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别山区旅游发展情况报告
大别山区旅游发展情况报告
大别山横卧中原,地处皖鄂豫三省边界,西起河南省桐柏山,沿东南走向经河南南部、湖北东北部,绵延至安徽西部六安市, 逶迤绵亘,全长140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跨鄂豫皖三省、五市、二十多个县,属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大别山襟江带淮,是长江淮河分的水岭,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素以雄、奇、险、幽闻名于世。境内峰峦叠幛,怪石嶙峋,峡谷迭生,瀑布凌山,山雄水秀壑幽,松奇石怪峰险,景色十分秀美。其中1500米以上高峰10余座,境内有数处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号称“中原第一峰”,耸立于于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一山分吴楚、二水入江淮”,周围绵延山脉,或岭盘脊纵,或峭削挺立,风光无限,竞显风流。据国家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评审,大别山风景综合定性评定为胜景,与庐山、峨嵋山同级,堪称世界级风景,开展绿色生态旅游条件极好。大别山也是一座红色的名山,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的诞生地,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红色文化遗产丰富,这里诞生了两位国家主席,四百多位将军,走出了三支红军主力,有五十万大别山儿女为国捐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红色旅游精品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别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境内人文鼎盛,历史昌隆。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登临而享誉海内外,境内名人、名将、名寺、名址遍布,文化底蕴丰厚。因处于南北交界处,为兵家必争之地,秦皇汉武、曹魏唐宗曾在此跃马扬鞭,这里留下了许多古战场遗址,形成了独特的军事山寨文化,是开发古色旅游的好出处。大别山是由深大断裂合围的地质块体,是中国东部介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中间地体;和青藏高原一样,是世界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属国家级地质公园,地热温泉丰富,是开展保健探险运动休闲的宝地。大别山四周被数十座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抱,区域经济繁荣,市场需求旺盛,交通基本成网,深厚的文化底縕,丰富的旅游资源充满着无限商机。大别山旅游开发将对鄂豫皖周边、长江三角洲、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群产生巨大吸引力。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整过大别山区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分属三省,十几个
县市,各地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别较大,对旅游重视支持有别,旅游开发不平衡。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湖北境内大别山旅游开发。包括罗田、英山、麻城、红安、大悟五县市。
1、罗田。
罗田县始建于公元523年,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下辖7镇5乡4个国有林场,人口60万,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高山、丘陵、河游交错分布。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雄踞境内,扼吴楚,分江淮,自古为中原战略要地。罗田县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板栗第一县”、“蚕茧之乡”、“茯苓之乡”、“甜柿之乡”。交通、通讯十分便利,318国道横贯全县,县城距京九铁路浠水车站40公里,且有二级公路相连。县城距长江黄州、兰溪码头不过10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10公里。全县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可视电视、无线寻呼系统和特快专递,并建有多座较高级宾馆。罗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名胜甚多,知名景区是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位于罗田北部高山区,分设天堂寨、青苔关、薄刀峰、九资河、天堂湖5个风景区,于1996年5月由罗田县委、县政府申请,10月经国家林业局实地考察批准成立的,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自然山岳水域、原始森林景观为特征,融民俗风情、农艺田园、历史文化于一体的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科研会务、健身娱乐等综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地处中原、土地肥沃,且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地段,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经测量调查,年降雨量为1359~1900mm,平均气温164℃,相对湿度为60~65%,因而空气清新,冬暖夏凉,物种十分丰富,是鄂东北保存较好的“物种基因库场”和“植物标本库场”。根据调查核实,境内1977年实现绿化,森林覆盖率已达859%,现有167科、616属、1487种植被,有珙桐、珍珠黄杨、银杏、皂角、粗榧、金钱柳、云锦杜鹃、紫玉兰、天目琼花等约400余种珍稀植物和3万余亩原始森林,有香獐、娃娃鱼、梅花鹿、狸猫、穿山甲、金钱豹、锦鸡、画眉、修蟒等100多种保护动物,有驰名中外的茯苓、天麻、灵芝、杜仲、七叶一枝花、石耳、九死还魂草共200多种名贵药材,还盛产板栗、香菇、木耳、云雾茶、竹笋、甜柿、猕猴桃、山楂等多种绿色饮食品。其毛栗、白毛菜、蕨苗、葛粉等数十种山珍更是享誉国内外的最佳绿色营养保健品。山里林相大致可分为海拔700米以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00~1500米落叶阔叶与温带常绿针叶林,1500~1729米的山地矮林和常绿灌丛三个垂直带,形成了蓊郁叠翠、色彩斑斓的森林景观。
公园历置郡、国、州、府边界,向为兵家必争、商贾游乐之要地。这里既有“王母云游”、“太上老君炼丹”、“大禹治山”、“秦始皇移山填海”等诸多神话和传闻轶事,又有随处可见的高关险寨、寺庙庵观、城堡亭楼,更有那无数瑰丽的诗词歌赋和鸠鹚之役、李成之乱、陆逊追曹、傅高立寨抗元、徐寿辉起义称帝、王鼎聚江淮七十二寨抗清、马朝柱天堂聚义、太平军浴血奋战松子关,以及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少敏、张体学等老前辈鏖战大别山时留下的足迹,形成了璀璨的人文景观。
大别山横卧中原,逶迤绵亘,素以雄、奇、险、幽闻名于世。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号称“中原第一峰”,耸立于公园东北角;周围绵延山脉,或岭盘脊纵,或峭削挺立,风光无限,竞显风流。据国家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评审,公园上上景为127%、上景为549%、中景为329%,综合定性评定为胜景,与庐山、峨嵋山同级,堪称世界级风景。
各景区景色根据其定性又各具不同特点。
天堂寨景区以山雄、壑幽、水秀著称。
山雄
行于天堂山中,其峰或孤峰独秀、拔地而起,或双峰对峙、壁立千仞,或群峰林立、遮天蔽日,如猛虎长啸,似雄狮怒吼,仿弥勒静坐,象酣然卧佛,同巨型笔架,形神酷似,百态千姿。其天堂睡佛、哲人观海、大别神龟向被人们誉为“天堂三绝”,更是蔚为壮观。
壑幽
天堂寨沟壑纵横,竞显深奥之形。涧中泉石错落,鸟语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尽显自然本色。水秀
天堂水色秀丽,溪涧蜿蜓,碧水清波,萦回山谷,时穿山破岩、挥洒自如,时吞吐琼浆、喷珠溅玉,时迂回辗转、堰潭相连,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润著称。
薄刀峰景区以峰险、石怪、松奇而见长。
峰险
薄刀峰原名鹤皋峰,因其峰高耸入云,故古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义名之。诸峰中部的卧龙岗,山峰盘虬,形如薄刀刺天。游人至此,确有“身入云霄足压刃,下视青天万里开;尽腾莫讶不知险,曾观仙境下凡来”之感。
石怪
薄刀峰石景千姿百态、怪石嶙峋,山作屏风石作台。卧龙岗上,螃蚌石含珠吐玉,笑天蛙(石)仰天长笑,犀牛石望月思乡,“鬼斧神工施巧幻,猿梯鸟道绝尘寰”。
松奇
薄刀峰贫脊的裸岩地貌是奇松的生长之地,由于长期受风力的影响,使之形成独特的形态。峭壁间、陡崖上,黄山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或如孔雀开屏,或如神鹿回头,舒展洒脱,迎风摇曳,可谓奇观。
青苔关风景区以寨高、关古、隘峻为最。
寨高
月亮寨扼守吴楚边塞,了望青苔、岐岭、瓮门三关,矗立高耸,冲破云霄,向为军事要地。
关古
青苔关、岐岭关、瓮门关、崇义西关均始建于南宋,关上古城世称“老城”,近代国民党军构筑的石城称作“新城”,为罗田北部通道之锁口,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隘峻
各寨口、关口均自悬崖峭壁垒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
九资河风景区以古国田园风光为主。
九资河春秋战国时为鸠鹚国,其古国遗风、民俗风情、山城水貌,悠然雅致、别具特色。
田园层叠、青山沉黛、溪水蓝天、牛羊散漫,俊男靓女,或耕种劳作,或浣衣对歌,与田园、山色结为一体,作四时之事,绘四季颜色,美不胜收。
天堂湖风景区以水上垂钓游乐堪好。
天堂湖占地8000余亩,水域宽广,湖面狭长。周围山色,或鬼斧神工,或天然堆砌,风光无限。
湖里鱼虾游戏,水上轻舟泛波,边上钓者林立,湖心渔歌对唱。荡舟其上风情万种,垂钓其间,心旷神怡,加上素有“风水大地”之称的诸景观,如入蓬莱仙境。
这些奇异秀丽的景观,绘织了公园那连绵不断的画卷,它是个森林公园,它也是最原始的大自然,更是最天然的氧吧。二、三、四、
