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新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 Word版含详解

时间:2019-05-13 12:0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届高三新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 Word版含详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届高三新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 Word版含详解》。

第一篇:2015届高三新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 Word版含详解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详解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中,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时,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D.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

2.有一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已知一株开紫花的植物自交,后代开紫花的植株180棵,开白花的植株142棵,那么在此自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

A.2种B.4种

C.8种D.16种

3.2012·南昌模拟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4.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

A.30%B.26%

C.36%D.35%

能力提升

5.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

1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B.3/

5-PAGE-

C.1/4D.3/

47.如图K14-5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1号和2号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

图K14-5

A.1/3B.2/9[来源:Z,xx,k.Com]

C.2/3D.1/4

8.现有三个番茄品种,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基因型有12种

B.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1

2C.乙、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花色和果形的性状都相同

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植株的时间只要一年

9.2012·威海一模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 >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来源:学。科。网]

C.1深紫色∶1中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来源:学。科。网]

10.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K14-6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K14-6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

11.如果三个独立分离的基因,各有两个等位基因(如A/a、B/b、C/c),共同决定某一植物的高度。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2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请回答:

(1)纯合子AABBCC(14 cm)×aabbcc(2 cm)之间杂交产生的F1子代高度是________cm。

(2)F1×F1杂交后,子代中高度为4 cm、6 cm和8 cm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种。

(3)F2中和亲本高度相等的比例是________。

(4)F2中与F1一样高的纯合子的植株比例是______。

12.2012·黄冈模拟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的。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已给出两种类型,请将未给出的类型画在方框内。如图K14-7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图K14-7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花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b.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白色=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c.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挑战自我13.某学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分别用 Y、R 表示)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把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了柱形图。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K14-8

(1)你能推测出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请写出推测过程。

(2)此实验F1中的纯合子占总数的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子代黄色与绿色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圆粒与皱粒的比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道理?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4)如果市场上绿色圆粒豌豆销售形势很好,能利用现有F1中四种表现型豌豆,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吗?请写出设计思路。

1.D [解析]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

2.D [解析] 由于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可以说明已知一株开紫花的植物的基因型肯定是A_B_,自交后代开紫花的植株180棵,开白花的植株142棵,可以说明亲本的基因型肯定是AaBb,那么在此自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组合方式有16种。

3.C [解析] 由子代的基因型可知,子代中出现TT和Tt,但无tt,说明双亲中有一方含有t,另一方不含t。

4.A [解析] 该生物产生的配子Ab、aB、AB、ab分别占1/

10、2/

10、3/

10、4/10,故该生物自交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10)2+(2/10)2+(3/10)2+(4/10)2=30%。

5.C [解析] 能通过花粉来检测的是非糯性(A)与糯性(a)、长形花粉(D)和圆形花粉(d)这两对性状;仅考虑糯性与花粉形状两对相对性状,①和③组合中亲本都是AAdd,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①和②的组合中非糯性(A)与糯性(a)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①和④组合中长形花粉(D)和圆形花粉(d)这对性状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这两种组合都不能通过花粉鉴定法来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中有抗病基因(T),④中有糯性基因(a),选用①和④的亲本杂交可以培育出糯性抗病的优良品种,C对。②(AAttDD)和④(aattdd)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为AattDd,F1可以产生基因型分别为AtD、Atd、atD、atd四种花粉且比例为1∶1∶1∶1。

6.B [解析] 该种群中Aabb∶AAbb=1∶1,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自由交配时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四种,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有9/15=3/5。

7.A [解析] 根据无中生有且患者为女孩,得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基因用A、a表示,则1号基因型为1/3AA、2/3Aa;根据有中生无且为女孩不得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2号基因型为1/3BB、2/3Bb;1号没有乙病,所以1号为bb,2号没有甲病致病基因,所以2号为AA,1号与2号结婚,生的孩子全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概率为2/3×1/2=1/3,所以正常的概率为1/3。

