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团结凝聚员工群众。要主动发挥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善于运用宣传舆论、典型示范、说服教育等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的行为,把员工的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团结和激励员工共同奋斗。
(三)提高处理内部矛盾、维护企业稳定的本领
在社会转轨、体制转型,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各项改革逐步深化。企业内部资产重组,机构变更,必然产生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诸多矛盾;如果矛盾化解不了,那就成为不稳定因素,影响企业的发展。党支部领导班子要正视矛盾,不惧怕矛盾,要善于发现矛盾,主动化解矛盾,不使矛盾激化。党支部成员要经常深入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倾听员工的意
见和呼声。善于通过分析,正确判断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权衡利弊,在制定改革方案、发展规划、规章制度时,既要考虑企业的建设及发展,又要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和各类员工的利益,在维护企业利益和大多数员工利益的基础上,调整各方面利益关系。党支部领导班子要主动搭建与员工沟通的平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沟通方法,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使企业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采取多种渠道,实现党委领导
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党支部要注重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渠道贯彻公司党委的精神和意图,以此来实现公司党委的领导。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战斗力集中体现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上,要不断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基层党支部开展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基层党支部把员工动员组织凝聚在一起。要统一党员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要求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做促进企业和谐的表率。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工会是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工会深入开展创建“职工之家”、职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劳动竞赛、送温暖等活动,把党组织对员
工群众的温暖变为家一般的温暖,创造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共青团是党组织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青年员工代表着企业的未来,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党委要重视并依靠团组织把企业的团员青年凝聚起来,优化青年员工的成长环境,创造青年员工学习成才的条件,营造鼓励支持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支持团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等适合青年发挥聪明才智的活动,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团员青年为构建和谐企业贡献力量。
(四)大力倡导和培育和谐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谐,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思想根基。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党支部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引导员工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综上所思,构建和谐企业是对基层党支部能力的重大考验,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一切积极因素,就一定能构建和谐企业,也为公司的平稳较好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一二年三月
第四篇:提升行政水平构建和谐公路
提升行政水平构建和谐公路
公路交通作为进入一个地区的第一形象,公路的建设、管理、服务的水准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强公路行业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就是要结合公路部门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优质廉政工程、文明畅通工程、执法形象工程,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公路,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公路文明行业。
一、建设优质廉政工程,建顺心路修放心桥
在工程建设中,要始终把“创精品工程、树文明形象”作为工程建设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重点工程建设立功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文明施工、文明管理、文明监理、文明工地创建活动,认真总结并推广近年来干线公路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推动质量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落实廉政责任制,与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签订工程施工和廉政“双合同”,加大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部位的管理监督,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计量支付,防止弄虚
作假,把廉政工作深入到每个施工工地,甚至每个施工工序,净化工程建设环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二、建设文明畅通工程,以路容路貌展示文明
大力实施文明样板路建设,全面提升管养水平,确保公路畅通整洁、设施完备、环境优美,以一流的养护水平展示公路部门的良好形象。建立三项机制,积极探索养护管理新模式。一是建立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养护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办法要与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竞争机制相结合,推行日常养护、小修保养招投标制,实行项目化管理,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要完善养护内业资料管理。二是建立养护监督巡查机制。加强上路巡查,及时反馈信息,形成养护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特别要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巡查力度和重点养护,一般问题要督促养护公司及时修复,建设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建设资金。要根据季节重点养,突出干线精心养,水毁路段突出养,区别病害科学养。日常养护要与安保工程、示范工程、危桥改造工程、样板路创建工程相结合,确保在新的养护管理体制下,养护的标准不降低,养护的水平不下降,绝不允许出现管理真空或缺位现象。三是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加快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我们要未雨绸缪,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做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的专项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继续抓好绿色通道建设,为社
会公众提供畅、洁、绿、美、安的公路交通环境。
三、建设执法形象工程,构建平安和谐公路
大力倡导“阳光扩法”,对执法政策、程序、标准均要实行政务公开,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实行内外监督、末位淘汰,下大气力解决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随意执法的问题,杜绝公路“三乱”的发生。切实健全完善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确保安全畅通。突出四大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路。一是要突出治理超限运输重点,适度更新装备,改善大队和中队工作条件,在依法查超的同时突出和强调阳光执法、微笑执法和人性化执法;二是要突出日常巡查重点,强化执法力度,完善路政网络,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构建路政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国省干线公路与重要支线公路管理的平衡,严格“红线”的控制,确保路面、路肩常年无堆积物占道,集镇过境路段常年畅通,无宜林空白路段;三是要突出队伍建设重点,建立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培训机制,逐步培养建立一支热情服务、作风严明、素质过硬、执法严格的学习型执法队伍,达到“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结果”四个规范,执法人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四是要突出内业资料管理重点,广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增强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的透明度,政务公开覆盖面要100%。
四、建设廉洁高效机关,努力提高服务效能