第二篇:发展旅游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调研报告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绿色朝阳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繁荣发展,而且对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群众增收、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乡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旅游新乡”战略目标,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投入,分别聘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整体描绘了旅游发展蓝图,邀请市国土资源局对洪流村荷叶塘地热资源进行勘探与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成功引进广州粤旺农业有限公司投入11550万元整体开发蔬菜产业,高标准建成了集生产、科研、销售、观光、教学于一体的蔬菜基地,已成功搭建2000亩的钢架塑料大棚、5000平方米的玻璃观赏大棚;计划新建500亩的樱花观赏园。全力开发农家乐,在上塘村建成集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万福山庄。全力推介**旅游资源,广泛招商引资,分别吸引广东、浙江及长沙等地5个投资商实地考察江背山大峡谷、平顶山及红色旅游资源。
二、**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乡位于**县北部,与桂东接壤。境内有沤江与**江交汇流入东江,是东江湖的源头,距东江湖仅10公里。交通便利,距县城21公里,国道106线及湘深高速贯穿全境,并设有湘深高速**互通。
2、生态气候优良。**乡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峦起伏,沿**江两侧地势较平,山地呈多种形状,山林面积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是湖南省环境优美乡、全国生态乡。**气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2℃左右,年平均日照
1560个小时,全年无霜期287天,年平均降雨量1538.5毫米,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和东南风,无工业污染,是天然的氧吧。
3、自然资源富足。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特色乡镇,蔬菜、茶叶、杨梅等三大优势产业成为我乡特色农业的支柱与主导,其中蔬菜基地6000亩、茶叶基地1200亩、杨梅基地600亩。尤其是已建成的有机蔬菜基地及温室观光大棚更是前景喜人。
4、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华南神奇大峡谷——江背山大峡谷,风光秀美、石奇水秀,是湖南省户外运动训练基地。其他还有海拔1492米的平巅山
(又名平头山)、长2公里的新复溶洞、洪流鸡嘴洞水库、荷叶塘地热资源、桃洞林场的原始次森林、新联的道仙庙、渔夫石。
5、文化底蕴深厚。**是块红色热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先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策源地。现有**墟戏台、指头春药店、红军标语等红色遗迹及朱德、陈毅、唐天河、何翊奎、刘光明等革命先辈故居。同时,还有保存完好的洪流村古民居、古祠堂以及富有特色的香火龙、布龙等。
6、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乡党委、政府抢抓市级示范镇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组织实施城镇建设体质扩容工程,先后启动了镇区风貌改造、“两纵三横”的路网改造、生态游园、休闲广场、浮雕墙、集镇集中供水工程、镇区污水处理中心、蔬菜交易市场、邮电大楼、农村客运站、计生服务大楼、工商所、商业步行街等20个城镇建设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缺少科学的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文物古迹损毁严重、旅游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旅游服务意识欠缺等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三、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旅游业是一个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双重效应,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突破口和结合点,因此我们要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要高规格成立由县领导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实施**旅游产业开发。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大力配合支持,营造“一盘棋”抓旅游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氛围,从而有效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结合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主题定位、基本思路、开发重点、产业政策等重点内容,聘请有资质的专家因地制宜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旅游景区的详细开发规划,重点突出江背山探险观光旅游、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并要深入挖掘景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神话传说等文化内涵。同时,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到城镇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当中去,统筹考虑,搞好“点面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参与我乡旅游产业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宣传文章,组织编制旅游项目策划书,广泛对外进行招商引资,以江背山大峡谷开发为重点,以此带动农业观光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力度。运用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大争资立项力度。要抢抓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带建设的良好机遇,整合包装好一批项目,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尽快改变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提高旅游景点景区的可进入性。三是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及民间资本。要主动争取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筹备必要急需的资金投资旅游业,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民间资金发展第三产业,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优良的服务条件。
第三篇:苍溪县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苍溪县旅游产业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
一、苍溪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年来,苍溪旅游产业完成了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有中做精的艰难发展,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红色旅游示范县为目的,按照强基础、抓配套、创品牌、扩影响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保护、文化与旅游、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转化,尽力打造景观、景点、基本要素化建设等旅游产品和品牌,先后成功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
2013年接待旅游人数达332.5万人次数,接待组团游客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5亿元。旅游品牌企业直接从事旅游从业人员1500人,年上缴税收突破1000万元,旅游创汇突破500万美元。
二、我市及周边临近市、县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我县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形势来看,我县旅游业处境艰难,形式严峻,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5.12地震后,我市各县区及周边市县充分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了各自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品牌。
广元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20个,其中4A级景区14个,在四县三区中,剑阁县有剑门关、翠云廊(正在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朝天有明月峡、曾家山;利州区有千佛崖、天曌山景区、皇泽寺;昭化区有昭化古城,平乐寺;青川县有唐家河、东河口、青溪古镇;旺苍县有苍王峡、古城山、红军城红色旅游项目等旅游品牌。
邻居阆中旅游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名闻遐迩,阆中古城已成功创建成5A级,阆中市委、政府继续坚持把旅游作为带动阆中产业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提出了“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未来五年,阆中将以“提升景区景点、创新体制机制、转变促销方式、增强文化休闲、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围绕“最具吸引力”
