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众文化最新述评(共5篇)

时间:2019-05-13 13: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大众文化最新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大众文化最新述评》。

第一篇:我国大众文化最新述评

2002年第3期〈总第152期)学 术论

2002

((:!!腿“咖肌

我国大众文化研究最新动态述评

何兰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I摘要]大众文化研究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热的重要内容。关于大众文化的界定,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看待文化商业化的正负作用等等问题,至今众说纷纭。在沿用各种国外理论解释中国现实之后,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开始探寻自己的研究方法。

I关键词〗大众文化;动态;视觉文化

I中图分类号]&12I文献标识码]人I文章编号〗10044434(2002)03^0121^04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文化研究热,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讨论构成了文化研究的热中之热。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大众文化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而且大众文化是市场化的文化建设的必然抉择

大众文化的灵魂。大众文化借文化的狂欢为人性的暂时舒展提供了可能」。

从文化狂欢的角度来考察大众文化的确不失为一个好视角。大众文化的狂欢性是不容置疑的,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社会里的文化处处将人们带到类似狂欢节的气氛中。不过,巴》文看上去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东西,文章的立足点在于强调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同质性。问题在于,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学者们一般倾向于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虽然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有很多共同处,但它们根本不是同质的东西。另外,应该强调的是,从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来区分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并不就是精英主义的立场。只有因大众文化的通俗性而蔑视它的人才是精英 主义的。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和

中国加入110,关于中国大众文化的讨论也进入了新的视域。笔者选取近两年来的几种学术观点来总结一下有关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

狂欢说

孙长军在&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巴赫金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文认为,当今的学者过多地夸大了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这是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的门户之见。巴》文强调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同质同源性,认为它们的区别不是特征上的,只是传播方式上的。民间文化是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后民间文化,因为民间文化的娱乐性、颠覆性、通俗性、全民性、狂欢性等特征在今天以新的形态延伸于大众文化中,而大众文化则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传播使民间文化的民间”属性得以无限地复制和播撒。在论证了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同质同源后,该文便将巴赫金关于民间文化的狂欢化理论移植过来解释中国的大众文化。巴赫金认为,狂欢化是民间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而在巴》的作者看来,狂欢化也是

生产消费结合说

李德顺在民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中,从哲学的立场,从文化主体和功能的角度来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定位,把大众文化视作大:众的文化“。因为文化是社会的财产,从来不属于一定的大众,大

I收稿日期]2002^03-22

I作者简介]何兰萍^ 1973—〉,女,安徽铜陵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发展。

& 1994-2012 0111113 ^03(1611110 1011111 &!21601101110 ? 111)115111118 众的文化”应是面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于群众的文化,由此他提出了文化的生产消费结合说“。该文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应该合理地理解为一个文化体系内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被叫作精英文化的,其实是指文化的生产即创新形式和特征;被叫作大众文化的,其实是指文化的消费即自我享用的形式和特征。因此,所谓大:众的文化”,应该是指面向大众生产,以供大众消费的文化,即以大众需求为生产的主要引导和动力,并接受大众选择检验的文化。李德顺强调,我们的文化生产和创造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宗旨,就必须体现在以人民为主体的生产与消费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中,而不能使它们彼此脱节。由于群众的文化消费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既成习惯性和从众化心理等特征,所以造成良性循环的起点,一般应该放在有组织的生产方面13

」。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文化消费方面的大众文化岂不是处在这个所谓良性循环的被动一方吗?这和通常所说的精英和大众的区分有什么区别呢?在一个文化体系内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来理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把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应该是正确的和富有意义的。不过,把文化的生产理解成精英文化,把文化的消费理解成大众文化,到头来,还是没有办法解释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问题。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生产消费结合观,实际上是把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并且把文化的生产全盘交给精英人士。

另外,该文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坚持群众立场,有一定代表性,但笔者认为,大众文化”、大众的文化“、为了大众的文化”,概念各不相同。

视觉文化说

周宪在舰觉文化与消费社会》中指出,中国当代城市生活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强调视觉快感,专注于感性愉快和形象刺激,这就使得视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周宪虽然在文中没有使用大众文化“这个词,但他所说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实际上就是眼下的大众文化。

关于视觉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关联,周宪是从美学的视角考察的,他借用了德波和詹姆逊等人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说法。比如詹姆逊的观点是,在消费社会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在消失,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消失,日常生活走向审美化,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不断形象化或影像化不可避 免14

」。

八!^!^ 1:6361^601!^://^^^^^丄

122

从视觉文化来理解大众文化,很容易看到,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视觉文化迅速占领市场的过程。都市文化进入图像泛滥、影像爆炸、视觉狂欢的时代。我们正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被视觉符号所统治的时代里,我们越来越依靠直观来获取信息,阅读逐渐成为多数人的负累,咬文嚼字成了学者的专利。视觉文化不仅鲜明地体现在艺术中,而且广泛地呈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我们正在走进读图时代”,进行一场懷像对语言的战争“。20世纪最大的危机说到底正是语言的危机。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5