要通过创新机关管理方法,强化机关科室职能,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进行严格的督查和考核。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实、和、严、敢”四字上下功夫,“实”就是要真抓实干,不尚空谈,多做实事;“和”就是要讲团结,心胸开阔,同事之间多换位思考,相互谅解,相互补台;“严”就是要严格遵守机关工作纪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敢”就是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管理。
要紧紧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突出廉洁高效和优质服务两个重点,大兴服务之风,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着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行业。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坚持“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在更新公路发展观念、在加快公路管理职能转变、在加大机关作风建设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把公路站机关建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单位。
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公路站机关存在的因循守占、不思进取、思想观念滞后于基层的创造和群众的实践、滞后于改革和发展潮流的问题。切实转变机关的职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建立和完善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各项措施,积极主动为基层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
加强廉政建设,规范从政行为,坚决查处干部职工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实现好、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通过开展“廉洁高效看部门,优质服务看窗口”、“知荣辱,树新风”、弘扬“三创”精神,争塑文明形象,争先进位从我们做起,优化环境从窗口做起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改进作风、优质服务的目标,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提高服务效能的动力,围绕“办好实事和各项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效能,落实服务措施,兑现服务承诺,努力提高机关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提升对外窗口的服务质量,坚持江苏公路“与文明同行,与时代同步”的理念,实现公路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赞同度的大幅度提升,树立公路部门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论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目录
一、物业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2
(一)加强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的意义....................2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的作用....................2
二、现代城市中缺乏和谐的现象................3
三、发挥物业管理作用、创造和谐社会....................3
(一)重视对业主个人的人文关怀....................3
(二)重视对社区群体的人文关怀....................4
(三)关注公司员工的人文关怀.................4
(四)引导塑造城市文化....................5论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物业管理吴丽指导教师桂凯
摘要
近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正值工业革命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工业城市,城市原有的各种住房及其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城市居住环境相当恶劣,为服务公众生活的物业管理便应运而生。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我们的目标,所以物业管理这一服务行业在我国更有着现实的发展意义,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
物业管理;人文关怀; 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党中央在我国社会发展领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为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物业管理由过去的纯物质管理逐渐向业主的精神需求深入,服务由简单的日常生活服务转向精神服务。社区文化的提出,使物业管理公司将新型的居住理念贯穿于物业服务之中,真正做到了物与人的和谐统一。
一、物业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
物业服务不仅是一种物质服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服务。社区文化是物业服务的有效扩展和延伸,而物业服务中也体现着文化的内涵;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促进物业管理和服务,而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也需要文化的内涵和氛围,这就是现代高尚文明社区的体现。例如笔者所在的建银物业就将“亲情服务,艺术管理”这种文化理念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将员工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业主,使业主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到愉悦,从而树立了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
作为社区的服务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区居住者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为大家创造沟通的机会,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为社区营造一个安全、优美、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其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一)加强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的意义
加强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社区文化理念的深度和广度。物业管理的过程中,蕴含着很大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社区文化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延伸,是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独有的外延补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社区文化与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之间具有相互渗透和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社区文化通过物业管理企业的提倡和推行,促进培育和发展了人们高素质的思想境界和环保意识,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文明,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内涵。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的作用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又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和荣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个人财产占有量增大以及社会生活趋向复杂化等因素制约下,社区居民从个人家庭安全、避免矛盾等角度出发,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愿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戒备心理,社区人际关系淡漠、沟通交流缺失。
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社区居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互相交流、沟通,带来了生活情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的凝聚力,也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促使物业管理水平和小区文化质量普遍提高。
二、现代城市中缺乏和谐的现象
在城市中,市民在一个急速运转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充当一个螺丝钉般的功能性角色,他们越来越失去自律自主性,变成孤立、被动,彼此之间没有稳定认同感,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显得无奈或者冷漠。这就是现代西方城市生活中的“社区失落”或“社区消失”。人们既喜欢享受大都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又希冀保持自己个人的隐私权;既要独居清静,同时却又渴望广交朋友,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社会之所以重视社区的重建,就是出于一种人类心灵深处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就是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缺憾的补救。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社会,农业社会结构自然具有村社组织的各种特征。“人情”被视为与“王法”、“天理”并列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三大原则。“不近人情”、“不懂人情世故”,要被社会批评,“合情”、“通情”,就会赢得赞赏。中国“人伦”关系的核心是家庭,由家庭再扩展出去,就是亲属、同乡、朋友,以至朋友的亲属、同乡与朋友,伦理关系的圈子就这样由此推而广之。中国传统社会是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富有社区色彩的社会。但这种社区色彩并不同于西方社会建立在自由、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现代社区的性质。因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深化,这种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区”色彩在目前城市社会中就越来越淡薄,难怪有许多人兴起“人情淡薄”的感慨。
