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沉寂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沉浸 凯旋征衣阿姨 精通 呼吁 不慌不忙 以防万一
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木屑 蘑菇 宛转 芦苇 苇絮 枕头 卓越 蓝盔 威胁 梦幻 弥漫 巡弋 阻挡 脊背 绿茵茵睁眼瞎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所向无敌
《夜莺的歌声》
1、文中体现小夜莺智慧勇敢的句子:
(1)“野兽来啦,野兽来啦”——(一语双关,谩骂敌人)
(2)小孩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迷惑军官)
(3)„„„„„.2、《小英雄雨来》
每一段落小标题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书信格式
第二篇:苏教版第三单元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城头镇小学2012——2013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主讲稿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主讲人:王懿珠
单元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安排了《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3篇课文和练习3,细读这一组课文,一股浓浓的“爱”意温暖心中:第5课中的小朋友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助残;第6课中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塑造了老师勤奋工作、心系学生的美好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勤感;第7课中的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终发现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练习3主要内容有: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照样学写铅笔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以撇、竖弯钩为重要笔画的字。熟记四条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古文中名句。任选三个动词,各说、写一句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问路,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依据低年级学段教学的要求,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汉语拼音:
能熟练地读音节,借助拼音读书。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
2、识字写字: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2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车字旁。(2)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区别形近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正确组词。
3、阅读:
(1)能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在复习时,可采用填空、接力赛、分角色和表演背诵等方法来进行检查。
4、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与关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5、写话:(1)再次认识标点符号,并会正确使用。
(2)在观察图的基础上,从提供的词中任选喜欢的词练习说话。
6、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学会有礼貌的问路,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能正确端正地书写。
2、学会音序查字法。
3、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单元教学难点:
1、指导朗读理解,充分领悟文章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使用正确的动词说一句通顺的话。【难点】
1、能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与关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2、使用正确的动词来写一句话。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1、抓住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以“目”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有眼睛的方便与幸福,在目上加亡,让学生体会盲人的痛苦与黑暗,抓住“盲”字,充分发挥学生想象,为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蝈蝈”,体会蝈蝈给人带来的快乐,抓住“送”,体会“我”的心情;
2、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重点词语“乐呵呵”、“喜滋滋”,“替”等体会小男孩捉回蝈蝈时的快乐和把蝈蝈送给盲婆婆的喜悦之情;
抓住“歌声会------,歌声会--------”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使他们明白帮助别人尤其是残疾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一株紫丁香》
1、抓住重点词语“踮”、“你看你看”“老师老师”“你听你听”来体会学生体贴,关心老师的感情;
用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种上紫丁香”来导入,展示一幅大的单独的紫丁香的图片,设置情境,从图中能看到了什么?能听到什么?能闻到什么?分别出示紫丁香的枝叶,绿叶儿,小花和花香,选择其一说一说怎么样,点出各自的作用后,再回到大问题“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种上紫丁香”,让学生能概括到整篇课文,同时深入地理解了学生们关心老师的心意
【教学目标】
1、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 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2、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3、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趣的发现》
理解第一自然段中“著名”的含义,以为什么达尔文生活在100多年前到现在还这么著名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到文中去找寻答案,逐步体会达尔文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在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抓住“发现”一词,通过问题“发现了什么”、“有趣在哪里”、关键词“反复”、“比较”、“终于”,以及句式“因为„„就„„”“因为„„也„„”来揭示事物间的密切关系,体会达尔文的刻苦钻研精神。【教学目标】
《练习2》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二、篇目教学分析
1、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文本解读 :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教学时要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教学目标分析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资源运用 :挂图,生字卡片,练习册P17-19,补充习题P15-17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本文分三课时学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婆、领、邻、居、替”,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③.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①.学会生字“您、绿、童、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③.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感情。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教学构想或建议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首诗歌极富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婆婆因“盲”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灰暗而寂寞。“蝈蝈”叫声美妙动听,送一只给盲婆婆,让她分享田园情趣,唤起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回忆,能减少一些生活的缺憾。教学时,应注意点:
1、在读课题时要抓住“盲婆婆”,让学生体会想象盲婆婆生活的不便;出示蝈蝈的图片,说一说蝈蝈怎么样?设置悬念:为什么送给盲婆婆蝈蝈呢?
