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
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内容
1、师大的人文地理学复试分为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还有体检
2、体检分为常规检查和空腹验血。所以同学们在初试完后平时一定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乱吃东西,也不要养成不好的习惯,免得复试时体检不过关而影响自己的录取。
3、师大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由各个学院自己安排,因此各个学院情况不一样。资环院听力和口语毕其功于一役,采用的是用英语自我介绍,和专业课面试一起进行的。过程分为两个环节,分为自我介绍和专业课综合素质提问。相对来说,师大的面试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一般的名校那么难,老师所问的问题是和你本科专业以及地理基本常识有关。
4、今年师大的人文地理学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5个老师对你提问。首先资环院会将所有的复试考生集中在一个大的教室等候,然后由前面面试完的同学通知一个同学准备。面试时大家切记一定不能紧张,不然会影响到导师对你的评价。虽然资环院的面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是面试仍然分合格和不合格。不过大家不要担心,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般是不会刷人的。我今年是在第二组进行面试,进入考场后,面试的老师会让你看一下你座位的前桌子上的纸条,上面有你面试的题目。我先用中文做了一遍自我介绍,然后再用英语做一遍自我介绍。但由于本人的口语不是很好,一位老师中途打断了,他很和善的对我说,你的英语口语有点像日本人。后来就是专业课面试,基本都是地理常识问题。五个老师总共问了如下的题目:(1)你是江西的,然后在陕西念书,你回答下从江西到陕西需要经过的铁路干线;(2)你在陕西念书,请你回答下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3)因为我在回答时,把西部大开发分为了西南和西北,然后有个老师就问我西南和西北可以进行合作,那你回答下西南和西北之间联系的铁路干线。(4)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江西人,请你从地理角度分析下江西和湖南的异同点。可能我是比较幸运的,问到的问题都是我有所涉及和关系的。不过后来我问了写复试的同学,他们有的就问到了本科时的专业和毕业设计,还有初试书目的内容。所以大家对于专业课面试一定要好好准备。
5、专业课笔试:题型和初试时一样的,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其中名词解释和简答比较简答,都是复试参考书上的。论述题有两个:有点综合性,不过不是很难,基本都是课本上的。所以大家在复试之前一定要将复试参考书《经济地理学》看完,而且记忆好,那样复试的笔记成绩才能比较高。一般准备专业课笔试要和初试时一样。
6、大家在复试完之后记住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因为开学时还有身体复检,如果复检不合格,同样不能获得学籍。
第二篇:湖南师大学习心得
赴湖南师范学院学习心得
观德馨园小学 谈校园足球文化
平罗县城关回民小学 李旭
2016年9月19日-29日我们平罗县体育系统一行41人赴湖南师范学院进行为期11天的学习,首先感谢平罗县教体局创造的这次学习机会,感谢学校领导给我此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真是荣幸之至,无比激动的心情背后更多的是压力与责任。下面就我对观摩长沙德馨园小学对足球的发展谈谈我对校园足球文化的一些观点:
1、校园足球的文化内涵
何为文化?何为足球文化?何为校园足球文化?“文化”在《辞海》中是这样阐述的:从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不同的学科对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绝对排他的。“足球文化”是以足球运动主体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足球活动,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通过对“文化”和“足球文化”的内涵认识,我认为“校园足球文化”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全校师生在足球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表现为师生进行校园足球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制度、理念、精神,以及其获得的技能与行为习惯。
2、长沙德馨园小学足球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在长沙德馨园小学校本教材《我爱足球》中,前任校长陈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孩子们,也许我们不会成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甚至,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与足球毫不相干。但是我们在小学这段时期与足球的美好相遇,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意志品质更加坚强,会让我们的人生和整个社会更加丰富!”。由于足球运动具有实践性的特质,足球文化的传递和继承以及整体知识的掌握运用,都与活动和练习紧密联系,而学校足球环境直接影响着校园足球运动工作的开展。在2007年8月之前,长沙德馨园小学的体育课在学校一块完全不能用于体育锻炼的水泥坪上进行的。后来学校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了一块2500平米的人造草皮足球场以及添置大量足球教学训练器材,组织校际赛事,举办对外邀请赛,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前提条件。长沙德馨园小学通过临聘等方式聘请8名具有国家B、C、D级足球教练职业资质的教练员。各年级均配有教练,并有守门员专职教练。学校为了不断提高教练员水平,安排足球教练员定期在外进行专业培训。在长沙德馨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路上,还有一支特殊的指导员队伍。这支队伍由所有班主任组成,主要负责组织班级球队积极参赛和观赛。赛场上她们是专业的啦啦队队长。她们带领本班的足球宝贝--所有没参加比赛的学生为班级球队加油鼓劲。本班没有参与比赛时,她们会组织全班学生观看比赛,正因为各个班主任的积极响应参与,长沙德馨园小学足球运动的参与率达到了100%。
“以球育德,以球促智,以球健体”是长沙德馨园小学确立的以足球为载体、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落脚点。从2010年来,长沙德馨园小学将每年五月设为校园足球月,开展以“我爱足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既有以足球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足球啦啦操比赛等团体项目,又有以足球为主体的书法、手工及队徽设计等个人项目。据长沙德馨园小学官方统计,前三届共计收到征文、绘画、电脑小报、摄影等6千多件作品。这些作品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精致漂亮,凝聚着师生家长的心血,感人至深。一位学生妈妈的征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看到在那开阔的绿茵足球场上,他尽情的奔跑着,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激动,时而自豪;看到他和他爸爸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观看比赛,时而紧张,时而欢呼,时而高谈阔论。因为足球,我们找到了和孩子的共同话题;因为足球,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孩子;因为足球,我们全家有了更多的快乐。我由衷感谢足球!” 有效保证校园足球特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使特色工作常态化,长沙德馨园小学先后不断完善了《长沙德馨园小学“特色班级”评选细则》、《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法》、《星级球员评选细则》、《最佳阵容、球员、守门员评选方法》、《班级对抗赛规程》、《“德馨杯”总决赛规程》、《“德馨杯”总决赛奖励方案》、《雨花区“德馨杯”小学生足球邀请赛规程》等规章制度章程。还在《星级球员评选细则》中纳入对品德修养、文化学习的要求,消除了家长对足球特长的学习会影响文化学习的顾虑。相关制度的建设以及完善让足球这一特色工作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确保其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球员队伍的稳定是足球发展的前提保障。长沙德馨园小学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两支球员队伍。其中一支队伍是校队,队员来自于各年级,阵容强大,后备力量十分充足。另一支队伍是班级队,全校共有34个教学班,每个班都有由15名学生组成的班级足球队。从2007年9月至今,每学期“德馨杯”班级足球联赛贯穿大半个学期从第二周至第十五周,每周开展一至两次的五人制足球赛,每次同时举行3场比赛(冠亚军决赛为七人制),在一年时间内全校师生能观赏到近百场比赛。该赛事特点是全校学生都参与进来,每班都有各自的班级队和足球啦啦队,各个班级的正副班主任临场组织学生观看比赛。比赛由校长亲自主持,激情慷慨生动有趣的解说激发了全场队员的斗志并激励场下观众的观赛热情。比赛还由学生上场执法担任裁判,培养了学生足球多元化的能力。比赛还设立专项奖励,举办较为正式的颁奖仪式。
