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中外女性文学作品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女性文学作品选 课程教学大纲 The literary work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eminine
课程编号:
学 时 数:30
执 笔 人:艾媛媛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本、专科各专业 学 分 数:2 编写日期:2009年5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文、理、工、医、农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通过本科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启发学生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有益的思考,为普通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的《中外女性文学选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了解和学习中外杰出女作家和女学者的作品及思想,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参与文学热点的讨论,进而替考学生的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2、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不仅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第一层次上,还应学会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3、掌握一定的女性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4、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现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①以双边教学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增加课堂讨论在课时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②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知识为主线,以女性文论作品为切入点,以女性文本为依托,以思考问题为核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③重难点突出,重视参考书目的布置检查,强化课外拓展阅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④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尽量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秉承传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中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辅以传统教学方式,当加入视频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作业、答疑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1.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安排课外阅读和资料搜集,以便进行课堂讨论,安排读后小论文写作作为课程作业和实践。读后小论文:包括观点的创新、不同视野的理解、课外读书笔记,通过实际写作掌握女性主义文论的基础知识等。老师负有指导任务(课堂指导、口头答疑、书面修改、课堂讨论、网上答疑、网上指导等)。采取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普遍性问题课堂讲解,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解决。课外阅读以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完成,每个学生不少于3篇,多者不限。
2.课外阅读: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采用课堂提问和加分方式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名家名作,以提高文化素养,注意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3.讨论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师生共同展开讨论,以期在讨论中增进对于有关问题的了解、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讨论教学贯彻在整个学期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口才和语言交际能力。
4.影视观摩:通过观赏影视精彩片断,扩展知识、增强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课堂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主要以考查为主,具体按教学计划执行。成绩采用计分制,考查形式以论文写作为主,并同时参照平时学习情况(包括出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课堂笔记、课外阅读笔记、学习心得、日记等多种形式)进行成绩综合考察和评定。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讲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对女性主义文论的描述:政治原则、分类原则、主体与对象;女性主义文论的兴起及其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西蒙娜·波伏娃;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主题研究:女权批评、女性传统、女性写作。
教学要求:
1、了解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和先驱。
2、理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双性同体、权威、身体写作、女性形象等。
3、掌握并学会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
重点: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的思想内容、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的思想内容
难点:关于双性同体的女性写作的争论
第二讲方法论研究(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反思,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与精神分析学:开放的态度与三重的压迫,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解构主义。教学要求:
1、了解女性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理解女性主义文论与解构主义的关联
3、掌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作为女性主义文论重要来源的原因
重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女性主义文论中的运用
难点:通过解构主义看男女二元对立的产生
第三讲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课堂讲授2学时)
教学内容: ·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简·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结合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的著作《阁楼里的疯女人——妇女作家和19世纪文学想象》来分析《简·爱》,请学生就19世纪女作家作品中的“疯女人”形象进行讨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和创作。
2、理解作者身份焦虑的问题。
3、运用女性主义文论的基础知识,分析父权制文化对女性创作心理的负面影响。
重点:讲解父权统治下女性作家的艰苦处境与文本策略
难点:对《简·爱》中疯女人伯莎·罗切斯特形象的认识