笔者认为,从视觉文化和审美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大众文化,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虽然难免片面。因为,大众文化不是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审美特征,人们从市场上选购某种文化,通常开始是比较盲目的跟风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但是,大众其实不是一成不变和统一的整体,他们也在分化,从而有了各种不同的文化需求,并且逐渐地从最初的跟风转向追求个性消费和审美需求,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审美不再象以往一样停留在抽象的哲学层面,而是为大众所追求和享有。

两种时间说

孟繁华在当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一文中指出,当下中国的文化存在着两种真实的时间和两种虚假的时间。真实的方面是,中心城市的时尚青年或激进的艺术家生活在新潮“或前卫”的文化时间里,这些人的文化时间表,已经完成了同] 国际接轨“;同时,在'老少边穷”地区缓慢地流淌着另外一种真实的文化时间,他们所接受和欣赏的文化,仍有极强的地域和民族特征。然后,孟繁华批判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制造出的两种虚假的文化时间。与周宪从审美来考察大众文化不同,孟繁华指出,大众文化不是一个审美的领域,它是一个满足欲望的领域。大众文化一旦走向市场,它主要遵循的是市场的规则。作为产品,它直接和消费相关。在这个规则的制约下,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制造了两种虚假的文化时间。一种是过去的文化时间,它

以怀旧文化作为表征。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第115111118 1501186.八11!^^ ^^^^(!.11^:11^^^^1 [!I&

一部室内电视剧《曷望》开始,一直到红色经典的世俗化旋风,怀旧文化始终是大众文化市场的主打内容之一。另一种是当下以白领趣味作为表征的文化时间。白领期望的一切,在白领那里也并不是完全可以指望的,但它显示了一种身份、一种时尚,一种与底层拉开了距离的虚假界限。白领趣味的流行似乎显示当今的中国几乎都生活在楼堂馆所,西方中产阶级的消费和派头已随处可见16

」。

孟繁华在众神狂欢》一书中,曾提出过民间的怀旧风“。对于消费文化来说,怀旧风成了有利可图的市场资源,被各种身份的人利用和消费。大众文化借用怀旧的情绪,以世俗化的方式溶解了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总之,所谓的怀旧风其实指向当下的消费市场

」。而孟繁华在当当》

文中所说的当下的文化时间和过去的文化时间都可以在文化的消费中得到解释。过去的文化时间消费怀旧,当下的文化时间消费白领趣味。归根结底,大众文化无论哪种形态都是以市场为目标,无论怀旧,还是白领趣味,都可以成为流行和时尚的东西,关键是能卖得出去,有市场。所以,在特定的意义上把大众文化叫市场文化也未尝不可。事实上孟繁华对大众文化的界定就是市场文化。

将大众文化和消费及市场联系起来,不仅是回避不了的事实,也是理解大众文化的必要切入点。这里提到的周宪和孟繁华对大众文化的解说,都从消费着眼,但前者的切入点是视觉文化和审美,后者的切入点是市场文化。与从审美的视角来考察大众文化时可能的片面性一样,从市场角度将大众文化理解为市场文化也难免是片面的。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将大众文化界定为市场文化,只言明了大众文化的一种属性。在市场经济时代,不只是大众文化离不开市场,其他文化形态中的产品也具有市场属性。如此界定大众文化也不够确切。力8

女性主义视角

扈海鹂在大:众文化和女性发展一兼论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中提出,当代中国对大众文化进行审视、批判主要有两个角度,即文化的人文尺度和女性主义尺度。文化的人文尺度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强调文化代表了特定社会所规定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代表了人的意义世界。女性主义尺度则是从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大众文化。

该文认为,女性主义理论虽然也有很多局限性,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十分重要。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过程中,性别是

0 1994-2012 0111113八^601化!0蘭&!2160^01110

隐藏在背后的重要秘密,女性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说是对整个现代化以来的人文传统的一种再思考、再审视。它质问现今的商业秩序、社会心理上的文化安排何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一如女人的身体、形象如何大量地成为推销商品的手段,为什么在大量的现代传媒中关于女人的性别话语总是处在被看的、从属的、以男性世界为中心的地位。在中国,过去把妇女解放看作从属于被压迫阶级解放的一部分,现在从女性尺度来看大众文化是从文化角度提出问题,并且是以现代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大众文化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共同的标识为背景的。仅仅从现代性”、'商品经济“的历史进步性来看待大众文化对女性发展的正向功能是不够的。所以女性主义尺度在中国也直接成为对现代性、对现代商业化过程修正、批判的尺度。因而对女性发展的文化要求实际上直接成为使观代性”本身得到完善的要求19

