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转型预示大宗商品需求分化
经济转型预示大宗商品需求分化
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更加明确,扩大内需、简政放权、减少经济对投资的依赖是中国经济未来调整的主要逻辑。增长模式的转变,将提振与消费相关的大宗商品需求,一定程度上压制与投资相关的大宗商品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强劲的中国需求成为左右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力量。受经济结构转型影响,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已经告一段落,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权重将有所回落,大宗商品需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而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并购重组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与各类投资建设项目相关的商品,如铁矿石、钢铁的需求将受到一定的打压。
尽管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中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张,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经济转型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影响。
为了保障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新一届中央政府重申了深化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方向,“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明确目标。深化土地和户籍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而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将拉动汽车、家电等生活消费品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原材料(如铝、锌等大宗商品)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增加也预示着大宗商品下游应用领域的转移,如化工品市场的关注焦点也将从投资建设领域转向日用化工品领域。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房地产投资无疑是主力军之一。随着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会增加对住房的需求。城市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增加将会提振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此外,房地产行业调控方式的转变也将给大宗商品市场基本面带来明显的改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的表态,释放了政府淡化楼市行政调控,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化调节、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立场。长期来看,随着长效机制的逐步落实和供应的逐步释放,市场供需关系更趋良性,与建筑相关的大宗商品需求将得到支撑。
总体而言,伴随着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模式的转变,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大宗商品的需求将有所下降,而城镇化的推进和内需的不断释放,将从中长期利好房地产以及与消费相关的大宗商品需求。
第二篇:中国仓储业报告:大宗商品仓储物流转型
中国仓储业报告:大宗商品仓储物流转型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生产性仓储物流下滑明显。但是在消费升级驱动下,消费品仓储和冷链仓储的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另外由于环境约束要求而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的危险品仓储也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宗品仓储萎缩,转型升级机会显著。大宗品仓储有体现萎缩态势。其中,粮油仓储各项财务指标基本上都保持平稳;棉花仓储能力过剩明显;钢铁进入产能过剩时期。
危险品仓储供不应求,“油改主题”催化剂明显。目前我国危险品仓储需求面积为8743万平方米,实有仓库面积为6120万平方米,市场供求指数在0.7左右,缺口近30%。海岸线是不可再生资源。液体危险品仓储公司在“油改”下可能发展成品油“储运和销售”业务。
物流行业景气度下滑,转型和升级成为发展主题
一、宏观经济低迷成紧箍咒,仓储行业增长放缓
11年以来,国内仓储业发展道路充满了艰辛,经济下行对仓储业的负面影响逐步加大。2009年的4万亿投资、2011年的货币供应紧缩和房产价格严控给仓储业带来巨大影响。2011年仓储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至2.25%,仓储业的物流增加值增速也在12年到达历史最低点6.8%。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67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2012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货物吞吐量7127万吨,比上年下降14%;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35.5%。亏损企业9家,亏损比例达14.4%。仓储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收入利润和盈利能力也在2012年有明显的下滑。
仓储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行业的经济增加值与GDP的趋势高度相关,在未来宏观经济企稳,增长潜力下滑的大环境下,仓储行业的发展机会需从自身寻求突破。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推动,物流产业被各级政府所认识,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确定了当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所有的规划都涉及到仓储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增长速度很快,省会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面积一般都在十平方公里以上,有的高达几十平方公里;二级城市也在几平方公里到十多平方公里。这些仓储设施一旦建成,将大幅度提高库房供给量,会产生空仓率增加和租金下降的现象。
二、行业竞争者数量众多,未来集中度将提高
