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人力资源外包看企业的理性光芒
从人力资源外包看企业的理性光芒
AMT consulting齐莉莉 高级顾问
今天,我们已然置身于一个外包无处不在的世界:IT外包、服务外包、技术外包、创意外包、金融外包……
有一个笑话说,麦当劳都打算将它的drive-through外包,就是借助高科技的传导,将所有小店的窗外点菜外包给一个部门操作。假如哪天在洛杉矶要一个汉堡包,却听见麦克风里传来浓重的英伦口音,甚至中国口音,你就知道自己正被麦当劳训练有素的点菜中心服务着!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提供更精确的服务和更快速的效果,可见资本经济追求利润的锲而不舍。不仅企业家,有千千万万的家庭,也早已无师自通地把一部分家务包给了外来人力资源——保姆,以一部分货币的付出换取更有品质的生活。可以说,外包模式是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手法。
“在过去,资源外取被认为是企业的劣势,但是现在,资源外取却可能是智慧型企业运作的关键”。“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而通过外包,借用外部资源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就成为企业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环境下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势而生。对国内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外包是舶来品,尽管国内企业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刚刚起步不久,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国内还是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在国内企业中发展迅速。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地区数百家企业做的调查显示,59.2%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外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55.1%的企业高层管理领导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是一个很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然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可以不分时机、不分对象地通用。企业在将人力资源外包引入自身HR体系时,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清楚自己的目的,清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要选择怎样的途径,这其中有哪些要素和问题必须考虑?又有哪些新思路能破解? 到底要不要外包
最近,S市天人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方经理就碰到了一个难题,天人房地产主要从事二手房交易,现有员工350名,但每年至少有80名房地产顾问处于流动状态,这就带来招聘、工资福利、离职手续办理等很多繁杂性的工作。同时,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人力资源部有人提出,应该减少这些非核心业务工作比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具战略意义的工作上,能否考虑引入人力资源外包?也有人提出,外包会减弱人力资源控制力度,对公司人才储备和发展不利。方经理左思右想,始终拿不定主意。
现在我们一起帮助方经理分析一下目前面临的问题,给他出出主意。
◆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引入人力资源外包?哪些工作适合外包?
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外部专业机构能够以比本企业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二是外部专业机构能够比本企业更为有效地完成工作。因此,AMT咨询认为,方经理在考虑外包时,不能因为人力资源外包最近比较流行或者看起来简单而贸然采用,一定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计算与分析:
* 天人公司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对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什么要求?
* 外包后人力资源部是否可以更集中于核心业务,实现公司目标?
* 成本与质量:专业机构是否能确保做得更好,而且花费更低?
从工作职能外包的范围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体系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
案设计、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社会保障、企业文化设计等方方面面。但由于法律规范与行业标准的准备不足,企业为规避风险与稳定运行,通常把企业中一些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工作外包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而对其他一切涉及企业机密的职能依然由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完成和管理。例如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一般员工招聘、高级人才猎取、培训规划设计、技能性培训、劳动关系管理及手续办理、人事及福利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 企业内对人力资源外包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看法?
对公司而言,由于劳工权利意识的高涨、就业安全体系和劳动合同法的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间接费用(如补偿金、退休金)及外围成本不断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可以降低企业风险,舒缓资金压力,摆脱人力纠纷等杂务干扰。同时,人力资源外包可避免企业大量投资于人才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增强用工灵活性。另外,企业把一些工作交给外包专业机构,能够借助他们的优势简化工作流程,节省时间,提高员工满意度。
对人力资源部来说,人力外包后,HR管理团队从许多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人力资源策略的制定中,更深入地研究与规划企业的人力需求、技能要求、绩效管理,研究如何更有效地配置公司的人力资源,如何吸引、保留和发展核心人才。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员工关心的关键问题主要在于个人的收入及未来发展,如:我是否可以保持现在的工作?我的薪酬和福利条件会有什么变化?我在公司的发展前途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的退休金会有什么变化?等等。由于企业员工对外包所带来的动荡感到不安,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疑问。
此外还应考虑到,企业的高管层可能会对人力外包供应商的能力与专业水准心存质疑,他们对外包业务失败而造成的麻烦局面感到担忧。
外包并不等于全包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并经公司老总的同意,方经理最终确定将公司的人力资源外包出去,但是他又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 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外包方案并妥善执行?