8.B [解析] 多对基因的遗传分析可采取拆分法。甲、乙两品种杂交,Aa×Aa→3种基因型,BB×Bb和dd×Dd后代都是2种基因型,所以后代的基因型共有3×2×2=12种;甲、乙两品种杂交,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代是纯合子的概率都是1/2,故后代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2=1/8;只研究花色和果形,乙、丙两品种中两对基因都是一个显性纯合一个杂合,所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对乙品种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其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当年就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9.B [解析] 据题意,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与基因型为PlPvl的个体杂交,写

出遗传图解,所以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为2深紫色∶1?∶1?,B项可能。

10.C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O,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BBoo、bbOO;F1是由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杂交所得,所以基因型是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占9/16,其中纯合子占1/9;让F1花纹蛇BbOo与杂合的橘红蛇bbOo交配,后代出现白蛇bboo的概率为:1/2×1/4=1/8。

11.(1)8(2)3 6 7(3)1/32(4)0

[解析](1)AABBCC(14 cm)×aabbcc(2 cm)得到的F1子代基因型为AaBbCc,根据题意其

高度为2+3×2=8 cm。(2)F1×F1杂交后子代中高度为4 cm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和aabbCc,共3种;6 cm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和 aaBbCc,共6种。8 cm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和AaBbCc,共7种。(3)F2中和亲本高度相等的有1/64 AABBCC和1/64 aabbcc,比例为1/32。(4)F1的高度为8 cm,根据(2)的结果可知其为纯合子的比例为0。[来源:学。科。网Z。X。X。K]

12.(1)AABB×AAbb或aaBB×AAbb

(2)①如图

③a.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6∶3∶7

c.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1∶

1[解析](1)由题意知,纯合白花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纯合红花基因型为AAbb,两者杂交子一代全为粉花(A_Bb),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通过观察可知,还有一种类型应该为A与B连锁,a与b连锁。F1粉色花基因型为AaBb,若符合第一种类型,则子代基因型为1AABB(白色)、2AABb(粉色)、4AaBb(粉色)、2AaBB(白色)、1AAbb(红色)、2Aabb(红色)、1aaBB(白色)、2aaBb(白色)、1aabb(白色),即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6∶3∶7;若符合第二种类型,则子代的基因型为1AABB(白色)、2AaBb(粉色)、1aabb(白色),即子代植株花粉色∶白色=1∶1;若符合第三种类型,则子代基因型为2AaBb(粉色)、1AAbb(红色)、1aaBB(白色),即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1∶1。

13.(1)能。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分析一对基因传递情况,子代中黄色与绿色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圆粒与皱粒分离比为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表现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2)1/4

(3)没有道理。如果将F1的黄色圆粒自交,则后代的圆粒与皱粒的比应该是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4)能。将F1中绿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淘汰绿色皱粒,再连续自交并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解析](1)由F1性状分离比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1∶1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2)F1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4。(3)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法,据杂交后代分离比是否是3∶1予以判断。(4)欲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yyRR)豌豆,可选F1中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自交。

第二篇: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前自主预习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前自主预习案

考纲考情——定考向

[最新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高频考点]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核心素养——定达成[生命观念]

通过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分析,从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连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科学思维]

理解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及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1.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所具特点

相应优点

豌豆是________、闭花受粉植物

自然状态下都是________,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豌豆品种间有许多易于区分的________

实验结果易观察和分析

豌豆的生长________

短时间内获取后代,便于分析

豌豆的后代数目多

便于________分析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与程序

3.与遗传实验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如黄瓜的花

两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豌豆的花

闭花受粉

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父本和母本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知识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知识点三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判断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操作的正误。

(1)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2)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4)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判断下列有关说法的正误。

(1)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此比例为雌、雄配子的数量之比。()

(2)A和a、A和A、a和a均为等位基因。()

(3)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4)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3.判断下列有关基因型、表现型相关叙述的正误。