休闲型度假旅游产品。
(三)农业资源。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原产保护地,将军、狮岭等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三井、天星等特色农业园区、新村建设经验。
(四)文化禀赋。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文物点十多处,红色文化、道教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较好,古有“川北淳邑”之雅称,今有“绿色梨乡”之美誉。人文资源一般,杜工部送客临江寺,陆放翁频梦到苍溪。天师羽化云台山,信众寻根西武当。崇霞宝塔凌空飞构,寻乐书岩古韵悠悠。远有三国张飞张郃大战瓦口寨、南宋抗元要塞大获城,今有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遗址红军渡、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骨灰撒放地黄猫垭。唤马剪纸、川北灯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玉女凿溪”、“火烧怪兽”神奇传说脍炙人口。
(五)水利资源。白鹭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苍溪航电,沙溪电站,东河。
(六)区位优势。苍溪位于广元、绵阳、巴中、南充中心地带高速路一小时圈内,重庆、成都三小时圈内;航空游四小时可抵达国内绝大多数省会城市,未来铁路2小时可到重庆、四小时到兰州等,规划中的水运500x2旅游艇可直达上海。
(七)市场资源。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县游客主要是来自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自驾游客,团队游客主要来自阆中
具特色的集文化园林、湿地公园、特色农业、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养生康体于一体多功能化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区。
1、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实施“一江三湖”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是公认的产值高、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综合性先导产业,周边县区近年来发展旅游经济如火如荼,成效显著,形势逼人,而我县随着嘉陵江几个大型航电项目建成,“一江三湖”水体资源优势凸显,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我们要顺应发展大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推进“一江三湖”为核心的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打造“诗画嘉陵山水苍溪”。应尽快成立“一江三湖”工程领导小组或指挥部,负责组织项目设计、工程建设、资金筹措等工作,确保工程规划建设快速推进。
2、内外结合,突出线路,高点规划。准确定位,打造国家一流的独具特色,集森林公园、湿地养生于一体功能化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区。请高级专业团队设计,充分论证,高起点、高质量、高规格编制《一江三湖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分期建设,有序推进。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应区别于与沿江各省市县现有景区景点,杜绝同质化建设。按照一江两岸百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亭子口湖、梨花湖、梨博园、红军渡、临江寺等城景游娱乐一体化建设,重点做好旅游景观、亲水设施、游船游览、城市夜景、绿化美化、水上游乐、文化体验等环节,形成山、游的结合点,适时推出一批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可看性的旅游文化表演项目、旅游文化活动项目、旅游文化参观项目,吸引游客坐下来,住下来。二是突出水上旅游特色。应依托“一江三湖”水域广阔、山景秀美、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优势,按照“水上、岸上、陆地上”立体开发的思路,沿江可视山脊范围内栽植特色大树,色泽绿化,江边分段栽植垂柳等特色树种和各色品种鲜花类植物,形成十弯不同林,彩色享不尽,四季繁花映嘉陵,一年到头满是春的如诗如画优美风光,沿江交通观光道路、游步道、自行车道,依地形地貌可三道合一,可沿江而建。以生态背景下的滨水娱乐、休闲度假为特色,推出湖泊旅游、水上娱乐、水上运动、溪谷旅游、滨水度假、户外运动、康体健身等多种类型的旅游项目,打造“水上嘉年华”。游艇产业一直被称为是“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可在亭子口库区建设游艇码头,开发游艇游乐,将宝贵的水上资源培育成我县新的旅游热点。
(二)准确定位,做特苍溪道教旅游。依托苍溪2000年的道教文化底蕴,突出打造形成以云台山、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为主体的市场旅游经济。
据《云笈七签》卷二十八载:“云台山治,在阆州苍溪县东二十里,上山十八里方得,山足去成都一千三百七十里,张天师将弟子三百七十人住治上教化,二年白日升天。”据民国《苍溪县志》卷八载:“云台山……汉张道陵二十四化之一
上最高大的青铜天师像强势营销,唱响“张天师在苍溪云台山等你2000年”;建造西部最大道观,汇聚瑰宝建成永不落幕的“道教艺术博览馆”;进而打造中国最大道场,举办规模空前法会,召开“世界道场论坛”,使云台仙山聚焦全球目光。“道教朝圣地.苍溪云台山”这是苍溪旅游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旅游市场的希望所在。
(三)开拓市场,做强生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将军村为代表的苍溪 “生态庭园”比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成都“农家乐”还早近20年。成都已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发源地,可以论证苍溪就是中国乡村旅游原创地。要巩固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果,抓住国家省市加快把旅游业建成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新农村建设等机遇,加快乡村旅游从分散粗放的传统农家乐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转变,从单纯的农户经营向多元化投资经营方式转变,从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不断提升丰富“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四位一体乡村旅游发展苍溪模式的内涵。依托“元龙”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打造三百里梨乡乡村风情旅游县,重点建设好梨博园、中国苍溪红心猕猴桃植物园、东方伊甸园、三井、柳池、兰池现代农业旅游区玉红、狮岭等重点乡村旅游区,强力打造川北民居风景、生态庭院文化情景和梨乡优美夜景,继续举办好中国苍溪梨花节、谋划鼓励民间举办苍
顶级全域的策划,从古、今、未来传承发展来看:诗画嘉陵.山水苍溪 道教朝圣地.苍溪云台山 可作为苍溪旅游的主要产品来打造。未来3-5年时间集中各方力量建成以嘉陵江为主轴县城为中心的一江三湖旅游区,把亭子口湖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回水湾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苍溪嘉陵江段与其他县市建成数百里国家级湿地公园带。用7年时间建成把苍溪云台山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区。
2、实现上述目标核心是投入,需要在执行国家已有的政策扶持下,出台更加切实的支持政策,鼓励民间社会投入。首先是政府每年要预算合理的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规划、产业发展、宣传营销、品牌形象创立等;其次须整合相关项目围绕主题打基础,即政府性资金用于道路,产业,水电等配套及满足必要的用地;企业、社会、民间资本等用于功能要素化建设市场主体。
3、建销共动,聚力发展。苍溪目前可以较好的满足部分游客需求,应在建设的同时适度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不能等建起规划的景区后再宣传。
4、强化执行机构建设,加强督查督办。旅游业是项综合型产业,需要全县各部门要切实联动,上下齐抓共管,左右共谋发展才能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七、县城旅游区建设
2014年任务:
1、完成苍溪县旅游总体规划修编,一江三湖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含白鹤山等十大园区)。
2、五峰峡漂流、黄猫垭旅游区、红军渡口--苍溪航电城市夜景建成投入使用。
3、西武当山提升完善、杜里坝景观工程投入使用。
4、梨鄉水韵、御楼兰二期、青山观建设、滨江路联城栈道、锦江酒店等开工建设。
5、武当山-白鹤山-雪梨山-回水湾环城公路改扩建规划、实施。
6、完善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果,三百里梨乡乡村风情旅游线路基本建成。
7、启动实施苍溪城市旅游要素化、苍溪游客中心建设。
8、启动苍溪全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开拓客源地市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2015-16年:
1、梨鄉水韵、御楼兰、青山观、滨江栈道、环城公路、一家五星级酒店建成投入使用,县城两岸景观、夜景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2、云台山旅游区、回水湾休闲养生度假区(湿地)、亭子口湖、九龙山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初具规模。
3、苍溪智慧旅游县城建成。百里嘉陵生态文化旅游线
第四篇:【头条】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全文)