」。

将女性主义引入大众文化研究,应该说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意义深远。它不仅开阔了对大众文化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加强对现代性的了解。借用夏建军的一段评述来说,女性主义研究对大众文化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一方面,传统上的大众文化研究是从一个相当的距离来 研究'其他人们“1或其他阶级和阶层)的文化,而女 性主义的视角是对自己的研究。另一方面,这种研究还扬弃了 一般意义上的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看法。一般的大众文化研究将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为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女性主义研究认为,大众文化是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它本质上代表的是男性利益,隐瞒、歪曲现实社会的社会性别关系

」。

总结 总、结

根据雷蒙,威廉斯等人的概括,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问题:大众文化从何而来,谁决定大众文化?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扮演何种意识形态角色?11

^总体上看,所有大众文化研究都要不可回避地回答这些问题:大众文化的界定,文化和商业、文化和传媒的关系,以及大众文化的政治 功倉^在西方,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说,直到20 世纪70年代,负面的意见占了绝对优势。我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其实也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的,不过

在中国的国情下,考察的视角和提问方式是不同 的。首先是对大众文化的界定至今没有统一的意见。除了将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市场文化放在一

115111118 1501186.八11!^!^ 1:6361^601!^^/^^^”

起讨论外,还有人将它与民主革命时期我党的文化方针大众的文化“相提并论。其次是大众文化和商业化的关系。虽然也有很多关于文化商业化的评述,但多半是抨击大众文化的,比如庸俗性和平面性,追求感官刺激,没有品位,拉低了人们的艺术鉴赏力等。在这些评价之外,较少有人深入到大众文化商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去,缺乏的是对有关文化生产机制的研究,没有能够揭示出大众文化的生产流程动力学。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在中国,更多的是和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联系在一起,并和文化的商业化放在一起讨论。很多人感叹大众文化借助大众传媒控制了人们的思维,使艺术鉴赏力和趣味低下,但大众文化真的控制了大众的思维方式和评判力吗?这个问题看来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综观近年来我国关于大众文化的讨论,有几个现象比较突出:其一,大众文化研究近年来迅速起步,吸引了很多学者,研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然而,这些成果呈现为零星的或分门别类的研究,如分别考察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时装、广告、畅销书、青春偶像、网上文学等大众文化种类,而忽略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大众文化理论建构。这样做的必然缺陷是关注具体大众文化现象而忽略其共同属性。因此,大众文化研究目前缺乏的是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批评等跨学科的系统理论。

其二,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我国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在现实面前,理论家们争论的焦点已经不是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对大众文化的全面拒绝不仅被认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而且是一种对大众文化缺乏真正了解的态度,难免流露出知识分子立场的精英主义色彩。理论家们已经认识到,下一步的工作是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有学者指出,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但也不能远离道德,放弃教化'的责任。应该给大众文化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情趣和道德理性的‘教化'义 务。”112」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首先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打开而出现的新文化景观。在匆忙应对潮水般涌来的大众文化现象时,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被迫援用了译介过来的西方理论,在我国,最初出现的大众文化批判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多借助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有关雅一俗、精英一大众之争 124

基本上围绕人文精神失落展开。而后,大众文化研究进入全方位领域,西方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各种学说被引入进来,比如,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以及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所有的新词汇都陆续地被我们拿来解释中国的现实。然而,回过头来看,这些进口来的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特定语境中的文化实践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隔膜,因而对中国大众文化文本的误读也是难免的。经过十年的讨论和考察,很多人不再盲目地照搬西方的文化理论,而是努力探寻在中国特定环境下的大众文化涉及的诸多问题以及切合实际的解释,比如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等。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开始探寻自己的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

11」刘泓.世纪末的裂变与反叛一九十年代中国

大众文化的挑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9,: 62~ 67^ 1 2」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

众文化研究【】〗―江汉论坛,2001,^ 10^ : 90~

92^ 1 3」李德顺.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理论探

讨,2001,(^):^^“ 93^ 14」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

会”]^福建论坛^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1,^2^ : 29~ 35^ 1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IV!].北京:

三联书店,1989.155.16」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刀.电

影艺术,之^^^,^): 4-1.17」孟繁华.众神狂欢一

当代中国的文化中突问

题1V!].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74^

18」田藴荻.我国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几^问题[习.长白学刊^。^^)^?.19」扈海鹂.大众文化和女性发展^兼论关于女

性主义的思考[力.社会科学,1999,(^): 53~10」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2000,〖5〗:91-99^ 1 1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2000,17、34^12」赵继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1】〗^道德与

文明,1999,(^)^^-38^

1责任编辑:陈梅云]

115111118 1501186.八11!^^ ^^^^(!.11^:11^^^^1 [!I&

第二篇: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考试要点

第一讲 传媒与文化

1、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 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2、大众文化: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大众文化是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一种普及文化。