(1)DD、dd、AABB、AAbb都是纯合子,Dd、AaBb、Aabb、AabbCCdd都是杂合子。()

(2)杂种后代不表现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3)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4)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5)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4.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P2—小字)()

(2)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P3—小字)()

(3)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杂种。(P2—正文)()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P4—正文)()

(5)孟德尔提出分离现象相关的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P5—相关信息)()

(6)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P6—实验)()

(7)假说—演绎法需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P7—假说—演绎法)()

(8)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P7—正文)()

(9)某紫花为杂合子,为获得此紫花的纯合子,可将此紫花植株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P7—技能训练)()

二、议一议

【教材易漏拾遗】

1.[必修2

P7“技能训练”]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

2.假设教材中豌豆F1产生的含“d”的花粉一半败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分离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

答案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1.自花传粉 纯种 相对性状 周期短 统计

2.未成熟 外来花粉 人工授粉

【知识点二】

高茎 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随机结合 D d d 1:1

【知识点三】

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1)√(2)√(3)×(4)√(5)×

2.(1)×(2)×(3)√(4)×(5)×

3.(1)√(2)×(3)×(4)√(5)×

4.(1)√(2)√(3)×(4)√(5)√(6)√(7)√(8)√(9)√

二、议一议

1.提示: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

方法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2.提示:注意仅是含“d”的花粉一半败育,花粉类型比例为2/3D:1/3d,卵细胞类型比例为1/2D:1/2d,F2性状分离比为高茎(2/6DD+2/6Dd+1/6Dd):矮茎(1/6dd)=5:1。

第三篇: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人教版(2019)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以问题探讨中的豌豆照片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讲解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分析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杂交实验,并讲解测交试验,得出自由组合定律。再通过课本展示资料,讲解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在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形状不同的豌豆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课件,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意图:产生认知冲突,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教师活动:讲解以上问题,讲解要点为:

1.要点:不影响。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者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2.要点:不一定。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黄色皱缩的豌豆及绿色饱满的豌豆。

教师活动:那么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在发现了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孟德尔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

2.新课讲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教师活动:展示孟德尔两对相对杂交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并组织学生对比实验和预测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页,对比预测结果,初步分析思考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

教师活动:教师在讲解中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

(2)F1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

(4)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师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点为:

(1)黄与绿、圆与皱。

(2)F1代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代有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前后代比较发现,出现了亲代不曾有的新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这又恰恰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这四种表现型比为9:3:3:1,恰是(3:1)2的展开,表明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

(4)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师活动:那么,为什么出现了两对新性状,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教师活动:孟德尔首先假设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且这两对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彼此是独立的。

教师活动: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孟德尔认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来控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么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体细胞中有几对遗传因子?如果用Y(y)和R(r)来表示颜色和粒形,那么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如何表示?

学生活动:回答:分别有2对遗传因子,黄色圆粒可用YYRR表示,绿色皱粒可用yyrr表示。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还学到遗传因子在配子里是成单存在的,那么上述两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又是如何表示的?

教师活动:纯种黄色圆粒产生的配子可用YR表示,纯种绿色皱粒产生的配子可用yr表示。

教师活动:两亲本杂交时产生的配子YR和yr结合,所产生F1的遗传因子组成就是YyRr。F1代体细胞中既有Y,又有y,既有R又有r,为什么F1表现出的是黄色圆粒呢?因为Y对y具有显性作用,R对r具有显性作用,所以F表现出来的是Y和R所对应的性状,即黄色圆粒。

教师活动:讲解根据分离定律,每对遗传因子都要彼此分离,F1中Y可以与R或r组合,y可以与R或r组合,即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

教师活动:孟德尔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每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以及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且分离和组合是同时进行的。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就各有四种: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1:1:1:1。受精时,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那么配子的结合方式有几种?F2中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的组成形式各有几种?

教师活动:展示遗传图解,并讲解F1配子组合方式为16种,F2遗传因子组成为9种,F2表现型为四种。

教师活动:提问:什么叫测交?

