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的特点
大学的特点
1、自由
自由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因为大学是一种学术机构,学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自由的土壤和空气,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自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学术自由包括思考自由、研究自由、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受规范的制约,“自由”地、“随心所欲不逾矩”地发展着。学术的自由带来学术的繁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因有万事万物并存而呈现无穷的生机,大学也因各家学说相竞相长而呈现出学术的生命。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方针,北大从此名高声隆,其人才辈出,莫不与这种学术民主之传统相关。如果学者和教授丧失了思想和学术的自由,那就不仅是学术与大学的灾难,也是国家与民族的灾难了。
2、自治
大学自治,或称之为“学术自治”是指大学应当独立地决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并将其付诸实施。大学自治思想的核心是大学作为自治机构或法人,其办学不受来自于外部权力中心的控制和干预。不论这种权力中心是政府还是其他社会机构,大学只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处理办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大学的自治最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大学中,教授治校在北京大学较早地出现;学生自治,按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则是“大学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段”,它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大学自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3、道德
大学是人类道德的守望者。在人类历史上,大学不仅仅以思想和智慧的功绩建立起伟大的纪念碑,而且始终以道德的光芒照耀文明的天空。中国古典大学向来将“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基本理念,道德教育和品性修养始终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教育者而言,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生境界,做到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就大学生而言,同样应当把道德养成作为大学生涯的重要价值取向。道德生活是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主题,它使得大学生不仅仅拥有工具理性,而且拥有创造
完美人生的价值理性,拥有可以指导自我划向成功彼岸的精神之桨,而不是随波逐流,与世浮沉。
4、责任
大学是人类精神的旗帜。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遁世隐者徜徉高蹈的世外桃源,而是建国君民、化民从俗的重要组织,始终承担着探索真理、培育英才的责任,进而起到传承文明、引导社会的作用。如果说大学的自由品质不可剥夺,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大学是一个“知识性社会”,是培训和塑造知识分子与社会精英的场所。大学的社会责任也许因具体时代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的基本责任是永恒的,那就是培育人才和繁荣学术,大学的社会责任正是通过它们得以体现和证明的。这就是每一个大学人应当意识到的两大责任:育人责任与学术责任。即使是从事自然研究的知识分子,都不应忘记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前途可能造成的影响,应当意识到并自觉承担起发展学术和社会的责任。
第二篇:菲律宾大学教育特点
菲律宾大学教育特点
一、英语环境
菲律宾是世界第三大英语国家,因为从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所以,英语普及率远高于国内,特别是一些内地城市。在菲律宾,80%的人口,不管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都会说英语。在菲律宾,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并非专业。
生活中,英语遍布大街小巷,无处不在。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英语。即便是中国城、韩国区,也会配一份英语说明。虽然,社会上的人会说菲律宾语但是对于外国人,完全是英语交流。
学校里,课堂上,英语是唯一允许的语言,作业也必须用英文写。教师办公室,都会有“English Only”的标志,说一句菲律宾语要被罚20比索。
英语就像普通话一样在菲律宾普及提倡。相对于,国内的英语环境,菲律宾的英语环境要好很多。
二、大学教育
菲律宾的大学教学有三大特点特点:
1.实践性
在菲律宾的大学里,教室已经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了,而是一个“舞台”,学生实践的模拟舞台。
在公共关系课上,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PR practitioner,学生要为公司的形象在客户面前建立好的关系;遇上危机时,学生扮演的公关人要拿出解决的方案 — 能够让客户(老师)满意的方案。
在MBA的课堂里,老师始终扮演Boss的角色,学生的每一份报告都是一个project。然后,学生要用PPT的格式,把计划展示出来,并作详细的阐释。和实际工作是一样的,对于特别好的project,老师会直接推荐给企业。
当需要实地体验时,老师也会提供类似的机会。例如,学大众传播的同学就有机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真正体验一把当记者的感觉。
总结,菲律宾的大学是社会的模拟,受美国教育的影响,讲求实践性是它的特点之一。
2.自主性
课堂上永远不用记笔记,带课本。只要带上你的耳朵、嘴,和最重要的脑子。耳朵去倾听老师说的要点和评价;嘴说出你的观点和提出疑问;脑子永远是最活跃的,保持兴奋状态,去理解、去思考,去finding ideas。
自主性还体现在课后,每周一篇论文,需要大家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整理案例、总结思路。课堂表现占综合分数的25%,每周论文占了50%。光平时学习这两项就占了75%,因此,强调平时学习的自主性是菲律宾的大学教育的另一特点。
3.合作性
好的报告或是方案永远是集体的产物,一个人再努力,也没有集体得出的成果。
角色分工合理是做个好计划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各自发挥所长,才能增强计划的有效性。集思广益,有时候,还能想出不少很好的点子。
中基伟业移民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特点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特点探讨
综观目前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克隆母体或局部改良降格培养,其实质是变相降低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独立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致使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迷失。
(1)课堂教学“灌输”为主,缺乏活力,已成为英语教学成效提高的发展瓶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未脱离传统模式中的 “三个中心”(即“以教材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的权利和机会,极大妨碍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对学生评价方法也不科学,造成培养对象只读书,读死书,死记硬背,不加思索,不会应用的局面。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引入了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但范围不统一,层次不深,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没有给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更大的学习思考空间。课堂教学改革将成为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现行教学管理制度是基本上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学生自由选择空间小,没有为大学外语辅助学习开设选修课,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外语策略指导。对大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学生评价制度不合理,对大学师生的个性化发展关照不多,难以形成长效促学机制。导致学生平时学习方式死板,不愿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过于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对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要求过低,客观上忽视了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运作模式的主要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即强化语言操作实践、强化语言应用技能、强化语言学习策略培养,提升语言思维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二要有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我们认为:
A.积极营造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和心理氛围,在不同层面为学生设计实施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步骤: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低起点的基本现实,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成增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把学生带入思维的新境界。
