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擦肩而过而又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读《增长的极限》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
。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各系的优秀教师开办讲座,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山大经济系蔺子荣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正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口号由南渐北,风行一时,我辈自然无法理解《增长的极限》,也觉着蔺子荣老师讲座中的某些内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蔺老师讲座中谈到一个人一生要呼吸多少立方空气、吃掉多少吨食物、喝掉、用掉多少吨水,都接近天文数字)。
参加工作后,一次出差的机会,偶然看到《增长的极限》一书,顺便买了一本,胡乱翻了翻,认为那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恐慌,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就扔在了一边。
年底,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回鲁探亲,交谈中,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都表示了忧虑,我便重新阅读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当我再次阅读这本发展学的经典原著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和32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差别,但“持续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人类面前。
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治领袖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但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关于全球生态制约的观念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些的的确确限制了实物增长,并且对我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选择的政策能否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只有有限的能力能在短期内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利他的但却对一些重要角色不利的措施来对这些限制做出反应。
《增长的极限》再次拉响了警报,号召我们在为时已晚前采取行动。冰盖正在融化,新鲜水源正在消失,鱼类和森林正在枯竭……尤其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高速进行的中国而言,庞大的人口负担、高速的工业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更为我们未来前进的征程平添了几许阴霾。
党中央高瞻远瞩,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紧接着,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不协调问题,一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资源消耗量太大。以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一年为例,gdp为1.4万亿美元,占世界4%,但原油消耗2.6亿吨,占世界消耗7.4%,原煤消耗16亿吨,占世界消耗31%,钢材消耗2.46亿吨,占世界消耗27%,水泥消耗8.5亿吨,占世界消耗40%。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没有明显改观。gdp达到21万亿人民币,占世界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5%,其中,钢材消耗占世界消耗30%,水泥消耗占世界消耗54%。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了解到自然资源对经济高速增长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只有了解了增长的极限,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
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它已经进入公众谈论的话题,尽管它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假设性的和学术化的概念。
《增长的极限》猜测,后过度冲击的后果才能被更清楚察觉,20年后,过度冲击的事实才会被普遍承
认。该书中的模拟场景表明,21世纪的第一个仍将处于增长的阶段,这跟此书30年前给出的模拟场景是一致的。该书对1970~这一时期的预期,已经正确了30年,所有人必须再等,才能得到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如果说《增长的极限》所做出预言在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家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的话,那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及时实现了从工业
化向后工业化的成功转变,避免了指数增长的危机,也就实现了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今天的中国社会兼跨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我们的挑战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复杂的多、艰巨的多。人口、资源、粮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犹如重重枷锁禁锢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增长的极限》所做出的判断一样“允许指数增长持续时间越久,保持最后稳定状态的可能性越小。”①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追求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里?虽然,全党全社会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了一项战略任务,但我们的现实条件又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多大的空间?