学生活动:是用F1代与亲本的隐性纯合子杂交。目的是测定F1的基因型。

教师活动:展示F1作父本和母本的测交及其结果的遗传图解。

教师活动:讲解两种情况是相同的,说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教师活动:

三、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活动: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含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表,并进行讲解。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教师活动:展示课本思考讨论中的内容,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点为:

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为1.5~2.0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可获得杂合子;(3)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若孟德尔一味地用山柳菊做实验,就很可能揭示不了生物遗传的规律,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因为通过数学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

3.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基于他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其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由此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

4.有关系。数学包含许多符号,数学符号也被普遍应用于概括、表述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孟德尔创造性地应用符号体系,并用于表达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应用数学符号研究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他曾在大学进修过数学有关。

数学符号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本质。孟德尔用这种方法,也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

(3)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科学符号体系能够更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

(4)勤于实践。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连续进行了8年的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

(5)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遗传观念的挑战。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师活动:讲解孟德尔论文发表的过程。

教师活动:讲解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教师活动: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的实例。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三、自由组合定律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四篇: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内容,实验主要是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配子的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由此体验孟德尔的假说。该实验被安排在孟德尔提出假说之后,分离定律提出之前,以加深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奠定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本实验学生学习《遗传与变异》接触的第一个较正式的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模拟实验方法的一个很好的课例。以该实验为契机,还可以让学生激发出学习兴趣,使其对遗传的基本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大有帮助。并且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2.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模拟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实验,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合作交流和数据记录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实践、尊重事实、力求完美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

2.各小组及全班结果的分析比较;

教学难点:

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

2.各小组及全班结果的分析比较;

突破重点难点: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好适合学生的问题等;

2.在课堂上合理有序的指导实验教学,并通过分组实验、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对遗传现象和遗传知识已经略有了解,对日常生活中生物的遗传有一些粗浅的认识。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内容介绍的丰富而有趣的遗传现象,以及孟德尔实验的现象和存在的规律性,他们迫切想知道遗传现象的本质,很想了解如何去验证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策略

①讲述法:通过复习回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本次实验课的兴趣。

②实验法:通过完成实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加强对孟德尔遗传学定律的理解。

③讨论法:对于性状分离比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用类似的方法模拟其他过程的问题提出与方案的设计进行讨论。

六、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实验现象,复述孟德尔的假说,并绘制遗传图解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⑴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如 D)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⑵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如DD、dd);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如Dd)。

⑶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⑷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含D的配子,既可以与含D的配子结合,又可以与含d的配子结合。

通过新旧知识链接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绘图能力

[设疑]

生物进行有性生殖,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结合真的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明确相关问题

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精巢、卵巢)

2、两个小桶了的D小球和d小球都是10个,确保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数目相等

3、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

4、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5、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桶,是为了确保不同种类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准备材料用具,指导学生做实验。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发现问题

全班实验的结果更接近与预期的结果,即DD:Dd:dd=1:2:1,显性:隐性=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对10对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提出问题,拓展思维

学生阅读实验,思考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

2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为什么两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都是10个?

4.分别从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5.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桶,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结果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思考: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结合的意义,体会假说的含义

思考:

1、本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一定要相等吗?可以不等,因为生物的雄配子要比雌配子多得多。

2、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DD的合子死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还是3:1吗?是多少?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子一代含D的花粉一半没有活力,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还是3:1吗?是多少?