在设计人力资源外包方案时,人力资源部应积极开展与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沟通,取得管理高层、相关部门等公司内部的认同,成立人力资源外包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当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代表,指定人力资源部门为执行单位,共同决策,共同实施,让相关部门、环节上的人员参与到工作中。这样,工作的开展才可能得到各方面的最大支持。
在方案的执行中,由于直接涉及个人利益等敏感问题,而且中国人比较注重身份和面子,因此要特别注意事前的沟通,尽量多与当事部门及当事人员沟通,尽量确保外包工作平稳顺畅地进行。如果处理不当,一方面会造成牵涉到的员工不满情绪高涨,给企业造成较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其他在岗员工的积极性,担心自己将来的处境,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
◆ 如何选择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
* 起草人力资源外包项目邀请书,说明外包目的并介绍项目相关情况,收集当地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供应商名单,向名单上的所有供应商发出邀请书。
选择人力外包供应商的基本标准:具备当地省、市人事部门或劳动部门颁发的合法从业资质;有外包项目或相关项目成功运做的经验;有稳定和多样化的招聘渠道,有能力及时补充空缺岗位;与当地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社保部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有良好关系,能及时处理紧急人事事务。
* 邀请初步入围的供应商开见面会议,与供应商在会议上交流,详细说明服务要求细节和项目细节,要求供应商在会后指定时间提交服务方案,服务方案应包括外包模式、服务
项目、每个服务项目的服务流程和报价。
* 比较各家外包模式和服务项目,由于不同的外包机构针对相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外包模式和服务项目,企业应该吸取百家精华为我所用。确定了外包项目的最佳外包模式和服务项目,可以要求所有供应商均按照最佳外包模式和服务项目对每个服务项目的服务流程确认和报价,往往岬玫讲煌 姆 癖 邸?nbsp;
* 选定两至三名供应商进行最终“PK”,要求供应商提交最终方案,方案要进一步细化,除了之前提到的内容外,还必须包括方案所涉及到的各种法律文本、服务质量监控参考指标、服务奖惩措施建议和意外补救措施等。
* 确定最后要签约的供应商,将方案最终修改确认后再签订合约,方案做为合同的附件存在。因为方案只有作为合同附件才具备法律效力,供应商提供的方案只有具备了法律效力才可能真正起到约束作用;另外方案固定下来也能对后期工作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不会因为合作双方具体人员变动而影响项目的执行。
◆ 人力资源外包出去了,还需要管理吗?
经过多轮甄选、谈判,方经理终于选定D人力资源公司作为外包供应商。合同签订仪式上,方经理与人力资源公司的袁经理握手言欢,戏说双方从此算是喜结连理了,但正如新人们在结婚殿堂上说出“我愿意”一样,签订人力资源外包合同只是企业与供应商关系建立的开始,并不是结束。在此后双方的合作与互动中,方经理仍需注意:
* 签订合同,但并不放弃管理责任
签订合同后,公司HR的责任从人的管理转移到了对供应商的过程管理。公司保留下来的HR专员必须明白他们新的角色。他们需要与供应商建立合作的关系,但是必须保证对整个外包过程进行控制,跟踪企业变革的速度和方向,确保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
* 在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合同管理中,发展管理的核心能力
任何一个签署外包合同的企业都要拥有合同管理的核心能力。保留下来的HR专员需要接受培训,因为运营外包合同所需要的管理技能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操作技能是截然不同的。要想与供应商建立合适的关系并且明白自己的职能,HR专员们需要具备使HR职能适应变化过后的企业需求的商业技能。
这并不意味着要对合同进行细节管理,但需要一种不同于过去身体力行对企业进行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
*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性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外包关系的破裂不是因为供应商没有达到合同商定的服务水平,而是因为企业的需求发生变化后,合同已经不再适用。供应商也许能够证明他们正在按照合同做事,可问题是,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公司的变化需要善解人意的供应商进行配合。
因此,我们必须将沟通放在合同管理过程的核心,始终坚持常规的面对面会议,回顾整个合作过程,分析哪些是有效的或者是无效的,而不能把这种关系当作传统的客户与产品供应商的关系。
* 保留对供应商的监控及进行政策、策略调整的权利
将HR的部分工作职能外包,不是要放弃对人力资源职能的控制,而是使部门人员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更关键的事情,比如发展企业文化,进行变革管理和绩效管理。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与供应商共同建立起严格定义的绩效标准和服务水准,并指定人力资源部具体人员监督项目实施,维护合同和方案的实际执行。当公司实际情况及需求发生变化时,双方共同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案。
◆ 公司里两种身份的员工并存,管理上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应对与解决?
