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12:4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

第一篇: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

初中生物复习课有效策略的探讨

大连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李红丽(38中学)

眼下,生物学科已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如何提高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生物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很多教师也做了不同的尝试。下面,我也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个基本的理念,而教师的“导”又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导的好,教师就要对教学做到未雨绸缪,深谋远虑,尤其对复习课。在复习前,教师首先要做好下面工作:

一、认真研读大连市初中毕业考试说明

这一点容易被有些教师忽略,他们总是凭经验去教,结果经常事倍功半。其实,中考说明和课标是中考的依据,它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复习的方向和侧重点。仔细阅读中考说明便会获得以下信息: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在复习中我们就要时刻关注这些点,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二、做好细致的复习计划

生物复习课实际上是很紧张的,我们的时间主要在课上。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既有远期计划,又有近期计划。我在复习时先大体上确定几轮复习,第一轮,教材梳理,阶段测评;第二轮,专题突破,强化训练;第三轮,模拟冲刺,实战演练。每一轮复习都明确了具体时间和复习方法。同时,在每一轮复习中,还要对每一册,每一单元的复习时间尽量细化,精确到某天、某课时。当然,我会随实际情 1

况做适当调整。有了计划,就合理地安排了复习时间,不会出现前松后紧、囫囵吞枣的情况。

下面再根据中考说明和课标谈谈如何确定复习策略。

一、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中考说明中命题原则指出,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标的拔高。我们在复习时,课标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课标又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我们在复习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课标,另一方面要重视双基训练,回归教材。最好根据课标把每册书做个双向细目表,再根据细目表进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不一定做的很规范,可以做个简洁的自己能看懂的就行。复习时要杜绝选题随意,题海战术,超出课标的现象,这样就真正做到回归教材,突出重点,关注细节,且主要会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每年的中考题紧扣课标,非常规范,我们手头一定要备有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仔细推敲。在复习每册书时,我们也可以把涉及这册书中考试题全部整理出来,对学生重点训练。总之,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对学生来说,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零碎的、支离破碎的知识难以深入理解和记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进而有效地应用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尽量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我在复习七年级下册时,就抓住循环系统这一主干知识,以此为中心进行辐射,揭示出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构建知识体系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深了对知

识的理解。我利用两节课连上的方式,就可把这一部分系统地复习完了,经学生的反馈在其脑海中能呈现出清晰的知识网络。在课上,我又注意根据课标要求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提高了复习效率。今年中考规定学生进入考场不可带入夹带一些资料或粘贴的教材,有些老师对此反映强烈。但仔细想来,学生带那么多资料,书被粘得那么厚又能用上多少呢?记得市教研员刘霞老师在与我们进行教研时曾意味深长地说:“书应该越学越薄,最后留在学生心中的只有一个目录。”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我们老师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中考说明明确指出要注意从实际中选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生活就找到了与学生的共鸣点,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是有用的、可爱的,他们就会主动去接近它,当学生喜欢生物学科,答出好成绩便在情理之中了。在复习七年级下册时,我就把汶川地震中遇到的具体情境、生活中的常见实例与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的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将符合中考的要求吧。关于传染病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当前流行或影响较大的传染病,例如,艾滋病,甲型H1N1型流感等,依据课标设计成试题。刚刚参加了大连市教师素养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试题是关于比较艾滋病,甲型H1N1型流感、甲肝的异同点,就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应知应会的。现在提倡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说法就与我们生物学科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找出其内在联系,设计成试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

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关心身边的生物科学,并及时把信息传给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思维就打开了,对灵活答题很有帮助,尤其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

三、突出能力,活学活用

中考说明指出要突出能力要求。主要是使用工具的能力(如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探究能力(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阅读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资料分析),应用能力(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在教学中要要以知识为载体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即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能就知识教知识。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你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先生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都是强调要注意学法,思维方式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能力,活学活用。例如探究能力的培养,就要教给学生探究实验的基本思想,即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材料的数量足够多,重复多次等,这就是方法指导,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会有科学的思维判断,进行探究性地学习。我在上《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我不仅教给学生关于生物分类的方法,并由生物分类自然地迁移到利用这一方法对垃圾分类、物品分类等方面讨论,其实就是方法指导。为了突出能力,我针对学生书本乱丢乱放,卷子经常找不到的现象,找几个做的好的同学介绍他们整理书本、做家务的经验,引导学生对书本和试卷的整理及做家务的方法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技能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去学习分类的技能,养成条理化的好习惯。