现阶段我国仓储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规模小,数量多。截止2011年仓储企业数目高达22470个,就业人员24.90万人,企业数目和就业人数都呈上升态势,2010年中国通用仓储的CR5仅为1.6%,CR10仅为2%,CR20仅为2.41%,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一些传统的仓储服务由于技术含量低,劳动资本密集,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从整体上看,仓储行业的利润率偏低。中小型企业以贸易贩卖为主要经营模式,基本不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行业投机性强,抗风险能力弱。并且存在着效率低下、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低等各种问题。未来很多的小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局面,或是被大型企业并购整合,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升。
三、设备亟待升级,机械化、信息化程度提升,人员素质提高
中国仓储业协会对2011年296家企业的自有仓库进行了统计,其中平房库总面积68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楼房库总面积2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1%;立体库总面积106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1%。立体库的比例高达52%,它已经不再是设施类仓储企业所独有,更多的仓储服务企业与货主企业都在大批建设立体仓库。我国仓储业目前的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相关的技术配套和人才培养不够完善,缺乏自身发展能力。仓储作业大都负荷重,作业量大,作业环境恶劣,时间紧,存在着众多系统性不安全隐患,因而仓储机械化是仓储业发展的必然。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代表的现代仓储设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012年是中国自动化立体库得到较快发展的一年。2012年初,由于众多物流系统工程项目的纷纷开工,自动化立体库项目建设市场一片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建设的具有较大规模的立体仓库在建项目有130多座,截至2012年,全国自动化立体库保有量超过1200座。立体库估计可达1亿平方米。
对于存货品种繁多、存量巨大的物流与配送中心,要提高仓库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存货流转,实施精的存货控制,没有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和处理是不可能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仓储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一些先进的物流企业狠抓信息化建设,把物流业务与信息化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帮助企业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正在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与制造业和商贸企业的信息系统融合。在供应链业务环节上共享信息,减少重复录入、重复建网的浪费,实现协同式发展。
仓储行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对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仓储协会2011年对177家仓储企业的员工学历进行了调查,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较上年增加14.8%,本科以下人员较去年增长3.7%,人员素质在提高,未来仓储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四、仓储业务趋向综合化,一体化,精细化
目前单纯的出租库房或只提供简单服务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未来仓储业务综合化必定是大的趋势,即在仓储保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如开展加工包装配送质押监管等业务,2011年,仓储企业传统的保管业务盈利为负,而货运代理,现货市场,质押监管,加工,配送等业务均盈利。
仓储企业最基本的增值服务是流通加工,视为货主企业提高商品市值提供服务,应该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加工包装设施,使加工包装服务成为常态。货物质押监管有利于帮助货主企业融资、提高其生产经营规模。商品配送应该定位于货主售后服务的组成部分,只有全覆盖才能使末端客户满意,只有规模化才能产生效益,只有多货主、多品种与多门店的送货才是规模化的配送;仓储企业的服务功能是订单处理,分拣包装与组配,并协调组织相关业者共同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物流仓储企业未能有效参与,我国商业银行对质押仓储物资的价值认定、性质和销售状况等缺乏足够信息,对质押仓储物资的流程管理缺少专业的经验和能力,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银行未能开展仓储金融业务。20世纪90年代末,中小企业飞速发展,银行积极寻求突破,沿海的一些银行尝试和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合作,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积极地进行了仓储金融创新。
物流产业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唯一的服务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物流金融在中国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估计每年有4000亿至5000亿贷款业务与动产质押有关。由于我国独特的行业环境、法律环境和流通模式等决定了仓储金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未来必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除了业务综合化之外,业务的精细化也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所谓精细化,就是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裁减冗余,节约成本。尤其是对于很多第三方仓储企业而言,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打造全套的储运销体系,融入供应链,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
一体化的趋势使得仓储业融入供应链,让仓库迅速变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要联网,与供应链上各种资源协同。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制造企业、信息企业都是合作伙伴。深度拓展核心客户需求,为其上下游服务。同时对成熟业务进行优化,开展精益化管理和瘦身活动,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能力。
【案例】飞力达的VMI+DC模式
飞力达提供的主要业务,就是在笔电制造的过程中,提供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和DC(供应商配送中心)的服务,加上备品备件管理、重工、个性化分拣、贴标等辅助,在笔电零部件入库、产品生产与成品分销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库存管理。