精英: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却是代表正统的、由主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精英所创造并欣赏的文化。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指(代表个人、团体等,尤指形成一经济或政治制度基础的)思想方式。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概念、观点、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从广义讲,它源自特定的阶级或群体。每一种类的意识形态指适合那种阶级的观念体系。

4、霸权:指各种各类的支配,不局限于政治方面。它不但指涉政治、经济因素,而且包含了文化因素。

(1)媒介霸权的观点认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大众媒介被视为受社会统治阶级控制、帮助那个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

(2)媒介霸权的三个命题:新闻记者的社会化包括充满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报道指南、例行工作规则和导向;新闻记者倾向于报道保守的和维持现状的话题和消息;新闻记者倾向于表现亲美国的报道和对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负面报道。

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政治对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统治阶级掌握着“文化霸权”;政治发展状况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政治秩序的良好可以带动大众传媒的繁荣,反之则传媒业也会受到反面影响。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正面作用:传递政治信息。监督政治环境、统一政治规范、塑造政治形象、传承政治文化。大众传媒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力量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并在一定的政治发展阶段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5、文本、解读、意象、镜像、全景监狱

文本指“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

超级全景监狱不单产生了自我监视、互相监视的人群,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传播语境。这种新的传播语境具有非常独特且令人困厄的特征。

6、七、消费、媚俗、后现代、后现代主义

消费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不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炫耀消费品的附加值作为消费行为的主要目的。消费社会对消费品赋予过分价值,趋向于把消费品不仅当作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而且作为最大的利益,整个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被一种消费物质商品的动力所支配和渗透。(概念参考书本)

第二讲 媒介文化与当代文化转型

一、媒介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1、社会生活的大众媒介化

社会生活通过大众媒介被整理、呈现与保存,社会生活被媒介文本化与大众传播化;大众传媒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被日常生活化,成为人们几乎不可须臾离开的生活内容。

2、媒介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二、媒介文化与大众认同

1、媒介环境的不断扩张

大众传播表现社会环境,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基于这一层面及其重要作用,大众传播才把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等对立因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媒介文化与大众认同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两个宽泛的阶段,即是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

认同:包括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指向一个集体的维度,基于一系列共有的目标、价值观或经验的共同认同,能够形成社会运动的重要基础。自我认同指的是自我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以及对我们同周围的世界关系的独特感觉。

知识分子的定义:(1)社会的良心;(2)智慧的传播者;(3)对真理和神圣的亵渎与怀疑者。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独立、民主、批判和创造的精神。

知识分子的三种类型:政治知识分子、一般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指的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新型知识分子:新型知识分子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活动,来转换原有的身份,获得即得体又合法的标志。他们是消费文化的产物,成为时尚的制造者和娱乐信息的传播者。他们不再引导社会公众对自身和社会进行批判式的思考,而是直接诱导人们如何去进行大众消费与享受日常生活。

媒介文化形态之一:当代运动影像

1、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

一、从图画、图片到运动影象;

二、当代社会文化的图象转型;

三、视觉文化的当代转型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数字技术的影响:传统视觉媒介的数字化以及媒介的融合;基于数字技术的新视觉媒介的出现;互动与异步的实现。

2、虚拟影像空间的体验:电子游戏与游戏人生(现代游戏的科技化与媒介化、现代游戏的商业化与产业化、现代游戏的极端虚拟性与参与性、现代游戏的内容转化)、知识的游戏化与博彩化、真人秀的欲望叙事(节目与人物的真实展示、内容局限性、主题与本质的商业化、媒介的渗透)

3、中国当代历史影视剧及其特性:历史的大规模媒介化、两种历史观、建构历史与历史叙事

第三讲 大众传媒中的偶像

偶像:本义是指用木料、泥土或金属等制成的供人敬奉的人像,例如庙里的佛像、神龛中的圣像等等。后来是指人们所崇拜的对象,尤其是指带有某种盲目性的崇拜的对象。

图腾都具有保护、庇护、寄托、希冀等功能。

偶像崇拜:对这个或数个人格化的神祗的崇拜。有平民化、个体化、感情化、随意化、内投射化特征。

偶像崇拜开始世俗化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的民主化;其次是宗教组织的衰落;再次是日常生活的商品化。

时尚、偶像与大众传媒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尚需要偶像和大众传媒的强力引导与广泛宣传;大众传媒需要时尚与偶像来维持吸引力和大众性;偶像则需要时尚与大众传媒的形象出新和关注度。于是,时尚、大众传媒和偶像就在这种共生关系中完美结合在一起。

中国当代偶像的媒介文化意义:时尚偶像成为当代偶像群落的主流;匿名偶像群的大量涌现;偶像群体现着社会文化意义从政治一元化到消费一元化的整合过程。

时尚的缺陷:

1、就时尚的内在方面而言,是丧失了自由的个性;就时尚的外在方面而言,是丧失了自由的世界;就时尚的根本内涵而言,是丧失了自由本身。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两者的叙事差异:大众文化在叙事上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性、随意性和具有趣味性的价值取向。精英文化在叙事姿态上要求严肃性、精准性和思辨性、学理性,表现在内容上的重要性和分析的权威性。两者的综合对比:首先,大众文化在传递信息、阐述情况多为简单的事实,关注的是事件本身,通常只是就事论事;而精英文化要承载着社会的责任感,承载着人类的良知。其次,精英文化对世界塞入意义,大众文化对世界取出意义。最后,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快餐式”,集中体现在随处可见、可调众口、快进快出;精英文化为了延续其历史使命,摆在第一位的往往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文化创造环境,一种合理、有序的文化创作氛围,它要承载社会责任感哈良知。

两者的社会影响:大众文化(迎合的建构);精英文化(引导的解构)。(其余内容参照书本)

第四讲 广告及其叙事

广告: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其功能有:基本功能、经济功能(认识功能、心理功能)、宣传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公益广告)。

广告的叙事类型:证明型模式(用名人做证词式广告,选择演员来充当角色,以叙述者的身份给人们讲述产品的使用方法)、说教型模式(在公益性广告说辞中,说教性质的词语用得比较多,一般广告以强调规则或训导的语言来进行诉求)、沟通型模式(通过商品标志、商品造型以及包装物来传播信息,使产品内涵与广告形式完美结合,在与受众的沟通中,具有最终说服、推广的作用)、圆满型模式(广告叙事通过相会相聚、喜庆祝寿的场景,尤其体现中国传统观念,家庭圆满、家庭幸福是其语义内涵)、抒情型模式(抒情型广告叙事方法强调人性化表现,叙事尤以情感诉求为主)、享乐型模式(享乐型叙事方法与情节表现大多通过图像产生鲜活的感觉给人视觉的愉悦感,尤其强调视觉快感和享受,或陶醉于身体体验的诱惑之中)。

广告即是利用恰当的修辞表白、凝聚甚至是制造、生产种种欲望。

广告对传媒的负面影响:内容的庸俗化、传媒的同质化、广告的节目化。

第五讲 舆论的类型

一、小群体舆论:

1、组织即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特征: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

2、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既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又介于社会和个人之间,并且是联结二者的中介。特征是: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

性。

3、随即舆论群:无明确目标、在一些陌生的场合被突发事件裹挟着纷纷发表意见的群体。

成员、场所随机。

4、固定舆论群:具有民间世俗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浓厚形而下的特点,对于规范民间生活有重要作用。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或小圈子的利益。在规则约束下的理性思考,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二、众意:又称公众舆论,指社会范围内25 %以上至60 %以下的公众所持有的一致意见。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或小圈子的利益。在规则约束下的理性思考,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1、群体舆论:代表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围绕共同任务从事大体一致活动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共同意志和共同认识的意见。其作用:(1)对个人的社会化有促进、指导作用;(2)增强团体凝聚力,维护团体的生存和发展;(3)对社会,集中小群体舆论和形成民意。

2、阶层舆论。

3、阶级舆论。

三、民意:民意是人民对有关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致意见,体现为人民的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具有坚实的真理性。它能够被民意检测的量度(60-70 %以上)所证实。它是最大范围内的一致性很高的舆论。民意的四定律是:量多理正定律、群落浮现定律、弱化-刚性定律、民心向背定律。

第六讲 第一舆论机构

媒体的作用:正向:传播信息、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舆论机关、公众舆论的呼应者);负向:媒介依赖、信息冗余、虚拟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白色转化(低级趣味内容降低了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甚至诱发了许多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危机(大众传播带来了文化、思想、政治冲击,对社会制度构成威胁)。

媒介的舆论力量:媒介的话语支配、媒介制造、媒介的舆论合力、媒介的舆论机制。

第七讲 第二舆论机构

第二舆论机构是除了新闻媒体之外的集中表达意见的组织,具有特定的舆论行为和目标。特点是:舆论活动常由精英发动,影响深远;往往反映某个组织或集团的要求。

1、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和职能。其活动:宣传性、咨询性、交际性、服务性、赞助性。

游说指多方活动陈述建议、主张,以期被采纳、实施。美国的游说方式是调查研究报告、研讨或者讲座、旅行考察、争取出席听证的资格、间接辅导。

2、民意测验:测量特定人群在某一问题上所持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一种工具。又称舆论测验。

3、思想库”,也称智库,即智囊机构。最初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类型有:政府型、政党型、独立型。传播方式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4、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是指那些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但是其本身并不谋求组织政府的组织。活动可以分为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两大类。直接活动是指压力集团或其代表,在与议会、行政机关、法院等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机关以及这些机关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方式:直接的游说活动、提供信息和情报、社交行的接触、提出司法诉讼)。而间接活动是指压力集团借由影响公众舆论、参与选举活动、鼓动群众等方式来间接影响政府(方式:参与选举活动、利