2、生字词教学的注意点:“邻”和“领”两个字的声母相同,韵母有前后鼻音的区别,易混淆。“难”也容易读错,要着重正音。检查自读效果,采用多种方式,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精读课文第一小节时,让学生体会蝈蝈的可爱,抓住“乐呵呵”、“喜滋滋”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我”把蝈蝈送给盲婆婆的喜悦之情。
4、学习第二小节时,抓住“替我”一词,让学生体会“我”平时可能会给盲婆婆做些什么事。
5、精读第三小节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想象蝈蝈的叫声让盲婆婆,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回想起哪些欢乐的往事?并用“歌声会------,歌声会--------”来练习说话。
6、最后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2、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1、抄写5个生字并组两个词;
2、熟读课文;
3、区别汉字并扩词 领()
邻()
第二课时作业:
1、抄写5个生字并组两个词;
2、区别汉字并组词
您()您()
3、完成练习册1-3题。第三课时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1-3题。
2一株紫丁香
文本解读:
本文是一首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它以儿童的口吻,晓畅明白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文章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高大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纯,诗的想象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教学目标分析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二类字只会认读即可;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教学资源运用: 紫丁香的图片,优美的抒情音乐,找一找赞美老师的诗歌,练习册P19-20,补充习题P17-19,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 本文分两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①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 学会本课5个生字,“香、浓、院、枝、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① 学会本课另外5个生字,“消、除、困、快、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尊敬的情感。
5、教学构想: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诗歌。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我这样设计教学。
1、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鉴于学生已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初读课文前让学生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在学生自学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识字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结合教材特点,在本节课开始时,出示紫丁香的图片,介绍紫丁香,并告诉学生,老师带来的这株紫丁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美好的愿望,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愿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同样有着自己的愿望,找一找是什么,引出大问题“为什么要把紫丁香种在老师窗前”。
3、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使学生读出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通过各种方式理解重点词:(1)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动作)——踮起脚尖,理解文字内涵;(2)通过换词的方式理解“疲倦”的意思;(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句式去体会“挂牵”的实际含义,注重语言的感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拓展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如在老师的指导下,仿写《一株紫丁香》,可以用康乃馨,写给妈妈,写给盲婆婆等。
6、课外延伸:老师配乐朗读一些赞美老师的诗歌,并让学生找一找这样的诗歌,写在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
6、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1、抄写5个生字并组两个词;
2、熟读课文;
3、比一比,并组词:
申()
农()
完()伸()
浓()
院()第二课时作业:
1、抄写5个生字并组两个词;
2、背诵课文;
3、找一找赞美老师的诗歌,写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
3有趣的发现
文本解读 : 本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达尔文身上的小故事。当时,他在一个小岛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大,要么就没翅膀。爱探究的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践,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这件事,也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对达尔文这一人物的简单介绍,第二至三自然段写这一有趣的发现这一故事发生的过程,最后一自然段是写这件事在达尔文以后的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课富有趣味性,运用故事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勤于观察,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同时,岛上这一现象也说明无论人或动植物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这要作为一个教学难点来处理。因此,应引导生读故事体会达尔文的爱观察、爱思考、爱实践,让学生懂得,平常在生活中也要多留心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多思考,就会像达尔文一样有收获。“适者生存”的道理,可抓住二三自然段中有关句子,进行反复朗读、体会,领悟这一道理。另外,在领悟课文内容之前,一定要多读,熟练朗读课文,因为这一课和以前的课文相比,字数较多,篇幅较长,长句子也有很多,还有一些词语,如“考察”、“反复”等要引领学生在读课文中理解。另外,也为后面的复述课文做了准备。
教学目标分析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生物要想生存下来,必须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达尔文那种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资源运用 :
课前准备:看一些和达尔文有关的故事,在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晨会课上根小朋友们说一说。
练习册P21-22,补充习题P19-22,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 本文分两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①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百、达、文、反、较”和一个车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组;
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会本文另外5个生字:“存、容、易、研、究”,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生物要想生存下来,必须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达尔文那种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5、教学构想或建议
课文《有趣的发现》讲述了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比较适合用情境教学法。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新课导入
师:前一阵,我们教室后面的小树上叶子一下子全没有了,我们班有不少小朋友都在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树上有许多毛毛虫在吃树叶。
师:哦,你们找到了树叶不见了的原因,这是你们的发现。
师:我们现在再去看这棵小树,又看见了什么? 生:树叶长出新芽了,虫子不见了。师:这是你们的又一个发现。(师板书——发现)师:“发现”的意思就是—— 生:就是看见的意思。
师:对,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说的发现就是“发觉、看见”。我们对小树的观察。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原来是虫子吃掉了树叶。那么课文题目也是“有趣的发现”,课文里讲了怎样一个有趣的发现呢?究竟发现了什么?如何的有趣?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读中设境
课文的第一节介绍了科学家达尔文,请学生读课文之后相互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著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什么词?在学生交流反馈之后,我又接着这样问:为什么说达尔文是为著名的科学家?他是怎么会成为著名科学家的呢?这样的提问,会换起学生对科学家达尔文的好奇,使得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达尔文。
带着这样的情感,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节。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把自己化作课文内容的一分子,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想象自己处于现场,我与科学家达尔文一起观察事物。整个教学情境的铺设由始而终,激发学生兴趣,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分析课文的能力。用“想——说——做”深化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在读了课文达尔文的发现之后,让学生演一演达尔文,把那种“奇怪”的感觉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悄悄过渡:“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想不想弄明白啊?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寻找答案。在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教学是那样的自然而活泼。
三、拓宽语境,鼓励质疑
教学中提倡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师生谈话轻松。教师的提问以启发式、商讨式为主,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谈、议自由,以开拓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体现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变语文教学课堂为思维与各类活动的天地。
如在学习课文第三节时,师问:你觉得达尔文找到答案容易吗?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让学生找到“许多”“反复”“终于”,继而创设情境,并在读中感悟。
推荐典型案例:关于《有趣的发现》一课的词语教学。
《有趣的发现》第三段的首句是“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教学中我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反复”和“终于”两个词语的理解来加深对文本感悟的。
师:“反复”是什么意思?
生: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许许多多次。
师:达尔文反复观察比较,你们说说他会在哪些时间里,哪些情况下坚持观察比较?
生:天刚刚亮,达尔文就早早地走出驻地开始观察。
生:太阳升得老高,他在观察;中午了,他还在观察。
生:傍晚,天都快要黑了,他还不想回去,还在观察比较。
师:为了弄明白心中的问号,达尔文这是顾不得休息和吃饭,一次又一次地观察比较。为了研究天气与昆虫有没有关系,他还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比较呢?