B.转变“教案”设计的价值取向。变常规“教案”为课堂“学案”,使课堂教学力求做到求真务实,以学促教,以教导学,即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习惯:首先,预先启动学生课前自学解决基本问题,通过课堂小组合作解决部分疑难问题,仍不能解决的“顽固”问题就是本节课教师“精讲”的重难点;在教师精讲时,要始终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探究的品质和创新意识放在首要位置。其次,随堂进行目标检测以强化教学效果:利用学案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跟踪检测,教师监督,独立完成,互批互改,然后,教师总结学习情况,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C.改革课堂结构,增加学生课堂展示时间(show-time):实行课前预习自学申报展示、课堂学习成就展示、课堂学习行为自我评价展示;在实践流程上设定新的指标,以改变以往语言课堂教学中“教的多,学的少、学得多,用的少、用的多,想的少”等徒劳无功、高耗低效的现象。
D.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以单元主题内容为依托,编排表演课本剧(text-based drama)等;英语学习源于书本又超越书本,链接生活(go from textbook to real life),积极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定期盘点国内外“热点新闻排行榜”,把社会焦点话题讨论有机嵌入课堂教学讨论中来,构建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操作平台;学习“每日一句”英语励志名言、每天点亮一盏思想明灯。
E.拓展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树立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的新范式,并启动学生经常性参与教学活动反思,如进行“本节课你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做出哪些改进”等调查,通过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以全面真实地了解课堂教学的实时状况,进行教学策略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F.在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整合上,参照不同科系的课程规划,强化外语教学与专业发展的关联性,凸显外语学习对拓展专业视野、了解专业前沿最新进展状况的重大意义,提升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价值认同,以更好地激发外语学习动机。
第四篇:大学教学的特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大学教学的特点
大 学 教 学 的 特 点
【摘要】大学教育的性质、社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等与基础教育不同,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实现学习与发展的途径和手段等方面比基础教育复杂得多,因此,大学教学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教学目标有明确的专业性,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探索性,教学关系有学习的独立性,教学形式有更多的实践性,本文就这些基本特点从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学教学
特点
大学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高校工作的主要任务。其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认识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育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规律,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意志品格的过程。大学教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1、专业性
大学教育是一种专门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而,教学就具有专业性特点,即教学要传授和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教学的专业性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发现的结合,需要处理好专门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方面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在这种科技发展的条件下,要使大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和科学研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普遍出现加宽专业、加强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趋势,力图使专门化与综合化结合起来,对此应从中国国情出发予以借鉴。
2、研究性
教学具有研究性,不仅表现在教学与科研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方面,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研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是培养学生智能的重要方面。把科学引入教学过程,能给学生创造出全面发展智能的环境和重要条件。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不受约束地努力学习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并且把已知理论同研究需要紧密结合,进行积极的思维。参加科学研究 1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大学教学的特点
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之中,自学能力也在为完成研究工作任务而向理论和实际求教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3、相对独立性
高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知识,培养其创造精神也是大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学生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辨证思维逐渐成熟,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等趋向稳定,独立学习风格初步形成。从教学方法本身来看,它有两方面的特征:⑴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制约着教学过程,只有当两者和谐一致、相互促进,才能获得最佳的传递效果。作为信息“受体”的大学生,由于自主性增强,他们对教师提供的各种信息不再是全盘接受,而总是按照自己的某种标准进行选择,或接受、或忽视、或排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首先在于这种指导是能够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感受状态”、具备较高的处理信息的“能量”,并能引导他们独立地去获取各种信息。⑵教学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的自学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与此同时,教师教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即由简单的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习的指导与启发,由教“书”向教“学”转化,出现了课堂讲授时数大幅度下降,课堂讨论、质疑、实验等则显著增加。
4、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都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各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就必然要使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际,从中了解社会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技能和改造世界的意识。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转型,对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及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必然要求大学生不能封闭地学习,而应该放眼社会,不仅要了解本专业的学习要求,而且还应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若不与实践紧密联系,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那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高等学校都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实习考察等。
5、阶段性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大学教学的特点