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和政府、基层动员、暴力活动、发起合法的请愿、抗议和示威)。类型有:政治压力集团、经济压力集团、职业压力集团、公共利益团体。

第八讲 权力及其舆论操纵

权力:指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构成基础有法定权、强制权、奖赏权、专长权和表率权。其类型有:强制的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使用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人格型权力(又称影响力。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利主体主要指国家,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此外还包括政党、政治社团以及政治个人。政治权力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是利益。

所谓权力的“制造同意”,就是利用宣传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表明大众赞同权力的统治与政策,诚心接受权势阶层的观点。主要方式有突出报道、精英言论、意见“构造”、议程协商。

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

文化霸权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

舆论一律:指整个社会只有当权者的声音,仅允许媒体对社会事务表达掌权者的观点,不准公开表达任何与权力话语对立的意见。危害主要是扼杀理性、丧失经济、文化废弛、管理失衡。

公共权力: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它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公共权力话语以协商为手段、以平等为前提、以公共领域为场所、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同民众(或代表)诚恳地讨论社会问题,在公共决策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与公民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达到对社会的和谐管理。

公共权力话语的结构:回应性话语权、政策性话语权、评价性话语权。

公共权力的规则:社会意志最大化、反映全体公众的诉求、信息和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阴山燕 马娟

一、研究概况

笔者以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文献为分析文本,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观点方面对国内已有教师人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回顾,以期为今后教师人格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一)研究方法

在教师人格研究中,我国学者比较侧重于理论层次,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主要是美国R.B.卡特尔编制的16PF问卷的修订本。例如,《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谢作栩,1994)①《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耿向红,1998)②等。只有一篇《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张军,1997)③是采用埃森克人格调查问卷,而吴安春(1996,1998)④⑤傅伟忠、瞿正方(2000)⑥的研究则是采用自编教师人格问卷。很少有研究使用了除问卷以外的其它研究方法,在检索到的资料中,仅有陆异、张逸民(1997)⑦的《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现状分析》,采用了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杨敏等(2001)⑧对优秀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结合使用了访谈法。陈益、李伟(2000)⑨对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运用了问卷法和教育生态学以及文献法。从总体上看,问卷调查使用频繁,质化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重点

当前教师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以及农村教师的研究较少。例如,耿向红是对北京市景山区115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傅伟忠、瞿正方是对上海浦东地区83名教师的调查,徐速、陈素平(2000)⑩是对温州市92名小学青年教师的研究,李伟(2001)⑾是对南京市小学教师的人格研究。只有谢作栩的《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和周咏梅(1998)⑿的《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是关于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关于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也只有:邢少颖、贾宏燕(2002)⒀的《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左吉玉(1998)⒁的《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杨敏等的《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三篇,而专门的农村教师人格研究有张军所写的《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主要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人格的特点、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教师人格问题、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培养。

(一)教师人格的特点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师人格具有职业特殊性,且优于一般人员。左吉玉调查

了青岛市82名幼儿教师,并与华东师大心理系1989年修订的全国常模相比较,发现幼儿教师确实存在异于一般女性的人格特征。他们比一般女性较为热情、乐群外向;轻松兴奋、活泼健谈;冒险敢为;较女性化。吴素梅(2002)⒂对桂林、横县等地558名小学教师人格调查并与专业技术人员常模16PF比较发现,小学教师人格品质较优,多数人格因素品质优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并具有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谢作栩的研究也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人格品质高于一般水平。

教师的人格特点主要是由教师特殊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活动决定的。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师范教育及师范生培养模式定型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对教师职业角色具有较高的期望,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为人师表、充满热情等优秀人格品质,正是这种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人格特征的形成。

(二)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的影响

耿向红的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教师情绪越稳定,能理智面对现实、做事尽职、当机立断、自律严谨。吴安春的调查也显示: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人格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自我型人格特质也有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趋势。李伟的调查认为,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人格特征差异不大,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差异较大。这也与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发展在成年期基本趋于稳定”的结论一致。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年龄是影响我国教师人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在人格特征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中年以后教师人格则基本趋于稳定。

2.教龄因素的影响

谢作栩的研究表明,青年教师不同教龄组间的人格因素差异的项目较多,差异的程度也较大。其中,4~6年教龄组青年教师的敢为性和幻想性相对较弱,忧虑性较高。青年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步从敏感、感情用事偏向理智、重实际;从自由、激进偏向保守;从自立自强偏向随群附众。吴安春对小学教师的调查认为: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自信型纬度和思考型纬度上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经验积累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常常使他们感到缺乏自信心。吴安春对中学教师的人格研究表明,教龄是影响中学教师自信型、活泼型、自我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随着从教年限的增加,中学教师的自信型、活泼型人格特质表现出“强--弱--强”的曲线型发展趋势。