第四讲简·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课堂讲授2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并结合奥斯汀所有的五部品分析奥斯汀创作的惯性,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来分析奥斯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请学生就奥斯汀小说中女性形象谈谈目前女性的自我定位。
教学要求:
1、了解简·奥斯汀的生平和创作
2、理解奥斯汀作品中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3、通过对奥斯汀小说的深入学习,对女性的自我定位进行深刻反思。重点:女性要改变第二性的地位,就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
难点:正确认识奥斯汀小说讲述的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第五讲玛格丽特·杜拉斯与《情人》(课堂讲授2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情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和拉康的欲望概念来分析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请学生就身体写作的问题谈谈目前我国的女性作品创作。
教学要求:
1、了解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生活经历和创作
2、理解女性主义文论中身体和欲望的概念
3、掌握拉康欲望理论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
重点:拉康欲望理论的两个层次
难点:女性主义文论如何取拉康论点之长,建立女性主义的欲望学说
第六讲凯特·米利特与《性政治》(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性政治》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立场,并结合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说明男性做平中对女性角色的压迫,女性要获得真正的社会解放应该从最基本的人身权力开始。
教学要求:
1、了解《性政治》中,作者对四位男性作家作品的评价
2、理解女性的社会解放所依赖的依据是什么
3、社会对性别认识的重要性
重点:男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父权制思想。
难点:理解女性的社会解放所依赖的依据
第七讲张爱玲与《金锁记》(课堂讲授2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金锁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主人公曹七巧的命运,结合鲁迅的《伤逝》来探讨中国女性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
教学要求:
1、了解作者对曹七巧命运的安排
2、理解造成曹七巧命运结局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3、能够通过曹七巧的生活经历,透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造成曹七巧命运结局的多重因素
难点:通过作者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描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八讲王安忆与《长恨歌》(课堂讲授2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主人公王琦瑶的命运,结合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作者叙事手法,与张扬的“五四”式写作不同的反映普通女性生活的小说。
教学要求:
1、了解《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
2、理解王安忆小说中以女性为本位的两性关系书写
3、通过王琦瑶,理解女性在大时代变迁下的自我认识
重点: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女作家的性别视角和故事叙述
难点:通过作者对王琦瑶的描写,重塑自我身份,重新认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关系
第九讲严歌苓与《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少女小渔》和《一个女人的史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少女小渔》介绍严歌苓对中国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的关注讲解中国女性在异域所面临的双重父权制压迫的困境;通过《一个女人的史诗》,介绍严歌苓回归本土创作的风格,关注特殊年代的中国女性的生活状况。
教学要求:
1、了解《少女小渔》的写作背景,《一个女人的史诗》的故事情节
2、理解移民女性在异乡生存所面临的双重尴尬境地。
3、通过田苏菲对丈夫一生的追随,反思现代人的情感
重点:移民女性在异乡生活的边缘性
难点:通过田苏菲这一女性形象,思考今天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第十讲虹影与《绿袖子》(课堂讲授2学时)
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绿袖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对战争中一个中日混血女演员与一个混血少年的忘年之恋的描写,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伤害的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忘年恋的宽容和对他们最终失之交臂,错过彼此的惋惜之情。
教学要求:
1、了解《绿袖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理解造成主人公错过彼此的原因
3、能够通过主人公的命运,正确处理当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
重点:造成主人公错过彼此的原因
难点:通过作者对玉子与少年的忘年恋以及最后错过彼此的情节描写,树立正确的感情观和人身观
第十一讲观影《少女小渔》(2学时)
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由张艾嘉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少女小渔》改编的,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女小渔》,刘若英主演,本片荣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大奖,影片更荣获影展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美术及最佳音响共四项其他奖项。作者以移居海外的普通百姓为原型,用东方人内敛式的温情写出移民阶层孤苦艰难的生存,以及市井人物世俗庸琐的生计,描述了新移民们内心迷茫困顿的精神状态以及凄凉的悲惨结局。
要求:观影后,学生应结合严歌苓对移民群体的生活描写,尤其是中国女性移民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女性在异域和本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形成书面文字,不得少于1000字。
四、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中外女性文学作品选》是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和外国文学史开设的一门辅助性的校级选修课,它不仅适合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样也适合本专业以外的学生学习,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对生活现实的逻辑思辨能力,对学生开拓视野、提出个人见解、提高人文素质,在学习国外优秀
文化的同时,也能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是选修课,为巩固其它课程的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它课程具有指导作用。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女权主义文论》.张岩冰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2.2、参考书:
[1]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柏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乔以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3]《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刘俊著.新星出版社,2005.9.[4]《性政治》.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6]《欲望的重新叙述》.陈文超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7]《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著.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4.[8]《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黄原深译.译林出版社.2001.6.[9]《情人·乌发碧眼》.玛格丽特·杜拉斯著.南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2.[10]《张爱玲经典作品选》.张爱玲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6.[11]《长恨歌》.王安忆著.东方出版中心.2008.1.[12]《一个女人的史诗》.严歌苓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5.[13]《少女小渔》.严歌苓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4]《绿袖子》.虹影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8.[15]《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第二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英文课程名:Chinese and Foreign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 学 时:36学时 学
分:2学分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全校非中文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欣赏》是对全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中国文学部分教学内容共分四章22课时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8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1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1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1、郭沫若的自由体诗——《凤凰涅槃》《天狗》赏析
2、徐志摩的新格律诗——《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赏析
3、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第二章:中国经典小说欣赏
6课时 第一节:小说的界定、分类及主要特征
1课时
1、小说的界定、分类
2、小说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明清四大章回小说欣赏
3课时
1、《三国志通俗演义》——悲凉的战争画卷
2、《水浒传》——英雄神话传奇
3、《西游记》——神魔小说中的奇葩
4、《红楼梦》——世情的无尽挽歌
第三节: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1课时
1、《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故事新编》——开始于文明之初的话语叙述
第四节:中国现代小说四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
1课时
1、《家》——宏大历史叙事语境中的“家”
2、《骆驼祥子》——一个城与人的故事
3、《边城》——牧歌和挽歌的交响
4、《传奇》——苍凉的乱世人生
第三章:中国经典散文欣赏
4课时 第一节:散体文的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
1课时
1、散体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2、散体文的体式特征
第二节:先秦散文经典——《论语》、《庄子》
1课时
1、《论语》——《颜渊》、《阳货》、《子路》赏析
2、《庄子》——《逍遥游》、《齐物论》赏析
第三节:汉唐宋散文名篇欣赏
1课时
1、《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唐宋八大家散文——《原道》、《小石潭记》、《前赤壁赋》、《醉翁亭记》 第四节: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欣赏
1课时
1、《野草》——《秋夜》、《墓碣文》、《过客》赏析
2、周作人、朱自清的“美文”——《乌篷船》、《背影》、《荷塘月色》赏析
3、“京派”散文——《雅舍小品》、《画梦录》赏析
第四章:中国经典戏曲欣赏
4课时 第一节:中国戏曲的萌生与形成1课时
1、古代戏曲的形成与分类
2、现代戏剧的产生及特征
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窦娥冤》、《西厢记》
1课时
1、关汉卿与《窦娥冤》
2、《西厢记》——花间美人
第三节:明清传奇剧——《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1课时
1、《牡丹亭》——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心
2、《长生殿》——一曲钗盒情,多少兴亡事
3、《桃花扇》——扇底系兴亡
第四节:中国现代戏剧双子座——《雷雨》、《茶馆》
1课时
1、《雷雨》——划破暗夜的异响
2、《茶馆》——当代话剧的一座丰碑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部分16学时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是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英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体现。同时,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了解英语语言发展概况及英语语言表达的各种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感性认识,掌握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培养跨世纪综合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以
及演变情况,对英美文学各个发展阶段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意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对不同题材及体裁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 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自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 提高。
英国文学部分 8学时
美国文学部分8学时
第一章 中世纪文学
1学时
第一章
概述1学时
1、中世纪文学
1、美国文学的发展
2、乔叟——英国文学之父及其《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 前浪漫主义时期1学时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学时
1、前浪漫主义
1、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2、华盛顿 欧文及其作品
2、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3、培根及其作品第三章
后浪漫主义时期2学时
1、后浪漫主义
第三章
浪漫主义时期
2学时
2、霍桑和他的《红字》
1、英国的浪漫主义
2、罗伯特 彭斯 第四章 现实主义时期2学时
3、华兹华斯
1、美国的现实主义
2、马克 吐温及其作品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2学时
3、欧 亨利及其作品
1、历史背景
2、简 奥斯丁及其作品
第五章
现代主义文学2学时
2、狄更斯及其作品创作
1、美国的现代主义
2、海明威及其作品
第五章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 2学时
3、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
1、现代主义
2、现代派小说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评和小组主题发言、课堂讨论为主,辅以学生的课外经典作品阅读,必要时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实现教师讲解与学生预习、自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提问提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四、成绩考核