【头条】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全文)
一、应运而生
(一)诞生背景 1 大众化需求呼唤全域旅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2016 年,我国国内游达 44.4 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 3 次,旅游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2 经济新常态需要全域旅游
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贯通消费与生产领域,促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实,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要功能,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丽的风景线。2016 年,我国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达 47 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 5.5 万亿元。2016 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 12997 亿元,同比增长 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 18 个百分点和 21 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 22个百分点。3 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体系
全域旅游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发展全域旅游“因之缘起、为之落实、以之为遵循”。全域旅游具有天然的与“四化战略、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业等重大国家战略对接和融合发展的优势。最近几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 15% 以上,到 2018 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900 亿元;住建部公布的首批 200 家特色小镇中有 70% 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旅游电商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在线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 20%。4 旅游业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
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呈现“五期叠加”的特征。旅游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期:一是景点旅游的边际效益下降,旅游产业在新的时期急需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能。二是出游方式上散客化趋势显著,游客自助游超过 85%,自驾游超过 60%,旅游空间行为出现全域化特征,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三是游客散客化趋势导致了旅行社和导游核心业务被削弱,旅游主营业务发生了质的变化。四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由景点竞争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
(二)重大意义 1 中国旅游发展新道路
全域旅游为旅游资源数量和品质一般,甚至缺乏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了一种旅游发展的可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域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2 区域统筹发展
新方案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动力产业的区域统筹发展和协调的新方案。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成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重要选择;成为东部地区统筹城市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要抓手,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3 生态环保新格局
通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有望把全域旅游区划定为一种新的国土功能区划方式,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生态保护格局。4 脱贫致富新出路
旅游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发展全域旅游扩大了对贫困人口的覆盖率和扶贫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发展全域旅游也成为东部地区乡村和城郊老百姓的致富快车。百姓幸福生活新方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源泉,它扩大了老百姓的出游空间,为老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选择,大幅提升了老百姓的出游意愿、出游频率,全面提高了国民旅游福利,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2016~ 2017 旅游幸福指数为 93.6。
(一)领导重视与指导
2016年 7 月 18 日-21 日,总书记到宁夏视察时明确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6年 5 月 19 日,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让旅游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之舟》中指出“中国还将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 +”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游,并与“互联网 +”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
2017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领导的关怀与重视为全域旅游提供重要的领导保障,并快速推动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项国策,形成了社会参与、全民关注的良好格局。
(二)成为关注和研究热点
2015年以前,少数专家提出并初步对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阐释,但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过多关注。2016 年,大量学者在短短不到 1 年的时间内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全域旅游从提出到迅速成为旅游研究热点,这是我国现代旅游研究中的一种极为重要且独特的现象,将是中国本土理论研究模式的有益探索。
三、行动迅速
(一)各地积极响应
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踊跃。2016 年 3 月国家旅游局启动首批 262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于同年 5 月召开首届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随后,各地创建意愿和热情持续高涨,促使国家旅游局在还未启动首批验收的情况下又推出第二批 238 家创建工作,并于 9 月在宁夏召开第二次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一些未进入名单的地方也积极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域旅游实现了从创建工作到试点示范和推广普及的阶段。
山东、陕西、贵州等省正积极申报全域旅游省。一些省已经推出了省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部分地区还积极探索跨区域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全域旅游成为中国最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踊跃参与创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500 家创建单位中,包括海南、宁夏 2 省(区),91 个市(州),407 个县(市),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 500 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总面积为 180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19%;总人口 2.5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0%。从空间上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的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区,与我国旅游热点区域基本吻合。其中,东部地区 132 家,平均每省约 13 家,总面积 19.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9341 万。中部地区 142 家,平均每省约 12家,总面积 27.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727 万;西部部地区 170 家,平均每省约 14 家,总面积 107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082 万;东北地区 56 家,平均每省约 9 家,总面积 30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708 万。