即使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双重效益。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超稳定的社会,原有的社会惯性仍将难以逾越。在国内外各家媒体上报道出来的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的新闻屡见不鲜。从微观层面来说,是由于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从中观层面来说,是由于法制、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宏观层面来说,则是由于难以克服的社会惯习(特别是政绩观)所至。因此,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如果我们再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中,中国会不会因为“马太效应”而背负起西方国家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在全球资源、环境差距不断加大的今天,中国面对的危险和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国界。当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在中国准备“和平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必须打开国门、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但在西方国家不断将原有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输送到中国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权衡现实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利害?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二篇:《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擦肩而过而又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读《增长的极限》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各系的优秀教师开办讲座,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山大经济系蔺子荣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正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口号由南渐北,风行一时,我辈自然无法理解《增长的极限》,也觉着蔺子荣老师讲座中的某些内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蔺老师讲座中谈到一个人一生要呼吸多少立方空气、吃掉多少吨食物、喝掉、用掉多少吨水,都接近天文数字)。
参加工作后,一次出差的机会,偶然看到《增长的极限》一书,顺便买了一本,胡乱翻了翻,认为那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恐慌,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就扔在了一边。
年底,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回鲁探亲,交谈中,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都表示了忧虑,我便重新阅读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当我再次阅读这本发展学的经典原著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和32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差别,但“持续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人类面前。
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治领袖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但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关于全球生态制约的观念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些的的确确限制了实物增长,并且对我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选择的政策能否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只有有限的能力能在短期内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利他的但却对一些重要角色不利的措施来对这些限制做出反应。
《增长的极限》再次拉响了警报,号召我们在为时已晚前采取行动。冰盖正在融化,新鲜水源正在消失,鱼类和森林正在枯竭„„尤其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高速进行的中国而言,庞大的人口负担、高速的工业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更为我们未来前进的征程平添了几许阴霾。
党中央高瞻远瞩,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紧接着,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不协调问题,一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资源消耗量太大。以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一年为例,gdp为1.4万亿美元,占世界4%,但原油消耗2.6亿吨,占世界消耗7.4%,原煤消耗16亿吨,占世界消耗31%,钢材消耗2.46亿吨,占世界消耗27%,水泥消耗8.5亿吨,占世界消耗40%。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没有明显改观。gdp达到21万亿人民币,占世界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5%,其中,钢材消耗占世界消耗30%,水泥消耗占世界消耗54%。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了解到自然资源对经济高速增长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只有了解了增长的极限,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
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它已经进入公众谈论的话题,尽管它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假设性的和学术化的概念。
《增长的极限》猜测,后过度冲击的后果才能被更清楚察觉,20年后,过度冲击的事实才会被普遍承
认。该书中的模拟场景表明,21世纪的第一个仍将处于增长的阶段,这跟此书30年前给出的模拟场景是一致的。该书对1970~这一时期的预期,已经正确了30年,所有人必须再等,才能得到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说《增长的极限》所做出预言在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家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的话,那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及时实现了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成功转变,避免了指数增长的危机,也就实现了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今天的中国社会兼跨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我们的挑战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复杂的多、艰巨的多。人口、资源、粮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犹如重重枷锁禁锢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增长的极限》所做出的判断一样“允许指数增长持续时间越久,保持最后稳定状态的可能性越小。”①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追求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里?