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考说明指出在试题中具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往往不易考查,也容易被教师忽视。尤其在复习课,更被认为可有可无。其实,能否进行情感教育和生物学观点的渗透直接关系到复习课的成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更深理解,分析问题也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准确,这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上七年级下册复习课时,关于静脉的复习,我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输液或输血时针刺的是静脉血管。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安全用药的情感教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人患病时,有经验的医生通常会建议,先选择口服,其次是肌肉注射,最后考虑静脉注射,为什么要把输液放最后呢?这三种给药方式哪一种疗效快?通过师生讨论得出,药物都是直接与血液接触的,三种给药方式进入血液的途径不同,口服:消化吸收→血液,肌肉:毛细血管→血液,静脉:直接进入血液,疗效最快。我接着问,既然疗效最快为什么放最后选择呢?通过师生讨论得出结论,静脉输液增大了风险,缺少急救的机会,而口服、肌肉注射药物进入血液要经过一个过程,如果有不良反应,有急救的机会。最后教师强调,通常静脉输液引起不良反应最严重,尤其抗生素,有人一生病就选择输液是不科学的。从知识层面上懂得的道理会让学生信服,从而自觉地遵守,比简单地说教有效的多。

在采取以上策略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理念铭记在心:要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课改的新理念之一就是以生为本,即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设

计教学时要针对学来设计教。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复习课切忌“我讲你听”,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常采用的学案导学的模式就是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

学案设计主要分三部分:

1、课标要求,让学生明确课标要求,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2、思考讨论题,依据课标,把相关知识点设计成并思考讨论题,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3、考点要点聚焦,依据课标,精选习题,进行针对性练习。题量适中,即突出对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又有适当的梯度,能真正通过检测练习学生的真实水平。还可以对知识网中遗漏或无法顾及的知识做以补充。该模式的精髓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展能力。

总之,生物复习要把握四个点: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一个理念:以生为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第二篇: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教学计划

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两年的生物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了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态度。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欠牢固,对一些科学探究的技能训练还有待加强,有些知识甚至出现了遗忘现象。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是复习的重点。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强化学生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使学生在生物学业测评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复习内容:

以人教版七、八年级教材为基本点,复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探究。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能区分变量,能够解读和生物学有关的图表,能够用恰当的图表来处理数据,能区分事实和观点,能够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能够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具有初步的综合和概括能力。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认识人体及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生物与环境。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能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懂得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积,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四:生物中的绿色植物。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能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能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

五:生物圈中的人。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能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能列举动物的不同的运动方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能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知道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人的生殖和发育:能描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能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植物的生殖:能举例说明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了解扦插和嫁接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能说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能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八: 生物的多样性。

1、能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能描述病毒和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能描述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能描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能描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认识生物进化的观点。

九: 生物技术。

1、能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能举例说出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十:健康地生活。

1、能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养成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2、能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3、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了解几种“现代文明病”。

5、了解酗酒、吸烟、吸毒的危害。

6、了解一些基本的医药常识,学会一些急救的方法。

复习计划方法设想:

对学生逐个谈心,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会考的紧迫

1、抓两头促中间,开展“一帮一”活动,争取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2、计划按三轮进行复习:

第一轮:以课本为基础,分册复习,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第二轮:系统全面地综合复习,加强各种题型的训练,把握题目的量和度,使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轮:综合复习,多进行模拟考试的练习,增强见识,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