从2008年5月开始长沙德馨园小学举办每年一届的“德馨杯”校园足球邀请赛,前七届共吸引了200支队伍前来参赛。在2015年的第八届“德馨杯”参赛队伍中有来自长沙雨花区、芙蓉区、岳麓区、开福区、天心区的本土球队,湖南省内的湘潭、衡阳、益阳、常德、株洲的学校队伍,更有广东、山东、内蒙古、上海、重庆、江西多支外省队伍共计82支队伍前来参赛。“德馨杯”校园足球邀请赛极为有效地提高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小学生足球水平。每年妇女节、教师节,由50多名在校女教师、20多名在校男教师按年龄及性别分为4个组开展教职工足球赛,女教师们抛开往日的矜持,在球场上冲锋陷阵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从2015年上期开始,德馨园小学把校足球队的家长按照年级分成5支队伍,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德甲”足球联赛—德馨园甲级联赛,有各自的足球教练员担任裁判。“德甲”足球联赛架起了一座教练员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3、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路径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树立校园足球文化理念,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有序开展;灵活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等方式,推动青少年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人心的足球文化理念,从而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有序开展。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将足球运动与学生的成长及文化学习联系起来,使足球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动作发展规律,制订相关的足球文化体育活动,定期开展足球比赛或者有关足球的文艺活动,并建立健全竞赛规则,使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够接触足球并培养学习兴趣。
其次,学校要加大投资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场地的建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并保证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安全性,多元化校园文化活动,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这种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当中更加喜爱足球运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另外,学校也要善于与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力争政府的鼓励与支持,组织并参与一些校内、校外的足球比赛活动,检验学生的足球水平,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足球运动技术,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在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真正展现校园足球文化的意义价值。
学校应积极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指导,使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够对足球有所认识、有所接触,并产生浓厚的足球锻炼兴趣积极参与到足球锻炼过程当中,营造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足球综合水平。例如,学校可以在每个月开展一次足球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可以以足球比赛或足球文艺类活动的形式开展。足球文艺类活动可以以足球知识竞答、足球知识科普活动等方式来开展。学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以及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足球知识宣传活动。同时,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传授一些足球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足球的魅力和足球运动的乐趣。另外,学校也可以将足球元素融入校园广播操当中,丰富校园广播操的形式,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创新。
同时,学校可以专门聘请足球教练,指导学生学习专业化的足球运动技巧,使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具有足球运动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潜能挖掘。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足球运动天赋,可以在父母的支持下进行重点培养。构建校园足球文化,要让足球运动在校园中普及化,全校范围内都洋溢着足球的气息,使师生热爱并积极参与足球运动,促进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中的日常外显文化设计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借助校园足球外显文化设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足球产生深刻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足球运动。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为每个班级设计一个足球口号队徽,使每个班级都能够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足球口号队徽。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张贴足球明星海报、在学校的墙报上张贴足球知识讲解等内容,使校园处处充满足球元素,在构建校园足球文化的同时,促进中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通过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可以让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更能培养其拼搏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鉴于我国的足球运动和足球文化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这个载体,让校园足球乃至中国足球更好、更健康地持续发展下去,这样中国足球才有更好的未来。
第三篇:陕师大复试科目
2012年食品学院研究生复试科目
食品学院2012年研究生复试科目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英语(听力笔试、口语面试)
二、实验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专业课(按五个不同专业及原报考及调剂专业代码)
1、“食品科学”及“粮油蛋白质工程”专业考试科目—食品生物技术
参考书:《食品生物技术导论》,罗云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版次:第二版,2006年出版
(注:请原报考和调剂专业代码为083201及083202的考生准备本课程)