虽然,全党全社会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了一项战略任务,但我们的现实条件又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多大的空间?即使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双重效益。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超稳定的社会,原有的社会惯性仍将难以逾越。在国内外各家媒体上报道出来的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的新闻屡见不鲜。从微观层面来说,是由于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从中观层面来说,是由于法制、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宏观层面来说,则是由于难以克服的社会惯习(特别是政绩观)所至。因此,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如果我们再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中,中国会不会因为“马太效应”而背负起西方国家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在全球资源、环境差距不断加大的今天,中国面对的危险和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国界。当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在中国准备“和平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必须打开国门、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但在西方国家不断将原有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输送到中国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权衡现实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利害?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三篇: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
《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先后被译成34种文字出版,总发行量600万册,并被列为联合国第31届大会的文件,世界各国有1千多所大学和学院将其作为教材,该书还获得联邦德国和平奖金,被誉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
一、《增长的极限》的背景
罗马俱乐部
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 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其主要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
罗马俱乐部主要从事下列3种活动:①举办学术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并经常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或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②制订并实施“人类困境”研究计划,组织其成员进行系统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③出版研究报告和有关学术著作。罗马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基金会的赞助和研究课题的拨款。
出版的时间
该书出版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地摧毁了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二战结束时,许多国家几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西方各国都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战后严重的物资匮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期后,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的走向中产阶级化的道路。
《增长的极限》这部书,在二战后的复苏时间内出版,犹如给了社会当头一棒。人们不禁开始疑惑:我们的世界真的这么脆弱吗?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本书真的是个震惊世界的作品。
二、《增长的极限》内容
《增长的极限》在文中具体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他们发现,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全球性环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是由于全球系统的五个因子之间存在的反馈环路决定的,这样就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反馈环路是一个封闭的线路,它联结一个活动和这个活动对周围状况产生的效果,而这些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影响下一步的活动。在这种环路中,一个因素的增长,将通过刺激和反馈连锁作用,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长的更快。全球系统无节制地发展,最终将向其极限增长,并不可避免地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3、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 通过对上述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的定量研究,米都斯小组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如果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我们人类所在的地球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会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第二,改变这种增长的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第三,如果世界人民决心追求后一结果,而不是前一结果,那么,他们开始的行动愈早,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这个问题上,纯粹技术上的、经济上的或法律上的措施和手段的结合,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以往的增长”。这样,他们就把全球均衡状态作为了解全球性环发问题的综合对策。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在均衡状态中,技术进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受欢迎的。这里的技术是经过生态化调整的技术,它们包括:收集废料的新方法,以减少污染,并使被抛弃的物质可以用于再循环;更有效的在循环技术,以降低资源消耗率;更好的产品设计,以延长产品寿命和便于修理,结果是资本的折旧率最小;利用最无污染的太阳能;在更完备地理解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害虫的天然方法;医学进步能降低死亡率;避孕手段的进展能促进出生率同降低着的死亡率相等。
最后,他们认为向全球均衡状态的努力是对目前这一代人的挑战,必须在当代人的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延误时机,将之传给下一代。
三、《增长的极限》的贡献
《增长的极限》的最大贡献,是为人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看待经济增长提出了新思维,它从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从增长的角度着眼,指出,如果人类一味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势必导致最终达到极限而走向人类社会的衰败。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虽然《增长的极限》的结论有些悲观,但在当时世界各国盲目追求发展,忽视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对未来存在着盲目乐观心态的时候,这本书无疑地是起到了警世作用,它继《寂静的春天》之后,又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增长的极限》的功绩之一,是纠正了人们通常的一种错觉,即认为增长是一个线性过程,就象一个孩子长身体一样,每年长高一些。其实,不论是人口的增长还是经济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就象酵母细胞群体中,每一个细胞每10分钟分裂为2个,然后是4个、8个、16个„„。