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轮:八周第二轮:四周第三轮:四周

第三篇: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教学计划

苏典中学教师:杨荣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苏典中学的八年级生物老师杨荣花。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坐在一起就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进行交流学习,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今年是我州生物参加中考的第二年,也是成绩算入初三升学总成绩的第一年,因此,学生和老师都对这一门学科有了更进一步的重视。为了迎接中考,巩固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有必要对初中的生物进行总复习。我计划从《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开始复习,接着是七下册、八上册、八下册。这样对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七年级内容相对较疏远,知识点容易遗忘,特别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顺序能够让他们更易于复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使复习的效率更高。以下是我接下来复习过程中的一些简单设想:

一、根据《考试说明》制定复习计划

做好计划可以让我们明确目标,鼓舞斗志;更科学而周密的计划,恰恰具有这些作用:做什么,做多少,计划中全有了,这有利于尽早进入实战,无需观望犹豫。先作啥,后作啥,具体步骤计划中有了,这可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某一步用什么办法,某个问题采取什么措施,1

这些也都是事先反复考虑,一般不会出大错,也能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而增加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就会促成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让师生了解复习的计划可以事半功倍。我采用的是分阶段复习法。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6周至第12周)这是考前的第一轮复习,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知识梳理。这段时间完成,将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复习,紧扣《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重点讲述一些试题及样卷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并结合适量的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学校由于是山区学校,学生手上的资料较少,主要以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中的习题来训练。)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第10周至第12周)以图形为主进行模块专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在专题训练过程中结合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例如《考试说明》里的“题型示例”第二部分简答题中例题15资料中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传染病和免疫的有关知识,我想今年我省和我州发生的旱情,会不会就是一个出题的材料呢?

第三阶段:进行综合练习,提高能力。(第13周至第16周)主要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这段时间,在前两轮结束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综合应用的能力还很欠缺,所以这时以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从中找出比较弱的知识环节,下去抽时间加以巩固。在测试与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解题的方法,技巧。

第四阶段:学生自主复习——加强薄弱环节。这个阶段没有很多的时间,主要让学生加固较弱的知识环节,把握解题的思路、方法,同时调节自身的身体状况,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二、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的生物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根据生物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增强学生记忆力是复习好生物的关键。那么在复习中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

1、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

根据《考试说明》对试题类型难度分布7:2:1的比例,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占整张试卷的比重最大,因此夯实基础,全面复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将会用六周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初中的生物一共分为四册,共有八个单元,分别是: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等。如何将这八单元的内容由厚化简到薄,而又不漏掉其中的知识点,我打算把每一章节所学的要点都进行梳理。如在复习“细胞是生物活动的单位”时,就可以以“细胞”为中心,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主干,使学生形成一个有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网络,同时还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对“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纳,指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因此,在第一轮的全面复习中,找出每章节的知识要点,用大括号的方式,按知识的因果关系或层次关系或递进关系等,写出知识结构,让自己的学生结合知识要点自己加

深印象,通过这样对知识结构的整理,学生不仅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而且能根据知识结构来回忆某章节的内容,了解自己哪些章节没过关。

2、整理做错的习题,积累做题经验。

在进行构建知识结构时,会做一些相应的习题进行跟踪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本子,把复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整理下来,经过整理,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避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长时间的坚持错题积累,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课前进行抽查复习。

总复习开始就要求每节课复习的内容每周过关,由于生物考试知识点比较细,若放到组后去记忆,会相当混乱。因此每上一节课之前都要对学生提问抽查,对答对的学生给以相应的表扬,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要复习好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使学生在考试时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关键是不仅看老师的方法对学生适不适用,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可观,学生有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去落实,离开实际,什么都是空谈。这是本人在我们学校生物教学中的做法,由于自己学识浅薄,偏颇之处再说难免,借此机会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又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怎样才能将探究学习真正落实到位?以下我就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尝试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动手激趣,重视第一个探究性实验

七年级上册教材共有探究性活动57个,本册教材安排了6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每个探究基本上都包含了科学探究的6个步骤。由于探究的内容不同,各个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本书第一个探究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变量和初中阶段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只允许出现一个变量。在教学中个人认为,教师在实验中无论学生选择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中的哪一个因素进行探究都是可以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仅