现在,天人房产公司里存在着两种身份的员工,同样的工作内容可能将由受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员工来完成,在这种混合雇佣模式中必然会出现两类员工由于薪酬福利待遇差异所带来的心态差异、冲突问题、士气问题和忠诚问题,这些都让方经理担心不已。“临时工干,正式工看,干好也是靠边站”的组织氛围对公司目标的实现有着消极的影响,当初所期望的降低人力成本与管理风险的目标似乎正在经受震荡,管理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的提高却眼看着就要到来。
然而这些问题并非没有办法解决,聪明的HR管理人员应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
* 建立外包员工的职级体系。按照工作表现建立起合约关系长短不同的职级,比如一般员工一年一签,如果连续业绩优秀,可以2年一签。也可以对外包员工按照技能水平分成几级工,给予额外的津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办法是保留从外包转为正式聘用的通道,如做出了突出贡献、技能优异等,可以转为公司签约。
* 采取人文关怀,对两种身份的员工要一视同仁。因为克服不了先天身份问题,所以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风格应该更趋向变革型而不是交易型。比如三次当选“最佳雇主”的万科,始终提倡善于在矛盾的两极中求得双赢,因此,如果任何事情你都找到双赢的触点,则“上下同欲者胜”。
* 持续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员工所重点关注的职业发展机会、薪水、工作所需的资源、认可和表彰、福利等方面,踏踏实实、有技巧地做好工作,关注员工感受。* 对工作进行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处理,降低流程对于单个员工的依赖程度,而形成员工对于流程的依赖。一方面,使外包员工不必达到以前的要求——掌握全面知识,而只掌握某一模块的技术即可达到岗位要求,降低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与员工的市场竞争力、工资谈判能力;另一方面,即使外包员工不稳定,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人员补充,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即可进入角色。
上帝从来都会给勇敢者以机会,“能力是不变的,优势是永恒的”,这样的假设因为交换成为经济的灵魂而已不复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高斯曾提出一个有趣的概念:想象有两个年轻男女毗邻而居,一个喜欢弹钢琴,一个喜欢弹热门吉他,两个人彼此影响,互为芒刺,甚至闹上法庭,争论、叫骂、怒目相视。但如果两人情投意合,共缔良缘,结为夫妇,这时候,二人的利益合而为一,将找到和平共存、两全其美的安排。因此,当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外包,通过价值链整合,通过种种管理创新手段,在不断追求交易成本更低的过程中,将原本彼此冲突的利益或互相干扰的活动都整合成理想的组合时,其间闪烁出灿烂的理性光芒将令世界增辉。
第二篇:从招聘看企业人力资源成熟度
从招聘看企业人力资源成熟度
我朋友从事HR已经10年,曾任台资大型公司中层,近日接到一个某高科技公司人力资源专员的电话说是搜到我朋友的简历比较符合HR高级经理的职位。我朋友正在开会,时间是下午14点。朋友说在开会不方便接听就挂断电话。
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高级HR经理,起码来说就是公司的中高层,让一个专员职位来进行沟通邀约,开始就是一个败笔。因为这些蛰伏大中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本身就不是找不到工作的主,作为一个专员很难在一定层次进行初期的沟通,也就难以实现定向爆破,而且对他们来说尊重显得更加重要。第二点在电话邀约的时间点我觉得就欠妥当,目前公司要的是一个高级管理岗位,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事文员,在这个时间点上一是应聘人在职不方便讲话,二是造成应聘人对公司的HR专业度的怀疑。作为一个网上宣传重视人才的高科技企业,实际行动比华丽言语更能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而招聘则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企业的人力资源成熟度。
试想一个对高级管理者都不重视的企业老板还会说他重视人力资源吗?用脚趾头想下也会明白不是。记得电影《手机》有句经典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时下,中华大地百业兴旺,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大多都口口声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但真正能做的上言行一致几乎是凤毛麟角。能将人力资源战略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的更是屈指可数。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的KPI,不仅反映了企业的文化,更多的则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剂,企业人才的把关门,正如企业的“企”,没有招到合适的人,企业就是中止的“止”。。。
第三篇:关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探讨
作者:张治民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2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风险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外包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负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只有发挥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规避风险,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外包的作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优势;风险;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张治民,广西大学商学院2005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中图分类号] F272.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2-0060-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正由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力。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应变的能力。作为竞争主体,企业不可能有充足的资源、充足的时间把自己变为方方面面都处于本行业领先地位的能手。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企业开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谋求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外包,成了许多现代企业的首选。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兴起