三、发挥物业管理作用、创造和谐社会
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也越来越被人们知道,认识,了解和接受。它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但是现代物业管理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社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重视对业主个人的人文关怀
物业管理要达到优质管理、精品服务的要求,裁判是业主、用户,因此要明确业主在物业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业主“朋友”的位置,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千方百计为业主排忧解难,在服务中体现一个“贴心”,广大业主的贴心朋友。以合肥信达建银物业管理为例:公司首先以“业主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为服务方针,执行维修回访、上门走访等向业主广泛征询意见的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不同业主的需求与期望,从反馈意见中找到差距,解决业主潜在的不满意项目,让服务真正贴近每一位业主。
作为企业管理层人员要主动跟业主沟通,不能流于形式,应该通过与业主的零距离接触,和业主成为朋友,切实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如每天进出大门,都有相熟的业主热情招呼,遇到问题,也乐意互相交谈。如去年有业主反映,苍蝇、蚊子非常多时,物管领导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购买优质药水,对特产城进行全方位的卫生大清理,赢得了所有业主的认可和评价。
为弘扬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公司还充分利用节假日为业主举办各种活动。如拔河、猜灯谜等活动,既给业主之间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沟通的平台,又加深了物管企业与业主的友谊。此外,从所管理项目的特点出发,在创新上动脑筋。在管理与服务中拓展视野,真正做到“贴心”。
(二)重视对社区群体的人文关怀
一个良好的组织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生活需要,而社区成员通过参与志愿性的社区服务,增强市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弱,需要继承法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引导和动员,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目前社区有名目繁多的各类文体活动,如摄影组、书法组、国画组、时装表演组、腰鼓队、戏曲组、茶室等,满足群众的不同爱好和追求,引导了居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进而以社区文化架起小区文明的“桥梁”。物业管理应以优质服务、文明家庭、文明居住区等系列社区活动,架起居民的实际利益、思想归属与住宅小区文明的“桥梁”,使小区内各种职业、性格的住户和社会团体,形成一条以居住区为依托、共同为居民服务、发挥各自功能的纽带,这样既建立了良好的社区秩序,也促进了居民身心健康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形成奉献爱心、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广大居民提高对社区归属和凝聚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很多,比如,物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起宝贵的人才资源,定期邀请区内知名的专家或资深业主组织开展一些专题知识讲座,业主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加强邻里关系的同时最终的目的也是达到业主互助的良好局面。为业主交流提供了场所和机会,为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的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扩展了邻里交往的空间,提高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品位,建立起城市大家庭的理念,这些活动为社区的文化和谐活动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物业公司对广大社区群体的人文关怀。
(三)关注公司员工的人文关怀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家庭,如果说一个领导者要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在物业管理事业上,那么更需要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与你并肩奋战的全体员工。作为“家长”的管理者,不仅管理上要事无巨细,更要用一个“爱”字来换得员工的尊敬、爱戴。
关爱员工既要落到实处,又要细致入微。以仁爱之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价值取向,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企业的地位。如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体会领导、集体的温暖。物业管理企业的保安等人员,工作十分辛苦,为了小区的和谐、安宁,风里雨里24小时轮流值班,节假日也要坚守岗位,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作为领导,要多过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尤其是节假日,对值班人员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到领导没有忘记自己,从而将领导的关怀化作力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夏季天气炎热,为防员工中暑,提供解暑汤、药物,充分体现了对员工人性化关怀。
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行业之一,服务行业强调的就是一种服务意识,员工和是否拥有服务意识并不是单纯的依靠制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有心怀大爱的领导才能做好物业,员工才能心甘情愿的为公司服务,认真负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的为公司某利益。那怎样才能抓住员工的心呢?需要上层领导者注重人文关怀,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情味”,基层员工渴望得到尊重和关爱,当员工感受到浓浓的关爱的同时,也会将这种关怀延续,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的业主.心态好了,平时工作中许多看似十分棘手的事情也变的简单明朗起来。我现所在的单位信达建银物业管理公司就十分重视对广大基层员工的人文关怀,经常性的鼓励员工,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都会第一时间给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即非常重视模范员工的带动和影响力。尊重广大一线员工,公司上层领导班子能经常召开相关“提意见大会”,及时听取员工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采纳比较好的提议付诸实践,公司整体风气很好,公司上下团结民主,积极上进,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
4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建银物业公司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中每年一次的阵容模宏大的“春节联欢会”就是企业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表现形式。我作为建银的一名新员工在亲身体验了春节年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大爱和魅力,加强了我和其他员工的沟通,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企业要十分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因为只有爱和包容蔡会更持久,让员工对公司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主动的为公司服务。
(四)引导塑造城市文化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价值需求。在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与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探索,这种属于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能做什么呢?因为物业管理最直接面对的就是人,所以物业管理在这个方面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引入或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定期开展便民咨询、定期组织社区培训,以多种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社区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实行阳光服务,公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要积极支持社区建设,注重与开发商、居委会、公安部等机关政府部门的携手合作,利用与业主联系紧密的优势,开展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促进邻里交流,加强邻里团结,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会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明霞.发挥物业管理作用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现代物业杂志,2005.7
[2] 于显洋.社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 蔡晓红.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月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