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

时间:2019-05-13 12:3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

第一篇: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

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

在质监行政执法中,经常会遇到在一个案子中行政相对人存在多种违法行为的情况。多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若是简单的择一重罚,而不合并处罚,可能会出现对违法行为漏罚的情形,则会放纵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有违《行政处罚法》中的“过罚相当”原则。正确运用合并处罚,对行政执法工作有重要意义。

概 念

合并处罚的概念来源于刑事法典理论的“数罪并罚”。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于刑法中“数罪并罚”的情形。《行政处罚法》并无相应的合并处罚的具体规定,但是合并处罚的概念在一些具体的行政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中都有所涉及,例如: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触犯不同的法律规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一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可以制作一份决定书,分别写明对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内容和合并执行的内容。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五条规定:在同一违反《食品卫生法》的案件中,有两种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通过对以上相关条款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行政处罚中的合并处罚定义为:一个行政相对人(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两种以上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对其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按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给予何种行政处罚的适用制度。

适用条件

1.必须是同一个行政相对人,合并处罚必须是针对同一个行政相对人,若不是同一个行政相对人,就不存在着合并处罚的问题。

2.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两种)违法行为。存在两种以上违法行为,这是合并处罚的前提条件,若不存在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则谈不上合并处罚。

3.必须在一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中,比如行政相对人既有违反《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的行为,又有违反《刑法》的行为,那么,质监部门不能对违反行政相对人《刑法》的行为合并处罚。

4.必须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实施,比如A企业同时存在无证生产、假冒厂名以及无营业执照的违法行为,那么质监部门只能仅对无证生产和假冒厂名合并处罚,而不能对无照经营行为也合并处罚,应交由工商部门处理。

正确运用

对多个违法行为如何正确地运用合并处罚,根据法学原理及相关实践,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

1.吸收原则。指将两种以上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分别定性裁量,然后选择相同罚种中最重的罚项执行处罚,其余较轻的罚项被吸收而不予执行。在具体执法实践中,适用吸收原则的情况主要为行为罚。行为罚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有最重的吊销许可证,也有其次的责令停产停业。在同时存在上述两种处罚的违法行为时,只需执行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责令停产停业的罚项被吸收不需执行,因为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已表示其必须停产停业,所以再执行责令停产停业已无实际意义。另外,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也应按吸收原则处罚。

2.限制加重并罚。这是在执行财产罚中的罚款时所采用的最多的一种并罚方法。依照“限制加重原则”,在对数种违法行为分别采取罚款的行政处罚时,其罚款金额应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之和以下的幅度内确定。应注意的是,在适用限制加重并罚时,必须做到“分别裁量,合并处罚”,即对违法行为人的数种违法行为分别量罚,然后按照限制加重的原则在分别量罚后的各单项罚款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之和以下确定具体的罚款额。如:A企业生产致病性微生物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其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该行为应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另外,A企业还存在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的行为,同时也应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假如经分别裁量给予A企业第一种行为处以两万元的罚款,给予第二种行为处以1万元的罚款,最后决定应在最高单项罚款额两万元以上,两项之和三万元以下确定罚款数额。

3.并科处罚。并科处罚在行政执法实践中也比较常见,即在数种违法行为需给予不同罚种的行政处罚时,如既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又有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这些罚种中行为罚和财产罚并有,罚种间既不能吸收,又不能限制加重,应分别裁量后,并列给予行政处罚。

4.混合原则,即存在数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需执行上述两种以上(含两种)合并处罚的情况。

应用举例

案例: A公司生产、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产品案。

某县质监局对A公司进行检查,并进一步调查发现A公司擅自出厂、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的GGD型交流低压配电柜的事实。现场A公司成品仓库有2台该型号的产品,并且该产品贴有3C标志,其售价为5000元/台。另外,A公司已出厂销售2台同样贴有3C标志的该产品。

此案中,A公司主要存在两种违法行为:一是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进行出厂、销售,违反《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十条第一款规定。二是冒用3C认证标志,违反《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