生:太阳在头顶上晒着,达尔文在观察比较。
生:刮风了,达尔文还在观察比较。
升:还有下雨了,达尔文也在观察比较。
生: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他观察比较,因为他一心想弄清楚什么问题啊?
师:你从反复观察比较中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达尔文很认真。
生:我感觉到它很有耐心。
生:我感觉到他很能坚持。
师:这种很能坚持就叫做不放弃。
生:我感觉到他很不怕辛苦。
师:是的,他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付出了很多辛苦,多不容易啊!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也表达了他的不容易?
生:是“终于”这个词。
师:他这么辛苦,他这么坚持,你们敬佩他吗?请小朋友们再读这句话,把你的敬佩之情带进去读!
6、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1、抄写5个生字并组两个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作业:
1、抄写5个生字并组两个词;
2、用“因为„„就„„”写一两句话;
3、学着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秋天的变化,制作一些标本。
练习2 文本解读 : 本次练习安排5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和说说谢谢。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1、教学目标分析
2、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3、照样子,学些铅笔字。
4、背熟四条成语和一句古文。
5、任选三个动词,各写一句话。
6、学会问路。
3、教学资源运用
生字卡片,挂图,字典,练习册单元自测题,《口语交际》中第三部分“问路”。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本练习分三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① 学用字词句,让学生明确音序查字典的步骤和方法; ② 读读背背,学习4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三句古代名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① 写好铅笔字,这三个字都是以撇、竖弯钩为主要笔画的,要求写正确,写美观;
② 口语交际,使学生能通过看图练习口语交际,学习文明礼貌地与人交流,知道怎样向人询问自己要去的地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说说写写,让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任选几个动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5、教学构想或建议
6、学用字词句。
教学时,可以先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再分角色读一读师生对话。在这段对话中,老师说明了音序查字法的几个主要步骤。第一步,先要知道所查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第二部,在字典的“索引”里找到这个大写字母,再找到所查字的音节;第三部,再根据这个音节所在的页码就能找到所查字了。接着指导学生按师生对话中的例子把“足”字从字典中找出来,以检查学生有没有掌握音序查字法。在帮助小猴查字典中,让学生根据拼音用音序查字法把三个字从字典中找出来,并填好教材中的表格,教师当堂检查交流。
7、读读背背。
教学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一般意思,其比喻意思课暂不讲解。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读熟成语,如填空:()吹()动、()过()晴、()()蒂落、()()渠成;指着插图说成语等,以帮助学生能读准确、读熟练直至识记。
8、写好铅笔字。
学写的3个字都是以撇、竖弯钩为主要笔画的,要求写得即正确,又美观。
9、口语交际,问路。
教学中要创设问路的情境,地点不一定是白马石刻公园,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另定地点,创设情境。可组织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小组内分别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问路时要注意几点:有礼貌,亲切地称呼他人;要把问路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要仔细倾听指路人的回答,把方向搞清楚。① 说说写写。
说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从本题提供的12个词中任选3个,照样子各写一句话。先让学生看图,自由练说图上小朋友各自在干什么,再任意挑选一幅图作集体交流。在让学生选择词语说话之前,应引导学生把例句读懂,然后按照例句的样子,人人动口练说。
10、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① 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② 背熟四条成语和一句古文。第二课时作业: ① 学写铅笔字; ② 学会问路。第三课时作业:
任选三个动词,各写一句话。
城头镇小学2012——2013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主讲稿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主讲人:王懿珠
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其中有三篇童话《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狐狸和乌鸦》和一篇寓言《狼和小羊》。这个单元以“扬善、惩恶,对敌斗争要机智勇敢”为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向我们阐明了一些重要的道理。低年级孩子充满童趣、充满好奇和幻想,这些童话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也很适合他们阅读。课文故事性较强,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复述,还可以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在运用书中语言的同时,有些地方留有空白,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旁白表现出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具体。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旨在增加儿童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坚持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有时练习造句,从而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第三单元刚学习了音序查字法,本单元可指导学生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理解字义的同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练习4》安排了4个版块。学用字词句版块中认识汉字数字的大小写法。写好铅笔字版块中的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上下大小要得当。读读背背版块利用插图启发学生与《小鹰学飞》联系起来,帮助理解。两段名人语录联系《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理解所含哲理。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本次练习的重点。单元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能熟练地读音节,借助拼音读书。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识字写字:
学会本单元58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3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区别形近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正确组词。
3、阅读:
(1)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2)能明白、通顺地复述课文。
(3)通过反复地朗读,能揣摩不同的动作、语言、神情,大方地表演。
4、情感:
让学生联系上下课文,领悟学无止境、脚踏实地的道理,知道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和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5、写话:
(1)再次认识标点符号,并会正确使用。
(2)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创造性想象,续写故事。
6、口语交际:
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与售货员正确对话,知道买文具时怎样与售货员交流,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乐于自己买玩具,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单元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这四篇课文都是训练学生有感情朗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的好材料,所以本单元的重点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此外,本单元教学的其他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部首。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单元教学难点:要紧扣重点词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感悟和积累课文语言,逐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明白课文讲述的道理。【难点】
1、要紧扣重点词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感悟和积累课文语言,逐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明白课文讲述的道理。【难点】 《小鹰学飞》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盘旋”。
2.抓住重点关键词,以读、说、演为立足点,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3.学会并积累《练习4》中的四条成语。【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青蛙看海》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善跑”。
2.通过添加提示语,揣摩人物动作、语言、神情,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学目标】
2、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 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2、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3、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狼和小羊》图文结合,抓住关键词体会、想象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2.以读为主,读中理解、感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及课本剧表演。
3.朗读理解小羊的反问句:“我怎么会把你的水弄脏呢?”4.理解和积累《练习
4、中和课文有关的名人语录。
2.《狐狸和乌鸦》图文结合,抓住关键词体会、想象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2.以读为主,读中理解、感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及课本剧表演。
3.3.朗读理解小羊的反问句:“我怎么会把你的水弄脏呢?”4.理解和积累《练习4》中和课文有关的名人语录。【教学目标】
《练习4》
1.读好文中带“一”的词语,掌握“一”的变调规律。
2.结合课文插图,紧扣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以朗读、说话、语言文字体会、表演为重点。
3.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创造性想象,续写故事。4.理解和积累《练习4》中和课文有关的名人语录。
二、篇目教学分析
8《小鹰学飞》
文本解读 :