2、“农产品加工”专业考试科目---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 参考书:《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叶兴乾主编,农业出版社,版次:第二版,2002年出版
(注:请原报考和调剂专业代码为09开头的考生准备本课程)
3、“食品化学”及“食品工程(专硕)”专业考试科目---食品化学
参考书:《食品化学》,阚建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版次:第二版,2008年出版
(注:请原报考专业代码为07开头的考生准备本课程
请原报考和调剂为食品工程专业085231的考生准备本课程)
四、面试(英语自我介绍、学习、科研、活动等)
请相关考生提前准备,分数线确定后会及时公布复试人员名单,并通知本人知晓。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2012-3-25
第四篇:2014湖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杨圆
2014年暑假,在德江县教育局、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有幸去湖南师范大学参加了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让我增长了知识,自身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真是受益匪浅,现谈谈培训期间的几点感受。
一、德江教育让德江人看到了希望。县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重视,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各种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德江的教育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观,相信以后德江的教育事业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质的飞跃。
二、现在谈学习体会。
(一)在辛继湘教授所讲的“优质高效教学”一讲中,让我深有体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
1、对教学观的认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科本身的发展,更要关注人。
2、对学生观的理解: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3、对教师观的感悟: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探究知识的激励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更是教学智慧与艺术的展现者。
通过认真学习,思考,让我想到自己应该要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当好老师真的很不容易,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去总结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二)在常思亮教授所讲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一讲中,让我明白作为教师要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工作学习化使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做到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的三十年着想,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同事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达到共同发展。
(三)在张传燧教授所讲的“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一讲中,让我明白教师一定要克服困难,参与教育科研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在燕良轼教师所讲的“教师工作压力管理与职业倦怠预防”一讲中让我领悟到教师要学会寻求平衡自己的心理,学会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不要把某些事情看得太重,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知足常乐的心去面对生活,敢于放弃一些事情,学会分解压力,用满足的眼光对待挫折。
三、到了湖南,通过耳闻,实地感知,让我感受到贵州的教育(德江教育)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还很大。作为一名德江人,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我们一定要努力,靠大家的力量来改变这一切。
学习后,我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方法学以致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为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五篇: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文化区的分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三者的联系与差异: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的差异,两者是不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有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文化扩散分类:扩展扩散;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类型: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能够协调。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史层”研究:利用对过去文化景观留下的遗迹来探索某地文化景观过去的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所名。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论:
(一)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二)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三)适应论: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四)生态论: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五)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是受一种思想的支配的。
(六)文化决定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七)和谐论:一是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的利用地理环境;而是要对已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的原则:“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1.在该图式中,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这个图式反映了文化的结构,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技术是指在自然生物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属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人口之中。2.自从进入人类社会以来,人就不再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是精神文化的载体。3.在四个要素中,技术、社会组织与人口又都以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与资源为承载。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4.因此图示中的人地关系既反映了人的主动性(例如人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社会组织),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