所谓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以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而供应商通过第三方物流商在制造商附近设立集散仓库(VMI),根据制造商的需求按需定制物料供给,由于仓库距离制造商距离很近,可以方便的实现小批量的零担运送。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对于各方来讲都大有好处。对制造商来说可以减轻库存占用资金,对供应商而言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也可以降低库存。供应商DC(分拨中心)的库存管理模式,即将供应商所需要的加工、理货、配送等多种物流需求集中于统一的物流据点,在产业集聚区中心或附近地区发挥辐射功能。DC区域分布及功能直接影响到供应链响应速度、运作成本以及供应链的协同程度。
飞力达的VMI+DC模式,需要同多方的信息系统形成对接和匹配,以实现同各方之间信息的无缝交流,合理的把握需求变动和生产库存的控制。
五、行业面临结构调整
目前,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仓储行业也必须随之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性调整,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新的成长机会。
1、区域不平衡情况有望改善
首先,从地域结构而言,仓储行业整体地域分布不均,一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首先带动了东部地区仓储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首先形成产业集群,物流业、仓储业发展迅速。最少的地区是东北部地区,占有率总体不到10%。
根据调查,运输基础设施、临近市场和供应商是选择仓储地点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仓储设施大部分集中在三个主要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占总量的85%。近些年来,国家开始把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提上工作日程,并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大政方针。宏观经济的地区不平衡有望改观,落后地区的仓储行业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2、第三方仓储物流发展空间较大
仓储物流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发展趋势是第三方物流,我国物流的社会化程度还不理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尚不足25%(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已超过70%)。中国仓储协会针对国内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一项关于物流需求的调研活动,其中,欲选择新的物流商的企业占45%,且很多企业都标示会选择新型物流企业;60%的企业将本企业的物流业务以外包的形式与新型物流企业合作,这样既可以享受仓储、配送等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也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商贸物流相对滞后、流通设施投入不足等矛盾更加突出。物流需求的增加为新型物流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温床”,虽然目前第三方物流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等缺点,在未来十多年里,第三方物流市场必将迅速发展壮大,由此带动第三方仓储的发展。
3、生活资料仓储机会大于生产资料仓储
除区域结构调整外,仓储行业最重要的是商品品类结构的转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仓储企业生产资料仓储业务增长速度下降,生活品仓储业务增速提高。主要生产资料如钢铁供大于求,阶段性增速降低不可避免。2011年,库房业务收入超过货场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6%,而货场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说明客户对库房的需求增加,对露天货场的需求减少。2012年生产资料类仓储量下降30%以上,生活资料类吞吐量增加34%,导致货场大量闲置,而库房缺口较大。因此,生产资料向生活用品的转型是仓储行业结构调整最大的变化。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生活资料的购买更加频繁,而良好的客户体验需要线下仓储做支持,给仓储的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六、政策对于仓储发展影响重大
早在09年的时候,中央就已经确立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作为唯一一个服务领域的产业位列其中。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大力发展服务业是重要内容,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自10年以来,各级政府配合既定的大政方针,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仓储业的发展。可以说这些政策对推动我国仓储业发展的帮助是全方位的。
我国仓储行业效率低下,盈利状况尴尬,此外还面临着税负过高的问题,“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仓储业从5%营业科率调整为6%增值税率,同时允许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等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因此仓储业整体税负是减轻的。但如果租用仓库经营仓储,由于是不动产租赁,对方提供的是不能抵扣的营业税发票,税负可能会增加。
就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营改增”对仓储企业的短期影响是不确定的,但长期来说,因为相应的政策配套执行,营改增政策的长期效果起码是不会增加仓储行业的税收负担,更有可能是是使得行业整体的税负减少,促使仓储行业加强尤其是仓储方面的管理,促进仓储行业健康发展。
大宗品仓储——波澜不惊,整合是大势所趋
一、粮油棉花仓储:国有为主,机会不大
1、粮油仓储盈利能力下滑
2011年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仓储企业18226户,同比减少1%,仓房总仓容41799万吨,同比增加6%,油罐总罐容1695万吨,同比增长20%,简易仓房容量3831.9万吨,同比增长12%,罩棚16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地坪2119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其中仓库的环流熏蒸系统比例、计算机测温比例、机械通风比例有些微的增长,烘干能力达到8.1万吨/小时,说明仓储的设备有缓慢的进步。
查看中国粮油仓储行业的基本财务指标,我们发现在2012年各项指标下滑,其中销售利润增长率下滑3.6个百分点,销售增长率下滑4.1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下滑0.2个百分点,自2008年以后,各项财务指标基本上都保持平稳,粮油仓储行业明显受宏观经济的萎靡影响,业绩增长缺乏动力。