《小鹰学飞》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鹰在跟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可分三大段,结构相似,是一篇渗透学法指导的优秀范文。课文用“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急促地喘着气”等词语具体描写小鹰在老鹰的教育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本领是如何刻苦练习的。课文配有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说话、朗读、想象、质疑、争辩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分析 :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爱好画画、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里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会用“已经”说话。
(3)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4)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自信、大方的表演。(5)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资源运用 :生字词卡片,老鹰飞翔的录像、课文插图、《补充习题》、《练习册》、《新补充读本》。、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15个生字,学会写“摇、鼓、促、吧、顶、旋”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目标
(1)学会写“盘、命、算、总”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会用“已经”说话。
(4)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自信、大方的表演。(5)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做到虚心好学,不断进取。5.教学构想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盘旋一词的理解有难度,前一单元刚学了音序查字法,此时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盘”:①盘子。②环绕,旋转。③量词„„“旋”:物体围绕一个中心转动。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然后再观看老鹰飞翔的录像,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盘旋一词的同时让学生会用工具书、用好工具书。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学习“三飞”,感悟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1)通过朗读张扬个性。在学习1-2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老鹰和小鹰的话多读一读,结合插图,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引导学生想小鹰这时会怎么想呢?再结合文字“高兴”、“喊”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出来,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的高兴、满足的心情。这时候,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孩子是最喜欢动起来的,通过看板书,从自己编动作到指名学生上台表演,鼓动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让这一段的教学“活”起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文中重点词,让学生的读读、演演来调动他们全员参与,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学中的读、说、演正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为结构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作好铺垫。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2)通过提问演绎精彩。在讲到老鹰第二次的“还不算会飞”时,提出一系列问题: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与前一个“还”有细微差别吗?老鹰心里会怎么想?再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回答,通过此环节,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设下线头,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又如在讲第六自然时提出:望着上空盘旋的鹰,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这个问题的空间较大,学生完全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但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大都一致,也许是我无意中已经把答案灌输给了学生.(3)通过活动感悟寓意。如何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体验“小鹰学飞真刻苦”以及更进一步体会“学无止境”的寓意,我设计了不同环节中的几种学习活动.①小组学习。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对课文进行初步理解和贯穿整篇课文的分角色朗读时应用。
②自主学习。在导读三、四自然段时,因与前两段结构大致相同,因此这时可半扶半放伴随着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心态。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的长处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在学习五、六自然段时,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读一读,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疑问是智者的明灯。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学生心中的疑窦。学生读中生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抓住时机,巧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学生加大了动作的力度,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表演,悟出“鼓起劲”与“拼命飞”的含义,这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爬上山顶”,“游到对岸”,“跑了好几圈”都会急促地喘气。学生的话语闪烁着个性与创新的光彩,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喘起气来。这时,老师巧妙地过渡,指导学生朗读“急促地喘着气”这句话,使感情朗读有了扎实的基础,这里用调动生活经验的手段,使整个课堂沉浸在美育气氛中,读文、体情统一于一体。接着引读第六自然段,最后,为了发散学生思维,设计“孩子,你往上看!老鹰是想告诉小鹰什么?”“小鹰看到比它飞得还要高的鹰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驱逐学生的想象,达到悟理的目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6.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1)书写“摇、鼓、促、吧、顶、旋”6个生字。(2)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三题。(3)自己试着画一只老鹰。第二课时作业:
(1)书写“盘、命、算、总”4个生字。(2)练习:()地喊
()地飞
()喘气
()说话(3)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第五题。
9《青蛙看海》
文本解读:
《青蛙看海》是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导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
教学目标分析 :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里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
(2)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3)能根据文本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4)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并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自信、大方的表演。
(5)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资源运用: 生字词卡片。海潮声的录音、课件(配套光盘)。《补充习题》、《练习册》。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上的《找快乐》。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15个生字,学会写“善、展、失、喝、阶、登、苍”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能根据自己的课外积累,准确、生动地描述大海。(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2)能根据文本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并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自信、大方的表演。
(4)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5)学会写“吸、级、展、双”4个生字。5.教学构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应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不断朗读、评价、感悟中批文入境。把阅读与口语交际联系起来,边积累、边运用,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围绕这一理念,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识字及理解词语的教学,关注经验积累。
课堂上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复习生字、新词,并让学生在认读后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和识记经验,不仅让学生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认识与了解,还在学生介绍经验和方法时培植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信心,也锻炼了说话能力。
“善跑”一词,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善”的意思:①良好。②善良。③善行、善事。④友好。⑤有专长;擅长;善于。⑥容易。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理解词义。
(2)图文结合,加深理解、想象练说。
课堂上可采用简笔画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将课文插图再现在黑板上,使课文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为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创设了情境。如在导课时,可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陡峭、耸入云霄的大山和一条通向大山山顶的石阶,当学生看到这座大山和这无数的石阶时就会自然地感受到青蛙登山之艰辛,对青蛙伤心、失望、惊讶的心情倍感同情,同时也为学生理解青蛙勇于攀登的精神打下了基础。
课文结尾写到“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时就戛然而止,对大海的景象和青蛙、松鼠的举动只字未提。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利用作者的这一写作技巧,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大胆描绘自己胸中的大海,并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绘制在黑板上,将语言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能力。接着,我提醒学生站在山顶看着眼前的大海,青蛙最想说什么?它又会对青蛙说什么?