大学教学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比单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复杂得多,教学内容既深又广,需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因此,大学教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以经济、管理类四年制本科专业为例,教学计划中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大学学习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①公共基础课学习阶段(一般为一至三学期)。这是大学学习的开端。这阶段要学习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外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等科学文化基础课。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是为大学生打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②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一般为四、五学期)。专业基础课是公共基础课的深化发展,又是专业课的先导和基础,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③专业课学习阶段(一般为六、七学期)。专业课所传授的是某个专业所特有的理论知识,它体现了专业的特点,是未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最直接、最实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④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阶段(一般为第八学期)。这是非课堂教学环节,即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此阶段学生要运用前七个学期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到业务部门进行锻炼,向业务人员学习,接触并尝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对从实际部门调查了解到或文献资料中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分析、研究,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述或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这是学生由学习阶段转入工作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工作前的“演习”,此阶段成绩的好坏将决定毕业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以上各个阶段只是大致划分,不是截然分开的,课程之间也有交叉,各阶段联系紧密
6、创造性
大学教学的创造性特点,是由大学的教育目标决定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掌握现代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专门人才。大学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要求大学生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学知识,还要发扬、还要创造、发展文化科学知识。因此,大学教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3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大学教学的特点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学教学的创造性特点也是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分为模仿性学习、接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三个层次。大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日趋成熟,正处于旺盛期,为由模仿性学习、接收性学习过渡到创造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性知识,宽厚的综合性知识又为大学生过渡到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
7、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相对要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要表现在:①大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为大学生将来从事社会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因此,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②大学的学习中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多,学习的途径多,学习的内容选择性大,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深。大学生要适应这些变化并且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必须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具有驾驭学习的能力,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学习的自主性。③大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黄金期,他们的独立个性和心理品质逐步成熟,情绪的稳定性、学习的持久性、自信心和自我调控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也已达到较高水平,大多已形成具有独立个性的学习风格,在学习中乐于独立自主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上述特点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了解和把握大学教学的特点,将有助于做学习的主人,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实现大学学习目标。
第五篇: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
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
冯莹 08自动化
(一)班 200810320134 在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学是天津西学学堂(头等学堂)(1895)、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大学令》规定,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以文、理二科为主;必须文理二科并设,或文科兼法商二科者,或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方能称大学。1917年改为设二科以上者得称为大学,但其设置一科者称为某科大学。1929年改科为学院,并规定必须具备3个以上学院,且其中至少包括理、工、农、医之一,方能称大学。1948年《大学法》规定:大学设文、理、法、医、农、工、商等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称大学,否则称学院。现在在大学的名称设置上虽有改变,但所学专业属性与1912年的《大学令》所差无几。
中国目前有多少所大学?恐怕谁也一时无法说出准确数字,大概其中选录的中国普通本科大学有609所,所有共1500所以上。致力于中国大学搜索引擎服务的Google收录的中国大学的数量是849所。从数量上来讲,Google的大学搜索比较令人满意,虽然这一数字并非完全等于我国目前所有大学的准确数字,但至少应该已经囊括了国内的主流大学。
按传统的行政管理角度来分,即一是以学校层次分大学、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三类;二是以教学、科研为导向的层次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四类;三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分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门和地方所属高校两类;四是按学科特点分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类;五是按学科多少分类,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三类。还有就是按大学排名来对大学分类。即大学的分类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反映大学的科研实力。按科研实力的强弱,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
简单地从大家高考的分数来择校的话,有高专、三本、二本、一本、国家重点,985 211高校。那么这些学校的特点话大家应该显而易见,大体上校园环境师资力量是属层层递增的。有时候这些层次会杂糅在一个学校,每个学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水平,于是纯粹的高专会冒出一两个本科专业,其他的也如此。
从学生所学的专业性质来分,有工科、理科、文科。如清华大学偏重工科,北京大学偏重理科,而陕西师范大学偏重文科,因其语文风气较强。这些大学的特点与其本校强劲的专业有关,什么样的强专业出什么样的人才。
从学校所设的专业种类来看可以很简洁的分为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全国大多数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而且综合实力上乘的大学。非综合性大学主要有师范学院医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这些学校的专业和其校名几乎直接挂钩,主要培养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出,综合性大学有这样几个特征。
多学科性。指在综合性大学里,应当包括多个学科(学院),而且这些学科须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我们不能说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越多越好,但学科数量太少确实不是综合性大学的本意,更不要说科学研究性。综合性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新中国首批综合性大学几乎都是早期老牌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国院系大合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综合性大学,他们大都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在全国高校中实力上乘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如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基础性。指在综合性大学里,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侧重于普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我们也发现有些过去专门培养某一领域高级人才的高校,典型的如师范大学等,也具备了某些综合性大学的特质,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其经过由粗到细的细化过程和由细化到细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过程。学科本身的发展与分化反映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也说明人类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今天人类社会已逐步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信息技术也涉及到了众多学科。n=[0:32];f2=cos(1/2*n);stem(n,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