“外包”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实施“回归主业,强化核心业务”的大背景下风行起来的一种企业新战略手段。Hamel和C.K.GaryPrahaoad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外包”(Outsourcing)这个概念。所谓“外包”是指企业通过与外部业务承包商签订合同,让他们为企业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在企业内部使用自己的雇员来生产这种产品和服务。
人力资源外包是各种业务外包现象中的一种,是伴随人力资源部门由行政性角色向战略性角色的转变应运而生的。它是指企业把一些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工作,如员工招聘、培训与教育、福利、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外包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而对其他一切涉及企业机密的职能依然由本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来完成和管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社会中,人力资源外包已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
近年来,人力资源外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起,渐成风潮。在欧美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甚至已成为管理外包的领头羊。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兴产业,在20年前才初见端倪,现在却以年均30%的惊人速度迅速成长。根据Gartnet的最新调查,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2005年的收益将比2004年增长18%,并预测2006年此项业务收入将占所
有管理外包收入的39%。这说明大部分公司对人力资源外包的效果是满意的。著名研究机构Yankee Group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至2008年,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00亿美金,而仅美国国内的市场规模就将超过全球总体规模的一半,达到420亿美金。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外包是舶来品,尽管国内企业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刚刚起步不久,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国内还是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之路,在国内企业中发展迅速。根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地区数百家企业的调查,59.2%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外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55.1%的企业高层管理领导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是一个很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
1.有助于企业留住优秀员工。人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留住核心人才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有些企业不是招不来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通常优秀的专业公司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可以普遍适用于多家企业的综合性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客户公司做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些外部工作者了解员工的需求,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待遇,从而增加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自然就会下降。
2.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由于人员的物色、面试、招聘、培训及考核等工作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企业要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企业的员工流失现象很严重,企业不得不经常疲于新员工的招聘、培训等事务性的工作。如果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来做,企业就可以从这些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削减不必要的人员,使企业关注于附加值高、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更大的专业工作。
3.集中资源聚焦核心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源配置是有限的,企业受人、财、物等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往往有所侧重,注重寻求自身在特定环节上的竞争优势。比如,对于一个生产性企业而言,生产技术可能是它的强项,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能是它的弱项,而外包后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集中力量于企业的战略核心环节,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降低人员录用中的风险。受所处环境的限制,企业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了解远比不上专业公司。企业高薪聘请某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此人确实能够为企业创造出附加价值,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此人是一个平庸之辈,那雇佣此人对于企业来说则是得不偿失。如若通过专业公司,则不必花费太高的成本,就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使这个人不合适,专业公司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造成的损失不会由企业自己来承担。
