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了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从2014年7月26日起,《处方管理方法》在我院正式施行。为了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我们按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60张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存在处方前后记不完整,药名、规格、用法、用量书写错误和配伍不合理等问题,现将有关情况予以交流。
2统计结果
在2006年1~6月抽查的3000张门诊处方中,总差错率为14.7%,其中处方前记和后记不完整的有333张,占处方总数的11.1%;处方正文不准确(含不合理用药)有108张,占处方总数的3.6%。
3存在问题分析
3.1处方前填写不全比较多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临床诊断,主要原因是部分医生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若无年龄或以“成”代替,不利于药师准确地判断医生给患者用药治疗剂量的准确性;若无门诊号,患者查寻其相关受到的服务信息比较困难,不能体现明明白白看病的精神;若无临床诊断,有利于药师审核临床用药与诊断是否相符,及是否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禁忌证,不能有效地预防与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
3.2药名写错(1)药名不准确,如21―金维他写成金维他,胶体果胶铋写成果胶铋;
(2)错写药名,如卡司平(吡格列酮片)写成卡思平;(3)仍然书写习用名,吲哚美辛写成消炎痛,普萘洛尔写成心得安,而国家早已从2005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习用名,并且《办法》11条规定:“药品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名为准”;(4)改药名,将商标名代替药品名,如阿奇霉素分散片写成“林盾”。
3.3无剂型或剂型错误如阿莫西林既有颗粒剂又有胶囊剂,而处方是阿莫西林颗粒剂0.25×12包,即是颗粒剂,其规格应该是0.125×12包。左福康(左氧氟沙星)不写剂型,但药房有胶囊、眼药水和软膏三种。
3.4规格不写,错写较多尤其以复方制剂、医院制剂、外用药(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最多,不写规格让药品调剂和收费人员无所适从。如头孢曲松不写规格,而药房有0.5 g,1.0 g,1.5 g,2.0 g之多;宏强(美洛昔康)片7.5 mg写成75 mg。
3.5剂量错写或漏写(1)外用药不写剂量;(2)特殊管理的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时有超过规定量者。
3.6用法缺失、模糊或错误药品未注明用法或用法不明确主要发在外用药品,如乳膏剂、洗剂、滴眼液、滴鼻液、喷雾剂等,可能这些药品用法简单,医生认为患者可以自行使用。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新特药,如美洛昔康片、吗啡控释片每日只需bid,而有的医生则开成tid,容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发生不良反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既增加患者的经济
负担,又浪费药品资源。另外,有的医生超出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和用量范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院方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因为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应,《办法》将无疑成为判断的唯一标准[3]。
3.7临床诊断与治疗用药不相符主要是开人情方,患者原来是看某一疾病的,医生开方时,患者本人要求医生开些自己需要的药品,而临床诊断又未体现这一点。如临床诊断为脚癣,医生不仅开了一支达克宁霜,还开了一瓶卡托普利片。
3.8跨权限使用抗生素和跨专业诊疗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我院2005年9月起实行抗生素分线管理制度(按抗生素的适应证、安全性能、价格等因素分成一、二、三线),住院医生可以使用一线抗生素,主治医师、副主任医生可以使用一线、二线抗生素,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务科主任可以使用一、二、三线抗生素。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医生跨权限使用抗生素。跨专业诊疗主要是开具非本专业的药品,如妇产科医生为患者开具眼科用药。
3.9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仍然存在随着医疗用药品种的增多,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也有增加的趋势。如复方磺胺甲唑和维生素C合用,复方磺胺甲唑在尿中乙酰化率高,溶解度底,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结晶,而维生素C属酸性药物,故二者同服易形成结晶尿,甚至血尿。胶体果胶铋与吗丁啉合用,胶体果胶铋具有保护胃黏膜、中和胃酸和杀菌的作用,在胃的停留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接触溃疡面而起保护作用,而吗丁啉为胃动力药,其作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故二者合用,不利于胶体果胶铋发挥作用。
4对策
4.1加强医生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教育和学习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它具有法律、技术、经济上的意义。处方中的一个错误对患者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大损害,万一发生医疗纠纷,处方是必不可少的证据之一。因此,处方书写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处方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就要求医生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办法》、《原则》,按照统一的项目、内容、格式严格要求书写。特别是药品的药名、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和适应证等,确保处方质量和医疗安全。由于医生工作年限、学识水平参差不齐,书写质量意识不一,我们在监管中不断加强处方书写教育,具体做法为:(1)每月不定期进行各级人员处方书写讲座,强化质量意识,力求全院处方书写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处方书写水平。(2)对书写缺陷较多的人和科室,进行重点培训,提高这些医生的处方书写意识,强化书写标准,保证门诊处方质量稳定在高水平。(3)加强学习和考核。组织药剂人员和医生认真学习《办法》、《原则》,并对重要内容进行闭卷考试,对不及格者重新学习,直到考试及格为止。
4.2建立处方质量的约束机制,定期进行处方质量检查和分析医务科和药剂科负责对处方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每月进行一次,根据《办法》、《原则》对处方书写质量检查,并不定期的检查,记录结果,月终统计。对于处方书写中出现的缺陷,每月分析、反馈给有关科室,责令更正。