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归纳法人口转变: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2意义:①适度人口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 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②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③适度人口的确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意义。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世界上共存的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特性的人群。
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之一。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光观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六个农业圈:自由农作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农作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
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及其分布情况:
(一)北美工业带: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二)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地区,丛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口进入欧洲大陆西部,从荷兰和法国,德国接壤处延伸到意大利北部;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带:面向太平洋一边;
(五)拉美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和墨西哥中部;
(六)亚洲工业区:
(七)非洲工业区:
(八)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资源条件: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企业多建在原料产地(原料指向型)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企业多靠近销售地(市场指向型)3.耗能多的企业——(能源指向型)企业多建在能源供应低廉而稳定的地方,如水电站附近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距原料地近、交通方便、保鲜设备,日趋向市场方向布局。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市场附近(市场指向型)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当前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资金与技术的缺乏。
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的机制:人口增长的压力---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城市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动力。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和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城市化进程。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集聚力,离散力。
等级规模法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的人口规模规律。
语言: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谱系分类法: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语言传播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
民族宗教: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耆那教,锡克教。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抪,领土竞争。
主要宗教分布区: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既游客的来源地,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接待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植物;2.水质量;3.大气质量 ;4.野生动物;5.旅游与地质;
(二)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1)建筑污染。(2)带状发展和蔓延。(3)基础设施超负荷。(4)与本地居民隔离。(5)交通堵塞;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3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作用:①旅游者的采摘、山火、踩踏、垃圾堆放对旅游区植物造成破坏;②旅游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其它水污染对旅游区水环境产生破坏;③旅游交通工具及旅游区大量能量消耗造成旅游区大气和噪声污染;④旅游者的活动侵扰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影响了动物行为、生活习惯,甚至影响其种群数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链;⑤旅游者对地质景观的破坏:采集标本、珊瑚、钟乳石等;⑥旅游建筑物缺少规划与论证,破坏天然景色;⑦对旅游地居民、工作人员生活、工作环境造成压力与不良影响。
1、示范效应:旅游者的进入使当地居民感到外面的世界的先进,从而对旅游者产生模仿,即旅游者起了示范作用。①居民的价值观念变化;②行为方式的变化;
2、新殖民主义:①本国宝贵的土地、旅游资源不适当地给了外资企业;②外商赚钱后,大量外汇向外国转移,当地收益少;③大量外国专家与管理人员高收入、高享受,与当地工作人员相差甚远;④为发展旅游区,将本地居民赶走;
3、新道德观念: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主要表现:色情、赌博、贩毒吸毒和其它犯罪活动;
4、宗教:①旅游者行为对宗教的亵渎,影响到当地人对旅游者的态度;;②当地人为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出卖了宗教性,使宗教意义大减。
5、语言: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动摇旅游地稳固的社会模式和文化特征;
6、健康:①有助于公共健康的设施的改善;②可能引起健康标准的倒退。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2.具有一定数量定居人口;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领土形状的政治地理意义:一般来说,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性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以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和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和飞地型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国家权力: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它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组合而体现。
地理物象: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心理图谱: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如果当一个人在某个区位上所必须耗费的时间总量得以确定时,就能用时空棱柱体图来模拟其依靠某种交通方式所达到的最大的行为空间。
当前人地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文化的过度商品化; 文化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