(3)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的补白。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可先用多媒体呈现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座怎样的山?这是青蛙是什么样的心情?接着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而理解青蛙的动作“吸了口凉气”和语言“我没有„„也没有„„也没有„„怎么上得去呢?”最后我让学生补提示语“青蛙(害怕 担心 忧愁 无奈)说 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第四至第十自然段,引导学生补提示语,“青蛙高兴地说”、“青蛙兴奋地说”、“青蛙充满自信地说”,感受青蛙在松鼠地鼓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充满信心的变化过程,教师参与朗读活动,与学生共同体会。
6.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1)书写“善、展、失、喝、阶、登、苍”6个生字。(2)完成练习册第一题。(3)练习:()的大海
()的大海
大海
第二课时作业:
(1)书写“吸、级、展、双”4个生字。(2)填一填:青蛙口()了,到处找水()。(喝 渴)
青蛙()了一口气,开始一()一()地往上跳。(吸 级)(3)完成补充习题四题。
10《狼和小羊》
文本解读 :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狼先说小羊弄脏了它喝的水,又说去年小羊说了它的坏话,最后它自知理屈就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狼三次找借口,一次比一次凶,尽管小羊驳得它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它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说明狼的本性是凶猛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靠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仅一张插图,但就从这张插图上可以充分看出狼的本性以及小羊的温和美善,在教学时要结合课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样的童话形式的寓言故事,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学法指导上主要以情景教学为主,学生在愉悦情景中自读、分角色读、演读、齐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
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里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能揣摩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大方地表演。(4)能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关注小羊命运,续写故事。
(5)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教学资源运用 :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补充习题》、《练习册》。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上的《狮子和狐狸》。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3)能通过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2)会揣摩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大方地表演。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4)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5)学会写4个生字。5.教学构想
(1)再现寓体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寓言故事我用情景教学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再现故事发生的森林背景,引出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的同时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兴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寓言中的角色,为学习全文铺垫。(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从概括课文内容—-找三次对话——引出狼和小羊的话,学生通过有层次的朗读,逐步疏通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感知寓体形象。(3)细读品悟,关注小羊的命运,认识狼的本性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品悟,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例如提示学生“他像一只凶恶的狼吗?为什么?你能来读一读吗?”“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逐步体会狼和小羊对话的不同语气,以提高朗读能力,阅读感悟能力。文中狼和小羊共有三次对话,我采用“导——扶——放”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再读书解疑。学生读懂了,想清楚了,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在自主性的探究阅读中不仅能了解狼为了吃掉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怎么说的,而且还能联系小羊的话理解为什么说狼是在故意找借口,引起了学生对小羊命运的关注。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指名读、小声自读、同桌对话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懂得对待像狼这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一道理。
(4)课外扩展:续写故事。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呢?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可感的情感,体验后,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入狼和小羊的内心世界了。并想像生活如果遇到和狼一样的坏人时,你会怎么做呢?在透彻理解寓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小羊命运,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6.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
(1)书写“狼、弄、脏、惊、温、倒、”6个生字。(2)完成语文练习册第一题。(3)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第二课时作业:(1)书写“经、争、扑”3个生字。(2)用“总是、经常”各说一句话。(3)续编故事并写下来。
11《狐狸和乌鸦》 1.文本解读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它讲了狐狸故意奉承乌鸦,从乌鸦嘴里骗取了肉。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听了别人的奉承就得意忘形,使读者知道爱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全文共有五小节,第三小结重点写了狐狸骗乌鸦的经过。内容包括狐狸三次奉承乌鸦,开始是亲热的大招呼,然后问候它的孩子,最后夸奖乌鸦的羽毛漂亮、嗓音动听;还包括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的反应,开始是“不作声”,接着“还是不作声”但到最后忍不住“得意极了”张嘴想唱歌,结果上了狐狸的当。全文以狐狸的三次话为学生朗读和理解的重点和关键。
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里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4)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3.教学资源运用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配套光盘)、《补充习题》、《练习册》、。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上的《孔雀、八哥和母鸡》。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15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受骗上当的道理。
(3)发挥想象,续编故事。(4)学会写4个生字。5.教学构想
(1)分散识字,突出难、重点。本课是属于第二单元中(读课文识字),通过一篇寓言故事来铺路,让学生进行识字和了解故事的道理。因此识字教学依然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但必须以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故如何预习和自主学习,都是帮助学生识记部分生字的方法。其余字音、字形较特殊的生字,教师有意识地分层次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有的突出的是读音,有的突出字形。
(2)朗读为本,注重实效性。
①抓住文本空白,发散思维,想象练说。如乌鸦的三次反映只停留在动作上,这里可引导学生补白:乌鸦心里的想法。最后,当乌鸦嘴里的肉随着一声“哇„„”掉下来的时候,也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可引导学生想象,当肉掉下来的那一刻,乌鸦的表情怎样,乌鸦会怎么说,怎么做。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有这么多内容,所以引导学生读“哇„„”的时候把声调放低、拉长。
②抓重点词、重点语言体会。教学中可抓住“狐狸的三次语言”和“乌鸦的三次反映”进行比较,请学生反复读,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狐狸和乌鸦这两个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
③注重读、说、演,体现学习情趣。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并说说自己对狐狸和乌鸦的看法,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让他们进行表演。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表现欲强,使学习的激情始终处于高昂状态。6.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1)书写“棵、叼、肉、珠、转、赔”6个生字。(2)完成练习册第一题。(3)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 第二课时作业:
(1)书写“脸、麻、差、刚”4个生字。(2)完成练习册第四题。
(3)完成补充习题第五题(续编故事)。