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为使实验设计更加完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1)需要做对照实验吗?需要探究几个变量?这么多变量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要几个实验装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然后教师讲解探究实验重点在于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其余条件都相同。这次活动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教师要有耐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这样,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授人以渔,规范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

无论学习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实验亦如此。教材专门安排了《探索生命的方法》这节内容,编排了实验法研究的示例——“蛆是从哪儿来的”,并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七个步骤。本人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七个步骤的记忆而忽略七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不能只注重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忽略各步骤的独立性。

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本人重点结合已做过的探究性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比对课本示例,完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中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从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要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本人有意识地设计了针对思维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子设计出完整的探究性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教学难点,而且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感觉到实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而明确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是学生实验设计的难点。

本人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不同的探究实验,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总结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从实验目的获取。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什么?(光)

方法二: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推出。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首先演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别泡在浓糖水和清水中的萝卜条所呈现的不同现象。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不同溶液中的萝卜条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果将已经皱缩变软的萝卜条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浓糖水和清水有何区别?萝卜条的细胞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实验原理是细胞吸水或细胞失水,找出实验变量——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主要在实验设计中理解“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如何巧妙地设置对照组”、“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关键,一举突破了实验设计的难点,所以对紧接其后的探究性实验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不能形成能力。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1.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实验中增加将天竺葵的叶片与银边天竺

葵叶片直接进行对比实验,用淀粉的产生部位同时也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以试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训练,从理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围绕学生探究能力训练的试题不少,选择与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探究试题效果更好,也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物学知识、事实和材料为背景编制训练题。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无疑是对生物教师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

只要我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重视,以方法入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创设探究思维训练情境,学生才能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体系,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充满活力

第五篇: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复习策略

仲伟方

一、指导思想

1.巩固。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记忆,对每块知识点要形成结构网络及网络说明(高考对知识考查的具体要求)和网络应用(看的见)。

2.完善。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着意于思想、方法的明朗化。建立知识方法、规律运用系统,并不断总结完善。

一是注意把不同章节、分支而且性质相同(或者方法相同)的归成一条知识链从中提炼规律、方法。

二是进一步认识和挖掘知识之间相互交融后所产生的“生成性知识”,并强化其教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系统化。

3.综合。适当减少单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增强知识的联接点、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对重点、常考题型进一步强化解法定模、强化基本思维模式,尽可能地形成思维模块,促进思维的集约化,从而完成能力的“立体化”,以达到适应“考能力”的要求。

4.提高。重视搭建提高能力的平台。

一是讲评应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注意方法规律的概括、总结和优选能力(即选择最优方法)的培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要研究训练的方式。确保有“练”的时空,确保“练”的实情性、层次性、递进性、针对性,解决“一讲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

5.有效。

一是教师对《考纲》《考题》理解深透,研究深入,把握到位,明确“考 什么”、“怎么考”。

二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有收获、有发展。

三是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陷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四是练习检测与中考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要转变传统的复习观念(完成进度、完成数量),明确以下的几个观念:

①看复习课的容量不是看教师在一节课中讲了多少例题,而是看这节课上学生的有效活动量、有效思维量、有效训练量多少。

②看复习课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仅是看课程是否讲完,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身 1

上真正落实了多少,学生实际上得到了多少,应试能力是否有了一定的提高

③复习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事(对题目的审读、分析,确定解题方案,建立数学模型,正确、迅速地得出结论),教师决不要去包办代替(见笔记本)。

三、采取新措施

采取教学案一体化的复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案一体化,其实质“做、改、评”三位一体。

① “教学案一体化”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思想与教学结构,采用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洋思”精神。

②它的设计不是教师“授予”的程序,不过分预设严谨的教学程序,而是依据学生做的情况设计思路,难则多讲,会则少讲或不讲,课堂创意的空间较大。

③新课改最显性的、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学生的发展”。教学案一体化以“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三大转变为重点,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是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整合的一种教学设计。“先做”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逼着学生先深入一步。“再改”就是对学生做的情况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正本清源,“后评”就是学生回到课堂上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完善、巩固、提高。它既显示了教师的“教”的过程,更能展示学生“学”的过程,师生目标追求明确,共同活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成。它彻底抛弃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不良做法,充分体现了双线并进的互动策略。