(一)创建亮点不断 大力推动旅游体制改革
2016年,海南省级层面成立了省推动旅游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层面,18 个市县相继成立了全域旅游领导机构,12 个市县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
贵州省建立了全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各地政府也建立领导小组,同时,贵州省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9 个市(州)中至少有 7个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2 促进部门联动,共建全域旅游
山东省财政厅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了滨海旅游基金、旅游发展引导基金,促进了社会投资。
苏州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参与旅游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工作地区、部门和企业的“责任清单”,将其纳入苏州市级机关绩效考核体系。3 涉旅项目土地供应与会商机制
苏州市建立旅游产业土地供给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涉旅城市规划的工作联席制度,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涉旅项目的会商制度达成共识。
四、精彩纷呈
(一)4“1+3体制向乡镇和景区延伸
黄山风景区、贵州青岩古镇、湖南醴陵等设乡镇旅游分管领导和旅游干事,把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和旅游巡回法庭办到了景区和乡镇。游客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苏州利用“大数据 + 互联网”手段,参与旅游文明诚信体系建设。旅游电商平台型企业通过“差评倒逼”机制,实施“出境最优”、“周边自由行最差”双向评价机制,把同程、携程、百度等对项目和产品的在线好评、差评排名循环播放,实施差评“100% 处理回复、100% 回溯问责”制度,构建旅游产品和服务优胜劣汰的机制,建立品质经营“生态圈”。
此外,各县市还出现了以下亮点:一是全域旅游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二是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并且位列发改委之前;三是旅游局进入规划委员会,成为副主任单位;四是政府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建立财政对旅游的长期投入机制;五是政府成立全域旅游平台公司,引入PPP 模式;六是建立以公安、海关、电信、银行等为卡口的全域旅游发展指数,七是建立股权多元化的居民参与旅游机制;八是在农业、工业、商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打造一批多业融合旅游示范基地和可向公众开放的社会资源访问点。
(二)新模式不断涌现 1 省市经验与模式
浙江省实行以建设特色小镇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全域旅游实行“挂图作战”。湖南全省打造全域旅游基地。福建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省旅游目的地。贵州打造全域山地旅游目的地。海南实施“点面”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战略。
地市经验与模式
桂林实行“两江四湖”全域旅游区创建模式。阿坝州用全域旅游理念重建家园。苏州实行全域旅游生活目的地创建模式。泰州实行全域节事驱动示范区创建模式。张家界以全域旅游理念建设旅游强市。敦化市以“5A级景区引领
一区多基地模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 县区经验与模式
阳朔实行“全域生态 + 高新业态”全域旅游创建模式。琼海实行“共享田园”全域旅游创建模式。丽水以“两山”理论统领全域旅游建设。济源推动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都江堰以创建国际旅游名城为导向发展全域旅游。长白山以“统筹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大连池“以药泉产业为支撑、药泉文化为内涵”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长沙市望城区以“三大工程”统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醴陵推行“瓷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创建模式。腾冲推出全域旅游创建的“1+7”实践。
五、成效初现
(一)体制机制创新 1 综合体制改革效果显著
到 2017 年 5 月陕西省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目前,全国已有 23 个省(区、市)、155 个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131 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 77 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 221 家,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都成立了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91 个地市中有 60 家成立了旅委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407 个县中有 80 家成立了旅委,70 家成立了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旅游业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旅游部门与各地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许多地方为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制与机制,即不考核 GDP,而把全域旅游发展纳入部门考核内容和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2 “多规合一”有突破 所有的创建单位都在积极推进旅游规划创新和规划管理创新,大力推行多规合一,在体制机制与技术层面实现突破。一些好的做法有:一是把旅游局作为规委会的副主任单位或成员单位。二是把旅游纳入国民经济社会规划
和其他产业规划之中,要求相关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交通道路规划、水利规划、村镇规划等)将旅游元素融入进去。三是建立“多规合一”的大数据库,以信息化为手段,纳入的信息涉及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旅游等多部门的空间规划数据及业务数据。四是各部门之间空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及审批流程优化,通过“多规合一”平台进行业务协同和审批管理。五是规范和完善旅游主管部门参与项目会审制度。
全域旅游将推动国民权利制度、产业制度、产权制度、部门法等改革,从而引发整个社会的变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破冰产业。3 统计改革亮点
不断目前,86% 的创建单位对旅游统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湖南、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积极探索有效的全域旅游统计指数和统计方法,出现了一些亮点和突破性工作。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针对全域旅游发展“大口径”与部门统计“小范围”不相适应、旅游统计软硬件平台建设与旅游统计发展不相适应、“全口径”的统计数据与“小行业”的管理职能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旅游统计的方式方法,使旅游统计更好的服务全域旅游发展。黑龙江省建立旅游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副省长任总召集人,全面统筹全省旅游统计工作,有效整合部门统计资源,建立健全涉旅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利用部门大数据完善旅游统计数据收集、整理、评估、分析工作,真实、准确反映全省旅游市场状况,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判断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天台县建立 1725 家产业测算的单位名录,并实施了网上统一报送。
各地的做法总结起来,旅游统计工作的亮点:一是要有统计制度;二是要有统计队伍;三是要有统计经费;四是要有反映旅游运行的关键统计指标体系;五是要与旅游大数据融合;六是能够可视化展示和辅助旅游决策。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创新区域统筹发展机制,发挥旅游业的全域综合带动效应。首先是产业统筹,打通规划、部门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的一体化实施机制。一些地方创新规划的编制组织形式,旅游规划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共同编制。其次是城乡统筹,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城乡旅游公共交通、城乡旅游标识标牌系统,促进城乡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是区域统筹,各地积极促进区内各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同时加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合作。
(二)产业融合发展 1 旅游优势产业开始形成