三、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外包项目的效果。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时间,如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因为错过时机丧失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另一类风险就是在外包项目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如造成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薄弱以及企业信息外泄等。具体来讲,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外包服务机构的选择。目前国内市场上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数目众多,由于行业进入门坎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猎头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些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世界顶级服务提供商,也有一个人一台电脑的独立顾问。由于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很难对服务商的背景、资质准确了解,而真实的水平往往在过程中才能被准确评估。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与服务提供商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因此服务商选择的决策风险不可忽视。
2.文化差异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HR外包一定程度上更是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一种合作行为,合作过程中必然产生文化的交叉与碰撞。若外包商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文化,则会造成服务质量与效率的下降,引起发包方企业员工的不满。此外,目前在我国虽然有较多外资HR外包商,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常常“水土不服”。
3.来自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企业在外包合作过程中必须向服务商披露大量信息。例如,企业战略、经营方案、经营指标、人员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等。虽然目前国内的服务机构在合作时都会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安全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外包行业的运作,一些运作不规范的外包商有可能泄露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机密信息,特别是如果出现外包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如何在保证服务商为外包服务的顺利开展获得足够企业信息的同时,保护企业信息安全也是外包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4.外包与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就会产生企业对自身人力资源职能的定位问题,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
(1)如何应对企业自身人力资源职能边缘化。随着人力资源外包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外包服务的内容已经逐渐涵盖了人力资源的主要职能,从简单的档案管理、薪酬福利发放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员招聘、人力资源规划。在这种趋势下,选择进行外包的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技能可能会越来越少,企业可能也就随之产生对外包的依赖性,逐渐使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削弱,久而久之造成对外包服务的评估能力下降或者无法准确认识企业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且一旦与外包机构的合作终止或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管理风险。
(2)如何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定位。随着人力资源外包的不断普及发展,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都产生了一种担忧,就是随着人力资源职能外包的范围越来越大,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者的责权是否逐渐被削弱而最终使人力资源部失去存在的意义。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潜在风险实际上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即原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定位模糊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人员流失。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外包本质上虽然是把繁琐复杂的工作交给服务机构处理,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负担,但是要保证服务的效果并且规避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计划、准备工作,并且要求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及全体员工在外包的前、中、后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当然,随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规范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对外包服务的理解认识的不断加深,风险将会随之减弱,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逐渐加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积极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刘兵,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玛丽·F·库克(Mary F·Cock).人力资源外包策略[M].吴雯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高剑.企业外包的风险控制[J].中外管理,2002.
第四篇:从人力资源看麦当劳
从人力资源看麦当劳
一、麦当劳介绍
麦当劳公司总部座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Oak Brook,是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国际性公司。麦当劳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从1955年创始人麦当劳兄弟和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元。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在很多国家麦当劳代表着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盖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在全球麦当劳的整体制度体系中,麦当劳餐厅的营运是很重要的一环,因爲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和欢乐、美味是通过餐厅的人员传递给顾客的。