指数增长和线性增长的区别,可以从通过以下的事例来说明:如果一个人,每年在他的柜子里收藏10元钱,那么他的钱就是以线性方式增长的。但是,他要是拿出100元钱用于年息为7%投资,那么,这100元钱在10年后就会翻一番,这就是指数增长。
指数增长具有欺骗性,往往能够使人们受骗上当。为了让人们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中保持清醒,《增长的极限》引述了一个古老的波斯传说:有一个聪明的朝臣献给国王一个精美的棋盘,并请求国王给他在这棋盘的第一个方格上放一粒米,在第二个方格上放二粒,在第三个方格上放四粒,依此方法一直将64个方格放满。国王没有多想就立刻同意了,他下令从仓库中取来米,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上了当,因为要放到第21个方格时,已经超过了100万粒,到第40个方格时就超过100万亿粒米,照这样放下去,远在第64个方格以前国王储备的米粒就都耗尽了。
指数增长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以突然地接近一个固定的极限,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增长的极限》引述了一个法国儿童谜语:假定你有一个生长着一朵水百合花的池塘。这种百合属的植物体积每天按2倍速度生长。如果允许这种百合属植物不受限制地生长,在30天里就会完全覆盖住这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种百合属植物似乎很小,给人的表面感觉是不必为修剪它们担心,但是当我们发现它覆盖了池塘的一半时,才会突然发现,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我们的池塘了。
令人担忧的是,世界人口正是以这种指数方式在增长。据历史记载,公元初期的世界人口为2.5亿左右,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人口接近5亿,也就是说,从2.5亿到5亿,翻一番的时间是1500年左右;1830年世界人口首次达到10亿,人口翻番的时间近340年;进入20世纪以后,人口急剧膨胀,1925年达到20亿,翻番时间缩短为不到100年;1975年世界人口达到40亿,翻番时间又缩短了,仅仅为50年;而从1962年的30亿到1999年的60亿的翻番时间仅为37年。在空间和资源都十分有限的地球上,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势必会加重环境资源的负担,引起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曾有人计算过,以1970年世界人口36.8亿为基数,按每36年人口增长1倍的速度计算,到公元2075年,整个地球表面每平方米将有10个人,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啊!同样令人担忧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同资源消耗的速度,也都是呈指数方式增长的。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经济增长速度为每年0.1%,照此速度,翻一番的时间为700年,工业革命之后,增长率提高到1%,翻番的时间也缩短为10年。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更加快速的增长,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工业生产能力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前所未有速度发展的工业化时代。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地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达到了前所未有程度。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把各种矿藏从地下甚至海底挖掘出来,这些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地下宝藏,在地下沉睡了亿万年,在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历史中,人们也基本上没有去触动它们。但是,仅仅从工业革命以来的200余年,特别是战后的50余年以来,这些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已经被我们开采过半,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估算,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地球上的金属矿藏绝大多数将会在21世纪耗光,煤炭也不过能够开采不到300年,石油和天然气则只有六、七十年的开采量,我们人类面对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危机,这种局面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都在7%以上,也就是说,10年即可翻一番,这样的发展速度确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种高速度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和资源带来的沉重压力。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保护持续发展的物质支撑系统,重视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
我们人类所生长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行星,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艘航船,虽然地球在我们人类看来是一个庞然大物,但终究是有极限的,因此,人口不能无限增长,资源也不能无限地供人类消耗浪费。现在,不论是人口还是资源的消耗,都已经接近地球承载能力的极限,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好像是那个池塘,人类就好象是那位池塘的主人,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增长的极限》发表时正值西方经济增长处于黄金时代,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带给人们的史多的是对于未来的强烈信心与憧憬。而梅多斯等人竟在此时此境提出如此悲观的结论,无疑会引起巨大争议,对大多数人而言则是难以接受的。在人与自然的资源关系上长期以来占上风的是“资源浪漫主义”,认为只要科技不断进步,制度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就可无限发展。马克思也曾认为,人类社会无限发展的实现在于制度的不断更新。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如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等。最近爆发的世界局部战争中相当一部分的背后也与资源的争夺有关。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标志着人类对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终于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派出了强大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有170多个国家代表出席的盛会。这次大会全面讨论了人类面临的10大环境问题,发出了更严峻、更强烈的警告: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话,前景就是毁灭。这次大会最大的成就是,人类研究了自己的社会发展方式,将不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方式。