创建单位中旅游优势产业开始形成。2016 年,500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8 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人数的 40.5%,同比增长 20%,旅游总收入 1.76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8%。接待过夜的国内外游客 7.3 亿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 40%,同比增长 21%。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均值为 21.5%,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创建单位甚至高达 40% 以上。
如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就建立了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景区、农垦集团、森工集团等多区域合作创建区,发挥了良好的效果;云南香格里拉市召开了香格里拉地区11市县区域旅游合作大会,并成立了区域旅游合作联盟。2 形成了全域旅游政策体系
国家旅游局加强顶层设计,与发改委、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医药局等多个部门合作,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旅游休闲重大工程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文件,以及《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文件,对此类新兴旅游方式进行规划和指导。国家旅游局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全域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从“点上发力”到“系统推进”的政策革命。
98% 的创建单位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创建实施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或《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3 “旅游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创新升级
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各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塑造文化个性,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涌现,受到了游客和资本的双重追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旅游 + 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形成美丽乡村、旅游小镇、森林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宜游名城以及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新型城乡旅游产品。
形成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等新型旅游制造业态。比如,浙江省政府首批公布的 60 个特色产业小镇中,有 15 个旅游小镇全部按照5A 级旅游景区标准创建。二是“旅游 + 农业、林业和水利”,形成现代农业庄园,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精品民宿、森林人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新兴旅游产品,形成了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比如,山东省要在全省打造 100 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200 个乡村旅游园区。大力实施精品培育工程,在全省着力打造 50 个国家级精品乡村旅游园区。三是“旅游+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形成科技旅游、研学旅游、医疗健康
旅游、中医药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健康旅游产品与业态,形成了大型演艺、主题公园、文创园、音乐公园、艺术中心等文创产业和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旅游。四是“旅游 + 交通、环保和国土”,形成了自由行旅游产品,包括自驾车房车营地、公路旅游区、特色交通旅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航空旅游小镇、低空旅游飞行器、海洋海岛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与业态。五是“旅游 + 互联网”,形成了在线旅游产品,如旅游互联网金融、内容创造性产品、分享型旅游产品等;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产品,如各地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大数据应用、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政务、未来景区、未来酒店等。4 投融资活力十足,全域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
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政府作为旅游投融资的主导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融资优惠政策,保持相关政策的长期稳定性,活跃旅游投融资市场,同时建立健全关于旅游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抑制旅游投融资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和短期行为。65% 的创建单位利用财政资金纷纷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或利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或鼓励大型旅游企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旅游产业固定投资机制基本形成。43% 的创建单位成立国有“投融资平台”,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87% 的创建单位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国债贴息、扶贫基金项目、生态保护项目、文物保护项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基金的支持,统筹利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在东部发达地区或旅游发达地区,各地政府鼓励和奖励旅游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旅游业上市公司。
全域旅游投资逆势增长,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领域。2016 年各创建单位新增项目 7043 个,实际完成投资 3249 亿元,占旅游投资总额的25%;全年民营资本投资全域旅游 1118 亿元,占 34.4%,充分显示了
旅游产业的活力。从投向的领域来看,主要投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区、酒店等。从投向的业态来看,休闲度假类投资明显增长,以商务旅游、亲子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类投资为主,增长比率大幅超越传统观光类旅游投资,表明全域旅游开始改变传统观光型旅游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新动向。5 全域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全域旅游对于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行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长,对西部地区扶贫效果良好。全域旅游是一条富民之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是实现“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泰宁县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超全县 GDP 的 1/3,旅游收入在农民纯收入构成中占 1/4,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总劳动力的1/5,其中,旅游带动脱贫人口占脱贫人口总数的 35%。河北省涞水县计鹿村 2015 年人均年收入为 2000 多元,2016 年县旅游部门引导村民借助冰雪旅游发展农家乐,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 3500 元,实现了整村脱贫。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四川绵阳南华村等地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导游、服务员,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
东部地区旅游需求旺盛,各地发展全域旅游注重扩大旅游惠民覆盖面,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推动旅游与社会资源、民生资源的深度融合,旅游成为东部地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致富一大批郊区和乡村地区的老百姓。以苏州为例,全域旅游成为苏州撬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的新杠杆,在苏州全力打造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旅游业还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位于苏州南端的震泽镇,凭借优质的生态和丰富多元的江南文化体验项目,平均每天都吸引千余名游客到来。这个凭借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建设起来的新农村,每年的旅游收入已突破 2000 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 3.5 万元以上,“村美民富”成了这里真实的写照。
(三)基础配套改善 1 厕所革命