本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以考查形式进行,学期末上交一篇有关经典文学赏析的课程论文,平时则以随堂提问、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考查。
五、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人民文学出版社
2、《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康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上、下),王泽龙,李遇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感性的归途: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姜飞,四川人民出版社
6、《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中国古代文学卷、中国现当代文学卷),吴秀明,浙江古籍出版社
7、《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文学卷》,吴建国,中南大学出版社
8、《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卷》,方长安、曾凡解,中南大学出版社
9、《文学欣赏》,胡山林,清华大学出版社
10、《文学欣赏》,肖志刚,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英国文学史》,陈嘉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2、《英国文学选读》,杨岂深,孙铢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英美文学选读》,桂扬清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4、《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5、《美国文学教程》,胡荫同,刘树森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相关网站:中国知网CNKI,读秀图书搜索,书生之家,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
工具软件:CAJViewer,PDF Adobe Reader,超星阅览器
第三篇:《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重点和难点: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特征的深入理解。第2章 城市建设(2学时)
2.1 古代城市体制的形成、发展与应用 2.2 地方城市建设
知识点:介绍古代中国城市体制的形成、发展与应用以及地方城市布局特征。重点和难点: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体制及应用 第3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8学时)3.1 宫殿、坛庙、陵墓
知识点: 宫殿规划制度及图解;坛庙建筑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陵墓建筑的起源、组成及演变。
3.2 宗教建筑
知识点:主要介绍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的基本特征。3.3 民居
知识点:介绍中国民居的民居类型、特征及发展概况 3.4 园林建筑
知识点:主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特征及发展概况。3.5 祠堂、会馆建筑
知识点:介绍祠堂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形式与特点。
重点和难点:宫殿、坛庙、宗教建筑等,各建筑类型的外观形式和结构特征。第4章 古建做法(8学时)
4.1 中国木构建筑的基本特点:材料、结构、艺术造型 4.2 工官管理制度
4.3 中国木构建筑的具体做法
知识点:了解中国木构建筑的基本特点:材料、结构、艺术造型以及工官管理制度 掌握中国木构建筑(柱、梁、枋、斗拱、檩、椽、屋顶)的具体做法。
重点:木构建筑的三种常见结构(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及木构建筑的具体做法。
难点: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和艺术造型。第5章近代中国建筑(2学时)5.1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 5.2 城市建设
5.3 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
知识点:要求掌握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城市建设以及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重点和难点:掌握近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及艺术思潮,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提高建筑技术来适应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形式发展的重要性。
第6章 中国现代建筑(2学时)6.1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 6.3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6.4 建筑作品和建筑思潮
知识点:要求掌握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城市建设、建筑作品与思潮以及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等内容。
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特别是开放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难点是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建筑史,认识到“把握现代建筑思潮新动向,弘扬民族传统,融会贯通,创作出即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且与现代建筑技术相吻合的建筑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外国建筑史部分(22学时)19世纪末叶以前的建筑(4学时)
第1章 上古时期至欧洲中世纪的建筑(2学时)1.1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概况
知识点:主要介绍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几种赏常见柱式和三罗马的拱券技术。重点和难点:掌握三大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和科林斯式)的基本特征,并能画出其结构示意图,柱式结构及罗马拱券技术。
1.2 欧洲中世纪建筑
知识点:主要介绍拜占庭式、早期基督教式、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征。重点: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的建筑。难点:三种建筑风格的外观特征及结构的区别。第2章 文艺复兴建筑 2.1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2 文艺复兴各分期(早期、盛期、晚期)的主要建筑理论、重要建筑师和作品。重点和难点:文艺复兴盛期和晚期的建筑代表作及建筑师,主要建筑理论。第3章
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洛可可式建筑(1学时)
3.1 巴洛克式建筑 3.2法国古典主义的建筑 3.3洛可可式的建筑
知识点:介绍各种风格类型的代表建筑及其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巴洛克式建筑
外国近现代建筑(18学时)
第4章 二战前的建筑(8学时)4.1 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建筑
知识点:主要介绍复古主义思潮、新建筑的雏形及其新材料、新结构。4.2 新建筑运动早期
知识点:介绍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产生背景、主要理论及代表作,同时介绍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以及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理论观点和代表作。
4.3 新建筑运动高潮