然而餐厅并不是麦当劳这一世界品牌的全部,它只是冰山的一角,因爲在它的後面有全面的、完善的、强大的支援系统全面配合的团队,已达到质与量的有效保证,而这强大系统的支援当中包括: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的食品加工制造供应商、包装供应商及分销商等采购网路、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系统、世界各地的管理层、运销系统、开发建筑、市场推广、准确快速的财务统计及分析„等等。每一个部门各尽职能,精益 求精,发挥团队合作,致力於达到麦当劳”百分百顾客满意”的目标。
麦当劳公司每年会将营业额的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创始人雷·克洛克在去世时,用他的全部财产成立了麦当劳叔叔慈善基金。
因麦当劳固定销售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碳酸饮料,麦当劳实际和可口可乐结成了战略联盟。
二、人力资源在麦当劳
1、不用天才与花瓶
麦当劳不用所谓“天才”,因为“天才”是留不住的人才,作为一个服务型行业留住“天才”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资。在麦当劳里取得成功的人,都得从零开始,脚踏实地工作,炸薯条、做汉堡包,是在麦当劳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对那些不愿从小事做起,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是,他们必须懂得,麦当劳请的是最适合的人才,是愿意努力工作的人,脚踏实地从头做起才是在这一行业中成功的必要条件。在麦当劳餐厅,女服务员的长相也大都是普通的,还可以看到既有年轻人也有年纪大的人。与其他公司不同,人才的多样化是麦当劳的一大特点。麦当劳的员工不是来自一个方面,而是从不同渠道请人。麦当劳的人才组合是家庭式的,年纪大的可以把经验告诉年纪轻的人,同时又可被年轻人的活力所带动。因此,麦当劳请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学生,而是什么人都有。麦当劳不讲求员工是否长得漂亮,只在乎她工作负责、待人热情,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果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是不可能在麦当劳待下去的。
2、没有试用期
一般企业试用期要3个月,有的甚至6个月,但麦当劳3天就够了。麦当劳招工先由人力资源部门去面试,通过后再由各职能部门面试,合适则请来店里工作3天,这3天也给工资。麦当劳没有试用期,但有长期的考核目标。考核,不是一定要让你做什么。麦当劳有一个360度的评估制度,就是让周围的人都来评估某个员工:你的同事对你的感受怎么样?你的上司对你的感受怎么样?以此作为考核员工的一个重要标准。
面试标准落在对员工素质要求
热情的工作态度:“热情,开朗,能主动关注顾客的需求,认可麦当劳的企
业文化。”
全面的工作能力:注重个人的价值观、对服务理念的理解、实际工作能力等
综合能力。
良好的团队精神:在餐厅的环境中,团队精神非常重要。给顾客提供优质服
务是麦当劳的追求,要提供好的服务,员工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且,麦当劳员工的年龄跨度很大,从18岁到45岁,员工只有学会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融洽相处并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3、培训成为一种激励
麦当劳的培训理念是:培训就是让员工得到尽快发展。麦当劳的管理人员都要从基层员工做起,升到餐厅经理这一层,就该知道怎样去培训自己的团队,从而对自己的团队不断进行打造。麦当劳公司的总经理每三个月就要给部门经理做一次绩效考核,考核之初,先给定工作目标,其中有两条必须写进目标中,那就是如何训练你的下属--什么课程在什么时候完成,并且明确告诉部门经理,一定要培训出能接替你的人,你才有机会升迁。如果事先未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那么无论谁都不能提级晋升,这是麦当劳一项真正实用的原则。由于各个级别麦
当劳的管理者,会在培训自己的继承人上花相当的智力和时间,麦当劳公司也因此成为一个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大课堂,并使麦当劳在竞争中长盛不衰。培训模式标准化
麦当劳的员工培训,也同样有一套标准化管理模式,麦当劳的全部管理人员都要学习员工的基本工作程序。培训从一位新员工加入麦当劳的第一天起,与有些企业选择培训班的做法不同,麦当劳的新员工直接走向了工作岗位。每名新员工都由一名老员工带着,一对一地训练,直到新员工能在本岗位上独立操作。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麦当劳新员工,从进店伊始,就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边工作边培训,在工作和培训合二为一中贯彻麦当劳Q.S.C&V黄金准则,Q.S.C&V分别是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和价值(Value)。这就是麦当劳培训新员工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边学边用比学后再用的效果更好,在工作、培训一体化中将企业文化逐渐融入麦当劳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脱产培训主要是由位于芝加哥的汉堡大学(Hamburger University)完成。汉堡大学是对分店经理和重要职员进行培训的基地。1992年在北京开办的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馆的4名管理人员就毕业于汉堡大学。汉堡大学提供两种课程的培训,一种是基本操作讲座课程(BOC),目的是教育学员制作产品的方法、生产及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作业与资料管理和利润管理等;另一种是高级操作讲习课程(AOC),主要用于培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上,其内容包括QSC&V的研究、提高利润的方式、房地产、法律、财务分析和人际关系等。
人员承诺
麦当劳中国尽可能雇佣本地员工。事实上,中国的5万名员工中,有99.7%是本地聘任的。我们也雇佣残疾人士,帮助他们重投社会的怀抱,为社会出一份力。除了给予员工合理公平的报酬之外,麦当劳也会提供全面的培训,使他们能确保麦当劳所遵循的“品质、服务、清洁卫生及物有所值”的经营哲学。我们的员工均致力于实现麦当劳的品牌使命,那就是要使麦当劳餐厅成为顾客最喜爱的用餐场所和方式。
4、麦当劳拥有怎样的工作环境
在管理界有着这样的说法,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性格,而企业性格左右着员工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今求职者在关注薪酬、职位等硬件因素外,开始重视起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等软件因素。麦当劳以“平等开放+积极沟通” 在麦当劳,人人平等,所有的人员都是以名字来称呼,旨在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此外,麦当劳实行“开门政策”,鼓励员工积极沟通,如果员工有问题和建议,随时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员工的建议,对麦当劳的成功和未来发展都很重要。为使开门政策不流于形式,麦当劳有许多具体的措施:沟通日、座谈会、办公室职员大会、餐厅员工大会等。通过以上这些渠道,员工可与管理人员、工作伙伴进行畅通无阻的沟通,这种沟通有利于员工及时了解麦当劳的情况,而“知己知彼”的工作状态,才能让员工的工作更游刃有余。