练习4 文本解读 : 《练习4》安排了4个版块。学用字词句版块中认识汉字数字的大小写法。写好铅笔字版块中的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上下大小要得当。读读背背版块利用插图启发学生与《小鹰学飞》联系起来,帮助理解。两段名人语录联系《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理解所含哲理。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本次练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书写汉字的数字的大小写,会填写汇款单。(2)写好三个上下结构的字。(3)读背4个成语和两段名人语录。
(4)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与售货员正确对话,知道买文具时怎样与售货员交流,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资源运用 复印好的汇款单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练习4》分三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书写汉字的数字的大小写,会填写汇款单。(2)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第二课时目标
(1)写好铅笔字。
(2)读背4个成语和两段名人名言语录。第三课时目标
知道买文具时怎样与售货员交流,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与售货员正确对话。乐于自己买玩具,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5.推荐案例:(1)、学习汉字的大写数字。
①出示汉字小写数字,一起大声地叫叫它们的名字。②出示汉字大写数字,学生自读。
③出示大小写数字,一一对照着自由读一读。
④玩对对碰游戏。我来指,你来认。同桌两个人一起看着课本玩一玩。⑤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提醒,提笔就要注意写字的姿势。(2)联系生活,巩固大写数字
(3)图文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出示大熊猫图片。作介绍:由于种种原因,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现在全世界只有我国的四川等地的深山竹林中才可以看见野生大熊猫的身影,总数还不到1000只,2008年5月,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卧龙自然区的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还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近年来大熊猫的家乡箭竹大面积枯死,大熊猫没吃的了,怎么办呢?看呀,大熊猫那双无助的眼睛好像在向人们求救!小朋友们,你们想怎么帮助它们呢?指名说。(4)创设情境,学填汇款单上的金额。(5)说填附言,加深体验。
①讨论交流,在小组内说给小伙伴听听。②全班交流。
③在附言栏里写一两句你最想说的话吧。④展示、评议。
6.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
(1)想象大熊猫收到小黑熊的心意之后的表现,并写下来。第二课时作业:
(1)完成练习册第三题。
(2)抄写4个成语和两段名人名言。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马娜娜
一、单元教材简析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认识“怒”等31个生字,会写“艳”等40个生字。
(二)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独处任务的不同语气。初步学会默读。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写话
1.以“观察中的发现”为题,交流观察到的发现以及获得的感受、启发等。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有顺序表达的能力。3.学习本组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写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4.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
语文园地四
一、如何教学本单元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观察中的发现”。在导语中,已布置学生进行观察,《花钟》课后又做了提示,本组的几篇课文又为这次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可比照的材料,并作了很好的铺垫。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做了哪些观察,有什么发现。教材中以三个小朋友对话的形式提示了交际的内容,当然交际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导向是很明确的,即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教师要千方百计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观察。要引导学生做到互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享发现的乐趣。
二、如何教学本单元习作?
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二是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写过日记,观察日记无非是日记的一种,并没有特别的格式要求,只是在内容方面侧重讲观察。本次写观察日记在《花钟》一课后面已有布置,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讲评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确定观察的事物,可以带着习作的任务去观察一种事物,再把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要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通过这次习作,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三、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形近字在字形与字音方面的特点。共列了4行12个词语,带点的都是形近字,但各有不同。第一行带点的是同音形近字;第二、第三、第四行有同音形近字,也有音近字、形近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可以做些拓展练习,用带点的字组新词,或另举同音形近字、音近形近字的例子,并组成词语。
四、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背背”和“读读认认”两项内容。“读读背背”的是关于一年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歌谣。它形象地反映了不同的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当中不同的生长特点,比如,“正月菠菜才吐绿”“七月茄子头朝下”,与课文《花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植物的一种巧妙观察和发现。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然后教师范读,师生对读,再齐读、指名读,最后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背下来。如果有条件,可向学生补充一些材料,如12种在1—12月开放的花。选择12种当月开放的鲜花代表1年的12个月份,它们分别是:腊梅、茶花、玉兰、桃花、玫瑰、栀子花、荷花、月季花、兰花、桂花、菊花、水仙花。让学生记一记,想一想,查一查它们的特点,也试着编一编歌谣,增加读背的趣味性。“读读认认”的是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要求认识其中的“肩”“臂”等7个字。这是低年级归类识字的继续。这些带“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一器官有关,可让学生现身演示,有的可以说说器官的功能,有的可以分析偏旁部首,有的可以再组新词,以帮助识记。
第四篇: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有《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和练习四组成。
《秦兵马俑》是一片状物类散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 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埃及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们杰出的智慧。《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得向往与赞美。练习四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词,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较好地理解与运用。
3、会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文字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1、会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文字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的熏陶。教学理念:
1、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培养学生语感,审美情趣。
3、一读为主,自读自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思想蕴涵。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秦兵马俑》2课时
《埃及的金字塔》2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2课时
练习四2课时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说课稿
主备人:曾玲
13课《白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学习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高傲的特点。
2、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的方法,感受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根据语文学习的要求,本课语言的特点,我把它确定为教学重点)
3、情感: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学生认知上的特点,我把它定为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1、同学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把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图片)带来了吗?
