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原因分析
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原因分析
在中国,大学生这个名词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人们心中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世纪,大学生在人们眼中都是只是分子,人才,国家的栋梁。而到了现在,人们一提起大学生就和当年的初中生没什么区别,多了药家鑫等富二代大学生的例子,大学生在人们心中更多了一些嚣张跋扈,不知世事的感觉。
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以下是我自己在学校的所见,只是代表个别现象)
1.上课的出勤率越来越低。大学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第一二周的时候出勤率特别高,之后就逐渐减少,不管是事出有因还是自己不愿意去,反正是难得遇见全班到齐的时候。当然,除非老师是广东外语外贸商学院的林雪薇,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挺大的啊。网上流行一句话:用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就像用怀孕留住情人的小三。话虽讽刺,但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逃课现象严重。
2.上课就算去了也不听课。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去上课就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还有的同学,上课最重要的工具已经不是书本和笔,而是各种手机。简单的课程对他们来说很无聊,复杂的科目反正也听不懂,上课效率低下也是期末挂科的重要原因。
3.就算大学也要应试。大学学习氛围最浓的时候可能就数期末了,平时努力的同学巩
固知识,平时不听课的同学“预习”书本。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学考试靠的还是考试技巧,做做往年的试卷,向师哥师姐们索取考试的要点,还有期末复印店里那一本一本的考试资料,白皮书等。这么“优越”的考试条件,更加铸造了大学生平时对学习慵懒的心理。
4.考试舞弊行为严重。对我们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生中经历的最公平最诚信的考试可
能就要算高考了。然而现在的大学考试,没有金属探测仪,就凭老师一句:同学们,把手机关机交到讲台上,就可以阻止舞弊行为了吗?只要视力够好,胆子够大,和同桌关系够铁,没有什么不可以。可笑的是最后这种人还拿了奖学金,不得不感叹大学考试真的很水啊。
基于以上的现象,我们先来谈谈根本原因。为什么现在大学生的品质没有以前高了呢?我觉得就是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差距,也就是量变引起质变。20世纪读得起大学的人本来就少得可怜,但大多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而且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毛主席就曾经说过:“我们尊重知识分子,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可见当时人们对知识分子的评价极高。但是现在,由于全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扩招,高中生考到大学都处于“放羊”状态,高中时太紧,大学太松,大学出来的产品自然质量就低了。
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几点影响因素。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
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这就是学校里还有很多刻苦学习想要改变自己生存现状的人。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
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甚至牺牲自己的上课时间出去做兼职,耽误了学习,也荒废了青春,这是很不值得的。
2.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
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要求过高,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还有就是,学校为了让我们专注于学习,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譬如我们学院要早起打卡,大一新生不许带电脑等。殊不知,强硬的措施只会增加反抗和厌恶的情绪。
3.家庭背景的影响。有些同学把大学只当成一个过场,他们不用像普通人那样担心毕
业过后的生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父母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父母可以帮忙找工作,可以给自己买房,实在不行再送去国外混两年成了“海龟”,再不成就干脆当个啃老族也能保证不被饿死。由于这些同学的这种思想,学习肯定是不上心了,更严重的是这种人多了,也会带坏整个学习的风气。曾经想努力的同学也可能会因为家庭条件带来的不公平而气馁。
以上便是我对大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的了解以及原因分析。可能有些地方是有些夸张了,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码这是一个大学生眼中的大学校园,自然是比那些所谓的调查来得形象。这并不是我最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只能算是我的一个困惑吧。对于我国大学生扩招之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日趋严重。看着校园里总是有那么多懒散的步伐,那么多瞌睡的身影,就不禁感叹现在的我们是怎么了。我们是九零后,总是被七零八零后说脑残,不思进取的九零后。难道真的要堕落着走出校园来证明他们的嘲笑是正确的?没有那么多李刚爸爸,靠自己总是没有错的。
第二篇: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马艳华 宋瑜 齐璐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高校考试中作弊现象,不但不能使考试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作弊风气影响到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学历与能力不符,严重危害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的社会评价,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健全考试制度、从严治考,做到不留死角,不给作弊留机会,建立诚信记录,从机制上杜绝学生作弊。
关键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233-01
考试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 高等学校的考风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难题, 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如何端正考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1 主观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努力、不刻苦,考试时临时抱佛脚。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化,没有了高中时学习的紧迫感,缺乏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但究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侥幸心理
有部分学生以为自己具备高超的作弊手段,监考老师发现不了;或者认为即使被监考老师抓住后求求请老师也会网开一面。基于这些想法,他们认定自己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备考就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加入了作弊的行列[1]。
(2)投机心理
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后,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热衷与参加各种协会和活动,把大量的时间投到玩游戏、谈恋爱、泡网吧上,甚至把学习当成次要方面,过度的放纵自己,快到期末考试时又无从下手,便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想利用各种作弊手段通过考试[2]。
(3)由认知错误产生的错误的竞争心理
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稍好,不存在考试挂科的压力,但是为了评奖学金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有些同学觉得有人考试作弊没被抓,如果自己考试不作弊就吃亏等不正常的竞争心理而加入作弊的行列。
1.2 客观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呵护使得孩子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另外,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给大学生过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是他们作弊的另一个原因。部分学生家长过分看重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对子女制定了较高的标准。有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完成家长的期望、逃避家长的训斥而在考试中采取作弊的方式。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也是引起在校生考试作弊的外部原因之一。首先,高校教学管理不尽完善,有些考试制度的可执行性不高,这些弊端自然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其次,高校个别教师在进行监考时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监考,给伺机作弊学生创造了机会。