知识点:介绍现代建筑早期的建筑艺术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和构成派)以及现代建筑运动成熟期的现代派先驱人物(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莱特、阿尔瓦.阿尔托)
重点和难点:现代派先驱人物,对"包豪斯"学派的广义理解;现代派的基本特点,各大师的突出贡献和异同点。
第5章 二战后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6学时)5.1 战后的建筑概况
知识点:主要介绍西欧、北欧、美国、巴西、日本等国的建筑概况.重点和难点:欧美国家,深入理解建筑活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5.2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知识点:分阶段介绍20世纪40、50、6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并对以后的城市规划设想作进一步的探讨。
重点和难点:介绍英国、法国、前苏联、波兰与日本等国的城市规划,区别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城市规划的异同点。
5.3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知识点:介绍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
重点和难点:主要是60年代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等建筑类型在钢结构方面的新体系,深入了解高层建筑在结构以外的其它装饰风格与特征。
第6章 二战后的主要建筑思潮(2学时)
6.1 对理性主义充实提高的倾向
6.2 讲求技术精美的思潮(倾向)
6.3 “粗野主义”倾向
6.4 “高技派”倾向
6.5 典雅主义
6.6 讲求人性化和地方性倾向
6.7 讲求个性和象征的倾向
知识点:介绍各建筑思潮的理论观点及建筑代表作。
重点和难点:理性主义的概念、技术精美思潮、高技派,各思潮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区别。
第7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2学时)7.1 从现代到后现代 7.2 后现代主义 7.3 新理性主义 7.4 新地域主义 7.5 解构主义 7.6 新现代 7.7 高技派的新发展 7.8 简约的设计倾向
知识点:介绍现代主义之后各种建筑思潮的理论观点。
重点和难点: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高技派新发展及简约主义,如何区分众多建筑思潮的风格特征并加以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理论教学上采用多媒体PPT.形式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和浅显易懂。讲述各章节的知识点,强调重点,耐心细致解释难点。以多媒体幻灯片演示为主,结合黑板上的补充讲解。学习中国建筑史时,还应在黑板上对古典建筑结构进行图解,并结合建筑模型演示传授,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理解。学习外国建筑史时,主要是抓住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或流派、建筑思潮、著名建筑师及其建筑作品进行有线索性的讲授和传达。注重建筑历史和文脉。灵活选择教学场所,可适当组织学生外出考察、观模中国古典建筑实例和欧式建筑实例,配合多媒体幻灯片讲解、课堂练习、课外作业、推荐相关参考资料和学习网页等方法进 5 行多种方式和途径的教学。
五、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相关教学要求。
六、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 《中美术史》、《艺术概论》 后续课程: 《园林与规划设计》、《专业摄影》
七、考核方式
考试
以出试卷为考核的主要方式(通常采用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以布置课外作业来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勤和平时作业两项占3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20%,但无故旷课4次以上、累计超过16个学时的学生,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并建议其重修。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罗小味.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资料:
[1] 刘先觉等.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M].中国建筑艺术史(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4]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宋]李诫.营造法式(1103年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6] 孙大章,喻维国.中国艺术全集·宗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7] 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北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执笔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
第四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名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以作品为纲,兼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引入最新的学术成果,力求内容的新、准、精,让传统的作品选讲课焕发出新的活力。注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任务是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二、教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现代哲学、美学眼光正确分析、评价作家作品。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人文传统。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的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反思的精神历程,学习他们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所持有的特殊的立场和方式,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人文传统重铸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专题一 现代小说。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茅盾的小说;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诗化”小说。专题二 现代诗歌。具体内容包括: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的诗歌;戴望舒、艾青、田间、臧克家的诗歌。
专题三 现代散文。具体内容包括:鲁迅杂文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陆蠡等人的散文。
专题四 现代戏剧。具体内容包括:曹禺的戏剧。实践环节:无 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辅导:
课题1:根据每章节所学内容的不同,具体应用所学知识,给定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课题2:对于一些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四、本课程为考察科目。
五、主要参考书目:
1、赵建磊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2010年2月版。
2、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朱栋霖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朱德发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山东齐鲁书社,1999年第1版。