对以上两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

第一种违法行为,应按《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予处罚。

第二种违法行为,应按《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给予处罚。

那么,本案合并处罚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种违法行为处罚无“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的处罚,应并科处罚;两种处罚中,罚款应按照限制加重原则执行;没收违法所得应按吸收原则执行。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合并处罚相对于简单的择一重罚来说,量罚更为准确、适当,可以防止择一处罚可能对某些违法行为漏罚的情况,从而更加体现行政处罚之“过罚相当”原则。总之,合并处罚既是法学理论问题,也是执法实践问题。执法理论来源于执法实践,又指导、服务于执法实践。目前,在质监部门相关规章制度还没有对合并处罚作出具体规定的情况下,更需要广大同仁进行具体的实践和深入的探讨。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文/王京雷 王长文

第二篇:多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案

多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案

 案情

某涂料公司持有《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有效证件,某市安全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有如下行为:

一、生产三车间有固化剂分装场所及设备,现场有刚分装好的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成品,仓促内存放大量贴有该公司标签的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成品,同时还发现该涂料公司自去年以来擅自经营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成品的单句;

二、材料仓与厂区正门围墙之间通道处,搭建了一个面积约为80平方米的仓库,仓库与材料仓相通,搭建仓库内储存有丁酮、四甲苯、醇酸树脂等危险化学品原料;

三、危险化学品原料储存混乱,车库(棚)内储存有危险化学品醇酸树脂。

经查证,该涂料公司存在三种违法行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分装及销售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违法所得达8万元;在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扩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危险化学品储存混乱,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仓库内。

鉴于该案案情相对较复杂,涉案公司是一家证件齐全、具有合法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且案件涉及到三种违法行为,为依法作出适当处罚,某市安全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案情作了如下梳理:

一、擅自分装及销售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的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四条,参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给予责令停止经营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没收违法所得,并处8万元罚款(自由裁量标准: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没收违法所得,单处或并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二、擅自扩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行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参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自由裁量标准: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三、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仓库内的行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参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责令限期改正,处4万元罚款(自由裁量标准:未将3种以上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某市安全监管局对该公司的三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出发,作出如下行政处罚:

一、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二、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8万元,并处15万元的罚款,合计23万元。 分歧

在办理本案的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对于合并处罚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罚款的合并处罚存在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有两种以上需罚款的违法行为时分别裁量后,在两种以上罚款中选择执行一种数额较大的罚款;

第二种方法:合并处罚是在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所罚金额之和;

第三种方法:合并处罚不作简单相加,而是再次裁量,其罚款金额应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之和以下的幅度内给予处罚。 评析

何必处罚类似于刑事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数罪并罚”。类比“数罪并罚”的概念,所谓合并处罚是指一个行政相对人(组织或个人)在某一个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两种以上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对其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按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给予何种、何程度的行政处罚的适用制度。参照“数罪并罚”的做法,在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实践中,合并处罚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

一、吸收原则。即将两种以上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分别定性裁量,然后选择相同罚种中最种的一种罚项执行处罚,其余较轻的罚项被吸收而不予执行。适用吸收并罚的情况主要是行为罚。所谓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机关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特裁形式。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行为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等。本案对于三种违法行为的行为罚中既有较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又有稍次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因此依据吸收原则,只需执行停产停业整顿,其它两种处罚被吸收而不需执行。

二、限制加重原则。该原则仅限于财产罚中的罚款处罚。所谓财产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或法定组织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财产罚主要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在实际操作中应依照上述的第三种方法,即“在对数种违法行为分别采取罚款的行政处罚时,其罚款金额应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和以下的幅度内给予处罚”。本案对于三种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分别为:8万、5万、4万,给予行政相对人15万的罚款符合限制加重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容易造成有两种以上的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与只有一种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相近,显然有失公平;同时,仅以最重的处罚定论,使得同时还存在其他同等或较轻违法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客观上无异于鼓励行为人多违法。

第二种方法采取简单相加的方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可能产生处罚金额偏大,而违法行为人并不具备应当接受较大金额处罚的违法事实,这就违背了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有失公正,同时,在实践中也很难执行。

第三种方法(限制加重原则)综合考虑了违法行为人的多种情形和情节,对违法行为人的数种违法行为分别量罚,然后按照限制加重的原则,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之和以下的幅度内确定具体的罚款额,这样的合并处罚不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能体现自由裁量的公正、合理,违法行为人也易于接受。

