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3:2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第一篇:《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田阳县初级中学

《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撰写人:陆永华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既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为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我校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如今,我校试图通过对多媒体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新特点与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体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确立了“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建有15个一流的多媒体教室,有计算机121台,有卫星地面接收站、数码摄像机、数码投影仪、数码实物展台,同时各班级均配置了校园闭路电视网和教育教学资源点播系统。这些设施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证,为多媒体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实便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本课题,并希望从理论、实践、应用等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借助我校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知识面,把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规范化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践依据

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均为一线任课教师,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在教学之余,认真学习网络知识、课件制作及多媒体教学艺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高度重视该课题实验,成立了完善的课题研究机构,由黄鑫校长任课题负责人,科研处卢爱鲜主任任课题组长。同时,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实验,学校还拨专款,用于增购相关图书,课题组成员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多媒体进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以便于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培养和提高人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理论假设

1.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广西电教馆《“多媒体进课堂”综合解决方案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 Multimedia,它由 media 和 multi 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进课堂”是指学校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如多媒体教室、校园闭路电视

网和教育教学资源点播系统等),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教育媒体及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来丰富完善教师的教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目标。

2.支撑理论

(1)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我校推进“多媒体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行动指南。

(2)赤瑞特拉著名信息来源心理实验,指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是现代教学模式必须使用多媒体手段的理论依据之一。

(3)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归纳总结出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CAI是双向性的,既向学生传输知识,也从学生那里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强化、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探索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

2、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3、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从而最终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五、研究内容

(一)基本内容:

初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具体内容、目前学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前景的调查研究。、多媒体环境下的学校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多媒体如何辅助课堂教学。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有关多媒体进课堂方面的材料,通过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课堂”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3、文献法。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内外有关综合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相关方面应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指导,并具体地研究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确保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七、研究对象

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2个班为实验班,同年级其余为对比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教师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者。

八、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0年3月——2011年5月。

第一阶段,即论证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

1、组建研究班子,统一思想认识,对本课题研究形成思路。

2、初步明确研究的基本任务

3、讨论、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4、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教学”使用方法的学习及培训,进一步积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

5、完成课题设计与申报,实施方案的落实、启动。

第二阶段,即实验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1、落实第一线实验操作人员,选定重点实验班级;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的检测”,建立实验班组档案。

2、讨论拟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3、开展实验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开始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进行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自身的教法,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课,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进行课后调查、测试。

4、进行操作、实践、研究,

第二篇:《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田阳县初级中学

《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撰写人:陆永华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既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为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我校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如今,我校试图通过对多媒体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新特点与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体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确立了“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建有15个一流的多媒体教室,有计算机121台,有卫星地面接收站、数码摄像机、数码投影仪、数码实物展台,同时各班级均配置了校园闭路电视网和教育教学资源点播系统。这些设施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证,为多媒体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实便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本课题,并希望从理论、实践、应用等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借助我校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知识面,把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规范化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践依据

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均为一线任课教师,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在教学之余,认真学习网络知识、课件制作及多媒体教学艺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适应

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高度重视该课题实验,成立了完善的课题研究机构,由黄鑫校长任课题负责人,科研处卢爱鲜主任任课题组长。同时,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实验,学校还拨专款,用于增购相关图书,课题组成员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多媒体进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以便于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培养和提高人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理论假设

1.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广西电教馆《“多媒体进课堂”综合解决方案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进课堂”是指学校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如多媒体教室、校园闭路电视网和教育教学资源点播系统等),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教育媒体及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来丰富完善教师的教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目标。

2.支撑理论

(1)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我校推进“多媒体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行动指南。

(2)赤瑞特拉著名信息来源心理实验,指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是现代教学模式必须使用多媒体手段的理论依据之一。

(3)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归纳总结出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CAI是双向性的,既向学生传输知识,也从学生那里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强化、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探索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

2、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3、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从而最终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五、研究内容

(一)基本内容:

初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具体内容

1、目前学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前景的调查研究。

2、多媒体环境下的学校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3、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

4、多媒体如何辅助课堂教学。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有关多媒体进课堂方面的材料,通过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课堂”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3、文献法。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内外有关综合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相关方面应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

础及方法指导,并具体地研究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确保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七、研究对象