④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使复习内容呈现给学生更直接,更具体、清楚,更有力于激发和调动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探究的积极性。因为老师先讲的再好是一种接受,自已先发现解决是一个创新,创新对学生心灵、记忆、内化的撞击远远超过接受。教师的后讲都是学生经历过的,课堂上学生在巡找教师与自己的共鸣,巡找自己与教师的差异与区别,教学案一体化的复习方法是符合“学习心理学”规律的。从节能增效角度来看,课堂不必要花时间再抄题理题。

四、抓实复习的核心环节----精讲。

一是复习教学是学生至少第二次学习,其教的方式不能与第一次的档次一样,要求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更高更新的观点来概括学习内容。如果教师

二是讲解的着力点是放在对重点、难点、症结点,而不是围绕讲完着讲义或布置的作业为目的。应是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不是盲从于讲义。应是关注学生感受,而不是就答案而答案。

三是复习中接触到很多“大难题”,应依据学情有阶梯、重分析、多角度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清、透,我们称为讲“基础”。要积极引导开展思维活动,课

堂教学要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展开,相反“直入答案”直白式解讲,称为讲“难题”。

四是重视强化对新生知识的认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再发展。由于知识的综合和相互作用,出现了 “生成性基础知识”,其表现形式为:思想、方法、策略、技能等。将原有基础知识和“生成性基础知识”合并就是学生应该具有认知结构,那种不重视问题深入挖掘的教学,本身就丢掉“生成性基础知识”,忽视了基础,破坏了学生认知结构,降低了学生能力。

五是要立体地整合复习内容,既要重视文本列出的知识点,又要重视知识相互间作用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策略、模式规律。特别是基础的罗列不能简单的条条框框,而应将基本的思想、方法、技能列为基础知识范畴,通过具体问题揭示出来,使得基础知识的复习呈立体化。

六是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首先,课堂教学高含金量需与学生的吸收量、贮藏量、消化量相结合、相匹配---要求教学定位要准。其次,要求对相关知识有“链式反应”----要求每节课要有新东西,教师讲解应着力于分析,彭大信息量,帮助学生扩大认知结构,闯过“平台现象”。在之,还要求教师做到能够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会教。切不可只是给学生筛选出若干个知识点进行枯燥乏味的灌输和“切割式”诠释,既无衬托,亦无相关链接。若教师的课堂表现能力差,再好听的故事到了“说不清”的人的嘴里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若课堂教学的思考氛围不浓,讲练的节奏感不强,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言,那么,学生给教师最直接的回报就只有趴桌沉睡了。

五、材料使用切不可搞拿来主义,照搬照用。

一是密度要适中,有填补的空间。二是选用材料难度要适中,“三基”所占的比例要大。三是材料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有学案形式的主体材料,还要有试卷形式的辅助材料,进行搭配使用。四是对复习材料的使用要修补和完善,达到符合校本实际。

六、抓住复习的指向。

基础。全面扎实的基础是中考成功的生命线,(见笔记本)

错源。中考复习是一个动态的纠错的过程,是一个完善知识与能力提高的过程,要经过汇错——析错——错源——纠错——不错的六大纠错环节。因此,可以用下面一个公式来概括:复习之错源=增分之泉眼。

按教学案一体化模式复习,应该说错源是讲评的指向之一,因为中考复习是不断消除盲点的过程,没有错源信息的讲评是盲目的讲评。发现复习中的一个漏洞,比做一大张试卷还要高兴,彻底搞懂一个难点,等于梳清一大片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消灭一个弱项。就等于丢掉一个大包袱。及时对错源信息分类、剖析、反思、计划、调整,帮助同学们看清每前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使学生避免迷失在无边的题海中。

七、强化六个意识

基础意识。近年来中考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学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这种忽视以基础为本复习操作方式,违背了复习的科学规律、不明确学生发展的方向,从实质上看是对复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千万不要以为“中考以能力立意”,就是要去钻难题、偏题、怪题。这里的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实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其重点是概念观点形成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它往往蕴藏在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和事实之中。不是钻牛角尖能钻出来的能力。