2、棉花仓储能力过剩
2011年,中国棉花协会棉花仓储分会对105家会员企业的仓储情况进行调查,这些仓库的总规模占到行业80%以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仓库总面积659万平方米,室内库房227万平方米,室外露天堆垛432万平方米,仓储能力830万吨,其中室内库容量437万吨,露天货场393万吨。2011年4月底105家仓库的在库棉花总量为108万吨,相对于830万吨的静态仓储能力而言,目前棉花仓储能力过剩,多数仓储企业业务量明显不足,其中有1/3的仓库被用于出租,储存棉花以外的商品。
3、国家引导平稳发展,优化布局,规范标准
目前来讲,像粮食等大宗商品牵涉到国家战略,粮油和棉花的仓储企业绝大部分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所以大宗品仓储的发展还是以国家引导,我们很难乐观预期其能给投资者带来很大机会。
针对仓储设施地区布局不平衡、局部地区仓容相对紧张、基层粮库陈旧老化严重、散粮运输推广进度缓慢、农户储粮条件改善任务艰巨,政府在未来会采取规划引导,优化布局,加快建设“北粮南运”通道、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广大农户储粮新装具等系列措施。并加强仓储规范化管理和标准体系研究,全面提升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开展《“一符四无”粮仓管理办法》、《食用植物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起草修订工作。深入贯彻《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继续推进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此外将全国棉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列入国家振兴物流业实施细则,在信息平台建设资金上予以支持,全面梳理现有棉花仓储标准和管理规范,按照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加以完善,构建与棉花收购、加工、贸易及相关环节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棉花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对棉包的信息编码,棉花运输、装卸、在库管理、仓单流转等环节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操作规范。
二、钢铁仓储:商品产能过剩,行业整合能力成关键
大宗品钢铁行业的物流服务普遍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无序、服务内容单
一、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行业扩张步伐预计将会明显放缓,发展重心将转向提升产品档次和降低生产成本。我们预计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具有子行业整合能力的企业会具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1、钢铁产能过剩,行业进入低迷期
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下游需求增速下滑以及经济增速减缓,中国钢铁行业2001-2010的黄金十年的增长已经结束,行业产销增速明显放缓,产能过剩情况严重,行业维持低位利润。未来预计我国钢铁工业将步入低速增长格局。
2、企业数目众多,服务水平低下,行业待整合据相关机构统计,国内专业性的钢铁仓储机构达到2000家,加工配送企业超过1000家,我国钢铁物流行业总体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特点,中小型企业以贸易贩卖为主要经营模式,库内设备不完善,仓储的现代化、信息化更为缺失。基本不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行业投机性强,抗风险能力弱。网店布局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钢材批量生产和集中交易的需要,在资源的有效整合上欠缺能力。从业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与仓库的社会化运行不相适应,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素质不相匹配。仓库面积小,库容规模不大,平均仓库面积3万平方米以下,竞争无序而混乱。
3、综合型、信息化物流企业是发展所需
2000年以来,一些从事简单的钢材仓储和配送的传统钢铁物流企业纷纷改造升级,发展现代钢铁物流,将原有的仓储配送功能拓展塑造成为集仓储、运输、配送、钢材深加工、拥有完善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基于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之上的钢材网上在线交易系统于一身的国内一流的专业化、现代化的钢铁物流园区。现代化钢铁物流园区汇集订单与分销、综合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分拨、信息处理、物流金融、保税物流等八大功能,通过对区域内整体钢铁销售物流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多元化服务手段等优势,降低钢材运输仓储成本、剪切加工成本和中间交易成本,从而拓展钢铁销售环节中的物流增值服务,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最终优化整体钢铁销售物流产业链。
除了钢铁物流业务的综合化趋势外,钢铁仓储的信息化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客户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节约成本。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为钢材仓储配送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上海钢联、欧普钢网的出现为钢材的线上交易提供了媒介。2012年4月10日,中国五矿集团五矿发展在京牵头并联合其他11家行业相关企业成立“中国钢铁流通e联盟”,通过聚合行业优势资源,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多元化服务能力,实现钢材市场的转型发展。
制造业仓储——看好综合化、一体化的第三方仓储
在制造业中,仓储应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IT制造,这部分也包含了一系列的上市公司,如飞力达、澳洋顺昌、新宁物流等。我们针对IT制造业,分析对应仓储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景气下行,影响仓储业务增长
高投资增速与低劳动力成本曾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最为突出的两大优势。但目前,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相对平稳,未来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特别是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总体较慢,全行业生产、出口、内销增速均呈现小幅回落,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2年之后大幅放缓,规模以上制造业收入增速也呈现下降趋势,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的景气度下行直接影响仓储企业需求。