4.3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是把好处方质量的关键对药剂人员每周做好定期综合知识培训,只有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才能发挥药剂人员在处方调配中对处方质量的监督作用。在调剂中发现不合格的处方则拒绝调配,发现问题及时与开处方医生联系,及时纠正,不放过每一处错误,更正确认后方可调配,把好处方的质量关。
4.4利用和重视医院“药讯”的作用药房充分利用医院内部的“药讯”作用,向医生宣传药品知识,加强双向沟通,共同提高处方质量。
4.5积极提高医生的合理用药的水平近年来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尤其在滥用抗生素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必须加强不合理用药的监管力度。为加强医生合理用药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医生合理用药水平,医院通过外出进修、参加业务培训班、举办专题讲座、自学等方式加强自身再教育学习。药剂科和临床科室加强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处方的管理,定期检查和质量监督;通过再教育提高医生和药师的业务素质,强化医生书写质量意识和药师对处方的监督作用;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足与错误,才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第二篇:0128 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刘莉,张晓春
(湖北随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随州市,441300)
摘 要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门诊电子处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结果:共审核处方32548张,不合格处方5208张,占处方总数的16%。结论:通过门诊处方审核工作,能了解医院的处方质量,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医院的处方合格率。
关键词:门诊处方;不合格处方;处方合格率
自我院开始实行电子处方系统后,药房的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以前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手写处方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已经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不少与电子处方工作模式相关的错误。于是我院增设了处方审核岗位,电子处方由审方药师审核合格后交费,不合格处方及时联系开方医师,并退回医师处修改。对于不合格处方,进行原始登记。并从4个方面积极整改,有效地提高了处方合格率,从而将不合格处方尽可能的阻挡在审方阶段,降低了由于不合格处方造成的退药退款的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门诊处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处方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如下。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计算机生成的电子处方,共32548
[1]张,其中不合格处方5208张。均由审方药师依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药品说明书,我院《处方点评与审核制度》严格审方得来。将其中的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合格处方分类统计
不合格类型
张数
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
占所审核处方的比例(%)
/ 5
录入错误 前记错误 给药途径错误 用量错误 处方内容不完整
3927 1169 676 749 1333
75.40 12.07 不合理用药 诊断与用药不符 联用不合理 用法用量不合理 重复用药 选药不当
1281 323 249 386 140 183
24.59 3.93 讨论
3.1 录入错误
这类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75.40%。这类错误发生率高,错误比较明显,但只要处方录入时稍加注意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系统就可以避免,将错误消除在最初阶段,例如:
3.1.1 前记错误:如女性患者,诊断为前列腺肥大;男性患者,诊断为臀围待产;有的处方诊断使用拼音代码;有的转录手写处方时将患者姓名打错。3.1.2 用药途径错误:如头孢呋辛酯片、维生素C片等本应口服的录成了静滴;头孢匹胺注射液静滴录成了口服;红霉素眼膏涂于眼睑内录成了滴眼;双氯芬酸钠栓用法录成了静滴。
3.1.3 用量错误:如颠茄合剂一次10 ml录成了一次100ml。复方雷尼替丁颗粒一次1袋录成了一次14袋。
3.1.4 处方内容不完整:主要是某些住院医师或者是对计算机不熟练的老医师开具手写处方到门诊,收费处人员转录不全所造成的。如不填性别、年龄,因为特殊人群用药是不同的,如孕期、婴幼儿、老人;有的处方无诊断,诊断是审方的依据,空项则药师无从审方;转录时不填用法用量,有些特殊使用的药物,药师则无法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如雌激素类。
这部分处方在医师阶段即可避免,因而要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处方是具有经济、技术和法律意义的医疗文书,务必认真审核后方可执行,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医方则无法用录入错误来解释。3.2 不合理用药
/ 5
3.2.1 诊断与用药不符:结膜炎,使用三溴合剂;闭经,使用羟甲唑啉眼水;呼吸道感染,使用乙肝疫苗。软组织损伤,使用奥硝唑注射液+氟氯西林阿莫西林胶囊。此处方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无抗菌药物联用指征。违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3.2.2 联用不合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氯化钾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氨苯蝶啶为保钾利尿剂与氯化钾缓释片合用易引起血钾升高;多潘立酮+颠茄合剂同用。抗胆碱药颠茄会减少多潘立酮的促进乙酰胆碱释放的功效,从而降低药效,属于药理性拮抗。加替沙星+茶碱。加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抑制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从而抑制氨茶碱在肝脏的代谢和清除,使其半衰期延长,清除率下降32.4%,血药浓度增高23%而出现毒性反应。医师应在给药前后根据血药浓度去调整氨茶碱的用量,临床上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约为10~20μg/mL,大于20μg/mL即可产生毒性反应。建议应尽量避免喹诺酮类与氨茶碱合用。