四、《增长的极限》对中国的提示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唯一正确的抉择,今天,它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得到认同和重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能源及生态环境而临严峻的形势。在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旗号下,存在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事实上的不平等。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我们发展经济的迫切心理,有意识地将污染严重的产品转移到我国制造,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的大量消耗等等诸多问题。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资源消耗的速度大大加快,再加上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些因素对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幸运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政府己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200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上发表了题为《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演讲。他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而进步和人类的全而发展;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这充分显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
科学家们在《增长的极限》一书的最后这样写道:“人必须探究他们自己--他们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们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人类是否会生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类能否避免陷入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增长的问题究竟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技术问题?也许都不是,增长的方式其实表明着我们所选择的成为人的道路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其实追问的目标更加本质,更加根源,是一个从根本上关乎着人类的价值、自由和尊严的有着重大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智慧的追问。我们在寻求的其实是对我们自身生存意义的探讨,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或者环境的问题。
对于社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种群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个人来说也许我们应该摒弃以前的发展第一的观点,附带的也要克制人类性格中存在的占有欲和贪婪,放弃利益之上的观点,甚至在某种时候做出放弃自身利益的选择。这一点尤为重要,这需要整个社会的风气的带动,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对于当下来说,发展精神文明就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就会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人类文明才能得以长久繁荣,人们也能更多的反省自己,深思生存的意义。
五、《增长的极限》带给我的震撼
《增长的极限》的作者,是几位极其聪明的年轻人。在一种近乎于狂热的经济发展氛围中,他们以冷静的头脑和机敏的洞察力,找到了一条为人类求福的道路。
我们的地球总是给我们一种错觉,好像它的资源永远都消耗不完。《增长的极限》在它缜密的资料和模型分析中,告诉了我们,我们的地球已经快要到了极限。
书的出版时间距离现在已经快要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之前的研究报告,在如今的社会里得到了证实。庆幸我们的地球还在,我们的文明还在,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来拯救地球,挽救千秋万代。《增长的极限》里所阐述的道理,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这个放在今天很容易被社会认可的道理,在当时也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增长的极限》猜测,10年后过冲的后果才能被更清楚察觉,20年后,过冲的事实才会被普遍承认。该书中的模拟场景表明,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仍将处于增长的阶段,这跟此书30年前给出的模拟场景是一致的。该书对1970~2010年这一时期的预期,已经正确了30年,所有人必须再等10年,才能得到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增长的极限》的作者计划在2012年,即该书第一版出版40周年的时候,再次进行更新。到那时,我们希望有更充足的数据来验证过冲的现实。我们将能够援引一些证据来证明,究竟我们是正确的,还是我们将不得不承认,证据表明技术和市场的确使地球的极限扩大到超出人类社会的需求之外。
众所周知,人类现在面临着缺水的危机。有人会说,雨总会下的,可是,雨,需要湖水蒸发成云,当不再下雨,没有湖水的时候,雨又从哪来?当没有水的时候,水力发电更是天文了。前段时间我看了《地球2100》这部影片,在影片的最后,地球上各个国家由于资源的缺乏开战,最终国家退化成种植园,人类电子社会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一无所有的人们如原始人般守卫者自己的那一点点东西。
我们可以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地活着,也可以负责人、充满贡献精神地或者,我们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万物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轨迹,都有自己的时空感觉以及对时空中临近事物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对子孙后代、我们自己即将面临的、正在发生的,没有一点紧迫感,我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惊讶。人类的惰性,连维持我们每天出门觅食的动力都很吃力。更不用说什么大事了。我们应当有更多像《增长的极限》的作者这样以理性数据与事实进行呼吁与实践的学者,而不是研究火炮弹药的军事专家。
第四篇:增长的极限读后感(范文模版)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董冰
5087139012
在一个下着雨的周末,我读完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这是一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好的书。它首次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当时正是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而达到这一轮增长的顶峰,也正处于“石油危机”的前夜,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弥漫着乐观情绪。但是作者基于当前的和历史上的实际数据,对未来几十年的世界人口、经济增长,生活水平资源消耗,环境等变量等都做了精确的预测,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并做出了“崩溃”的预言。但是,作者们并非是进行单一的预测,并没有预言“崩溃”一定会发生,而是模拟了未来世界发展的各种可能场景。在多个模拟场景中,如果人类社会照目前的发展模式发展下去,如果国际社会做出反应或采取行动过于迟缓,“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这在今天看来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作者丹尼斯·米都斯在研究过程中用world3模型预测了未来世界的人口增长、粮食增长、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其中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与现实完全吻合。作者写书的时候正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社会的主流学者都对未来的发展抱着乐观的信心。直到一年后的石油危机,那些主流学者和政治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更多人还是对有增长的极限这种说法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丹尼斯·米都斯用大量的数据和模型说明了人口、粮食、资源消耗等的增长是呈指数型增长,而非线性性增长。如果人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增长是按照这种模式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世界将会“灾难性的崩溃”。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始终以发展经济为第一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都是惊人的。