2、看来啊,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我家也养了一只小狗,每次我出门,它就咬住我的裤腿不松口,我说你这讨厌的小东西,快走开,我一会儿就回来了。同学们,我讨厌我家小狗吗?哦,明白了,你们真会听,听出我的言外之意,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读书也应该这样。
3、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就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这就是他们家的鹅(课件)。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这样的,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板书:鹅)丰子恺先生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题目就是《白鹅》。
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题质疑。预设问题:
(1)这只白鹅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从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3)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三、合作质疑,互动体验
1、桌友对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边读边想:这只白鹅有什么特点?
2、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出示三组词语。第一组是二字难读词语,第二组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第三组是难读的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2)生字词读得这么流利,看来同学们预习很认真。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好,谁找到了描写白鹅特点的一句话?(板书:高傲。)
3、学习第二自然段“承上启下”作用:
①那么,这篇课文是从几方面来描写白鹅这一高傲的特点的?这是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出示第二自然段)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②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呢?这一句的前半句“鹅的高傲”连接了哪一小节?“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又是后面四小节内容的概括,用一个“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把“承上启下”作用写在第二自然段旁边。
③小结:及时在书中作批注,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家今后要多尝试。
4、再次感知课文,自由谈对“白鹅的高傲”的体会:
①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又分别在哪些自然段中?(分别在3—7小节)②那么,白鹅的叫声又有什么特点呢?我想请位同学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一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划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高傲特点的词语。(划一划)
5、反馈交流:(说一说)
①:抓住重点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A、“厉声呵斥”是什么意思?那么说话严厉、大声斥责本应是人的动作,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白鹅当作了人,谁来读读这句话?厉声呵斥时的态度是很凶的,让我们一起用凶恶、生气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B、“厉声叫嚣”什么意思?找到这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出示 “嚣”)。大家看,这个“嚣”中间是一个页,表示人怒气冲天时忍不住大喊打叫,好像有许多人在吵闹,大声喧哗一样。白鹅看到生客进来,会怎样厉声叫嚣啊?如果你就是“鹅”语小翻译,能给大家翻译一下吗?好凶的白鹅!谁能用很凶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C、“引吭大叫”是什么意思?(“吭”是喉咙的意思,这个词是说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它在叫什么?体会得好!大家都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大白鹅凶恶的叫声。)
③小结:同学们说得多好!鹅本身有特点,加上作者语言的准确生动,我们更感觉这只鹅的与众不同。请把这一段多读几遍,背诵下来,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背一背)
四、变式质疑,深入体验
1、升华“高傲”,体会作者对白鹅赞美之情:
①同学们,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课文在描写白鹅的叫声这一特点时,用的词好像都在说白鹅的缺点啊,是不是作者不喜欢这只鹅啊?让我们再一次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②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③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读书不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上写这只鹅很凶,很高傲,实际上是在赞扬它非常勇敢,对主人非常忠诚、尽职,这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看来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那么,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快速浏览1-3自然段,再说说自己的发现。④交流。(先概括后具体、拟人、对比)
五、应用质疑,矫正体验
1、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是啊,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看来啊,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很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老师课前读了一篇文章,发现与本文写法很相似,想读吗?(大屏显示)
我家的荷兰猪---溜溜
我家养了一只荷兰猪。它长得像只没尾巴的小老鼠,身披黑、白、灰相互交错的皮毛,时常猛一抬头,洋洋得意,显出自己很高贵的样子。他有个坏习惯,老爱躲躲藏藏,溜得又快,所以我给它取名为“溜溜”。(反语)看着溜溜一副可爱的模样,我时常忍不住哈哈大笑。说起它的生活习惯,那可有趣了。(过渡句)每天清晨,我抱着溜溜到附近的草地里给它喂食。你瞧它那自私的样儿:(拟人)先是用前肢把身边的青草使劲扯到自己的面前,再像卷叶虫一样把草卷起来,自己躺在里面,细细品尝着早餐。它躲在草堆里,一眼看去还真难找到它呢!溜溜吃饱后,便走出草堆趴在草地上美美地睡一觉。你看它无忧无虑的样子,好像什么事都与它无关,只要有食物,就足够了。
溜溜睡觉的时候也非常有趣。(先概括后具体)天气热时,它就像小狗一样,身子躺下,把四肢放在侧面;天气冷时,就如刺猬似的,蜷成一团。睡醒了,用力伸个懒腰,便精神抖擞地玩起来。溜溜老是趁我不注意时,躲在沙发缝里,跟我玩捉迷藏,而且一直躲在里面,一定要我拿出它爱吃的蔬菜,才肯出来。这个贪吃鬼,真是可爱。(拟人、反语)
我的小溜溜,你调皮可爱,惹人喜欢,我最喜欢你---荷兰猪溜溜!