3.2.3 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上多见是一些缓、控释制剂及半衰期长的药物一日多次给药。如厄贝沙坦片,300mg,po,tid.(半衰期为11-15),如果按说明书的给药剂量血压控制不良,根据2008欧洲高血压指南,应该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加大单药的剂量和服药次数。阿奇霉素分散片0.25 g,po,tid。阿奇霉素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日一次给药。一日多次给药,既造成药物浪费,又易产生不良反应。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大多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应一天多次给药,才能确保疗效。临床上可以看到头孢唑林注射液一日一次的给药处方。临床医师在开药时注意了药物的适应症而忽视了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3.2.4 重复用药:由于医师对复方制剂成分不了解而错误的重复用药。如氨酚待因片+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氨酚待因含对乙酰氨基酚与尼美舒利同属非甾体消炎药,属于重复用药,两药联用还可引起视力下降[2]。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im,qd+注射用腺苷钴胺10mg,im,qd。腺苷钴胺是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即其CN 基被腺嘌呤核苷取代成为5-脱氧腺苷钴胺.它是体内维生素B12的两种活性辅酶形式之一.是细胞生长增殖和维持神经髓鞘完整所必须的物质。因此,此处方为重复用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po,bid+兰索拉唑肠溶片10mg,po,bid.以上两药同属质子泵抑制剂,而且超过了正常的用药频率。3.2.5 选药不当:80岁男性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甲磺酸帕珠沙星0.6g,静滴。此处方存在以下问题:(1)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应使用抗病毒药物;(2)若合并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菌药物,但不必使用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3)此患者80岁,属老年患者,使用该药应减
/ 5
量。手足口病,使用头孢他啶。手足口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最常见,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针,否则不可使用抗菌药物。另外,还有20岁以下患者使用甲氧氯普胺,易导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14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雷尼替丁颗粒,易导致神经毒性;18岁以下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损害未成年人的软骨发育,故应避免使用。改进措施
笔者认为本文所归纳的处方问题均可成为医疗事故的隐患。医院非常重视以上问题,故采取了以下措施以提高处方质量。4.1 加载电子处方审核系统
该系统能加载有药物基本信息、药物配伍,对不符合要求的录入自动报警,给出相关提示,以便医师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进一步确认后才提交处方。4.2 在住院部计算机中加入门诊网络系统
方便住院医师为门诊患者开药。除必须使用手写处方(如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终止妊娠药品)外,尽量不用手写处方,杜绝转录时出现不合格处方。
4.3 加强医师及审方药师的综合素质
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反复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并结合本院的不合格处方进行讲解;举办药学知识讲座;聘请上级医院药学专家对我院进行合理用药的培训。在药剂科内部每周进行药学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并考核,增强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判断能力; 4.4 制定奖惩措施
我院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及卫生部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制定了本院的《处方点评与审核制度》,对开具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名单每周统计,在医院门诊大厅屏幕上滚动播出,并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对于开方合格的医师医院业务学习时进行表扬;每季度写出总结,以医院简讯的形式在全院公布,提醒医师注意。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院的处方合格率由2009年3月的72%上升到2010年3月的95%。对于提高处方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4 / 5
[2] 美康医药软件公司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3]
作者简介:刘莉(1972-),女,湖北随州人,主管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电话:0722-3252628,E-mail:duoduo20011106@sina.com.5 / 5
第三篇: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4门诊处方12856张。根据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统计。结果: 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约占1.5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79%,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为主,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关键词: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可供临床选用的药物越来越多,药物的配伍越来越复杂,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久造成药物浪费,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降低药物疗效,而且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全世界有30%的患者死亡与用药不合理相关,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为32%。与药物不良反应不同的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不限于药物的正常用法用量,还包括超量、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的使用药物所造成的损害。门诊处方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信息载体之一,也是处理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客观依法律依据。