三、并科原则。即在数种违法行为需给予不同罚种的行政处罚(既不能吸收,又不能限制加重)时,分别裁量后,并列给予行政处罚。本案中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既不能和其他罚项相互吸收,又不能限制加重,因此作为一种并科处罚。

综上所述,本案中某市安全监管局对某涂料公司三种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符合合并处罚的基本原则。 启示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15号令)第52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触犯不同的法律规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定(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31号令)第10条也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违反不同的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同一条款的不同违法情形,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或者同一法律条款规定的不同违法情形,分别裁量,合并处罚。“目前,由于法律、法规、规章未对行政处罚的“分别裁量,合并处罚”作出明确的规定,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在工作中对上述规定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实际适用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本案例通过对案情的梳理,根据法学原理,参考刑事司法实践,对什么是合并处罚、合并处罚的原则和正确适用作了有益探讨。

第三篇:酒类流通违法行为及处罚标准汇总

吴江市商务行政执法

酒类流通经营违法行为及处罚标准

1.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酒类经营者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可视情节轻重,处1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应行为规范:

第六条 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单位或个人(以下统称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

第十条 登记表上的任何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酒类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 酒类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买卖或骗取《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

2.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可向社会公布;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

对应行为规范:

第十四条 酒类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填制《酒

类流通随附单》(以下简称《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随附单》附随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

《随附单》内容应包括售货单位(名称、地址、备案登记号、联系方式)、购货单位名称、销售日期、销售商品(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数量、单位)等内容,并加盖经营者印章。已建立完善的并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溯源制度的酒类经营者,经商务部认可,可以使用自行制定的单据,代替本办法规定的《随附单》。第十五条 酒类经营者采购酒类商品时,应向首次供货方索取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限生产商)、登记表、酒类商品经销授权书(限生产商)等复印件。

酒类经营者对每批购进的酒类商品应索取有效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复印件以及加盖酒类经营者印章的《随附单》或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单据;对进口酒类商品还应索取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核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复印件。

酒类经营者应建立酒类经营购销台帐,保留3年。

3.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十七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并可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应行为规范:

第十六条 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固定地点贴标销售散装酒,禁止流动销售散装酒。

散装酒盛装容器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粘贴符合国家饮料酒标签标准的标识,并标明开启后的有效销售期、经营者及其联系电话。第十七条 酒类经营者储运酒类商品时应符合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和储运的相关要求。酒类商品应远离高污染、高辐射地区,不得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源)、腐蚀性等物品混放。

4.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

对应行为规范:

第十九条 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

5.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没收非法商品,并可视情节轻重处3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移送相关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应行为规范:

第二十条 禁止批发、零售、储运以下商品:

(一)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兑制的酒类商品;

(二)伪造、篡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酒类商品;

(三)侵犯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的酒类商品;

(四)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超过保质期等的酒类商品和非法进口酒;

(五)其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酒类商品。

6.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

对应行为规范:

第二十二条

(第三款)酒类经营者应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情况,不得擅自转移、销毁待查受检酒类商品。

《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

第一节 简易程序

第三十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十四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篇: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1、醉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酒驾:初次罚款1000元、扣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第二次罚款1000元、吊销驾驶证、拘留10天以下。

3、无证驾驶汽车:罚款1500元、拘留15天以下。

4、无证驾驶摩托车:罚款300元、拘留15天以下。

5、驾驶无牌摩托车:罚款200元、扣12分。

6、持汽车证驾驶摩托车(无摩托车证):罚款300元、扣12分、拘留15天以下。

7、摩托车载人超员(限载2人):罚款200元。

8、骑摩托车未戴头盔:罚款100元、扣2分。

9、驾驶人开车未系安全带:罚款100元。

10、驾驶人开车打电话:罚款50元、扣2分。

11、闯红灯:罚款150元、扣6分。

12、驾驶证过期仍开(骑)车的:罚款150元。

13、驾驶未年检机动车:罚款20元、扣3分。

14、驾驶报废摩托车:罚款500元、扣留机动车和驾驶证、并强制报废摩托车。

第五篇:建设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制度

建设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制度

一、责任单位

县建设局建设工程监察队。

二、责任人

队长,承办人,局分管领导。

三、权力行使依据

依据《中共临武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撤销县建设工程管理站,设立县建设工程监察队暨县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批复》(临编办[2004]1号)文件中,关于对县建设工程监察队主要职责的规定行使权力。