二、外资民企共同竞争,第三方物流具备很大发展空间
1、行业重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本土外资企业瓜分市场
珠三角地区最先承接全球IT产业的转移,行业结构相对完整,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庞大的厂商群落,是中国IT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此外,长三角地区立足于良好的金融环境、优越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以及稳定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的参与,形成了由微电子、通信及网络、计算机及软件、电子元器件和信息服务组成的信息产业群。目前两大区域集中度继续提高。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合计达到了70%以上,其中,珠三角区域占比相对稳定,而长三角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两大区域在投资规模、投资质量及产业链完善程度方面都优于国内其他区域,从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IT制造仓储物流业务开展的主要集中地。
在这两大区域,参与IT制造业的物流服务商,不仅有本土的新宁物流、飞力达、澳洋顺昌等上市公司,还有辛克、伯灵顿、叶水福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提供IT物流的大型外资企业,最近几年IT制造在西部(如成都、重庆等地)也有了一些发展,会吸引相关内外企业投资建设仓储。
2、第三方物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由于IT产品具有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不确定、成本和价格波动剧烈等特点,亟需准确、高效的物流服务;此外,IT产品结构复杂、品种繁多、生产多为小批量等特点,加大了该领域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企业如果自行组织物流环节,会因为缺乏专业经验,难以对数千种零部件、数十家相关企业进行精细分类和有效管理,自建物流的弊端会非常明显,为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营效率,IT制造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主动提高物流外包比例,为业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美国第三方物流使用比例最高的就是高科技电子类行业,高达87%。中国本身的第三方物流就不发达,加上行业特质,必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综合化、一体化能力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
1、综合化:服务品类和内容需要更加多元
目前,大多数IT仓储企业的服务停留于单一环节的传统物流服务,缺乏服务的多层次性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未来而言,我们认为多元化的发展是IT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一方面体现在仓储产品种类的增多,例如澳洋顺昌从IT产品板材的配送,直接延伸至LED业务,另一方面是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如飞力达以基础物流业务(即货代、报关、国内运输等)起家,到2004年开展仓储业务服务,到如今拓展至IT的综合物流业务(仓储及增值服务、进出库、配送等),大大增强了竞争力。
2、一体化:考验公司产业链融合能力
就当前的时代,准确、高效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代名词。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一致的程度。对于处于供求双方中间重要环节的仓储服务商,融入产业链,维护上下游关系变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良好的品牌和周到的服务。只有具有良好信誉并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竞争激烈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才能有稳定长期的上下游客户关系,才能成为行业的赢家。
好管家存储,连锁经营; 辐射全深圳,方便你我TA!
业务范围:
个人存储 家庭存储 企业存储 商贸存储
品牌简介:
好管家存储为新型都市仓储服务,我们可为您提供个人物品存放,家庭家居用品储存,企业公司货物、档案、文件资料和办公用品的长短期存储,商贸公司货物中转、装柜、落地配仓库的出租和仓储外包式托管服务。更多详细介绍可登录我司官网了解更多……
第三篇:大宗商品行业简介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简介
一、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概念
在21世纪以前,贸易方式以传统贸易为主,传统交易的形式是买卖双方直
接见面,就商品的买卖一致,然后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传统贸易的大宗商
品交易多采用合同方式进行买卖双方按签订合同的类容在未来的时间进行商品
交易。他存在如下缺点:
(1)价格形成不规范,风险不能转移。由于合同价格签署就是当时的供求
情况等因素定出的,而执行合同中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有利于一方必然
不利于另一方。同时价格的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受地域的限制,很难形成公平的价
额。
(2)信用风险。价格风险产生的必然性影响合同执行的有效性,信用风险
在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3)买卖双方很少,难以形成集中的市场,买卖双方单独协商价还价达成协议,谈判技巧和技巧的掌握的多少对形成价格影响极大。
(4)合同规范程度低。每签合同都要重复寻找客户,询价,初步谈判,签
约等一系列的环节,都要就品种质量,时间,运输等因素争论不休,对大宗商品
来说,这种签约和执行都很复杂,交易成本相应增加。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世界以慢慢变成地球村,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现货电
子交易走上新经济的舞台。现货电子交易(也称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或现货仓
单交易)是现货仓单为交易的标的物,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集中竞价买卖,统一
撮合成交,统一结算付款,价格行情实时显示的交易方式。其本质就是现货商品的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对大宗商品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进入交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现货仓单是物货所有人将货物运抵定点仓库后,由市场向货物所有人开据的代表商品所有权的一种凭证。现货仓单经交易市场注册后,即可通过互联网进入
现货交易市场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现货仓单可在市场内自由转让,买卖。也可进