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院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本人随机抽取我院2008门诊处方2856张,现将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查2008我院门诊处方12856张。所含科室包括:急诊科、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口腔科及中医科。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有关文献,找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2856张门诊处方不合格的有45张,合格率为98.41%,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2张(占1.59%);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 728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7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共1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不合理用药分析
3.1用法、用量不合理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其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该类药物半衰期很短(T1/2为0.5~2h),每日1次静脉滴注是根本无法达到抗菌要求的,反而容易引起细菌耐药,因此,应将每日总量至少分成两次静脉滴注才能保证确切疗效。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经肾脏排泄,给药后48h内有90%自尿液中以原型排除[1],但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减退,若高龄患者按一般常用量使用可导致血药浓度累积增高,有发生ADR的可能,故高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减量给药,可用常用量的50.0%~66.7%。临床中常见的还有1日中多次给患者使用一些缓、控释制剂及半衰期长的药物,如罗红霉素缓释胶囊0.15g每日3次,头孢氨卞缓释片0.5g每日3次等都可造成超量易引起蓄积中毒。还有注射用奥美拉唑仅限于静脉推注而随时可见有用5%的葡萄糖滴注。
3.2重复给药
同类药物重复应用,如头孢克洛咀嚼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等联用,前者两种药物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相同,后者两种药物则均为喹诺酮类药物。
3.3 药物间相互作用
不合理的配伍,联合用药可产生相互作用:⑴抗菌药物与活菌制剂合用:如头孢他美酯+双歧杆菌,头孢他美酯为杀菌剂与双歧杆菌联用,可抑制或灭活双歧杆菌而使双歧杆菌失去作用,而头孢他美酯也会因此而药效降低;双歧杆菌、妈咪爱不宜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整肠生不宜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等配伍。⑵杀菌药与抑菌药合用:如头孢他定+克林霉素,头孢他定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属繁殖期杀菌药,克林霉素为繁殖期抑菌药,两药合用时可降低前者的效价,故应避免合用,或先用杀菌剂间隔一定时间(待体内消除一定药物)后再使用抑菌剂。⑶解痉药与胃动力药合用:山莨菪碱(654-2)为抗胆碱药,能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依托比利为胃肠道动力药,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增加胃动力,两者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⑷思密达+诺氟沙星,思密达能吸附肠道内细菌及气体以防止毒物吸收而止泻,其与诺氟沙星合用时也会对诺氟沙星产生吸附作用而降低抗菌药物的疗效。
3.4?溶媒不当
青霉素类+葡萄糖静脉滴注属溶媒不当。葡萄糖的pH为3.2~5.5,青霉素类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也降低,故其用生理盐水为溶媒时的稳定性好。头孢菌素与不同溶液配伍后其稳定性也不同[3]。本文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加入葡萄糖中滴注也非常多见,特别是对小儿用药,而糖尿病患者若过多摄入葡萄糖对胰岛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3.5选药不合理
儿童选用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属选药不合理。因喹诺酮类药物对儿童生长软骨素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骨骼生成,故18岁以下患者应避免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3.6 不必要联合
不必要的药物联合如克林霉素+甲硝唑+丁胺卡那。克林霉素与甲硝唑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但因极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增高不可同时应用。克林霉素与丁胺卡那均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易使不良反应加重。讨论
本次门诊处方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9.8%,低于文献报道的36.99%[4]。我院处方仍存在不合理用药,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为主。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在美国为24%~66%,在我国为25%~56%。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不但可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并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抗生素合理使用仍需进一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联合用药,包括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等都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20种以上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5],这提示临床医生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及种类。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也规定,在调剂处方时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以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江平,谢婉容.对2万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分析[J].中国药房,2001,12(11):674.[2]王君耀,赵峰.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生素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7):419.[3]田开珍,陈考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J].中国药师,2002,5(1):53?54.[4]李明查,殷卫东,崔波.某职工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2):92.[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