5、党秀臣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6、林志浩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7、温儒敏编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第五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作品欣赏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文系新闻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不仅对学习中国文学和其他中文学科的课程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文化视野与良好的素质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正确评价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创作;运用正确的文学批评方法去解读、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以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教学内容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上下数千年、纵横五大洲,包括作家、作品、思潮、流派、背景知识等,知识点异常丰富。既是一部外国文学史、同时也是外国文化史、甚至还是外国文学理论史。立足外国文学,融汇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突出素质教育特色。由于目前的课时量很难涵盖教学的全部内容。在课程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以克服教学时数不足所带来的困难。教学时数
每周3学时,共48学时。教学方式
学生有备而来,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为辅。考核方式
多样化的平时作业成绩占60%比例。期末考试为开卷,占40%比例。
第一章 古代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及所涉及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掌握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深入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了解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教学内容 : 概述:
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古希腊抒情诗、寓言、散文及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思想。第一节 荷马史诗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三、《荷马史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第二节 索福克勒斯及《俄狄浦斯王》
一、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戏剧的繁荣与奴隶主民主制的关系及戏剧的发展概况。
二、索福克勒斯及《俄狄浦斯王》。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教学要点
掌握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四种主要类型,辩证地认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价值;了解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掌握《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教学内容 : 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与市民戏剧。第一节 但丁
一、生平与创作。《新生》、《飨宴》、《论俗语》、《帝制论》。
二、《神曲》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其思想与艺术上的两重性。
三、但丁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拉伯雷及其代表作品《巨人传》;了解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教学内容: 概述: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阿里奥斯托与塔索。
三、德国文学概况;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民间文学与《浮士德博士传》。
四、法国文艺复兴的特点及人文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拉伯雷的《巨人传》
五、西班牙文艺复兴的特点;维加及《羊泉村》;流浪汉小说。
六、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大学才子”。第一节 塞万提斯
一、生平与创作。
二、《堂吉诃德》的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第二节 莎士比亚
一、生平与创作;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时期的重要作品。
二、《哈姆莱特》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十七世纪英、法两国文学发展概况及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掌握弥尔顿《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掌握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分析《伪君子》中答尔丢夫形象及该剧的艺术成就。教学内容: 概述: 一、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二、英国的清文学;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弥尔顿的《失乐园》。
三、法国古典主义的产生和两种不同的倾向;古典主义悲剧: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昂朵马格》;拉封丹的《寓言诗》;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第二节 莫里哀
一、生平与创作:早期的《夫人学堂》,中期的《伪君子》、《唐·璜》、《悭吝人》、《恨世者》、《乔治·唐丹》,后期的《史嘉本的诡计》等。
二、《伪君子》中答尔丢夫的形象;剧本的民主倾向;艺术成就。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理解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了解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歌德的生平、思想、创作,掌握《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教学内容: 概述: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菲尔丁的“散文滑稽史诗”及《汤姆·琼斯》;感伤主义。
三、法国启蒙文学。四大启蒙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的创作;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
四、德国文学。莱辛与德国启蒙文学;“狂飙突进运动”;歌德、席勒与德国古典派。
五、意大利文学。哥尔多尼的《女店主》。第一节 歌德
一、生平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威廉·迈斯特》。
二、《浮士德》的基本内容;浮士德精神;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形象分析;《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及重点作家的生平、创作;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把握《唐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教学内容: 概述:
一、浪漫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德国浪漫派前期与后期的不同特点。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湖畔派诗人、雪莱的诗、济慈的诗、司各特的历史小说。
四、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与《勒内》
五、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 雨果
一、生平与创作:《克伦威尔》序言;《艾尔那尼》之役;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其他长篇小说。