行现货实物交收。现货交易实际上是标准化的仓单交易。
现货交易就是采用以网络为工具,以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交易,买卖双方不
见面,以电子交易市场为交易平台,国家政府为裁判;是一种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相结合的双赢模式,充分解决了现货商
品交易的住处源,客户源,在线结算,物流配送等众多难题的交易形式。
二、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电子交易合同的标准化:电子交易合同的标注化指的是出价格外,合同的所以其他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的的特点。这种标准化的电子交易
合同一经注册,便成为仓单。
(二)双向交易:指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仓单的低价位买入,高价位卖出获利;
也可以高价位卖出,低价位买入获利。交易方式更加灵活,增加交易机会。
(三)对冲机制:对冲机制指的是对电子化合同采取反方向的操作,达到解除履
约责任的目的。
(四)每日无负责结算制度:每日对投资者帐户进行核算,避免债务纠纷,达到
控制风险的目的。
(五)保证金的制度:保证金制度指的是对交易双方冻结适当的保证金,以达到
保证金合同履约的目的,同时起到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资金。
(六)T+0交易制度:就是当天就可以对立的合约进行转让处理,当日获利,当
日就可以对冲平仓,充分利用资金,同时减轻长期持仓带来的风险,操作机动灵
活。
三、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功能
1投资功能 传统的现货交易由于受地域,货物质量,投资者的财力,专业水平的限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几乎没有投资的价值。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由于交
易的标准化的电子交易合同,货物质量有保证:电子交易,没有地域的限制:保
证金交易,投入资金少,普通投资者可方便介入,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发现功能 是指在现货电子交易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交易
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过程。
传统交易模式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加上参与的投资者少,形成的往往有着
明显的地域性,而通过现货电子交易由于参与的投资者多,其中包括众多的商品
生产者,销售者,加工者以及进出口商等,他们的竞价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有助于真实的形成。同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大都熟悉某种商品的行情,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这样形成的基本
反映了供求变动的趋势。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功能是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电子交易市场上进行套期
保值业务,有效的规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有助于规避风险,其基本经济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现货电子交易与现货的同一时空内会受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般情
况下,两个市场的变动趋势相同。
以棉粕为例,棉粕上涨会给以棉粕为原料饿经营者增加生产成本,如果大量存入现货,又会暂用大量的资金,同时造成仓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住电子交易市场上买入的仓单。随着棉粕的上涨,虽然现货采 购的成本增加了,但是在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买入仓单。随着棉粕的上涨,虽然现 货采购的成本增加了,但是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当中买入的仓单会由于上涨带来一定的 盈利,从而弥补现货的亏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传统现货交易,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在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中,由于买卖 的标准化的合同,而标准化合同所代表的规定质量标准的现货商品,同时这些现 货商品在 进行注册的时候要经过交易市场指定的质量检查机构进行检查,不跟 买卖双方发生任何利益上的冲突,因此,能够保证现货商品的质量,杜绝假冒伪 劣商品的出现,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
2避免三角债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市场会冻结部分资金作为双方履约的保证金,而且随着电子交易合同履约日期的临近,保证金比例会是规定质量标 准现货商品,同时这相应提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合同的履行,也能够避免三角 债的问题,市场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裁判作用,维护市场正常有序的发展。3降低流通费用 稳定产销关系市场不仅提供给广大的投资方便快捷交易
平台,物流配送体系,也给众多的生产经营企业大大降低了流通的费用,减少不 必要的支出,同时方便的交易模式,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流采购销售体 系,使得可以即使销售或者采购相关商品,稳定产销关系。
五、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相关市场的比较
1、与传统现货交易市场的区别
现货交易是指买卖上方根据商定的支付方式与交货方式采取即时或在较短
时间内进行实物商品交收的一种交易方式。
主要区别在于
(1)交收时间不同:货交易一般即时或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现货电子交易的 交收日期是事先规定好的。
(2)交易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而现货电子交易的对象 是标准化合约,是合同。
(3)交易目的不同:现货交易的目的是让渡商品所有权;是现货电子交易的对 象目的是获取差价或者是规避风险。
(4)交易场所不同:现货交易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随机性强,而现货电子交易的这些条件都是固定的。
(5)结算方式不同:现货交易的结算方式有一次性结清,货到付款,而现货电 子交易市场实行每日结算制度。、与证券市场比较
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债券,分别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标准化合同和债券发行的债权,债务标准化合同。
主要区别:
(1)基本经济职能不同:证券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现货电 子交易市场的基本职能就是规避风险和发现。
(2)交易目的不同:证券市场交易目的是让渡证券的所有权,获得差价;现货 电子交易市场的目的是规避现货风险和发现或获取利润。