第四篇: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作者:蒋玉珍 作者单位:姜堰市中医院,江苏 姜堰 225500 来源:医学期刊 / 医药科学综合收
藏本文章
【关键词】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药物配伍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可供临床选用的药物越来越多,药物的配伍越来越复杂,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久造成药物浪费,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降低药物疗效,而且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解我院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本人随机抽取我院2006门诊处方2128张,现将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如下。
配伍不合理 1.1 药理性拮抗
(1)速效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联用,如头孢拉定+美他环素、哌拉西林+红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美他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为速效抑菌药,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以致使繁殖期杀菌的头孢拉定,哌拉西林、青霉素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故抗菌作用减弱。(2)阿托品+胃复安,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解除胃肠道痉挛,同时也使胃肠排空减慢,而胃复安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促进胃肠蠕动和加快胃排空,两药合用作用相互拮抗。(3)阿司匹林+依那普利,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对抗依那普利借助前列腺素释放而达到降压和激活血管紧张肽原酶的作用。(4)氢氯噻嗪+降糖药,氢氯噻嗪属噻嗪类利尿药,能直接抑制胰岛β细胞的功能,抑制胰腺释放胰岛素,并能降低血钾,两者均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增高,与降糖药合用,两药作用拮抗。1.2 减少吸收,降低疗效
(1)氧氟沙星+西米替丁,西米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疗效降低。(2)整肠生+环丙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对整肠生等微生态制剂有不同程度的杀灭或抑制作用,因此两类药物一般不宜同时服用。(3)法莫替丁+硫糖铝,硫糖铝在酸性条件下与胃粘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法莫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4)维生素C+维生素Vk3:维生素C含有烯二醇结构,具较强还原性,维生素Vk3具有氧化性,两者在溶液中相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药疗效降低或消失。1.3 降低疗效,加强副作用(1)红霉素+地高辛、克拉霉素+地高辛、四环素+地高辛,红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均不宜与地高辛同用,因地高辛的降解有赖于肠道细菌Eubact、Lentum的存在,而红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能抑制肠道菌群,从而减少地高辛的降解,增加地高辛的吸收,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2)环丙沙星+氨茶碱,环丙沙星可抑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从而抑制氨茶碱在肝脏的代谢和消除,使其半衰期延长,消除率下降,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西米替丁、红霉素、四环素等也可使氨茶碱的半衰期延长,毒性反应增加(3)消炎痛+强的松,消炎痛可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胃粘膜内部缺血,增加了对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敏感性,造成胃粘膜细胞的分化,组织坏死,从而形成消化道溃疡,引发胃出血,强的松能诱发胃溃疡,引起胃出血,两药合用增加了副作用胃溃疡的发生率。1.4 同类药物联用或重复用药副作用增加或造成浪费
(1)庆大霉素+萘替米星,庆大霉素和萘替米星同为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对耳、肾的毒性增加。(2)甲苯磺丁脲+消渴丸,甲苯磺丁脲为磺酰脲类降糖药,消渴丸为复方制剂,也含有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易发生低血糖。(3)维C银翘片+快克,维C银翘片和快克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联用易发生肝脏损害。一般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以减少毒副作用的累加[1]。2 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次/天,静脉滴注。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短,小于2.5h(头孢曲松除外)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决定其临床疗效的是血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持续时间,每天须多次用药,才能维持所需的杀菌浓度,此外该药的抗菌后效应也很短,所以该类药物1d总量应分2~4次给药,以增加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时间,充分发挥杀菌效力,而喹诺酮类为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半衰期长,体内代谢慢,其抗菌效果依赖于给药剂量,且它们大多数具有抗菌后效应,所以目前较多提倡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具抗菌后效应的抗菌药物,采用1日1次的给药方案[2]。3 给药剂量不合理
炎痛喜康4mg,2次/天,炎痛喜康的半衰期为45h,每日只需服药1次,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处方中每日2次,既无必要又易引起毒性反应。4 选用溶媒不合理