四、受理条件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等150余部国家有关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湖南省有关建设的法规、规章的行为。

五、所需材料

(一)投诉、申诉、举报材料;

(二)上级机关交办或者有关部门移送的材料;

(三)当事人提供的材料;

(四)检查、巡查取得的材料;

(五)监督检查报告和已经核查获取的证据(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材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察笔录、现场笔录)等。

六、程序

(一)受理。执法承办人依据职权,或者通过投诉、申诉、举报、巡查、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等渠道,获取有关违法案件信息后,及时查明案件本身和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并按要求填写《案件受理登记表》,报局领导签署意见。

(二)检查。对已受理案件经局领导签署意见后,由队里指派执法承办人在7个工作日内对案件进行现场检查,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15个工作日内。检查过程中可视案情填写《检查情况登记表》和《停工(检查)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三)立案。执法承办人通过现场检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应当立案的,要填写《案件立案审批表》,逐级报领导审批;对应由其它部门处理的案件,填写《案件移送单》,经局领导批准后,移送相关部门办理;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在《检查情况登记表》的备注栏注明“不具备立案条件,建议不予立案”字样,并说明不予立案理由,报局领导审批。

(四)调查取证。经批准立案的,队里要指派2名以上执法承办人按照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调查取证时应填写和制作《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笔录》等法律文书,并收集其他必要证据。

(五)审理。执法承办人调查取证结束后,对调查结果和相关证据进行整理、分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案件作出初步认定,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填写《案件处理审批表》报局领导签署意见;需要相关站室进行会审(会签)的,移送相关站室形成会审(会签)意见;然后将《案件处理审批表》连同其他材料报局法规室审核;情节复杂和严重的违法案件,还应按局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规定,报局联席会议审定,并将审定结果记入《案件处理审批表》;不需局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审定的案件,经局法规室签署意见后报局长审查决定。

(六)告知。《案件处理审批表》经局长签批后,应做出行政处罚的,执法承办人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并视情况填写《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或《行政处罚陈述、申辩权告知书》。告知书应直接送去给当事人,并由当事人在存根联上签收;告知书无法送达的,以公告或邮寄挂号信的方式告知。

自当事人签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或者公告发布和挂号信寄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当事人未行使陈述、申辩和听证权,视为放弃此权力。如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限内行使陈述、申辩权力,需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如当事人申请听证,经审查符合听证条件的,应按规定由局法规室负责组织听证,并填写《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公告》和《行政处罚听证笔录》。

(七)复核。对于当事人在陈述、申辩和听证中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应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记入《案件处理审批表》。举行听证的,应填写《行政处罚听证意见书》附于《案件处理审批表》之后。经复核需要改变原处罚意见的,应按规定报局长审批或报局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审定。

(八)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加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印章,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当事人,一份由填发单位留存,一份归档立卷。

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的,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个工作日。

(九)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完成后,执法人员还应制作《送达回证》直接送达当事人签收,如无法送达,可通过公告、邮寄挂号信和其它方式送达。

(十)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进行。需要强制执行的,应按规定制作《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报人民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十一)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依照有关规定应予的公示的,应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公示。

七、监督检查

建设工程监察队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法规室和局机关纪检按照各自职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

八、责任追究

股级以下(含股级)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局机关纪检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下载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2015版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于1990年08月2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4号公布,根据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订。 目......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安全生产培训试题

    综合协调干部培训试卷(十一)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 单位: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每错1空扣1分,共52分) 1、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对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依法享有( )、(......

    国家物价局关于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国家物价局关于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2005-04-04 上午 09:55:24 网上淄博 网上淄博 阅读6次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煤矿常见违法行为依据及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煤矿常见违规行为及违反条款及 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拒不执行监管指令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10项 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管理规定作业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违......

    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2009年第4号,《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已经2009年9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目录中国保险监督管......

    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09年第4号 《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已经2009年9月18日中国......

    对土地违法行为如何维权

    对土地违法行为如何维权 占用农用地建设中土地违法行为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没有征地批准手续违法占地,超出征地批准手续多占地,有征地批准手续但不按法定的程序征地等。 当事人......

    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 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 (文市涵〔2010〕4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北京市、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