(3)市场结构不同:证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没 有这样的界定。
(4)保证金规定不同:证券现货交易必须缴纳全额资金,现货电子交易只需缴纳 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3、与期货的比较
期货交易也是远期标准化合同的买卖,这点同现货电子交易有些类似,它们 的主要区别在于:
(1)范围不同 : 期货市场涉及的商品范围更广,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多,吸收 的资金更大,从这个个意义上来讲,泡沫的成分就更大,风险更大。
(2)保证金比例不同:期货市场保证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证金比例比较低,杠杆更大,这样就放大了投资的风险跟利益。对于初次接触市场的投资者来讲风 险更大,一个没有学会游泳的人到大海里去冲浪,其结果可想而知。
(3)交易单位不同:期货市场的最小交易单位是手,一般情况下,每手是10 吨,也就是说,期货市场最小的交易单位是10吨,相对来讲竟如的门槛比较高,而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最小的交易单位是1吨,进入门槛相对来说较低。
第四篇:大宗商品购销合同
大宗货物购销合同
大宗货物购销合同 合同编号:
供方:需方:签订地点:
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供货时间
签订时间:年 月日
产品名称
品种
规格
计量单位
数量
单价
总金额
交售时间及数量合计
合计人民币金额(大写)(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二、质量标准、用途
三、验收办法及时间、地点
四、检验及检疫的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
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负担
六、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
七、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和费用负担
八、结算方式及期限
九、给付定金的数额、时间
十、如需提供担保,另立合同担保书,作为本合同附件
十一、违约责任
十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十三、其它约定事项 供方单位名称(章)
单位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 报 挂 号:
开 户 银 行:
账号:
邮 政 编 码:
需 方单位名称(章)
单 位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 话:
电 报 挂 号:
开 户 银 行:
账号:
邮 政 编 码:
鉴(公)证意见:
经 办 人:
鉴(公)证机关(章)
年月日(注: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鉴(公)证实行自愿原则)有效期限:年月 日至年月日
第五篇:大宗商品行业发展简介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简介
一、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概念
在21世纪以前,贸易方式以传统贸易为主,传统交易的形式是买卖双方直接见面,就商品的买卖一致,然后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传统贸易的大宗商品交易多采用合同方式进行买卖双方按签订合同的类容在未来的时间进行商品 交易。他存在如下缺点:
(1)价格形成不规范,风险不能转移。由于合同价格签署就是当时的供求情况等因素定出的,而执行合同中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有利于一方必然不利于另一方。同时价格的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受地域的限制,很难形成公平的价额。
(2)信用风险。价格风险产生的必然性影响合同执行的有效性,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3)买卖双方很少,难以形成集中的市场,买卖双方单独协商价还价达成协议,谈判技巧和技巧的掌握的多少对形成价格影响极大。
(4)合同规范程度低。每签合同都要重复寻找客户,询价,初步谈判,签约等一系列的环节,都要就品种质量,时间,运输等因素争论不休,对大宗商品来说,这种签约和执行都很复杂,交易成本相应增加。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世界以慢慢变成地球村,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现货电子交易走上新经济的舞台。现货电子交易(也称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或现货仓单交易)是现货仓单为交易的标的物,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集中竞价买卖,统一撮合成交,统一结算付款,价格行情实时显示的交易方式。其本质就是现货商品的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对大宗商品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进入交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现货仓单是物货所有人将货物运抵定点仓库后,由市场向货物所有人开据的代表商品所有权的一种凭证。现货仓单经交易市场注册后,即可通过互联网进入现货交易市场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现货仓单可在市场内自由转让,买卖。也可进行现货实物交收。现货交易实际上是标准化的仓单交易。
现货交易就是采用以网络为工具,以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交易,买卖双方不见面,以电子交易市场为交易平台,国家政府为裁判;是一种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相结合的双赢模式,充分解决了现货商品交易的住处源,客户源,在线结算,物流配送等众多难题的交易形式。
二、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电子交易合同的标准化:电子交易合同的标注化指的是出价格外,合同的所以其他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的的特点。这种标准化的电子交易合同一经注册,便成为仓单。
(二)双向交易:指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仓单的低价位买入,高价位卖出获利;也可以高价位卖出,低价位买入获利。交易方式更加灵活,增加交易机会。
(三)对冲机制:对冲机制指的是对电子化合同采取反方向的操作,达到解除履约责任的目的。
(四)每日无负责结算制度:每日对投资者帐户进行核算,避免债务纠纷,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五)保证金的制度:保证金制度指的是对交易双方冻结适当的保证金,以达到保证金合同履约的目的,同时起到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资金。
(六)T+0交易制度:就是当天就可以对立的合约进行转让处理,当日获利,当日就可以对冲平仓,充分利用资金,同时减轻长期持仓带来的风险,操作机动灵活。
三、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功能