据统计,中国现有煤炭的探明储量为818亿吨,石油为25亿吨,天然气为5.4亿吨。以2000年为起始点,到2020年,中国年需煤炭16亿~18亿吨,20年累计需247亿~248亿吨;石油年需5.5亿~6.4亿吨,10年累计需85亿~92亿吨;天然气年需0.6亿~0.7亿吨,10年累计需9.2亿~10亿吨。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70%和50%。未来20年中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天然气超过2万亿立方米。严重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经济面临极限。未来几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资源消费大国。中国应该正视资源危机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跟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对话,而不是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对国内的矿产资源竭泽而渔,以致最后造成得不偿失的战略性错误。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
从《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留给我我们的路只有一条——
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制订长期的环境对策,帮助国际社会确立更加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经过3 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该委员会于1987 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经过充分论证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出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的角度引导到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相结合,体现了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认识上的重要飞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 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尤为重要。
以上是我读过《增长的极限》一书以后的一些想法,可能有些观点不够完善,可能有些观点比较片面,但都是我的心声。
第五篇:《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可持续发展乃正道
以前对于书中的观念和论点,认为不过是平凡的真理。因为当我们谈论起诸如“2012年世界面临末日”、“人类即将灭亡”这一类的话题时,总觉得那是非常荒诞可笑,遥不可及的未来。但是读了此书之后,突然发觉到世界真的是有末日的,并且这个末日竟然离我们并不遥远。突然发现经济增长也并非完全是件好事,不仅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并且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甚至可以说,增长并非如同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把人间变成天堂,相反的却可能带入地狱。
现在看来,这些想法是从一种盲目的乐观一下子走到了极端的悲观,并且这些想法本身也充满了对本书的误解。常常也能听到大家对此书的争论,反对者的观点正如那些主流观点一样,有人认为“零增长”的观点荒诞不经,将导致把发展中国家锁定在贫困里,也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所谓的“极限”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在书中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即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全球系统中属于无限制的系统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而属于有限制的系统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作用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当时正是世界经济特别市西方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而达到这一轮增长的顶峰,也处于“石油危机”的前夜,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弥漫着强烈的乐观情绪。《增长的极限》一书的问世犹如当头棒喝,本该把人们从梦中惊醒。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各种批判和质疑,经济学家们更是对此大加鞭挞。
本书中,作者明确指出,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外,已经超越了极限,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即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这种环路中,一个因素的增长,将通过刺激和反馈连锁作用,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长的更快。全球系统无节制地发展,最终将向其极限增长,以至于陷于恶性循环之中。作者对未来几十年的世界人口、经济增长、生活水平、资源消耗、环境等变量都做了“精确”的预测,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并做出了“崩溃”的预言。在有关资源枯竭一说中,作者注意了人口的几何增长,注意到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更注意到了自然环境所早到的不可逆转的破坏,等等。即使某些破坏是可以逆转的,例如恢复土壤肥力,或者是通过技术可以弥补的,但是由于更多的资本将不得不转向满足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工业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进而形成负反馈循环导致人类经济增长趋于停滞。这是书中所模拟的崩溃发生的最主要路径。况且,还有些东西的破坏和失去是不可逆转的,例如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趋势,至少目前看来这些不是技术的发展所能够解决的,人类只能通过减少自己的生态足迹来避免进一步的恶化或放缓恶化的速度。技术绝非是万能的。
“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这是作为全书之结论和主张的解读。作者认为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将不可避免导致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但是如果人类决心追求均衡状态发展,那么开始的行动愈早,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这个问题上,纯粹技术、经济、法律上的措施和手段的结合,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以往的增长”。
正如斯科特·斯洛康布提到——“这本书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它是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尝试”。在本书所描述的所有场景中,作者模拟了各种可能性,如人们增长会保持在何种速度,如果资源的消耗速度能降低到多少,如果技术进步能达到什么水平。。。指出在这些可能的状态下,人类的经济增长会不会持续,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模拟结果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如果人类不能约束自己的贪婪欲望和增长速度,最终的崩溃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地球面临的挑战可以简单概括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提高这个世界上穷人的消费水平,同时减少人类总的生态足迹。因此必须要有技术的进步、个人的转变以及长期规划的视野;必须要有超越政治疆界的更高的尊重、关切和分享。这即便是在最好的条件下也需要付出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达到。所以需要全世界的共同携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