外形可爱
荷兰猪溜溜
喜爱
吃食有趣
生活习惯
睡觉有趣
小练笔: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或先概括后具体、或反语、或拟人、或对比等),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14课《白公鹅》
课文《白公鹅》语言风趣而幽默,通过描写一只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这两方面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它是一篇阅读课文,课前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的:想想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白公鹅》与《白鹅》两篇课文比较,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认为这两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导入课文后,我有意识引导学生针对以上两个重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比两只鹅的形象,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但是问题提出后,解决得并不顺利。上完这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我总觉得孩子们字词掌握不够扎实,因此我有意重视对字词的教学,这一课的教学也是如此。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我不仅没忽略对“奔、勾”等多音字读音的强调,也没放松对“慢条斯理、耀武扬威、掂量、涟漪”等词语的教学,感觉到理解词语的过程是词汇积累的过程,也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今天课堂中在词语学习上花的时间有些多,但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看,感觉比较满意。
2、重视了品词析句,提高学生语言的欣赏能力。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了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语言形象具体,值得细细品读。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语慢条斯理、掂量,想象情景,反复朗读等方法欣赏课文语言。如“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一句,我引导学生先说说“掂量”是什么意思?再想想鹅在掂量什么?体会鹅走路的“慢条斯理”,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又如“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一句,我创设情景:平常悠闲时鹅这样走路,让学生读这一句;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鹅还是这样走路,再读这一句;当狗在身后追赶,鹅仍然这样走路,再次读这一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鹅走路的样子,同时感受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的具体。
3、通过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各自鲜明的特点,将会使教学事半功倍。《白鹅》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上叙述鹅的高傲的特点,把鹅称做“鹅老爷”。《白公鹅》是从鹅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写出它“海军上将”的特点。虽然两位作者都喜爱鹅,但叙述的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颇有调侃的味道。
在比较《白公鹅》与《白鹅》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举手发言的人却不多,且他们回答问题时,都局限在比较两只鹅的异同上,学习效果不理想。当时就想,这个问题可能提出的有点难度,改变教学思路吧!不行,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我想这是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方式不太懂啊,于是我就向这方面引导,第一,咱们先来交流《白公鹅》和《白鹅》一文重点写了什么。第二两课作者按什么结构形式写的。第三,谈谈《白公鹅》与《白鹅》两篇课文中有关语言风格的异同点。改变教学思路后,课堂教学才较顺利完成。可见,有时我们的教案也有不符和学生的时候,遇有难度时,就得随机应变立即改变教学策略。
15课《猫》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③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
(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
二、说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2、欣赏猫的图片,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你们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吗?他可喜欢猫了,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15猫)
设计意图:谈论自己的宠物——猫必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以此导入,学习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再加上几幅可爱的小猫的图片,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1、让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读通课文,然后说说“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怎样的?”(要求说出文中的依据。)
(教师随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勇猛„„)
2、引导思考:看着这些表示性格的词,你有没有疑问?
3、作者讨厌猫的古怪性格吗?为什么?(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研读。
(三)细品精读,撞击情感。(教学程序随机而变)
1、自读感悟: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可爱呢?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把写猫可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挑一处你认为写得最生动,最喜欢读的语句讲给大家听。先自己准备,再四人小组交流。
2、学生再读课文,交流感受。(如果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
(1)读出表现猫贪玩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谈感悟。如: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解释“任凭”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体现猫的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猫的贪玩。(4)总结学法,学习体现猫的性格古怪的其他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重在通过抓住“谁”、“怎么”的适当想象来体会猫的贪玩,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以表现,设计上考虑了学生的思考维度由“谁”递进到“怎么”,想象会更合理、更有情境感,而且迁移了学法。
3、再读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猫的古怪性格。
①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还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语句。
②完成填空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又();既(),又();既(),又()。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上填空,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4、再读课文,感受小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之情。
(1)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小猫的可爱。
(2)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呢?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此句是文章的过渡句,在体会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之后,以以上的训练方式引入对猫可爱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对小猫的可爱研读的兴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用词之精。
(3)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想象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播放课件,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的朗读是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就使学习的兴趣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会被又一次激发。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1、自学“学习链接”。
2、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
3、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设计意图:将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又一次延伸到学生自己对猫的喜爱,并使本节课体会到的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得到实际运用。】
(五)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六)拓展练笔: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共分享。
板书设计:
15《猫》
性格古怪
老实、贪玩、尽职
高兴(温柔可亲)、不高兴(一声不出)
胆小、勇猛
可爱
【本课的板书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既显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展示课文的中心。】
16课《母鸡》
一、说教材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二、说教法
1、本文是略读课文,可以通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文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与《猫》相比,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2、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句来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
4、导学生进行讨论:《母鸡》与《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所写,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引导工作。
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5、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似(shì)的,欺侮(wǔ),可恶(wù),差(chà)不多。
6、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其他作家描写小动物的作品,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三、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释题入文。
2、圈点勾划法
从学生学习品质来考虑,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自己有所感悟的词句和没有理解的词句,分别作上标记,以便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和释疑。长期坚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从文中所感悟到的内容,相互取长补短。
四、说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我们根据本班学生大多数是农村孩子的特点,让学生谈生活中对母鸡的印象,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交流预习、相互评价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学生对预习的
相互交流和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3、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1)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比读、齐读、默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文中的真情。有关母鸡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要求学生用内心的情感细细品读,让学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感悟母爱的伟大,然后再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从而也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猫 》和 《母鸡》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4、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人们都说爱屋及乌,当我们对这位鸡母亲产生尊敬之情时,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将它的缺点看作优点。我们在这一组课文中,学到了许多表达喜爱之情的写法。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将前三自然段任意改写一段,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
5、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