(1)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青霉素钠,临床以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纳注射液作青霉素钠盐的溶媒的不合理使用较常见。青霉素钠盐在近中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则降解加速,疗效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增加。5%葡萄糖的pH为3.2~5.5,5%葡萄糖氯化纳的pH为3.5~5.5,均偏酸性不宜作为青霉素钠盐的溶媒,应用0.9%氯化纳注射液(pH4.5~7.0)。(2)红霉素乳糖酸盐+0.9%氯化钠,红霉素乳糖酸盐如果用0.9%氯化钠直接溶解,则生成胶状物而不溶,如果将粉针溶于注射用水中,再加入至氯化钠中,则可顺利溶解。有不少注射用粉针在配制时需要用特殊的溶剂溶解,对这些药物中配备的专用溶剂不要随便丢弃,或擅自用其他溶剂替代。5 选用溶煤的量不合理
青霉素钠+250mL0.9%氯化钠或500mL0.9%氯化钠,临床上常用的杀菌型抗生素为了保持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输注时宜选用少量溶媒于短时间内输注完毕,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宜加入100mL0.9%氯化钠中在0.5~1h内输注完毕[3],加入250mL或500mL0.9%氯化钠中输注难以达到治疗效果。6 使用剂型不合理 6.1 成人剂型用于小儿
由于药房中供应的小儿规格的药物剂型较少,临床医生为便于小儿服药常将成人剂型分开供小儿服用。红霉素由于易受胃酸破坏且对胃有刺激性,故制成肠溶片,如分开服用,则易在胃内受胃酸的破坏,降低疗效且增加对胃的刺激性。快克、芬必得等缓释胶囊,由于囊内为不等速的若干成分,分剂量用于小儿药物颗粒难以均匀,达不到缓释定释的作用。6.2 口服片剂用于阴道给药
妇科常用制霉菌素片,甲硝唑片,红霉素肠溶片阴道给药治疗阴道炎。阴道环境不同于胃肠道,口服片剂在阴道内崩解慢,生物利用度低,如红霉素肠溶片在阴道pH4~5的生理状态下,几乎不崩解,药物最终以原型随阴道分泌物排出体外,达不到治疗目的,临床应根据阴道局部的特殊性,选用栓剂、泡腾片剂等合适的剂型,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又可防止细菌耐药。
6.3 庆大霉素注射剂用于口服
临床上消化科常用复方维生素B液+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炎,庆大霉素易被消化液及消化液中存在的酶所破坏,故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疗效很差。7 输液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临床上常用复方氨基酸以维持正氮平衡,但临床上常不重视使用方法,常先输氨基酸后输葡萄糖,甚或不输葡萄糖,这样氨基酸输入人体后被当作热能消耗,而非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起不到维持正氮平衡的作用,正确的用法是先输葡萄糖再输氨基酸。8 选药不合理(1)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婴儿秋季腹泻等使用抗生素治疗。上述疾病多系病毒性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明显治疗作用,而且易使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2)小儿选用胃复安。20岁以下的青年、儿童使用胃复安,易出现运动障碍等锥体外系副作用,因此应尽量不用。(3)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的生长有影响,能使未成年人的支重关节的软骨受到侵蚀,且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未成年人慎用此类药,12岁以上儿童禁用。(4)小儿选用氨基甙类。氨基甙类对耳、肾的毒性大,加上小儿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差,肾小管泌酸能力低,尿pH值高,影响碱性药物排泄,更易致氨基甙类蓄积中毒,因此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甙类应尽量避免用于小儿。(5)泛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其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绿脓杆菌感染,以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及尿路感染等,对于普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其首选药物为青霉素,但在临床处方上,尤其是急诊处方中,在未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常首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大的头孢噻肟,这样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浪费,也给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调查中除上述情况外,还存在并用药物过多、中西药混瓶应用、处方书写不规范等情况,根据以上分析,我院门诊处方在合理用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说明部分临床医生对一些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掌握不够全面,合理用药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说明药房调剂人员对不合格处方的判断能力有限,未能严把处方审核关。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举办药学知识讲座,建立严格的处方点评制度,提高临床医生和药师的职业素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文献】
第五篇:我院门诊部院感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我院门诊部院感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月8日,前往山大二院参观学习,对照我们自己,差距很大,感触最深的是信息化管理水平非常高,院感报卡及检查、抗生素管理均已采用电脑处理,院感专职人员主要从事重点部门的院感管理、目标性检测、生物学检测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这次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标准框架是由他们制定,针对我院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内镜室日常管理未能达到卫生部颁发的规范要求。2 院感监测未能达到规范要求。3 未能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急诊室抢救室未设置单间,洗手设施不规范。5 介入室区域设置不合理。6 多重耐药病人的处理不规范。整改措施: 加快供应室一体化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使院感监测能达到规范要求。3 人员尽快到位,熟悉基本工作后,开始全面目标性监测。对急诊室进行调整,改建洗手设施。5 介入室重新设置,分流病人。6 严格按照规范处置多重耐药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