1投资功能 传统的现货交易由于受地域,货物质量,投资者的财力,专业水平的限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几乎没有投资的价值。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由于交易的标准化的电子交易合同,货物质量有保证:电子交易,没有地域的限制:保证金交易,投入资金少,普通投资者可方便介入,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发现功能 是指在现货电子交易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过程。
传统交易模式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加上参与的投资者少,形成的往往有着明显的地域性,而通过现货电子交易由于参与的投资者多,其中包括众多的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工者以及进出口商等,他们的竞价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有助于真实的形成。同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大都熟悉某种商品的行情,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这样形成的基本反映了供求变动的趋势。3 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功能是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电子交易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有效的规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有助于规避风险,其基本经济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现货电子交易与现货的同一时空内会受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变动趋势相同。
以棉粕为例,棉粕上涨会给以棉粕为原料饿经营者增加生产成本,如果大量存入现货,又会暂用大量的资金,同时造成仓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住电子交易市场上买入的仓单。随着棉粕的上涨,虽然现货采购的成本增加了,但是在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买入仓单。随着棉粕的上涨,虽然现 货采购的成本增加了,但是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当中买入的仓单会由于上涨带来一定的盈利,从而弥补现货的亏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传统现货交易,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在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中,由于买卖的标准化的合同,而标准化合同所代表的规定质量标准的现货商品,同时这些现货商品在 进行注册的时候要经过交易市场指定的质量检查机构进行检查,不跟买卖双方发生任何利益上的冲突,因此,能够保证现货商品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2避免三角债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市场会冻结部分资金作为双方履约的保证金,而且随着电子交易合同履约日期的临近,保证金比例会是规定质量标准现货商品,同时这相应提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合同的履行,也能够避免三角债的问题,市场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裁判作用,维护市场正常有序的发展。
3降低流通费用 稳定产销关系市场不仅提供给广大的投资方便快捷交易平台,物流配送体系,也给众多的生产经营企业大大降低了流通的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方便的交易模式,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流采购销售体系,使得可以即使销售或者采购相关商品,稳定产销关系。
五、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相关市场的比较
1、与传统现货交易市场的区别
现货交易是指买卖上方根据商定的支付方式与交货方式采取即时或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实物商品交收的一种交易方式。
主要区别在于
(1)交收时间不同:货交易一般即时或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现货电子交易的交收日期是事先规定好的。
(2)交易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而现货电子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是合同。
(3)交易目的不同:现货交易的目的是让渡商品所有权;是现货电子交易的对象目的是获取差价或者是规避风险。
(4)交易场所不同:现货交易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随机性强,而现货电子交易的这些条件都是固定的。
(5)结算方式不同:现货交易的结算方式有一次性结清,货到付款,而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实行每日结算制度。、与证券市场比较
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债券,分别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标准化合同和债券发行的债权,债务标准化合同。主要区别:
(1)基本经济职能不同:证券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基本职能就是规避风险和发现。
(2)交易目的不同:证券市场交易目的是让渡证券的所有权,获得差价;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目的是规避现货风险和发现或获取利润。
(3)市场结构不同:证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没有这样的界定。
(4)保证金规定不同:证券现货交易必须缴纳全额资金,现货电子交易只需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3、与期货的比较
期货交易也是远期标准化合同的买卖,这点同现货电子交易有些类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1)范围不同 : 期货市场涉及的商品范围更广,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多,吸收的资金更大,从这个个意义上来讲,泡沫的成分就更大,风险更大。
(2)保证金比例不同:期货市场保证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证金比例比较低,杠杆更大,这样就放大了投资的风险跟利益。对于初次接触市场的投资者来讲风险更大,一个没有学会游泳的人到大海里去冲浪,其结果可想而知。
(3)交易单位不同:期货市场的最小交易单位是手,一般情况下,每手是10吨,也就是说,期货市场最小的交易单位是10吨,相对来讲竟如的门槛比较高,而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最小的交易单位是1吨,进入门槛相对来说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