从以上研究看出,教龄也是影响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教龄较短的教师比较激进、自由,随着教龄的增加,变得逐渐理智、重实际。所以在教师人格培养时,要注意教龄这一因素的差异,对不同教龄教师的人格培养的侧重点不同。3.性别因素的影响

对于性别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众多研究说法不一。陆异、张逸民对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的分析表明,教师的个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李伟(2001)、张军(1997)、耿向红(1998)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在情绪方面,张军的调查认为,女性民办教师中情绪不稳定的人数相对较高,谢作栩、耿向红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谢作栩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还显示,高校青年男教师比女教师在有恒心、重实际、精明能干、有成就希望的人数较多。而耿向红对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则相反:女教师比男教师有恒负责,男教师比女教师权宜敷衍;女教师比男教师精明能干、世故;女教师比男教师自立自强,当机

立断,男教师比女教师依赖、随群。这说明性别因素对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人格的影响不同。另外,耿向红的研究显示,在思维方面小学男教师比女教师思维敏捷,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强。但是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的研究却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性别因素对教师的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影响。

4.职称与学历因素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学历因素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也存在异议。谢作栩的研究认为,高校青年教师不同学历组间的大多数人格因素无明显差异。吴安春的研究也表明,学历因素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质没有显著影响。而李伟的调查却认为,不同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更富创造力,也更果敢,同时幻想性得分也高;而具有高中、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有恒性显著高于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此外,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敏感性得分最高。

职称因素对小学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特质影响显著(P均小于0.005),而且也是影响中学教师安静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吴安春,1996)。社会地位高的教师更多地表现出内向、古板、喜欢安静与独处,精力不济,兴趣贫乏等特点。这可能是因为高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中年教师,他们的人格特征与中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关心、解决好教师的职称问题是对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优秀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人格存在的问题

1.人格缺陷

李伟的调查表明,少数教师在一些个性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其中情绪激动、急躁不安者占23.5%,孤独、冷漠者占17.4%,敷衍、缺乏责任感者占14.8%,思维迟钝、理解能力弱者占10.4%。陆异、张逸民在心理健康指数的诊断中发现,心理健康指数过低的人数占总数的4.5%。谢作栩的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环境适应能力低于一般水平。这些实证调查也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格问题的预防与矫正,重视教师人格问题研究。

2.创造力水平不高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人才必须由具有创新才能的教师来培养,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目前教师的创造能力却令人担忧,耿向红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创造力个性因素方面普遍不高,均处于中等水平。李伟的研究认为,有27.4%的教师的创造力得分较低。而吴素梅也认为,小学教师知识面窄、抽象思考力弱,独立性差,创造性水平较低。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早期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即教师人格

⒃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影响。例如陈益、李伟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某些人格特

征与学生成绩有着较高相关,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关要高于小学教师的年龄、学历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他还指出,兴奋性与学生的语文成绩呈显著相关,聪慧性、稳定性、实验性与学生数学成绩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满其民⒄在《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中谈到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包括:评价-激励价值,身价-陶冶价值,机智-启迪价值,威信-感染价值,态度-期望价值。

(五)优秀教师的人格研究

邢少颖、贾宏燕对山西省某市14所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

与普通幼儿教师的聪慧性和有恒性在P<0.1水平上差异非常显著:独立性在P<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同时她们在专业成就能力、创造能力和在新环境中成长的能力均高于普通幼儿教师。杨敏等的调查也显示,优秀幼儿教师在有恒性、恃强性、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上得分均高于一般幼儿教师。雷晓宁等(1999)⒅对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认为,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在有恒性、聪慧性、幻想性和紧张性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优秀教师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更关心、负责;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习能力更强,富有才识;对人、对事总是心平气和,充满信心等。这些研究与韩进之(1989)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相一致。

(六)教师人格培养

近年来,我国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理论探讨很多。例如,周咏梅(1998)

⒇关于《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人文教

育和情感教育在教师人格养成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文章。尤其是青年教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容易出现人格问题,更应该加强青年教师的人格培养。正如徐速、陈素平(2000)在《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中指出的“小学青年教师还处于人格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要引导青年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人格特征上进行自我教育,发展适合教师职业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研究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研究局限在现状调查、理论探讨的层次。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较少,专门针对教师人格问题而展开人格培养的实验干预研究并不多见。

注释:

①谢作栩:《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5期。

②耿向红:《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8年第6期。

③张军:《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青海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④吴安春:《教师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⑤吴安春、曹树:《中学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⑥傅伟忠、瞿正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4期。

⑦陆异、张逸民:《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现状分析》,《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⑧杨敏等:《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⑨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⑩徐速、陈素平:《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⑾李伟:《南京市七所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测试与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⑿周咏梅:《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⒀邢少颖、贾宏燕:《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⒁左吉玉:《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

⒂吴素梅:《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现状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

⒃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⒄满其民:《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⒅雷晓宁等:《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三明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⒆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570页。