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2个班为实验班,同年级其余为对比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教师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者。

八、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0年3月——2011年5月。

第一阶段,即论证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

1、组建研究班子,统一思想认识,对本课题研究形成思路。

2、初步明确研究的基本任务

3、讨论、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4、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教学”使用方法的学习及培训,进一步积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

5、完成课题设计与申报,实施方案的落实、启动。第二阶段,即实验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1、落实第一线实验操作人员,选定重点实验班级;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的检测”,建立实验班组档案。

2、讨论拟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3、开展实验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开始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进行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自身的教法,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课,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进行课后调查、测试。

4、进行操作、实践、研究,中期论证,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即结题阶段(2011年1月至5月)

1、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对各年级实验小组的研究工作进行验收评估。

2、实验教师对实验班、组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汇总成果资料,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查新报告,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得失,申请并接受鉴定。

3、编辑出版《田阳初中多媒体进课堂论文集》

4、刻录光盘《田阳初中多媒体进课堂教学课件集》

九、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选派有一定教学水平的骨干老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与市、县电教站教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给予帮助、指导。附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负责人:黄 鑫(校长)(2)课题指导:陈正流(副校长)、李群(副校长)、陆培书(副校长)、黄祖胜(副校长)、赵卫国(县电教站长)、唐潇(县电教员)、黄海英(县电教员)

(3)课题小组

长:卢爱鲜(科研主任)

副组长:周玉龙(科研副主任)、黄锐(科研副主任)、陆永华(数学教研组长)

(4)课题组成员:黄辉部、黄丽华、覃金贤、陈兰蓬、黄锐、韦环、张玉花、罗素云、黄克辉、黄美萍、苏凤雪、黄韩芳、凌春芳、罗岚、麻敏、陆萍、李燕妮、农丽秋、黄荣东、梁铁、李欣、鄂忠全、农莲芬、辛荣茉、罗艳华、滕勇猛、雷世则

(5)特邀顾问:黄尚英(百色市电教站站长)、黄耀明(百色市电教站副站长)

2、时间保证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学校规定每两周科研组活动一次,每月召开一次全体研究人员交流会,汇报本月活动情况,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研讨会。

3、经费保证

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总额:10000元

经费开支预算:

1、资料费,包括购买书籍、打字、印刷、纸张等项:4500元;

2、实验活动费,包括参观、调查、考察、邀请讲座辅导、活动用车、专题活动评比奖励以及会议费等项:5500元;

2010年10月

第三篇:浅析多媒体课堂教学

浅析多媒体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如书本、模型、挂图、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微机等及与其配套的软件资料,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进行多媒体优化组合,使教学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的农村学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只有对农村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势。

如今,许多中青年教师以极大地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活动中,本人作为一名农村普通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进行了深人反思,获得了几点体会,现列出,以期和同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属于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各学科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但多媒体教学能够摆脱这种困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设计的六制小语第十二册中的《草船借箭》一课,介绍诸葛亮的超越智谋,利用投影机展示诸葛亮电视肖像,结合礼县本土人文景观祁山武候祠,介绍三国时诸葛亮曾来礼县,并在历史上演绎了六出祁山的战略典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又对文中的草船为什么能借箭这一疑问,通过播放“诸葛亮三天能借十万支箭,立军令状”,“雾中怎样借到箭”的电视剧剪辑画面,老师简单提示,使学生不讲自通,深知诸葛亮的过人谋略,总结了诸葛亮的知人善用、通天文晓地理、巧安排有胆识的三个特点、曹操多疑、谨慎和周瑜气量小、妒忌心强等性格特点。最终领悟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解了“草船借箭”的真正原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资源演示和讲授,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时,只有通过恰当的语言,对多媒体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和诱导,方能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真正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3.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存在技术障碍,并且资源短缺,因而无论从教师、学生还是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来看,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水平和层次是相当低,且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就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教师被动,学生盲目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借助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教师以课件为主导,教学准备围绕制作课件,熟悉课件进行。淡化了教师本人的主导因素,耗费大量时间在对多媒体的学习和课件素材的寻找中,来不及对素材本身加以取舍,造成课件新颖而不得要领,繁多而不分主次。教学时只需按事先准备的课件讲解,教师被动,缺乏激情和创造力。而学生在多媒体的牵引下,既不主动学习,又不积极思考,很容易陷入多媒体图象和音响信息的感官享受之中,逐渐忘却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此外,多媒体信息量大,误导学生成为一个忠实的记录员,笔记胜过学习,记忆取代思考,严重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2.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冗长的文字成了教科书的拷贝;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常引起学生的反感。