由景区向乡村延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全域旅游是一条改革之路,厕所革命在解决了游客如厕难问题的同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全面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 PPP 模式与创建单位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厕所,注重生态环保、智能管理、以商养厕,成为业界的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年创建单位共改建和新建厕所 25769 座,越来越多的厕所配备了第三卫生间,各地也基本实现了临街和临景厕所对社会和游客开放,创建单位旅游厕所建设基本达到了“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实用免费”的目标。以旅游厕所革命为驱动,创建单位实现了涉旅基础设施升级、配套系统更新、服务水平升级。许多创建单位依托航空、高铁和高速公路,基本构建了“快进慢游”的交通设施网络,实现了旅游主干道,通村通景公路的贯通,以及形成自驾车道、骑行道、徒步道所组成的慢游系统。围绕交通网络配套了停车场、汽车营地、充电桩等旅游设施,配套了供水、供电、消防、环保、垃圾处理场(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配套了金融、通信、电视和 Wi-Fi网络等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2 全面改善和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各地建设旅游停车场 4000 个,旅游集散中心 2500 个,数千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形成了多级旅游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投诉受理、年卡办理、票务预订、特产销售等服务,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整合了城市候机楼、落地自驾、旅行社地接、旅游专线等多项新功能,为全域旅游全面升级做好保障。依托旅游集散服务体系、交通网络,注重全域范围内
旅游交通和智慧旅游等服务体系的互联互通,强化“互联网 + 旅游”信息化建设,打造“无线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电商,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对接有效的旅游集散中心、转乘中心和旅游消费支付体系,形成以“导游、导览、导购”为特征的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客情监测与分析、在线行为分析、舆情监测平台等,构建旅游监管体系。建设乡村旅游营销服务平台及政务管理云等,保障数据实时共享,实现旅游产业运行全数据化管理。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各类交通间的相互衔接,实现零换乘,提供良好的旅游交通服务。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相对接,探索社区旅游、旅游风景道、环城旅游休闲游憩带的建设,促进核心区与外围县市乡村、度假区的旅游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一方面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通过旅游公共服务与城市公共服务和乡村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最终促进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标准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3 全域旅游营销
全面推进所有的创建单位对全域旅游营销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 82% 的创建单位成立营销专项基金或切块资金;二是形成多主体营销机制,实行政企协作、景区联合、区域合作、旅行社结对等,构建一个常态化、立体化、全覆盖的推广体系。三是借助已有的广告资源,成立全域推广联盟,共建平台,形成宣传合力。四是营销方式多元化,事件营销、节会营销、主题营销、电影营销等,如湖南醴陵市就利用瓷博览会和乡村节庆进行营销。五是注重四季营销,如吉林省推出“夏季避暑,冬季冰雪,四季融合”的营销战略。六是注重整体形象推广。七是注重营销队伍建设。八是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媒体营销,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九是注重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十是加强对外旅游交流合作。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全域接待国内外游客演进,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根据地区实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的交流合作。
六、前景广阔
全域旅游战略的意义和影响将远远超越旅游领域。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这是历史赋予当代旅游人和中国旅游业的巨大机遇。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全域旅游将带来许多方面变革。
从旅游业来看,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自身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全域旅游将成为一项中长期国家战略和国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国家各部委将加大对全域旅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从生态建设来看,通过 5 年的创建期,全域旅游将成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届时会塑造一批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一批国家旅游功能区,成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土空间形态。
从全域综合效应来看,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新动力。全域旅游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全域旅游成为老百姓的旅游生活新方式,成为老百姓幸福的重要源泉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全域旅游将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人民素质提高、各民族融合、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第五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3-4-2
关于*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目前,*县正在积极实施“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本文在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探讨了*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构想和建议。
一、*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
*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连环,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一个生活、工作的好地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为目标,在“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
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以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新村观光游、古豳文化游为四大特色的产品、服务体系,使我县旅游产业有了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2、旅游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
大力实施景区开发工程建设,对包括马栏革命纪念馆在内的部分革命遗址进行了维护和重修,完成了马栏干部学院建设工程,马栏旅游景区直观坡面绿化,阳坡头关中分区旧址景区绿化、广场修建、窑洞维修,以及转角红二十六军军部旧址建设项目民宅拆迁,窑洞维修等建设任务;先后建成了关中特区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库淑兰剪纸展览馆、石门山森林公园秦文化苑、西大门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使旅游景点有所增加,内容更加丰富。
3、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产业增值明显
我县先后在西安、深圳举行了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加强与大型旅游集团对接,借力发展取得新进展。同时,注册成立了*县首家红色旅游商品民营企业——红色马栏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旅游商品设计及研发、土特产品包装与销售,先后开发了10大类100多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2012年上半年,我县游客数量达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0万元,旅游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4、接待能力有所提高