激起学生探索兴趣,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体验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课后,我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本实验采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球(如乒乓球)模拟两种配子,同时用奶粉罐(塑料袋)小桶,取材方便,解决了实验室没有相应实验用具的问题。

2、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代替单调的理论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做中学”,改变知识的获取方式,印象深刻。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分组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不足的地方有:

由于时间紧迫,每小组抓取的次数定在50次,这导致有些小组的结果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没有摇匀小桶稍偏小等原因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逐步摸索出最佳方案。

总之,只要精心准备好实验用具,设计好实验流程,实验课堂上也可以达成学习目标,甚至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所拓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边“做”边学,从“做”中学,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五篇: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人教版(2019)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假说演绎法。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分离定律。

教学难点

1.假说演绎法。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分离定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首先通过红蓝墨水混合的比喻,来说明融合遗传的含义。接下来讲解孟德尔的功绩,由此引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讲解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并讲解它所具有的相对性状。接下来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并带领学生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讲解分离定律的由来,并着重讲解假说——演绎法,并通过讲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离定律,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蓝红墨水的实验,讲解融合遗传,并展示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图片。并展示讨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讲解:

(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这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大家观察、分析身边的遗传现象,大家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的正确性。

教师活动:讲解融合遗传,并利用PPT展示孟德尔的资料,为讲解豌豆杂交实验做铺垫。

2.新课讲授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教师活动:孟德尔,一位出身贫寒的修道士,而后人却尊敬的称他为遗传学之父。这是因为他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而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正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那么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有什么优点?。

学生活动:在预习之后回答:(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界中都是纯种。(2)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3)花大易于操作(4)周期短,子代多。

教师活动:展示豌豆花的的图片,讲解闭花受粉。

教师活动:展示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讲解异花传粉的相关步骤并讲解父本、母本以及相对性状的概念。

教师活动:讲解豌豆具有7对相对性状讲解孟德尔选用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这是孟德尔成功的第二个原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教师活动:展示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示意图,讲解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只有高茎,高茎自交子二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教师活动:那么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没有矮茎呢?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呢?

教师活动:讲解矮茎的性状既没有消失也没有融合,是隐藏起来了。我们把F1中隐藏起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那么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矮茎就是隐性性状。并讲解杂种后代中同事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教师活动:展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并讲解每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都接近三比一。

教师活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的杂种后代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师活动:我们知道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孟德尔把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称为遗传因子。这些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融合也不消失。(遗传因子决定性状)

教师活动: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称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称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用D表示高茎遗传因子,矮茎遗传因子用什么表示呢?

教师活动:d表示矮茎遗传因子。

教师活动:提问:那么细胞中有几个遗传因子决定性状比较合适?(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学生活动:两个。(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教师活动:讲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并提问:显性个体是否能够确定遗传因子的组成呢?

学生活动:不能,因为BB和Bb都是显性个体。

教师活动:展示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遗传图解,讲解可以纯合的亲本只能形成一种类型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F1为杂合子,表现显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一个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教师活动:展示F2的比例,讲解雌雄配子通过随机结合,F2出现3:1的性别比例。

教师活动:讲解遗传图解的应注意的事项:(1)在图解的左侧应注明P、F1,F2等,以明确世代关系和上下代之间的联系。(2)需要写清楚P、F1、F2等的性状表现类型和遗传因子组成、它们产生配子的情况,以及最后一代的相关比例。(3)用箭头表示遗传因子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关系,用相交线或棋盘格的形式表示形成子代的配子结合的情况。(4)根据需要在图解的右侧或下侧写出简要说明,表明操作意图或原因。(5)用杂交或自交的符号表示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分组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并针对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为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量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多,越接近统计规律。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F1中10株豌豆的性状,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此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多,出现了3: 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要实验验证。

四、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教师活动:刚才提到了孟德尔的假说合理的解释了已对此一对相对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那么孟德尔是怎样验证的呢?

教师活动:讲解测交的相关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一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的分析图解,讲解孟德尔验证的过程。

教师活动:讲解测交时隐性个体(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控制该性状的隐性遗传因子,故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能真实地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五、分离定律

教师活动:讲解分离定律的内容以及其适用的条件。并说明性状分离具有普遍性。

教师活动:展示科学方法中的有关假说——演绎法的资料,并讲解与归纳法的不同之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维训练的内容,布置课下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五、分离定律

下载2015届高三新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 Word版含详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届高三新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 Word版含详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