应该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在教学手段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克服。只要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出发,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上集中力量,深人探索,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会成为一线教师自觉的行动。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1.避免上“课件课”。所谓的“课件课”指的是,一节课,学生总是围绕课件转,课件的播放是课堂教学的主线,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都在课件里,上课时老师只需要点击课件,学生只需要观看屏幕即可。一节课下来,学生一直抱臂坐直,在知识产生环节,本应有的操作、探索和合作交流活动没有了;在知识巩固环节,本应该有学生动手书写解答过程的环节没有了;在知识拓展环节,本应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锻炼发散思维的活动没有了。

2、避免课件的“假直观”。直观教学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时候充当的只是模像直观,是取代不了实物直观的。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就不能做成多媒体课件;再比如建立1厘米的概念时,也不易在屏幕上观察放大了的1厘米。

3.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4.正确处理多媒体课件引进与自制的关系。教学课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人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优秀的教学课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课件制作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

成功的课件制作不能单枪匹马地干,若每个教师各起炉灶,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采取引进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

如今许多学校积极开发、交流本学科的教学课件;一些高档次的立体化教材备有电子教案、题库等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许多教学课件资料,引进课件的空间逐步开阔。但是引进的课件不能拿来就用,也不一定完全适合课堂运用,这是因为存在有学生层次、教学规模、课时数和设备条件等差异,因此,只引进还不行,还要有教师的自制过程和再创作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讲课风格,适当删、加内容或重新组织材料,加工成个性化的课件。

教研室可以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的形式,在统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的前提下,让教师展示自制教学课件,互相学习、交流素材、共享资源。使课件运用达到理性的有序的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农村学校,多媒体课堂教学正处于初级阶段,此时,只有当我们对农村多媒体教学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势。

作者:江国润(***)

湖南郴州市桂阳县青兰中心校

邮编:424413

第四篇: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教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开拓了更加宽广的前程。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层面上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已在学校的普遍得到使用。从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上看:教材多媒化,教育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的信息化教育已在示范公开课,教学研究课上得到推广和运用,追求信息化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所以,多媒体教案也在推进学校教科研信息化中产生,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现在一些超前教育网站已把多媒体教案作为新课标学科多媒体资源库的主要素材形式之一,作为多媒体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直接去下载。比如浙江教育网的电子资源库就有多媒体教案供老师下载。也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电子备课系统和提供的多媒体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直接将资源库中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加入自己制作的多媒体教案中。

多媒体教案的实现,把教师从繁琐的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教师不必再为每天的大量编写教案而耗费精力,使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原来教师的备课是文字型的,要把想到的具体写出来,而多媒体教案是广大教师设计出来的,是图、文、音的有机结合,是每节课的知识点浓缩,是可以资源共享。使用时,教师只须下载来进行删改后便可使用。多媒体教案精而不繁琐,反映的只是教师清晰而缜密的思路,它链接的大量素材必须由教师选择和查阅后方可使用。正因为教师把这些都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在上课也省劲不少,学生在学习时也比较轻松,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较难的东西,备课轻松了,上课也轻松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学生负担的减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并不断地钻研多媒体手段,否则反到是一种负担。

二、对多媒体教案使用的误区

多媒体教案以文字叙述为主要内容,并配以该教案中提到(课堂教学中用到)的有关多媒体素材(包括图片、照片、视频、音频、动画、文本等)或多媒体教学演示课件,形成立体的有一定交互功能的多媒体形式。但现阶段有一些老师还没有真正了解多媒体教案的含义,在操作和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无纸化教案便是多媒体教案。就像当年有人将软盘装在信封发“E-mail”一样,认为将那种输入电脑编制成文本的教案就是多媒体教案是很可笑的,这种仅仅是用键盘代替了笔的做法根本没有创新可言,它仍然是传统的教案模式。无纸化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为教师节约“书写教案”的宝贵时间与精力,但同时也为一些只为了应负检查的老师提供了“方便”,盛行了抄袭的风气。