目前,随着交通设施的发展、*宾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及一些景区接待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我县接待游客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开发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我县旅游景点多处于山区或村庄中,普遍存在交通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道路等级低,迂回曲折,通行能力差。一些景区、景点开发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有的连吃、住、行等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我县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滞后直接影响了旅游景区、景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吸引力
一是星级旅游产品少。二是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深,一些山水景点有看头、没说头,文化景区有说头、没看头。三是旅游形式单一,游览、购物和娱乐相互脱节,游客享受不到 “白天游景点、途中能购物、晚上有娱乐”的“一条龙”服务,逗留时间短,对消费的拉动力不强。
3、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组织管理松散
由于我县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管理、策划、促销、导游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培养、开发滞后,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调查了解,我县从事旅游景点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大多以实现就业为目的,懂旅游,爱旅
游的从业者很少。一些景点管理松散,经常出现大门紧锁,无人值班的现象,让游客尽兴而来扫兴而归。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4、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缓慢,人民收入水平不高。近年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虽有大幅提升,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产业开发资金规模小,来源单一,以财政资金投资为主。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当地人民不免在观念上存在认识问题,社会资金不能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近两年,旅游招商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完全投入运营,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5、宣传促销力度不足
由于受县域财力限制,旅游宣传促销范围有限,在周围各省媒体上未能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致使景区景点知名度不高,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同时,宣传促销不到位,策划的效果水准不高,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在外影响力不大。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开发价值与其知名度不相称,加上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一些景区景点文化挖掘不深,包装不精,旅游市场拓展不力。
6、环保意识淡漠,环境质量下降
宜人的气候、整洁的城市、清晰的空气让许多游客对*县留下了深刻印象,生态文明是我县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车辆的增加和煤炭工业的发展,这一优势将面临挑战。县城交通枢纽迎宾大道每日大量汽车高速行驶,从早到晚空气中尘土弥漫,市政部门没有洒水车配合清理,致使我县的空气质量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旅游业被誉为“一业兴而百业旺”的经济产业,对地方经济具有十分明显的拉动作用;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可广泛吸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业;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可促进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也被誉为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旅游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可使一些濒临消亡或已经失传的民族歌舞、民间工艺得到抢救和挖掘,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发展好我们的旅游产业。
2、突出重点,抓好“马栏——石门”两点一线的建设
虽然*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更令人精神振奋。马栏红色旅游和石门生态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积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政府支持有力,发展势头良好;各界人士关注度和满意度越来越高,周边的环境也明显改善。我们要再接再励,抓好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两大品牌,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加快建设旅游发展配套设施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改善接待服务条件,实现城镇硬件设施与旅游配套功能一体化。首先,要抓好以交通为中心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先安排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对现有干线公路进行改建、扩建。贯通县际之间的快捷通道,抓好旅游专线公路升级。二是在加强现有景区景点旅游公路管护的基础上,以全面实现油路改造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旅游线路公路质量和等级,尽快修通景区与景点之间,景点与干线之间的公路通道,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三是要规划旅游专线和旅游循环线路,并设置旅游专线公交车,方便本地游客需求,大力拉动旅游内需。其次,要在县乡大力发展设施完备的宾馆、饭店。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农家旅馆的建设,要注意农家旅馆的卫生条件,加强对农家旅馆的服务质量的监督;规范餐饮服务,逐步改善就餐环境,对现有餐饮的品种及种类进行改造,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旅游者的口味,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再次,强化旅游行业优质服务。加强景区、景点的精神文明建
设,大力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树立文明新风,形成良好服务氛围。
4、积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建立旅游人才与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体系,加快导游、服务、文艺三支专业队伍建设,着重培养策划、管理、营销三类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旅游大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针对目前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旅游院校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毕业生,作为*县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强化对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尽快培育一批优秀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
5、创新融资体制,扩大资金投入
深化旅游融资体制改革,广泛采用使用权拍卖、经营权转让、租赁及资源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整合资源,大力开展招商活动,强化内引外联。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区、景点,采取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扩大资金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6、加大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
尽快建立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要创办旅游日、旅游周,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制作精美画册、拍摄专题片、联络新闻媒体不断向外界宣传推介。要把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本地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不断扩大影响,聚集人气,增加客源。
7、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一个健康的旅游产业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各个职能部 5
门和全社会的力量优化生态环境,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进一步增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软势力。
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