⒇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4期

第四篇: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伍中信 陈共荣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从财务治理的定义及其与相关领域的关系、对财权及其配置的研究、财务治理的研究范式及理论体系和我国企业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财务治理的研究作了全面的综述,并对当前财务治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权的概念体系和财务治理的理论体系。

第五篇:大众文化论文

专题的设计论证

回想我们心目中典型的中国动画形象,大家会不假思索的说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谈”、“牧童”、“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可是很显然,这些作品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所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都日益优越,但为什么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下来的优秀动漫作品却越来越少?由此我们提出了这一专题:为何中国的动漫无法跟上时代、无法大众化。

首先,我们从一些我们心目中的经典动漫入手,列举了《葫芦娃》、《哪吒脑海》等优秀动漫作品,然后介绍了一部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当然也只是在儿童之间受欢迎,还是无法大众化。由此,我们联想到日本动漫,他们在大众化这方面比我国强很多,所以简单分析了日本动漫的盛行因素,并介绍了几部当前比较流行的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蜡笔小新》等。紧接着,分析中国动漫的特点和中国动漫发展的几个障碍。最后介绍了中国两部有所突破的动画《我为歌狂》和《秦时明月》。《秦时明月》是一部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只供儿童观看,所以算是一部有所突破的动画。创新点:(1)选材方面:选取大家小时候都看过的如《葫芦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经典动漫,以及正在热播的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等,能勾起同学们的回忆和兴趣,产生共鸣。。(2)视角方面:从大家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都是国产片而长大了基本上看日本动漫引发的思考:为什么我国的动画片只适合在儿童时期观看,为何不能使其老少皆宜?由此分析我国动画的不足之处以及日本动漫的盛行原因,然后提出我国动漫可以在哪些方面突破,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足:

PPT中没有展现个人对动漫的理解、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方案使中国的动漫老少皆宜,对这个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也和我们对动漫这方面不够了解有关,难点:(1)制作PPT不是很熟练,尤其是插入视屏方面,百度试了N种方法,终于弄好了,结果换台电脑就放不了,然后又百度。。(2)对动漫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提出有效的、独特的方案来解决中国动漫为何只能停留在小时候这一问题。

收获:在搜集资料和制作PPT这一过程中,了解了很多动漫知识,也了解了日本动漫如此盛行的原因和中国动漫的不足之处,锻炼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制作PPT的水平,学会了插入音乐及视屏。

思考:到底什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怎样才能让中国动漫产品摆脱模仿、生搬硬套、低质短命的状况?“蓝猫”和“喜羊羊”算是国产品牌中较为成功的动漫形象,然而,把它们放到世界范围内去类比,它们身上的中国特征究竟有多少?相对于美、日、韩等出产的动漫形象中强势的民族特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画中的水墨、工笔、写意,民间的皮影、剪纸、戏剧等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可吸取的营养元素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以这些元素为特征,所创作出的动漫产品一定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然而,面对吃着麦当劳汉堡、喝着可口可乐、听着HI-POP音乐、看着《变形金刚》和《多拉A梦》长大的中国新新人类,即使是“大闹天宫”式的动漫作品再次出现能获得认同吗?借鉴美日韩成功的经验,就是要打造一条从立项、开发、制作、包装到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培养和引导受众。产业链的真正源头并不在于立项、也不在于在以低成本的媒体形式先在观众中做市场铺垫,而是需要先准备好消费高品质动漫的目标观众。由此我们想到,中国动漫产业的真正腾飞远不是解决政策、资金、产业链、市场、制度等等这些眼前的现实问题就能做到的。对于精神、道德、审美、文化这些真正作用于动漫产业内核的隐形因素的建立,更是中国动漫人要努力实现的理想,这需要几代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奋斗。

下载我国大众文化最新述评(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大众文化最新述评(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众文化利大于弊

    大众文化利大于弊在文化研究领域有两个学派,分别是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他们是西方文化研究思潮的源头,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在对于大众文化这个领域却有......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第21卷第x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08年x月 Vol 21, No x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Xxx, 2008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彭小......

    200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200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陈震 (金融2班0907810230) 摘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着高增长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不利因素。专家学......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范文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 刘小妹  2012-08-08 11:22:56 来源:中国法学网 信访关系经过信访法律的规范和调整便形成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信访法律关系。由此,信访法律规范的内容......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精选)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摘 要:体育明星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的双重属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发法回顾了国内体育明星崇拜内涵、成因、影响等方面......

    媒体与大众文化(共5篇)

    网络红人现象分析“网络红人”现象炙手可热,从2003年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二月丫头、天仙妹妹、芙蓉姐组、小胖等等,至少也有数十个。而且,这些“网络红人”们,到今天有很多已经......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众文化发展战略[五篇材料]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众文化发展战略 摘要:文化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大众文化全球化。面对文化全球化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我国如何利用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积极......

    教育学论文《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

    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 据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阐述,我国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