2、填写格式化的电子备课系统。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一些软件公司推出了一些电子备课系统,它们往往都有固定、僵化模式,让老师去填写教案。这样一来的确节省了时间教师的写教案的时间,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物件(仪器、投影片、课件等)等等工作。但这种教案只能用于应负检查,别无他用,反而钳制了教师创新的手脚,磨灭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既然如此,不如丢弃那个僵死的框框,给教师以自主权。

3、将教案与多媒体课件混为一谈。也就是既有部分教案内容又有教学演示课件内容混合形式的教案,往往会给一些老师直接搬上课堂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像是看电影,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甚至于还会把一些老师引导到一个错误的怪圈,根据现有的课件去备课,而不是根据备课去用课件。

三、多媒体教案的模式和设计策略

1、多媒体教案的模式:新课程多媒体教案的内容设计上,一般实现如下基本要求:(1)体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和对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精神;(2)深入钻研教材,基本线索清晰,扣紧知识点,重点突出;(3)多媒体选择或制作,符合教学内容需要,原则上与教材内的图片、图表相对应,增加的部分素材供教师自选,保证提高教学质量;(4)教案内容丰富、教学思路清晰、适合课堂教学,并做到科学性与教学可操作性紧密结合。在设计模式上以超级链接方式链接到教案中提到(或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素材,主要以下几种文件形式:

(1)网页(*.html)文件形式,如《观测太空》,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教师容易点击、查看,而且能容纳丰富的资源

(2)word文档(*.doc)形式。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这种方式一般老师都会编制,更容易使资源库强大起来,而且其链接的课件和图像、音效资料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演示。

(3)幻灯片(*.ppt)文件或Flash(*.swf)形式(课件模式)。如《常见的植物》中片段,这种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把所有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可直接用于课堂使用。但由于整堂课都使用课件,甚至于连实验全部由课件代替,所以这种形式不提倡。

2、多媒体教案的设计和使用策略:

(1)以知识点为单位写微型教案。每一课教材的内容可以分成若干个既独立又联系着的知识点。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不一定面面俱到,编写教案时要抓住那些关键性的知识点,特别是那些经过实践的典型环节,进行仔细分析,形成教案资源。这种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微型多媒体教案,通过网络由教师自主选择,重新组合再优化教案,进而优化课堂教学。(2)倡导多媒体教案“留白”。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让教师自主设计,也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3)教案中的素材可供删选。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通过“听”可以接受15%,“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听”“看”结合起来就能达到65%。所以,编写的多媒体教案,要结合新课标和教学目标,尽可能多的提供视听素材供老师选择。另外,作为选用多媒体教案的老师,若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不可盲目追求媒体、图片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画面、色彩过于繁杂,会干扰对主体内容表现。教师要精选课件内容,突出重点,为我所用(可能是一部分或某个片段),不可求全。精不等于少,对抽象概念则需要一定数量的直观素材,因此,可供选择资料的面不妨宽一点。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编写教案是一项天经地义的常规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多此一举。但多媒体教案的形式将会是一次革命,与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相适应,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把教师从繁重的死板的教案写作中摆脱出来。每个老师都能在多媒体教案的基础上真正编出有个性、有风格、有活力的好教案,努力开创中学新教改的新局面。

第五篇: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 究 报 告

我乡开展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专题的研究推进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探索出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模式,最终推动本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课题自2009年9月申报立项以来,便着手制定方案,实施研究。课题由校长领导,教务处组织实施。课题涉及学校全部学科,由年级组长任课题的小组组长,采用全员参加的原则,层层落实。2011年3月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始终明确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研究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效益和价值,课堂是教学实践的最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坚持立足于课堂之中,拓展于课堂之外。

一、立足课堂求互动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学中师生最主要的互动活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攻坚的主要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普通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课题的研究始终立足于课堂,重点研究多媒体手段应用的方式和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构建两大模式

1、应用多媒体课件,讲究教学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语言、黑板、挂图、模型等)较为单调,信息量少,且无法演示一些微观的、动态的教学内容。而多媒体手段把文字、声音、静止画面和运动画面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展现出来。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实施网络教学,变革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书本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它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知识本身也需要重新建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具有情景性。计算机网络能够为人们的学习创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情景。将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调整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向交流功能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得较好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这种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促进了人类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了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家庭化,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同伴教学、分组教学、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讲究选择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媒体选择策略:

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我乡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件的选用,已经转向了积件而不是流程式的课件。上课时,课件的使用因学生而变,即:只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材料,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出;有些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效果更好的,绝不用课件代替。课件的内容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可自主选择。

2、明确媒体功能,把握使用时机

学生亲手做获得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学生最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就不能用其他东西替代。而采用了“替代的经验”如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演示,就必须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如: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让学生向黑板弹粉笔头获得直接经验,物体模拟演示使“物体”直观生动,重要是通过模拟演示分析、推理出抽象的经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3、关注学生个性,创设情境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4、关注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自我评价,用“学件”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评价、互相评价成为现实。

5、渗透课标精神,合理组合媒体

多媒体信息包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因而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

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运用。课堂中的黑板板书、粉笔头、纸片、铁钉一样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拓展课堂建平台

课堂教学40分钟的内容需要课堂外强大的软、硬件环境支撑。

(一)建设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中心校从2009年联网开始,强有力的硬件条件为信息化课堂建设准备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确立信息资源模式,形成特色资源网站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中心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课件制作培训,并对全乡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多次培训,教师有了制作课件的基础,为此,重点在于鼓励教师个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在此阶段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课件和应用案例。然而个人开发往往由于教师特点、学生差异导致课件的迁移性不强。因此我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校园网为资源平台的课程资源建设。以资源建设为支撑,为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课堂打下良好的软件基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已经不经意间拥有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如用于日常教学的课件,网上搜索的素材,电子教案等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校资源建设的核心途径。

三、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多媒体教学意识,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专长,推进教学研究。

我乡走教科研兴校之路,坚持每学年中期召开研讨会,以文会友。与会者需提交有一定水平和实际内容的教育教学论文(选题另附)或课例个案、经验总结,借此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四、课题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课堂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主要体现在:

1、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显著提高,师生关系明显改善。

五、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本课题是对传统教学论的反思与再认识,是对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教学的深入思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找出一条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途径。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1、可以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普通中学的课堂教学中的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2、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良,利用现代化教学的基本素质的提高;

3、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新,从而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课题反思和今后展望

(一)课题反思

1、涉及范围广,难度大

在课题研究的中,我校采用学科和个人全员参与的方法。这样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提高。然而也发现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学科太多,涉及教师太广,研究中较难把握重点。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选取部分学科,重点研究,逐个突破。

2、应用多媒体技术容易产生的问题

大规模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益,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注重感官的刺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2)注重授课的“完整”,忽略了资源的共享;(3)注重视觉效果,忽略了成本、效益;

(4)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研究过程经历了多媒体硬件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研究、学科资源建设到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媒体应用策略等阶段。虽然本课题研究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主要是: ⑴在经验推广的同时,关注教师的个性特征;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⑶淡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形式,关注应用的效益;⑷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标形势下的应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下载《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 究 方 案 我乡开展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自2009年2月申报立项,便着手制定方案,实施研究,于2012年3月完成课题的......

    实践研究课题(5篇)

    10级英语5班陈毓频 101021036 1.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类型研究 2.科技活动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 3.科技实践校本教材的编写研究 4.学生科技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 5.科学技术是第一......

    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一、 借助录像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事理、情感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基于这样认识,语文教学应当弘扬人文精神,这......

    戏曲进课堂教学

    《戏曲欣赏》 七(15)班朱家红 教学目标 : 1.通过几个戏曲选段的欣赏, 了解传统的戏曲艺术, , 能对戏曲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学会演唱《谁料皇榜中......

    多媒体进课堂(精选5篇)

    多媒体进课堂 学生学习更快乐 近期,石桥子镇朱苏铺小学积极实施多媒体设备进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今天是周二,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二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雷雨》。授课......

    学校关于五四三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学生问卷调查报告

    学校关于五四三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学生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调查地点:黄龙溪学校调查对象:黄龙溪学校七、八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目的:深入了解七八年级学......

    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莘县古云镇中学2012.12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背景 1、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用书面形式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要利用这些资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