综合意识。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有系统地探寻。要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运用意识。复习应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要体现学知识、用知识。学会知识的运用主要以解题为主来实现,从而进一步拓宽数学知识运用的范围,且达到有理性、有策略的运用。

创新意识。在注重基础上进一步关注“生长点”,努力探寻知识之间作用后的“生成性知识”。

反思意识。一是对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反思,有哪些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二是对所蕴涵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三是对基本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反思。弄懂弄透基本问题,熟悉典型问题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四是对常犯的错误进行反思。

重建意识。知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复习通过一轮、二轮的训练,通过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训练,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学生经历反反复复认识过程。因此,每一个反复的过程都要体现出精细化、高效度、高层次。

八、一个加强三个倡导三个突出

加强客观题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训练。中考采取了客观题(选择与填空)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敞法。这就需要复习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

倡导模式识别。(对于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综合性不是很强的问题,在看完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后,能迅速反映出改用什么方法求解以及用这种方法求解的思维过程)中考中有许多题必须做到看完了就运手解答,这就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模式识别能力。

倡导简速思维。因为模式识别获得的解法一般都是常规解法,常规解法一般都不会是最简捷的,还要加强简速思维(特殊化及一般思维、极端化思维)。

倡导周期轮回。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仅靠一次两次训练很难达到熟化并内化,从认知规律来看,认知的形成需要经历反复的过程,因此,对于重要的知识、方法、技能、思想的处理,不能用“过去已训练过,现在无需再训练”态度来对待,而应在新角度、高观点下再强化训练。

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从中考试题分析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

突出“三多”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中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有多问的题;多练“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练结论发散训练。

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应用题叙述较长,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是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解决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设图,强化用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引导学生认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九、掌握中考答题技巧,平时的渗透是关键。养成良好的答题技巧是复习的内容之一,有扎实基础知识的学生,但不懂得答题技巧,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全面。

解答技巧包括:

①懂得选择、填空的一些灵活解答方法。②懂得解答题表述方法

③懂得全卷解答策略。④懂得高考卷难度特点和分布。注意的问题:

一是仅凭两三节课说说肯定不行;二是无教师一式一板的示范是不行的;三是不用学生问题错源帮助分析是不行的。

需要教师的行为:

①例题教学应具有较完整分析、表述过程,并且渗透高考评卷要求。

②讲评过程要把学生答题步骤不规范,解题思维策略及方法笨劣复杂走入死胡同的问题渗透中去(用学生的错误纠错)。

十、组织好每套试卷的评讲:

基本项目可包括:⑴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⑵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⑶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本质步骤在哪里?⑷指出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分析其原因;⑸介绍优秀、新颖解法。

下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复习策略 发言人:沙土中学罗曾均发言时间:2011年03月26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基础学科,中考分值大,涉及的知识面广,可以说,中考数学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

    浅谈初中生物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也就离不开生物学。21世......

    中考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探讨

    中考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探讨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见其重要性,而通过“温故”而“知新”,则使“温故”更上一个层次。“温故”其实就是复习旧的知识,它是我......

    六年级数学有效复习之我见

    六年级数学有效复习之我见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根据小学数学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及人的遗忘规......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复习策略经验谈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复习策略经验谈 四川省江油实验学校:涂良军邮编:621700 在去年的生物学业考试中,我校取得了A1优比率48%,A2优比率85%人的优异成绩,虽然时间已差不多经过去了近四......

    中考英语复习策略

    2013年中考英语复习方法和策略:补全对话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补全对话”作为阅读理解类题型成了必考题,用来考查学生的情景交际能力。因此对于考生而言,一定要熟悉日常交际用......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2010中考作文复习:满分作文六大诀窍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

    中考政治复习策略[范文大全]

    中考政治要复习的内容比较多,涉及了初一到初三的全部相关知识,而且政治的知识点有着较强的理论性,所以考生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