(3)社会因素
考试作弊虽然是一种校园现象,但在社会上却也频繁发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内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作弊现象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在社会上各种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的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导致了社会道德的快速下降和社会诚信的丧失。大部分在校生的判断力还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第二,部分单位在人员聘用时过分重视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所以部分学生为了加重找工作的砝码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应对高校学生作弊的对策
要想解决好高校学生的作弊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因此加强在校生诚信教育不仅是遏制考试作弊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无时无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在校生进行诚信教育,形
成正确而强大的道德舆论导向,从而培养大学生勤奋好学的学风和诚实正直的考风,提升大家的内在品质[3]。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除此之外,广泛的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应以身作则,帮助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2 改善教育教学体制,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改变考核方式,将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写论文以及考试等融为一体,在试题考核内容方面,减少纯记忆性命题,将重点转向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主观试题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考试方法更科学,更具不可作弊性[4]。
2.3 规范考务制度,加大监考力度
学校应严格遵守与考试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规范考场纪律的目的。加大考试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将作弊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对作弊考生一经核实,根据其作弊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加强对监考教师进行考务培训的力度,明确监考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心。由于监考教师失职而出现的作弊现象,学校也要对教师给予相应的处罚,严肃考风考纪。
2.4 树立榜样,形成良好考试风气
很多高校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强、自律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有一股外力加以引导与教育,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榜样,引导形成良好的考试风气[5]。在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时,要把其在班级的考风考纪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结语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引起的,要想遏制作弊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只要对学生作弊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的作弊动机和方式,制定出有力的监督、管理对策,就能逐渐减少作弊现象,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培养有诚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溪沙,张徽,王冬梅.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7,4(4):40~42.[2] 舒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4(2):54~57.[3] 李鸿雁.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思想品德教育—— 从考试作弊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长春医学,2005,3(1):37~39.[4] 张洪武.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探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2(3):15~17.[5] 陈幼平.高校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初探[J].高教研究,2002,63(2):39~40.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
刘慧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临着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碰撞,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1.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比较淡薄,理想追求淡化,在得到别人资助时心安理得,不思感恩与回报,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从而造成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自私人格,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造成个人贡献与社会索取失去平衡。
2.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部分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够重视,缺少检点,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个人感情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就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
3.拜金思潮泛滥,贪图安逸享乐。
二、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因素
1.家长过分溺爱所致,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与日俱增,对子女的各种投资有增无减,但他们过多的关注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质和行为方面的养成教育,许多父母忽视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忽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发展,这种教育上的片面性无疑给处在养成教育关键时刻的青少年传递了一种错误理念,成绩就是一切,其他皆无所谓。再者,不少父母追求生活享受,自身行为不检点,不能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2.学校道德教育的缺陷,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唯分论”“应试教育”扔根深蒂固,重智商而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同时,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将其具体的付之行动。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的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道德价值的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的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思想。
4.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由于大学生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因此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综上所述,现在出现了道德意识下降的问题,基于此,我认为要迫不及待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公德。有如下建议:
大学生自身要:1.加强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培养社会公德的情感
2.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在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例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
3.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持之以恒
4.从小事做起,从小结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5.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6.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当然要国家与社会:(1)坚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
(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外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及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刘慧财管 122201302118
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自我体现
目前,对于“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的调查研究有很大部分的调查结果呈现“90后”大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责任知行分离,角色地位趋实,集体意识弱化,家庭责任观念模糊,自我角色责任意识弱化,社会公德意识与角色不完全匹配等负面评价,也因此,90后大学生在人们眼里就像不良少年,但90后大学生真是那么糟糕吗?我看不尽然。是,很多90后大学生自私任性,但那都是家人宠出来的,今年军训期间,某学校大一女生寄了几大包裹回家,家人收到时,那几个包裹还发出了臭味,打开一看,都是脏衣服。原来这位90后大学生以前从未自己动手洗过衣服,都是她奶奶帮她洗的,于是到了大学,她也不洗了。把十几天穿过的脏衣服都寄回了家,还指名要奶奶洗。这位奶奶也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前太宠孙女了。一90后大学生赶火车,由于一天一夜没睡觉,在经过火车站公交站台时随手扔了擦汗的纸巾而被两保洁大妈拦下,结果与两位大妈展开了激烈的舌战,出口成脏。这位90后大学生的行为令人唾弃。但,难道所有出的90年后大学生都像她们俩一样吗?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校2011级工商管理学生陈东,10月15日冷晨听到外面有人喊“抢劫”,急忙赤脚跑出去救援,歹徒见有人来跑了,等陈东回去后又听到叫喊声,陈东又跑出去了,与歹徒进行了激烈的搏斗,最终使歹徒被抓,襄阳90后大学生程威为照料患癌症的母亲,陪母亲走完最后一程而主动休学。他说:“母亲比大学更重要!”90后大学生黄阳、周会宝,爱心支教边远乡村定义县,并把那儿当成自己的家。我们学校也有一个西部支教协会,很多大一的学生在他们招新时都踊跃报了名,等等这些,这些90后大学生难道不值得人们赞赏,不值得人们尊敬吗?
其实,90后大学生还是很有一部分是值得赞同的,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也做不到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人们的楷模。我认为,总体上,90后大学生还是值得肯定的。
胡迁财管
第四篇: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对消费有着强大的欲望需求。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行为影响了学校的校园风气,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消费观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本文着眼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以下调查。
(二)、调查时间: 年
(三)、调查地点: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就10市场营销2班所在教室进行了为期一个下午的调查。
(四)、调查对象: 经济管理系
(五)、调查方式:
本次问卷面向经济管理系全体同学,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月日
(一)、月生活费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同学的月生活费在500-600之间,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属于中档生活水平,算得上温饱的小康大学生活,而月生活费400元以下占到15%和800元以上占到7.5%可以看出中国还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值得宣扬的是,有70%的同学会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大学生理性消费占主导,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消费。
(二)、娱乐通讯与支出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手机,电脑,MP3,MP4等娱乐通讯设备在大学里的使用尤为普遍。统计结果表明,超过95%的同学都配备有手机,而在其中不止一部手机的同学竟占到80%,因此,现在手机在大学里面不仅仅是普遍,用泛滥来形容也不为过了。电脑在大学生里的配有量也不逊色于手机,83%的同学都配备有电脑,可见其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小。在手机话费支出方面,月消费额在20-50元的同学占90%,这个数据表明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比较合理,也看得出大学生比较会精打细算,控制话费支出。
(三)、学习耗材
在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的今天,大学生对纸质的书籍的需求量也日益减少,数据统计,50%的同学在文具,书籍,复印等的耗额在100元以下,由此可以想到,大学图书馆可能在这个方面为同学省下不少花费,所以,图书馆藏书量的多少于种类是否齐全也能直接影响同学在这方面的消费。
(四)、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直接决定消费是否理性。结果显示,31.7%的大学生都以经济实惠为主,更有63.4%的大学生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正确的消费观,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7.1%的大学生看中品牌,存在一定的攀比炫富心里。
(五)、消费比例
大学生活,占大学生消费最大的一块就是伙食费,数据表明97.6%的大学生生活费主要用在伙食方面,这个毋庸置疑。令人惊奇的事,竟有83.3的大学生生活费重要用在交通,通讯方便,由此可见,当地的交通时分不发达,严重阻碍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外出兼职办事的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在交通方面花费巨大。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消费时理性的一面虽处于主导位置,但感性却仍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充满感性略搀理性的消费,就必然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得到解决,最终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理性的消费心理。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的两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理性的理财能力就至为关键。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例如通过课堂教育、名师讲座、网络教育等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的消费结构,引导其形成理性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对自身的消费具有合理、理智的规划和计算。
(二)、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营造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明确自己上学的目的,学会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过分追求时尚。同时,更应该注重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掌握理财技巧,提高理财能力。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第五篇:关于在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 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 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 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03年南京某
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
综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我们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王伟凯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