5、薪酬制度
在员工薪酬福利上,麦当劳的有两条原则,一是保持工资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包括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薪酬方面的调查;更重要的是,麦当劳倡导员工以自己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来实现收入的增加。麦当劳按工作表现付酬,每年的绩效考核和工资挂钩。麦当劳在绩效考核方面是市场的领先者。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并和员工讨论其工作表现,评估时采用五个评估等级:杰出(QOTSTANDING)、优秀(EXCELLENT)、良好(GOOD)、需要改进(NEEDS IM?鄄PROVEMENT)、不满意(UNSATIS?鄄FACTORY)。员工的工作表现被评为“良好”或以上等级,将被考虑加薪或奖励。对于表现不够理想的员工,公司有一个工作表现改进计划(PIP)。通过PIP计划,麦当劳积极帮助工作表现需要改进或不满意的员工克服客观的困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这样的薪酬制度,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员工能不断自我加压,然后不断提升自我。
6、发展机会更重要、等待也是一种成长
明天,后天,或者5年、10年以后,你在企业中是否还有发展空间?现在有些年轻人太心急了,殊不知,好的公司是一个学习的基地,如果你肯学,就会有更多的收获。陈清慧在麦当劳工作了20多年,从普通员工做起,通过不同职位的升迁和调动,学习怎样去管理一家公司,现在担任上海公司的总经理。在麦当劳,机会属于肯努力的人。2年当上店经理、20年当上总经理,升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麦当劳不是让你在一个岗位上死守5年或10年,而是让你在不同的岗位上获得不同的经验和收获。因此,年轻人不应急于求成,而应积极锻炼,付出努力,增强能力,才能有所收获。
7、麦当劳如何对待跳槽员工
跳槽问题向来都是职场中倍受争议的话题,员工认为,跳槽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有雅量;但许多企业对此却觉得头疼,不愿意为培养人才做贡献。那么,麦当劳对此有何看法?陈清慧笑着表明态度:“麦当劳乐于培养人才。”据了解,目前麦当劳中国员工(主要指餐厅的服务人员)的离职率约为50%,管理人员(主要指餐厅的管理组人员)的离职率约10%左右。陈清慧认为,这样的离职率,我们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在美国,服务人员的离职率也接近50%。那些离职的餐厅员工,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择业方面还没做好决定,将在餐厅工作作为一种过渡。对此,我们很理解,并且仍然把那些离职的员工当作我们的朋友。陈清慧表示:从另一个侧面看,麦当劳也对社会贡献了很多人才。如今,不少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如果有麦当劳工作经历,录取的机会大一些,这意味着我们给予员工的培训和成长机会被社会所认可。上海麦当劳被政府授予青年见习基地,是首批获得该资格的40家企业中唯一的一家餐饮性企业。麦当劳乐于为社会培养人才,愿意成为服务社会的优秀企业公民。因此麦当劳成为一个发现培养人才的大课堂,在这里缺少的绝不会是人才。
综上所述,麦当劳的成功,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企业文化的成功、更上企业战略的成功。不仅给麦当劳带了了经济效益,也为餐饮业全球化做出了新的管理模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
第五篇:人力资源外包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摘要
人力资源外包近些年发展迅猛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经营全球化的推进而逐步完善,但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多集中在档案管理、培训及招聘等方面。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现状、意义、内容、可行性分析、风险,规避风险、减少可能因人力资源外包活动而产生的损失,成为外包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对策研究
一、人力资源外包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人力资源外包产生的背景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加里哈默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个概念,英文直译为“外部资源”,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有知识的企业。外包这种管理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就开始出现了,但真正发展为业务外包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2003年全球市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额为120亿美元,预计近年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额程增长趋势。人力资源外包滲透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管理流程整合、薪酬调查及方案、员工培训、劳动仲裁、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关系及满意度调查等等,人力资源外包对国内企业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国内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在国内企业中发展迅速。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意义
1.人力资源外包有利于培育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部分外包,将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大的资源空间。
2.人力资源外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外包供应商凭借其经验、知识、技术等一系列优势为企业提供更专业、规范、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在降低人事成本和整体运营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着。
3.人力资源外包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救出来,把注意力放在对企业发展影响更大的人力资源事务上去,简化流程,提高员工满意度以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4.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外包理念深入人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领导层对人力资源外包的理念和它为企业能带来的战略性作用有了更全面、清晰地认识。