二、《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三、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第二节 普希金
一、生平与创作: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叙事诗;历史剧;小说。
二、《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形象。
三、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全面把握法国、英国、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概况和各自的主要特点,了解德国、东欧和美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深入地理解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海涅、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惠特曼等的生平及创作的基本状况,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他们在欧美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内容: 概述: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征。
二、法国文学概况。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梅里美的《高龙巴》和《嘉尔曼》;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三、英国文学概况。萨克雷《名利场》;勃朗特姐妹的创作;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房》。
四、德国文学。东欧和北欧文学概况;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创作。
五、美国文学概况。前期浪漫主义的欧文与库珀,后期浪漫主义的爱默生与霍桑、朗费罗;象征主义文学鼻祖爱伦·坡。
六、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早期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三四十年代的“自然派”;五十年代起繁荣,“多余人”形象为“新人”形象所取代;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
第一节 斯丹达尔
一、生平与创作。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小说《阿尔芒斯》、《巴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法尼娜·法尼尼》。
二、《红与黑》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意义;于连的形象;小说的艺术成就。第二节 巴尔扎克
一、生平与思想。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二、《人间喜剧》的总体结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
三、《高老头》的思想内容;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老头形象;艺术特点。第三节 狄更斯
一、生平与创作。创作分期;重要作品与特点;《双城记》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大卫科波菲尔》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第四节 果戈理
一、生平与创作。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彼得堡故事集》;《外套》;《钦差大臣》。
二、《死魂灵》(第一部)情节结构;五个地主及乞乞科夫形象;小说的思想意义;“含泪的笑”的艺术特色。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生平与创作。《穷人》中的小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变化;《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
二、《罪与罚》的思想内容与意义;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小说艺术上的创新,独特的心理描写与“复调小说”。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本时期欧美各国文学的发展及其各种新的变化,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产生的新特点,特别是在俄罗斯和北欧所达到的繁荣;深入地理解左拉、莫泊桑、哈代、易卜生、托尔斯泰、契诃夫和马克·吐温等作家的生平及创作的基本状况,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以及在欧美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内容: 概述:
一、本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新的变化、新特点。
二、英国文学的特点,吉卜林等人的创作。
三、北欧挪威文学异军突起,比昂逊的社会问题剧,瑞典斯特林堡的创作。
四、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
五、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欧·享利的短篇小说创作,杰克·伦敦的创作。
六、自然主义文学。左拉的创作理论,龚古尔兄弟的创作。第一节 哈代
一、生平与创作。“威塞克斯小说”,《无名的裘德》,史诗剧《列王》。
二、《德伯家的苔丝》思想内容,苔丝的悲剧命运。第二节 易卜生
一、生平与创作。易卜生在欧洲戏剧史上的地位。
二、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和《人民公敌》。
三、《玩偶之家》的思想内容,娜拉形象形象分析,作品的结构艺术和对话艺术。第三节 托尔斯泰
一、生平与创作。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托尔斯泰主义。
三、《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成就。安娜悲剧的根源。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教学要点
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掌握各主要流派的创作特点与代表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分析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教学内容:
概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三、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第一节 卡夫卡
一、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
二、卡夫卡短篇小说的分类,《判决》与《变形记》。
三、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多层次的隐喻。
四、卡夫卡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二节 贝克特
一、生平与创作。
二、《等待戈多》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三节 海明威
一、生平与创作。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变化。
二、《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三、“冰山原则”、“硬汉性格”;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
参考书目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修订二版),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亚非卷》,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欧洲文学史》(共3卷),李赋宁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东方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杨慧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陈建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共五册),陶德臻、马家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