5.人力资源外包对中国企业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使得人力资源外包战略成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极具优势的备选策略。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及业务
(一)按照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控制能力的分类
1.补充性人力资源引进。
2.选择性外包。
3.完全外包。
(二)目前比较流行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
1.员工招聘
2.员工培训
3.薪酬管理
4.福利和津贴
综上所述,外包的服务的内容包括: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必要性
在此试从竞争因素、成本因素、风险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竞争因素
企业把一些非核心的、日常性的管理工作外包出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参与企业战略制定、组织变革等重要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成本因素
人力资源外包一方面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又能享受到服务公司专业化管理、规模经营所带来的各种好处,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运作成本、提高营运效率。
(三)风险因素
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避免劳动纠纷和昂贵的法律诉讼,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更愿意将风险转由专业化公司承担。
(四)技术因素
人力资源职能的成功运行,越来越需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通过外包,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而获取和维护最新技术。
(五)社会因素
通过专业公司的经营,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使传统企业走向联合。
四、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与效益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
1.破坏企业文化的风险
供应商信奉的一些理念可能跟企业自身的文化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一定的冲突,并会影响外包的成效。
2.管理失控的风险
在所选的供应商能力不足或与其发生摩擦或纠纷时,外包管理职能的控制的风险必然会上升。而当合作关系破裂时,则很可能导致外包出去职能的暂时失控和缺失。
3.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往往会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过滤的风险。
4.安全性风险
在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中,供应商可能掌握了企业大量的信息和机密,那么它可能利用此来控制企业,陷人被动。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效益分析
1.确定外包前,应先考虑人力资源外包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源外包前对以下二个问题必须分析清楚:(1)外包后人力资源部是否可以更集中于核心业务(2)专业机构是否能确保做得更好,而且花费更低
2.通过外包可以节约时间,集中有效的资源
把事务性的工作转交给第三方,部门则可以集中核心能力去参与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
3.降低管理成本
人力资源外包降低了企业在处理事务时因不熟练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外包的机构具有专业化的特点,普遍适用于企业的综合性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更为容易更有效率地完成。
五、人力资源外包合作关系管理的原则
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往往又是长期的,对于人力资源外包成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以合作关系替代合同关系
(二)控制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监督与管理的放松
(三)增强合同灵活性,妥善应对和处理意外变化
(四)以竞争、奖惩体系保持供应商的积极性
六、人力资源外包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管理和控制好外包安排
人力资源外包实际是把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外部化,因此企业应对财务和风险上的管理做出适当的安排,尤其是在确定战略方针和目标方面应该设定必要的审批程序。
(二)选择合适的外包供应商
外包供应商的经验、能力、技术、资本、信誉、对本行业的熟悉程度、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己有的类似业绩等等都是影响外包能否按约完成的重要因素。
(三)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机制
(四)构建良好的控制机制
企业必须清楚地在合同中界定对外包供应商的安全控制,并应通过适当的履行措施来保持这种控制的有效性,尤其需要在合同中要求外包供应商在其内部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确保企业控制目标的有效执行。
七、人力资源外包前景广阔
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成果显示,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将以每年16.1%的CAGR(复 3企业必须通过谈判与外包供应商签订一个能准确、清楚地表述双方预期和责任的合同。
合年均增长率)增至2009年的160亿美元,成为人力资源服务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而拥有世界最多员工的中国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一块“肥肉”。
在美国,从事人力资源流程外包的公司中,已上市的就有8家,包括著名的ADP、PAYCHEX等等,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是零。
参考资料
[1][美]Mary F•Cook,吴雯芳译.人力资源外包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2]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3]水家耀,费明胜.业务外包与核心能力[J].江苏商论,2000(2):8
[4]朱立丽.透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6.9
[5]汤海涛,宋兹.浅析“外包”[J].北方经贸,2003(5)
[6]林红菱.业务外包与企业核心能力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3.1
[7]经济日报,20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